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大宗(01733)

搜索文档
易大宗(0173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2 20:5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报告期收益为12,67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6.1%[4][5]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36.2%,从198.54亿港元降至126.72亿港元[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为12,672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19,854百万港元下降36.17%[62] - 期内溢利为13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83.9%[4][5] - 股东应占溢利为13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82.6%[4][5] - 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13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82.63%[79]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0.051港元[4][5]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0.051港元[80] - 每股基本盈利基於股東應佔溢利1.362億港元及加權平均股數26.47億股計算[31] 成本和费用(同比) - 毛利为30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75.5%[4][5] - 销售成本同比降33.58%至12,372百万港元,煤炭采购量减至7,385千吨[71][72] - 员工成本减少18.0%,从4.36亿港元降至3.57亿港元[24] - 行政开支减少30.95%至290百万港元,员工成本降39.42%[74][75] - 折旧及摊销增加39.4%,从2.03亿港元增至2.83亿港元[20] - 所得税开支下降66.1%,从1.09亿港元降至3700万港元[25] - 新加坡業務補足稅開支624.7萬港元[30] 各业务线表现 - 煤炭收益大幅下降42.6%,由168.58亿港元减至96.68亿港元[15] - 供应链综合服务收益下降14.2%,从21.01亿港元降至18.02亿港元[15] - 煤炭贸易收益同比大幅减少42.65%,从16,858百万港元降至9,668百万港元[62][63] - 供应链贸易业务收益10,870百万港元,占总收益85.78%[66] - 煤炭产品收益同比降42.65%至9,668百万港元,主因焦煤价格下跌约40.00%[67] - 供应链综合服务收益减少14.19%至1,802百万港元,矿山服务贡献收益623百万港元[68] - 炼焦煤2025年上半年均价为175美元/吨,较2024年上半年下跌近40%[62]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含港澳台)地区收益下降43.0%,由149.43亿港元降至85.19亿港元[15] - 境外收益额达4,153百万港元,占总收益比重从24.74%升至32.78%[64] - 自蒙古进口煤炭量占中国总量16.79%,同比减少4.71%;甘其毛都口岸价格最大跌幅达23.91%[69] 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1,53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04.49%[8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127百万港元,同比减少83.02%[89] - 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997百万港元,同比增加163.06%[90] - 期内添置非流动分部资产减少44.1%,从4.99亿港元降至2.79亿港元[20] - 购购置物業廠房設備1.814億港元[33] 资产负债及财务结构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35百万港元,较期初增长22.0%[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435百万港元减少至1,996百万港元[59][60] - 存货为550百万港元,较期初下降73.0%[8] - 存货金额为550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2,033百万港元下降72.95%[81][82] - 存貨總值從20.329億港元降至5.497億港元,煤炭存貨從19.51億港元降至4.615億港元[38]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2,999百万港元,较期初下降31.5%[8]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扣除亏损拨备)从1,708.9百万港元降至884.9百万港元,降幅48.2%[39] - 银行承兑票据从1,108.1百万港元减少至708.4百万港元[39]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从3,570.6百万港元降至2,120.8百万港元[41] - 应付股息从217.8百万港元降至85.8百万港元[41] - 有抵押银行贷款为1,533百万港元(流动)及130百万港元(非流动)[8][9] - 有抵押银行贷款从2,291.5百万港元减少至1,662.8百万港元[42] - 银行贷款总额为1,663百万港元,年利率介于0.65%至5.91%[83] - 权益总额为9,178百万港元,较期初增长0.8%[9] - 资产负债比率为36.58%,较2024年末的47.80%下降[83] - EBITDA/利息从17.43降至8.29,债务/EBITDA从2.20升至4.41[83]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3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41天,存货周转天数20天[85]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调整EBITDA同比下降62.4%,从11.89亿港元降至4.46亿港元[20] - 衍生金融工具收益增长146.4%,从6100万港元增至1.50亿港元[22] - 其他收入增至171百万港元,其中衍生工具对冲收益约156百万港元[76] - 总采购额约8,396百万港元,五大供应商占比36.46%[72] - 总收益同比下降至12,672百万港元,前五大客户收益占比从47.22%降至39.62%[65] 税务 - 香港利得稅按應課稅溢利16.5%計提撥備[27] - 中國即期所得稅按應課稅溢利25%法定稅率計提撥備[27] - 海南自貿港附屬公司享15%優惠稅率至2027年12月31日[27] - 西部大開發附屬公司享15%優惠稅率至2030年12月31日[27] - 高新技術企業附屬公司享15%優惠稅率至2026年12月31日[28] 货币风险 - 公司2025年上半年56.97%的营业额以人民币计价[9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59.25%的采购成本以美元计价[96] 投资与贷款 - 向合營企業提供貸款餘額4,460.8萬美元,應計利息491.4萬美元[36] 股份回购 - 2025年上半年注销回购股份23,458,000股(2024年同期:7,820,000股)[49] - 公司2025年3-4月回购股份23,458,000股并注销[103]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2,673,088,962股[103] 人力资源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有2,384名全职雇员[99] - 公司一线生产运输作业人员占比87%共2,080人[99] - 公司雇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6%共145人[9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培训总时数1,699小时参与人次12,968[100][101] - 公司专业技能培训时数1,047小时参与人次1,913[101] - 公司安全培训参与人次8,946占总培训人次的69%[101]
易大宗(01733) - 自愿公告有关就附属公司提供担保
2025-08-22 19:42
融资合作 - 易大宗附属海南富多达与海南农商行海口支行订贸易融资额度协议[3] - 银行提供不超1.5亿元授信额度,期限一年(2025.8.22 - 2026.8.22)[3] - 易大宗及内蒙古浩通能源提供连带责任保证[3] 人员信息 - 公告日执行董事有曹欣怡等4人[5] - 非执行董事为冯彤[5]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吴育强等3人[5]
易大宗跌8% 预计上半年溢利同比减少至最多1.4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3 11:52
公司股价表现 - 易大宗股价下跌8%,报0.92港元,成交额862.92万港元 [1]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减少至110亿至130亿港元之间 [1] - 归属权益股东溢利同比减少至1.20亿至1.40亿港元之间,较2024年下半年基本持平 [1] 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贸易量较2024年同期下降不超过10% [1] - 供应链综合服务板块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4% [1] 行业环境 - 炼焦煤价格持续下跌导致收入和毛利率下滑 [1] - 市场低迷是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1]
易大宗预计中期净利同比减少至1.2亿至1.4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09:05
公司业绩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1.2亿至1.4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有所下降 [2] - 同期集团收入预计在110亿至130亿港元之间 [2] - 供应链贸易板块收入同比降低约40% [2] - 非中国销售的贸易额占比有所上升 [2] 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炼焦煤均价为175美元/吨,较2024年上半年下跌近40% [2] - 炼焦煤价格下跌受供给过剩、悲观市场预期、下游用户低库存策略以及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 [2] 业绩影响因素 - 市场低迷导致炼焦煤价格持续下跌,进而影响公司收入和毛利率 [2]
易大宗(01733)发盈警 预计中期净利同比减少至1.2亿至1.4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22:03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入将降至110亿至130亿港元区间,较2024年同期下滑 [1] - 归属股东溢利预计为1.20亿至1.40亿港元,同比减少但较2024年下半年持平 [1] - 供应链贸易板块收入同比下滑40%,综合服务板块收入下降14% [2][3] - 非中国销售贸易额占比从23%提升至26% [2] 行业与市场环境 - 炼焦煤2025年上半年均价175美元/吨,同比下跌40%,创2021年以来新低 [2] - 中国炼焦煤进口总量同比下降10%,蒙古国进口量减少5% [2][3] - 甘其毛都口岸蒙5原煤价格从920元/吨跌至700元/吨,最大跌幅24% [3] - 短盘运费同比下降35%至59元/吨 [3] 经营策略与应对措施 - 公司通过择优销售和全链条服务优势稳住市场份额,贸易量降幅控制在10%以内 [2][3] - 加速开拓入炉煤等新品种,严控各环节成本 [3] - 经营现金流入同比大增300%,融资现金流出增加160%因主动降杠杆 [4] - 管理层强调现金流为核心战略资源,并积极偿还借款优化财务结构 [4] 行业周期性展望 - 公司对抵御大宗商品周期波动具备充分信心和能力 [5]
易大宗(01733)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2 21:54
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及公布[3] - 会议将考虑派付中期股息(如有)[3] 人员信息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曹欣怡等4人[3] - 公告日期非执行董事为冯彤女士[3]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吴育强等3人[3]
易大宗(01733) - 盈利预警
2025-08-12 21:52
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集团收入预计降至110 - 130亿港元,归属权益股东溢利降至1.2 - 1.4亿港元[3] - 2025年上半年炼焦煤均价为175美元/吨,较2024年上半年下跌近40%[3] - 集团供应链贸易板块收入同比降低约40%[4] - 集团供应链综合服务板块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4%[4] 市场数据 - 中国炼焦煤进口总量同比下降近10%,集团上半年贸易量较2024年同期下降不超10%[3][4] - 2025年上半年非中国销售的贸易额占集团总收入比例由2024年同期约23%升至约26%[4]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自蒙古国进口煤炭3722万吨,占进口总量约17%,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5%[4] - 甘其毛都口岸进口煤炭约1706万吨,同比减少约16%[4] - 甘其毛都口岸蒙5原煤价格最大跌幅达约24%,短盘平均运费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35%[4] 现金流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报告期末经营现金流入同比增加近300%,融资现金流出同比增加约160%[5]
易大宗(01733)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易大宗控股有限公司2025年7月31日
2025-08-01 16:33
股份数据 - 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60亿股,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0港元[1] - 上月底及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26.69亿股,库存股份数目为330.6万股,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6.73亿股[2] - 本月法定/注册股份及已发行股份相关数目均无增减[1][2]
港股煤炭股延续弱势 蒙古能源跌近5%
快讯· 2025-07-29 09:49
港股煤炭股表现 - 蒙古能源股价下跌4 69% [1] - 飞尚无烟煤股价下跌3 28% [1] - 易大宗股价下跌2 83% [1] - 兖煤澳大利亚股价下跌1 83% [1] 行业整体趋势 - 港股煤炭板块延续弱势 [1]
易大宗(0173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7: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实现全年营业收入39166百万港元及净利润984百万港元[6] - 公司宣派2024年末期股息约35百万港元,2024年全年总计分红总额230百万港元,股息率约为8.69%[6] - 2024年公司综合收益391.66亿港元,较2023年的405.87亿港元减少3.50%[27] - 2022 - 2024年公司收益分别为344.14亿、405.87亿、391.66亿港元;纯利分别为17.05亿、21.94亿、9.84亿港元;总权益分别为71.99亿、88.16亿、91.01亿港元;总资产分别为132.94亿、178.14亿、174.35亿港元;现金余额分别为19.96亿、22.71亿、29.55亿港元[17][19][21][24][25] - 2024年销售成本约为376.49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1.87%,采购量约为2089万吨,较2023年增加5.08%[37] - 2024年总采购额为304.67亿港元,其中五大供应商占28.77%[40] - 2024年集团毛利15.18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58.16%,供应链贸易业务板块毛利占42.69%,供应链综合服务板块毛利占57.31%[41] - 2024年集团行政开支为7.45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33.06%[42] - 2024年其他收入为2.34971亿港元,较2023年的5633.1万港元增加[43] - 2024年集团融资成本净额1.04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67.74%[45]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9.22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56.57%[47]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0.346港元,2023年为0.793港元[48] - 2024年底集团结欠银行贷款总额为22.92亿港元,年利率介乎0.72%至6.56%,2023年介乎1.65%至8.90%[51] - 2024年底集团资产负债率为47.80%,较2023年底的50.51%有所下降[51] - 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及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25天、36天及27天,现金整体周转期约为16天,较2023年少3天[53] - 2024年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6.4亿港元,2023年为20.25亿港元[58] - 2024年集团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9.1亿港元,2023年为18.34亿港元[58] - 2024年集团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6.52亿港元,2023年现金流出为5.33亿港元[61] - 2024年度,集团向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收益总额44.92%,最大客户占12.54%[177] - 2024年度,商品总采购额为304.67亿港元,五大供应商占28.77%,最大供应商占9.57%[177] 炼焦煤市场数据变化 - 国产综合炼焦煤指数由年初2135元/吨下跌到年底1282元/吨,全年跌幅近40.00%[6] - 2024年炼焦煤价格全年跌幅近40.00%[27] - 2024年我国焦煤进口量累计达122.25百万吨,同比增长19.26%,其中蒙古焦煤进口量累计56.79百万吨,占比46.46%[8] - 2024年中国焦煤进口量累计达12225万吨,同比增长19.26%,其中蒙古焦煤进口量累计5679万吨,占比46.46%[33] 公司煤炭业务数据变化 - 2024年公司共实现煤炭约22.74百万吨的销售量,同比增加约20.01%[8] - 2024年通过合资公司象晖能源完成蒙古煤炭约11.65百万吨的销售量,同比增长2.10%[8] - 2024年公司煤炭销售量约2274万吨,同比增加约20.01%,收益338.48亿港元,同比增加约6.42%[33] 口岸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甘其毛都口岸年过货量达40.06百万吨,同比增长10.06%;策克口岸年过货量超24.00百万吨,同比增长25.46%;二连口岸年过货量首次达21.06百万吨,同比增长9.40%;满都拉口岸过货量达10.16百万吨,同比增长92.26%;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过货量首次达4.04百万吨,同比增长49.46%[8] - 2024年公司参与实现口岸仓储量约17.37百万吨,同比增长约7.02%,其中甘其毛都口岸仓储量约为11.07百万吨[8] - 2024年公司参与实现口岸仓储量约1737万吨,同比增长约7.02%,完成跨境运输量约790万吨,境内运输量约1303万吨,洗选加工量约848万吨[34] 公司业务板块收益变化 - 2024年供应链贸易收益同比增长2.86%,其中煤炭贸易收益增长6.42%,贸易量同比上涨20.01%[28] - 2024年供应链综合服务收益同比减少37.55%[28] - 2024年中国境外销售收益为81.31亿港元,占收益总额的比例为20.76%[30] - 2024年供应链贸易业务板块收益为351.63亿港元,约占收益总额的89.78%[33] 公司收购与投资情况 - 2024年8月公司完成对上游开采公司TTJV Co. LLC.的全面收购[10] - 2024年TTJV Co. LLC.实现全年收入8.78亿港元,毛利8800万港元,自8月纳入集团报表后贡献收入3.93亿港元及毛利3500万港元[34] 公司股权与股东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2696546962股已发行股份,当年购回4936000股股份,其中1630000股已注销,3306000股作为库存股份持有[85] - 2024年1月19日,公司当时控股股东Famous Speech按股权比例向股东实物分派1500080608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5.44%[86] - Famous Speech由王女士及Magnificent Gardenia分别拥有73.3%及26.7%权益[86] - Famous Speech向王女士的Ace Beacon分派1,100,059,113股股份,向Magnificent Gardenia分派400,021,495股股份[87] 公司银行授信与担保情况 - 指定银行向象暉新加坡提供本金7百万美元银行授信,向象暉能源提供本金人民币300百万元银行授信[89] - 公司按持有的象暉能源49%股权比例,向象嶼股份提供不超约3.773百万美元的2025年1月(美元)反担保[90] - 公司按持有的象暉能源49%股权比例,向象嶼股份提供不超约人民币161.7百万元的2025年1月(人民币)反担保[90] - 2024年2月19日,公司就象晖能源银行授信向象屿股份提供2.156亿元反担保[185] - 2025年1月17日,2024年2月反担保合同担保金额修订为不超5390万元[186] - 2024年10月23日,象晖能源(巴彦淖尔)获不超2亿元银行授信[188] - 2024年10月25日,公司就上述授信向象屿股份提供1.078亿元反担保[190] 公司管理层情况 - 曹欣怡女士42岁,为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2009年加入公司[92] - 王雅旭先生53岁,为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1995年加入集团[93] - 赵伟先生54岁,为执行董事兼副总裁,2016年加入集团[94] - 陈秀珠女士40岁,为执行董事、副总裁及公司秘书,2012年7月加入公司[97] - 冯彤女士50岁,为非执行董事,自2022年6月起任五矿海外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98] - 吴育强60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丰富财务工作经验,毕业于香港大学[100] - 王文福58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采矿业有丰富经验,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等[101] - 高志凯63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1月加入赛德思集团,有外交等多领域经验[104] - 朱红婵50岁,为高级副总裁,1995年加入公司,负责海运煤炭贸易[105] - 邸京敏53岁,为高级副总裁,1995年加入公司,负责永晖学院相关工作[105] - 任海燕41岁,为首席财务官,2009年加入公司,负责集团财务管理工作[105] - 朱金珠41岁,为副总裁,2004年加入公司,2021年1月任命,负责蒙古国煤炭相关工作[107] - 仲非54岁,为副总裁,2010年加入公司,负责集团焦煤采购和管理工作[107] - 刘锦红45岁,为副总裁,2004年加入公司,负责集团焦煤销售管理工作[107] - 公司副总裁包括41岁的王威、52岁的董国选和44岁的张宏元[108] 公司企业文化与使命 - 公司使命是“让大宗商品交易更容易”,致力于发展“简约、高效、奉献”企业文化[114]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董事会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第2部所载企业管治守则,规定非定期董事会会议须事先发出至少7天通知[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第C.2.1条,主席与行政总裁由曹欣怡女士兼任[115] - 董事会包括八名董事,由四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规定,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至少为董事会成员的三分之一[119] - 2024年公司共召开四次董事会全体会议及一次股东大会[120] - 2024年曹欣怡、王雅旭、赵伟、陈秀珠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4/4,靳智强为3/4,冯彤为1/4[120] - 2024年曹欣怡、陈秀珠、吴育强、王文福、高志凯出席股东大会次数为1/1,王雅旭、赵伟、靳智强、冯彤为0/1[120] - 2024年7月1日起,曹欣怡女士和陈秀珠女士董事袍金调整为每年20万美元,王雅旭先生调整为每年10万美元;2025年1月1日起,赵伟先生董事袍金调整为每年10万美元[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成员吴育强先生、王文福先生、高志凯先生会议出席/举行次数均为2/2[1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外聘核数师审计服务费用为707.5万港元,非审计服务费用为12.3万港元,总计719.8万港元[134][135] - 各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均为三年,须根据组织章程细则轮值退任及膺选连任[123] - 公司于2010年9月7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目前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0]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2024年度董事均遵守规定标准[128] - 根据细则,公司每届股东大会上,三分之一在任董事须轮值退任且有资格膺选连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29] - 新委任董事获公司提供正式全面入职培训,2024年度董事均参加培训及持续专业发展活动[137] - 2024年1月5日,吴育强先生获委任为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任期至上市日期后第三次股东大会止[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3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40][1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43][1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46][147] - 公司于2010年9月7日成立薪酬委员会,目前包括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140] - 公司于2010年9月7日成立提名及企业管治委员会,2021年12月10日更名,目前包括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143] - 公司于2010年9月7日成立健康、安全及环境委员会,2021年12月10日更名,目前包括2名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146] - 董事会负责维持及审阅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2024年进行年度审阅[148] - 公司采用内部控制制度处理持续关连交易,独立非执行董事和外聘核数师进行年度审查[151] - 公司针对雇员及交易人士制定举报政策及制度[151] - 公司配备资源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表,高级管理层向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呈报表相关事项[139] - 公司秘书陈秀珠女士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接受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53] - 公司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于2024年5月30日修订,相关修订自2023年12月31日起生效[155] - 持有公司股东大会表决权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可书面要求召开股东大会,若董事会21日内未召开,代表二分之一以上投票权的股东可在三个月内自行召开[157] - 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