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桥悦生活(02205)

搜索文档
康桥悦生活(0220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5 21:17
业绩总结 - 本年度收入约人民幣934.0百萬元,较2022年增加17.8%[1] - 物業管理服務收入约人民幣594.1百萬元,占總收入63.6%,较2022年增加23.5%[1] - 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约人民幣138.4百萬元,占總收入14.8%,较2022年下降8.7%[1] - 本年度毛利约人民幣220.7百萬元,较2022年增加了15.5%[2] - 本年度利潤约人民幣52.6百萬元,较2022年下降约20.0%[3] 用户数据 - 本年度物業管理服務合約建築面積约67.1百萬平方米,较2022年增长6.0%[4] 未来展望 - 公司整体业务与财务表现略弱,受行业困境和增值服务滞后影响[40] - 公司信用减值损失金额增加,主要由于贸易应收款项大额增加[40] - 公司坚定物业服务行业发展潜力,通过管理变革提效[4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在本年度重点拓展城市深耕、业态深耕及在管项目周边区域深耕,重点在江浙区域及近期准备交付项目[4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计划将部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用于收购物业管理公司及专业服务公司[93] 其他新策略 - 公司设有完善的招聘制度及内部晋升制度,努力提供具竞争力的工资、奖金、福利和培训机会[96]
康桥悦生活(02205)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5 16:51
司法冻结与担保预期信用损失 - 2022年8月8日法院冻结包括鼎峰物业在内相关担保人银行存款1.86224556亿元[5] - 2023年6月30日,与鼎峰一源轩担保和鼎峰一平项山担保相关的预期信用损失准备分别为27.6万元和零[6] 员工规模与福利开支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1965名员工,2022年6月30日为1720名[9]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员工福利开支(包括董事酬金)为9590万元,2022年同期为8060万元[9] 股息政策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不宣派中期股息[18] 证券交易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23] 上市与所得款项使用 - 公司2021年7月16日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总净额约6.289亿港元[24] - 所得款项预计在2024年12月前按招股章程用途使用完毕[25] 董事持股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董事宋革委先生持有公司498,750,000股股份,股权约占71.25%[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宋先生持有康桥悦生活BVI 100股股份,股权概约百分比为100%[125] 2022年财务数据 - 2022年1月1日,公司股本为5,831千元,其他储备为545,902千元,保留盈利为116,156千元,权益总额为701,397千元[3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利润为49,456千元,货币换算差额为5,589千元,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62,282千元[3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向股东派付股息21,000千元,向非控股权益派付股息2,560千元,非控股权益股东注资2,850千元[3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5,831千元,其他储备为530,491千元,保留盈利为165,612千元,权益总额为742,969千元[39] 利润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利润约为人民币59.5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4.9%[62]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为人民币50.9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8%[62] 行业排名与业务规模增长 - 2023年公司获“2023中国物业服务百强”称号,行业整体实力排名较2022年提升2位至第27位[64] - 2023年公司非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比2022年同期约增长57.6%[64] 各业务线收入变化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28270万元,占总收入63.5%,较2022年同期增长26.0%[64]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7430万元,较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5920万元增长25.4%[65] - 城市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2840万元,较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970万元增长192.9%[65] - 公司向非业主提供的增值服务收入约为596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7880万元减少24.4%[94]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2.827亿元,占总收入63.5%,较2022年同期增长26.0%[196]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5960万元,占总收入13.4%,较2022年同期下降24.4%[196]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7430万元,占总收入16.7%,较2022年同期增长25.4%[196] - 城市服务收入约2840万元,占总收入6.4%,较2022年同期增长192.9%[196] 负债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租赁负债(非流动)为人民币163.9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38.7万元[81] - 2023年6月30日递延所得税负债为人民币595.7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631.4万元[81]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为人民币479.1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74.7万元[81] - 2023年6月30日合同负债(非流动)为人民币432.9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34.1万元[81] - 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人民币45322.7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1301.6万元[81] 2023年上半年财务数据 - 2023年1月1日股本为5,831,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其他储备为540,450,保留盈利为165,082,权益总额为756,365[8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50,858,非控股权益为8,604,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59,462[83] - 2023年上半年货币换算差额为3,418[83] - 2023年6月30日股本为5,831,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其他储备为543,868,保留盈利为215,940,权益总额为811,925[83] 财务资料编制与准则应用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资料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97] - 公司自2023年1月1日开始的报告期间首次应用多项准则修订,对中期财务资料无重大影响[97] - 2024年1月1日起多项准则修订将生效,包括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等[103][105][107][111][115] - 香港诠释第5号(修订)将于2024年1月1日起生效[147] 收入分析相关 - 公司收入主要包括物业管理服务、相关增值服务及城市服务所得款项[101] - 公司按类别划分的收入分析涉及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01] 关联方收入占比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宋先生控制实体的收入占集团收入的9.3%,2022年同期为13.8%[123] 合同负债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管理服务合同负债为154,117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3,596千元[1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业主增值服务合同负债为82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728千元[1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社区增值服务合同负债为10,35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5,728千元[1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合同负债总计165,29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0,052千元[126] 现金流量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042千元,2022年同期为2,774千元[127]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6,624千元,2022年同期减少净额为27,868千元[127] - 2023年上半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45,910千元,2022年同期为540,833千元[127] - 2023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72,733千元,2022年同期为513,433千元[127]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现金20,826千元,自银行存款收取利息2,052千元,已付所得税18,582千元,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4,296千元[139] - 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现金29,627千元,自银行存款收取利息2,625千元,已付所得税24,126千元,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8,126千元[139] - 2023年上半年贷款予非控股权益4,900千元,向关联方提供现金垫款512千元,关联方偿还垫款278千元,非控股权益偿还现金贷款4,900千元,自贷款已收利息177千元[139] - 2022年上半年贷款予关联方2,804千元,贷款予第三方4,000千元,第三方偿还贷款4,000千元,自贷款已收利息103千元[139] - 2023年上半年购买物业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2,013千元,出售物业及设备所得款项246千元,购买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所得款项为0,出售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所得款项32,194千元,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30,370千元[139] - 2022年上半年购买物业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4,221千元,出售物业及设备所得款项17千元,购买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所得款项117,800千元,出售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所得款项89,945千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33,220千元[13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0年10月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1年7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编号2205[159] - 公司是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主要在中国提供物业管理、相关增值及城市服务,最终控股实体是Hung Fai Property Limited,由宋革委控制[134] - 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中期财务资料于2023年8月31日经董事会批准刊发,未审计,以人民币呈列[134] 行业环境与公司业绩 - 公司呈现2023年上半年中期业绩,房地产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回暖未达预期[163] 公司业务覆盖与综合实力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业务合同覆盖8个省份31个城市,服务数百万业主,获超200个奖项,2023年综合实力在百强物业企业中排第27名[171] 公司运营管理举措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加强运营力,拓展城市、业态及在管项目周边区域,郑州在管规模突破1800万平方米[17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聚焦组织效能提升、人才建设、安全防范、企业文化四个方向[176] - 与2022年同期数据对比,人均管理面积、人均净利润、人事费用率均显著提升[176] 公司业务领域创新 - 公司在客服线上支持领域创建400集中呼叫系统和康云优家小程序[185] - 公司在内务运营效率提升领域结合业务场景扩张优化质量管理系统[185] - 公司在物联网领域推进停车、行人、监控摄像头和电梯控制等系统部署实施[185] 毛利与毛利率变化 - 报告期内毛利约1.12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5.9%[198] - 毛利率为25.2%,较2022年同期下降3.2%[198]
康桥悦生活(02205)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1 21:09
收入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约4.449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9.6%[1]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2.827亿元,占总收入63.5%,较2022年同期增长26.0%[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为444,939千元,2022年同期为372,018千元[20] - 2023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282,719千元,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59,554千元,社区增值服务收入74,264千元,城市服务收入28,402千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由宋先生控制的实体所得收入贡献集团收入的9.3%,2022年同期为13.8%[20] - 2023年报告期内,集团收入约444.9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约372.0百万元增长19.6%[37] - 2023年公司收入约4.44939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约3.72018亿人民币增长19.6%[46][47] - 2023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2.82719亿人民币,占总收入63.5%,较2022年同期增长26.0%,非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比2022年同期约增长57.6%[40][47] - 2023年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5955.4万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约7879.8万人民币下降24.4%,主要因政策影响下房地产业务缩水处理未回暖[41][47][48] - 2023年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7426.4万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约5922万人民币增长25.4%[42][47][49] - 2023年城市服务收入约2840.2万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约969.8万人民币增长192.9%[43][47][50] 利润与毛利率 - 报告期内毛利约1.12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5.9%,毛利率为25.2%,较2022年同期下降3.2%[2] - 报告期内利润约595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4.9%,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509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50,858千元,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73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49,456千元和0.071元[27] -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25.2%,较2022年同期的28.4%下降3.2%,主要因向非业主提供的增值服务业务量减少[53] - 物业管理服务毛利率为23.7%,较2022年同期的23.3%有所上升[53] - 非业主增值服务毛利率为29.6%,较2022年同期的37.2%有所下降,因新开盘营销中心及新开发项目减少[53][54] - 社区增值服务毛利率为33.0%,较2022年同期的39.1%下降;城市服务毛利率为10.3%,较2022年同期的10.1%略有提升[55] - 报告期内其他收入约75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670万元增加12.1%[56] - 报告期内销售及营销开支约53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620万元下降15.1%[57] - 报告期内行政开支约291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270万元增长28.1%[58] - 报告期内所得税开支约154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290万元增长19.8%[59] - 报告期内利润约5950万元,较2022年同期约5670万元增长4.9%;净利率为13.4%,较2022年同期的15.2%下降1.8%[60] 物业规模 - 物业管理服务合约建筑面积约6550万平方米,较2022年增长7.2%,在管建筑面积约3690万平方米,较2022年增长25.1%[4] - 非住宅类物业在管建筑面积约610万平方米,较2022年增长57.6%,其中非住宅物业来自第三方物业开发商的占比约99.0%[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为31座城市提供服务,在管项目252个,合约建筑面积约65.5百万平方米,较2022年同期增长7.2%[38] - 2023年6月30日,在管建筑面积约36.9百万平方米,较2022年同期约29.5百万平方米增长25.1%[38] - 2023年6月30日,非住宅类物业在管建筑面积约6.1百万平方米,较2022年同期约3.9百万平方米增长57.6%[38]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决议不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任何中期股息[5]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任何中期股息;已建议派发现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0.057元,待股东周年大会批准[34][35] 资产与负债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值约12.65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69亿元有所增长[7] - 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约4.53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13亿元有所增长[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599,257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90,556千元有所增加;其他应收款项为172,664千元,与2022年12月31日的171,034千元基本持平[28]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66,742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79,759千元有所减少[3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约10.998亿元,较2022年的约10.03亿元增长约9.6%;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3.727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略有增长[6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达6.987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989亿元增长16.7%[6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约2.667亿元,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约2.798亿元略有下降[65] 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业务为在中国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相关增值服务及城市服务[10] - 集团主要收入来自物业管理服务、非业主增值服务、社区增值服务及城市服务四条业务线[39] 所得税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5,392千元,2022年同期为12,853千元[21] - 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香港应课税溢利,未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23] - 集团中国业务所得税拨备按适用税率计算,报告期法定税率为25%,部分附属公司符合小型微利企业资格可享20%所得税减免[24] - 中国公司向境外投资者分派股息须缴10%预扣所得税,符合条件的香港控股公司适用5%税率,集团未就未分派盈利计提预扣所得税[25] 准则应用 - 集团于2023年1月1日开始的报告期间首次应用部分准则修订,对中期财务资料无重大影响[14] - 已颁布但2023年未生效且集团未提早采纳的新准则及修订,预期对集团无重大影响[16] 公司荣誉与排名 - 2023年4月,集团荣获“2023中国物业服务百强”称号,行业整体实力排名较2022年提升2位至第27位[39] 未来规划 - 下半年公司将提升产品力等能力,横向扩张非住宅物业及城市服务产品线版图,实现三大支柱均衡发展[44] 员工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1965名员工,较2022年6月30日的1720名有所增加;2023年上半年员工福利开支959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8060万元增加[79] 上市所得款项使用 - 2021年7月16日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总净额约6.289亿港元[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寻求选择性战略投资及收购机会已动用3.229亿港元,占总额65%,预计2024年12月前使用完[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投资智能化运营及内部管理系统已动用1670万港元,占总额10%,预计2024年12月前使用完[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丰富及拓展服务及产品种类已动用120万港元,占总额15%,预计2024年12月前使用完[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目的已动用210万港元,占总额10%,预计2023年12月前使用完[84] 公司整改 - 2023年1 - 3月月度报告未包括向外部提供担保、重大诉讼和或有负债资讯,公司将整改[88][89] 合规情况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内的标准守则》,报告期内董事遵守规定准则[91] - 报告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92] 业绩审核 - 审核委员会已与董事会共同审阅集团2023年上半年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业绩,确认遵守会计原则等并充分披露[95] 股票交易 - 公司股份自2023年4月3日上午9时起暂停在联交所买卖,将继续暂停以待达成复牌指引及获联交所批准恢复买卖[97] 董事会成员 - 董事会成员包括主席兼非执行董事宋革委,执行董事戴卫、康卫国、王娜,独立非执行董事李海涛、樊耘、黄润滨[97] 预期信用损失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与鼎峰 - 源轩担保和鼎峰 - 平顶山担保相关的预期信用损失分别为人民币27.6万元和零[73]
康桥悦生活(0220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8-11 17:28
公司概况 - 康橋悅生活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0月8日,于2021年7月16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 - 康橋悅生活是中國知名的綜合物業管理服務提供商,在河南省具有領先地位,服務百萬業主,榮獲200餘項殊榮,並在2022年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中排名第29位[3] - 公司主要业务为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增值服务和城市服务,主要在中国开展业务[169]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在2022年面临复杂外部形势,加强内部训练,持续提升服务、运营、组织、数字科技和品牌实力[14] - 通过三条产品线的规划扩张,物业服务包括住宅业态、非住宅业态和城市服务,为公司的战略布局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14] - 公司主要关注城市深耕、商业深耕和项目周边区域深耕,重点在即将交付的项目上取得成就[16]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在2022年实现营收约792.9百万元,同比增长1.2%,利润约65.7百万元,同比下降25.8%[35] - 本集团2022年总收入约为人民币792.9百万元,较2021年增长1.2%[56] - 公司2022年毛利率约为24.1%,较2021年下降1.9%[66]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共作出人民幣23,000元的慈善捐款[198]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在中国31个城市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增值服务或城市服务,管理项目数量为234个,合同建筑面积约63.3百万平方米[37] -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四大业务线,包括物业管理服务、非业主增值服务、社区增值服务和城市服务[42] 公司内部管理 - 公司通过五级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不断提升内部人才培养比例,2022年内部人才培养比例已达到68%[22] - 公司全面构建了“业财一体化”数字科技支撑体系,为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27] - 公司接受了内控顾问的建议,解决了独立调查报告中发现的内部控制不足[123] 公司治理与人事任命 - 康衛國先生于2021年1月20日被任命为公司的执行董事兼执行总裁[140][141] - 王娜女士于2021年1月20日被任命为公司的执行董事兼联席公司秘书[144] - 李海涛博士于2021年6月17日被任命为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148] - 樊耘博士于2021年6月17日被任命为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153]
康桥悦生活(0220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7-28 22:0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约达7.929亿元,较2021年增加1.2%[4] - 2022年毛利约1.911亿元,较2021年下降6.3%,毛利率为24.1%,较2021年下降1.9%[4] - 2022年利润约0.657亿元,较2021年下降25.8%,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0.541亿元,较2021年减少35.5%[4] - 2022年总收入792,920千元,2021年为783,567千元[24] - 2022年由宋先生控制的实体收入贡献集团收入的13.9%,2021年为32.7% [24] - 2022年雇员福利开支177,305千元,2021年为191,931千元[25] - 2022年所得税开支17,304千元,2021年为31,598千元[25] - 2022年和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分别为54,121千元和83,885千元,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分别为0.08元和0.14元[30] - 2022年末物业及设备账面净值为13,829千元,较2021年末的10,207千元有所增加,2022年折旧开支为3,505千元,2021年为2,242千元[31] - 2022年末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52,918千元,较2021年末的56,118千元有所减少,2022年摊销为3,391千元,2021年为1,594千元[32] - 2022年和2021年预付款项的流动部分分别为3,308千元和1,045千元,2022年非流动部分主要为65,629千元用于收购股权[33] - 2022年末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598,869千元,较2021年末的419,729千元增加,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2022年为49,313千元,2021年为14,033千元[34] - 2022年末其他储备总计为540,450千元,较2021年末的545,902千元有所减少[37]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279,759千元,2021年为248,742千元[38] - 2022年公司收入约7.929亿元,较2021年增加1.2%;利润约6570万元,较2021年下降25.8%;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利润约5410万元,较2021年减少35.5%[53] - 公司本年度总收入约7.929亿元,较2021年的约7.836亿元增加1.2%[64] - 公司本年度销售成本约6.019亿元,较2021年约5.797亿元增长约3.8%[70] - 公司本年度毛利率为约24.1%,较2021年的约26.0%下降了1.9个百分点[72] - 公司本年度其他收入约0.97亿元,较2021年约0.85亿元增长13.8%[76] - 公司本年度信用减值损失约为4770万元,较2021年约650万元增长629.7%[79] - 公司本年度利润为约6570万元,较2021年约8860万元下降了约25.8%[8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人民币1003.0百万元,较2021年增长约2.0%[8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345.9百万元,较2021年下降约36.0%[8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2.6,较2021年增长5.6%;资产负债率为35.3%,较2021年降低2.9%[8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约为人民币598.9百万元,较2021年增加42.7%[8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约为人民币279.8百万元,较2021年增长12.5%[86]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数量为1831名,2021年12月31日为1857名[110] - 本年度公司薪酬成本(含董事薪酬)总额为1.773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1.919亿元人民币[11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4.809亿元,占总收入60.7%,较2021年增加37.1%[4] - 2022年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1.515亿元,占总收入19.1%,较2021年下降51.4%[4] - 2022年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1.34亿元,占总收入16.9%,较2021年增加10.8%[4] - 2022年城市服务收入约0.265亿元,占总收入3.3%[4] - 2022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480,918千元,2021年为350,767千元;2022年城市服务收入26,505千元,2021年为0 [24] - 2022年物业管理服务合约建筑面积约6330万平方米,较2021年增长19.2%,在管建筑面积约3190万平方米,较2021年增长35.9%[5] - 2022年在管建筑面积中非住宅类物业约420万平方米,较2021年增长约104.3%[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郑州的在管规模将近一千五百万平方米[4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为31座城市提供服务,在管项目234个,合约建筑面积约6330万平方米,较2021年增长19.2%;在管建筑面积约3190万平方米,较2021年增长35.9%[54] - 2022年非住宅类物业在管建筑面积约420万平方米,较2021年增长104.3%,其中来自第三方物业开发商的占比约98.5%[54] - 合约建筑面积中来自第三方物业开发商的约5100万平方米,占比80.6%;在管建筑面积中来自第三方物业开发商的约2510万平方米,占比78.7%[54] - 2022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4.809亿元,占总收入60.7%,较2021年增长37.1%[58] - 2022年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1.515亿元,较2021年下降约51.4%,主要因政策影响下房地产业务缩水未回暖[59] - 2022年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1.34亿元,较2021年增长达10.8%,因在管面积和服务使用者增加及业务类型多样化[60] - 2022年城市服务收入约2650万元,占总收入3.3%[61]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4.809亿元,较2021年约3.508亿元增长37.1%[65]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1.515亿元,较2021年约3.119亿元下降51.4%[66]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1.340亿元,较2021年约1.209亿元增长10.8%[67] - 城市服务收入约0.265亿元[68] 股息分配相关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2年末期股息为每股0.057元[6] - 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057元的末期股息,待2023年9月6日股东大会批准[3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为人民币0.03元,合共21,000,000元,于2022年7月派发[40] - 董事会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为每股人民币0.057元,待2023年9月6日股东周年大会批准,预计2023年9月27日派付[126] - 为确定出席股东周年大会的股东身份,公司将于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9月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相关文件须不迟于2023年8月31日下午4时30分送交指定地点[127][128] - 为确定有权收取末期股息的股东身份,公司将于2023年9月12日至2023年9月1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相关文件须不迟于2023年9月11日下午4时30分送交指定地点[129] 财务报表及准则相关 - 综合财务报表于2023年7月28日经董事会批准刊发,以人民币呈列[13] - 集团于2022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首次采纳多项准则及修订,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7] - 多项新准则及现有准则修订于2023年1月1日生效,集团已开始评估影响,预期无重大影响[19] 所得税相关 - 中国业务法定所得税税率为25%,部分附属公司符合小型微利企业资格可享受20%所得税减免[27] - 中国内地公司向境外投资者分派股息须缴10%预扣所得税,符合条件可适用5%税率,集团未就未分派盈利计提预扣所得税[28] 公司运营及荣誉相关 - 与2021年同期对比,公司人均管理面积、人均净利润、人事费用率均显著提升[43] - 2022年完成113个一线服务标准作业流程课程开发[45] - 2022年内部人才培养比例高达68%[45] - 2022年数科中心构建“业财一体化”数位科技支撑体系[49] - 2022年公司荣获“2022中国物业服务百强”称号,行业综合实力排名较2021年提升8位至第29位[57] - 2022年公司结合社区执行国家防控政策,董事会认为新冠病毒对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无重大不利影响[55] 融资、收购及投资相关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康桥房地产开发集团融资安排金额约为人民币388.3百万元[88] - 集团收购西安立丰物业80%股权,投资总代价为人民币164.07百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支付约人民币65.6百万元,收购尚未完成[94] - 集团拟将部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收购物业管理公司及专业服务公司等,目前无其他重大投资未来计划[98] - 2021年7月16日公司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总净额约6.289亿港元[1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寻求选择性战略投资及收购机会动用所得款项占总额65%,金额为32290万港元[11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投资智能化运营及内部管理系统动用所得款项占总额10%,金额为4840万港元[11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丰富及拓展服务及产品种类动用所得款项占总额15%,金额为5600万港元[11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目的动用所得款项占总额10%,金额为3590万港元[117] 公司股份及交易相关 - 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法定普通股数目为1,000,000,000,已发行数目为700,000,000,等值面值分别为8,370千元和5,831千元[36] - 2022年和2021年已发行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分别为700,000千股和606,027千股[30] - 公司股份自2023年4月3日起暂停在联交所买卖[103] - 公司股份自2023年4月3日上午9时起暂停在联交所买卖,将继续暂停,直至达成复牌指引并获联交所批准恢复买卖[134] 担保及内控相关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鼎峰物业银行账户中约人民币480万元被冻结;2023年7月28日,约人民币11.1百万元被强制执行[89][9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与房地产开发担保、鼎峰 - 源轩担保和鼎峰 - 平顶山担保相关的预期信用损失分别为人民币81.2万元、27.6万元和零[92] - 2023年3月30日审核委员会收到核数师信函,指出担保义务清单遗漏两项担保[102] - 独立调查员发布报告,指出担保义务清单遗漏是因部分内部控制薄弱,未发现其他担保[107] - 公司月度报告机制不包括向外部提供担保、重大诉讼和或有负债的资讯,整改措施要求附属公司管理层提交涵盖相关领域的月度报告[121][122] - 董事会应至少每年对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一次检讨,并在《企业管治报告》中向股东报告审查情况[123] - 公司已采纳内控顾问的所有建议,并将继续检讨和监察企业管治常规[124]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各董事确认本年度一直遵守规定[125] 审核委员会相关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首要职责是审阅公司财务数据等[130] - 审核委员会与董事会共同审阅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业绩,认为业绩按适用会计准则及规定编制[131]
康桥悦生活(02205)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7 16:3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0年10月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1年7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7] - 公司于2021年7月16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扣除上市开支后,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总净额约628.9百万港元[190][192] 业务规模与荣誉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业务合同覆盖8省31个城市,服务百万业主,获200余项荣誉,连续7年位居中国物业行业TOP 100,2022年综合实力排名第29位[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为中国31座城市提供服务,在管项目199个[88][90] - 2022年4月,公司获“2022中国物业服务百强”称号,行业综合实力排名较2021年提升8位至第29位[94] 社区活动 - 公司开展「四季一堂」社区文化活动和「五社」社群活动,构建全年龄层社区活动[10] 业务影响与应对 - 2022年中国区域性疫情、房地产行业调整等对公司业务集中地有重大影响,公司加紧修炼内功提升多方面能力[16] 产品线与毛利 - 公司形成住宅、非住宅、城市服务三条物业产品线,有明确分层服务定位和标准[21] - 上半年各主要业务板块毛利均有增长[21] - 公司物业三条产品线成型,上半年各板块毛利均有所提升[22] 业务拓展 - 上半年公司重点拓展三个方向,郑州在管规模突破1300万平方米[24][25] 运营指标变化 - 与2021年同期相比,人均管理面积、人均净利润、人事费用率均显著提升[27][28] 人才培养 - 2022年上半年完成113个一线服务标准作业流程课程开发,内部人才培养比例达67.24%[33][34] 数字化建设 - 公司围绕“提质增效”目标,在数字化、数据化、在线化领域持续深耕[42][44] - 打造集团全新400集中呼叫系统和康云优家小程序,提供更便捷触点工具[43][44] - 结合业态场景扩充,对品质管理体系进行全面重构优化[43][44] - 持续推动停车、人行、天眼、梯控等系统部署实施[43][44] 社会责任 - 公司践行社会责任,探索“党建 + 社区 + 物业管理”新模式[49] 未来发展战略 - 未来公司将以优质服务引领生活方式变革,以智慧科技助力产业发展[50] - 未来公司将在大服务战略指引下,以高质服务引领生活方式变革,以智慧科技助力行业发展[52] - 下半年公司将提升产品力、组织力等,确保服务和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及品牌价值化[108] - 公司将坚守安全、服务、业绩等底线,横向扩张非住宅物业及城市服务产品线版图[108] - 公司将逐步实现“悦生活”“悦商管”“悦城服”均衡发展,纵向深耕孵化产业板块[108] 收入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3.72亿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6.4%[65][69]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2.243亿元,占总收入60.3%,较2021年同期增长38.0%[67][70]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7880万元,占总收入21.2%,较2021年同期下降54.3%[67][70]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5920万元,占总收入15.9%,较2021年同期下降5.1%[67][70] - 城市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970万元,占总收入2.6%[67][70]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3.72亿元,较2021年同期约3.974亿元下降6.4%[84][85]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2.243亿元,占总收入60.3%,较2021年同期增长38.0%[94]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3.72亿元,较2021年同期约3.974亿元下降6.4%[113][114]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2.243亿元,较2021年同期约1.625亿元增长38.0%,主要因业务扩张使总管理建筑面积快速增加[117]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7880万元,较2021年同期约1.724亿元下降54.3%,因政策影响下房地产业务缩水[98][99]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5920万元,较2021年同期约6240万元下降5.1%,因国内外经济影响下客户消费稳定[102][104] - 城市服务收入约970万元,占总收入2.6%[103][104]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2.243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38.0%[118]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7880万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54.3%[122]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5920万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5.1%[122] - 城市服务收入约970万元,2022年开启新征程[122] 毛利与利润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1.057亿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6.0%[68][7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28.4%,较2021年同期增加0.1%[68][7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利润约为人民币5670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3.5%[7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利润约为人民币4950万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3.5%[75] - 报告期内利润约5670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3.5%;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4950万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3.5%[78] - 销售成本约2.663亿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约6.5%[123] - 毛利率为28.4%,较2021年同期增长0.1%[128] - 其他收入约670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10.4%[136] - 销售及营销开支约620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14.2%[139] - 行政开支约2270万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22.2%[141] - 所得税开支约1290万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35.9%[143] - 报告期内公司利润约为人民币5670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3.5%,净利润率为15.2%,较2021年同期增长1.4%[149]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为人民币4950万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3.6%[149] 建筑面积情况 - 报告期内物业管理服务合约建筑面积约6110万平方米,较2021年增长37.7%,其中约4870万平方米(占比79.6%)来自第三方物业开发商[76][79][88][90] - 报告期内在管建筑面积约2950万平方米,较2021年增长48.4%,其中约2290万平方米(占比77.5%)来自第三方物业开发商[76][79][88][90] - 报告期内非住宅类物业在管建筑面积约390万平方米,较2021年增长61.6%,其中约98.4%来自第三方物业开发商[76][79][88][90]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决议不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任何中期股息[77][80] - 董事会决议不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任何中期股息[151] - 董事会决议不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任何中期股息[177] 财务状况与风险 - 公司认为新冠疫情对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并无重大不利影响[89][9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人民币5.13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略有下降[14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2.5,较2021年12月31日的2.4有所上升;资产负债率为37.0%,较2021年12月31日的38.2%有所降低[14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无银行借款,资本负债比率为零[14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达人民币5.256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8.1%[15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分别为人民币2.5亿元及人民币2.487亿元,相对稳定[15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未有为贷款抵押及担保[151] - 公司主要在中国经营业务,以人民币为主要计价和结算货币,目前未从事外汇套期保值活动[15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及资本承担[156] 收购与合作 - 2021年9月30日,集团签订协议收购西安立丰物业80%股权,总代价1.6407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支付约6560万元[156] - 2021年6月17日,集团与北京同道集团订立销售代理服务框架协议,2022年4月21日签订补充协议,该交易构成持续关连交易[156][157][158][159][160] - 报告期内,集团无重大投资,拟用部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收购公司并与当地企业合作[162][164][165] 员工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有1720名员工,较2021年6月30日的1803名减少[17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员工福利开支为806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8900万元减少[170] 报告期后事项 - 截至本中期报告日期,报告期后无重大事项[170] 企业管治 - 集团采用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作为管治守则,报告期内遵守守则规定[173] - 上市规则要求发行人已发行股本总数最少25%须由公众持有,公司于报告期内维持了足够公众持股量[181][184] 审核相关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一名非执行董事宋革委先生、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润滨先生及樊耘博士,黄润滨先生为主席[182][185] - 审核委员会与董事会共同审阅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业绩,确认其遵守适用原则并充分披露[183][18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资料未经审核,但已由外聘核数师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阅[183][185] 董事与证券交易 - 于中期报告日期,无根据上市规则须披露的董事及公司最高行政人员资料变动[188][191] - 报告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89][191]
康桥悦生活(02205)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9 22:4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0年10月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1年7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5][8] - 公司旗下拥有河南康桥嘉和、浙江蓝盛物业等多家附属公司[7][9] - 公司以“悦服务”和“智科技”为两大核心价值[12][14] - 公司董事包括非执行董事宋革委、执行董事戴卫等[16] - 公司联席公司秘书为王娜和余咏诗[16] - 公司授权代表为王娜和余咏诗[16] - 公司股份代号为2205,于2021年7月16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23]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及其附属公司主要在中国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及相关增值服务[194][199] - 公司于2020年10月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有限公司[193][198] - 公司股份于2021年7月16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93][198] 公司行业排名与荣誉 - 公司连续6年位居中国物业行业TOP100,2021年综合实力排名第37位[6][8] - 2021年公司获得多项荣誉,包括河南省物业管理协会颁发的“2021年度物业服务行业先进企业”等,郑州市物业管理协会颁发的“2021年度抗击疫情先进单位”等[31] - 公司获得河南省物业管理协会“2021年度物业服务行业先进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33] - 2021年4月公司荣获“2021中国物业服务百强”称号,行业综合实力排名较2020年提升5位至第37位[65][67] 公司业务覆盖范围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业务合同覆盖8省31个城市[7][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在31座城市提供服务,在管项目182个[57] 各业务线建筑面积数据 - 2021年非住宅业态在管建筑面积同比2020年12月31日约增长106.9%[7][9] - 2021年公司累计新签约建筑面积约1410万平方米,其中来自独立第三方的面积约1300万平方米,占比约92.0%[3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签约建筑面积约5310万平方米,其中来自独立第三方的面积约4110万平方米,占比约77.3%[3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在管建筑面积约2350万平方米,其中来自独立第三方的面积约1730万平方米,占比约73.4%[32] - 2021年全年累计新增合约建筑面积约为1410万平方米,其中来自独立第三方面积约为1300万平方米,占比约92.0%[3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总合同建筑面积约为5310万平方米,其中来自独立第三方面积约为4110万平方米,占比约77.3%[3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总在管建筑面积约为2350万平方米,其中来自独立第三方面积约为1730万平方米,占比约73.4%[3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非住宅在管面积约为200万平方米,占比约8.7%,同比2020年提升约106.9%[41][4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签约建筑面积约为53.1百万平方米,较2020年增长36.1%[5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在管建筑面积约为23.5百万平方米,较2020年增长约49.6%[5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非住宅类物业在管面积约为2.0百万平方米,较2020年增长106.9%,来自第三方物业开发商的面积占比97.0%[57] - 2021年公司非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较2020年增长106.9%[69][71]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 - 2021年公司年度收入超目标,达约7.836亿元[32] - 公司2021年全年营收约达7.836亿元人民币[34] - 非业主增值类收入约达3.119亿元人民币,占比总收入39.8%[42][44]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达1.209亿元人民币,占比总收入15.4%[42][44] - 2021年集团收入约为人民币783.6百万元,较2020年约人民币575.6百万元增加36.1%[53] - 2021年公司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达人民币311.9百万元,较2020年人民币235.4百万元增长约32.5%[70][72] - 2021年公司社区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20.9百万元,较2020年人民币85.2百万元增长41.8%[74] - 2021年公司收入约7.836亿元,较2020年的5.756亿元增加36.1%[82][83] - 2021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3.508亿元,较2020年的2.55亿元增长37.6%[87][89] - 2021年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3.119亿元,较2020年的2.354亿元增长32.5%[88][90] - 2021年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1.209亿元,较2020年的0.852亿元增长41.8%[76][91][92] 公司利润数据 - 2021年集团利润约为人民币88.6百万元,较2020年约人民币91.8百万元下降3.5%[53] - 剔除上市费用约人民币14.0百万元,2021年调整后利润约为人民币102.6百万元,较2020年约人民币98.2百万元增加4.5%[53] - 2021年集团权益拥有人应占期内利润约为人民币83.9百万元,较2020年人民币88.4百万元减少5.1%[53] - 剔除上市费用约人民币14.0百万元,2021年集团权益股东应占期内调整后利润约为人民币97.9百万元,较2020年人民币94.8百万元增加3.3%[53] - 本年度利润约8860万元,较2020年的9180万元下降约3.5%[119][120] 公司成本、开支及其他财务指标数据 - 2021年销售成本约5.797亿元,较2020年约3.99亿元增长约45.3%[95] - 2021年公司毛利率约26.0%,较2020年的30.7%下降4.7个百分点[100] - 2021年物业管理服务毛利率15.9%,2020年为17.4%[100] - 2021年非业主增值服务毛利率35.2%,2020年为35.8%[100] - 2021年社区增值服务毛利率31.6%,2020年为56.2%[100] - 物业管理服务毛利率为15.9%,较2020年的17.4%下降[101][103] - 非业主增值服务毛利率为35.2%,较2020年的35.8%下降[102][104] - 社区增值服务毛利率为31.6%,较2020年的56.2%下降[106][107] - 公司其他收入约850万元,较2020年的约2130万元下降60.2%[109] - 销售及营销开支约1530万元,较2020年的约1080万元增加42.3%[111][112] - 行政开支约6170万元,较2020年的约3980万元增加55.2%[114] - 所得税开支约3160万元,较2020年的约3210万元下降1.6%[116] - 2021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约9.837亿元,较2020年增长约15.2%[123][124] - 202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为38.2%,较2020年的81.5%降低43.3%[123][12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约达4.864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7.195亿元下降32.4%[12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约达2.487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255亿元增长10.3%[130] 公司投资与并购情况 - 公司与国有控股集团等投资6个联营企业及附属公司,与郑州轨道交通置业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轨道悦生活[37][38] - 公司并购西安立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80%股权,计划扩大在西安的业务渗透率[37][38] - 2021年9月30日,公司同意以1.6407亿元收购西安立丰物业80%股权[135][136] - 2021年10月,公司以约2460万元收购鼎峰物业51%股权,该业务自收购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为公司带来446.7万元收入和51.2万元净利润[138][139] 公司业务拓展情况 - 2021年公司新签三家国资背景战略合作单位[63][66] - 2021年公司大学类项目服务从中标一家高校增加到多家高校[64][66]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2022年是公司发展承上启下之年,将围绕新三年战略目标发展[75][77]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857名员工,2020年12月31日为1777名[147][150] - 2021年度员工福利开支(包括董事薪酬)为1.919亿元,2020年为1.543亿元[147][150] 公司重大事项说明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未有为贷款抵押担保[13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有负债及资本承担[135] - 本年度公司概无持有重大投资[141][143] - 公司拟按招股章程将部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收购公司及合作,报告日期无其他重大投资未来计划[142][144] 公司管理层信息 - 宋革委53岁,2021年1月20日任公司主席兼非执行董事,自2010年8月起负责公司整体业务方针及策略规划,有约20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经验[152][153] - 戴卫53岁,2021年1月20日任执行董事,2018年7月任总裁,负责公司整体管理及策略,有超10年物业管理服务经验[156][157] - 康卫国45岁,2021年1月20日任执行董事兼执行总裁,自2018年11月28日起任常务副总经理,负责公司经营管理[160][161] - 王娜41岁,2021年1月20日任执行董事兼联席公司秘书,自2017年12月10日起任首席财务官,负责公司投资和财务管理事务及董事会事务[163] - 宋革委2003年6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52][153] - 戴卫2002年1月获得澳洲Murdoch University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58] - 康卫国1999年7月毕业于郑州大学,获土木工程大专文凭,自2010年12月起取得建筑助理工程师资格[162] - 戴卫2018年1月 - 7月任重庆华宇集团投资发展中心和战略发展中心总经理,负责投资及发展[156][157] - 戴卫2017年1月 - 10月任重庆华宇第一太平戴维斯物业服务集团总裁,负责物业管理板块战略经营及管理[156][157] - 王娜2013年9月 - 2017年12月任郑州康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负责投资和财务事务[163] - 王娜女士于2021年1月2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联席公司秘书,自2017年12月10日起担任首席财务官,2003年6月取得郑州大学管理学(主修会计)学士学位,2005年5月起取得中级会计师资格证书[164][170] - 李海涛博士53岁,于2021年6月1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91 - 1992年在耶鲁大学修读地球物理学博士课程,1998年取得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自2013年3月起任长江商学院相关职位[167][169][171] - 李海涛自2012年12月起任中国白银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兼薪酬委员会主席,自2020年12月起任山西证券独立董事,自2016年4月起任汇安基金管理独立董事[168][172] - 樊耘博士66岁,于2021年6月1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82年7月获西安理工大学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5月获西安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174][175][176] - 樊耘自1987年11月起在西安交通大学任职,2001年6月晋升为教授,2014年6月 - 2017年5月任四联智能技术独立董事,2012年11月 - 2018年10月任郑州安图生物工程独立董事[174][175] - 黄润滨56岁,于2021年6月1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89年11月取得香港理工学院公司秘书及行政专业文凭,2003年取得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商业电子商务硕士学位[178][179] - 黄润滨1996年1月成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2003年10月成为资深会员[179] - 黄润滨1989年8月 - 1992年4月在普华永道任审计师,1992年4月 - 1998年8月在Duty Free Shoppers任预算及规划经理[178] - 黄润滨1998年8月 - 2000年8月在尼尔森香港办事处任高级财务经理,2000年7月 - 2001年10月在Icon Medialab Limited任财务经理[178] - 黄润滨2002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