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健康科技(01715)
icon
搜索文档
火山邑动国际控股(01715.HK)建议股本重组
格隆汇· 2025-08-04 21:53
公司资本重组计划 - 建议进行股本重组 包括股本削减、股份拆细及累计亏损抵销三项措施 [1] - 股本削减将注销每股已发行股份缴足股本0.249港元 使每股面值从0.25港元降至0.001港元 [1] - 股份拆细将每股面值0.25港元的法定未发行股份拆分为250股面值0.001港元的新股份 [1] 财务结构调整 - 通过股本削减产生进账用于抵销公司累计亏损 [1] - 进账余额将转拨至可分派储备账 公司可依法规及章程规定动用该资金 [1] - 重组后公司累计亏损将显著减少 财务结构得到优化 [1]
智慧健康科技(01715) - 建议股本重组
2025-08-04 21:46
股本重组方案 - 拟进行股本重组,通函预计2025年8月15日或之前寄发股东[3] - 股本削减将每股名义值从0.25港元减至0.001港元,注销0.249港元缴足股本[4] - 股份拆细将每股0.25港元法定未发行股份拆为250股0.001港元新股[4] 股本数据 - 公告日法定股本1.5亿港元,分6亿股0.25港元股份,3.60759879亿股已发行[5] - 假设股本无变动,重组后法定股本1.5亿港元,分150亿股新股,已发行股本约36.075988万港元[5] - 按重组后3.60759879亿股计算,股本削减产生约8980万港元进账[7] 进账用途 - 进账用于抵销累计亏损,余额转至可分派储备账[7] 重组影响 - 股本重组不导致股东相对权利变化,对集团综合资产净值无重大影响[8] - 重组后所有已发行新股地位同等[9] 重组条件及上市安排 - 股本重组需股东大会、联交所上市委员会等批准[10] - 公司将申请新股份在联交所上市及买卖,获批后纳入中央结算系统[12] 股票换领 - 若重组生效,股东生效日期起一个月内免费换领新股份紫色股票,此后换领需支付2.50港元费用[14][15] 未来展望 - 未来十二个月无意进行破坏或否定股本重组用途的企业行动[18] - 目前无意进行股本集资活动,但不排除合适时机进行债务及/或股本集资[18] 时间安排 - 预期2025年8月15日或之前寄发通函、代表委任表格及股东特别大会通告[1][25] - 2025年8月28日下午4时30分为递交股份过户文件最后时限[1] - 2025年8月29日至9月3日暂停办理公司股份过户登记[1] - 2025年9月1日下午2时为递交股东特别大会代表委任表格最后时限[1] - 2025年9月3日确定有权出席股东特别大会并投票股东身份[1] - 批准股本重组股东特别大会预期2025年9月3日下午2时举行[1] - 股东特别大会投票表决结果2025年9月3日公告[1] - 预期股本重组生效日期为2025年12月3日上午9时前[24] - 新股份2025年12月3日上午9时开始买卖[24] - 2025年12月3日至2026年1月13日可免费换领新股票[24]
智慧健康科技(01715)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6:53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火山邑動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715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600,000,000 | HKD | | 0.25 HKD | | 15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HKD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600,000,000 | HKD | | 0.25 HKD | | 150,000,000 | 本 ...
火山邑动国际控股(01715.HK)7月23日收盘上涨12.5%,成交124.02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7-23 16:27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7月23日上涨1.62%至25538.07点 [1] - 火山邑动国际控股当日股价上涨12.5%至0.36港元/股 成交量366万股 成交额124.02万港元 [1] - 公司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6.67%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71.37% 跑赢恒生指数25.27%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营业总收入9188.5万元 同比增长8.91% [1] - 归母净利润-3585万元 同比增长27.31% [1] - 毛利率7.06% 资产负债率69.16% [1] 行业估值 - 家庭电器及用品行业市盈率平均值13.18倍 中值1.62倍 [2] - 火山邑动国际控股市盈率-2.98倍 行业排名第70位 [2] - 可比公司市盈率:凯富善集团控股1.61倍 丽年国际1.62倍 华讯3.67倍 旷世芳香3.83倍 盛诺集团3.87倍 [2] 公司业务 - 公司定位健康产业 主营大健康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2] - 实施科学健康战略 依托现代科技建立全面大健康产品体系 [2] - 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股票代码1715.HK [2]
智慧健康科技(0171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6:3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收益为9188.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9][12] - 2024年净亏损为3600.5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931.8万元人民币亏损有所收窄[9][12]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37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0.73元人民币改善[13] - 公司2024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8.9%至人民币91.9百万元,但净亏损人民币36.0百万元[18] - 净亏损缩减至人民币36.0百万元(2023年:49.3百万元)[4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毛利率为6.485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1.217万元人民币大幅下降[9]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的25.1%大幅下降至2024年的7.1%,健康产品毛利率为-8.9%[29] - 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下降49.3%至人民币17.4百万元[33]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22.9%至人民币14.5百万元[34] - 研发开支减少14.5%至人民币5.9百万元(2023年:6.9百万元)[35] - 财务收入下降58.3%至人民币5,000元(2023年:12,000元)[36] - 财务成本减少45.5%至人民币4.2百万元(2023年:7.7百万元)[37] - 联营公司净亏损减少至人民币0.3百万元(2023年:0.6百万元)[3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健康相关产品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23.4%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49.1%,达人民币45.064百万元[21] - 实体销售地点收入同比增长148.7%至人民币65.4百万元,主要由于健康产品推出[28] - 电视平台销售收入同比下降76.2%至人民币3.5百万元[26] - 线上平台销售收入同比下降64.9%至人民币7.9百万元[2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59] - 公司外汇风险主要来自人民币汇率波动,无对冲政策[60] - 公司致力于建立良好的企业管治常规,确保业务透明度及问责性[81] - 董事会将审阅及改善企业管治常规,以创造可观回报[81] - 公司设定目标以减少业务运营产生的排放,并评估环境、社会及管治政策及管理系统的成效[156] - 设定2027年前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的目标(基准年2022)[177] 公司治理和人事变动 - 公司执行董事赵杰先生于2024年8月1日获任为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67] - 公司创始人季残月女士于2024年8月1日辞任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68] - 王世方先生于2018年6月2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17年金融业经验[72] - 李玮先生于2021年1月2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13年市场营销及业务管理经验[75] - 林东明先生于2024年5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30年政府及国企管理经验[76] - 沈书敬先生于2024年5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18年会计及财务经验[78] - 何美华女士于2024年8月1日接任集团财务总监,拥有10年会計及财务管理经验[79] - 甄子明先生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主席,自2024年5月31日起生效[73] - 许兴利先生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自2024年5月31日起生效[75] - 林丽燕女士辞任集团财务总监,自2024年8月1日起生效[79] - 公司秘书何咏欣女士于2025年1月10日辞任,谢秀新女士同日接任[110]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2024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07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年的168.18吨下降36.4%[173][174] - 范围2间接排放(外购电力)占比78.5%,达83.95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年140.7吨下降40.3%[173] - 航空差旅产生12.03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较2023年12.7吨下降5.3%[173][184] - 汽油消耗产生9.84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较2023年11.4吨下降13.7%,对应汽车行驶里程减少52%至31,447.8公里[180] - 电力消耗147,195千瓦时,每位雇员2,133.26千瓦时,较2023年人均水平增长146%[181] - 无害废物总量从2023年20吨降至2.5吨,降幅达87.5%[186] - 氮氧化物排放45.94千克,较2023年57.99千克下降20.8%[171] - 纸张消耗量从2023年0.6吨降至0.2吨,降幅66.7%[182] - 耗水量510立方米,较2023年776立方米下降34.3%[183] - 公司2024年全职雇员总数为69名,相比2023年的205名大幅减少[195] - 2024年男性雇员占比24.6%(17名),女性雇员占比75.4%(52名)[199] - 公司董事会中女性占比25%(8名董事中有2名女性),并计划未来数年维持该比例[128] - 公司当前男女员工性别比例为33:100(去年为53:100),强调性别多元化对创新和决策的积极影响[129] 财务和资本结构 - 2024年总资产为1.3747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6574亿元人民币下降[10] - 2024年总负债为9507.7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0753亿元人民币减少[10] - 预付款项激增4.7倍至人民币48.2百万元(2023年:8.4百万元),其中16.3%已退还或动用[42] - 贸易应收款项增长33.7%至人民币24.6百万元(2023年:18.4百万元),64%已结算[44] - 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减少27.3%至人民币4.0百万元(2023年:5.5百万元)[45] - 流动比率保持1.3倍,资本负债比率升至1.4(2023年:1.2)[4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降至人民币2.3百万元(2023年:34.0百万元),借款减少至人民币60.5百万元(2023年:69.5百万元)[48] - 公司2024年配售股份42,310,000股,每股配售价0.52港元,净配售价0.50港元,筹集净额约21.0百万港元[63] - 配售所得款项中20.0百万港元用于偿还其他借款,1.0百万港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配售所得款项已全部使用完毕,其中20.0百万港元用于偿还借款,1.0百万港元用于营运资金[65] 市场和经济环境 -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7%,低于预期的5.1%[12] - 2024年6月中国零售业销售额仅增长2%,低于预期的3.3%[12] - 2024年6月中国零售业销售额仅增长2%,低于预期的3.3%[18]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 公司未设立内部审计职能,认为现有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已足够有效[115][121] - 公司委聘独立咨询公司评估风险管理系统有效性,结果显示无重大内部监控失当[121] - 公司建立内幕消息披露政策,要求保密并适时披露潜在内幕消息[121][127] - 公司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识别、评估、优先级排序及持续监控[116][117][119] - 公司识别出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对电网和通信基础设施造成破坏的实体风险[193] - 公司预计将面临更严格的气候立法和法规,可能导致合规成本增加[194] - 公司参考TCFD建议管理气候变化风险,围绕治理、策略、风险管理和指标四个核心要素[192]
天图投资与欧莱雅合作成立美丽领航基金,赋能中国美业新力量
IPO早知道· 2025-04-01 10:31
欧莱雅与天图投资合作成立美丽领航基金 - 欧莱雅与天图投资合作成立美丽领航基金,投向以早期及成长期为主的美业及产业上下游相关领域,兼具科技创新和可持续价值的品牌 [1] - 该基金旨在支持中国蓬勃发展的美业市场,为中国乃至全球消费者创造更多更美的体验 [1] - 欧莱雅作为基金的基石投资者,其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与全球化视野将为利益相关方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1] 合作双方背景与优势 - 天图投资是中国最早专注于消费领域的投资机构,在消费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并形成了系统化的投研体系 [1] - 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博万尚表示"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成为公司的核心战略 [1] - 天图投资合伙人李康林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本土美业品牌正迎来快速崛起的战略性发展机遇 [2] 合作目标与愿景 - 合作将促进中国美业生态系统的增长和创新 [1] - 欧莱雅的全球美妆领导地位与天图投资的专业实力强强联合,将激发创新活力,催生突破性美妆理念 [1][2] - 合作将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舞台,并赋能中国企业家共同塑造全球美妆的未来 [1][2] 市场机遇与展望 - 中国在技术迭代加速、人口结构变迁、生活方式、文化自信等因素共同驱动下,本土美业品牌迎来发展机遇 [2] - 差异化消费人群和场景将催生更多细分市场实现高质量增长,并将涌现更多行业头部品牌 [2] - 美丽领航基金将与更多优秀创业者一道,为消费者美好生活贡献更多美业新力量 [2]
智慧健康科技(0171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04 16:36
公司总收益变化 - 公司2024年中期总收益由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5170万元增加8.2%至约人民币5590万元[4][6]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55,949千元,2023年同期为51,710千元[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55,949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51,710千元增长8.2%[45][47] 公司亏损情况 - 公司亏损净额由2023年中期的人民币2060万元增加至2024年中期的人民币2310万元[4] - 2024年中期亏损净额为2310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2060万元[2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19,784千元,2023年同期为15,014千元[31]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23,149千元,2023年同期为20,610千元[31]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23,394千元,2023年同期为20,733千元[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3,122千元,2023年同期为亏损20,225千元[45][46]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23,149千元,全面亏损总额23,394千元;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20,610千元,全面亏损总额20,733千元[35][36][37] 各业务线收益变化 - 2024年中期健康产品收益为人民币3339.4万元,占总收益59.7%,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1914.2万元,占比37.0%[6] - 2024年中期炉灶(辐射)收益为人民币1706.6万元,占总收益30.5%,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2544.6万元,占比49.2%[6] - 2024年上半年厨房用具收益为22,555千元,健康产品收益为33,394千元,总计55,949千元;2023年上半年厨房用具收益为32,568千元,健康产品收益为19,142千元,总计51,710千元[44] 不同销售渠道收入变化 - 2024年中期来自代销店的直接销售收入由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730万元增加3.1%至人民币750万元[9] - 2024年中期来自公司客户的销售收入由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100万元减少80.0%至人民币20万元[10] - 2024年中期来自电视平台的直接销售收入由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790万元减少65.8%至人民币270万元[11] - 2024年中期通过实体销售地点的销售收入为人民币4003.4万元,占总收益71.6%,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2480.5万元,占比47.9%[8] - 2024年中期通过线上平台的销售收入为人民币549.7万元,占总收益9.8%,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1067.9万元,占比20.7%[8] - 2024年中期直接销售小计收益为人民币1041.8万元,占总收益18.6%,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1622.6万元,占比31.4%[8] - 线上平台销售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1070万元降至550万元,减少48.5%[12] - 实体销售地点销售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2480万元增至4000万元,增加61.4%[12] 财务指标变化 - 毛利率从2023年上半年的32.3%降至11.3%[13] - 其他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200万元降至140万元,减少30.0%[1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1620万元降至1040万元,下降35.8%[16] - 预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840万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340万元,减少59.0%[22]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1840万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的4120万元,增加38.6%[2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1.1倍(2023年12月31日为1.3倍),资本负债比率为2.1(2023年12月31日为1.2)[24] - 2024年6月30日借款加权平均利率按每年约10.32%计算(2023年12月31日为9.76%)[24]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6,298千元,2023年同期为16,725千元[31] - 2024年6月30日总资为153,45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5,740千元[33] - 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为118,63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7,533千元[34] - 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4,81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58,207千元[33]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0.31元,2023年同期为0.34元[32] - 2024年1月1日结余股本为16,109千元,股份溢价为96,223千元,储备为 - 54,125千元,总计58,207千元;2024年6月30日结余股本为16,109千元,股份溢价为96,223千元,储备为 - 77,519千元,总计34,813千元[37]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1,601千元,2023年为14,723千元[38]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3千元,2023年为731千元[38]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58千元,2023年为10,956千元[38]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31,126千元,2023年为4,498千元;2024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951千元,6月30日为2,835千元;2023年1月1日为11,356千元,6月30日为6,983千元[3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4,867,00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0,657,000元下降18.9%[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40,528,000元收益来自三位个人外部客户,2023年为20,651,000元来自两位客户[47] - 2024年已用材料成本为49,651千元,较2023年的33,316千元增长49.0%[48]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27千元,较2023年的385千元下降93.0%[49]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31元,2023年为0.34元[5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41,157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406千元增长123.6%[52]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6,686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346千元增长47.1%[55] 公司股权及购股计划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董事吴惠璋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公司好仓和淡仓各1500万股,占公司股权百分比均约为19.84%[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Seashore Global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好仓和淡仓各1500万股,占公司股权百分比均约为19.84%[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金利丰作为拥有股份抵押权益之人士持有公司好仓1500万股,占公司股权百分比约为19.84%[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Ample Cheer Limited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公司好仓1500万股,占公司股权百分比约为19.84%[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李月华女士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公司好仓1500万股,占公司股权百分比约为19.84%[61] - 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6月30日,根据购股计划授权可供授出的购股数目为600万份[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根据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可予发行的股份数目为零,占公司该期间已发行相关类别股份加权平均数的0%[63] 公司股份质押及交易情况 - 2022年7月5日,公司将Seashore Global拥有的1500万股公司普通股质押给金利丰作为贷款融资抵押[59][62] - 中期期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4] 公司配售事项 - 2024年7月3日完成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21.0百万港元,95.2%用于偿还借款,4.8%用于补充营运资金[57] - 2024年7月3日完成配售42310000股本公司新股份,每股配售價0.52港元,所得款項淨額約2100萬港元[69] - 配售所得款項淨額約2000萬港元(95.2%)用於償還集團其他借款[69] - 配售所得款項淨額約100萬港元(4.8%)用於補充集團一般營運資金[69] 公司管理层变动 - 2024年8月1日起,季女士辭任董事會主席及提名委員會主席,仍擔任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68] - 2024年8月1日起,趙傑先生獲委任為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及提名委員會主席[68] - 王世方先生獨立非執行董事任期續期,由2024年6月24日至2025年6月23日[70] - 李瑋先生獨立非執行董事任期續期,由2024年1月25日至2025年1月24日[70] - 季殘月女士執行董事任期續期,由2024年6月24日至2027年6月23日[70]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中期期間遵守企業管治守則,惟守則條文第C.2.1條除外[68] - 2024年8月1日起公司遵守企業管治守則所有守則條文[68] 公司基本信息及财务资料编制依据 - 公司于2017年5月16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8年7月16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40]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主要在中国从事开发、制造及销售厨房用具及健康产品[40] - 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41]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及中期业绩[66]
智慧健康科技(0171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3 19:0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主要于中国从事开发、制造及销售厨房用具及健康产品[6] - 公司于2018年7月16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6] 财务收益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5,94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51,710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55,949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51,710千元增长8.2%[9] - 2024年上半年厨房用具收益22,555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32,568千元下降30.7%;健康产品收益33,394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9,142千元增长74.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40,528,000元收益来自三位个人外部客户,2023年同期约20,651,000元收益来自两位个人外部客户[12] - 公司中期总收益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170万元人民币增加8.2%至约5590万元人民币[22][23] - 健康产品收益占比从2023年的37.0%提升至2024年的59.7%,辐射炉灶从49.2%降至30.5%[24] - 实体销售地点收益占比从2023年的47.9%提升至2024年的71.6%,电视平台从15.3%降至4.9%[26] - 代销店销售收入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30万元增加3.1%至750万元[27] - 公司客户销售收入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00万元减少80.0%至20万元[28] - 实体销售地点销售收入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480万元增加61.4%至4000万元[30] 成本与开支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等开支为49,651千元,2023年同期为33,316千元[13]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27千元,2023年同期为385千元[1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620万元下降35.8%至1040万元[34] - 行政开支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140万元减少16.7%至950万元[35] - 研究及开发开支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60万元减少22.2%至280万元[36] - 财务成本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60万元减少32.6%至310万元[38] 盈利与亏损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1.3%,较2023年同期的32.3%下降[1]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净额为23,149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0,610千元人民币(经重列)[1][2] - 2024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0.31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0.34元人民币[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23,122千元,2023年同期为20,225千元[10][11] - 公司亏损净额由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060万元人民币增加至中期的2310万元人民币[22]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31元,2023年同期为0.34元[15] - 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2.3%降至11.3%[31] 资产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存货为74,65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50,180千元人民币增加[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41,15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406千元人民币增加[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3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33,951千元人民币减少[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位于中国的非流动资产为24,867,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657,000元[12]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4115.7万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840.6万元人民币[17]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668.6万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134.6万元人民币[19] - 预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840万元减少59.0%至2024年6月30日的340万元[40]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1840万元增加38.6%至2024年6月30日的4120万元[4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116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290万元[4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28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400万元[4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已抵押账面价值约为人民币1620万元的土地使用权及楼宇为借款约人民币2640万元作抵押[45] 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为118,63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7,533千元人民币增加[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款约为人民币725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6950万元[4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款加权平均利率按每年约10.32%计算,2023年12月31日为9.76%[4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1倍,2023年12月31日为1.3倍[4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2.1,2023年12月31日为1.2[43] 股份与配售情况 - 2024年4月2日股份合并生效,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75,612,000股[42] - 公司于2024年7月3日完成配售4231万股新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100万港元[21]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000万港元(95.2%)用于偿还借款,约100万港元(4.8%)用于补充营运资金[21] - 2024年7月3日完成配售4231万股新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100万港元,约2000万港元(95.2%)用于偿还借款,约100万港元(4.8%)用于补充营运资金[60] 人员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有127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205名[47] 股权持有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董事吴惠璋先生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好仓和淡仓各15,000,000股,占公司股权百分比均约为19.84%[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Seashore Global、金利豐、Ample Cheer Limited和李月華女士分别持有公司1500万股股份,占股均约19.84%[52] 购股权与证券交易情况 - 2024年中期期间,无购股权获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购股权计划项下并无未行使购股权[54] - 2024年中期期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55] 审核与守则遵守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及中期业绩[57] - 全体董事确认在2024年中期期间一直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标准守则[58] - 公司在2024年中期期间除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外,遵守其他守则条文,季女士身兼主席及行政总裁;自2024年8月1日起,赵杰先生任董事会主席等职,公司已遵守所有守则条文[59] 董事合约情况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世方与公司订立一年服务合约,从2023年6月24日至2024年6月23日,指定任期续期一年至2025年6月23日[61]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伟与公司订立一年服务合约,从2023年1月25日至2024年1月24日,指定任期续期一年至2025年1月24日[61] - 执行董事季残月与公司订立三年服务合约,从2021年6月24日至2024年6月23日,指定任期续期三年至2027年6月23日[61] 公告与报告情况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业绩公告登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6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报告将寄发股东并登载于上述网站[62] 董事信息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赵杰、季残月及吴惠璋[62] - 公告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王世方、沈书敬、林东明及李伟[62] 股息情况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宣派股息[20] 未来规划 - 公司将开发新产品、采取成本控制措施并考虑业务多元化[22]
智慧健康科技(0171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6 16:4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报显示,公司收入为84369千元,较2022年的88186千元下降4.3%[4] - 毛利为21217千元,较2022年的38487千元下降45.0%[4] - 公司2023年录得净亏损49283千元,较2022年的43206千元增加14.0%[4] - 公司总资产为165740千元,较2022年的193804千元下降14.5%[4] - 公司总负债为107533千元,较2022年的113898千元下降5.6%[4] - 公司本公司股东权益为58207千元,较2022年的80363千元下降27.6%[4] - 公司在2023年全球经济困难时期,收入下降至84369千元,净亏损49283千元[8] - 代銷店直接销售收入下降31.6%,主要因消费者支出减少[19] - 公司客户销售收入减少15.6%,主要由于中国物业开发商订单减少[20] - 毛利率降至25.1%,主要因产品组合变动和健康产品毛损率影响[24] - 其他收入增加53.8%,主要由政府补助和许可收入增加[25] - 行政开支减少34.0%,主要归因于成本控制[27] - 研究及开发开支减少13.8%,主要由于成本控制[28] - 报告期间的净亏损从3440万人民币增加到4930万人民币[34] - 流动比率从1.5倍降至1.3倍,资本负债比率从1.0增至1.2[4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1140万人民币增加到3400万人民币[42]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计划继续开发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严格控制成本,考虑多元化业务以创造价值[9] - 公司主要在中国研发、生产及销售厨房用具及健康产品,通过多种销售渠道将产品分销至中国各地[12] - 全球经济增长恶化,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消费者持审慎态度,家庭储蓄率高于疫情前水平[13] - 公司将继续开发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包括天然礦泉水和眼部护理产品[14] - 2023年报告期间,公司总收益约为人民币84.4百万元,其中健康产品收入占23.4%[15] - 爐灶(輻熱)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占总收益的61.0%[16] - 公司大部分收益来自中国市场[17] 股权融资 - 2023年5月18日,公司与配售代理签订配售协议,配售价为每股0.08港元,共配售300,000,000股股份[56] - 第一次配售完成后,公司净收入约为13.6百万港元,其中11.0百万港元用于部分其他借款的偿还,2.6百万港元用于补充运营资金[57] - 2023年7月21日,公司与配售代理再次签订配售协议,配售价为每股0.08港元,共配售334,376,000股股份[59] - 第二次配售完成后,公司净收入约为12.9百万港元,用于部分償還本集團其他借款[60] - 2023年8月21日,公司与配售代理再次签订配售协议,配售价为每股0.075港元,共配售171,256,000股股份[61] - 第三次配售完成后,公司净收入约为4.1百万港元,用于部分償還本集團其他借款[62] 公司治理 - 公司承诺建立良好的企业治理常规和程序,以成为一家具有透明度和责任感的企业,向股东负责[81] - 公司董事会致力于遵守企业治理原则,并已采纳良好的企业治理常规[82][83] - 董事会认为由同一人担任主席和行政总裁角色可为公司提供强有力和一致的领导[84] - 公司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5] - 董事会已将公司日常运营管理权转授予管理层,并监控业务发展和财务表现[86] - 公司已举行14次董事会会议,各董事出席情况良好[91] - 董事已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包括按新规则和法规更新的阅读材料[94] - 公司已成立三个董事会委员会,包括审计委员会,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6][98] - 提名委员会已就委任董事向董事会提出推荐建议[100] - 提名委员会已履行职责,包括檢討董事会的架构、獨立非執行董事之獨立性,以及退任董事的重选[103] - 公司未设立内部审计职能,董事会有能力监督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118] - 公司已实施消息披露政策,确保掌握潜在内幕消息并保密,授权指定人员担任发言人和回应外界查询[123] - 公司已建立有效的与股东沟通机制,包括股东大会、年报、公告等方式,以确保股东得知最新信息[127]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将继续实行性别多元化政策以提高董事会整体表现和决策的有效性[129] 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 - 本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是根据聯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2的指引编制的[158] - 本集团在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空气污染物排放量为57.99千克氮氧化物(NOx)、0.07千克硫氧化物(SOx)和5
智慧健康科技(0171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12:01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全年收入为84369千元,较2022年的88186千元有所下降[1] - 2023年全年毛利为21217千元,毛利率为25.1%,较2022年的38487千元和43.6%有显著下降[1] - 2023年全年净虧損为49318千元,较2022年的43550千元有所增加[1] - 公司总资产为165,740千元,较2022年减少了28,064千元[4] - 公司股份溢价从2022年的72,173千元增加至96,223千元[4] - 公司总负债从2022年的113,898千元减少至107,533千元[5] 业务表现 - 2023年厨房用具收入为64,627千元,较2022年下降了26.7%[17] - 2023年健康产品收入为19,742千元,较2022年新增[17]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销售輻热爐灶、电磁爐灶、鍋及平底鍋、健康产品等,总收益约84.4百万元[40] - 公司大部分收益来自中国市场[42] 资产及负债 - 公司流动资产中,存货从2022年的84,125千元减少至50,180千元[4] - 公司应收款项中,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的13,303千元增加至18,406千元[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的11,356千元增加至33,951千元[4] - 公司流动负债中,借款从2022年的74,263千元减少至64,989千元[5] - 公司流动负债中,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2年的27,539千元减少至24,232千元[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计划进行股份合并,每25股合并为1股,股份合并需待股东特别大会批准后方可实施[32] - 公司计划向承配人配售18,903,000股新股份,配售价为每股1.13港元,所得款项将主要用于償還债务和補充營運資金[33] - 公司与借款人达成协议,延长18,125,000元的贷款还款期限至2025年8月15日[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