Workflow
鹰普精密(01286)
icon
搜索文档
鹰普精密(01286) - (1)独立非执行董事变更;及(2)董事委员会组成变更
2024-12-31 13:16
香 港 交 易 及 結 算 所 有 限 公 司 及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 限 公 司 對 本 公 告 的 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 或任何部分內容所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IMPRO PRECISION INDUSTRIES LIMITED 鷹 普 精 密 工 業 有 限 公 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286) (1)獨立非執行董事變更; 及 (2)董事委員會組成變更 鷹 普 精 密 工 業 有 限 公 司(「 本 公 司 」, 連 同 其 附 屬 公 司 統 稱「 本 集 團 」)董 事(「 董 事 」)會(「 董 事 會 」)宣 佈 以 下 董 事 會 變 動 , 自 二 零 二 四 年 十 二 月 三 十 一 日 起 生 效: 獨立非執行董事辭任 董事會宣佈,余先生因有意投放更多時間於其他業務及個人事務而已辭任獨立非 執行董事、審核委員會主席及薪酬委員會成員,自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起 生效。 余先生已確認,就其辭任而言,彼與董事會並無任何意見分歧,亦無其他事宜需 提請本公 ...
鹰普精密:重压之下业绩维稳,海外放量未来可期
广发证券· 2024-09-17 14: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被评为"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2402.5百万港元,同比-0.1%;归母净利润304.5百万港元,同比+0.4%;综合毛利率26.4%,同比上升0.4pct [2] - 航空领域维持高增长,部分传统业务短期承压。航空、能源和医疗终端市场收入同比+24.5%,其中航空收入同比+35.3%;但工程机械、农业机械、休闲娱乐船舶及车辆收入同比下滑 [2] - 墨西哥新厂房已全部建成,产能加速爬坡应对税率风险。美国市场占公司总收入45.4%,墨西哥工厂贡献10%产能 [2] - 全球化布局、多元化终端和双引擎增长三大战略效果体现,业绩保持韧性。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板块新产品放量在即,有望成新增长引擎 [2]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3/7.17/7.86亿港元,业绩增长稳定 [3][4] 财务数据总结 - 2022-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55/4,604/4,805/5,388/5,980百万港元,增长率分别为15%/6%/4%/12%/11% [4] - 2022-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2/585/613/717/786百万港元,增长率分别为52%/0.5%/4.8%/16.8%/9.7% [4] - 2022-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29%/25.6%/27.1%/27.1%/26.8%,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0.1%/13.4%/11.6%/13.4%/12.7% [4][7] - 2022-2026年ROE分别为13.3%/12%/11.2%/11.5%/11.2%,ROIC分别为12.2%/13.7%/8.8%/9.5%/9.5% [4][7] - 2022-2026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3.3%/41%/36.3%/33.2%/28.9%,净负债比率分别为38.7%/32.8%/17.1%/8.3%/-4.4% [7] - 2022-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1/0.31/0.32/0.38/0.42港元 [4][7] - 2022-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7.19x/7.74x/5.94x/5.08x/4.63x,EV/EBITDA分别为4.30x/5.92x/4.39x/3.64x/2.75x [4][7]
鹰普精密(0128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15 16:3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24.025亿港元,较2023年的24.048亿港元下降0.1%[5] - 同期,公司毛利为6.345亿港元,较2023年的6.241亿港元增长1.7%,毛利率从26.0%提升至26.4%[5] - 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为3.223亿港元,较2023年的3.112亿港元增长3.6%[5] - 每股基本盈利为16.13港仙,较2023年的16.09港仙增长0.2%;经调整每股基本盈利为17.10港仙,较2023年的16.51港仙增长3.6%[5] - EBITDA为6.943亿港元,较2023年的6.710亿港元增长3.5%,EBITDA利润率从27.9%提升至28.9%[5] - 经调整EBITDA为6.943亿港元,较2023年的6.586亿港元增长5.4%,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从27.4%提升至28.9%[5] - 过去12个月经调整EBITDA为12.506亿港元,较2023年的12.477亿港元增长0.2%[5] - 经营所得的自由现金流入为1.566亿港元,较2023年的2.749亿港元下降43.0%[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24.025亿港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股东应占溢利3.04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0.4%[12] - 扣除相关费用后,2024年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为3.223亿港元,同比上升3.6%[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74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3090万港元下降29.1%[7] - 2024年6月30日总债务为21.24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578亿港元下降5.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市值为39.25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5.295亿港元下降13.3%[7] - 2024年6月30日企业价值为56.239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1.768亿港元下降9.0%[7]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6.13港仙,董事会宣派中期股利每股8.0港仙[12] - 以當地貨幣計算,集團期內收入較2023年同期增加0.6%,高於呈報增長率因人民幣、歐元和美元兑港元貶值[15] - 集团总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0.1%,为24.025亿港元[15][17][19] - 2024年上半年收入24.025亿港元,较2023年的24.048亿港元下降0.1%[24] - 2024年上半年毛利6.345亿港元,较2023年的6.241亿港元增长1.7%,毛利率为26.4%,较2023年的26.0%提升0.4%[24]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净额4480万港元,较2023年的2570万港元增长74.3%[24]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4.322亿港元,较2023年的4.246亿港元增长1.8%,经营利润率为18.0%,较2023年的17.7%提升0.3%[2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3.055亿港元,较2023年的3.035亿港元增长0.7%,净利润率为12.7%,较2023年的12.6%提升0.1%[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0.1%至2402.5百万港元[25] - 公司毛利由2023年同期的624.1百万港元增加1.7%至634.5百万港元,毛利率从26.0%增至26.4%[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入减少1.3百万港元至13.5百万港元,其他收入净额为44.8百万港元[26][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3.7%至87.0百万港元,占收入比率为3.6%[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增加11.2%至173.6百万港元,占收入比率为7.2%[29] - 公司融资成本净额由去年同期的50.4百万港元增加至55.0百万港元,所得税开支由70.7百万港元增加至71.7百万港元[30][31] - 存货减少0.2百万港元至961.0百万港元,存货周转天数由123天减至109天[32]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增加109.2百万港元至1190.6百万港元,周转天数由88天减至87天[33] - 贸易应付款项减少2.1百万港元至517.4百万港元,周转天数由52天增至53天[33][34] - 公司期内EBITDA为694.3百万港元,利润率为28.9%,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304.5百万港元,净利率为12.7%[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值减少1.9%至8140.8百万港元,权益总额减少1.2%至4841.5百万港元[37]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为497.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77.5百万港元减少179.6百万港元[38][39]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为341.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02.6百万港元减少61.3百万港元[38][39]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为333.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48.0百万港元增加185.6百万港元[38][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款总额为2124.8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57.8百万港元减少133.0百万港元[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可提取的银行融资总额为1945.4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85.6百万港元[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净资产负债比率为34.6%,2023年12月31日为33.2%[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资本支出为359.9百万港元,已订约但尚未产生的资本承担为244.9百万港元[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7957名全职雇员,员工成本总额为671.8百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594.8百万港元[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8.0港仙,总金额约151.0百万港元,2023年同期每股8.0港仙,总金额150.8百万港元[50]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2,402,54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404,843千港元[73]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634,51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24,163千港元[73]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432,23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24,558千港元[73]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377,18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74,157千港元[7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305,45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03,491千港元[73]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6.13港仙,2023年同期为16.09港仙[7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305,458千港元,2023年为303,491千港元[7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其他全面收入(经税项调整)为 - 214,030千港元,2023年为140,374千港元[7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91,428千港元,2023年为443,865千港元[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5,231,62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314,158千港元[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909,20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86,713千港元[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800,81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24,267千港元[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108,39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62,446千港元[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498,47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75,648千港元[7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4,841,53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00,956千港元[76] - 2023年上半年全面收入总额为443,865千港元,2023年下半年为352,805千港元[74][78] - 截至2024年1月1日权益总额为4900956千港元,截至6月30日为4841537千港元[7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305458千港元,全面收入总额为91428千港元[79]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额为497932千港元,2023年为677500千港元[80]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41339千港元,2023年为402555千港元[80]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33619千港元,2023年为147972千港元[80]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177026千港元,2023年增加126973千港元[8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7433千港元,2023年为605069千港元[80]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24.0254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4.04843亿港元[89][93][95][97] - 2024年上半年可呈報分部收入为24.1614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4.17935亿港元[89][93][95]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毛利为6.3451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6.24163亿港元[89][93][95]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综合溢利为3.7718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3.74157亿港元[95] - 2024年6月30日可呈報分部資產总计75.9531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5.48622亿港元[91][94] - 2024年上半年美国市场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10.901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0.23291亿港元[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营收为512899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192902千港元有所下降[98]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13536千港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14773千港元[99]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净额为44849千港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25700千港元[100]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为55049千港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50401千港元[102] - 2024年上半年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1768026千港元,略低于2023年同期的1780680千港元[103]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为71728千港元,略高于2023年同期的70666千港元[104]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基于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溢利304469000港元及1887285665股加权平均普通股计算[105] - 2024年上半年每股摊薄盈利与每股基本盈利相同,基于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溢利304469000港元及1887285665股加权平均普通股计算[10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商誉账面价值为22591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7522千港元有所下降[10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存货价值为96119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61006千港元略有上升[11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119062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81373千港元,同比增长10.1%[111] - 2024
鹰普精密(0128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08 16:31
股息分配 - 公司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8.0港仙,除净日期为2024年8月21日,派付日期为2024年9月6日或之前[6] - 董事会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利每股8.0港仙[14] - 董事会宣派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每股8.0港仙,总金额约为1.51亿港元;2023年同期股息每股8.0港仙,总金额为1.508亿港元[52] - 除净日期为2024年8月2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时间为2024年8月23日至8月27日,记录日期为2024年8月27日,派付股息日期为2024年9月6日或之前[53] - 2024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应付权益股东股息为150,983千港元,2023年为150,786千港元[123] - 2024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上一财政年度已批准及支付的第二次中期股息为150,983千港元,2023年为150,765千港元[124]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收入24.025亿港元,较2023年的24.048亿港元下降0.1%[7] - 2024年上半年毛利6.345亿港元,较2023年的6.241亿港元增长1.7%[7]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26.4%,较2023年的26.0%提升0.4%[7] - 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3.045亿港元和3.223亿港元,较2023年的3.032亿港元和3.112亿港元分别增长0.4%和3.6%[7]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16.13港仙,较2023年的16.09港仙增长0.2%[7] - 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每股基本盈利17.10港仙,较2023年的16.51港仙增长3.6%[7] - 2024年上半年EBITDA为6.943亿港元,较2023年的6.710亿港元增长3.5%[7] - 2024年上半年EBITDA利润率28.9%,较2023年的27.9%提升1.0%[7]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所得自由现金流入1.566亿港元,较2023年的2.749亿港元下降43.0%[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24.025亿港元,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为3.223亿港元[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7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309亿港元减少29.1%;总债务为21.24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578亿港元减少5.9%[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债务为16.77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269亿港元增加3.1%;权益总额为48.41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9.009亿港元减少1.2%[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市值为39.25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5.295亿港元减少13.3%;企业价值为56.239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1.768亿港元减少9.0%[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经调整股本回报率为11.4%,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5%略有下降;市盈率为6.7,较2023年12月31日的7.7有所下降[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企业价值占过去12个月经调整EBITDA比率为4.5,较2023年12月31日的5.1有所下降;净债务占过去12个月经调整EBITDA比率为1.3,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资产负债比率为34.6%,较2023年12月31日的33.2%有所上升;经调整利息覆盖率为7.3,较2023年12月31日的6.2有所上升[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3.055亿港元,经调整期内溢利为3.233亿港元,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为3.223亿港元[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EBITDA为6.943亿港元,经调整EBITDA为6.943亿港元;过去12个月至2024年6月30日,经调整EBITDA为12.506亿港元[1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收市股价为每股2.08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每股2.40港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为24.025亿港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股东应占溢利3.04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0.4%,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为3.223亿港元,同比上升3.6%[14] - 以当地货币计算,集团期内收入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增加0.6%[17] - 其他收入为135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8.8%;其他收入净额为448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74.3%[26][28][29]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870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3.7%,占收入百分比为3.6%,较去年增加0.1%[26][30]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为1.736亿港元,较去年增加11.2%,占收入百分比为7.2%,较去年增加0.7%[26][31] - 经营溢利为4.322亿港元,较去年增加1.8%;经营利润率为18.0%,较去年增加0.3%[26] - 融资开支净额为550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9.1%;除税前溢利为3.772亿港元,较去年增加0.8%[26][32] - 所得税为717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1.4%;实际税率为19.0%,较去年增加0.1%[26][33] - 期内溢利为3.055亿港元,较去年增加0.7%;净利润率为12.7%,较去年增加0.1%[26] - 存货减少0.2百万港元至9.61亿港元,存货周转天数由123天减至109天;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增加1.092亿港元至11.906亿港元,周转天数由88天减至87天[33][34][35] - 2024年上半年EBITDA为6.943亿港元,利润率28.9%,去年同期分别为6.71亿港元和27.9%;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3.045亿港元,去年同期为3.032亿港元;净溢利率为12.7%,去年同期为12.6%[38] - 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为28.9%,较去年同期的27.4%增加1.5%;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为3.22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6%;经调整净溢利率为13.5%,去年同期为13.0%[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减少1.9%至81.408亿港元,权益总额减少1.2%至48.415亿港元;流动比率为1.62,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1.55[39]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为4.97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796亿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为3.41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0.613亿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为3.33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56亿港元[40][41][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借款总额为21.24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1.33亿港元[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可提取的银行融资总额为19.45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856亿港元[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净资产负债比率为34.6%,2023年12月31日为33.2%[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资本支出为3.599亿港元,主要用于中国、土耳其工厂产能扩充及墨西哥新工厂建设;已订约但尚未产生的资本承担为2.449亿港元[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无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抵押作银行借款担保,无重大或然负债[48] - 除招股章程及中期报告主席报告披露外,无其他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未来计划[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7957名全职雇员,其中6238名来自中国大陆,1719名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为6.71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5.948亿港元[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款中有7.583亿港元为固定息率[50]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24.0254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4.04843亿港元[75]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6.3451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6.24163亿港元[75]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4.32235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4.24558亿港元[75]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3.0545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3.03491亿港元[75]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6.13港仙,2023年同期为16.09港仙[75] - 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入总额为9142.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4.43865亿港元[7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52.3162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3.14158亿港元[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9.0920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86713亿港元[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8.008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24267亿港元[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48.4153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00956亿港元[78] - 2023年1月1日权益总额为4397997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469311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00956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4841537千港元[80][81]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304469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303233千港元增长约0.41%[80][81]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入为 - 213689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40788千港元[80][81] - 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入总额为90780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444021千港元[80][8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额为497932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677500千港元[82]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41339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402555千港元[82]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33619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47972千港元[82]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177026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增加126973千港元[82]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7433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605069千港元[82]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客户合约收入分别为2402544千港元和2404843千港元[86][8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总计2402544千港元,可呈報分部收入总计2416146千港元[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外部客户的毛利总计634518千港元,可呈報分部毛利总计639017千港元[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折舊及攤銷总计262029千港元,可呈報分部溢利总计656721千港元[91] - 2024年可呈报分部收入为24.16146亿港元,2023年为24.17935亿港元;综合收入2024年为24.02544亿港元,2023年为24.04843亿港元[97] - 2024年可呈报分部毛利为6.39017亿港元,2023年为6.29482亿港元;综合毛利2024年为6.34518亿港元,2023年为6.24163亿港元[97] - 2024年可呈报分部溢利为6.56721亿港元,2023年为6.54959亿港元;
鹰普精密(0128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8 06:06
公司业务概况 - 鷹普是全球十大高精密度、高複雜度、性能關鍵的零部件和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9] - 鷹普是全球第五大獨立熔模鑄件製造商及中國最大的熔模鑄件製造商[10] - 鷹普是全球第三大精密機加工件公司,提供垂直綜合一站式解決方案,包括研發、模具設計、鑄造、熱處理、二次機加工及表面處理服務[10] - 鷹普精密在全球拥有逾7,600名员工,包括约600名工程师,客户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11]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公司收入为4,604.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7%[29] - 毛利为1,178.3百万港元,毛利率为25.6%[29]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585.1百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31.0港仙[2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到630.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0.5%[30] - 公司总债务为2,257.8百万港元,净债务为1,626.9百万港元[30] 业务拓展与展望 - 公司向航空、能源和醫療終端市場销售保持强劲增长,增幅达47.7%[36] - 公司持续开发醫療設備終端市场,未来有望成为增长引擎之一[48] - 公司在汽车市场继续保持竞争优势,未来将推动汽车终端市场的稳定增长[50] - 集团预计2024年销售同比增长约在5%至10%之间,主要受益于航空终端业务的强劲增长和人工智能相关大数据中心需求的增加[59]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 - 鷹普集团在全球各地努力为当地社区创造价值,提高员工生活质量和幸福感[116] - 本集团连续第三年获得香港经济日报颁发的“傑出ESG企業”奖[117] - 鷹普集团再次获得全球知名企业社会责任评级机构EcoVadis颁发的铜奖[118] - 本集团发布了独立的二零二三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详细报告可持续发展表现[119] 公司治理 - 公司一直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治理守则,确保高度企业治理[121][122] - 主席兼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董事会认为这有利于公司管理[124] - 董事会设立了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以确保独立性和有效独立判断[138] - 公司独立外聘核数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年度综合财务报表[169]
鹰普精密(0128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2 16: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为46.044亿港元,同比增加5.7%[2][3] - 毛利减少6.6%至11.783亿港元,毛利率为25.6%[2]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增加至5.851亿港元,同比增加0.5%[2][3] - 经调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减少至5.32亿港元,同比减少18.0%[2][3][4] - 2023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增长53.0%至12.814亿港元,支付资本开支7.114亿港元及股东分红3.017亿港元后,净债务较2022年下降0.957亿港元[12] - 2023年公司收入46.044亿港元,较2022年的43.547亿港元增长5.7%[21] - 2023年公司毛利11.783亿港元,较2022年的12.61亿港元下降6.6%[21] - 2023年公司经营溢利7.283亿港元,较2022年的7.449亿港元下降2.2%[21] - 2023年经调整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5.32亿港元,较2022年的6.491亿港元下降18.0%[22] - 2023年EBITDA为12.249亿港元,较2022年的11.655亿港元增长5.1%[22] - 2023年经营活动所产生净现金12.814亿港元,较2022年的8.375亿港元增长53.0%[22] - 2023年经营所得之自由现金流入5.085亿港元,较2022年的1.69亿港元增长200.9%[22] - 2023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309亿港元,较2022年底的4.833亿港元增长30.5%[22] - 2023年底总债务为22.578亿港元,较2022年底的22.059亿港元增长2.4%[22] - 2023年底权益总额为49.009亿港元,较2022年底的43.98亿港元增长11.4%[22] - 2023年度收入较去年4354.7百万港元增加5.7%至4604.4百万港元,按当地货币计同比增加5.8%,人民币兑港元贬值4.4%基本被欧元兑港元升值3.3%抵销[26] - 2023年度毛利由2022年的1261.0百万港元减少82.7百万港元或6.6%至1178.3百万港元,毛利率由29.0%降至25.6%[27] - 2023年度其他收入增加6.3百万港元至30.2百万港元(2022年为23.9百万港元)[28] - 2023年度溢利为586.8百万港元,2022年为582.8百万港元[23] - 2023年经调整年度溢利为533.7百万港元,经调整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532.0百万港元;2022年分别为649.9百万港元和649.1百万港元[23] - 2023年EBITDA为1224.9百万港元,2022年为1165.5百万港元[24] - 2023年12月31日收市价为每股2.4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每股2.22港元[24] - 2023年根据土耳其税务程序守则确认一间土耳其附属公司的递延税项资产等调整项为(80.8)百万港元,2022年无此项[23] - 2023年拨备等调整项为(14.6)百万港元,2022年为62.2百万港元[23] - 2023年其他收益净额2000万港元,2022年其他亏损净额2460万港元[29]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的1.807亿港元减少2220万港元或12.3%至2023年的1.585亿港元,2023年占收入比率为3.4%(2022年:4.1%)[30]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从2022年的3.347亿港元增加700万港元或2.1%至2023年的3.417亿港元,2023年占收入比率为7.4%(2022年:7.7%)[31] - 融资成本净额在2023年增加5250万港元至1.084亿港元[32]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的1.062亿港元减少至2023年的3310万港元,2023年经调整实际税率为18.4%(2022年:15.9%)[33] - 2023年营运资金总额13.177亿港元,营运资金总额/收入为28.6%;2022年营运资金总额15.049亿港元,营运资金总额/收入为34.6%[34] - 存货减少1.909亿港元至2023年的9.612亿港元,存货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135天减少12天至2023年的123天[35]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减少980万港元至2023年的10.814亿港元,2023年即期及逾期不足30天的结余占比94.4%(2022年:90.4%)[35] - 贸易应付款项增加6170万港元至2023年的5.195亿港元,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48天增加至2023年的52天[35] - 2023年EBITDA为12.249亿港元或利润率为26.6%,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5.851亿港元,净溢利率为12.7%;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为26.4%,经调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5.32亿港元,经调整净溢利率为11.6%[3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增加6.9%至8300.9百万港元,权益总额增加11.4%至4900.9百万港元[3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55,2022年12月31日为1.63[3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经营现金流入为1281.4百万港元[3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为1281.4百万港元,较去年增加443.9百万港元[3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投资活动所用现金为772.9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440.6百万港元[4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融资活动所用现金为359.7百万港元,去年为融资活动所得现金319.8百万港元[4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借款总额为2257.8百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51.9百万港元[43] - 2023年12月31日,长期借款占借款总额的54.1%,2022年为56.6%[4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尚可提取银行融资总额为1785.6百万港元,2022年为1114.4百万港元[4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负债率为33.2%,2022年为39.2%[45] - 2023年资本开支为7.13亿港元,2022年为5.997亿港元,主要用于中国工厂产能扩充和墨西哥新工厂建设[46] - 2023年开发墨西哥新工厂开支为3.199亿港元,2022年为3.531亿港元[46] - 2023年12月31日已订约但未产生的资本承担为2.865亿港元,2022年为2.329亿港元[46] - 2023年12月31日借款8.307亿港元按固定利率计息[50] - 2023年12月31日全职雇员有7681名,其中5858名来自中国内地,1823名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5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总额为11.67亿港元,2022年为11.153亿港元[51] - 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能源消耗密度及耗水密度分别减少10.6%、11.5%及26.1%[52] - 自2020年起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及耗水密度分别累计减少41.1%、32.4%及57.9%[52] - 2023年收入为46.04378亿港元,2022年为43.54711亿港元[53] - 2023年年内溢利为5.86763亿港元,2022年为5.8278亿港元[53] - 2023年年内溢利为586,763千港元,2022年为582,780千港元[54] - 2023年年内其他全面收入为209,907千港元,2022年为 - 280,869千港元[54] - 2023年年内全面收入总额为796,670千港元,2022年为301,911千港元[54]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5,314,158千港元,2022年为4,810,342千港元[55]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062,446千港元,2022年为1,140,472千港元[55] - 2023年非流动负债为1,475,648千港元,2022年为1,552,817千港元[56] - 2023年资产净值为4,900,956千港元,2022年为4,397,997千港元[56]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281,419千港元,2022年为837,495千港元[57]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772,891千港元,2022年为 - 1,213,530千港元[57] - 2023年融资活动(所用)/所得现金净额为 - 359,687千港元,2022年为319,834千港元[57] - 2023年公司客户合约收入为4604378千港元,2022年为4354711千港元[6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4604378千港元,2022年为4354711千港元[64] - 2023年可呈报分部收入为4631996千港元,2022年为4383303千港元[64] - 2023年综合毛利为1178331千港元,2022年为1260954千港元[65] - 2023年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综合溢利为1224863千港元,2022年为1165504千港元[65] - 2023年除税前综合溢利为619872千港元,2022年为689005千港元[6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可呈报分部资产为7548622千港元,2022年为7215750千港元[64] - 2023年综合资产总值为8300871千港元,2022年为7762944千港元[65] - 2023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4,604,378千港元,2022年为4,354,711千港元[67] - 2023年美国市场收入为2,019,018千港元,2022年为1,957,676千港元;欧洲市场2023年为1,502,702千港元,2022年为1,358,353千港元;中国市场2023年为736,633千港元,2022年为753,327千港元[67] - 2023年指定非流动资产为5,192,902千港元,2022年为4,741,087千港元[68] - 2023年其他收入为30,166千港元,2022年为23,895千港元[69] - 2023年政府补贴中无条件补贴为14,535,000港元,2022年为11,651,000港元;有条件补贴为17,500,000港元,2022年为8,322,000港元[70] - 2023年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19,972千港元,2022年为 - 24,579千港元[71] - 2023年财务成本净额为108,377千港元,2022年为55,884千港元[72] - 2023年员工成本为1,167,043千港元,2022年为1,115,266千港元[73] - 2023年确认开支的存货成本及折旧费用等总计3,426,047千港元,2022年为3,093,757千港元[74] - 2023年研发开支为149,286千港元,2022年为135,059千港元[74] - 2023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33,109千港元,2022年为106,225千港元[76] - 2023年一家土耳其附属公司与通胀会计相关的递延税项抵免影响为89,813,000港元[76] - 2023年已宣派及派发第一次中期股息为150,920千港元,报告期末后已宣派第二次中期股息为150,983千港元,共计301,903千港元;202
鹰普精密(0128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14 16:28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2,404.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9.7%[4]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毛利率为26.0%,较去年同期下降3.3%[4]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盈利为16.09港仙,同比增长13.2%[4]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經調整EBITDA为671.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2%[4]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經營所得之自由現金流入为274.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96.5%[4]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總債務为2,253.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5]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權益總額为4,693.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7%[5]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市值为4,768.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0%[5]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經調整股本回報率为13.8%,较去年同期下降1.1%[5] - 公司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为311.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7.1%[10] - 公司疫后复苏,继续全球化布局和多元化终端战略,经营性现金流增长52.9%至677.5百万港元[18] - 公司在非流动资产方面,物业、厂房及设备达到4,336,25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9%[109] - 公司流动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05,06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3%[109] - 公司流动负债中,银行贷款为1,051,56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6%[109]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中,银行贷款为1,184,13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8%[111] - 公司资产净值为4,693,11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7%[111] 终端市场表现 - 航空、能源和医疗终端市场销售增长强劲,增幅达67.3%[11] - 多元化工业终端市场收入增长10.5%,达1,184.1百万港元[15] - 工程机械、大马力发动机和农业机械终端市场收入分别上升27.7%、20.7%和16.3%[15] - 乘用车终端市场销售收入下跌11.2%,商用车终端市场增长5.5%[16] - 航空、能源和医疗终端市场收入增长128.6%,达319.8百万港元[16] - 今年上半年,熔模铸件业务收入占总额41.4%,精密机加工件及其他业务增长25.7%[17] - 美洲业务收入增长9.0%,欧洲业务增长17.5%,亚洲业务持平,中国区下降2.8%[17] 公司战略举措 - 公司在墨西哥SLP园区设立5座工厂,预计将为当地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19] - 公司收购佛山美锻后,航空和能源终端业务收入增长,加强与全球客户合作[20] - 公司前瞻部署航空科技事业部,计划在业务发展成熟后研究分拆独立上市的可行性[21] - 公司致力拓展工业终端业务,收购丹佛斯江苏液压摆线马达业务,将液压和流体行业作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22] - 公司调整资源,抓住汽车终端市场转机,有望迎来稳定的销售增长[23] - 公司南通工厂火灾后积极处理善后工作,已收取理赔款项25.7百万港元,工厂将逐步恢复生产并重点发展航空和能源零部件生产[24] - 公司将继续全球化布局、多元化终端和双引擎增长战略,寻找并购标的拓展业务[26]
鹰普精密(01286)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08 16:30
公司业绩 - 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2,404.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9.7%[6][12][30] - 公司毛利为624.1百万港元,毛利率为26.0%,较去年同期下降3.0%[6][33]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16.09港仙,较去年同期增长13.2%[6][108] - 期内航空、能源和医疗终端市场销售录得67.3%的强劲增长,增幅达67.3%[13] - 多元化工业终端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0.5%至1,184.1百万港元,工程机械、大马力发动机和农业机械终端市场收入分别上升27.7%、20.7%和16.3%[17] - 本集团上半年乘用车终端市场销售收入下跌11.2%,商用车终端市场销售收入增长5.5%[18] - 精密机加工件及其他业务实现25.7%的显著增长,砂型铸件业务增长14.0%[19] - 本集团的经营性现金流实现52.9%的增长至677.5百万港元[20] - 本集团在墨西哥SLP园区共设5座工厂,预计将于2023年内完成安装机械设备[21] - 本集团收购的佛山美锻为航空和能源终端业务的收入贡献良多,订单数量实现强劲增长[22] - 本集团前瞻部署“航空科技事业部”,为航空终端市场的复苏做好准备[23] 财务状况 - 本集团的销售及分销开支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减少19.4百万港元或18.8%,主要是由于海运费率下降所致[36]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增加2.6百万港元或1.7%,主要是因为收购佛山美锻与液压摆线马达业务[38] - 本集团的融资成本净额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大幅增加至50.4百万港元,主要是由于平均银行贷款余额增加以及美元及港元借款比率较高[39] - 本集团于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02.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34.4百万港元减少[51]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为148.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91.4百万港元减少,主要涉及银行贷款所得款项和借款还款[52] - 本集团借款总额于2023年6月30日为2,253.3百万港元,较去年底增加47.4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期内资本支出[53] - 本集团于2023年6月30日的净资产负债比率为35.0%,较去年底39.2%下降,主要由于償還銀行借款及更強的現金狀況[55] - 本集团于2023年上半年的资本支出为382.8百万港元,主要用于工厂产能扩充和新工厂基础设施和机器开支[56]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为同一人,符合企业管治守则的规定[73] - 公司设立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职权范围不低于企业管治守则[74]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董事遵守标准守则[75]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陸瑞博先生持有68.62%股份,王女士、余躍鵬先生等持有少量股份[76]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在相联法团的股份情况:陸瑞博先生持有Impro Development全部股份,其他人员持有少量股份[77]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截至六月三十日未持有公司或相联法团股份[78] - 公司主要股东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Impro Development持有68.62%股份,陸瑞博先生及其控制的公司持有69.11%股份,其他主要股东持有少量股份[79]
鹰普精密(01286)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18 06:21
公司规模与地位 - 按2021年收入总额计算,公司是全球第六大独立熔模铸件制造商及中国最大的熔模铸件制造商[9] - 公司是汽车、航空及液压终端市场方面的全球第四大精密机加工件公司[9] - 公司拥有逾7700名雇员,包括约700名来自全球的工程师[10] - 公司有逾1000名来自全球逾30个国家及地区的客户[10] - 公司在全球拥有21间生产设施,其中19间正在运作,2间在建[10] - 公司设有9个销售办事处,分布在中国内地、美国、卢森堡、德国、土耳其、香港及墨西哥[10] - 公司产品出售至逾30个国家及地区,与全球公认行业领袖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9] 业务结构与销售区域 - 熔模铸件是集团最大业务分部,占2022年收入43.6%[12] - 精密机加工件及其他是集团第二大业务分部,占2022年收入34.1%[15] - 砂型铸件是集团第三大业务分部,占2022年收入18.8%[17] - 表面处理是集团第四大业务分部,占2022年收入3.5%[19] - 2022年逾半熔模铸件产品销美洲,约一半精密机加工件及其他产品销欧洲,约一半砂型铸件销美洲[14][16][18] - 2022年大多表面处理客户来自中国乘用车终端市场[20] - 产品及服务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等多个终端市场[22] 财务业绩 - 2022年集团收入为43.547亿港元,收入增长率为15.3%[9] - 2022年公司收入4354.7百万港元,同比上升15.3%,股东应占溢利582.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2.0%[27][31] - 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649.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3.7%,经调整每股基本盈利34.5港仙[27][31] - 全年每股股息16.0港仙,较去年同比上升58.4%[27][31] - 2022年航空、医疗和能源终端市场销售增幅达53.6%,多元化工业终端市场增幅达24.5%[32] - 2022年公司毛利率29.0%,较2021年的27.1%提升1.9%[27] - 2022年EBITDA为1165.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8.1%,经调整EBITDA为1227.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0.5%[27] - 2022年经营活动所产生净现金837.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97.3%[27] - 2022年底总债务2205.9百万港元,较2021年增长42.8%,净债务1722.6百万港元,增长78.3%[27] - 2022年公司总收入43.547亿港元,同比增长15.3%,以当地货币计算收入增加19.3% [35][36] - 多元化工业终端市场收入21.394亿港元,同比增长24.5%,其中大马力发动机、休闲娱乐船舶及车辆和农业机械终端市场收入同比分别上升38.1%、31.2%和29.1% [34][35] - 汽车终端市场收入16.995亿港元,同比下降1.4%,其中乘用车终端市场销售收入下跌17.0%,商用车终端市场销售收入增长18.7% [35] - 航空、医疗和能源终端市场收入5.158亿港元,同比增长53.6%,其中航空、医疗、能源收入分别增长52.8%、32.1%、141.7% [33][35] - 砂型铸件业务收入8.156亿港元,同比增长41.0%;熔模铸件业务收入18.996亿港元,同比增长22.1%;精密机加工件及其他分部收入14.86亿港元,同比增长11.0%;表面处理业务收入1.535亿港元,同比下降49.5% [37] - 美洲业务收入21.23亿港元,同比增长35.5%;欧洲业务收入13.584亿港元,同比增长17.0%;亚洲业务收入8.733亿港元,同比下降16.8% [38] - 2022年公司收入4354.7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3777.7百万港元增加15.3%,按当地货币计同比增加19.3%[54][55] - 2022年公司毛利1261.0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1022.4百万港元增加23.3%,毛利率为29.0%,较2021年的27.1%提升1.9%[54][56][57] - 2022年公司其他收入23.9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34.4百万港元减少30.5%[54][58] - 2022年公司其他亏损净额24.6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48.0百万港元减少48.8%[54][59] - 2022年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180.7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187.4百万港元减少3.6%,占销售比率为4.1%[54][60] - 2022年公司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334.7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328.4百万港元增加1.9%,对收入比率为7.7%[54][61] - 2022年公司融资成本净额55.9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24.4百万港元增加129.1%[54][62] - 2022年公司所得税开支106.2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82.8百万港元增加28.3%,实际税率为15.4%,较2021年的17.7%降低2.3%[54][63] - 2022年公司年内溢利582.8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385.8百万港元增加51.1%,净溢利率为13.4%,较2021年的10.2%提升3.2%[54] - 2022年存货增加17750万港元至11.521亿港元,存货周转天数从121天增加14天至135天[65]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增加1.19亿港元至10.912亿港元,平均周转天数从84天增至88天,即期及逾期不足30天的结余占比从94.5%降至90.4%[65]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增加1.085亿港元至4.578亿港元,平均周转天数从42天增至48天[66] - 2022年EBITDA为11.655亿港元,利润率为26.8%,去年为9.1亿港元,利润率为24.1%;股东应占溢利为5.82亿港元,去年为3.828亿港元;年内净溢利率为13.4%,去年为10.2%[66] - 剔除特定影响后,2022年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为28.2%,较去年增加3.3%;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为6.491亿港元,较去年增加53.7%;经调整净溢利率为14.9%,去年为11.3%[67] - 2022年资产总值增加10.2%至77.63亿港元,权益总额增加0.4%至43.98亿港元,流动比率从1.74降至1.63[68] - 2022年经营现金流入为8.375亿港元,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较去年增加4.131亿港元[69][71] - 2022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为12.135亿港元,较去年增加1.829亿港元,主要用于资本开支和收购业务[73] - 2022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为3.198亿港元,去年为5.799亿港元,变动因本年度收购需增加银行借款[74] - 2022年营运资金总额为15.049亿港元,较2021年的12.297亿港元有所增加[64] - 2022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198亿港元,2021年为5.799亿港元[75] - 2022年12月31日借款总额为22.059亿港元,较2021年增加6.61亿港元[76] - 2022年12月31日净资产负债比率为39.2%,2021年为22.1%[78] - 2022年度资本支出为5.997亿港元,已订约但未产生的资本承担为2.329亿港元[79] - 2022年鹰普最高收市价为2.62港元,最低收市价为1.68港元[99] - 2022年全年每股股息达16.0港仙,同比上升58.4%,股息派息比率46%[9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为18.845595亿股[102] 发展战略与举措 - 公司“全球化布局”及“多元化终端”战略有效抵御地域风险,对冲市场周期及波动 [38] - 公司在航空及液压终端市场完成两个收购项目,推动“双引擎增长”战略 [38] - 墨西哥SLP园区工厂陆续投入生产,公司完善亚、欧、美三大洲生产布局 [38] - “区域化制造”和“双货源生产”策略可减低供应链和关税风险,缩短供应链周期,提升运营效率 [38] - 2022年8月收购佛山美锻,扩大产品组合和客户资源,发力航空和能源终端市场[41] - 2022年10月收购丹佛斯江苏液壓擺線馬達業務,拓展液壓系统业务,未来有望产生协同效应[42] - 公司未来将聚焦液压系统和航空医疗零部件等领域,适时收购拓展业务链,扩大产能实现协同效应[44] - 未来公司将把握“全球化布局”与“多元化终端”优势,拓展航空领域及多元化工業终端,扩充产能,实施“双引擎增长”战略,寻找合适并购标的,增强研发水平[52] 重大事件与影响 - 2022年10月鹰普获《香港经济日报》“杰出ESG企业”大奖[25] - 2022年11月鹰普流体完成向丹佛斯江苏收购液液压摆线马达业务[25] - 2022年12月鹰普获卡特彼勒中国“2022卓越供应商奖”[25] - 俄乌战争、欧元贬值、国内疫情及南通工厂火灾使汽车终端市场销售下跌[32] - 南通工厂火灾带来一次性资产减值拨备费用及经营亏损,墨西哥新工厂处于亏损阶段[32] - 2022年南通表面处理工厂发生火灾,年底已收取1330万港元保险理赔款,余下预计2023年收取,生产楼下半年逐步恢复生产[45] - 2022年4月宣布收购新会北部精机,后于8月终止[87] 未来展望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未来12个月内在手未交付订单总额达39.8亿港元,同比升6.2%[47] - 预计2023 - 2024年航空终端市场销售持续强劲增长,公司在航空领域布局将发挥协同效应[48] - 墨西哥SLP园区精密机加工件工厂2022年盈利,砂型铸件工厂2022年亏损,2023年将扭亏或减亏,熔模铸件工厂避免亏损或小亏[50] - 公司将争取2023年使墨西哥SLP园区航空零部件和表面处理工厂启动试生产和航空体系认证[50] - 2023年3月22日为除息日,4月6日派发2022年第二次中期股息[103] - 2023年5月18日召开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103] - 2023年8月进行2023年中期业绩公告[103] 环保与社会责任 - 2022年多项环保关键绩效指标显著提升,单位收入综合能耗同比降21.8%,单位收入温室气体排放同比减19.9%[46] - 公司承诺到2030年将能源密度、温室气体排放密度及用水密度目标分别减少30%、30%及40%,2022年分别减少19.9%、21.8%及34.1%[106] - 2022年公司完成中国无锡新生活设施建设,墨西哥新SLP园区将于2023年完工[107] - 公司获EcoVadis铜奖及《香港经济日报》“2021–2022年度杰出ESG企业”大奖[108] - 公司发布2022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有英文及繁体中文版本[109] 公司治理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及报告原则和条文,除偏离守则条文第A.2.1条外基本遵守[110][112]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为陆瑞博先生,董事会认为其一人担任有利于集团管理[113] - 董事会负责制定业务战略、政策及管控措施,可授权执行委员会和管理层[116] - 2022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5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8] - 公司收到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年度确认[119] - 2022年公司审查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董事认为已达一定性别多元化,将继续加强[12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7762名员工,其中男性5543名,女性2219名[121] - 公司有正式、透明的董事提名政策及程序,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2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自2022年4月1日起为期三年,至少每三年参与重选连任[124] - 董事会成立四个委员会,审核委员会成员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和提名委员会大部分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全年举行三次会议[128]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审核财务报表、推荐外聘核数师等[12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薪酬委员会有3名成员,全年举行两次会议[134]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制定及审阅董事和高管薪酬政策及架构、厘定薪酬待遇[135] - 公司薪酬及奖励计划与本年度及未来两年表现目标相关[136] - 集团通过提供具竞争力酬金吸引、推动及留聘关键行政人员,部分人员获授予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137] - 薪酬委员会讨论并同意2022年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架构、袍金及年薪,以及2023年年度保证薪酬及关键绩效指标花红目标及计算准则[138]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2022年举行一次会议,认为董事会目前组成适当[139][141] -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2022年举行两次会议,于11
鹰普精密(01286)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8-16 16:48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收入21.927亿港元,较2021年的18.239亿港元增长20.2%[6] - 2022年上半年毛利6.433亿港元,毛利率29.3%,较2021年分别增长29.1%和2个百分点[6] - 2022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2.677亿港元,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3.35亿港元,较2021年分别增长53.0%和56.4%[6]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14.22港仙,经调整每股基本盈利17.79港仙,较2021年分别增长53.1%和56.5%[6] - 2022年上半年EBITDA为5.631亿港元,利润率25.7%,经调整EBITDA为6.385亿港元,利润率29.1%,较2021年分别增长25.9%和33.7%[6]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所得自由现金流入860万港元,较2021年的流出2.602亿港元增长103.3%[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已抵押存款7.539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30.2%[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总债务18.769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21.5%[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净债务11.229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16.3%[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为21.92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0.2%[11]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2.67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53.0%;经调整后为3.35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56.4%[11] - 经调整每股基本盈利为17.79港仙,董事会议决宣派中期股息每股8.0港仙,同比大幅增长175.9%[11] - 以当地货币计算,集团收入较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增加22.8%,因欧元兑港元贬值8.9%[1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EBITDA为5.631亿港元,经调整EBITDA为6.385亿港元[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21.927亿港元,较2021年的18.239亿港元增长20.2%[17][1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2192.7百万港元,同比增加20.2%[24][2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643.3百万港元,同比增加29.1%;毛利率29.3%,较去年同期增加2.0%[24][2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入12.6百万港元,同比减少16.6%[24][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亏损净额49.6百万港元,同比增加33.0%[24][2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103.3百万港元,同比增加14.0%[24][2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153.5百万港元,同比增加7.8%[24][3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成本净额18.6百万港元,同比增加86.0%[24][3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开支62.9百万港元,同比增加11.3%[24][3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268.0百万港元,同比增加51.8%;净溢利率12.2%,较去年同期增加2.5%[2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营运资金总额为13.99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2.297亿港元有所增加[3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EBITDA为5.631亿港元,利润率25.7%,去年同期分别为4.472亿港元和24.5%;股东应占溢利2.677亿港元,去年同期为1.75亿港元[37] - 剔除相关影响后,公司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为29.1%,较去年同期增加2.9%;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为3.3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6.4%[3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增加4.5%至73.593亿港元,股东权益减少0.7%至43.498亿港元,流动比率为1.7 [38]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为4.4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2亿港元[40]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为4.34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368亿港元,主要项目资本支出付款4.204亿港元[40]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为1.914亿港元,去年同期为4530万港元,主要变动为银行贷款所得款项和还款[42]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借款总额为18.769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5.449亿港元增加3.32亿港元,增幅21.5%[43][44] - 2022年6月30日,集团的净资产负债比率为25.8%,2021年12月31日为22.1%,比率增加主要因增加借款用于营运资金及墨西哥工厂建设[4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资本支出为3.531亿港元,其中建设墨西哥新工厂产生2.177亿港元;已订约但未产生的资本承担为2.333亿港元[4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联交所上市证券[5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所有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5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219274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823930千港元,同比增长20.22%[77]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64333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98322千港元,同比增长29.10%[77]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34952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43038千港元,同比增长43.81%[77]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33089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33040千港元,同比增长41.99%[77] - 2022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6802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76581千港元,同比增长51.79%[77] - 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4.22港仙,2021年同期为9.29港仙,同比增长53.07%[7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253278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294459千港元[7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106034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747830千港元[7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784029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583134千港元[7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4349818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379381千港元[8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267,721千港元,全面收入总额为103,523千港元[83]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额为443,036千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34,446千港元,融资活动所产生现金净额为191,429千港元[84]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200,019千港元,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51,667千港元[84] - 2021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4,032,897千港元,2021年6月30日为4,202,563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379,381千港元[82]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175,014千港元,全面收入总额为200,045千港元[82] - 2021年下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207,766千港元,全面收入总额为228,182千港元[82] - 2022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4,379,381千港元,6月30日为4,349,818千港元[83]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所产生现金为500,909千港元,已付税项为57,873千港元[84] - 2022年上半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付款为420,369千港元,递延开支付款为40,170千港元[84] - 2022年上半年银行贷款所得款项为876,756千港元,银行贷款还款为524,131千港元[8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客户合约收入为21.92744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8.2393亿港元[88] - 2022年上半年可呈报分部收入为22.0815亿港元[92] - 2022年上半年可呈报分部毛利为6.48611亿港元[92] - 2022年上半年可呈报分部折旧及摊销为2.13536亿港元[92] - 2022年上半年可呈报分部溢利为6.17862亿港元[92] -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对集团业绩及财务状况编制或呈列方式无重大影响[87]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入21.93亿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18.24亿港元增长20.2%[95]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毛利6.43亿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4.98亿港元增长29.1%[95]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综合溢利3.31亿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2.33亿港元增长42.0%[95] - 2022年上半年来自美国的外部客户收入为9.63亿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6.59亿港元增长46.1%[9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指定非流动资为42.04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2.48亿港元减少1.0%[98] - 2022年上半年政府补助为1025.3万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1227万港元减少16.4%[99] - 2022年上半年汇兑收益净额为2554.4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汇兑亏损净额为699.3万港元[100] - 2022年上半年火灾事件亏损9369.7万港元[100]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为1862.7万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999.8万港元增长86.3%[95][101] - 2022年上半年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15.49亿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13.26亿港元增长16.9%[10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为6287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5645.9万港元[104]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基于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溢利2.67721亿港元及18.83295亿股加权平均普通股计算,2021年同期溢利为1.75014亿港元[105] - 2022年上半年每股摊薄盈利与每股基本盈利相同,基于溢利2.67721亿港元及18.83295亿股加权平均普通股计算,2021年加权平均普通股为18.84990905亿股[10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确认使用权资产添置181.3万港元[107] - 2022年上半年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为3.53311亿港元,出售项目账面净值为2032.8万港元,产生出售收益1782.6万港元;2021年同期收购成本为4.89755亿港元,出售账面净值为103万港元,亏损39.9万港元[10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因火灾事件确认减值亏损7986.2万港元[10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就存货拨回撇减705.9万港元,2021年同期计提拨备273.6万港元[1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10.91975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9.72239亿港元[11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51667亿港元,位于中国大陆的为5.88507亿港元;2021年分别为5.78964亿港元和4.4916亿港元[11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计息银行贷款为18.64173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5.28905亿港元[11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440,394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49,310千港元[118][119] - 截至2022年6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