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医药(02607)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溶液获得批准生产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10 04:17
药品获批情况 - 上海医药下属信谊金朱的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溶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 注册证书编号为2025S01596 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254361 [1] - 该药品为化学药品3类 剂型为吸入制剂 规格为2ml:20μg [1] 药品相关信息 - 该药品用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的维持治疗 每日两次可长期使用 原研药由美国Mylan Specialty L P开发 商品名PERFOROMIST 2007年在美国上市 [2] - 信谊金朱于2023年6月提交注册申请 截至公告日已投入研发费用约440 55万元 [2] - 中国境内现有4家上市许可持有人 包括重庆德润笙医药 健康元药业等 [2] - 2024年中国大陆医院采购该药品(2ml:20μg)金额达46 155万元 [2] 对公司影响 - 按新注册分类获批的仿制药在医保支付和医疗机构采购领域将获得更大政策支持 [3] - 该药品获批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 提升竞争力 并为后续仿制药申报积累经验 [3]
上海医药:常州制药厂利伐沙班片获美国FDA批准
快讯· 2025-05-20 16:25
公司动态 - 下属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的利伐沙班片简略新药申请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1] - 该药品用于降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和全身性栓塞风险 [1] - 常州制药厂于2021年12月提出ANDA申请 [1] - 公司已投入研发费用约820万元 [1] 市场表现 - 2023年利伐沙班片在美国销售额约81.3亿美元 [1] - 2024年1-3季度销售额约63.3亿美元 [1] 战略意义 - 本次批准对公司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具有积极意义 [1]
上海医药:2025年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医药商业创新业务增速瞩目-20250507
海通国际· 2025-05-07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HK$13.73 [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上海医药营收符合预期,医药商业创新业务增速瞩目,虽归母净利润受工业利润贡献下滑等因素影响同比下降,但商业板块展现出较强业绩韧性,预计公司后续会持续提升管理、提质增效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上海医药实现营收707.6亿元,同比+0.9%;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13.6%;扣非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8.1% [3] - 医药商业板块一季度收入648.8亿元,同比+2.6%,其中药品合约销售CSO业务收入超18亿元,同比+9.9%,创新药分销业务收入125亿元,同比+23.2%,器械大健康业务收入109亿元,同比+6.9%,商业板块贡献利润8.3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3] - 医药工业板块一季度收入58.9亿元,同比-15.3%,环比+8.0%,研发投入6.1亿元,工业板块贡献利润5.3亿元,同比-21.4% [4] - 一季度销售费用27.6亿元,同比-16.1%,销售费用率3.9%,同比-0.8pcts;管理费用率1.9%,同比-0.1pcts,研发费用率0.7%,同比基本持平,财务费用率0.5%,同比基本持平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使用现金流折现模型及FY26 - FY33的现金流进行估值,基于WACC 6.2%、永续增长率3%、港股对A股折价60%(均不变),维持公司目标价HKD13.73 [5] 财务数据预测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 | ---- | ---- | ---- | ---- | ---- | |营收(CNY mn)|260,295|275,251|297,348|319,081| |营收增速|12.2%|5.7%|8.0%|7.3%| |净利润(CNY mn)|3,768|4,553|4,939|5,427| |净利润增速|-26.1%|13.6%|9.3%|9.9%| |ROE|6.5%|7.2%|7.4%|7.7%| |毛利率|12.0%|11.1%|11.2%|11.1%|[2][11] ESG情况 - 环境方面,上海医药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18] - 社会方面,公司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履行社会责任 [18] - 治理方面,公司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治理体系,优化ESG结构 [19]
上海医药(02607):2025年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医药商业创新业务增速瞩目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06 18: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HK$13.73 [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上海医药营收符合预期,医药商业创新业务增速瞩目,虽归母净利润受工业利润贡献下滑等因素影响同比下降,但预计后续管理和费用率有望改善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上海医药市值HK$63.18bn/US$8.15bn,日交易额(3个月均值)US$7.17mn,发行股票数目919.07mn,自由流通股占比74% [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07.6亿元,同比+0.9%;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13.6%;扣非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8.1% [3] 分板块情况 - 医药商业板块一季度收入648.8亿元,同比+2.6%,由创新业务拉动,CSO业务收入超18亿元,同比+9.9%,创新药分销业务收入125亿元,同比+23.2%,器械大健康业务收入109亿元,同比+6.9%,贡献利润8.3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3] - 医药工业板块一季度收入58.9亿元,同比-15.3%,环比+8.0%,研发投入6.1亿元,贡献利润5.3亿元,同比-21.4% [4] 毛利率与费用率 - 一季度销售费用27.6亿元,同比-16.1%,销售费用率3.9%,同比-0.8pcts;管理费用率1.9%,同比-0.1pcts,研发费用率0.7%,同比基本持平,财务费用率0.5%,同比基本持平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使用现金流折现模型及FY26 - FY33的现金流进行估值,基于WACC 6.2%、永续增长率3%、港股对A股折价60%,维持目标价HKD13.73 [5] ESG情况 - 环境方面建立健全环境管理系统和系列规范性文件;社会方面积极投身慈善公益;治理方面不断完善可持续治理系统和优化ESG结构 [18][19]
上海医药一季度归母净利润达13.33亿元 进口总代、创新药服务等业务表现亮眼
证券日报网· 2025-04-28 20:47
公司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07.63亿元,同比增长0.87% [1] - 医药工业销售收入58.85亿元,医药商业销售收入648.78亿元 [1] - 归母净利润13.33亿元 [1] 医药商业创新业务 - 进口总代业务销售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9.0% [1] - 创新药业务销售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23.2% [1] - CS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89% [2] - 器械大健康业务销售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6.9% [2] 业务发展与合作 - 临港新片区药械进出口服务中心揭牌,推动临床急需药品进口、罕见病用药临时进口等场景落地 [1] - 打造创新药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与安斯泰来、康方生物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1] - 器械大健康业务与多家产业伙伴达成战略合作,打造从产品交付到终身服务的闭环管理体系 [2]
上海医药(02607)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28 17:0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7.63亿元,同比增长0.87%[10]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3亿元,同比下降13.56%[10]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63亿元[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2.04亿元,同比增长59.73%[20] - 总资产2258.7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1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730.1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86%[20]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982.88万元[22]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变动比例163.19%,因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增加[2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707.63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701.53亿元[3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686.67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678.92亿元[35]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6.40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8.66亿元[36]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3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5.42亿元[36] - 2025年第一季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 - 344.19万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46.32万元[37] - 2025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16.37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8.66亿元[38]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36元/股,2024年第一季度为0.42元/股[38] - 2025年第一季度稀释每股收益0.36元/股,2024年第一季度为0.42元/股[38]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09.10亿元,2024年同期为666.02亿元,同比增长6.47%[40]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2.04亿元,2024年同期为 -54.74亿元,亏损幅度收窄[41]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9.73亿元,2024年同期为18.42亿元,由盈转亏[41]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64亿元,2024年同期为32.50亿元,同比增长18.90%[42] -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6.91亿元,2024年同期为 -3.74亿元,由负转正[4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10.2916万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445.59112万美元[50]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6458.799918万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3811.657002万美元[50]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6459.933822万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3945.285961万美元[51] - 2025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6452.745947万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3944.870048万美元[52]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570.848281万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3338.657107万美元[53]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8821.36114万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1778.6403万美元[53]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250.512859万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8439.983193万美元[53]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5567.782989万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49484.853151万美元[53] - 2025年第一季度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7,378,175.70元[54] - 2025年第一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500,000,000.00元[54] - 2025年第一季度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为2,998,941,666.67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999,522,500.00元[54]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350,063,274.14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999,522,500.00元[54] - 2025年第一季度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3,501,100,000.00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3,301,100,000.00元[54] - 2025年第一季度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45,336,809.72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94,146,758.39元[54]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556,460,775.29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3,400,260,953.83元[54]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93,602,498.85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400,738,453.83元[54] -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1,634,580,798.36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1,079,986,832.64元[54] - 2025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418,262,117.38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6,849,744,561.38元[54] 各业务板块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中医药工业销售收入58.85亿元,医药商业销售收入648.78亿元[10] - 其中工业板块贡献利润5.32亿元,商业板块贡献利润8.34亿元,主要参股企业贡献利润1.96亿元[10] - 进口总代理业务销售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9.0%[18] - 创新药业务销售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23.2%[18] - 药品CS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89%[18] - 器械大健康业务销售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6.9%[18] 研发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6.12亿元,其中研发费用4.97亿元,同比基本持平[11] - 报告期内公司旗下2个产品获生产批文,8个产品(13个品规)申报生产[13]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3个品种(3个品规)通过一致性评价,截至期末累计77个品种(106个品规)过评[13] - B001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适应症关键性研究完成58例受试者入组[14] - B007膜性肾病适应症II期临床完成67例受试者入组[14] - B007重症肌无力适应症II期临床完成41例受试者入组[14] - B007天疱疮适应症II期临床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14] 资产负债项目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36,166,579,289.29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5,744,328,038.57元有所增加[29]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85,354,444,157.59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9,129,205,739.16元有所增加[29] - 2025年3月31日存货为37,816,903,996.22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8,943,669,737.08元有所减少[29]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177,311,702,074.79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71,823,107,421.97元有所增加[29] - 2025年3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为7,182,247,645.21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8,066,844,872.89元有所减少[30]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48,560,189,615.02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9,386,322,726.20元有所减少[30] - 2025年3月31日短期借款为42,909,928,847.57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8,064,098,967.71元有所增加[31]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130,813,134,867.82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6,038,386,279.10元有所增加[31]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97.58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114.29亿元[32] - 2025年3月31日负债合计1405.71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1374.67亿元[32]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74.18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90.53亿元,减少17.95%[45] - 2025年3月31日其他应收款为181.90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152.62亿元,增长19.19%[45] - 2025年3月31日短期借款为21.95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16.93亿元,增长29.67%[46] - 2025年3月31日应付账款为5.52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4.54亿元,增长21.57%[46]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为679.10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662.52亿元,增长2.50%[46]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10.6002395319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29.5881900454亿美元[47] - 2025年3月31日负债合计275.1669841833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258.0113089711亿美元[47] 股东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80,068,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比例24.761%为最高[2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股份总数3,708,361,809股,其中A股股份2,789,289,105股,H股股份919,072,704股[28]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户数80,068户,其中A股78,411户,H股1,657户[28]
上海医药(0260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6:4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是于中国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 - 公司股份包括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的A股和H股,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并以人民币买卖,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并以港元买卖[4] - 公司A股股份代码为601607,H股股份代码为02607[1] - 公司官网为www.sphchina.com[1]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4] - 公司愿景是成为受人尊敬、拥有行业美誉度的领先品牌药制造商和健康领域服务商[2] - 公司使命是持之以恒,致力于提升民众的健康生活品质[2] - 公司核心价值观是创新、诚信、合作、包容、责任[2] - 公司控股股东包括上实集团、上海上实和上药集团[6] - 公司旗下有上药控股、上药云健康、镁信健康等子公司[10]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2020 - 2024年) - 2020 - 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91,909,156千元、215,824,259千元、231,981,300千元、260,295,089千元、275,250,935千元[17] - 2020 - 2024年公司除所得税前利润分别为7,175,483千元、8,143,814千元、8,808,353千元、7,054,297千元、8,020,006千元[17] - 2020 - 2024年公司年度利润分别为5,605,264千元、6,274,569千元、6,992,015千元、5,166,570千元、5,870,011千元[17] - 2020 - 2024年公司总资产分别为149,185,656千元、163,435,509千元、198,134,901千元、211,972,534千元、221,209,430千元[18] - 2020 - 2024年公司总负债分别为94,444,926千元、104,369,299千元、120,132,450千元、131,646,441千元、137,467,066千元[18]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2024年)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52.51亿元,同比增长5.75%[25][26] - 2024年公司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5.53亿元,同比上升20.82%[25][26] - 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40.65亿元,同比增长13.04%[25]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28.18亿元,其中研发费用23.94亿元,同比增长8.64%[27] - 2024年公司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58.27亿元,同比增长11.39%[28] - 公司营业收入为2752.51亿元,同比增长5.75%;营业成本为2446.19亿元,同比增长6.84%[55] - 销售费用为127.14亿元,同比下降8.55%;研发费用为23.94亿元,同比增长8.64%[55] - 投资收益为3.80亿元,同比增长658.44%;资产处置收益为1.88亿元,同比增长103.26%[55] - 国内销售收入为2702.20亿元,毛利率为10.71%,同比减少0.92个百分点[58] - 国外销售收入为39.67亿元,毛利率为29.69%,同比减少3.48个百分点[58] - 工业营业收入为237.31亿元,毛利率为59.21%,同比增加0.71个百分点[59] - 分销营业收入为2511.67亿元,毛利率为5.94%,同比减少0.37个百分点[59] - 零售营业收入为85.14亿元,毛利率为12.84%,同比增加0.87个百分点[59] - 其他业务营业收入为2.74亿元,毛利率为24.35%,同比增加12.04个百分点[59] - 公司主营业务总收入2373075.70万元,总营业成本968068万元,总毛利率59.21%,较上年分别增减 - 9.62%、 - 11.17%、0.71%[60] - 工业总成本968068.1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17%;商业及其他成本24442887.0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17%;公司营业成本总计24461926.1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4%[63]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239443.38万元,资本化研发投入42371.78万元,研发投入合计281815.16万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11.88%,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15.04%[65]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8.27亿元,同比增加11.39%,占净利润99.27%;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16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8.64亿元[76] - 衍生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1622.48万元,占总资产0.01%,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524.90%[78]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为11.22亿元,占总资产0.51%,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 - 41.21%[78] - 报告期内投资总额为9.7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9.41亿元,减幅66.63%,上年同期投资额为29.13亿元[7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2.14%,同比上升0.03个百分点[162] - 2024年利息保障倍数为5.32倍,2023年为4.74倍[16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借款余额为465.87亿元,超短期融资券余额60.32亿元,其中美元贷款余额折合人民币3.92亿元,澳元贷款余额折合人民币2.70亿元[16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净额为802.51亿元,同比增长7.23%[16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余额为594.83亿元,同比增长8.88%[16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货币资金余额38.63亿元[16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2024年) - 2024年医药工业销售收入237.31亿元,同比下降9.62%;医药商业销售收入2515.20亿元,同比增长7.47%[25] - 2024年工业板块贡献利润21.93亿元,同比增长3.95%;商业板块贡献利润33.85亿元,同比增长1.05%;主要参股企业贡献利润4.70亿元,同比下降12.98%[25] - 2024年中药板块实现工业收入95.71亿元[38] - 报告期内,公司工业销售收入过亿产品44个,过10亿产品2个,60个重点品种销售收入137.32亿元,同比增长1.43%[39] - 2024年,公司医药商业创新药板块实现销售305亿元,同比增幅29.7%,新增进口总代品规25个[40] - 2024年公司CSO业务服务规模达80亿元,同比增幅177%,CSO合约产品数量达65个[40] - 2024年,公司器械大健康业务实现销售442亿元,同比增长10.5%[40] - 2024年,医药商业完成销售收入2515.20亿元,同比增长7.47%[41] - 本年度公司海外销售收入实现39.67亿元,同比增长24.53%[43] - 心血管系统营业收入378681.31万元,营业成本122434万元,毛利率67.67%,较上年增减 - 20.56%、 - 23.93%、1.43%[60] - 消化道和新陈代谢营业收入280144.36万元,营业成本78672万元,毛利率71.92%,较上年增减6.11%、4.88%、0.33%[60] - 全身性抗感染营业收入87904.74万元,营业成本55767万元,毛利率36.56%,较上年增减 - 57.65%、 - 55.45%、 - 3.14%[60] - 中枢神经系统营业收入162032.23万元,营业成本54183万元,毛利率66.56%,较上年增减 - 11.39%、27.36%、 - 10.17%[60] -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营业收入180138.60万元,营业成本25984万元,毛利率85.58%,较上年增减9.98%、 - 9.78%、3.16%[60] - 骨骼肌肉系统营业收入85197.15万元,营业成本19083万元,毛利率77.60%,较上年增减 - 1.86%、 - 17.07%、4.11%[60] 公司研发进展 - 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共建“创新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20] - 上海前沿创新中心一期投入运营,吸引15家生态伙伴入驻[20] - 公司实现1项创新药获批上市,多项实现临床阶段突破[21] - 公司全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占工业销售比重持续提升[33] - 截至报告期末,新药管线有54项,其中创新药40项,改良型新药14项[33][34] - 创新药管线中,1项提交上市申请,5项处于临床III期阶段[33] - 改良型新药中,1项提交上市申请,6项进入临床阶段[34] - I001项目有3个适应症处于临床试验中后阶段,高血压适应症NDA上市申请于2024年4月获CDE受理[36] - B001注射液用于治疗视神经营脊髓炎谱系疾病,2024年正式进入关键临床研究[37] - B007注射液2024年开展膜性肾病、重症肌无力和天疱疮3个适应症的研究[37] - 心血管领域I001针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处于NDA阶段[35] - 精神神经领域SRD4610针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处于临床III期[35] - 肿瘤领域BCD - 100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处于临床III期[35] - 报告期内15个品种(16个品规)获批一致性评价,过评产品累计达74个品种(103个品规)[38] - 瘀血痹胶囊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真实世界研究完成全部2000例病例入组[38] - 公司有17个品种药品申报生产,如枸橼酸托法替布缓释片等[72][73] - 公司有15个药品获得生产批文[74] - 研发项目中,苹果酸司妥吉仑片(I001)处于申请上市阶段,用于心血管疾病[69] - B001 - C处于临床III期,用于免疫疾病[69] - I025 - A处于临床I期,用于HER2阳性晚期实体瘤[69] - I048获批临床,用于精神分裂症[69] - 苹果酸司妥吉仑片(I001 - A)处于临床II期,用于糖尿病肾病[69] - 多个仿制药如氨磺必利口服溶液等已获批[69] - 多个一致性评价药品如注射用美罗培南等已获批[69][70] 公司业务动态 - 医药商业板块完善全国25个省市纯销网络[22] - 公司签署收购和黄药业10%股权交易协议[22] - 公司全年完成精益项目161项,获实用新型专利5项[39] - 2024年12月公司正式签署收购和黄药业10%股权的交易协议[43] - 本年度新增海外产品注册申报18个,截至2024年年末累计完成项目申报25个,获批1个[43] - 公司与上药集团续签《房屋租赁框架协议》,2024 - 2026年持续关连交易年度上限均为1亿元,使用权资产总值年度上限均为2.2亿元,2024年实际发生持续关连交易金额3,479.70万元,涉及的使用权资产总值1,735.11万元[146][147] - 公司与财务公司续签《金融服务协议》,2024年每日最高存款余额上限50亿元,实际发生47.71亿元,综合授信余额不超60亿元[148][149] - 公司与永发印务签订《采购框架协议》,2024年采购金额年度上限为9,000万元[150] - 2024年向永发印务集团采购印刷包装材料实际发生金额0.54,交易上限0.9[151] - 2024年与云南白药销售及采购框架协议中,销售金额上限12亿元,采购金额上限7亿元[152] - 2024年向云南白药销售产品实际发生金额7.28亿元,采购产品实际发生金额4.74亿元[153] - 2024年与云南白药持续关连交易实际发生金额对应最高适用百分比率超0.1%但低于5%[152] - 上海生物医药前沿产业创新中心参与设立标的基金,认购2.5亿元份额[155] - 上实资本及GP2因关联关系使设立标的基金构成公司关连交易,最高适用百分比率超0.1%但低于5%[156] - 公司附属公司上海生物医药前沿产业创新中心于2024年12月31日订立参与设立标的基金的合伙协议[155] 公司荣誉与排名 - 公司旗下企业全年共斩获全国及省市质量奖项167项[21] - 上药杏灵“智能工厂”获评工信部首批国家卓越级称号,上药青春宝成为浙江省制药行业首家“未来工厂”[21] - 2024年公司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排名提升至第411位[25] - 公司医药工业位列全球制药企业50强[48] - 公司医药商业是国内第二大全国性医药流通企业和领先的进口药品服务平台[48] - 公司纯销网络直接覆盖全国25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48] 公司子公司情况 - 上药控股有限公司公司持股比例100%,注册资本50亿元,资产规模894.99亿元,营业收入1558.97亿元,净利润23.57亿元[82] - 上药科园信海医药有限公司公司持股比例100%,注册资本13亿元,资产
上海医药(0260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21:3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股代码601607,H股代码02607[2][7]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7] - 公司执行董事为杨秋华、沈波、李永忠及董明;非执行董事为张文文学;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顾朝阳、霍文逊、王忠及万钧[4] - 公司愿景是成为受人尊敬、拥有行业美誉度的领先品牌药制造商和健康领域服务商[5] - 公司使命是持之以恒,致力于提升民众的健康生活品质[5] - 公司核心价值观是创新、诚信、合作、包容、责任[5] - 公司股份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包括A股和H股[7] - 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以人民币买卖;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港元买卖[7] 财务报告编制与审核 - 公司2024年度业绩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并经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审核[3] - 公司2024年度报告全部内容附于公告后,正式年度报告将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刊登[3] 公司2020 - 2024年关键财务数据变化 - 公司2020 - 2024年的收入分别为191,909,156千元、215,824,259千元、231,981,300千元、260,295,089千元、275,250,935千元[20] - 公司2020 - 2024年除所得税前利润分别为7,175,483千元、8,143,814千元、8,808,353千元、7,054,297千元、8,020,006千元[20] - 公司2020 - 2024年年度利润分别为5,605,264千元、6,274,569千元、6,992,015千元、5,166,570千元、5,870,011千元[20] - 公司2020 - 2024年总资产分别为149,185,656千元、163,435,509千元、198,134,901千元、211,972,534千元、221,209,430千元[21] - 公司2020 - 2024年总负债分别为94,444,926千元、104,369,299千元、120,132,450千元、131,646,441千元、137,467,066千元[21] 公司创新与研发进展 - 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共建“创新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23] - 上海前沿创新中心一期投入运营,吸引15家生态伙伴入驻[23] - 公司实现1项创新药获批上市,多项实现临床阶段突破[24] - 公司组建科学委员会产业创新理事会,推进研发管理组织架构调整,深化与多所科研院所合作,参与设立上海生物医药转化基金二期[35] - 公司持续推动上海康健生细胞技术有限公司组建,与多家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细胞治疗产品研发与产业化,旗下公司细胞疗法研究成果获业内权威平台关注[35] - 截至报告期末,新药管线有54项,其中创新药40项,改良型新药14项[36][37] - 创新药管线中,1项提交上市申请,5项处于临床III期阶段[36] - 改良型新药管线中,1项提交上市申请,6项进入临床阶段[37] - I001项目有3个适应症处于临床试验中后阶段,高血压适应症NDA上市申请于2024年4月获CDE受理[39] - B001注射液用于治疗视神经营养脊髓炎谱系疾病,2024年正式进入关键临床研究[40] - B007注射液2024年开展膜性肾病、重症肌无力和天疱疮3个适应症的研究[40] - 创新药管线中32个项目进入临床阶段,7个项目获批临床[37] - 改良型新药管线中3个项目获批临床,4个项目临床申请已获得受理[37] - 公司在免疫、精神神经、肿瘤、心血管、消化代谢及抗感染等疾病领域有布局策略[36] - 报告期内15个品种(16个品规)获批一致性评价,过评产品累计达74个品种(103个品规)[41] - 公司在罕见病治疗领域有51个在产品种,覆盖67个适应症[41] - 公司有多个在研项目,如苹果酸司妥吉仑片处于申请上市和临床II期,B001 - C处于临床III期等[72] - 公司多个仿制药和一致性评价药品已获批,如氨磺必利口服溶液、注射用美罗培南等[72][73] - 报告期内公司共有17个品种的药品申报生产,如枸橼酸托法替布缓释片、溴吡斯的明缓释片等[75][76] - 报告期内公司共有15个药品获得生产批文[77] - SRD4610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适应症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78] 2024年公司整体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52.51亿元,同比增长5.75%,其中医药工业销售收入237.31亿元,同比下降9.62%,医药商业销售收入2515.20亿元,同比增长7.47%[28] - 2024年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5.53亿元,同比上升20.82%,其中工业板块贡献利润21.93亿元,同比增长3.95%,商业板块贡献利润33.85亿元,同比增长1.05%,主要参股企业贡献利润4.70亿元,同比下降12.98%,扣非净利润40.65亿元,同比增长13.04%[28] - 2024年公司持续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排名提升至第411位,还获得“全球制药企业50强”等诸多荣誉[28]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28.18亿元,其中研发费用23.94亿元,同比增长8.64%[30] - 报告期内公司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58.27亿元,同比增长11.39%[31] 各业务线2024年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中药板块实现工业收入95.71亿元[41] - 报告期内工业销售收入过亿产品44个,过10亿产品2个,60个重点品种销售收入137.32亿元,同比增长1.43%[42] - 2024年医药商业创新药板块销售305亿元,同比增幅29.7%,新增进口总代品规25个[43] - 2024年CSO业务服务规模达80亿元,同比增幅177%,CSO合约产品数量达65个[43] - 2024年器械大健康业务销售442亿元,同比增长10.5%[43] - 2024年医药商业销售收入2515.20亿元,同比增长7.47%[44] - 国内销售营业收入为2702.20亿元,毛利率为10.71%,较上年减少0.92个百分点[61] - 国外销售营业收入为39.67亿元,毛利率为29.69%,较上年减少3.48个百分点[61] - 工业营业收入为237.31亿元,毛利率为59.21%,较上年增加0.71个百分点[62] - 分销营业收入为2511.67亿元,毛利率为5.94%,较上年减少0.37个百分点[62] - 零售营业收入为85.14亿元,毛利率为12.84%,较上年增加0.87个百分点[62] - 其他业务营业收入为2.74亿元,毛利率为24.35%,较上年增加12.04个百分点[62] - 公司主营业务总收入2373075.70万元,总营业成本968068万元,总毛利率59.21%,较上年分别增减 - 9.62%、 - 11.17%、0.71%[63] - 心血管系统营业收入378681.31万元,营业成本122434万元,毛利率67.67%,较上年增减 - 20.56%、 - 23.93%、1.43%[63] 公司运营与管理成果 - 公司旗下企业全年共斩获全国及省市质量奖项167项[24] - 上药杏灵“智能工厂”获评工信部首批国家卓越级称号,上药青春宝成为浙江省制药行业首家“未来工厂”[24] - 报告期内完成精益项目161项,获实用新型专利5项[42] - 瘀血痹胶囊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真实世界研究完成2000例病例入组[41] 公司战略与发展规划 - 2025年公司将持续提升医药商业支撑能力,夯实工业产业基础,完善自研组织,拓展细胞与基因治疗“新赛道”[89] - 公司发展战略包括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聚焦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87][88] 公司面临的风险 - 公司可能面临国际贸易、药品价格下调、创新药研发、商誉减值等风险[90] 公司财务报告审批情况 - 本年度报告已经公司审计委员会审阅并经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批通过,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91] 公司业务性质 - 公司主要业务覆盖医药工业、分销与零售,报告期内业务性质无重大变动[92] 公司分红情况 - 2024年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9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10.75亿元(含税),2024年度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3.72亿元(含税),占当年合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13%[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37.08亿股,实施分配后,结存合并未分配利润为354.72亿元[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金额为23.33亿元[97] - H股现金分红预计发放时间为2025年8月30日前[96] - 对于“沪股通”投资者,公司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符合条件可申请退税[98] - 内地个人投资者和内地证券投资基金通过港股通投资公司H股,公司按20%税率代扣个人所得税,内地企业投资者自行申报缴纳[99]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386333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04%,其中关联方销售额371523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35%[101]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2510437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0.26%,其中关联方采购额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0%[101] 公司股东持股情况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期末持股918224249股,比例24.764%[110] - 上药集团期末持股716516039股,比例19.324%[110] - 云南白药期末持股665626796股,比例17.951%[110] - 上实集团及其附属子公司期末持股647310298股,比例17.457%[110] - 新华保险及其附属子公司期末持股206159178股,比例5.560%[11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期末持股76777476股,比例2.071%[110]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期末持股41330543股,比例1.115%[110] - 上实集团系持有公司股份13.64亿股,占全部股本36.78%,其中A股占比40.37%,H股占比25.90%[114] - 上海上实系持有公司A股11.25亿股,占全部股本30.35%,占全部已发行A股40.35%[114] - 上药集团持有公司A股7.17亿股,占全部股本19.32%,占全部已发行A股25.69%[114] - 云南白药持有公司A股6.66亿股,占全部股本17.95%,占全部已发行A股23.87%[114] - 新华保险及其附属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2.06亿股,占全部股本5.56%,其中A股占比5.81%,H股占比4.79%[114] - 2024年11月新华保险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约占公司总股本5.05%,报告期末A股增至1.62亿股,H股增至4400.66万股[116] 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 2019年12月19日,公司向211名激励对象授出2568万份股票期权,后调整为向210名激励对象授出2560万份[115] - 2020年12月15日,公司向28名激励对象授出273万份股票期权[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首次授予激励对象调整为170名,期权调整为2206.572万份;预留期权激励对象调整为20名,期权调整为219.14万份[1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有1325.5721万份A股股票期权行权,已授出但尚未行权的A股股票期权数量为374.1715万份[118][119] - 期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为公司高级、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骨干等雇员,不包括特定人员[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授出A股股票期权数量为2425.712万份,不超公司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122][124] - 首次授予中160名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获授1889.572万股,占授予总量77.898%,占总股本0.665%;预留授予20人获授219.14万股,占授予总量9.034%,占总股本0.077%[122] - 参与激励计划的单个激励对象累计获授股份总数不超2019年12月18日公司股本的1%[125] - 期权激励计划等待期为24个月[126] - 可行权日为交易日,且不在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等特定区间内[127] - 第一、二个行权期可行权数量各占获授权益数量的33%,第三个行权期占34%[128] - 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18.41元/股,公司发生特定事项时行权价格相应调整[129] - 期权激励计划自股东会审议通过生效,至股票期权行权或注销完毕止[130] - 授出的股票期权有效期自授予登记日起最长不超60个月[131] - 期权激励计划公告公布前1个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交易均价为18.2
上海医药:2024年业绩前瞻:医药商业稳定增长;降本增效持续推进
海通国际· 2025-01-23 18: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上海医药2024年医药商业稳健增长、工业小幅下滑,降本增效持续推进;略微调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目标价至14.39港币,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上海医药现价HK$12.32(2025年01月21日收盘价),目标价HK$14.39,市值HK$51.44bn / US$6.61bn,日交易额(3个月均值)US$5.73mn,发行股票数目919.07mn,自由流通股74%,1年股价最高最低值HK$14.60 - HK$10.16 [2] 业绩前瞻 - 收入端:预计2024年营收2773亿元,同比+6.5%;商业板块收入2527亿元,同比+8.0%,其中分销业务收入2529亿元,同比+8.2%;工业板块收入246亿元,同比 - 6.5%;研发费用22亿元,同比持平 [3] - 毛利率与经营费用率:预计2024年毛利率同比下滑0.9个百分点至11.1%;销售费用率同比下滑0.7个百分点至4.6%,管理费用率同比下滑0.1个百分点至2.1%,财务费用率基本维持在0.6%,经营利润同比增长5.9%至81亿元 [4] - 利润端: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48亿元,同比+28.1% [4] - 收购股权:2024年1月宣布收购上海和黄药业10%股权,完成后将持有60%股权成为实际控制人;该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净利润27/6.6亿元,2024年1 - 10月实现收入/净利润25/6.3亿元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略微下调2024年收入预测至2773亿元,上调2025/26年收入预测至3008/3240亿元;下调2024/25/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至48/54/57亿元 [5] - 使用现金流折现模型及FY25 - FY33现金流估值,基于WACC 6.2%、永续增长率3%、港股对A股折价60%,对应目标价上调4.1%至14.39港币,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当前股价对应2024/25年8.7/7.7倍P/E [5] ESG评价 - 环境方面: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系列规范性文件 [18] - 社会方面: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履行社会责任 [18] - 治理方面:完善可持续发展治理体系,优化ESG结构 [19]
李嘉诚,一举卖了45亿
投资界· 2025-01-06 14:58
交易概述 - 和黄医药以6 08亿美元现金向金浦健服投资管理和上海医药出售上海和黄药业45%股权 [3] - 交易分为两部分:金浦健服以4 73亿美元收购35%股权,上海医药以1 35亿美元收购10%股权 [5] - 交易完成后上海医药将持有和黄药业60%股权并实现并表 [6] 交易细节 - 上海和黄药业股东权益评估值为106 28亿元,较母公司账面增值92 88亿元(增值率692 92%),较合并报表归母权益增值95 54亿元(增值率889 96%) [6] - 交易整体对价为99 5亿元,设有三年过渡期,期间和黄医药需保证净利润年增长至少5%,补偿上限9500万美元 [6] - 和黄医药预期录得除税前出售收益4 77亿美元,保留5%间接股权 [6] 公司背景 - 上海和黄药业成立于2001年,由上海医药与和黄医药合资设立(初始各持股50%) [6] - 公司拥有74个产品,包括麝香保心丸、胆宁片等,2023年净利润6 63亿元(占上海医药净利润12 84%) [6] - 麝香保心丸为中国冠心病适应症领域第二大中成处方药,市场份额22% [8] 财务表现 - 过去20多年上海和黄药业为和黄医药贡献股息总额超3 7亿美元(约27亿元) [9] - 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3 3亿美元、3 7亿美元、3 9亿美元 [9] - 麝香保心丸专利有效期至2029年 [9] 战略调整 - 和黄医药出售资产旨在聚焦创新药研发(如ATTC项目),2023年创新药收入已超总收入50% [9] - 公司2022年明确剥离非核心资产战略,此前已出售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股权 [9] - 此次交易加速实现盈利目标,资金将用于肿瘤创新药研发(现有3款国内获批药物) [9] 行业动态 - 医药行业整合加速,企业通过出售资产/管线回笼资金(如药明康德、信达生物) [10] - 2023年港股18A药企现金总额1109亿元(同比下降11%),12家企业现金储备不足5亿元 [11] - 2024年超45家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公司终止IPO,现金流能力成核心考量 [12] - 行业趋势包括License-out(如和黄医药授权国际药企)、并购(如普方生物18亿美元出售)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