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医药(02607)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医药(0260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6 19:32
财务业绩 - 上海医药集团2024年上半年实现合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1,911,373.69元(未经审计)[9] - 公司营业收入为1,394.13亿元,同比增长5.14%[26]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42亿元,同比增长12.72%[26] - 2024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4.13亿元,同比增长5.14%[52] - 2024年1-6月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淨利潤29.42亿元,同比增长12.72%[53] - 2024年1-6月公司医药商业业务实现收入1,266.79亿元,同比增长7.45%[52]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4%,达到1,394.13亿元[76] - 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67%,达到1,232.45亿元[76]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5.10%,达到65.65亿元[7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67%,达到11.05亿元[76]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23.81%[76]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降41.94%[76] - 资产处置收益同比增长88.91%[7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8.55%[7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77.76%[76] 利润分配 - 拟以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股本3,703,523,491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0元(含税),合计擬派發現金紅利總額為296,281,879.28元(含稅),佔2024年半年度合併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的10.07%[9] - 報告期內不進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9]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為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80元(含稅),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總額為296,281,879.28元(含稅),佔2024年半年度合併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的10.07%[200]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半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7] - 公司負責人、主管會計工作負責人及會計機構負責人已簽名並蓋章的會計報表[16] - 公司于2019年12月18日采纳2019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139] - 公司于2019年12月19日首次授予211名激励对象25,680,000份股票期权[136] - 公司于2020年12月15日向28名激励对象授予2,730,000份预留股票期权[1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授出但尚未行权的A股股票期权数量为8,288,663份[138] - 期权激励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骨干的长期激励与约束[139] - 期权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骨干等员工参与者[140] - 公司已授出的股票期权数量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151] - 每位期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的最大授予数量[151] - 部分激励对象因离职或不满足绩效考核要求,其获授的期权已被公司注销[137,146,147,149,150] - 部分期权行权条件已成就,公司批准相关激励对象在行权期内行权[138] - 期权激励计划获股东大会批准时公司股本的1%为上限[152] - 期权激励计划等待期为24个月[153] - 期权可行权日不得为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业绩预告公告前10日、重大事件披露前2个交易日等特定期间[155][156] - 期权分三个行权期行权,分别为授予后24-36个月、36-48个月、48-60个月[159][160][161] - 期权首次授予行权价格为18.41元/股[163][164][165] - 预留期权授予行权价格不低于授予前1个交易日或20/60/120个交易日均价[166] - 期权激励计划有效期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至所有期权行权或注销完毕[167][168] - 报告期内公司共有193名激励对象行权222,437份期权[169][170][172] - 公司于2020年12月15日授予的期權分為三批歸屬,第一、二、三批歸屬期權的每股公允價值分別為人民幣3.37元╱A股、人民幣3.83元╱A股、人民幣4.06元╱A股[179] - 公司將按照授予日、等待期、行權期和行權日等四個階段對期權成本進行會計處理[182-186] - 報告期內,公司可發行的A股數目為10,667,525股A股,佔報告期內已發行A股加權平均數0.383%[187]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持续加速创新转型,深化集约化发展[39] - 公司在全球制药企业TOP50中位列第42位,在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中位列第3位[40]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通过制定产品战略、加大创新投入等手段,持续优化产品结构[40] - 公司作为中国第二大医药商业企业和最大的进口药品、疫苗、医疗器械服务商,持续为各级医疗机构、零售机构提供高效服务[41] - 公司与国内外主要药品制造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为国内药品流通、创新产品上市的首选合作伙伴[41] - 公司积极推动中国药品及健康产品供应链升级,探索创新医药健康产品的供应及支付模式[41] - 公司具有独特的工商研投一体化优势,能够持续为股东与社会创造协同利润与价值[44] - 公司连续第五年
上海医药(601607)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26 15:3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半年度公司实现合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1,911,373.69元(未经审计)[6] - 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拟以截至6月30日总股本3,703,523,491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0元(含税),派发现金红利总额296,281,879.28元(含税),占净利润的10.07%[6] - 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2.72%,达2,941,911,373.69元[24] - 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23.00%,为2,705,163,523.17元[24] - 本报告期(1 - 6月)基本每股收益0.79元/股,上年同期0.71元/股,同比增长11.27%;稀释每股收益0.79元/股,上年同期0.71元/股,同比增长11.2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73元/股,上年同期0.59元/股,同比增长23.73%[25]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20%,上年同期3.82%,增加0.38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86%,上年同期3.22%,增加0.64个百分点[25] - 非经常性损益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139,310,426.73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90,791,039.57元,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5,459,791.02元[27]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21,512,830.40元,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 8,876,205.38元,所得税影响额 - 47,884,670.54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 13,565,361.28元,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36,747,850.52元[29] - 2024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4.13亿元,同比增长5.14%,其中医药工业收入127.34亿元,同比下降13.37%,医药商业收入1266.79亿元,同比增长7.45%[43] - 2024年1-6月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2亿元,同比增长12.7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7.05亿元,同比增长23.00%[43] - 2024年半年度公司研发投入14.04亿元,同比增长15.26%,占工业销售的11.03%,其中研发费用11.05亿元,同比增长7.67%[48] - 营业收入变动5.14%,营业成本变动6.67%,销售费用变动 -15.10%,管理费用变动3.86%,财务费用变动 -8.70%,研发费用变动7.67%[62] - 衍生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385,057.56元,较上年期末变动 -85.17%;应收款项融资本期期末数1,571,195,939.75元,较上年期末变动 -32.28%[66] - 长期应收款本期期末数596,539,887.44元,较上年期末变动161.71%;衍生金融负债本期期末数5,353,697.43元,较上年期末变动131.11%[66] - 合同负债本期期末数1,261,569,500.59元,较上年期末变动 -35.98%[66] - 境外资产62.10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81%[6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其他货币资金余额28.73亿元[70] - 报告期内投资额为54,525.32万元,较上年同期140,057.46万元减少85,532.14万元,增减幅度为-61.07%[7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合计1,240,322.32万元,期末合计945,526.08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1,428.86万元[83] - 报告期内衍生品投资产生实际损失136.97万元[93] - 报告期末上海医药资产负债率为62.85%,较期初上升0.74个百分点[106] - 报告期内上海医药利息保障倍数为6.25倍,2023年同期为5.71倍[106] - 上海医药资本比例为22.12%[106] - 报告期末公司银行借款余额为488.27亿元,超短期融资券余额60.33亿元[106] - 按固定利率的贷款及超短期融资券余额约为528.89亿元[106] - 公司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净额为842.27亿元,同比增加9.15%[106] - 公司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余额为584.56亿元,同比增加7.00%[106] - 半年度拟定每10股派息0.8元(含税)[157] - 2024年半年度公司实现合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1,911,373.69元(未经审计)[159] - 公司拟以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股本3,703,523,491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0元(含税),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296,281,879.28元(含税),占2024年半年度净利润的10.07%[159] 公司行业排名与业务概况 - 公司连续第五年荣登《财富》世界500强,2024年位列第411位[31] - 公司在2024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位列第42位,在2023年中国化药企业TOP100中位列第3位[32] - 公司坚持以满足临床需求为导向,为患者提供超过750个品种的优质药品及健康产品[32] - 公司作为中国第二大的医药商业企业,商业渠道与零售网络覆盖全国25个省、直辖市与自治区[33] - 公司常年生产约750个药品品种,产品覆盖七大治疗领域[36] - 公司研发投入总量位居国内医药企业第一梯队[3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各中药企业实现工业收入合计51.92亿元,公司旗下有8家主要直管中药企业,9个中药核心品牌[49] - 2024年上半年药品CSO合约推广业务销售金额约40亿元,同比增幅达172%[57] - 报告期内器械、大健康等非药业务销售约218亿,同比增长约11.12%[57] - 2024年上半年上药信谊微生态科技销售额完成1.73亿元,同比增长331%[59] 研发项目进展 - 截至报告期末,临床申请获得受理及进入后续临床研究阶段的新药管线64项,其中创新药50项(含美国临床II期3项)[48] - 公司自研I001片(SPH3127)针对高血压适应症的NDA上市申请于2024年4月重新提交资料后获受理并恢复审评,2024年1-6月中国医院处方降血压类化学药物总计销售金额135.2亿元[48] - 养心氏片HEARTRIP研究668例中成药“头对头”挑战阳性对照药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获阳性结果[50] - 瘀血痹胶囊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真实世界研究项目截至6月底已启动32家中心,22家结束入组,累计完成1605例[51] - 胃复春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多中心临床试验截至6月末入组326例,阻断“炎癌转化”研究截至6月末36家单位入组333例[54] 采购业务情况 - 公司完成21场中药材集采目录品种集中采购,涉及19个目录品种53个规格,总计采购中药材原料1800多吨,节约采购成本约980多万元[56] 投资业务情况 - 证券投资中,股票中关村最初投资成本9.93万元,期末账面价值8.89万元;中华企业最初投资成本39.00万元,期末账面价值233.30万元等[85] - 衍生品投资中,远期合同期初账面价值36,175.69万元,期末账面价值205,184.92万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2.93%[90] - 公司外汇衍生品交易围绕实际外汇收支业务,采取汇率中性原则,防范汇率波动风险[94] - 公司外汇套期保值业务遵循稳健原则,以正常生产经营为基础,规避汇率风险,但仍存在一定风险[95] - 衍生品投资审批董事会公告披露日期为2024 - 03 - 28[99] 公司风险与应对策略 - 医保控费和支付方式改革促使部分药品价格下调,公司将调整市场策略[104] - 创新药研发存在进度或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风险,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104] 人员与培训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从业人员49,234人,研发人员1,674人[110] - 报告期内,培训课程项目共15个班次,参训总人数4323人[110] 期权激励计划情况 - 2019年12月19日,向211名激励对象授出25,680,000份股票期权,后调整为210名激励对象、25,600,000份期权[111] - 2020年12月15日,向28名激励对象授出2,730,000份预留股票期权[111] - 截至2023年12月21日,首次激励对象调整为170名,首次授予期权调整为22,065,720份;预留激励对象调整为23名,预留股票期权调整为2,290,000份[111] - 2023年1月9日,182名激励对象在首次授予第二个行权期可行权7,421,700份,23名激励对象在预留第一个行权期可行权755,700份[111] - 2023年12月21日,170名激励对象在首次授予第三个行权期可行权6,976,800份,23名激励对象在预留第二个行权期可行权755,700份[111] - 截至2024年2月,首次授予第二个行权期行权4,972,629股,预留第一个行权期行权269,746股[111] - 2024年3月28日,注销首次授予第二个行权期未行权的2,449,071份及预留第一个行权期未行权的485,954份股票期权[1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授出但尚未行权的A股股票期权数量为8,288,663份[112] - 已授出的A股股票期权数量为2435.572万份,不超过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125] - 期权激励计划等待期为24个月[127] - 第一个行权期可行权数量占获授权益数量比例为33%,第二个行权期为33%,第三个行权期为34%[129] - 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人民币18.41元/股[131] - 有关期权激励计划的公告公布前一个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交易均价为人民币18.20元/股,前60个交易日的为人民币18.41元/股[132] - 根据期权激励计划授出的股票期权有效期自授予登记日计算,最长不超过60个月[1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沈波期初尚未行使的期权数量为26.13万股,期末为13.26万股[1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李永忠期初尚未行使的期权数量为26.13万股,期末为13.26万股[1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首次授予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共161人)期初尚未行使的期权数量为764.1171万股,期末为598.9363万股[1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预留期权授予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共23人)期初尚未行使的期权数量为202.0254万股,期末为153.43万股[137] - 2019年12月18日公司A股股票收市价为18.07元/A股,2020年12月14日为19.22元/A股[1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第三个行权期可行权股票数量为6,976,800份,预留股票期权第二个行权期可行权数量为755,700份,报告期内激励对象行权股票期权共计222,437份[142] - 2019年12月19日首次授予期权分三批归属,每股公允价值分别为3.21元/A股、3.53元/A股、5.04元/A股[144] - 2019年12月19日估值模型参数:目标股票市场股价18.08元/A股,行权价格18.41元/A股,有效期2.5年、3.5年、4.5年,波动率29.14%、26.86%、34.76%,无风险利率2.76%、2.86%、2.96%,预期分红率1.72%[145] - 2020年12月15日授予的期权分三批归属,每股公允价值分别为3.37元/A股、3.83元/A股、4.06元/A股[147] - 2020年12月15日估值模型参数:目标股票市场股价19.00元/A股,行权价格20.16元/A股,有效期2.5年、3.5年、4.5年,波动率32.20%、30.71%、28.66%,无风险利率2.94%、3.02%、3.09%,预期分红率2.03%[148] - 报告期内公司所有计划可发行的A股数目为10,667,525股,占已发行A股加权平均数0.383%[150] 公司会议与人员变动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3月19日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于6月28日召开,所有议案均获通过[152] - 姚嘉勇、陈发树、张耀华分别于2024年3月19日、5月27日、8月5日因工作调动或调整离任[155][156]
上海医药:首次覆盖:中国医药流通龙头,医药商业+医药工业双轮驱动
海通国际· 2024-07-28 21:01
分组1:报告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上海医药“优大于市”评级[55] 分组2:报告核心观点 - 上海医药是中国医药流通龙头公司,医药流通业务、医药工业业务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23年,上海医药实现销售收入2,60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2%其中医药流通/工业收入分别为2,338/263亿人民币[2] - 医药商业短期受益于创新服务,中长期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效应显著创新业务收入增速将高于商业板块,较高的利润率水平将弥补集采对商业利润率的负面影响商业板块将从行业集中度提升中持续获益[2] - 医药工业方面,中药品牌重塑打造第二成长曲线、创新药增量逐步兑现,医药工业迎来收获期中药、创新药是主要增长动力,仿制药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流入[3] 分组3:中国医药流通市场相关 - 中国医药流通市场规模在2022年达到27,516亿人民币,2017 - 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6.6%自2017年“两票制”改革以来,大批中小型及不规范企业出清,市场资源不断整合,当前中国流通市场呈现出1大3强的竞争格局[7] - 龙头公司市占率不断提升,呈现强者恒强趋势2017 - 2022年期间,医药流通四家龙头企业的市占率由37.6%提升至45.5%,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提升空间[11] - 国企改革背景下,提质增效是主旋律,国内头部流通公司通过股权激励、发展创新药、中药等创新业态、调整内部组织架构等方式积极响应国企改革号召,提升效能[14] 分组4:上海医药相关 - 上海医药主要发展历程包括政企分开、进入上实集团、进行医药资产重组、A股和H股上市、拓展华北市场、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口药品代理商、引入云南白药作为战略投资者等[17] - 上海医药业务主要分为医药商业(流通业务+零售业务)板块和医药工业板块(制药业务)2023年上海医药实现总体营业收入2,60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2%[18] - 医药商业短期受益于创新业务,中长期看好市占率提升+运营效率提升上海医药将会保持其在医药流通领域的领先地位[20] - 医药工业迎来收获期,创新药、中药是增长引擎,仿制药2024年收入承压,后续提供稳定现金流[32] 分组5:财务分析与竞争对手比较相关 - 2013 - 2023年,上海医药收入规模由782亿人民币提升至2,603亿人民币,对应2013 - 2023年总收入复合增长率(CAGR)12.8%,增速排在头部四家流通公司的第三位[42] - 2023年上海医药实现医药流通业务收入2,338亿人民币,2013 - 2023年期间,流通收入CAGR为13.1%,增速排在四家流通龙头企业的第三位[43] - 毛利率过去5年呈下降趋势,调整基本到位,政策端对于经营利润的影响小于对于毛利率的影响经营利润率方面,2018 - 2023年,上海医药经营利润率由3.3%下降到2.9%[45] - 2024年上海医药净利润51.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6.1%,归母净利润37.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2.9%,主要受非经常性损失影响,看好2024年反转[46] - 债务规模随业务规模增长而提升,龙头公司财务费用呈现下降趋势,长期利好净利润率[49] - “两票制”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呈上升趋势,2023年有所好转[50] - 上海医药在2014 - 2023年期间均维持大约30%的分红比例,分红金额由2014年的7.8亿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的15.2亿人民币[53] 分组6:盈利预测与估值相关 - 预计上海医药FY24 - 26营收分别为2,848/3,116/3,404亿人民币,对应FY23 - FY26财年9.4%的收入复合增速[55] - 预计未来上海医药的整体毛利率会有所下滑,净利润率有望上行[55] - 预测FY24 - 26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7/56.7/62.8亿人民币[55] - 使用经风险调整的贴现现金流(DCF)模型及2024 - 2033财年的现金流预测对该公司进行估值基于WACC 6.2%,永续增长率3.0%,港股对A股折价60%,对应目标价14.54元人民币当前股价分别对应FY24/FY25 7.7/7.0倍P/E[55]
上海医药:中国医药流通龙头,医药商业+医药工业双轮驱动
海通国际· 2024-07-26 21:02
中国医药流通市场概况 - 中国医药流通市场规模在2022年达到27,516亿人民币,2017-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6.6% [14][15][16] - 医药流通市场呈现弱周期性特点,增速较为稳定,主要受益于医疗支出规模的增加 [23] -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前100家公司市占率由2015年的68.9%提升至2022年的75.2%,四大龙头公司市占率由2017年的37.6%提升至2022年的45.5% [24][25][26] 上海医药业务概况 - 上海医药是中国第二大医药流通企业,拥有覆盖全国31个省市的分销网络,零售网络超过2,000家 [56] - 上海医药业务包括医药流通和医药工业两大板块,2023年实现总收入2,603亿元,同比增长12.2% [50] - 医药流通业务收入2,338亿元,占比89.8%;医药工业收入263亿元,占比10.1% [50] 医药流通业务 - 上海医药在医药流通领域保持领先地位,通过"内生+并购"方式不断提升市场份额 [57][64][65][66] - 创新服务是流通业务保持高增长的关键,包括CSO业务和为创新药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58][59][63] - 上海医药还是国内最大的进口药品代理商,为海外药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59][60][61][62] 医药工业业务 - 上海医药的医药工业板块聚焦创新药、中药和仿制药三大领域 [83][84][85] - 创新药方面,公司已有3个创新药上市,并有68个在研项目,未来有望实现持续上市 [86][87][88][89][90][91][92] - 中药业务实施"大品牌+大品种"战略,核心品种如六味地黄丸、宵复春等有望持续增长 [96][97] - 仿制药受"4+7"带量采购政策影响,未来收入有望保持稳定 [101] 财务分析 - 上海医药总收入复合增长率12.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04][105][106] - 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所下降,主要受"两票制"和带量采购政策影响,但整体保持较高水平 [111][112][113][114][115][116] - 财务费用有望随着利率下降而下降,进一步提升净利润率 [117][118] 风险提示 - 受国家政策法规变化影响较大,如医改、带量采购等 [147] - 行业竞争加剧,成本控制压力增大 [148] - 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149] - 内部整合进度不及预期 [150][151] - 商誉减值风险 [152]
上海医药(601607)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6 17:28
财务表现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01.53亿元,同比增长5.93%[7]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2亿元,同比增长1.62%[7] - 公司研发投入7.15亿元,同比增加30.78%[7]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701.53亿元,同比增长5.93%[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42亿元,同比增长1.62%[12] - 公司营业总成本为678.9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0%,其中销售费用为32.91亿元,管理费用为13.91亿元[22] - 公司营业利润为24.15亿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仍保持盈利[22] - 净利润为18.66亿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整体盈利稳定[23] - 综合收益总额为18.66亿元,公司整体综合收益表现良好[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2元,稀释每股收益也为0.42元,公司盈利能力稳定[24]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455,911.20元,营业成本为3,963,601.79元,管理费用为47,426,260.88元,研发费用为123,475,536.87元,财务费用为59,977,639.81元,投资收益为72,118,914.22元[29]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利润为负138,116,570.02元,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30] 业务发展 - 公司新增2项新药项目,进展顺利[8] - 公司成功引入两家初创企业,推动生物医药科创发展[10] - 公司上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一期基本建成,预计2024年下半年投入试运行[11] - 公司商业创新业务发展态势良好,创新药板块销售同比增幅约33%[11] - 公司CSO合约推广业务实现销售金额约17亿元,同比增幅约128%[11] - 公司进口疫苗终端推广团队建设持续加强,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不断提升[11] 股东情况 - 前十名股东中,上药集团持有最多股份,达到71.65亿股,占比19.3%[15] - 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2.45亿元[13] - 公司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83.99亿股,占比1.20%[15] - 公司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是否属于一致行动人[16]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数量为16,734,637股,占比25.4%[18] -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3月31日的流动资产合计为167,405,500,979.62元[19] -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3月31日的非流动资产合计为50,011,455,764.80元[20] - 公司2024年3月31日的流动资产合计为35,177,696,415.41元,非流动资产合计为33,297,860,866.34元,资产总计为68,475,557,281.75元[27] - 公司2024年3月31日的流动负债合计为24,829,687,443.10元,非流动负债合计为3,684,857,816.82元,负债合计为28,514,545,259.92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9,961,012,021.83元[28]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74亿元[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78.1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5%[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732.85亿元,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整体稳定[25]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73,599,712.64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41,732,518.67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50,252,548.60元[26]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455,911.20元,营业成本为3,963,601.79元,管理费用为47,426,260.88元,研发费用为123,475,536.87元,财务费用为59,977,639.81元,投资收益为72,118,914.22元[29]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利润为负138,116,570.02元,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3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079,986,832.64元,公司现金流量状况有所改善[32]
上海医药(02607)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4-04-26 16:32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穩健增長,實現營業收入701.53億元,同比增長5.93%[17] - 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42億元,同比增長1.62%[18] - 報告期內營業收入為701.53億元,同比增長5.9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5.42億元,同比增長1.62%[33] - 2024年第一季度營業總收入為701.53億元,同比增長5.9%[64] - 2024年第一季度淨利潤為186.56億元,同比下降4.5%[66] - 2024年第一季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54.23億元,同比增長1.6%[66] 研发投入 - 公司研發投入7.15億元,同比增加30.78%[19] - 2024年第一季度研發費用為5.01億元,同比下降7.3%[64] 新药管线 - 新藥管線新增2項,包括結直腸癌適應症I025-A進入II期臨床試驗和改良型新藥HQ-0124精神分裂適應症申報註冊上市[22][24] - 公司不斷推進存量管線研發進程,包括C012、B007、B013、B015和B001-C等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24][25] 商业创新 - 公司著力打造創新藥全生命週期服務平台,商業創新業務發展態勢良好[29] - 創新藥板塊銷售同比增長約33%,成功引入4個進口總代品種[30] - 公司藥品CSO合約推廣業務實現銷售金額約17億元,同比增長約128%,合約產品數量超60個,團隊成員1,608人[31] - 公司進口疫苗終端推廣團隊由340人增加至720余人,不斷提升專業素質和服務意識,未來將持續深耕進口疫苗業務[32] 财务指标 - 報告期末總資產為2,174.17億元,較上年度末增長2.5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為700.62億元,較上年度末增長2.24%[34] - 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合計為1.68億元[35] - 衍生金融資產和衍生金融負債公允價值減少、政府補助減少、信用減值損失增加等導致部分財務指標變動[37] - 2024年第一季度毛利率為11.4%,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64] - 2024年第一季度銷售費用為32.91億元,同比下降15.9%[64] - 2024年第一季度資產負債率為62.2%,較2023年末上升0.8個百分點[61] 股东情况 - 前十大股東中包括上藥集團、雲南白藥、上實集團等[39][40][41][42][43] - 公司已發行A股2,784,228,350股,H股919,072,704股,合計3,703,301,054股[48] -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達滬深300醫藥衛生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持有公司0.435%的股份[50] -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證上海國企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持有公司0.277%的股份[52]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流動資產合計為1,674.06億元人民幣,非流動資產合計為500.11億元人民幣[55][57] - 公司流動負債合計為1,252.73億元人民幣[59] - 公司短期借款為374.10億元人民幣[59] - 公司應付賬款為510.67億元人民幣[59] - 公司其他應付款為166.19億元人民幣[59] - 公司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35.72億元人民幣[59] - 公司其他流動負債為61.79億元人民幣[59] - 2024年3月31日其他應收款餘額為21,160,325,475.75元[80] - 2024年3月31日長期股權投資餘額為31,166,056,610.84元[80] - 2024年3月31日在建工程為30,950,489.74元[82] - 2024年3月31日使用權資產為48,400,835.49元[82] - 2024年3月31日無形資產為49,060,871.67元[82] - 2024年3月31日開發支出為60,552,179.35元[82] - 2024年3月31日流動負債合計為24,829,687,443.10元[82] - 2024年3月31日非流動負債合計為3,684,857,816.82元[84] 现金流情况 - 2024年第一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13億元[72] - 2024年第一季度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6.91億元[72] - 2024年第一季度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11億元[72] - 2024年第一季度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66,602,368,417.66元[73] - 2024年第一季度收到的稅費返還為34,893,033.21元[73] - 2024年第一季度收到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為1,174,472,290.30元[73] - 2024年第一季度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為64,511,143,499.18元[73] - 2024年第一季度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2,640,098,105.52元[75] - 2024年第一季度支付的各項稅費為2,067,750,418.44元[75] - 2024年第一季度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為10,050,000,000.00元[75] - 2024年第一季度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為120,895,726.03元[75] - 2024年第一季度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46.45億元[94] - 2024年第一季度收到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為26.67億元[94] - 2024年第一季度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為1.14億元[94
上海医药(0260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6: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A股股份代码为601607,H股股份代码为02607][2] - [公司执行董事包括杨秋华(董事长)、沈波(总裁、财务总监)等][19]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陈发树][20]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顾朝阳、霍文逊、王忠][21] - [公司监事为徐有利、余卫东、马加][22] - [公司联席公司秘书为钟涛、黄沛翘][23] - [公司授权代表为沈波、钟涛][24] - [公司战略委员会召集人为杨秋华][25] - [公司审计委员会召集人为顾朝阳][26] - [公司是沪港两地上市的大型医药产业集团,主营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均居国内领先地位][117] - [公司医药工业位列全球制药企业50强第41位,常年生产近700个中药和化药品种,20多种剂型][118] - [公司医药商业是国内第二大全国性医药流通企业和领先的进口药品服务平台,分销网络直接覆盖全国25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119] - [公司具有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业务覆盖医药制造、分销与零售,能产生协同效应][120] - [公司构建“自主研发+并购引进+孵化培育”开放多元的创新体系,加快创新项目孵化转化][122] - [公司围绕“保供、提质、降本、增效”打造卓越制造体系,推动医药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123] - [公司以全国性终端网络为基础,发展“新分销新零售”,在多个新业务领域具备强大竞争力][124] - [公司坚持主品牌牵引策略,旗下拥有一批著名产品品牌,与主品牌有效协同][125]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8] 财务数据 - [2023年公司收入为260,295,089千元,除所得税前利润为7,054,297千元,年度利润为5,166,570千元][40] - [2023年公司总资产为211,972,534千元,总负债为131,646,441千元,总权益为80,326,093千元][41]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2.95亿元,同比增长12.21%,其中医药工业销售收入262.57亿元,同比下降1.87%,医药商业销售收入2340.38亿元,同比增长14.04%][58] - [2023年受一次性特殊损益影响,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7.68亿元,同比下降32.92%,扣除后为49.19亿元,同比增长2.99%][63] - [2023年工业板块贡献利润21.16亿元,同比下降5.04%,商业板块贡献利润33.50亿元,同比增长7.67%,主要参股企业贡献利润5.38亿元,同比增长13.23%][63] - [2023年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35.96亿元,同比下降16.31%,剔除一次性特殊损益后与上年基本持平][63] - [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26.02亿元,其中研发费用22.04亿元,同比增长4.35%,研发总投入占工业销售收入的9.91%][63][65] - [2023年公司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52.32亿元,同比增长10.29%][63] - [公司本期营业收入2602.95亿元,同比增长12.21%;营业成本2289.67亿元,同比增长13.63%][126] - [销售费用139.02亿元,同比减少2.64%;管理费用57.12亿元,同比增长14.43%][126] - [财务费用14.86亿元,同比增长13.14%;研发费用22.04亿元,同比增长4.35%][126] - [分行业来看,分销业务营业收入2337.60亿元,同比增长13.62%;工业业务营业收入262.57亿元,同比减少1.87%][129] - [分地区来看,国内销售收入2559.67亿元,同比增长12.08%;国外销售收入31.85亿元,同比增长11.45%][131] - [心血管系统治疗领域营业收入47.67亿元,毛利率66.24%,同比减少3.15个百分点][134] - [消化道和新陈代谢治疗领域营业收入26.40亿元,毛利率71.59%,同比增加2.19个百分点][134] - [公司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22.04亿元,资本化研发投入3.98亿元,研发投入合计26.02亿元][143]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91%,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15.30%][143]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52.32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 - 24.92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2.3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占净利润101.26%][163] - [本期期末衍生金融资产2596393.11元,占总资产0.001%,较上期期末变动 - 46.13%,因持有的远期外汇合同公允价值下降][164] - [本期期末应收款项融资2320106012.96元,占总资产1.095%,较上期期末变动42.57%,因持有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64] - [本期期末其他应收款3381133896.89元,占总资产1.60%,较上期期末变动31.32%,因持有的其他应收款增加][164] - [报告期内投资总额为29.1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01亿元,减幅为6.46%][166] - [上藥控股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1437.42亿元,净利润为24.55亿元;上藥科園信海醫藥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563.65亿元,净利润为10.69亿元等(列举了各主要控股参股公司营收和净利润情况)][168] 荣誉与合作 - [2023年公司入选《财富》「世界500强」「全球制药企业50强」等多项荣誉][46] - [公司与上海交大联合申报「创新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与中国药科大学共建「创新药物研究院」][47] - [公司打造的上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被授牌「上海医药开放创新中心」,与香港科技园打造联合创新孵化器][47] - [2023年公司与赛诺菲达成全渠道、全国范围的重大战略合作][48] - [公司荣获「2023年度亚太质量组织-创新奖」最优质(Star)奖项,旗下企业获全国类质量奖项27个,省市类质量奖项112个][49] - [上海医药ESG工作连续两年被MSCI评为AA级,在Wind的ESG评级中也为AA级,2023年入选多个ESG榜单,并发布全国首个医药行业ESG信息披露指南][103] 项目进展 - [上药金山绿色制药精品基地等重大项目如期建成,「超限魔坊」获业内高度评价][49] - [截至2023年末,公司有3款创新药、1款改良型新药上市,68项新药管线,其中创新药55项(含美国临床II期3项),改良型新药13项][66] - [在创新药管线中,已有3项提交preNDA或上市申请,4项处于关键性研究或临床III期阶段][66] - [公司多个在研药物处于不同临床阶段,涉及肿瘤、精神神经、感染等多个治疗领域,如I022联合用药乳腺癌脑转移处于临床II期,I025 - A 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处于临床I期等][70] - [公司有多个项目获得临床批件,如自身免疫I035炎症性肠病、肿瘤B019白血病(儿中心项目)等][71] - [公司为聚焦优势项目,终止临床前项目I025(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BCD - 057(类风关)和BCD - 022(乳腺癌)][74] - [I001片针对高血压适应症的NDA上市申请于2023年6月获受理,主要终点已达到;2023年中国医院处方降血压类药物总计销售金额为234.6亿元;对炎症性肠病和糖尿病肾病两项适应症正积极开展入组][75] - [X842反流性食管炎适应症的NDA上市申请于2023年2月获受理;2022年传统PPI类产品销量总计达130亿元,2023年质子泵抑制剂产品销量总计达115亿元(其中P - CAB约6.8亿元)][76] - [I037截至2023年底入组过半,总体安全性良好;2023年脑血管和外周血管治疗药物市场规模177亿元(其中注射剂129亿元)][77] - [B013于2023年8月底完成三阴乳腺癌II期临床试验入组,目前安全性良好][78] - [SPH4336片针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脂肪肉瘤的Ⅱ期临床试验获美国FDA批准,在国内已完成针对晚期实体瘤的I期临床试验][79] - [NJ - 2021 - 002(Z)(痔疮)和NJ - 2021 - 002(F)(放射性直肠炎)I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II期临床已完成入组或正在开展][80] - [报告期内公司共13个品种(16个品规)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过评产品累计增加到60个品种(87个品规)][81] - [上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一期预计2024年上半年投入试运行,将引入中国首个联合实验室(CO.LAB)][82] - [沪港联合创新孵化器“01LABS@HongKong”于2024年1月开业,已有2家公司确认入驻][83] - [2023年公司推进海外业务布局,上药泰国、新加坡公司有业务进展,菲律宾市场准入突破,上药阿联酋公司取得营业执照,上药常药获泰国相关证书][92][93] - [2023年8月启动商业板块南北平台整合项目,如期实现全国25省及4大专业板块一体化运营目标][95] - [公司多个研发项目有进展,如I001项目III期临床结束已递交NDA,B001 - C完成I期临床全部受试者入组等,各项目研发投入金额及占比不同,部分项目投入金额较上年同期有变动,如I001投入金额5216.25,占营业收入比例0.20%,较上年同期变动 - 34%][145] -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13个品种(16个品规)一致性评价批件][148] - [报告期内公司有6个药品申报生产,涉及反流性食管炎、高血压等多种适应症][152][153] - [报告期内公司10个药品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6个药品获得药品注册证书][157] - [报告期内公司缬更昔洛韦片(中西)申报ANDA][162] 业务板块情况 - [公司医药商业分销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建成院内供应链服务(SPD)项目300 + 个,流通业务规模居全国第2位][48] - [公司2023年工业销售收入过亿产品数量48个,与去年持平;60个重点品种销售收入149.40亿元,同比略有下降][85] - [中药板块2023年实现工业收入98.17亿元,同比增长10.30%,旗下7家企业获“2023年中成药工业百强企业”,新增2个中华老字号品牌,共拥有6个][87] - [生脉饮等过亿品种销售收入平均增速超40%,苏合香丸等休眠恢复产品已恢复销售][88] - [2023年公司医药商业销售破百亿的省份达6个][94] - [2023年公司全年成功引入进口总代品种29个,进口疫苗代理销售收入约52亿元,同比增长19%][96] - [2023年公司药品CSO合约推广业务销售金额约29亿元,同比增幅约达50%,与赛诺菲达成超50亿合约销售战略合作][97] - [2023年公司器械大健康业务销售约363亿,积极拓展非药新业务,医美业务在多地快速增长,产品已准入300家头部医美机构][98] - [截至2023年末,上药云健康拥有200 + 家DTP药房及授权院边店,覆盖全国25省66市,与300多家新特药企达成合作,是80%创新药全国首单落地的第一选择][99] - [截至2023年底,镁信健康累计为患者节约支出约24亿元,服务保单量近2.5亿张,覆盖中国70%上市创新药,在全国150 + 座城市实现医疗保障覆盖][100] 公司战略与规划 - [公司未来将在生物医药方面打造创新生态,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管线布局;在医药商业强化全国区域一体化平台化建设;在医药工业加快中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51] - [公司未来将加大投资并购力度,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合规建设、履行社会责任][51] - [公司提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领先药企的发展战略,推进四大转型发展举措][170] - [以创新发展为核心,加强研发投入,推动现有研发平台建设,推进商业服务创新][171] - [以国际化发展为抓手,加速国际化步伐,以制剂出口为突破口,加强海外研发合作和关注海外并购项目][172] - [以融产结合发展为助力,深化融产结合运作,拓展融资渠道和投资手段][173] - [以集约化发展为根本,医药工业板块向研发型药企转型,医药商业板块向科技型健康服务升级][174] - [以数字化上药建设为赋能,以大数据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和体系能力][174] - [2024年公司将围绕目标,在科技创新方面力争创新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175][176] - [2024年公司在工业发展方面将打造自有营销体系和卓越制造体系,提高工业发展水平][177] - [推进商业板块业务与资源协同一体化发展,拓展多领域多渠道创新业务][178] - [优化投资并购策略,加快以产品为主的并购,补强业务能力和产业链薄弱环节][178] - [完善人力体系,优化人才布局,储备领军型、复合型及专业技能人才][179] 合规与风控 - [公司贯彻国家整治医药领域腐败要求,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合规和风控管理][50] 研发相关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创新药、中药、罕见病用药和儿童用药研发管线布局][102] - [上药睿尔作为公司旗下罕见病平台,有在研项目16项,重点产品SRD4610完成II期临床试验,SRD2407完成注册申报,SRD6214和SRD6016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104]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66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3.46%][143] 利润分配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1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15.18亿元(含税),占当年合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0.30%][19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金额为20.75亿元][196] - [公司实行连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最近三年现金分红累计分配利润应不少于最近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97]
2023年营收稳健增长;创新药迎来收获期
华兴证券· 2024-04-05 00:00
财务数据 - 上海医药2023年营收稳健增长,达到2630亿元,同比增长12%[4] - 公司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7.68亿元,同比下降33%;扣非归母净利润35.96亿元,同比下降16%[4] - 医药分销实现2023年营收2338亿元,同比增长14%,毛利率下滑至6.3%[5] - 医药工业2023年实现收入263亿元,同比下降2%,毛利率减少至58.5%[6] - 公司2024-2025年EPS预测分别下调18%和19%,SOTP目标价下调至22.37元[7] - 公司2024-2025年营收预测下调11%-15%,毛利下调13%-17%,归母净利润/ EPS分别下调18%-19%[16] - 公司2024-2026年盈利预测调整,医药工业营收预测下调17%-21%,医药分销营收预测下调10%-15%[16] - 公司2024-2026年营收预测下调11%-15%,毛利下调13%-17%,归母净利润/ EPS分别下调18%-19%[16] - 上海医药2024年毛利预计将下降,分别为34,793百万元、38,903百万元和42,403百万元[18] - 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将减少至5,765百万元,2025年和2026年也将继续下降[19] - EPS预计2024年为1.56元,2025年和2026年也将呈下降趋势[20] 业务展望 - 医药商业领域包括CSO、疫苗、器械大健康等业务成为未来增长点,市值达到11031万美元[2] - 公司2026年医药商业(分销)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325,004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39.2%[31] - 公司2026年医药商业(零售)预计净利润将达到13,856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46.7%[31] - 2026年医药工业预计毛利润率将保持在58.5%的水平[31] - 2026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预计为830百万元,较2023年大幅下降[31] 其他信息 - 公司声明具备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32] - 公司研究报告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不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出保证[32] - 公司可能存在持有或交易报告中提及公司发行证券的情况,投资者应考虑利益冲突[32] - 公司评级体系中,“买入”公司股票相对大盘涨幅在10%以上[32] - 公司行业评级体系中,“超配”行业相对大盘涨幅在10%以上[32]
上海医药(0260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4-02 12:01
公司概况 - 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3年度业绩公告[1] - 公司的使命是持之以恆,致力於提升民眾的健康生活品質[4] - 公司的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份代碼为601607;亦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碼为02607[6]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的12个月[6] - 上海实业集团是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公司[8] - 上海实业集团旗下包括上海实业控股、上海潭东企业咨询服务等公司[8] - 集团旗下公司包括上海国盛集团、上海国盛集团资产等[8] 董事会及管理层 - 公司董事包括沈波先生、钟涛先生、杨秋华先生、李永忠先生、董明先生、陈发树先生、王忠先生、顾朝阳先生、霍文逊先生、徐有利先生、余卫东先生、马加先生、钟涛先生、黄沛翘女士等人[12] - 楊秋華先生于2024年3月19日被任命为董事长、执行董事、战略委员会委员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12] 财务表现 -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收入为2602.95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增长39.4%[14] - 2023年度净利润为51.67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下降26.3%[14] - 公司总资产在2023年达到2119.73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增长54.6%[14]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602.95亿元,同比增长12.21%[27] - 醫藥商業实现销售收入2340.38亿元,同比增长14.04%[27] -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68亿元,同比下降32.92%[27]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26.02亿元,研发费用占工业销售收入的9.91%[28] - 公司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为52.32亿元,同比增长10.29%[28] 研发与创新 - 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构建开放多元的创新体系,加速推进研发管线进程[29] - 公司在研新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已有多款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进入临床阶段或申请阶段[31][32] - 公司在腫瘤治療領域有多個藥品正在進行臨床試驗,包括乳腺癌、肺癌等[33] - 公司在自身免疫治療領域也有多個藥品正在進行臨床試驗,包括類風濕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等[33] - 公司在精神神經領域有藥品正在進行臨床試驗,包括阿爾茨海默症、抑鬱症等[34] 产品与业务 - 公司共计13个品种(16个品规)通过了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过评产品累计增加到60个品种(87个品规),位居行业前列[41] - 公司围绕大品种聚焦战略,实现全年工业销售收入过亿产品数量48个,覆盖心血管、消化系统、免疫代谢、全身抗感染、精神神经和抗肿瘤等领域[45] 国际业务与合作 - 公司与中国药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创新药物研究院”,旨在通过集聚双方的创新要素和优势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44] - 公司2023年国际业务收入稳中有升,海外市场拓展取得实质性进展[50] 股权结构与股票期权激励 - 公司182名股票期权激励对象第二期可行权的股票期权共计7,421,700份,行权截止日为2024年2月13日[162] - 公司23名预留股票期权激励对象第一期可行权的股票期权共计755,700份,行权截止日为2024年2月7日[162] - 公司2019年股权激励计划共计6,976,800份股票期权,行权截止日期为2025年2月13日[163]
上海医药(601607)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3-29 00:00
公司荣誉与发展 - 公司在2023年继续入选《财富》“世界500强”、“全球制药企业50强”,并获得多项荣誉[3] - 公司生物医药产业布局加快,与上海交大、中国药科大学等合作建设创新平台[4] - 公司医药流通业务规模连年高居全国第2位,建立庞大高效的分销网络[5] - 公司荣获多个质量奖项,以数字化赋能安全生产、质量管理与精益管理[6]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602.95亿元,同比增长12.21%[22] -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68亿元,同比下降32.92%[22] - 公司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52.32亿元,同比增长10.29%[27] 公司研发与创新药管线 - 公司在研创新药管线中,已有3款创新药和1款改良型新药上市,新药管线共有68项,其中创新药55项,改良型新药13项[29] - 公司在研创新药管线中,涉及多个治疗领域,包括消化代谢、心血管、肿瘤、自身免疫等,涵盖了多种适应症,如反流性食管炎、原发性高血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30] - 公司在研创新药管线中,有多个项目已进入临床III期阶段,包括宫颈癌、非小细胞肺癌、银屑病等,展现了良好的研发进展和潜在市场前景[30] 公司国内外业务拓展 - 公司加速海外市场拓展,多个产品在海外市场取得实质性进展[37] - 公司完成菲律宾市场准入突破,多个产品完成注册并拟近期上市[38] - 公司完成湖南润吉药业并购以及正大天晴商业板块并购,拓展国内医药流通网络[39] 公司治理与人事 - 公司董事会共有8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董事,符合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要求[120]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2023年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人民币4,324.17万元[152] - 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杨秋华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