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腾讯控股:周报-20250325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3-25 19: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腾讯控股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AI进展和机器人投资展开,指出其业绩增长良好,AI技术有突破且应用拓展,还涉足智能机器人领域 [3][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报告日期为2025年3月25日,研究对象为腾讯控股(700.HK),行业为TMT,股价513港元,市值4.718万亿港元,总股本91.97亿,52周高/低为547港元/294港元,每股净资产107.99港元 [1][2] 业绩情况 - 2024Q4公司收入17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3%;全年总收入6603亿元,同比增长8% [3] - 2024Q4归母净利润5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全年1941亿元,同比增长68% [3] - 2024Q4 Non - GAAP归母净利润5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全年2227亿元,同比增长41% [3] - 2024年资本支出768亿元,同比增长221%,2025年将小幅增长且更注重高效产出 [3] AI进展 - 腾讯自研深度思考模型混元T1正式版上线,采用Hybrid - Mamba - Transformer架构,首字响应速度达秒级,长文本推理能力行业领先,在权威测试中得分87.2分,已开放API,接入多个场景,将拓展跨模态场景并共建生态,2024年AI研发投入706.9亿元,2025年开支预计加码 [4] - 微信正在内测将腾讯元宝深度整合至聊天界面,目前仅对部分用户开放,功能远超传统助手,3月日活激增超20倍,若全面开放可能重构行业格局 [5] 机器人投资 - 2025年3月24日腾讯领投智能机器人公司智元机器人,认缴出资额166万元,持股比例2%,公司定位为合作伙伴,通过技术支持生态建设 [6]
特斯拉:周报-20250325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3-25 1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月21日特斯拉首次向公众直播季度全体员工大会,埃隆·马斯克提出将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化和可持续能源融入全民可持续富足的愿景,会议涵盖公司业务各主要方面最新消息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行业为汽车,股价248.71美元,市值8000亿美元,总股本32.17亿股,52周高/低为488.54美元/138.80美元,每股账面值22.66美元 [2] Robotaxi业务 - 3月17日加州公用事业委员会批准特斯拉包机承运人许可证申请,允许其在该州经营叫车和司机服务等,但未完全批准网约车或自动驾驶汽车使用,后续将与机动车辆管理局共同管理自动驾驶汽车审批监管需求 [3] - 3月17日特斯拉汽车工程副总裁和高级设计主管透露,计划为Cybercab配备低于50kWh电池组,实际续航接近300英里,已开始在德州超级工厂安装生产设备,计划今年夏天前制造出原型车,2026年初左右举行发布会 [4] 储能业务 - 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已开始向澳大利亚出口Megapack,3月21日亚洲通过X账号庆祝首次出口,该工厂2025年初开始生产,初始产量为每年10,000台Megapack,相当于约40GWh [5] 电动车业务 - 2025年3月10日至16日,特斯拉国内上险量约15,300辆,QoQ下降约17%,YoY上升约24%,其中Model 3约5,850辆,Model Y约9,450辆,本季度累计上险量为98,741辆 [6] 其他业务进展 - 特斯拉目前全球生产超700万辆汽车,预计明年超1000万辆,未来Cybercab生产线每五秒生产一辆 [5] - 埃隆希望试验可能高达50,000吨的大型千兆压铸机,目前为9,000吨 [5] - Cortex算力集群目前运行超50,000个GPU,计划扩展到100,000个GPU,将成全球第五的算力集群 [5] - Dojo 1目前在纽约和帕洛阿尔托运行,处理约10%的FSD训练负荷,Dojo 2即将问世且比Dojo 1好10倍 [5] - 人形机器人Optimus产能提升,计划2025年生产5,000台,2026年扩大到50,000台,配备新的22自由度手和内部AI硬件,在Fremont工厂生产出第一台 [5]
安踏体育:2024年核心净利润增长16.5%,维持高质量增长-20250325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3-25 1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113.28港元,相当于2025年22倍PE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安踏体育核心净利润增长16.5%,维持高质量增长,总体业绩表现符合预期 [2][6] - 随着政策出台,对消费好转有信心,安踏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策略,不同品牌能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抢占不同市场份额,看好集团未来发展,目前估值吸引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摘要 - 2023 - 2027年,收入分别为623.56亿、708.26亿、784.15亿、862.64亿、939.97亿元人民币,变动分别为16.2%、13.6%、10.7%、10.0%、9.0% [3]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36亿、155.96亿、134.77亿、151.45亿、168.94亿元人民币,变动分别为34.9%、52.4%、 - 13.6%、12.4%、11.6% [3] - 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3.69、5.55、4.80、5.39、6.02元人民币,变动分别为30.9%、50.5%、 - 13.6%、12.4%、11.6% [3] - 市盈率分别为22.5、15.0、17.3、15.4、13.8倍,每股派息分别为1.87、2.18、2.40、2.70、3.01元人民币,息率分别为2.3%、2.6%、2.9%、3.2%、3.6% [3] 主要数据 - 行业为服装纺织,股价89.15港元,目标价113.28港元(+27.1%),股票代码2020,已发行股本28.07亿股,市值2502亿港元,52周高/低为107.5/57.87港元,每股净现值21.87元人民币,主要股东丁世忠持股52.56% [4] 2024年全年业绩概况 - 公司收入70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毛利率减少0.4pct至62.2%,经营开支比率中广告及宣传开支和研发成本比率分别增加0.8pct/0.2pct到9.0%及2.8%,员工开支比率稳定在14.8%,经营利润增长8.0%到165.9亿元,经营利润率减少1.2pct到23.4%,分占联营公司溢利1.98亿元,Amer Sports上市和配售事项分别录得15.8和20.9亿元收益,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2.4%至155.9亿元,核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50%至119.3亿元,建议派发末期每股股息1.18港元(核心派息比率为51.4%),自由现金流为132.5亿元,资产负债状况强劲,持有净现金313.9亿元 [6] - 安踏主品牌收入增长10.65%到335亿元,DTC、电商和传统批发及其他业务分别增长+7.3%、+20.7%及 - 2.1%,占比为54.4%、35.8%及9.8%,毛利率减少0.4pct到54.5%,经营利润率下跌1.2pct到21.0%,安踏成人12月底有7135家店(增加82家),安踏儿童有2784家(增加6家),约8000家为DTC业务模式,自营比例约50%,超级安踏店和安踏冠军店店效分别超100万元和50万元,安踏成人和安踏儿童分别为30万元和16万元 [6] - FILA和其他品牌收入分别增长6.1%及53.7%到266.3亿元和106.8亿元,FILA大货约有高单位数增长,FILA Fushion和儿童分别有中单位数增长和持平(去年第四季度转成正增长),其他品牌增长主要由DESCENTE(+40%)和KOLON(+60%)业务带动,FILA品牌和其他品牌的毛利率分别减少1.2pct和0.7pct到67.8%及72.2%,经营利润率分别减少2.3pct及增加1.5pct到25.3%及28.6%,12月底,FILA大货和FILA儿童分别有1264家门店(+85家)/590家(+8家),Descente及Kolon门店数分别为226家(+39家)及191家(+27家),Fila大货和儿童店效分别约为96万元和36万元,Descente及Kolon店效分别约为200万元和160万元 [6] 2025年展望 - 预计安踏品牌和FILA品牌有高单位数和中高单位数增长,其他品牌预计有30%+增长 [6] - 经营利润率方面,安踏品牌预计在20 - 25%,FILA品牌在25% [6] - 海外发展方面,东南亚业务增长良好,在中东成立公司,未来5年计划把海外业务占比提升到15% [6] - 门店数预计安踏成人在6900 - 7000家,安踏儿童在2600 - 2700家,FILA在2100 - 2200家,Descente及Kolon分别在260 - 270家及190 - 200家 [6] 主要财务报表 损益表 - 2023 - 2027年,收入分别为623.56亿、708.26亿、784.15亿、862.64亿、939.97亿元人民币,毛利分别为390.28亿、440.32亿、487.61亿、538.30亿、589.29亿元人民币,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17.05亿、24.08亿、19.60亿、21.57亿、23.50亿元人民币,销售及管理费用分别为 - 253.66亿、 - 298.45亿、 - 329.64亿、 - 362.21亿、 - 394.21亿元人民币,其他收入分别为17.05亿、24.08亿、19.60亿、21.57亿、23.50亿元人民币,营运收入分别为153.67亿、165.95亿、177.57亿、197.66亿、218.58亿元人民币,净财务收入(开支)分别为9.91亿、13.88亿、9.11亿、9.56亿、10.11亿元人民币,联营公司分别为 - 7.18亿、39.01亿、10.37亿、14.23亿、18.33亿元人民币,税前盈利分别为156.40亿、218.84亿、197.05亿、221.44亿、247.02亿元人民币,所得税分别为 - 43.63亿、 - 48.95亿、 - 50.25亿、 - 56.47亿、 - 62.99亿元人民币,少数股东应占利润分别为10.41亿、13.93亿、12.04亿、13.53亿、15.0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102.36亿、155.96亿、134.77亿、151.45亿、168.94亿元人民币,折旧及摊销分别为 - 10.18亿、 - 10.23亿、 - 10.78亿、 - 10.43亿、 - 10.16亿元人民币,EBITDA分别为143.49亿、155.72亿、166.79亿、187.23亿、208.42亿元人民币 [7] 财务分析 - 盈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62.6%、62.2%、62.2%、62.4%、62.7%,经营利率分别为24.6%、23.4%、22.6%、22.9%、23.3%,净利率分别为16.4%、22.0%、17.2%、17.6%、18.0% [7] - 营运表现方面,SG&A/收入分别为40.7%、42.1%、42.0%、42.0%、41.9%,实际税率分别为27.9%、22.4%、25.5%、25.5%、25.5%,派息率分别为50.7%、39.2%、50.0%、50.0%、50.0%,库存周转天数均为123天,应付账款天数均为57天,应收账款天数均为21天 [7] - 财务状况方面,净负债/股本分别为0.01、0.25、0.09、 - 0.01、 - 0.12,收入/总资产分别为0.87、0.83、0.86、0.86、0.88,总资产/股本分别为1.74、2.03、1.93、1.89、1.80,ROE分别为18.3%、23.4%、18.2%、18.4%、18.5% [7]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年,现金分别为152.28亿、113.90亿、173.76亿、224.63亿、286.40亿元人民币,应收账款分别为37.32亿、44.63亿、47.07亿、43.16亿、56.10亿元人民币,存货分别为72.10亿、107.60亿、92.26亿、126.33亿、110.01亿元人民币,其他流动资产均为230.26亿元人民币,总流动资产分别为490.05亿、497.20亿、543.35亿、624.39亿、682.77亿元人民币,固定资产分别为41.43亿、46.87亿、45.09亿、43.66亿、42.50亿元人民币,无形资产均为20.34亿元人民币,其他分别为164.88亿、287.95亿、304.72亿、316.32亿、327.92亿元人民币,总资产分别为717.25亿、852.36亿、913.50亿、1004.71亿、1073.53亿元人民币,短期银行贷款均为85.83亿元人民币,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分别为31.95亿、43.32亿、40.88亿、60.42亿、49.11亿元人民币,其他应付帐款均为34.82亿元人民币,总短期负债分别为140.73亿、249.80亿、247.36亿、266.90亿、255.59亿元人民币,长期银行贷款均为122.33亿元人民币,其他负债均为9.25亿元人民币,总负债分别为258.76亿、381.38亿、378.94亿、398.48亿、387.17亿元人民币,少数股东权益分别为45.50亿、50.10亿、62.14亿、75.66亿、90.75亿元人民币,股东权益分别为412.99亿、420.88亿、472.42亿、530.57亿、595.61亿元人民币 [9]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年,EBITDA分别为143.49亿、155.72亿、166.79亿、187.23亿、208.42亿元人民币,其他项目分别为72.10亿、55.83亿、41.95亿、50.73亿、54.84亿元人民币,营运资金变化分别为16.59亿、1.18亿、11.28亿、 - 10.64亿、 - 7.92亿元人民币,所得税分别为 - 35.84亿、 - 45.32亿、 - 50.25亿、 - 56.47亿、 - 62.99亿元人民币,营运现金流分别为196.34亿、167.41亿、169.77亿、170.85亿、192.35亿元人民币,资本开支分别为 - 7.44亿、 - 14.12亿、 - 20.60亿、 - 20.60亿、 - 20.60亿元人民币,其他投资活动分别为 - 250.49亿、 - 134.52亿、 - 9.74亿、 - 10.72亿、 - 11.80亿元人民币,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257.93亿、 - 148.64亿、 - 30.34亿、 - 31.32亿、 - 32.40亿元人民币,负债变化分别为3.83亿、 - 13.09亿、 - 6.17亿、 - 6.17亿、 - 6.17亿元人民币,股本变化均为0,股息分别为 - 40.22亿、 - 60.72亿、 - 73.40亿、 - 82.49亿、 - 92.01亿元人民币,其他融资活动分别为71.10亿、16.20亿、0、0、0,融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4.71亿、 - 57.61亿、 - 79.57亿、 - 88.66亿、 - 98.18亿元人民币,现金变化分别为 - 26.88亿、 - 38.84亿、59.86亿、50.87亿、61.76亿元人民币,汇率损失分别为5.38亿、0.46亿、0、0、0,期初持有现金分别为173.78亿、152.28亿、113.90亿、173.76亿、224.63亿元人民币,期末持有现金分别为152.28亿、113.90亿、173.76亿、224.63亿、286.40亿元人民币 [9]
礼来:替尔泊肽增长空间广大,肿瘤板块新秀蓄势待发-20250321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3-21 22: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目标价972.42美元,较现价有16.2%上升空间,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替尔泊肽增长空间广大,肿瘤板块新秀蓄势待发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Q4及全年业绩表现 - 2024Q4公司实现营收135亿美元(同比+45%),毛利111亿美元(+47.1%),毛利率82.2%(+1.3pts),研发费用率22.3%(-5.1pts),销售、一般和管理费用率17.9%(-2.7pts),净利润44.1亿美元(+101.4%),净利率32.6%(+9.2pts) [1] - 全年营收450亿美元(+32.0%),毛利率81.3%(+2.1pts),研发费用率24.4%(-2.9pts),销售、一般和管理费用率19.1%(-2.6pts),净利润106亿美元(+102.1%),净利率23.5%(+8.1pts),每股收益达11.76美元(+102.8%) [1] 替尔泊肽恢复环比增速,引领代谢板块强劲增长 - 2024Q4代谢板块收入同比增长58.5%至91.1亿美元 [2] - 替尔泊肽恢复增长动力,Mounjaro和Zepbound分别实现了13.4%和51.6%的环比增长,但Mounjaro主导的实际药品价格下降导致收入略低于预期 [2] - 业绩期内Zepbound获批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新适应症,公司正开发更多适应症应用场景,且替尔泊肽被移除出药品短缺名单,产能持续扩张,增长空间广阔 [2] - 恩格列净取得强劲的同比(+50.2%)和环比(+74.6%)增长,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场贡献,美国市场销售因药品价格下降同比有所下降,但基本被增长需求抵消 [2] 新药积极数据读出,期待推动肿瘤板块持续增长 - 2024Q4肿瘤板块实现收入25.5亿美元,得益于CDK4/6阿贝西利持续放量,同比和环比分别达+35.8%和+13.6% [3] - 非共价BTK抑制剂pirtobrutinib的3期CLL临床取得积极结果,在BTK经治患者中使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46%,支持其获FDA完全批准,CHMP给予积极评价,欧盟委员会将在1 - 2个月内决定是否批准CLL新适应症 [3] - 口服SERD imlunestrant公布3期EMBER - 3临床研究数据,无论单药还是与阿贝西利联用,患者都获得PFS获益,两款新药未来将与阿贝西利共同支撑肿瘤板块增长 [3] - 免疫、神经、其它板块分别实现收入12.9亿(+16.9%)、3.9亿(+8.4%)、1.9亿(-25.6%) [3] 盈利摘要 |截止12月31日财政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自万美元)|34.124|45.043|60.528|72.572|86.321| |增长|19.6%|32.0%|34.4%|19.9%|18.9%| |净利润|5.240|10.590|20.305|24.931|30.471| |增长|-16.1%|102.1%|91.7%|22.8%|22.2%| |净利率|15.4%|23.5%|33.5%|34.4%|35.3%| |每股盈利(美元)|5.80|11.76|22.46|27.58|33.70| |市盈率@837.01美元|144.3|71.2|37.3|30.4|24.8| |每股派息|4.7|5.4|/|12.2|14.9| |股息率|0.6%|0.6%|1.2%|1.5%|1.8%|[5] 主要数据 - 行业为医药,股价837.01美元,目标价972.42美元(+16.2%),股票代码LLY,已发行股本9.48亿股,市值7936.28亿美元,52周高/低为969.73/709.90美元,每股净资产14.97美元,主要股东为Lilly Endowment(10.13%) [6] 主要财务报表 - 详细展示了2023实际、2024实际、2025预测、2026预测、2027预测的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财务分析数据,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润等多项指标及变化情况 [7]
直觉外科:2024Q4延续强劲增长,业务扩展稳步推进-20250321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3-21 22: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目标价526.85美元,较现价有7.1%上升空间,持有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Q4强劲增长推高全年财务表现,业务扩展稳步推进,DV5临近全面推出,但特朗普政府针对墨西哥的25%关税4月生效或打击公司毛利率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Q4收入同比增长25.2%,全年收入83.5亿美元(+17.2%),其中仪器及备件收入50.8亿美元(+18.8%),系统收入19.7亿美元(+17.0%),服务收入13.1亿美元(+11.9%) [1] - 全年达芬奇手术量达268万台(+17%),Ion手术量接近9.6万台(+78%) [1] - 2024全年安装1430套达芬奇多端口系统、271套Ion系统和96套达芬奇SP系统 [1] - 全年non - GAAP毛利率同比提升1.0 pts至69.1%,净利润23.4亿美元(+28.6%),净利率28.0%,同比升高2.5 pts [1] 业务扩展 - 最先进的多端口手术机器人系统DV5处于“有节制地推出”阶段,投放速度明显提升,2024年投放362台,Q4投放174台,公司致力于2025年中广泛推出,预计2025年底前获欧洲CE标志 [2] - 宣布收购经销商在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地区与公司产品相关业务,预计2026上半年完成交易,将为公司利润带来正面影响 [2] - 计划在加利福尼亚州开设新的DV5和Ion系统制造工厂,在德国和保加利亚开设新的内窥镜制造工厂 [2] 未来预测 - 预计2025年全年手术增长率在13% - 16%,毛利率维持在67% - 68%,经营费用同比增长10 - 15%,非现金股票薪酬支出为7.6 - 7.9亿美元,其它收入预计提升至3.7 - 4亿美元,资本支出在6.5 - 8亿美元 [3] 主要财务报表 |项目|2023年|2024年|2025年预测|2026年预测|2027年预测| | ---- | ---- | ---- | ---- | ---- | ---- | |收入(百万美元)|7124.10|8352.10|9724.34|11275.12|12824.16| |毛利(百万美元)|4729.50|5634.20|6316.62|7433.32|8563.70| |销售及管理费用(百万美元)|1963.90|2140.00|2394.36|2776.19|3029.36| |研发费用(百万美元)|998.80|1145.30|1236.23|1377.00|1540.53| |营运收入(百万美元)|1766.80|2348.90|2686.03|3280.13|3993.80| |净利润(百万美元)|1817.30|2337.50|2632.23|3151.60|3775.51| |毛利率(%)|66.4%|67.5%|65.0%|65.9%|66.8%| |EBITDA利率(%)|47.1%|50.9%|49.6%|52.2%|55.1%| |净利率(%)|25.5%|28.0%|27.1%|28.0%|29.4%|[6]
小米集团-W:高端化持续推进,人车家生态业务协同发展-20250321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3-21 22:2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目标价67.8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Q4单季度营收超千亿,盈利超预期,预计2025年整体收入增速高于30%,并加大研发投入 [2] - 借高端产品提升手机ASP,预计2025年出货量和ASP双升,毛利率改善 [2] - IoT营收受益国补,开启出海计划,互联网服务收入因高端产品和用户数增长而增加,新零售国内外拓展 [3] - 汽车提高交付目标,业务亏损缩窄,SU7 Ultra和YU7将提升ASP [4] 各业务情况总结 手机业务 - 2024年Q4手机营收513亿元,同比增长16.0%,ASP同比增加10.1%至1202元,24年出货近1.69亿部,预计2025年达1.8亿部 [2] - 高端机15 Ultra销量同比上代增长80%,24Q4毛利率12.0%,2025年毛利率将改善 [2] IoT业务 - 2024年IoT收入同比增加51.7%至309亿元,毛利率20.5%,同比上涨6.6个百分点,受益于国家补贴 [3] - 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增加18.5%至93亿元,毛利率76.5%,同比增长0.8个百分点,全球月活数达7.02亿,同比增长9.5% [3] - 计划2025年国内新增5千家小米之家至2万家,海外新零售25Q2拓展,预计5年海外门店达1万家 [3] 汽车业务 - 2024年汽车等创新业务营收167亿元,汽车销售收入163亿元,ASP达23.4万元 [4] - SU7 Ultra发布后三天锁单超1万台,上调2025年交付目标至35万辆,Q4交付超6.9万辆,24年全年交付超13.6万辆 [4] - 毛利率20.4%,经调整净亏损缩窄至7亿元,预计规模扩大后毛利率提高、亏损改善 [4] 盈利预测总结 |财政年度|总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元)|变动|经调整净利润|变动|每股盈利(人民币元)|变动|股息|市盈率@56.5港元(估)| | ---- | ---- | ---- | ---- | ---- | ---- | ---- | ---- | ---- | |2023年实际|270,970|-3.24%|19,273|126.26%|0.69|605.57%|0.00|76.5| |2024年实际|365,906|35.04%|27,235|41.31%|0.93|34.45%|0.00|56.9| |2025年预测|496,511|35.69%|40,048|47.05%|1.42|53.46%|0.00|37.1| |2026年预测|638,289|28.55%|51,484|28.56%|1.87|31.60%|0.00|28.2| |2027年预测|740,781|16.06%|64,484|25.25%|2.38|27.13%|0.00|22.2| [6] 财务报表总结 损益表 |项目|2023年实际|2024年预测|2025年预测|2026年预测|2027年预测| | ---- | ---- | ---- | ---- | ---- | ---- | |收入|270,970|365,906|496,511|638,289|740,781| |毛利|57,476|76,560|107,312|139,249|166,170| |销售及推广开支|-19,227|-25,390|-31,450|-39,894|-46,301| |行政开支|-5,127|-5,601|-6,041|-7,277|-8,048| |研发开支|-19,098|-24,050|-30,782|-39,704|-44,044| |经营利润|20,009|24,503|43,087|57,581|73,818| |财务净额|2,002|3,624|3,125|3,237|3,603| |税前盈利|22,011|28,127|46,212|60,817|77,421| |所得税|-4,537|-4,548|-10,028|-13,197|-16,800| |净利润|17,474|23,578|36,184|47,620|60,621| |少数股东应占利润|-1|-80|-122|-161|-121| |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17,475|23,658|36,306|47,781|60,742| |折旧及摊销|-4,836|-6,079|-6,646|-8,100|-8,640| |EBITDA|24,845|30,581|49,733|65,680|82,459| [10]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3年实际|2024年预测|2025年预测|2026年预测|2027年预测| | ---- | ---- | ---- | ---- | ---- | ---- | |无形资产|8,629|8,153|9,474|10,293|11,131| |应付帐款|62,099|98,281|109,829|143,559|168,448| |其他负债|22,724|21,289|19,628|18,166|16,888| |少数股东权益|266|467|345|184|63| [11]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3年实际|2024年预测|2025年预测|2026年预测|2027年预测| | ---- | ---- | ---- | ---- | ---- | ---- | |现金|33,631|33,661|49,983|96,561|149,787| |应收账款|12,151|14,589|23,500|25,465|23,244| |存货|44,423|62,510|72,502|94,908|114,719| |其他流动资产|108,848|114,949|119,448|124,233|129,324| |总流动资产|199,053|225,709|265,432|341,166|417,075| |有形资产|13,721|18,088|22,333|26,626|30,361| |长期投资|60,200|62,112|62,112|62,112|62,112| |其他|42,645|89,094|93,837|95,947|101,598| |总资产|324,247|403,155|453,189|536,145|622,276| |短期银行贷款|6,183|13,327|13,994|14,693|15,428| |其他流动负债|47,306|63,777|65,785|67,977|70,369| |总流动负债|115,588|175,385|189,608|226,230|254,245| |长期银行贷款|21,674|17,276|18,564|18,740|17,513| |总负债|159,986|213,950|227,800|263,136|288,646| |股东权益|164,262|189,205|225,389|273,009|333,630| |汇兑变化|398|120|0|0|0| |期末持有现金|33,631|33,661|49,983|96,561|149,787| [12][13]
Coinbase Global Inc-A:高增长驱动业绩超预期,监管与市场波动仍是关键挑战-20250320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3-20 14: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目标价245.00美元,维持买入评级 [1][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益于美国大选后加密资产价格飙升,Coinbase在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增长强劲,总收入22.72亿美元,超市场预期22%,主要得益于交易量提升和稳定费率表现 [4][5] - 2025年q1,订阅及服务收入预计在6.85 - 7.65亿美元之间,T&D以及G&A费用预计在7.50 - 8.00亿美元之间,S&M费用预计在2.35 - 3.75亿美元之间,25q1SBC指引为2.05亿美元,交易收入占比与24q4持平约15%,截至2月11日已产生约7.50亿美元交易收入 [4][18] - Coinbase收入依赖加密货币价格波动,市场回调、行业竞争加剧及美国监管不确定性是潜在风险,投资者需权衡短期波动风险与长期生态价值,关注新产品、监管政策及加密资产价格趋势,考虑市场低迷下调目标价至245.00美元/股,对应7.5xPS,比前日收盘价高29.12%,维持买入评级 [4][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资料 - 行业为金融服务,股价189.75美元,目标价245.00美元(+29.12%),股票代码COIN.O,已发行股本2.54亿股,总市值481.74亿美元,52周高/低为349.75美元/146.12美元,每股净资产40.52美元,主要股东包括Brian Armstrong(13.68%)、THE VANGUARD GROUP Inc.(7.26%)、Blackrock, Inc.(4.81%)、FMR LLC(2.86%) [3] 盈利摘要 |财政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收入(千美元)|3,108,383|6,564,028|8,079,005|8,286,254|8,779,642| |同比增长|-2.69%|111.17%|23.08%|2.57%|5.95%| |净利润(千美元)|94,871|2,579,066|1,426,766|1,575,816|1,664,905| |同比增长|103.61%|2618.50%|-44.68%|10.45%|5.65%| |每股收益(调整后)|0.37|9.48|8.05|7.58|8.97| |同比增长|103.13%|2462.16%|-15.08%|-5.84%|18.34%| |市销率(189.75美元)|15.5|7.3|6.0|5.8|5.5| [4] 关键要点 - 2024年第四季度总收入22.72亿美元,超市场预期22%,总交易量环比增长137%,零售交易量增长176%,机构交易量减少128%,非BTC/ETH资产交易量增长245%,零售费率1.51%左右,机构费率小幅提升至0.04%,调整后EBITDA达12.89亿美元,利润率56.82%,每股收益4.67美元,同比增长144%,订阅与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5%至6.41亿美元 [4][5] 未来展望与策略 - 2025年q1,订阅及服务收入预计6.85 - 7.65亿美元,T&D以及G&A费用预计7.50 - 8.00亿美元,S&M费用预计2.35 - 3.75亿美元,25q1SBC指引2.05亿美元,交易收入占比与24q4持平约15%,截至2月11日已产生约7.50亿美元交易收入 [4][1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考虑市场低迷下调目标价至245.00美元/股,对应7.5xPS,比前日收盘价高29.12%,维持买入评级 [4][19] 主要财务报表 - 包含2023 - 2027E的损益表、财务分析、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 [21]
华润啤酒:业绩筑底完成,静待消费复苏弹性释放-20250320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3-20 14: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第一上海证券给予华润啤酒买入评级,目标价34.19港元,较当前股价有20.0%涨幅空间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业绩稳定收官,经营韧性强,现金流指标创新高,啤酒结构升级、白酒业务逆势增长,精益管理成效显著,未来盈利有望较快增长,伴随宏观经济回暖,作为高端化领军企业将率先受益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摘要 - 2023 - 2027年营业额分别为389.32亿、386.35亿、397.51亿、407.66亿、416.73亿元,变动分别为10.4%、 - 0.8%、2.9%、2.6%、2.2% [2][3][6]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53亿、47.39亿、53.74亿、57.74亿、61.72亿元,变动分别为18.6%、 - 8.0%、13.4%、7.4%、6.9% [2][3][6] - 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1.59元、1.59元、1.66元、1.78元、1.90元 [2][3] - 市盈率(@28.5港元)分别为16.50倍、16.50倍、15.84倍、14.74倍、13.79倍 [2][3] - 每股股息分别为0.94元、0.76元、0.99元、1.07元、1.14元 [2][3] - 股息现价比分别为3.6%、2.9%、3.8%、4.1%、4.4% [2][3] 主要数据 - 行业为啤酒/消费,股价28.5港元,目标价34.19港元,股票代码291,总股本32.44亿股,港股市值924.59亿港元,52周高/低为38.12/21.60港元,每股净资产10.549港元,主要股东为华润集团(51.91%) [4] 2024年业绩情况 - 综合营业额386.4亿元,同比 - 0.8%,股东应占溢利47.4亿元,同比 - 8.0%,经调整EBITDA达63.4亿元,同比 + 2.9%,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增67%至69.3亿元 [5] 啤酒业务 - 销量端全年实现108.7亿升,同比 - 2.5%,降幅优于竞品;高档及以上产品销量增长超9%,喜力近20%增长,老雪、红爵等单品销量翻倍,中高档及以上产品销量占比突破50%;ASP同比提升1.5%至3355元/千升,毛利率同比 + 0.9pct至41.1% [5] - 2025年喜力渠道加速下沉,开拓海外市场,年初至今啤酒销量稳健增长,喜力双位数高增 [5] 白酒业务 - 24FY金沙酒业营业额21.5亿元,同比 + 4.0%,毛利率大幅 + 5.9pct至68.8%,核心大单品摘要系列销量增长35%,贡献超70%营收,库存处于5个月良性水平 [5] - 2025年推进摘要全国化,培育黑金系列,巩固酱酒赛道地位 [5] 管理与股息 - 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1.2pct至42.6%,经调整EBITDA率提升0.8pct至22.5%,2025年推进高端化,实施“三精策略”,控制费用,预计利润较快增长 [5] - 2024年派息率提升至52%,每股0.76元,预计未来三年派息率向60% + 迈进 [5] 财务报表 盈利能力 - 毛利率2023 - 2027年分别为41%、42%、43%、44%、44%,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13%、12%、14%、14%、15% [6][8] 运营表现 - SG&A/收入分别为29%、30%、29%、28%、28%,实际税率均为28%,股息支付率分别为59%、52%、60%、60%、60% [6][8] 财务状况 - 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2%、49%、58%、62%、65%,总资产/股本分别为209%、195%、240%、264%、289%,ROE分别为17%、14%、18%、24%、29%,ROA分别为8%、7%、8%、10%、10% [6][8] 资产负债表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023 - 2027年分别为55.2亿、38.16亿、22.77亿、20.44亿、22.14亿元 [7][8] - 资产总额分别为715.24亿、693.08亿、597.06亿、594.23亿、594.79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373.5亿、337.23亿、348.15亿、368.86亿、388.99亿元 [7][8]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1.49亿、89.51亿、72.21亿、85.27亿、89.30亿元 [7][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 - 96.87亿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均为9.27亿元 [7][8]
中国联通:AIDC强劲增长,派息比例稳步提升至60%-20250320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3-20 14: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第一上海证券给予中国联通买入评级,目标价13港元(较当前股价+38%)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联通盈利能力和经营质量提升,营收和净利润增长,派息比例升至60%且预计未来三年提升至75%以上 [7] - 联网通信稳健增长,AIDC订单强劲,联通云和数据中心收入增长,智算业务签约金额超260亿元 [7] - 资本开支结构优化,2024和2025年开支下降但算力开支增长,推进算力升级,设备集约化和AI赋能成效显著 [7] - 随着AI发展,运营商业务需求将增长,考虑公司基本面和分红潜力,给予1倍PB对应目标价13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摘要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72,597|389,589|409,958|426,722|445,540| |变动(%)|5.0%|4.6%|5.2%|4.1%|4.4%| |净利润(百万元)|18,922|20,733|23,702|27,353|30,898| |EPS(港元)|0.65|0.72|0.82|0.95|1.07| |变动(%)|11.8%|10.1%|14.0%|15.5%|13.1%| |市盈率(倍,@9.6港元)|14.6|13.3|11.7|10.1|8.9| |每股派息(港元)|0.36|0.43|0.53|0.66|0.81| |息率(%)|3.8%|4.5%|5.6%|6.9%|8.4%| [3] 主要资料 - 行业为电讯服务,股价9.6港元,已发行H股本305.98亿股,H股总市值2815亿港元 [4] - 52周高/低为5.1港元/11.6港元,每股净资产13港元 [4] - 主要股东为中国联通(BVI)有限公司(53.52%)和中国联通集团(BVI)有限公司(26.41%) [4] 财务分析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预计2023 - 2027年分别增长5.0%、4.6%、5.2%、4.1%、4.4% [14] - EBITDA预计2023 - 2027年分别增长0.6%、 - 0.4%、4.6%、2.4%、2.7% [14] - 净利润预计2023 - 2027年分别增长11.8%、10.1%、14.0%、15.5%、13.1% [14] 回报率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2023 - 2027年分别为5.3%、5.7%、6.3%、7.1%、7.9% [14] - 总资产收益率预计2023 - 2027年分别为2.8%、3.1%、3.5%、3.9%、4.4% [14]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预计2023 - 2027年分别为0.6、0.6、0.7、0.9、1.0 [14] - 速动比率预计2023 - 2027年分别为0.6、0.6、0.7、0.9、1.0 [14]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预计2023 - 2027年分别为0.6、0.6、0.6、0.6、0.6 [14] - 每股净资产预计2023 - 2027年分别为11.6、11.9、12.2、12.4、12.7 [14] 估值倍数 - 市盈率预计2023 - 2027年分别为14.6、13.3、11.7、10.1、8.9 [14] - 市净率预计2023 - 2027年分别为0.8、0.8、0.7、0.7、0.7 [14]
特步国际:2024年全年利润增长20.2%,今年加大DTC业务的投入-20250320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3-20 14: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7.03港元,相当于预测2025年每股盈利的12倍 [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全年业绩符合预期,集团持续聚焦跑步领域,坚持中国跑步第一品牌的发展方向,拥有良好的特步主品牌和产品,推进新品牌培育完善品牌矩阵推动长远增长动力,看好集团长期发展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数据 - 行业为服装纺织,股价5.69港元,目标价7.03港元(+23.5%),股票代码1368,已发行股本27.75亿股,市值157.9亿港元,52周高/低为7.13/3.58港元,每股净现值3.14人民币,主要股东为丁水波及其家族信托(47.7%) [2] 盈利摘要 |财政年度|收入(百万人民币)|收入变动(%)|经营利润(百万人民币)|经营利润变动(%)|净利润(百万人民币)|净利润变动(%)|每股收益(人民币)|市盈率@5.69港元(倍)|每股派息(人民币)|息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12,743|10.5%|1,798|91.9%|1,030|161.3%|40.77|12.8|20.38|3.9%| |2024|13,577|6.5%|1,966|9.3%|1,238|20.2%|48.67|10.8|24.33|4.6%| |2025E|14,940|10.0%|2,042|3.9%|1,358|9.7%|53.00|9.9|26.50|5.1%| |2026E|16,410|9.8%|2,270|11.2%|1,514|11.5%|58.69|8.9|29.34|5.6%| |2027E|17,962|9.5%|2,587|13.9%|1,732|14.4%|66.65|7.9|33.32|6.4%| [3] 2024年全年业绩概况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6.5%至135.8亿元,特步主品牌增长3.2%,专业运动业务增长57.2%,鞋类增长15.9%,服装和配饰类分别减少5.7%和增长18.4%,毛利率增加1.4pct到43.2%,SG&A费用率增加0.5pct至31.6%,经营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及20.3%至13.1及12.4亿元,归母净利润率提升1pct到9.1%,集团宣布派发末期股息每股9.5港仙,全年派息率为50%,资产负债状况维持稳健,持有净现金9.8亿元 [6] 特步主品牌情况 - 收入增长3.2%至123亿元,受益于线上渠道良好表现(同比增长约20%,占比达30%+),特步儿童快速增长,毛利率轻微下跌0.2pct至41.8%,经营利润增长3.4%到19.5亿元,经营利润率提升0.1pct到15.9%,特步品牌和特步儿童门店数分别为6382家(减少189家,9代店占比为65%+)和1584家(减少119家),今年继续关小店、开大店,预计全年门店数持平,特步跑步俱乐部数达72家,会员数超过220万名,集团计划在今年下半年/2026年向约400 - 500家特步品牌门店收回分销权提升运营效率,直接运营旗舰店提升顾客体验和获取市场洞察,预计收回门店盈利且按区域回收 [6] 专业运动业务情况 - Saucony&Merrell收入维持快速增长(+57.2%)到12.5亿元,毛利率提升1.6pct到57.2%,经营利润增长853%到78百万元,经营利润率提升5.3pct到6.3%,Saucony在内地自营门店数增加到145家(+35家),预计今年新增门店约30 - 40家(主要为高线城市)并加强研发(增加服装和生活休闲产品),目前店效约40万,预计未来能翻倍,利润率预计能提升到15 - 20% [6] 其他要点 - 第一季度流水表现符合预期,Saucony保持强劲增长,线上渠道迅速增长,折扣率持平,库销比约为4个月,2025年预计主品牌收入正增长,专业运动业务预计有30 - 40%增长,利润率维持稳定,2025 - 2026年资本开支预算为5亿元 [6] 附录1:主要财务报表 - 包含盈利能力、营运表现、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预测,如2024 - 2027年预测毛利率分别为43.2%、44.0%、44.8%、45.4%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