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雅迪控股(01585)
icon
搜索文档
雅迪控股(01585.HK)2025年中报点评:收入表现重回高增 业绩超过预告上限
格隆汇· 2025-09-06 04: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91.7亿元,同比增长33.0% [1] - 归母净利润达16.5亿元,同比增长59.5%,超过业绩预告上限 [2] - 毛利率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至19.6%,单车毛利428元同比增长5.2% [2] - 净利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至8.6%,单车净利188元同比增长15.8% [2] 收入结构分析 - 电动自行车收入93.0亿元同比增长49.0%,电动滑板车收入38.1亿元同比增长7.4% [1] - 电池及充电器收入57.1亿元同比增长41.0%,零部件收入3.7亿元同比下降34.8% [1] - 电动自行车与电动滑板车合计销量879.4万台同比增长37.8%,但单车ASP同比下降2.8%至1491元 [1] 费用管控与运营效率 - 销售费用率4.3%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2.8%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率3.3%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保持相对稳定 [2] 产品与渠道策略 - 摩登/冠能系列产品销量表现突出,推动产品结构优化 [1][2] - 销售体系变革注重门店质量和店效改善,强化中高价产品渠道信心 [2] - 针对新国标切换已储备多款新产品,并有望拓展产品价格带 [2] 行业环境与竞争地位 - 国补政策带动行业需求回暖,公司在新旧国标切换背景下受益于渠道提货前置 [1] - 2024新国标将提高安全技术规范与企业生产门槛,驱动行业结构升级 [2] - 市场份额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优先受益 [2] 未来成长动力 - 国内外双轮需求驱动下龙头格局确立,规模效应与品牌溢价逐步凸显 [3] - 上游四电系统产业链整合与东南亚市场经营成效显著 [3] - 2025/2026/2027年EPS预测分别调整至0.96/1.11/1.23元 [3]
雅迪控股(01585):收入表现重回高增,业绩超过预告上限
华创证券· 2025-09-05 16:1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雅迪控股维持"强推"评级 目标价为20港元 当前价为13 64港元[2][4] 核心观点 - 2025年中期收入191 7亿元 同比增长33 0% 归母净利润16 5亿元 同比增长59 5% 业绩超过预告上限[2] - 收入高增长主要受益于国补政策带动行业需求回暖及低基数效应 电自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9 0% 电踏产品收入同比增长7 4%[7] - 产品结构优化推动中高价位产品占比提升 单车毛利428元同比增长5 2% 毛利率同比提升1 6个百分点至19 6%[7] - 净利率同比提升1 4个百分点至8 6% 单车净利188元同比增长15 8%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7] - 公司通过摩登/冠能系列优化产品结构 推动销售体系变革 并储备多款新国标产品以适应行业技术规范升级[7] - 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规模效应、产业链整合及品牌溢价凸显 东南亚市场拓展与上游产业链整合提供远期成长动力[7] 财务表现 - 2025年预测营业总收入381 67亿元同比增长35 2% 2026年预测432 30亿元同比增长13 3%[4] - 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30 01亿元同比增长135 8% 2026年预测34 66亿元同比增长15 5%[4] - 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0 96元 对应市盈率12 9倍 2026年预测每股收益1 11元 对应市盈率11 2倍[4] - 毛利率从2024年15 2%提升至2025年预测19 1% 净利率从2024年4 5%提升至2025年预测7 9%[8] - 净资产收益率(ROE)从2024年14 8%大幅提升至2025年预测30 3%[8] 业务分析 - 分产品收入结构:电自93 0亿元 电踏38 1亿元 电池及充电器57 1亿元 零部件3 7亿元[7] - 电自与电踏合计销量879 4万台同比增长37 8% 但单车平均售价(ASP)约1491元同比下降2 8%[7] -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 3%/2 8%/3 3% 同比变动+0 1/-0 1/-0 2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保持稳定[7] 估值与预测 - 采用DCF估值法得出目标价20港元 对应2025年19倍市盈率[7] - 当前总市值426亿港元 每股净资产2 95元[5] - 预测市盈率从2025年12 9倍降至2027年10 1倍 市净率从2025年3 5倍降至2027年2 4倍[4][8]
“小电驴”新国标实施后 “旧车”还能骑吗?
新华网· 2025-09-04 15:59
新国标实施与市场过渡 -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于9月1日正式实施 对车辆防火阻燃、塑料占比、防篡改、制动性能等关键领域提出更严格技术要求 [1] - 新国标明确两个关键时间节点:9月1日起企业新生产电动自行车需完全符合新国标 8月31日前按旧标准生产车辆可销售至11月30日 12月1日起仅允许销售新国标车 [1] - 北京多数门店在售仍为旧国标车 新国标车尚未到货 生产端正调整产能 销售渠道有3个月库存消化过渡期 [1] 旧车处理与以旧换新政策 - 过渡期结束后 品牌商将对未售出旧国标车统一回收 以推进新旧车型平稳切换 [3] - 消费者已购旧车不会被强制淘汰 通过以旧换新政策加速更新换代 [3] - 浙江省对交售老旧电动自行车并换购新车的消费者按新车销售价格40%给予补贴 最高不超过1200元/辆 [5] - 深圳市对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购买销售价格1500元及以上新车的消费者给予一次性补贴500元 [6] 新国标车成本与价格影响 - 为满足新国标技术要求(包括北斗系统) 电动自行车生产成本预计增加600至900元 终端售价可能随之上涨 [7] - 新国标对电池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 企业将加速技术迭代 优化电池管理系统与产品综合性能 [9] 续航性能与行业技术发展 - 新国标实施后续航能力是在安全性提升背景下的性能重新平衡 企业通过技术迭代平衡续航表现 具体产品续航因车而异 [9] - 以合规为导向的技术投入推动全行业在以电池安全为核心的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形成良性循环的行业发展态势 [9]
雅迪控股(01585.HK):业绩同比高增长 毛利率同比有所提升
格隆汇· 2025-09-04 12:1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91.86亿元,同比增长33.1% [1] - 实现归母净利润16.49亿元,同比增长59.5% [1] - 毛利率达19.6%,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主因产品组合扩大及优化 [1] - 销售费用率4.3%(同比+0.1pct),管理费用率2.8%(同比-0.1pct),研发费用率3.3%(同比-0.2pct) [1] 业务运营 - 电动踏板车及电动自行车销量达879.35万台,同比增长37.8% [1] - 推出针对女性用户的摩登系列及针对年轻用户的冠能T35型号新产品 [1] - 持续优化国内外分销网络,通过消费者洞察与创新驱动销量增长 [1]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57亿元、35.35亿元、38.44亿元 [1] - 对应PE估值分别为12.76倍、11.03倍、10.15倍 [1]
年产超1500万辆 重庆剑指全球智联电动车之都
产业规划目标 - 重庆市计划到2027年建成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 聚焦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 [1][2] - 电动车年产量目标超过1500万辆 其中电动摩托车占比超过80% 单车价值显著提升 [2] - 出口占比大幅增长 核心零部件包括中控、电机、锂电池等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2] 产业基础现状 - 2024年全市电动车产量达300万辆 本地配套率超过60% 涵盖电机、电控、车架等关键部件 [1] - 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体系 雅迪、爱玛、台铃等龙头企业集聚 宗申、隆鑫等传统企业加速电动化转型 [1] 能力建设部署 - 支持整车企业提升智联化水平 采用北斗、移动通信、智能计算等自主信息技术 [3] - 推动数字化装备和信息系统集成应用 加快智能化改造升级 [3] - 建设全球运营中心 重点布局海外市场的销售、物流及售后服务网络 [3] 产业生态构建 - 建设智联电动车产业大脑 1个产业合作平台 1个国家级及3个市级制造业中试平台 [2][4] - 建成车辆全生命周期数据服务系统 支持全隐患整治和智联化转型 [2][4] - 引进全球发展联盟等专业机构 协同配套企业推动基地建设 [4] 区域协同发展 - 重点支持渝西地区做强智联电动车智造基地 [3] - 支持两江新区构建产业服务体系 推动区域协同形成发展合力 [3] 标准与创新体系 - 建立智联电动车联盟标准体系和重庆地方标准体系 打造优质服务品牌 [4] - 支持申报市级/国家级中试创新平台 带动技术转化、产品设计及智能制造全链条提升 [4] 城市应用推广 - 修订电动自行车登记规定 符合国家安全技术规范 [5] - 开发共享智联电动车产品 满足市民出行及外卖行业需求 [5] - 建设综合智管应用平台 依托数据服务系统提升数字化管理能力 [5]
雅迪控股(01585):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利润较快恢复,盈利能力提升
国信证券· 2025-09-03 22:53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1.9亿元,同比增长33.0% [1][7]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59.5% [1][7]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19.6%,同比增长1.6个百分点,创2017年以来最高水平 [1][13] - 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8.6%,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1][13] - 2025年上半年综合费用率10.4%,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1][15] - 2024年营业收入282.4亿元,同比下降18.9%,净利润12.7亿元,同比下降51.8% [7] 业务运营与战略 - 2025年2月发布摩登系列新车(光芒、追光、莱茵),面向女性用户,价格区间2999-4299元 [2][17][18] - 2025年5月发布冠能S系列旗舰车型白鲨,配备TTFAR增程系统及智能化功能,首发日销量超5万台 [22] - 终端渠道持续扩张,2023年拥有4000家分销商及40000家销售点 [2][25] - 积极布局东南亚市场:越南基地年产能计划提升至50万台,印尼新工厂建成后年产能达300万台 [2][27][2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9.39/33.85/39.39亿元(原27.02/31.02/36.93亿元) [3][29] - 对应每股收益0.94/1.09/1.27元(原0.87/1.00/1.19元) [3][29] - 当前市盈率(PE)为13/12/10倍 [3][29]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375.54/439.38/505.29亿元,同比增长33.0%/17.0%/15.0% [4][29]
雅迪电动二轮车进入日本市场,价格低于日企
日经中文网· 2025-09-03 16:00
产品发布与定价策略 - 雅迪通过日本代理商HASEGAWA MOBILITY首次在日本市场推出电动轻便摩托车PORTA 售价为21.78万日元(约人民币10514元)[2] - PORTA基于中国销售的Modern车型改造 符合日本规格 价格显著低于日本本土品牌电动轻便摩托车(多在30万日元以上)[2][4] - 产品定位为地区出行工具 计划借助日本2024年11月尾气排放法规强化的政策东风推进销售[4] 产品性能与规格 - PORTA额定输出功率0.6千瓦以下 充电时间5-6小时 最大续航里程60公里 最高时速35公里 支持家用插座充电[4] - 产品被归类为电动轻便摩托车(总排量50cc以下) 将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发售 9月1日已启动预订[2][4] 公司市场地位与规模 - 雅迪是全球最大电动二轮车企业 年销量超过1700万辆(含电动助力自行车) 产品出口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4] - 截至2024年累计销量突破1亿辆 此次是中国厂商首次在日本推出电动二轮车[4] 日本市场竞争环境 - 日本品牌如雅马哈发动机计划2026年上半年发售符合新规的电动轻便摩托车车型[4] - 日本汽油动力轻便摩托车现有车型将于2024年10月底停止生产 与新排放法规实施直接相关[4]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 每经记者走访杭州市场:新车型还没到门店 有老国标车型已涨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22:23
新国标核心内容 - 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于9月1日正式实施 设置9月1日至11月30日为期三个月的过渡期 [1][4][5] - 新国标重点打击非法改装行为 从技术层面设置防篡改门槛 包括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三方面的防篡改要求 并通过一车一池一充一码的互认协同功能提高非法改装门槛 [2] - 续航方面调整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 从老国标55公斤提升至63公斤 部分车辆续航里程可增加约20公里 [3] - 防火性能首要升级 明确塑料配件重量不得超过整车重量的5.5% 强化非金属材料的防火阻燃要求 减少塑料件使用以延缓火势蔓延速度和降低燃烧强度 [3] - 人性化调整包括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设置脚踏骑行装置 鼓励安装后视镜 增加低速运行时的转矩指标 可选装北斗定位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3] 市场反应 - 老国标车型悄然涨价 九号电动车总代理商从8月上旬开始对老国标车型涨价120元/辆 预计9月份会涨更多 [4] - 品牌经销商忙着清库存 九号电动车门店备了30辆库存车 按照一个月卖30辆左右的速度 库存预计10月份消耗完 [4] - 雅迪电动车经销商面临老车缺货问题 门店只有七八十辆库存 卖到11月30日肯定不够 [5] - 新国标车型迟迟未能上市 厂商担心被模仿抄袭 工厂仍在生产热销的老国标大车型 [4] - 春风动力尚未有符合新国标的车型推出 老国标车库存支撑到12月份没有问题 [4] 行业关注焦点 - 限速合理性是各方关注焦点 消费者和经销商建议将限速从25公里/小时放宽到35公里/小时 [6] - 针对外卖行业可以用另外的标准 如考驾照、买保险 用合规的电动摩托车 [6] - 整车重量的调整尺度被认为不够大 对大车型仍不够 限重不合理可能导致厂家把铁皮做薄反而不安全 [6] - 防火阻燃要求普遍认可 但对塑料占比要求过于严格 可能会增加生产成本 [7] - 充电器安全是另一个焦点 新国标充电器做了塑封 标准铅酸电池充电器基本不会出问题 事故主要源于翻新充电器 [7]
雅迪控股(01585):业绩同比高增长,毛利率同比有所提升
财通证券· 2025-09-02 19:47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2]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91.86亿元,同比增长33.1%,实现归母净利润16.49亿元,同比增长59.5% [7] - 毛利率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至19.6%,主要由于扩大及优化产品组合 [7] - 销售费用率4.3%(同比+0.1pct),管理费用率2.8%(同比-0.1pct),研发费用率3.3%(同比-0.2pct) [7] - 电动踏板车和电动自行车销量879.35万台,同比提升37.8% [7] - 推出针对女性用户的摩登系列和针对年轻用户的冠能T35型号等新产品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57、35.35、38.44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76、11.03、10.15倍 [7] 财务表现 - 2023-2027年营业收入预测:347.63亿元→282.36亿元→368.65亿元→436.94亿元→483.21亿元 [6] - 2023-2027年收入增长率:11.92%→-18.77%→30.56%→18.52%→10.59% [6] - 2023-2027年归母净利润:26.40亿元→12.72亿元→30.57亿元→35.35亿元→38.44亿元 [6] - 2023-2027年净利润增长率:22.17%→-51.81%→140.25%→15.66%→8.72% [6] - 2023-2027年EPS:0.89元→0.42元→0.98元→1.14元→1.23元 [6] - 2023-2027年ROE:31.43%→14.53%→28.07%→26.46%→23.96% [6] - 2023-2027年毛利率:16.93%→15.19%→19.50%→19.00%→19.00% [8] 资产负债表指标 - 2025年预计流动资产200.56亿元,非流动资产87.84亿元 [8] - 2025年预计现金96.88亿元,应收账款6.04亿元,存货16.01亿元 [8] - 2025年预计总资产288.40亿元,股东权益108.91亿元 [8] - 2023-2027年资产负债率:67.26%→64.43%→62.24%→59.99%→57.66% [8] 现金流指标 - 2025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38.25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2.63亿元 [8] - 2023-2027年每股经营现金流:1.17元→0.10元→1.23元→1.31元→1.36元 [8] 估值指标 - 2025年预计PE 12.76倍,PB 3.58倍 [6] - 2025年预计EV/EBITDA 7.86倍 [8] - 2027年预计PE降至10.15倍,PB降至2.43倍 [6]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安全要求收紧推动行业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4:57
新国标核心内容 -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于9月1日正式实施 取代2019年旧国标 [1] - 新国标针对火灾事故和非法改装两大痛点设置新标准 [1] - 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达3.8亿辆 相当于每四人拥有一辆 [1] 技术规范升级 - 速度限制加码:超过25km/h自动断电 物理层面防篡改杜绝超速 [2] - 新增技术要求:铅酸电池车型重量限制放宽至63kg以提升续航 引入北斗定位和制动性能优化 [2] - 强化安全标准:非金属材料阻燃要求提升 整车塑料占比不得高于5.5% 新增耐高温整车编码便于火灾溯源 [3] - 实施"三位一体"防篡改机制 严格杜绝非法改装行为 [4] 市场影响与行业格局 - 2025年上半年电动两轮车国内销量达3232.5万台 同比增长29.5% [6] - 雅迪(26.3%)、爱玛(20.0%)、台铃(12.6%)三大品牌占据超50%市场份额 [6] - 九号公司以7.3%份额位列第四 增速达78.8% 小牛以1.5%份额和53%增速进入前十 [6] - 新国标实施使生产成本增加600-900元 终端售价可能提升 [7] - 新标准修改近200个重要指标条目 [6] 安全风险背景 - 2025年上半年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达7048起 2023年全年达2.1万起 [3] - 电动自行车肇事占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总量约10% [4] - 外卖骑手超速违法率达49.9% 闯红灯达32.9% 不走非机动车道达29.3% [4] 产品升级与消费需求 - 铅酸电池车型重量上限由55kg提升至63kg 增加续航里程及实用性 [8] - 60km为最理想单次续航段位 50km-80km需求区间占比超60% [9] - 新国标产品需结合消费者需求探索具体形态和卖点 [9] 行业转型趋势 - 新规加速行业洗牌 淘汰落后产能 推动智能化升级 [2] -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研发实力和供应链整合能力抢占市场 [7] - 中小企业面临资源限制 产品升级困难 存在被淘汰风险 [7] - 设置3个月销售过渡期 允许旧标车辆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 [8] - 已购车辆不强制淘汰 各地可通过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更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