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迪控股(01585)

搜索文档
期待冠能新品发布拉动盈利能力提升
国投证券· 2024-03-20 0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 的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 17.06 港币/股,对应 2024 年 PE 估值为 15x [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雅迪控股 2023 年业绩良好,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增长,2024 年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上行 [2]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优化产业链布局,竞争力有望持续提升 [3] - 预计公司 2024 - 2026 年 EPS 分别为 1.03/1.21/1.40 元 [3] 各部分总结 业绩表现 - 2023 年实现收入 347.6 亿元,YoY + 11.9%;归母净利润 26.4 亿元,YoY + 22.2% [2] - 2023 年下半年实现收入 177.2 亿元,YoY + 4.2%;归母净利润 14.5 亿元,YoY + 15.1% [2] 收入增速 - 2023H2 收入增速环比 2023H1 放缓,销量 YoY + 5.5%,增速较 2023H1 - 28.3pct [2] - 主要原因是 2023H1 释放疫情滞后需求,2023H2 优化产品结构和门店经营质量、减少老品库存 [2] 均价表现 - 2023H2 单车价格 2132 元,YoY - 1.3%,较 2023H1 的 2075 元提升约 2.7% [2] 毛利率情况 - 2023H2 毛利率为 17.0%,环比 2023H1 提升约 0.1pct,改善幅度小,因 2023H2 优化渠道和产品结构 [2] - 2024Q1 发布冠能 6 代新品,零售价 3990 元起,预计带动均价和毛利率提升 [2] 盈利能力 - 2023H2 归母净利率为 8.2%,同比 + 0.8pct [2] - 2023H2 毛利率同比 - 1.2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同比 - 0.8pct/+1.1pct/+0.1pct [2] - 净利率提升因 2023H2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收入同比 + 1.6pct,来自政府补助增加和增值税超额减免 [2] 海外市场与产业链布局 - 2024 年初在越南北江举行工厂奠基仪式,预计 2025 年投产,设计产能 200 万辆,30%产量出口至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及老挝 [3] - 2024 年 3 月 17 日收购凌博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加强电机控制器等技术布局 [3] 财务预测 |项目|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亿元)|310.6|347.6|405.2|464.4|526.6| |净利润(亿元)|21.6|26.4|31.6|37.0|42.9| |每股收益(元)|0.71|0.86|1.03|1.21|1.40| |每股净资产(元)|2.17|2.74|3.16|3.76|4.53| |市盈率(倍)|17.3|14.2|11.8|10.1|8.7| |市净率(倍)|0.8|0.6|0.5|0.5|0.4| |净利润率|7.0%|7.6%|7.8%|8.0%|8.2%| |净资产收益率|32.5%|31.4%|32.7%|32.1%|30.9%| |股息收益率|2.9%|3.5%|4.2%|5.0%|5.7%| |ROIC|52.0%|41.7%|37.5%|36.1%|32.2%|[6] 现金流量 |项目|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亿元)|38.4|39.9|53.2|63.5|79.0|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亿元)|-26.8|0.6|-28.2|-15.6|-16.9|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亿元)|1.3|-23.6|-16.3|-19.1|-21.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亿元)|12.9|16.9|8.6|28.8|41.9|[11]
收入利润双位数增长,优化产品结构和终端有望持续增厚业绩
太平洋· 2024-03-20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为347.63亿元,同比增长11.92%[1] - 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6.40亿元,同比增长22.17%[1]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6.93%,净利率为7.59%[3] - 公司预计2024年至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3亿元、464亿元、53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亿元、41亿元、49亿元,对应EPS为1.09元、1.35元、1.60元,维持“买入”评级[5]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收入和利润将保持双位数增长,且产品结构和终端优化有望持续增厚业绩[9] 产品销售 - 电动自行车收入为159.52亿元,销量为1156万台,单价为1380元/台[2] - 电踏车收入为86.35亿元,销量为496万台,单价为1741元/台[2] 财务指标 - 公司的销售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5.17%、11.92%、15.83%、15.13%和14.59%[9] - 公司的EBIT增长率分别为73.14%、10.56%、36.74%、22.63%和17.86%[9] - 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57.80%、22.17%、26.59%、23.89%和18.66%[9] - 公司的ROE分别为32.53%、31.43%、28.46%、26.07%和23.62%[9] - 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分别为6.96%、7.59%、8.30%、8.93%和9.25%[9] - 公司的ROIC分别为28.96%、26.28%、27.82%、27.28%和24.87%[9] - 公司的PE分别为17.65、15.50、12.32、9.94和8.38[9] - 公司的PB分别为6.02、5.00、3.51、2.59和1.98[9] - 公司的EV/EBITDA分别为11.87、12.47、7.30、4.84和2.94[9]
雅迪控股23年报点评:盈利向上,加码钠电
华安证券· 2024-03-20 00:00
业绩总结 - 雅迪控股23年营收347.6亿元,净利润26.4亿元,同比增长11.9%和22.2%[1] - 公司23年拟派股息0.48港元/股,分红率为50.5%[3] - 雅迪控股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502.66亿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约44.7%[14] - 预计2026年净利润将达到43.08亿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约63.6%[14] - 2026年ROE预计为21.94%,较2023年下降约9.5%[14] - 预计2026年每股收益为1.40元,较2023年增长57.3%[14] 并购与发展 - 公司计划以3.5亿元收购凌博电子,加强钠电技术优势[4] 研究报告相关 - 华安证券研究所的分析师邓欣具有10余年证券从业经验,专注于成长消费领域[15] - 报告中定义了行业评级体系和公司评级体系,包括增持、中性、减持、买入、卖出等评级[19] - 报告中提到的数据和信息来源于公司公告和华安证券研究所,力求准确可靠,但不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出保证[14]
雅迪控股(0158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9 12:03
财务数据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增加约11.9%至人民币34,762.8百万元[1]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上升约19.6%至人民币88.5分[3]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毛利为5,885,240千元[4] - 公司资产总值为25,660,098千元,较2022年增长约2.8%[6] - 公司负债总额为17,258,892千元,较2022年减少约5.7%[7] - 公司股本为192千元,股份溢价及储备达到8,400,792千元[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占流动资产总值的约47%[6] - 公司2023年使用的原材料和消耗品支出为人民币27,739,951千元[20] - 公司2023年借款的利息支出为人民币12,930千元[20] - 公司2023年现行中国企业所得税支出为人民币491,413千元[21]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88.5人民币分/股[22] 业绩展望 - 公司2023年收入增长主要由电动自行车、电池及充电器的高销量推动[31] - 公司预计2024年8月19日前后将寄发末期股息支票和新股股票[79] 新产品和市场扩张 - 雅迪在2023年推出了33款新型电动自行车和16款新型电动踏板车[32] - 雅迪在中国拥有超过4,000家分销商和超过40,000个销售点,几乎覆盖全国行政区域[34] - 雅迪的分销网络已扩展至欧洲、东南亚、南美和中美洲等90多个国家[34]
雅迪控股(01585)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7 16:13
销售业绩 - 2023年上半年,雅迪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实现稳健增长,电动两轮车销量增长约33.8%,销售收入增加约21.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动自行车销量增长约53.6%,电动踏板车销量增长约5.6%[7] - 本集团推出29款新车型,受到市场热烈追捧[6] 财务表现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雅迪集团的分部收入总额为16,988,740千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22.1%[9]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2,874.1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14.1%;毛利率为16.9%[10]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雅迪集团的利润为1,186.8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31.2%[12] - 2023年6月30日,雅迪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8,227.7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21.3%[13]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雅迪集团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约为2,572.8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473.9%[15] 股权结构 - 董事董经贵先生和钱静红女士分别持有1,910,996,943股股份,占股份总数的62.37%[28] - 雅迪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主要股东大为和方圆分别持有1,910,996,943股股份,占股份总数的62.37%[31] 股份奖励计划 - 公司于2016年4月22日获得香港联交所批准的购股权计划旨在奖励对公司做出贡献的参与人士[34] - 公司于2023年1月17日向263名员工授出33,550,000份购股权,可认购33,550,000股股份[35] - 公司设定的业绩目标包括综合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不得低于历史水平的要求[36] 公司并购与金融工具 - 公司计划将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建设海外研发中心、工厂、分销网络以及潜在并购以扩展海外业务[52] - 公司收购华宇电源有限公司70%股权,总现金代价为人民币311,500,000元,确认的资产和负债中包括现金、无形资产、物业设备、应收账款等[102] - 公司的金融工具按公平值计量,2023年6月30日末,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理财产品、上市股权投资等,总计3,750,503千元[105] - 公司的金融工具按公平值计量,2023年6月30日末,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工具包括权益工具和债务工具,总计3,750,503千元[105]
雅迪控股(01585) - 2023 Q2 - 业绩电话会
2023-09-07 11:2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上半年总销量821万台,增速34% [1][2][6] - 收入增速21%,利润增长32% [6] - 毛利水平仅比去年上半年下降1个百分点,主要是3000元以上价格带占比提升 [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电池业务:推出全能王Plus和全能王Pro两款高端铅酸电池,并建设40多个售后服务中心 [2][3] - 海外市场:越南销量从去年5万台增至今年有望突破10万台,在印尼也启动了首批线下渠道建设 [1][10][11][12][13][14][15][1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产品结构向中低价位延伸,3000元以下价格带销量占比提升10个百分点 [6][7] - 东南亚市场:主要针对非油膜人群,未来2-3年内难以切入主流125cc油膜电车市场,但长期看好电动化趋势 [12][13][14][15][1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未来3-5年目标:毛利率提升至45%以上,持续提升中高端产品占比,拓展后市场业务 [6] - 2.0时代战略:以四电技术差异化、车型平台化提升成本竞争力,以营销服模式拓展海内外市场 [4][5][6][7][30] - 行业竞争格局:1.0时代靠渠道、品牌、规模扩张,2.0时代需要产品差异化、营销服转型 [26][27][28][29][3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进入成熟期,保有量3.8亿辆,年销量5000万辆,中长期稳定需求6-7千万辆 [4] - 原材料成本下降趋势已基本见底,不会出现大规模价格战 [7][8] - 后市场业务是未来重点,基于自有电池技术和用户基础进行布局 [18][19][20] - 海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长期增长潜力大,但短期内难以切入主流125cc油膜电车市场 [12][13][14][15][16]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者提问** 关于越南和印尼市场的进展情况 [9] **公司回答** - 越南从2019年开始布局,2022年销量有望突破10万台 [10][11] - 东南亚市场主要针对非油膜人群,未来2-3年内难以切入主流125cc油膜电车市场 [12][13][14][15][16] 问题2 **投资者提问** 关于公司在电池和储能领域的规划 [32][33] **公司回答** - 石墨烯电池和钠电池在循环寿命、安全性等方面具有优势,未来会在小型动力和工商用储能领域进行布局 [33][34][35] - 不会大规模进入大型电网储能领域,主要聚焦在两轮车及小型储能应用 [33][34] 问题3 **投资者提问** 关于公司的并购计划 [25][31] **公司回答** - 在整车竞品方面,收购对公司价值意义不大,未来更多关注供应链垂直整合、后市场拓展和海外品牌整合 [31] - 公司现有产能和布局已较为完善,未来不会大规模进行整车品牌的收购 [31]
雅迪控股(01585)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8 12:2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170.41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21.3%[1]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约28.74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4.1%[1] - 报告期内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约11.88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32.1%[1] - 报告期内公司每股基本盈利约0.399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28.3%[1]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442,257千元,2022年同期为218,249千元[20] - 2023年上半年按性质分类的开支总额为16,014,035千元,2022年同期为13,140,644千元[21]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248,448千元,2022年同期为178,284千元[22]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1,187,643千元,2022年同期为898,979千元[26] - 2023年上半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975,091千股,2022年同期为2,887,175千股[26]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9.9分/股,2022年同期为31.1分/股[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11.87643亿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8.98979亿元人民币[28] - 2023年每股摊薄盈利为39.5分人民币/股,2022年为30.7分人民币/股[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约170.41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40.51亿元增加21.3%[52] - 电动两轮车及电池充电器销售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14050.6百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17041.1百万元,增长约21.3%[50] - 销售成本从2022年同期约115.32亿元增加22.8%至2023年约141.67亿元[55] - 毛利从2022年同期约25.18亿元增加14.1%至2023年约28.74亿元;2023年毛利率为16.9%,低于2022年的17.9%[56]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从2022年同期约2.18亿元增加102.6%至2023年约4.42亿元[57] - 集团利润从2022年同期约9.05亿元增加31.2%至2023年约11.87亿元[58] 公司资产负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约82.00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约75.58亿元[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约173.8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约173.95亿元[4]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值约255.90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约249.53亿元[4]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约8.4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约7.90亿元[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约177.33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约175.20亿元[5] - 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约185.7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约183.10亿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7.3361亿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3.96531亿元人民币[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11.32247亿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14.58049亿元人民币[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57.41833亿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37.79421亿元人民币[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票据为77.6957亿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98.13457亿元人民币[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3,744,118千元人民币,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为13,015,056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4,208,546千元人民币和12,265,032千元人民币[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按摊销成本计量的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为13,511,403千元人民币,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款项为1,495,239千元人民币等;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13,592,878千元人民币和1,637,364千元人民币[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金融资产总计16,765,559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16,496,090千元人民币[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金融负债总计17,155,545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17,141,361千元人民币[42] - 2022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计4231058千元,2023年对应总计3750503千元[44][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借款约3.19亿元,固定利息介于1.0%至2.5%[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3.437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54亿元增加[63] - 存货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14.58亿元减少约22.3%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11.322亿元,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从18.1日降至16.5日[6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12.4%,较2022年12月31日的26.8%有所下降[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11988名雇员,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825名增加,总员工成本约为14.26亿元,高于2022年同期的约11.081亿元[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或担保,已抵押资产为34.846亿元,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54.38亿元[67] 公司现金流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产生的现金为2,821,783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538,331千元增长424.1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572,802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448,933千元增长473.09%[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60,442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642,053千元减少59.4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所得现金净额为924,874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694,950千元减少33.0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387,486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501,830千元增长176.49%[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期末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227,697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6,607,437千元增长24.52%[7]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约25.73亿元,2022年同期约4.49亿元;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2.60亿元,2022年同期约6.42亿元;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9.25亿元,2022年同期现金流入净额约6.95亿元[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82.2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7.83亿元增加21.3%[5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动自行车收入为7,639,514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5,201,631千元增长46.87%[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动踏板车收入为4,577,196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4,596,637千元减少0.42%[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池及充电器收入为4,498,171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3,907,361千元增长15.12%[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入为17,041,092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14,050,637千元增长21.29%[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动两轮车及相关配件分部收入16,988,740千元,电池分部收入1,928,281千元,集团总部分部收入17,041,092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3,659,387千元、1,921,354千元、14,050,637千元[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动两轮车及相关配件分部毛利2,687,793千元,电池分部毛利192,883千元,集团总部分部毛利2,874,131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2,354,298千元、169,191千元、2,518,219千元[18] - 电动两轮车销量从2022年上半年约6136200台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8210700台,增长约33.8%[50] - 电动自行车销量从2022年同期约360.68万台上升53.6%至2023年约553.89万台;电动踏板车销量从2022年同期约252.94万台增加5.6%至2023年约267.18万台[53] 股息相关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任何中期股息[2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为1,104,190千元,2022年为705,304千元[24] - 董事会决定不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76] 股份及股权相关情况 - 法定股本为50亿股每股面值0.00001美元的普通股,已发行及缴足30.638亿股[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库存股份期末数量为6972.8139万股,价值1.99087亿元人民币[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库存股份期末数量为1.09200539亿股,价值2.71868亿元人民币[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行使受限制股份单位期末数目为31,863,000,每股加权平均授出日期公平值为5.31元人民币;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77,620,000和3.60元人民币[37] - 2023年授出购股权数目为33,550,000,行使价为13.89元人民币;没收1,330,000,未行使购股权期末数目为32,220,000,行使价为13.89元人民币[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授出购股权确认的雇员福利开支为48,920千元人民币,已授出受限制股份单位为43,528千元人民币;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0和67,880千元人民币[39] - 2022年1月4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收购华宇70%股权,总现金代价为311,500,000元人民币[40] - 收购华宇确认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公平值为9,532千元人民币,无形资产为310,848千元人民币,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80,374千元人民币等[40] - 2022年1月起公司持有华宇30%股份,南都成为关联方,2022年1月4日至相关日期有交易[47] - 2022年上半年向关联方南都采购产品及设备1055081千元,销售产品86854千元[47] - 2022年上半年从关联方南都借款所得288000千元,偿还借款909070千元,支付利息6073千元[48] - 2022年6月30日应付关联方南都账款10951千元,其他应付款项15866千元,借款442751千元[48][49] - 2022年6月30日应收关联方南都其他应收及预付款项32571千元[49] - 2022年5月配售事项发行6880万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57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7.278亿元),配售价较2022年5月23日收市价折让约10.0%[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配售事项所得款项
雅迪控股(0158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7-03 19:38
股份獎勵計劃 - 本公司尚未授予任何甲組獎勵且尚未通過認購新股份的方式兌現任何獎勵[2] - 於接納根據首個股份獎勵計劃以及第二個及第三個股份獎勵計劃分別授出的獎勵時,毋須支付任何款項[4] - 董事會可全權酌情釐定獎勵股份的授出價格,獎勵股份僅應於董事會確認收到獎勵股份承授人作出的付款後歸屬[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股份獎勵計劃項下可供授出的股份數目為109,200,539股[8] 獎勵條件 - 董事會可全權酌情就經甄選參與人士獲得獎勵股份的權利施加其認為適當的任何條件[3]
雅迪控股(01585)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6 17:25
公司概况 - 雅迪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电动两轮车品牌,专注于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电动踏板车、电动自行车、电池及相关配件[5] - 雅迪集团拥有7个自营生产设施,员工超过11,000人,年产能约为2000万台[5] 财务表现 - 2022年,雅迪集团的综合收入按年增长15.2%,达到310.59亿元人民币,其中电动踏板车和电动自行车占比分别为37.9%和41.3%[8] - 2022年,雅迪集团的毛利为56.1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21.61亿元人民币[9] - 2022年,公司收入达到人民币31,059.4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5.2%[11] - 2022年,公司毛利达到人民币5,614.0百万元,同比增长约36.9%[11] 产品创新 - 公司推出了冠能3.0系列,具有突破性的长效第三代TTFAR石墨烯电池,能循环使用1,000次以上,容量较传统铅酸电池高30%[11] 业务拓展 - 公司在2022年全面收购了南都华宇电源有限公司,以扩大电池生产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和优化分销渠道[12] - 公司将重点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分销渠道和强化供应链能力,以抓住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快速扩张的机遇[13] 财务细节 - 2022年度电动两轮车及相关配件分部收入总额为30,409,109人民币千元,较2021年度增长约13.1%[19] - 2022年度研发费用增加约31.1%,达到11.3%的销售成本,主要由于新收购华宇的相关开支增加[20] - 2022年度毛利较2021年度增长约36.9%,达到5,614.0百万元,毛利率提高约2.9%至18.1%[21] ESG治理 - 公司致力将ESG理念融入企业治理,持续完善可持续发展治理架构,为可持续发展治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47] - 董事会是公司可持续发展事宜的最高负责机构,设立ESG委员会负责管理和决策ESG相关事宜,确保ESG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的有效实施[48] 技术创新 - TTFAR碳纤维2.0锂电技术实现电池容量提升100%[74] - 石墨烯3代PLUS电池循环寿命为普通铅酸电池的3倍[75] - 雅迪智驾电控核芯新增TTFAR+SPORT双骑行模式[78] 员工福利 - 本集团截至报告期末共有全职员工11,825人,其中男性占比68%,女性占比32%[122] - 公司为员工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包括健身房、员工宿舍、茶水间等配套设施[123] 环境保护 - 公司计划提升用水效益,引入中水再利用技术,减少新鲜水使用和废水排放[63] - 公司通过完善水电使用管理制度、加强节电教育等措施,提升能源使用效益,降低能源消耗量[58]
雅迪控股(01585)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7 12:1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2年营收约310.594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15.2%[1] - 公司2022年毛利约56.14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36.9%[2] - 公司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21.611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57.8%[3] - 公司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74.0分,较2021年上升约54.8%[4] - 公司2022年资产总值约249.527亿元,较2021年的194.078亿元有所增长[7] - 公司2022年负债总额约183.101亿元,较2021年的148.954亿元有所增长[8] - 公司2022年资产净值约66.426亿元,较2021年的45.124亿元有所增长[8] - 2022年客户合约收入总计31,059,443千元,2021年为26,967,532千元[18] - 2022年“电动两轮车及相关配件”分部收入30,409,109千元,“电池”分部收入3,870,034千元,对销3,219,700千元,总计31,059,443千元;2021年“电动两轮车及相关配件”分部收入26,967,532千元,总计26,967,532千元[21] - 2022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总计453,736千元,2021年为380,320千元[22] - 2022年按性质分类的开支总计28,805,588千元,2021年为25,810,555千元[22] - 2022年财务费用总计59,399千元,2021年为15,284千元[23] - 2022年所得税开支总计432,267千元,2021年为140,342千元[23] - 2022年建议末期股息总额为1,034,748,000元,2021年为653,668,000元[23]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21.61亿元,每股基本盈利74分;2021年分别为13.69亿元和47.8分[24] - 2022年公司收入为310.59亿元,较2021年的269.68亿元增加约15.2%[34] - 2022年公司毛利为56.14亿元,较2021年的41.02亿元增加约36.9%[34] - 2022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310.594亿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269.675亿元增加约15.2%[39] - 2022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254.454亿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228.660亿元增加约11.3%[42] - 2022年毛利为人民币56.140亿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41.015亿元增加约36.9%;毛利率从2021年约15.2%增至2022年约18.1%[43] - 2022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人民币4.537亿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3.803亿元增加约19.3%[44] - 2022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人民币13.582亿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12.829亿元增加约5.9%[45] - 2022年行政开支为人民币8.961亿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8.179亿元增加约9.6%[46] - 研发费用从2021年的8.437亿元增加31.1%至2022年的11.058亿元[47] - 财务费用从2021年的1530万元增加288.6%至2022年的5940万元[48] - 所得税开支从2021年的1.403亿元增加208.0%至2022年的4.323亿元[49] - 年内利润从2021年的13.666亿元增加59.7%至2022年的21.83亿元[5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1年末的60.731亿元增加11.7%至2022年末的67.826亿元[51] - 存货从2021年末的11.942亿元增加22.1%至2022年末的14.58亿元,平均存货周转日数从14.8日增加至18.8日[57] - 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从2021年末的127.582亿元增加6.5%至2022年末的135.929亿元[60]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1年末的8.8%增加至2022年末的26.8%[61] - 员工数量从2021年末的9174名增加至2022年末的11825名,员工总成本从2021年的17.011亿元增加36.1%至2022年的23.153亿元[6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电动自行车收入12,827,456千元,2021年为9,767,681千元;电动踏板车2022年为9,145,187千元,2021年为10,208,564千元;电池及充电器2022年为8,397,775千元,2021年为6,583,763千元;电动两轮车零部件2022年为689,025千元,2021年为407,524千元[18] - 2022年“电动两轮车及相关配件”分部成本24,846,101千元,“电池”分部成本3,543,598千元,对销2,944,267千元,总计25,445,432千元;2021年“电动两轮车及相关配件”分部成本22,866,048千元,总计22,866,048千元[21] - 2022年“电动两轮车及相关配件”分部毛利5,563,008千元,“电池”分部毛利326,436千元,对销275,433千元,总计5,614,011千元;2021年“电动两轮车及相关配件”分部毛利4,101,484千元,总计4,101,484千元[21] - 电动踏板车和电动自行车总销量从2021年的1386.3万台增至2022年的1401万台[34] - 2022年电动踏板车平均售价从2021年的人民币1662元增至人民币1816元,电动自行车平均售价从2021年的人民币1265元增至人民币1429元[39] - 2022年电动踏板车销量约503.4万台,较2021年的约614.2万台下降约18.0%;电动自行车销量约897.6万台,较2021年的约772.1万台增加约16.3%[40] 公司股权收购情况 - 2022年1月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3.12亿元收购华宇70%股权[29] - 2022年8月公司以1.34亿元收购华宇余下30%股权,导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减少2.74亿元[32][33] - 2022年8月公司以600万元收购成都雅迪余下30%股权,使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增加775.7万元[33] - 2021年12月17日签订收购华宇协议,总代价为3.115亿元人民币,2022年1月4日完成收购[70] - 2022年8月19日签订收购华宇余下30%股权协议,代价为1.335亿元人民币,同日完成收购[71] 公司股份配售情况 - 2022年5月24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协议,以每股12.58港元价格配售6880万股新股份[67] - 2022年5月31日完成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57亿港元,拟用于扩展海外业务[68] 公司员工购股权授予情况 - 2023年1月17日向部分员工授予3355万股公司购股权[74] 公司股息派发情况 - 公司拟派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40.0港仙[4] - 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40.0港仙,2021年为28.0港仙[79] 公司股东大会相关情况 - 拟定股東週年大會于2023年6月16日举行[80] - 为确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资格,2023年6月13日至6月16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手续[81] - 为确定股东收取末期股息权利,2023年6月26日至6月30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手续[81] 公司业绩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业绩[83] - 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将初步公告中相关数字与本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核对,未发表鉴证意见[8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电动车、电池及相关配件的开发、制造及销售[11] - 公司最终控股公司为大为投资有限公司及方圆投资有限公司,最终控股股东为董经贵先生及钱静红女士[12] 公司销售网络及专利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有4041家经销商(2021年:3353家),超32000个销售点(2021年:逾28000个)[3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890项专利(2021年:1650项)[36] 公告相关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3年3月27日[86] - 董经贵、钱静红及沈瑜为执行董事[86] - 张祎胤为非执行董事[86] - 李宗炜、吴邲光、姚乃胜及黄隆铭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