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航运(02343)

搜索文档
太平洋航运(02343.HK)连续2日回购,累计回购2500.00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6-19 20:08
公司回购动态 - 6月19日以每股2.020港元至2.070港元回购1900.00万股,金额3860.61万港元,当日收盘价2.050港元(下跌0.49%),成交额7467.31万港元 [2] - 6月18日至19日连续2日回购合计2500.00万股,累计金额5093.79万港元,期间股价累计下跌0.49% [2] - 今年以来累计进行23次回购,合计回购9306.90万股,总金额1.64亿港元 [3] 历史回购明细 - 最大单次回购:2025年4月7日回购2762.70万股,金额4445.41万港元(价格区间1.520港元至1.650港元) [3] - 最小单次回购:2025年6月6日回购6.20万股,金额12.00万港元(价格区间1.910港元至1.940港元) [3] - 价格波动:单次回购最高价2.070港元(2025年6月19日),最低价1.600港元(2025年3月4日) [3][4] 市场表现 - 6月19日股价下跌0.49%,成交额7467.31万港元 [2] - 近期回购期间(6月18日至19日)股价累计跌幅与单日跌幅一致(均为0.49%) [2]
太平洋航运(02343) - 购回股份

2025-06-19 17:57
股份数据 - 2025年6月18 - 19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数目为5,108,261,960,库存股份数目为0[3] - 2025年6月6、18、19日分别购回股份62,000、6,000,000、19,000,000[4] - 公司可根据购回授权购回股份总数为513,699,014[10] 购回情况 - 2025年6月19日合共购回股份19,000,000,付出总额HKD 38,606,100[10] - 根据购回授权已购回股份25,062,000,占比0.4879%[10] 授权信息 - 购回授权决议于2025年4月25日获通过[10]
太平洋航运(02343) - 购回股份

2025-06-18 16:58
股份数据 - 2025年6月16日和18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5,108,261,960[3] - 2025年6月6日购回股份62,000,占比0.001%,每股购回价HKD1.936[4] - 2025年6月18日购回股份6,000,000,占比0.117%,每股购回价HKD2.0553[4] 购回情况 - 公司合共购回股份总数为600万股,付出总额1233.18万港元[12] - 购回授权决议2025年4月25日获通过,可购回总数5.13699014亿股[12] - 已购回股份占决议通过当日已发行股份的0.118%[12]
太平洋航运(02343) - 按照2025年到期年票息3%有担保可换股债券的条款及条件根据特别授权发...

2025-06-16 17:11
股份数据 - 2025年6月6日已发行股份总数5,087,946,146,库存股份0[3] - 2025年因转股已发行股份增20,315,814,占比0.3993%,每股1.35港元[3] - 2025年6月16日已发行股份总数5,108,261,960,库存股份0[3] 其他信息 - 公司呈交日期为2025年6月16日[2] - 证券代号02343,普通股于港交所上市[3]
32家港股公司回购 腾讯控股回购5.01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09 09:21
港股公司回购概况 - 6月6日共有32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合计回购1744.31万股,金额达7.53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以5.01亿港元回购金额位居当日榜首,友邦保险以2.04亿港元次之,中国东方航空股份以648.42万港元位列第三 [1][2] - 从回购数量看,友邦保险以300万股居首,中国东方航空股份(220万股)和中国旭阳集团(165万股)紧随其后 [1]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腾讯控股当日回购97.5万股,价格区间511.5-516.5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285.33亿港元 [1][2] - 友邦保险回购300万股,价格区间67.15-69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20.65亿港元 [1][2]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回购220万股,价格区间2.92-2.97港元,年内累计回购4.98亿港元 [1][2]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极兔速递-W回购92万股,金额626.52万港元,年内累计2.54亿港元 [2] - 百胜中国回购1.39万股,金额467.34万港元,年内累计7亿港元 [2] - 蒙牛乳业回购20万股,金额358.1万港元,年内累计1.43亿港元 [2] - 周黑鸭回购131.15万股,金额340.39万港元,年内累计1.49亿港元 [2]
太平洋航运(02343) - 购回股份

2025-06-06 17:42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和6月6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均为5,087,946,146股,库存股为0股[3] 股份购回 - 2025年6月6日购回62,000股,付出120,032港元,最高1.94港元/股,最低1.91港元/股[12] - 购回授权可购回513,699,014股,已购62,000股,占比0.0012%[12] 规则限制 - 购回后30天内未经批准不得发新股等[13] - 出售库存股份须按规则披露[14]
太平洋航运(02343) - 已发行股本变动

2025-05-30 17:20
股份数据 - 2025年4月30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5,092,405,146,总数同此,库存股为0[3] - 2025年股份购回注销,已发行(不含库存股)减少4,459,000,占比0.0876%,每股购回价HKD1.713[3] - 2025年5月30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5,087,946,146,总数同此,库存股为0[3]
大摩:建议增持三大航司 看好中远海能(01138)、太平洋航运(02343)
智通财经网· 2025-05-21 10:58
中国交运板块投资主线 - 航空复苏、航运细分机会及快递龙头优势为三大投资主线 [1] 航空业 - 中美贸易缓和及供需改善推动行业定价能力提升 [1] - 推荐中国国航(00753)、东方航空(00670)、南方航空(01055)、春秋航空(601021SH) [2] - 国泰航空(00293)受全球贸易关税动态影响显著 评级Equal-weight [2] 机场业 - 消费压力拖累盈利增长 免税业务边际改善有限 [2] - 广州白云机场(600004SH)因低免税依赖及高股息成为防御首选 [1][2] - 推荐顺序:广州白云机场>上海机场(600009SH)>北京首都机场(00694)>海南美兰机场(00357) [2] 航运业 - 油轮板块受益于OPEC+增产及"影子船队"监管收紧 增持招商轮船(601872SH)和中远海能(01138) [1][3] - 中远海能(600026SH)评级与大市同步 [3] - 干散货板块推荐太平洋航运(02343) 因股东回报稳健 [3] - 集装箱运输板块减持中远海控(01919/601919SH)和东方海外国际(00316) [3] - 海丰国际(01308)评级与大市同步 亚洲区内市场受益全球贸易关税动态 [3] 快递行业 - 行业整合加速 2025年价格竞争加剧 [4] - 最看好中通快递(ZTOUS) 顺丰控股(002352SZ)利润增长潜力突出 [1][4] - 人工智能应用领先企业:中通、顺丰控股、圆通速递(600233SH) [4]
太平洋航运(02343) - 2025 Q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5-19 19:04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一季度Handysize市场平均日租金为8,000美元,同比增长24%[7] - 2025年第一季度Supramax市场平均日租金为7,900美元,同比增长36%[7] - 2025年第一季度,Handysize核心业务的日均TCE收益为10,940美元,同比下降1%[21] - 2025年第一季度,Supramax核心业务的日均TCE收益为12,210美元,同比下降10%[21]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的运营活动产生的日均利润为820美元,同比增长61%[27]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的运营活动天数同比增长4%,达到6,950天[27]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25.816亿美元,时间租船等价收入为14.82亿美元[112] - 预计2024年公司EBITDA为3.334亿美元,净利润为1.317亿美元,回报率为7%[97][101] 用户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Handysize相对于BHSI指数的超额收益为2,940美元/天,增长37%[27] - 2025年第一季度,Supramax相对于BSI指数的超额收益为4,310美元/天,增长55%[27] - 2025年第一季度,Handysize和Supramax船只的日均收入分别为11,390美元和12,400美元,覆盖率为77%和95%[123] - 2025年全年,Handysize和Supramax船只的日均收入分别为10,950美元和12,270美元,覆盖率为62%和72%[123] 市场展望 - 2024年预计干散货贸易总量同比增长3.2%,达到5,740百万吨[29] - 2025年预计干散货贸易总量将微幅下降0.1%,达到5,746百万吨[29] - 预计2025年小型散货船队将增长4.5%,新船交付预计占Handysize和Supramax船队的约5%[38] - 预计2025年干散货船队的净增长约为3.0%[43] - 2025年,Handysize和Supramax船舶的交付量达到高峰,预计净增长为4.5%[43] 新产品和技术研发 - 公司在2024年11月订购了四艘64K dwt双燃料甲醇Ultramax新船,预计于2028-29年交付[49] - Scrubber投资使得使用高硫燃料油(HSFO)时,Handysize和Supramax船只的TCE收益分别增加约30美元和180美元每天[129] - 2025年第一季度,Supramax船只的Scrubber收益为940美元每天[128]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用的承诺流动资金为5.476亿美元[71] - 2024年公司总现金和存款为2.82亿美元,净现金为1970万美元[116][99] - 2024年公司计划分红为每股HK5.1分,合计约6090万美元,占全年净利润的50%[102] - 2024年公司计划回购最多4000万美元的股份,以提升股东价值[102][105] - 2024年公司手持现金流入为2.589亿美元,船舶销售实现4400万美元[114] 负面信息 - 2025年中国铁矿石、煤炭和谷物的进口量分别同比下降9%、54%和11%[64] - 2025年第一季度,Handysize核心业务的日均TCE收益同比下降1%[21] - 2025年第一季度,Supramax核心业务的日均TCE收益同比下降10%[21] - Handysize和Supramax的订单量目前占总船队的10.4%,2025年第一季度新船订单同比下降90%[38] 其他新策略 - 公司目标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2030年中期检查点的EEOI目标为约6.7,比2008年基线减少超过50%[88] - 预计到2025年,船舶的温室气体强度将逐步减少,2025年减少2%,2030年减少6%,到2050年减少80%[96] - 2024年核心船队的盈亏平衡点(包括管理费用)为每日9,820美元[121]
PACIFIC BASIN(02343)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9 17: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核心业务灵便型和超灵便型船舶的日均期租等价收益分别为10,940美元和12,210美元,同比均下降110% [6][7]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已锁定77 - 95%的灵便型和超灵便型核心船队的承诺船舶租期,日租金分别为11,390美元和12,400美元,高于当前市场现货价格和波罗的海交易所远期运费协议价格 [7] - 2025年下半年,公司已锁定25 - 37%的灵便型和超灵便型核心船队的承诺船舶租期,日租金分别为10,150美元和12,090美元 [8]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运营活动产生的日均利润率为830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34% [8][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核心业务灵便型和超灵便型船舶的日均期租等价收益分别为10,940美元和12,210美元,同比均下降110% [6][7]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已锁定77 - 95%的灵便型和超灵便型核心船队的承诺船舶租期,日租金分别为11,390美元和12,400美元,高于当前市场现货价格和波罗的海交易所远期运费协议价格 [7] - 2025年下半年,公司已锁定25 - 37%的灵便型和超灵便型核心船队的承诺船舶租期,日租金分别为10,150美元和12,090美元 [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大灵便型和超灵便型市场运费率呈季节性模式,农历新年前市场活动减少,2月贸易率随活动回升 [3] - 2025年第一季度,大灵便型和超灵便型船舶的市场现货日租金分别平均为8,000美元和7,900美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24 - 36% [3] - 2025年剩余时间,波罗的海交易所远期运费协议的大灵便型平均费率为9,120美元/天,超灵便型平均费率为9,860美元/天 [3]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小宗散货装载量同比增长约2%,受铝土矿、水泥和熟料装载量显著增加推动 [4]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谷物装载量同比下降16%,受中国国内玉米和小麦供应增加及贸易摩擦影响,巴西收获延迟减缓其谷物出口,但预计2025年将创纪录收成,美国谷物装载量同比增加11% [4]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煤炭装载量同比下降5%,运往中国的海运煤炭量下降11%,运往印度的煤炭量减少6%,部分被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孟加拉国等亚洲国家的进口增加抵消 [5]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铁矿石装载量同比下降7%,主要因澳大利亚1 - 2月连续气旋干扰导致装载量减少,中国铁矿石装载量下降9%,3月有所增加 [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是发展和更新船队,保持纪律性,2025年第一季度继续为自有船队增加更大、更新的船舶,出售三艘平均船龄21年的旧灵便型船舶 [19] - 2021年以来,公司购买22艘更大、更新的二手船,出售28艘旧小船,增加超20万载重吨新运力,相当于船队总载重增加4% [19][20] - 2024年11月,公司在日本订购四艘双燃料甲醇LED新船,预计2028 - 2029年交付,认为时机合适,将对未来收益有积极贡献 [20] - 公司支持国际海事组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认为商定的中期措施是航运业重要一步,将支持公司在燃料优化和双燃料甲醇LED新船的初始投资 [21] - 公司通过长期期租日本建造的新船扩大核心船队,保持最大选择权,目前有20艘长期期租船的坚定承诺,其中四艘将于2025 - 2026年交付 [21][2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近期散货市场需求前景受贸易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确定性影响,但红海持续中断和贸易流潜在变化可能对吨英里需求提供一定支持 [10] - 小宗散货预计量因锰矿、铝土矿和化肥而广泛增加,但建筑材料如水泥和钢铁产品需求仍然疲软,取决于全球经济发展,短期内仍不确定 [10] - 铁矿石需求预计因中国国内需求减少和贸易摩擦增加而承压,煤炭需求在主要进口国预计下降,但东盟国家可能提供一些支持,中国刺激措施可能提振煤炭需求 [11] - 2025年巴西预计实现创纪录谷物收成,中国预计因贸易紧张将谷物进口从美国转向巴西,带来更多吨英里 [11] - 2025年全球净船队增长预计超过需求增长,干散货和小宗散货船队预计分别增长3 - 4.5%,但长期供应基本面有利,干散货订单簿和灵便型与超灵便型订单簿目前均约为10%,新造船订单活动第一季度同比下降90% [12] - 报废池继续扩大,老旧灵便型和超灵便型船舶占现有船队14 - 12%,大于当前订单簿,为长期结构性供应短缺奠定基础,可能因航运脱碳监管加速 [13] - 全球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冲突给散货航运和全球经济带来不确定性,但也可能带来机会,全球商品需求预计2025年保持稳定,小宗散货和谷物量可能抵消铁矿石和煤炭需求疲软影响 [15] - 中国刺激措施预计实现约5%的经济增长目标,抵消关税潜在影响,关税和保护主义措施可能抑制贸易量、推高通胀和阻碍全球经济增长,但干散货贸易的灵活性可能导致吨英里需求增加 [15][1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核心船队由123艘灵便型和超灵便型船舶组成,其中超70%为日本建造 [18] - 公司自有灵便型和超灵便型船舶的现金盈亏平衡水平分别为5,780美元和6,200美元,包括管理费用、财务成本和运营成本,确保未来产生正现金流 [7]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表现优于灵便型和超灵便型现货市场指数,分别高出946美元和380美元/天,因提前锁定租期以应对季节性疲软 [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第一季度供需失衡情况下运费率稳定在盈利水平的驱动因素及对全年的启示 - 市场今年发展与往常类似,农历新年前市场下跌,公司收益表现良好,目前运费率稳定,市场虽受关税讨论影响,但仍有活动,未来市场波动性将增加,公司为此做好准备,合同覆盖情况与去年不同,更适合波动市场,虽供应增长大于需求,但贸易模式变化对公司可能有利,若影响全球经济则不利 [30][33][34] 问题2: 公司如何应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的各种情况,日本建造船舶与中国建造船舶在二手和新造船市场的价值变化 - 公司70%的船队为日本建造,在USTR方面有一定优势,目前尚不清楚具体法规,预计要求会比最初声明有所缓和,可能与船舶尺寸和港口停靠有关,希望实施前有缓冲时间,预计11月实施,这对公司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二手市场上,日本建造船舶价格无大幅提升,但流动性和买家更多,中国建造船舶买家可能较少 [38][39][42] 问题3: 二手船价格下跌10 - 20%后,二手船购买是否更具吸引力 - 二手船价格去年底至今年初下跌,近期有所回升,原因不明,新造船价格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USTR、通胀和汇率等因素会影响其发展 [49] 问题4: 鉴于宏观不确定性,是否有内部讨论暂停股票回购计划 - 公司已回购1350万美元、6350万股股票,认为公司股价相对于公平市场净资产价值被低估,最便宜的资产是自己的股票,除非发生重大事件,否则将继续进行股票回购 [50][51] 问题5: 克拉克森预计2026年市场供过于求,公司对此的初步看法 - 目前未关注2026年情况,但订单簿今年达到峰值,明年将下降,供应情况较清晰,需求难以预测,贸易路线变化通常对公司有利,市场可能有较大波动性,长期来看,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对公司更有利 [52][55][57] 问题6: 对国际海事组织(IMO)中期措施的看法 - 公司上周刚收到相关措施,正在研究细节,总体符合预期和期望,认为这是建立公平竞争环境的监管方式,支持公司更新船队、降低现有船舶消耗和投资甲醇LED船的战略,虽认为过渡速度较慢,但理解需分阶段进行,若10月在IMO通过,将是行业里程碑和积极信号,有助于淘汰老旧低效船舶,增加双燃料LED船市场份额 [62][63][64] 问题7: 公司运营利润率提高的驱动因素 - 与去年相比,公司运营业务利润率回归正常水平,去年利润率低主要与钢铁业务有关,受港口延误、拥堵和回航等因素影响,今年公司更注重港口优化,更多使用自有船舶进行贸易,提高了灵活性,更关注利润率,虽运营天数增加,但确保了利润最大化,未来将维持并争取提高利润率 [65][66][67] 问题8: 过去几周看到的贸易转移情况及涉及的商品 - 涉及美国的商品包括谷物、化肥、水泥、盐、林产品和废钢等,船东和运营商对涉及美国的货物和船舶业务持谨慎态度,主要是因为关税规则不确定,不清楚何时实施以及是否会产生港口费用等,若能获得更多明确信息,贸易有望恢复,中美之间的谷物贸易可能会转向巴西等其他地区,干散货商品通常可从其他地方采购,贸易转移对公司有时是有利的 [73][74][76] 问题9: 公司作为增长战略的并购机会,是关注亚洲内部市场的小公司还是干散货领域的其他项目 - 公司希望向市场表明是增长型公司,有坚实的资产负债表支持发展,更倾向有机增长,因为可以选择高质量船舶并考虑脱碳等因素,但也不排除并购机会,会关注与公司文化和业务有协同效应的公司,目前没有具体目标,会持续评估 [77][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