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02607)

搜索文档
财经早报:中美就妥善解决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新浪证券· 2025-09-16 07:37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双方就TikTok问题、减少投资障碍和促进经贸合作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2] - 美方持续扩大对中国实体的制裁清单 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并提出严正关切 [2] - 美方要求以进口俄石油为由对华加征50%-100%关税 中方坚决反对并警告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权益 [7] 反垄断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行为实施进一步调查 [3] 外汇政策 - 外汇局发布9条跨境投融资改革措施 便利境外个人境内购房和FDI项下外汇利润境内再投资 [4] 房地产市场 - 前8个月商品房销售和住宅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房地产市场朝止跌回稳方向迈进 [8] - 部分城市优化住房政策效果显现 市场交易出现改善 [8] 汽车行业 - 11家车企联合发布账期规范倡议 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生态 [9] - 威马、哪吒、高合等造车新势力进入重整阶段 哪吒汽车账面资金仅剩1500万元而确认债权约51亿元 [15] 企业动态 - 马斯克增持257万股特斯拉股票 价值约10亿美元 为2020年2月以来首次公开市场增持 [13] - 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澄清水贝黄金料商暴雷传言不实 多家企业仍正常经营 [14] 行业热点 - 储能行业受益政策利好和需求大增持续火热 [16] - 存储市场迎来新一轮涨价潮 17只概念股上半年盈利增长 [16] - 国产AI芯片持续突破抢夺市场窗口期 [16] 股市行情 - A股三大指数分化 创业板指涨1.51%至3066点 游戏、养殖业和影视院线板块涨幅居前 [16] - 港股恒生指数涨0.22% 恒生科技指数涨0.91% 水务和媒体板块领涨 [17] - 美股纳指涨0.94%和标普500涨0.47%创历史新高 [17] - 欧股斯托克600指数涨0.4% 法国CAC40指数涨1% [18] 市场策略 - 券商认为科技依然是短期最需关注方向 AI产业趋势催化维持市场热度 [19] 公司公告 - 均胜电子获两家头部主机厂项目定点 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150亿元 [23] - 立中集团收到58亿元铝合金车轮项目定点 [23] - 晶晨股份拟收购芯迈微100%股权 [24] - *ST苏吴股票可能存在因股价低于1元而终止上市的风险 [26]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增持股份计划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03:39
增持主体基本情况 - 增持主体上实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是控股股东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 - 上实国际于2025年9月15日增持公司100,000股H股[2] - 增持后上实国际持有公司300,538,000股H股 占总股本比例8.104%[2] - 控股股东通过多个关联方持有公司A股 包括上海上实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500,000股 上海潭东企业咨询服务有限公司187,000,000股 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716,516,039股[5] 增持计划具体内容 - 控股股东计划未来12个月内通过上实国际增持公司H股[3] - 增持总量5,500万股至7,400万股 不超过公司有投票权股份数的2%[3] - 通过香港联合交易所集中竞价方式实施[3] - 不设置固定价格区间 将结合资本市场行情择机开展[3] - 资金来源为上实国际自有资金[3] 增持计划实施安排 - 增持期间须遵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的规则要求[7] -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香港证监会《公司收购、合并及股份回购守则》等规定[7] - 控股股东承诺在增持期间及完成后6个月内不减持所持股份[7]
股市必读:上海医药(601607)9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648.09万元,占总成交额5.41%
搜狐财经· 2025-09-16 01:56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5日收盘 上海医药股价报18.13元人民币 较前日上涨0.67% [1] - 当日换手率为0.6% 成交量达16.81万手 成交金额为3.05亿元人民币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1648.09万元人民币 占成交总额5.41% [1][3] - 游资资金净流出316.23万元人民币 占成交总额1.04% [1] - 散户资金净流入1964.32万元人民币 占成交总额6.45% [1] 控股股东增持计划 - 控股股东上实集团全资子公司上实国际于9月15日增持10万股H股 增持后持有300,538,000股H股 占总股本8.104% [1][3] - 上实国际计划未来12个月内通过港交所集中竞价方式增持5500万至7400万股H股 占总股本比例1.5%至2% [1][3] - 增持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 不设固定价格区间 且不触发强制要约义务 [1] - 上实国际承诺增持期间及完成后6个月内不减持所持股份 [1]
上海医药(601607)披露控股股东增持股份计划公告,9月15日股价上涨0.67%
搜狐财经· 2025-09-15 22:4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5日收盘 上海医药股价报收18.13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67% [1] - 当日开盘价18.05元 最高价18.21元 最低价18.02元 成交额达3.05亿元 换手率为0.6% [1] - 最新总市值为672.33亿元 [1] 控股股东增持情况 - 控股股东上实集团全资子公司上实国际于2025年9月15日增持公司10万股H股 [1] - 增持后持有300,538,000股H股 占总股本比例达8.104% [1] - 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 上实国际拟在未来12个月内通过港交所系统增持公司H股5,500万股至7,400万股 [1] 增持计划细节 - 计划增持股份数量占总股本1.5%至2% [1] - 增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 不设固定价格区间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1] - 本次增持不触发强制要约义务 公司公众持股量充足 [1] 股东承诺事项 - 上实国际承诺在增持期间及完成后6个月内不减持所持股份 [1] - 增持计划可能存在因市场变化导致无法实施的风险 [1]
上海医药控股股东计划增持5500万股至7400万股公司H股股份


北京商报· 2025-09-15 18:19
控股股东增持计划 - 上实集团计划通过全资子公司上实国际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上海医药H股股份5500万股至7400万股 [1] - 增持股份数量不超过公司有投票权股份总数的2% [1] - 增持方式为通过香港联合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进行 [1] 近期增持情况 - 上实国际于9月15日增持公司10万股H股 [1] - 本次增持后上实国际持有公司约3.01亿股H股 [1] - 持股比例达到公司总股本的8.104% [1]
上海医药控股股东拟增持5500万股至7400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9-15 17:46
控股股东增持计划 - 控股股东上实集团全资子公司上实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增持公司10万股H股 [1] - 增持后上实国际持有公司3.01亿股H股 占总股本比例达8.104% [1] - 控股股东计划未来12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5500万股至7400万股H股 不超过公司有投票权股份数的2% [1] 增持实施细节 - 增持不设置固定价格区间 将结合资本市场行情择机开展 [1] - 本次增持资金全部来源于上实国际自有资金 [1] - 增持主体上实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为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1] 股东信心表态 - 增持行动基于控股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1] - 增持通过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系统实施 [1] - 本次为控股股东层面主动增持行为 [1]
上海医药(02607)控股股东拟增持5500万股至7400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7:44
控股股东增持计划 - 控股股东上实集团全资子公司上实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增持公司10万股H股[1] - 增持后上实国际持有公司3.01亿股H股 占总股本比例达8.104%[1] - 控股股东计划未来12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5500万股至7400万股H股 不超过公司有投票权股份数的2%[1] 增持实施细节 - 增持主体为上实国际投资有限公司 系控股股东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1] - 增持将通过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系统进行 不设置固定价格区间[1] - 增持资金全部来源于上实国际自有资金[1] 增持动机 - 增持基于控股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1] - 增持将结合资本市场行情择机开展[1]
上海医药(02607.HK)控股股东拟增持5500万股至7400万股H股


格隆汇· 2025-09-15 17:37
控股股东增持计划 - 控股股东上实集团计划通过全资子公司上实国际增持公司H股股份 增持总量为5500万股至7400万股 [1] - 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有投票权股份数的2% 增持期限为未来12个月内 [1] - 增持方式为通过香港联合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实施 不设置固定价格区间 将结合资本市场行情择机开展 [1] - 增持资金全部来源于上实国际自有资金 [1] 股东信心与公司发展 - 本次增持基于控股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1] - 增持主体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上实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上实国际 [1] - 增持股份类型为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H股股份 [1]
上海医药(02607) - 海外监管公告


2025-09-15 17:31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 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上 海 醫 藥 集 團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Shanghai Pharmaceuticals Holding Co., Ltd. *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碼:02607) 海外監管公告 本公告乃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 13.10B 條而作出。 茲載列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http://www.sse.com.cn) 刊登的《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控股股東增持股份計畫公告》僅供參閱。 承董事會命 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楊秋華 董事長 中國上海,2025 年 9 月 16 日 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的執行董事為楊秋華先生、沈波先生、李永忠先生及董明 先生;非執行董事為張文學先生;以及獨立非執行董事為顧朝陽先生、霍文遜先 生、王忠先生及萬鈞女士。 * 僅供識別 证券代码:601607 证券简称:上海医药 公告编 ...
上海医药(0260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5 16: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1415.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17] - 营业收入1415.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5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56%[17][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9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38%[1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20.99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38%[182] - 基本每股收益1.20元/股,同比增长51.90%[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57元/股,同比下降21.92%[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03%,增加1.83个百分点[18] - 合并营业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394.13亿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1415.93亿元,增长1.56%[18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29.42亿元大幅增至2025年同期的44.59亿元,增长51.6%[188]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755,292,535.27元,同比增长591.2%[196] - 2025年上半年合并净利润达49.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9%[19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4.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6%[19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126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7%[53] - 研发费用9.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22%[53] - 研发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11.05亿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9.59亿元,减少13.2%[188] - 所得税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12.25亿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18.26亿元,增长49.1%[188] - 资产减值损失4.1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022.7%[53] - 信用减值损失4.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57%[53] - 其他收益3.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74%[5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98%[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98%[5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0%[19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1%[53] - 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40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产生20.33亿元人民币[19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486.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191]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335.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191]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58.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191]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363.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0.0%[191] - 合并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37.53亿元人民币,同比略降0.26亿元[19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医药工业销售收入121.6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0%[27] - 医药商业销售收入1294.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7%[27] - 公司研发投入11.48亿元,占医药工业销售收入的9.44%[28] - 研发费用为9.59亿元[28] - 新药管线共计56项,其中创新药管线44项[28] - 参芪麝蓉丸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28] - 进口总代业务新增25个品规,销售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11.7%[39] - 创新药业务销售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22.6%[39] - 器械大健康业务销售收入225.7亿元,医美业务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18.8%[40] - 医美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8%[40] - 新增进口总代品规25个[39] - 信谊微生态抖音单场直播GMV达3800万元,天猫平台GMV同比增长302%[37] - 信谊微生态新推女性抗衰产品"青春双歧"首发GMV达1300万元[37] - 与博安生物签署战略协议获得度拉糖肽注射液大陆独家推广权[38] - 与欧加隆合作推广利维爱等产品,与益普生达成达菲林战略合作[38] - 集中采购节约成本约698万元,降本幅度8.6%[33] - 胃复春真实世界研究已完成入组1,199例[35] - 冠心宁片稳定型心绞痛试验入组381例[35] - 冠心宁片PCI术后研究入组239例[35] - 银杏酮酯临床研究累计完成入组74例[35] - 实施黑带和重点改善项目35项、绿带项目112项[3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研发投入11.48亿元,占医药工业销售收入的9.44%[28] - 公司已制定反垄断管理办法及指引并建立常态化风险排查机制[139] - 公司通过专项核查消除潜在垄断风险并优化高风险业务环节[139] - 公司衍生品投资遵循汇率中性原则,防范汇率大幅波动风险[67][70] - 报告期内衍生品投资以套期保值为目的,不进行投机交易[68][70] - 衍生品投资存在市场风险、交易违约风险、客户违约风险、内部控制风险、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70] 其他财务数据 - 投资收益32.57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222.17%[53] - 投资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46亿元大幅增至2025年同期的32.57亿元,增长1224%[188]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23.59亿元人民币[19] - 公司完成收购上海和黄药业10%股权,持股比例增至60%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54] - 收购上海和黄药业60%股权,投资金额43.25亿元,本期损益影响21.67亿元[64] - 对外股权投资额增长199.05%至16.31亿元[63] - 衍生金融资产减少69.69%至491.8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0073%降至0.0021%[57] - 预付款项增加36.23%至26.5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88%升至1.11%[57] - 无形资产因企业合并增加63.14%至91.6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54%升至3.85%[57]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激增306.46%至34.2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38%升至1.44%[57] - 长期借款减少43.61%至46.98亿元,部分转入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57] - 境外资产规模69.3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91%[62] - 受限货币资金中17.57亿元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59] - 以账面价值15.77亿元固定资产及5.30亿元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担保15.42亿元借款[59] - 衍生品投资总额期末账面价值为336,742.72万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3.79%[67] - 掉期存款期末账面价值为303,449.46万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3.41%[67] - 远期合同期末账面价值为33,293.26万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0.38%[67] - 掉期借款期末账面价值为0万元,报告期内售出金额为38,973.02万元[67] - 报告期内衍生品投资产生实际损益-85.82万元[67] - 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70] - 公司应收账款及票据净额891.31亿元,同比增加8.41%[77] - 应付账款及票据余额630.12亿元,同比增加5.93%[77] - 公司银行借款余额531.84亿元,超短期融资券余额60.28亿元[77] - 上海医药资产负债率62.68%,较期初上升0.54个百分点[76] - 上海医药利息保障倍数8.68倍,较2024年同期6.25倍有所提升[76] - 利息保障倍数从6.25倍提升至8.68倍,同比增长38.85%[182] -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从7.61倍提升至10.33倍,同比增长35.71%[182] - 资产负债率为62.68%,较期初62.14%上升0.54个百分点[182] - 货币资金达390.947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57.4433亿元增长9.37%[185] - 应收账款为863.778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91.2921亿元增长9.16%[185] - 存货为408.990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89.4367亿元增长5.02%[185] - 商誉为128.364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11.4559亿元增长15.17%[185] - 流动比率为1.32,较期初1.36下降3.44%[182] - 速动比率为1.02,较期初1.04下降2.75%[182] - 公司合并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2212.09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380.67亿元,增加168.58亿元[187] - 短期借款从2024年末的380.64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56.22亿元,增长19.8%[187] - 应付账款从2024年末的502.42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58.99亿元,增长11.3%[187] - 少数股东权益从2024年末的120.67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37.62亿元,增长14.0%[187] - 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末的365.47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99.15亿元,增长9.2%[187] - 公司合并综合收益总额为50.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8%[19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为44.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4%[190] - 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产生其他综合收益1.45亿元人民币[190] - 其他综合收益转正为1968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5533万元[194] - 股东权益合计增至888.58亿元人民币,半年增长5.12亿元[194] - 对股东分配利润支出141.9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4.3%[194] - 少数股东权益增至137.62亿元人民币,半年增长16.95亿元[194] - 2025年6月30日股东权益合计40,138,085,970.95元,较年初减少0.8%[196] - 2025年上半年对股东分配利润1,075,424,924.61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29.2%[196]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报告期定义为2025年5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8] - 公司A股股票代码为601607,H股股票代码为02607[11][15]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杨秋华[11]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张江路92号[13] - 公司办公地址为中国上海市太仓路200号上海医药大厦[12][13]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钟涛,联系地址为中国上海市太仓路200号上海医药大厦[12]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报纸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14] -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及上海证券交易所[14]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4] - 报告期内公司不涉及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4] - 公司2024年度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3.72亿元(含税)[41] - 2019年首次授予股票期权数量调整为25,600,000份,激励对象调整为210名[84] - 2020年预留股票期权授予数量为2,730,000份,激励对象为28名[84] - 截至2023年首次授予期权数量调整为22,735,520份,激励对象调整为182名[85] - 截至2024年预留期权数量调整为2,191,400份,激励对象调整为20名[85] - 首次授予第一个行权期行权并完成股份过户登记3,342,561股[87] - 首次授予第二个行权期行权股份4,972,629股,预留第一个行权期行权股份269,746股[8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权的A股股票期权数量为680,000份[88] - 中高层及核心骨干共160人获授首次期权18,895,720股,占总授予量的77.898%[89] - 预留期权授予20名核心骨干2,191,400股,占总授予量的9.034%[89] - 已授出A股股票期权数量为2425.712万份,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1%[91] - 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人民币18.41元/A股[92] - 期权激励计划公告前60个交易日A股股票交易均价为人民币18.41元/A股[94] - 单个激励对象累计获授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2019年12月18日股本的1%[91] - 第一个行权期可行权数量比例为33%[92] - 第二个行权期可行权数量比例为33%[92] - 第三个行权期可行权数量比例为34%[92] - 期权激励计划有效期自授予登记日起最长不超过60个月[96] - 期权公告公布前一个交易日A股股票交易均价为人民币18.20元/A股[94] - 行权价格不得低于A股股票票面金额且需取特定价格较高者[93][9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预留股票期权第三行权期可行权数量为68万份,行权期从2025年2月8日至2026年2月7日[99] - 报告期内公司首次授予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的期权行使数量为38.997万股,行权时加权平均收市价为人民币21.91元/A股[97] - 报告期内公司预留期权授予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的期权注销数量为52.3815万股,期末尚未行使数量为68万股[97] - 报告期内公司所有计划可发行的A股数目为374.1715万股,占报告期内已发行A股加权平均数0.134%[107] - 2019年12月19日首次授予期权的每股公允价值分别为人民币3.21元/A股(第一批)、3.53元/A股(第二批)、5.04元/A股(第三批)[101] - 2020年12月15日预留授予期权的每股公允价值分别为人民币3.37元/A股(第一批)、3.83元/A股(第二批)、4.06元/A股(第三批)[105] - 首次期权授予日(2019/12/19)公司A股收盘价为人民币18.08元/A股,行权价格为人民币18.41元/A股[103] - 预留期权授予日(2020/12/15)公司A股收盘价为人民币19.00元/A股,行权价格为人民币20.16元/A股[106] - 公司采用Black-Scholes模型计算期权公允价值,使用历史波动率29.14%-34.76%(首次授予)和28.66%-32.20%(预留授予)[103][106] - 公司采用无风险利率2.76%-2.96%(首次授予)和2.94%-3.09%(预留授予)及分红率1.72%-2.03%作为估值参数[103][106] - 预留股票期权第三个行权期激励对象名单由23名调整为20名,获授期权数量由77.86万份调整为68万份[112] - 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第三个行权期累计行权4,828,870股,占当期可行权总量的69.21%[112] - 预留股票期权第二个行权期累计行权231,885股,占当期可行权总量的30.68%[112] - 拟注销股票期权数量:首次授予第三个行权期2,147,930份,预留第二个行权期523,815份[112] - 2025年第一季度预留股票期权第三个行权期激励对象未行权[112] - 公司2019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三期合计注销未行权期权 51.68 万股[168] - 2025年4月8日周亚栋女士被聘任为公司副总裁兼财务总监[110] - 2025年4月1日起李东明先生不再担任公司副总裁职务[109] - 2025年3月13日万钧女士当选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独立董事[109]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3月13日选举万钧女士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香港上市规则第13.92条要求[119] - 审计委员会已审阅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并同意会计处理方法[123] - 公司于2025年3月13日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公司章程修订议案[124]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进行利益输送并约束职务消费行为,承诺期限为长期[128] - 公司承诺不为股权激励对象提供任何形式的财务资助或贷款担保,承诺期限为长期[128]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21.37亿元人民币[154] - 公司担保总额(A+B)为21.37亿元人民币,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2.85%[154]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金额为16.80亿元人民币[154]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19.58亿元人民币[154] - 报告期内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合计8.53亿股,占原总股本的22.99%[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