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股份(01676)
搜索文档
高地股份:终止收购ABLE TALENT ASIA LIMITED
智通财经· 2025-08-31 18:15
收购协议终止 - 公司因对目标集团尽职审查结果不满意 收购协议项下先决条件未能在2025年8月31日前全部达成 [1] - 收购协议已于2025年8月31日失效并终止 双方同意即时解除各自责任 [1] - 截至公告日 公司尚未支付首期付款或任何其他收购代价 [1] 业务影响评估 - 公司认为终止收购协议对整体业务营运无重大影响 [1]
高地股份(01676) - 公告终止收购Able Talent Asia Limited
2025-08-31 18:09
股 東 及潛 在 投 資者 於 買 賣本 公 司 股份 時 務 請 審慎 行 事 。 香 港 交 易 及 結 算 所 有 限 公 司 及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 限 公 司 對 本 公 告 的 內 容 概 不 負 責 , 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 , 並 明 確 表 示 概 不 就 因 本 公 告 全 部 或 部 分 內 容 而 產 生 或 因 倚 賴 該 等 內 容 而 引 致 的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本 公告 僅 供參 考 ,不 構 成邀 請 或要 約 收購 、 購買 或 認購 任 何證 券 。 ( 於開 曼 群島 註 冊成 立 的有 限 公司 ) (股 票 代號 : 1676) 公告 終止收購 ABLE TALENT ASIA LIMITED 兹 提 述 高 地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於 二 零 二 五 年 八 月 十 一 日 就 收 購 Able Talent Asia Limited刊 發 之 公 告 ( 「 該 公 告 」 ) 。 除 另 有 說 明 外 , 本 公 告 所 用 詞 彙 與 該 公 告所 界 定者 俱 有相 ...
高地股份(01676) - 须予披露交易收购ABLE TALENT ASIA LIMITED
2025-08-11 17:09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 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 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於二零二五年八月十一日,本公司與賣方訂立收購協議,據此,賣方同意出售而 本公司同意購入目標公司100% 股權,代價為人民幣20,000,000元,將由本集團以 現金付款方式償付。 (股份代號:1676) 須予披露交易 收購ABLE TALENT ASIA LIMITED 目標公司目前由賣方直接持有100%。目標公司透過其附屬公司於其中國主要營 運附屬公司持有70%權益。於完成後,目標公司將成為本公司直接全資附屬公司 及其中國的主要營運附屬公司將成為本公司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而目標集團 的財務業績將於本集團的綜合財務報表中合併入賬。 上市規則涵義 本公告僅供說明,並不構成收購、購買或認購任何證券之邀請或要約。 由於根據上市規則第14.07條計算收購事項的一項或多項適用百分比率超過5% 但低於25%,故根據上市規則,收購事項構成本公司的須予披露交易。 於二零二五年八月十一日,本公司與賣方訂立收購協議,據此,賣 ...
高地股份(01676)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6:37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高地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 | |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676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1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1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100,000,000 F ...
高地股份(01676.HK)7月31日收盘上涨28.0%,成交347.36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7-31 16:38
股价表现 - 7月31日股价单日上涨28%至0.64港元/股 成交量667.6万股 成交额347.36万港元 振幅29% [1] - 近一个月累计涨幅25% 年内累计涨幅28.21% 跑赢恒生指数25.51%的涨幅 [2]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8亿元 同比减少8.21%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4031.1万元 同比扩大5.73% [2] - 毛利率5.75% 资产负债率35.23% [2] 行业估值 - 食品饮料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25.11倍 行业中值9.57倍 [3] - 公司市盈率-1.06倍 行业排名第84位 [3] - 同业公司市盈率对比:原生态牧业4.9倍 第一太平5.69倍 椰丰集团6.26倍 威扬酒业6.44倍 嘉士利集团6.99倍 [3] 业务概况 - 总部位于福建厦门 主营干制海鲜/藻类/菌类/海鲜零食及冻品 [3] - 产品通过"沃丰"品牌销售 覆盖中国9省3直辖市的大型连锁超市及便利店 [3] - 拥有13公顷海域养殖基地 与数十艘捕捞船队合作保障原材料供应 [4] - 形成四大类共203种产品组合 通过ISO-22000和QS认证 [4] - 销售团队超250人 与知名品牌超市建立紧密合作 [3] 战略发展 - 从传统干制海鲜延伸至海鲜休闲食品 目标客群扩展至年轻消费群体 [4] - 依托产学研模式进行工艺技术创新 推动产品结构升级 [4] - 2020年通过香港子公司拓展日用品及化妆品业务 [4]
【首日精彩】多企相聚银川,共探长时储能新机遇 | 2025势银(银川)长时储能产业大会
势银能链· 2025-07-15 12:15
会议概况 - 2025势银(银川)长时储能产业大会于7月14日-15日在银川立达深杭国际酒店举办,主题为"构建长时储能'新'生态",旨在搭建高端交流平台,汇聚产业链各方探讨发展方向与战略布局[2][3] - 会议由银川市兴庆区政府、银川市科学技术协会、苏银产业园管委会指导,势银与上海电气储能科技联合主办,新氢动力科技、宁夏氢能科技总冠名[3] 区域发展优势 - 兴庆区作为银川核心城区,经济总量大,三产占比达7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宁夏首位,拥有301家金融机构,重点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商贸服务等产业[19] - 苏银产业园区位优越(距机场/高铁站5km),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算力产业等,采用"一核三园"布局,产业承接能力强[19] 技术发展动态 - 全钒液流电池领域:全国规划钒电解液产能近100万立方米,未来需通过短流程工艺降本、开发添加剂提升性能、优化回收工艺三大方向突破[22] - 固态金属储氢系统可实现百兆瓦时级甚至吉瓦时储能规模,单模块储氢量超1吨,对应电量超20兆瓦,合金材料可实现氢气数年无损储存[30] 重要成果发布 - 会议发布《势银长时储能产业发展蓝皮书(2025)》,由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杭州储能行业协会等机构联合推出[23][24] - 新氢动力科技发布固态氢储能产品,七家机构代表共同参与发布仪式[26][28] 产业融合探讨 - 圆桌论坛聚焦银川氢能与储能融合发展,讨论议题包括:当前主要矛盾与解决方案、未来十年能源格局展望、如何结合地区资源禀赋发挥储能优势[35]
【时间确定:7月14-15日】 2025势银(银川)长时储能产业大会(LDESIC 2025)
势银能链· 2025-07-04 12:04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2025势银(银川)长时储能产业大会,时间定于2025年7月14-15日,地点为银川市兴庆区银川立达深杭国际酒店 [2] - 会议规模预计超过200人,面向全行业开放免费参会,含免费发布的《2025势银长时储能产业发展蓝皮书》 [1][2] - 组织架构包括银川市兴庆区政府等指导单位,势银(TrendBank)主办,上海电气储能科技等联合主办,新氢动力科技等总冠名 [2] 会议议程与活动 - 首日上午参观苏银产业园,下午开幕式含政府、企业及学术代表致辞(银川市兴庆区、上海电气储能、新氢动力等) [3][7] - 次日分设压缩空气/熔盐/氢储能专场(中储国能、西子清洁能源等演讲)及液流电池专场(上海电气储能、苏州科润新材料等演讲) [7][9] - 闭幕式晚宴将发布长时储能产业奖项,含圆桌论坛讨论技术融合与商业化路径 [9] 苏银产业园产业布局 - 园区规划总面积5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聚焦锂/钠/液流电池组装、光伏组件生产及循环利用 [5] - 定位为东西部合作示范项目,提供"E站式服务中心"简化审批流程,目标构建储能电池制造全产业链 [5][6] 参会企业与机构 - 覆盖全产业链企业:上游材料(辽宁科京新材料)、中游设备(上海电气汽轮机厂)、下游应用(国鸿氢能)及投资机构(启明创投) [10][12][13] - 学术机构参与度高,包括香港科技大学赵天寿教授、沈阳建筑大学李强教授等 [7][9] 会议特色与资源 - 免费参会模式推动产业知识共享,参会资料通过小程序实名认证获取 [15][16] - 势银(TrendBank)作为主办方提供产业研究服务,联合杭州储能协会发布行业蓝皮书 [1][20]
氢璞创能副总经理 朱俊娥 已确认演讲 | 2025势银(银川)长时储能产业大会(LDESIC 2025)
势银能链· 2025-06-27 11:26
会议信息 - 会议名称:2025势银(银川)长时储能产业大会,会议时间:2025年7月2日-3日,会议地点:银川市兴庆区银川立达深杭国际酒店,会议规模:300+人 [9] - 会议指导单位:银川市兴庆区政府、苏银产业园,主办单位:势银(TrendBank),联合主办单位: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单位: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银川金融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0] - 会议总冠名单位: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宁夏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支持单位:杭州储能行业协会,专场联合主办: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 [10] - 会议议程包括参观苏银产业园、开幕式、压缩空气/熔盐/氢储能专场、液流电池专场、闭幕式晚宴等环节 [10][17][18] - 会议免费开放参会,含餐券费用为500元/人,参会资料需通过本人手机号码报名才能查看 [20][22] 公司介绍 - 北京氢璞创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聚焦氢燃料电池和制氢设备核心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拥有核心材料、自动化工艺、系统集成及批量化交付能力 [7] - 氢璞创能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15年氢能设备研发经验,是国内首条电堆自动化产线的缔造者 [8] - 公司开发了单体600kW级石墨板电堆、国内首批批量应用的单堆200kW级系统等产品,功率级别涵盖百瓦级到兆瓦级,应用领域包括储能发电、道路车辆、船舶等 [6] - 氢璞创能已与20余家系统集成商及整车厂合作,累计发货超过5000个电堆,产品覆盖国内多个区域及英国、日本等海外市场 [8] 行业动态 - 势银(TrendBank)将联合杭州储能行业协会免费发布《2025势银长时储能产业发展蓝皮书》 [2] - 苏银产业园重点发展锂离子、钠离子、液流电池组装生产及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和循环利用,着力构建储能电池制造产业链 [13] - 园区规划总面积约53平方公里,位于银川市黄河以东,距离主城区17公里,距离宁东能源化工基地26公里 [12] - 苏银产业园设立"E站式服务中心",可独立完成营业执照核发、不动产登记核发及土地招拍挂等各项审批手续 [14] 技术发展 - 氢璞创能副总经理朱俊娥将发表题为《大功率发电用燃料电池电堆的开发与应用》的演讲 [3] - 会议将探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熔盐储热及耦合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氢储能实际应用前景等话题 [17] - 液流电池专场将讨论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及其关键技术、液流电池产业链发展现状、新型三维结构碳电极应用等议题 [18]
新氢动力/宁夏氢能总冠名 | 2025势银(银川)长时储能产业大会(LDESIC 2025)
势银能链· 2025-06-13 11:43
会议概况 - 2025势银(银川)长时储能产业大会将于7月2-3日在银川立达深杭国际酒店举办,聚焦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等前沿技术 [3][11] - 会议规模预计超过300人,由银川市兴庆区政府、苏银产业园指导,势银(TrendBank)联合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10][11] - 会议将免费发布《2025势银长时储能产业发展蓝皮书》,并设置压缩空气与氢储能、液流电池两个专场论坛 [3][18] 核心企业 - 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总冠名单位,将在会上发布固态氢储能产品并分享技术应用案例 [5][7] - 新氢动力是国内氢能工业车辆领域市场占有率超95%的领先企业,已实现固态金属储氢技术批量化应用 [6][7] - 公司全资子公司宁夏氢能科技专注于吨级固态金属储氢系统研发,构建"氢动力+氢发电+氢储能"多元场景解决方案 [6][8] 技术亮点 - 固态金属储氢技术突破传统高压储运限制,实现常温常压安全运营,其"精卫氢服"方案已应用于1.5-45吨工业车辆 [7][8] - 会议将探讨液流电池电堆技术、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熔盐储热耦合等关键技术发展现状 [18][19] - 氢储能专场将分析商业化难点及在新能源消纳网络中的应用前景,涉及电解槽协同控制等创新研究 [17][18] 产业生态 - 苏银产业园作为参观点,规划面积5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液流电池组装、光伏组件等新能源产业集群 [13][14] - 园区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已形成锂/钠离子电池、医疗器械等产业格局,定位为东西部合作示范项目 [13][14] - 参会企业涵盖国鸿氢能、宝丰集团、西子洁能等产业链上下游代表,将分享实际项目经验 [10][17][18] 会议议程 - 首日安排产业园参观、开幕式及主题报告,次日分设压缩空气/氢储能、液流电池两大技术专场 [12][17][18] - 演讲嘉宾包括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港科大赵天寿教授等权威专家,覆盖政策、技术、商业全维度 [17][18] - 设置多场圆桌论坛探讨技术路线与规模化路径,配套产品发布、蓝皮书发布等环节 [17][18][19]
高地股份(0167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5-03-27 16:4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减少至约人民币17980万元,2023年同期约为人民币19590万元[13][16][19][21] - 报告期内毛利约为人民币1030万元,2023年同期约为人民币660万元,毛利率为5.7%,2023年同期为3.4%[13][16] - 报告期内公司录得亏损约人民币4030万元,2023年同期亏损人民币3810万元[13][16] - 公司总收益由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约1.959亿元减至约1.798亿元[24] - 公司报告期毛利率约5.7%,2023年同期约3.4%,增长主要来自餐饮业务[27]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由2024年6月30日约1.992亿元下跌至2024年12月31日约1.584亿元[37]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730万元,6月30日约6090万元,无银行借款[38]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0.372,6月30日为0.256[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资本开支约为1450万元,2023年同期为0元[4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365名全职员工,6月30日为405名[4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365名,较6月30日的405名减少[54]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2024年下半年中期股息[55][58] - 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公司收入为179,825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95,916千元人民币[95] - 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公司销售成本为169,47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89,326千元人民币[95] - 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公司毛利为10,348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6,590千元人民币[95] - 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40,284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8,127千元人民币[95] - 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公司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40,960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40,312千元人民币[95]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40,311千元,2023年同期为38,127千元[96]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266元,2023年同期为0.310元[96] - 2024年12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3,454千元,6月30日为8,096千元[98] - 2024年12月31日,存货为4,897千元,6月30日为74,716千元[98]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80,672千元,6月30日为89,913千元[98]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为83千元,6月30日为9,627千元[98] - 2024年12月31日,债券非流动负债为37,186千元,6月30日为43,850千元[99] - 2024年12月31日,净资产为150,053千元,6月30日为178,375千元[99] - 2024年发行新股份使股本增加912千元,股份溢价增加11,726千元[101]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全面亏损总额40,987千元,2023年同期为40,312千元[96]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所用现金为70352千元,2023年同期为60467千元[103]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付款为4820千元[103]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已收利息为29千元[103]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发行债券所得款项为12024千元,2023年同期为4741千元[103]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偿还债券为3145千元,2023年同期为7111千元[103]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发行新股所得款项净额为12638千元,2023年同期为38338千元[103]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53626千元,2023年同期为24499千元[103]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初为60927千元,期末为7301千元[1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除稅前虧損40,284千元,2023年同期为38,127千元[131][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存貨成本为165,194千元,2023年同期为189,326千元[1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研究開支为448千元,2023年同期为403千元[1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費用为868千元,2023年同期为750千元[1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薪金及工資为14,289千元,2023年同期为31,274千元;退休計劃供款为557千元,2023年同期为1,958千元[136] - 公司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派息[140][1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亏损为40,311千元,2023年同期为38,127千元[1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目为151,561,902千股,2023年同期为123,000,000千股[1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存货为4,897千元,6月30日为74,716千元[1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80,672千元,6月30日为89,913千元[1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8,957千元,6月30日为14,344千元[1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为83千元,6月30日为9,627千元[1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计费用、已收按金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25,717千元,6月30日为29,648千元[1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和2024年6月30日,法定股份数目均为1,000,000千股,金额均为87,412千元人民币[158] - 2024年7月1日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144,000千股,金额为12,557千元人民币;2023年7月1日为12,000千股,金额为10,383千元人民币[158] - 2024年根据一般授权配售新股份10,010千股,金额为91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4,000千股,金额为2,174千元人民币[1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154,010千股,金额为13,469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44,000千股,金额为12,557千元人民币[158] - 2024年7月24日,公司拟配售最多11,500,000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570万港元;2023年11月20日,拟配售最多24,000,000股,所得款项净额约4230万港元[159][1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短期福利为4,686千元人民币,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241千元人民币,总计4,927千元人民币;2023年分别为2,554千元人民币、14千元人民币、2,568千元人民币[1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尚未偿付资本承担(2024年6月30日:人民币零元)[164][1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2024年6月30日,金融工具金额与公平值无显著差异[165][16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食品业务收入从2023年同期的约人民币19590万元降至约人民币17980万元,毛利率从3.4%略降至3.1%[19] - 报告期内公司在珠海开展新餐饮业务,收入达人民币1030万元,2023年同期为零[20] - 公司食品业务收益从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约1.959亿元降至约1.798亿元,毛利率从3.4%降至3.1%[22] - 公司开展新餐饮业务,报告期收益为1030万元,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为0元[23] - 2024年8月起公司在珠海开拓餐饮业务,截至12月31日六个月带来约1000万元收入[63][65] - 2025年初公司开始鲜猪肉批发业务[63][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销售食品收益为195,916千元,2023年同期为169,523千元[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所有其他分部收益为0千元,2023年同期为10,302千元[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中国大陆市场收益为195,916千元,2023年同期为178,174千元;香港市场收益为0千元,2023年同期为1,651千元[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包裝及銷售海產品分部外界客户收益为169,523千元,所有其他分部为10,302千元,总计179,825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95,916千元、0千元、195,916千元[123][131][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包裝及銷售海產品分部业绩亏损32,000千元,所有其他分部盈利168千元,总计亏损31,832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亏损35,079千元、0千元、亏损35,079千元[131][132] 公司管理层变动 - 王娃娜于2025年1月20日获委任为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3][4] - 李霆锋于2024年7月29日获委任为公司主席,于2025年1月20日辞任[3][4] - 胡红初于2024年7月29日辞任公司主席[3][4] - 何建于2025年2月24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桂诚慧同日获委任[5] - 2024年7月29日至2025年1月20日,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为李霆锋先生,后王娃娜女士获委任该职位[84][86] 公司业务产品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提供超100种干海产品、30种藻类及菌类产品和60种海洋休闲产品[14][17] 公司股份发行与供股情况 - 2024年7月24日公司签订配售协议,8月14日完成配售10,010,000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360万港元,截至12月31日已使用约1270万港元[56][59] - 2024年10月18日公司宣布供股,拟发行77,005,000股供股股份筹集约3080万港元,已收到6份有效申请涉及4,174,857股[57][60] - 2025年1月3日,4,174,857股供股股份已配发发行,30,260,000股未获承购股份成功配售,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300万港元,每股供股股份净价约0.38港元[61][64] - 2024年10月18日公司建议供股筹集不超30,802,000港元,2025年1月3日供股完成,所得款项用于多项业务及营运资金[66][68] 市场宏观数据 - 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48.79万亿元,同比增长3.5%[62][65] 公司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于2017年6月22日有条件采纳购股计划,可授出购股的最高股份数不超100000000股,占全球发售完成后已发行股份总数10%[74][75] - 除非股东另行批准,12个月内可向合资格参与者授出股份数不超公司已发行股份1%[76][79] - 向董事等授予购股须获独立非执行董事批准[76][79] - 除非股东另行批准,12个月内可向主要股东等授出股份数不超已发行股份0.1%或价值超500万港元[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