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彩控股(03882)
搜索文档
天彩控股(03882)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17:5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1.345亿港元,同比下降1.1%[3][4]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34.51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1%,其中相机产品及配件业务收入134.513百万港元,人工智能售货机业务收入为零[19][24] - 公司总营业额为1.345亿港元,同比下降1.1%[58] - 毛利为1456万港元,同比下降47.3%[3][4] - 来自持续营运的期内亏损为2989万港元,同比扩大38.7%[3][4] - 期内亏损总额为2989万港元,同比收窄24.5%[3][4] - 公司期内亏损为29.889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39.602百万港元收窄24.5%[19]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050万港元,同比收窄16.8%[3][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2050.1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2.0港仙[37] - 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为939万港元,同比收窄37.3%[3][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0港仙,同比下降16.7%[3][5] - 相机业务录得亏损29.9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21.6百万港元亏损扩大[5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1.199亿港元,同比上升10.6%[3][4] - 销售成本率为89.2%,同比上升9.8个百分点,销售成本达119.949百万港元[19] - 销售成本为1.199亿港元,同比上升10.6%,占营业额89.2%[61] - 研发开支为1140万港元,同比下降30.6%[4] - 研发开支为11.40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0.6%[31] - 研发成本为1140万港元,同比下降30.6%[66]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840万港元,同比下降29.8%[64] - 行政开支为1840万港元,同比下降18.5%[65] - 融资成本为1.531百万港元,其中银行借款利息1.213百万港元[19][26] - 融资成本为150万港元,同比上升42.4%[68] - 存货拨备净额10.641百万港元,同比恶化455.5%[31] - 额外存货拨备净额约13.6百万港元导致毛利率降至10.8%[52] - 2025年中期员工成本323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3530万港元下降8.5%[79] 各业务线表现 - 数码影像产品收入为1939.1万港元,同比下降59.7%[58] - 其他产品收入为5024.5万港元,同比上升186.8%[58] - 相机业务收入134.5百万港元较2024年中期136.1百万港元减少1.1%[52] - 新业务分部针对商超即时配送系统服务[53][54][56] - 已购买约3,200辆电动配送车辆及相关配件[54] - 战略转型至ODM业务以改善财务业绩[52][55] - 研发中心位于中国深圳及西安深圳工厂主攻ODM业务[55] 各地区表现 - 欧盟地区收入大幅下降至46.905百万港元,同比减少24.4%,而香港地区收入显著增长至27.69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008%[20] - 中国内地非流动资产下降至16.693百万港元,同比减少28.8%[21] - 外币销售占比从2024年中期76.6%升至2025年中期90.8%[76]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公司对客户集中度较高,前六大客户收入占比超过70%,其中客户A收入30.319百万港元,客户B收入24.648百万港元[22] 现金流和融资活动 - 2025年中期经营现金流量净额1200万港元,同比增长约41.6%[70] - 贸易应收款项减少2380万港元,其他应付款增加1620万港元[70] - 2025年中期投资现金流量净额544万港元,主要来自出售物业设备所得410万港元[71] - 2025年6月30日银行融资总额1.101亿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约100.5%[72] - 银行融资总额从5488.7万港元增至11010.1万港元,增幅100.6%[47] - 有抵押银行贷款实际年利率从3.0%-6.6%调整为3.0%-5.7%[47] - 银行借款实际年利率区间3.0%-5.7%,较2024年末3.0%-6.6%有所收窄[72] - 完成配售本金额最高为70,000,000港元的可换股债券[49] - 完成配售7000万港元8%票息可换股债券[87] - 计息银行贷款从2575.9万港元增至3287.6万港元,增幅27.6%[45] - 融资成本为1.531百万港元,其中银行借款利息1.213百万港元[19][26] 资产和负债变动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38.45亿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9.44亿港元,增幅为54.6%[8] - 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79.85亿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88.97亿港元,增幅为11.4%[8] - 贸易及保理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70.01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1.73亿港元,降幅为40.4%[8] - 贸易及保理应收款项总额从7001.2万港元下降至4173.1万港元,降幅40.4%[40]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从2019.2万港元增加至2495.2万港元,增幅23.6%[40] - 保理应收款项从2875.1万港元减少至1430.6万港元,降幅50.3%[40] - 3个月以上账龄的贸易及保理应收款项从1806.5万港元降至1052.9万港元[41] - 贸易应付款项从6802.8万港元增加至7689.9万港元,增幅13.0%[43]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89.13亿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20.48亿港元,增幅为16.6%[8] - 使用权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25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60亿港元,降幅为30.5%[8] - 无形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2.02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37亿港元,降幅为32.2%[8] - 集团权益总额从5740万港元下降至3020万港元,降幅47.4%[85] - 集团负债总额从1.984亿港元增加至2.261亿港元,增幅14.0%[85] - 资产总值从2.559亿港元微增至2.563亿港元,增幅0.2%[85]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末75.1%升至2025年6月30日151.6%[73] 投资和并购活动 - 公司持有越南合资公司JSC已发行股本总额99.45%[50] - 购买资产代价人民币20,000,000元(约22,000,000港元)成立新业务分部[51] - 以人民币2000万元(约2200万港元)收购3200辆电动配送车及配套设备[92] - 通过注资100万美元(约780万港元)认购249.55万股JSC新股[90] - 通过贷款资本化1100万美元(约8580万港元)认购504.63万股JSC新股[90] - 以10万美元(约78万港元)收购234.87万股JSC股份[90] - 收购完成后集团持有JSC总股本99.45%[89] - 已订约但未拨备的厂房及机器采购承诺为201.4万港元[46] - 2025年中期资本开支20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350万港元下降42.9%[74] 公司治理和合规 - 主席邓荣芳同时兼任首席执行官职务,违反公司治理守则C.2.1条[9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 卢韵雯担任主席[99] - 2025年中期财务资料未经外部核数师审核但经审核委员会审阅[99] - 审核委员会确认中期业绩按适用会计准则编制[99] - 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已在香港交易所披露易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100] - 2025年中期报告将按上市规则寄发股东并提供网站浏览[100] - 执行董事为邓荣芳[10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黄伟明 刘伟樑及卢韵雯[103] 其他重要事项 - 毛利率为10.8%,同比下降9.5个百分点[3]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74.92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80.51亿港元,降幅为25.2%[8] - 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57.49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0.18亿港元,降幅为47.5%[9] - 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82.45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3.60亿港元,降幅为22.9%[9] - 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35.05亿港元扩大至2025年6月30日的-43.51亿港元,扩大24.1%[9] - 其他收益大幅减少至150万港元,主要因汇兑净收益减少570万港元[63] - 公司享有税收优惠,主要运营附属公司适用15%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29] - 2025年6月30日雇员总数1,014人,较2024年末764人增长32.7%[79] - 董事会感谢持份者 业务伙伴及员工对业务的贡献[101] - 公告日期为2025年8月29日[103]
天彩控股(03882)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6:51
股本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2000万港元,股份20亿股,面值0.01港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0.08587455亿股,库存股份0,总数10.08587455亿股[2] 期权与票据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购股期权计划本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7905.8万股[3] - 截至2025年7月底,非上市可换股票据本月底已发行4620万港元,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3432.139万股[4] 资金与股份变动 - 本月内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 本月内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和库存股份总额变动均为0[5]
天彩控股(03882.HK)拟为商超及骑手提供集专用电动配送车辆、新能源电池、新能源充电设备以及对应的智慧管理软体在内的一站式综合即时配送系统服务
格隆汇· 2025-07-21 22:34
业务合作进展 - 公司正与多家顶流互联网线上商超及大型实体连锁商超进行接近最后阶段的洽谈 这些商超将在中国某些区域分配部分即时零售配送业务给公司 [1] - 公司将提供一站式综合即时配送系统服务 包括专用电动配送车辆 新能源电池 新能源充电设备及智慧管理软体 [1] 智慧管理软体授权 - 公司已与一家独立软件开发公司订立授权合同 授权范围覆盖中国所有区域 [1] - 智慧管理软体基于SaaS平台 功能包括电动配送车辆AI调度 轨迹记录 新能源电池能耗管理 全生命周期管理 骑手行为分析 电子防盗围栏 租金及充电费自动化结算 [2] 商业模式 - 公司将通过网上平台联系骑手 骑手在平台上租用电动配送车辆及相关配件 并支付每月租金及充电费 [1] - 骑手通过完成配送订单从商超直接收取服务费 同时公司向骑手收取车辆租金及充电费 软件开发公司收取服务费 [1][2] 平台功能优势 - 网上平台利用智慧管理软体优化送货路线 提高骑手订单履行效率 [1] - 平台收集的数据可帮助商超了解当地社区需求 优化骑手配送能力 最大化骑手收入 [1]
天彩控股(03882)正与多家顶流互联网线上商超及拥有线上平台的大型实体连锁商超,进行接近最后阶段的洽谈
智通财经网· 2025-07-21 22:33
新业务板块概述 - 公司推出商超智慧全链资料即时配送系统服务新业务板块,涵盖与供应商及客户的多项业务合作 [1] - 业务模式包括提供电动配送车辆、新能源电池、充电设备及智慧管理软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2] 商超合作进展 - 与多家顶流互联网线上商超及大型实体连锁商超进行最后阶段洽谈,将在中国部分区域分配即时零售配送业务 [2] - 合作商超将使用公司提供的即时配送系统服务,包括车辆、电池、充电设备及智慧管理软体 [2] 智慧管理软体 - 已与独立软件开发公司签订授权合同,覆盖中国所有区域,提供基于SaaS平台的车队管理系统 [3] - 系统功能包括AI调度、轨迹记录、能耗管理、骑手行为分析、电子防盗围栏及自动化结算等 [3] - 骑手通过网上平台租用车辆及配件,支付月租金及充电费,同时从配送平台收取服务费 [3][4] 物流硬体布局 - 已签订采购合同,总金额人民币2000万元,采购3200套电动配送车辆及相关配件(含电池及充电设备) [5] - 车辆及配件符合公司规定的功能、品质和安全规格,供骑手租用 [5] 融资安排 - 正与多家融资租赁公司深入洽谈,待车辆完成政府登记后提供金融租赁安排 [6] 市场前景与战略意义 - 商超即时配送系统服务被视为蓝海市场,尤其受益于国内生鲜电商快速扩张 [6] - 新业务将拓宽及多元化公司业务,增加收入来源 [6]
天彩控股(03882)拟控股越南子公司99.45% 强化产能应对美关税
智通财经网· 2025-07-16 21:53
交易结构 - 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SL Vietnam认购JSC新股份占公告日已发行股本26.89%及注资完成后21.19% 认购价总额为100万美元 [1]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SL Imaging将JSC未偿还贷款1100万美元资本化 获得占公告日已发行股本54.38%及资本化完成后30%的股份 [1] - 交易完成后SL Vietnam将向JSC合营伙伴购买占公告日已发行股本25.31%及交易完成后13.96%的股份 代价为10万美元 [2] 股权变动 - 公告日公司通过SL Vietnam持有JSC已发行股本73.70% [2] - 全部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合计持有JSC已发行股本99.45% 其中SL Vietnam持股69.45% SL Imaging持股30% [2] 交易目的 - 注资及贷款资本化可改善JSC资本负债比率并扩大资本基础 [2] - 增强JSC在越南扩充生产设施及产能的能力 以应对美国关税事件影响 [2]
天彩控股(03882.HK)附属与JSC订立贷款资本化协议
格隆汇· 2025-07-16 21:46
交易结构 - 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SL Vietnam以100万美元认购JSC新股,占公告日JSC已发行股本26.89%及注资后21.19% [1]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SL Imaging以1100万美元将JSC未偿还贷款资本化,换取占公告日JSC已发行股本54.38%及资本化后30%的股份 [1] - 注资及资本化完成后,SL Vietnam将以10万美元收购卖方持有的JSC股份,占公告日JSC已发行股本25.31%及交易后13.96% [2] 股权变动 - 公告日集团通过SL Vietnam持有JSC 73.70%股权,卖方与独立第三方分别持有25.31%和0.99% [2] - 交易完成后集团合计持股比例升至99.45%,其中SL Vietnam持股69.45%,SL Imaging持股30% [2] 资金用途 - 100万美元注资款将用于JSC的一般营运资金 [3] - 1100万美元贷款资本化及注资旨在改善JSC资本负债结构,增强越南生产基地扩产能力以应对美国关税事件 [3] 标的公司背景 - JSC为越南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为第三方制造影像产品、配件及其他电子产品 [2]
天彩控股(03882)拟为商超提供即时配送系统服务
智通财经网· 2025-05-19 21:09
业务合作进展 - 公司正与多家顶流互联网线上商超及拥有线上平台的大型实体连锁商超(配送平台)深入洽谈 将为其提供一站式综合即时配送系统服务 包括专用电动配送车辆 新能源电池 新能源充电设备及智能管理软件 [1] - 已与一家独立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就智能管理软件使用许可订立谅解备忘录 该软件为基于SaaS平台的车队管理系统 具备电动配送车辆AI调度 轨迹记录 电池能耗管理 骑手行为分析等7项核心功能 [1] - 正与多家电动配送车辆 新能源电池和充电设备的OEM/ODM制造商洽谈采购符合规格的物流硬件 可能将监控摄像机集成到骑手智能头盔中 [1] - 正与多家融资租赁公司洽谈为物流硬件采购提供融资支持 [2] 战略布局与市场前景 - 董事会认为商超即时配送系统服务仍属蓝海市场 新业务板块具有巨大商业潜力 [2] - 通过涉足该新业务领域 公司将实现业务多元化并增加收入来源 [2] 技术整合方案 - 智能管理软件与配送平台深度绑定 数据互通 覆盖车辆调度 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 电子防盗围栏 费用自动化结算等全流程功能 [1] - 物流硬件采购将严格符合公司规定的功能 质量及安全规格 体现技术标准化整合能力 [1]
天彩控股(0388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8:1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296408千港元,较2023年的308240千港元下降3.8%[8] - 2024年毛利59200千港元,较2023年的59568千港元下降0.6%;毛利率为20.0%,较2023年的19.3%增加0.7个百分点[8] - 2024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年内亏损67450千港元,较2023年的54215千港元增长24.4%[8] - 2024年来已终止经营业务的年内亏损19144千港元,较2023年的75120千港元下降74.5%[8] - 2024年年内亏损86594千港元,较2023年的129335千港元下降33.0%[8]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65996千港元,较2023年的81496千港元下降19.0%[8] - 2024年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20598千港元,较2023年的47839千港元下降56.9%[8]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6.5港仙,较2023年的8.2港仙下降20.7%[8] - 2024财年相机产品及相关配件业务收入约2964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30820万港元减少约3.8%[23][34] - 2024财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约6750万港元,2023财年亏损5420万港元[23] - 2024财年人工智能自动售货机业务亏损约1910万港元[25] - 2024财年家用监控摄像机收入16867.9万港元,占比56.9%,较2023财年增长2.5%[34] - 2024财年数码影像产品收入8790.1万港元,占比29.7%,较2023财年增长2.4%[34] - 2024财年其他产品收入3900.4万港元,占比13.1%,较2023财年减少32.0%[34] - 2024财年制造业务营业额约29640万港元,较2023财年减少约3.8%[34] - 2024财年毛利约5920万港元,较2023财年减少约0.6%,毛利率由2023财年约19.3%上升至2024财年约20.0%[37] - 2024财年其他收益及增益从约750万港元降至约720万港元,主要因撇销的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减少约40万港元[39] - 2024财年亏损约8660万港元(2023财年约12930万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约2060万港元(2023财年约4780万港元)[4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销售成本237208千港元,较2023年的248672千港元下降4.6%[8] - 2024财年销售成本约23720万港元,较2023财年减少约4.6%,占2024财年营业额约80.0%[36] - 2024财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从约2800万港元大幅减少约21.6%至约2200万港元,因员工薪酬福利减少及严控成本[40] - 2024财年行政开支轻微减少约3.7%至约4710万港元(2023财年约4890万港元),因严控成本[41] - 2024财年研发成本从约3870万港元大幅减少约21.3%至约3040万港元,因研发员工薪酬福利减少约640万港元[42] - 2024财年减值亏损为约320万港元(2023财年为零),主要因非流动资产减值亏损拨备增加约320万港元[43] - 2024财年融资成本增至约250万港元(2023财年约170万港元),增加约45.3%,因银行借款利息开支增加约40万港元[4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财年相机产品及相关配件业务收入约2964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30820万港元减少约3.8%[23][34] - 2024财年人工智能自动售货机业务亏损约1910万港元[25] - 2024财年家用监控摄像机收入16867.9万港元,占比56.9%,较2023财年增长2.5%[34] - 2024财年数码影像产品收入8790.1万港元,占比29.7%,较2023财年增长2.4%[34] - 2024财年其他产品收入3900.4万港元,占比13.1%,较2023财年减少32.0%[34] - 2024财年制造业务营业额约29640万港元,较2023财年减少约3.8%[3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4年12月公司决定在中国发展与连锁商超最后一哩配送系统相关的新业务板块[17] - 2024年12月公司决定发展连锁商超最后一哩配送系统新业务板块[2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财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约为890万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约为120万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约为150万港元[49][50] - 2024财年末银行融资约5490万港元(2023财年约4790万港元),其中约2580万港元已动用(2023财年约1140万港元)[51] - 2023年和2024年末资本负债比率分别为约60.5%及约75.1%,上升因未偿还计息银行借款增加[53] - 2024财年约80.2%(2023财年:74.4%)的销售以营运单位功能货币以外的货币计值,约29.5%(2023财年:26.3%)的成本以功能货币计值[5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雇用764名员工(2023年12月31日:848名),2024财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员工成本约为6640万港元(2023财年:约1.013亿港元)[60] - 2024财年集团并无持有价值达公司资产总值5%或以上的投资[6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的资本承担约为20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270万港元)[62] - 2024年7月31日公司以现金代价50万港元出售恒强投资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全部股本权益[6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无)[68]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谨订于2025年5月30日举行[69]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财年的任何末期股息(2023财年:无)[7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总额约为575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8510万港元),资产总值约为2.55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3.179亿港元),负债总额约1.98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2.328亿港元)[71] - 公司将在2025年5月26日至2025年5月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72] - 刘国飞2024年9月13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曾于2008 - 2018年任深圳明华澳汉执行董事,2015 - 2018年任CEO等职,深圳明华澳汉2021年12月6日除牌;2022年5 - 8月任中国全民执行董事等职,中国全民2024年7月19日除牌[75][76] - 卢韵雯2022年11月28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于2001 - 2003年在安永任高级会计师,2004 - 2008年在英皇电影任财务经理等职,自2019年4月起任万顺集团公司秘书等职[77][78] - 黄伟明2023年2月28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于2015 - 2017年任航标控股首席财务官等职,航标控股2021年3月10日取消上市[79][80] - 刘伟梁2023年12月8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20 - 2023年任瑞斯康公司秘书,2021 - 2024年任新明中国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83][84] - 刘国飞1997年获广东工业大学电机工程学士学位,2003年获南哥伦比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75] - 卢韵雯2006年11月获香港城市大学金融学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1月起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78][79] - 黄伟明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取得工商管理(会计)学士学位,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及合资格金融风险管理师[80][81] - 刘伟梁2002年取得香港城市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公会会员及美国华盛顿州执业会计师[84][85] - 深圳明华澳汉2004年7月7日起在联交所GEM上市,股份代号8301[76] - 中国全民2014年12月5日起在联交所GEM上市,股份代号8170[76] - 任博士45岁,2016年4月加入集团,有约20年消费电子行业经验,2002年及2005年获香港城市大学学士与博士学位[86][87] - 徐先生46岁,2011年4月加入集团,有逾10年消费电子业产品规划管理经验,2001年及2004年获香港理工大学学士与硕士学位[87][88] - 杨女士37岁,2024年10月8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等职,有逾8年相关经验,2010年及2024年获香港城市大学学士与硕士学位[90] - 单传龙先生2024年9月13日由执行董事调任非执行董事,9月23日辞任;刘国飞先生2024年9月1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91] - 公司2024财年除守则条文第C.2.1条外,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93]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规管董事证券交易,2024财年董事全面遵守[95] - 公司为相关雇员确立证券交易书面指引,未发现雇员不遵守[95] - 董事会目前有两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财年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成员逾三分之一[100] - 董事会授予审核委员会履行守则条文第A.2.1条所载企业管治职能的责任[99] - 董事与高级管理层无上市规则附录D2第12段所载关系[89] - 刘国飞于2024年9月1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同日取得法律意见并确认明白董事责任[102][105] - 单传龙于2024年9月13日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9月23日辞任非执行董事[102][105] - 公司主席及首席执行官角色未区分,由邓荣芳兼任[103] - 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初步为三年,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委任[108] - 邓荣芳、刘国飞及黄伟明须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退任,符合资格并愿重选连任,董事会及提名委员会推荐[108] - 提名委员会每年向董事会汇报提名政策执行情况[113]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旨在委任或维持至少一名与其他成员性别不同的董事[114] - 年报日期,董事会由四名男性成员及一名女性成员组成,提名委员会认为性别足够多元化[115] - 集团员工男女比例约为1:1.3,董事会认为已实现员工性别多元化[115] - 董事须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符合资格可在股东周年大会应选连任[108] - 2024财年全体董事遵守守则条文第C.1.4条,参与持续专业发展[118] - 公司每个财政年度至少举行四次定期董事会会议,定期会议通告提前至少14日寄发,议程及文件提前至少3日寄发[121] - 邓荣芳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会议举行次数为6/6,审核委员会不适用,提名委员会2/2,薪酬委员会2/2,股东周年大会1/1[122] - 刘国飞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会议举行次数为1/1,其余委员会及股东周年大会不适用[122] - 单传龙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会议举行次数为4/6,其余委员会不适用,股东周年大会1/1[122] - 黄伟明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会议举行次数为6/6,审核委员会3/3,其余委员会不适用,股东周年大会1/1[122] - 刘伟梁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会议举行次数为5/6,审核委员会3/3,提名委员会2/2,薪酬委员会2/2,股东周年大会1/1[122] - 2024财年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执行董事避席的情况下举行一次会议[123] - 2024财年公司为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投购责任保险,无针对其的索偿[126] - 审核委员会于2015年6月12日成立,2024财年举行三次会议,负责审查监督财务资料、风险管理等事宜[129] - 提名委员会于2015年6月12日成立,2024财年举行两次会议,负责检讨董事会架构、提名等工作[132] - 薪酬委员会于2015年6月12日成立,2024财年举行两次会议,检讨董事及高管薪酬待遇等事宜[132][135] - 2024财年,高级管理层成员年度薪酬500,001 - <1,000,000港元的有2人,1,000,001 - 1,500,000港元的有1人[134]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2023财年经审核年度业绩及年报、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中期报告等[129] - 审核委员会履行企业管治委员会职能,审阅及监察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等情况[139]
天彩控股(0388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21:2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3年12月1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5年7月2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10] 财务报告准则应用情况 - 2024年1月1日起应用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2] 业务终止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人工智能自动售货机业务已出售并分类为已终止经营业务[15] 整体业务收入情况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296,408千港元,较2023年的308,240千港元下降3.8%[3]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生产及销售相机产品及相关配件)来自外部客户收入296,408千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经营人工智能自动售货机)为3,542千港元,总计299,950千港元[16]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来自外部客户收入308,240千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为13,436千港元,总计321,676千港元[17] - 2024财年相机产品及相关配件业务收入约2.964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3.082亿港元减少约3.8%[58] 各地区收入情况 - 2024年来自美国、中国内地、欧盟、香港及其他国家/地区的收入分别为80,113千港元、40,900千港元、137,615千港元、9,517千港元、31,805千港元[18] - 2023年来自美国、中国内地、欧盟、香港及其他国家/地区的收入分别为89,058千港元、63,532千港元、134,052千港元、187千港元、34,847千港元[18] 各业务线收入情况 - 持续经营业务客户合约收入2024年为296,408千港元,2023年为308,240千港元,其中销售工业产品2024年为295,584千港元,2023年为307,710千港元;提供制造服务2024年为824千港元,2023年为530千港元[21] - 已终止经营业务的人工智能自动售货机业务收入2024年为3,542,000港元,2023年为13,436,000港元[21] - 2024财年家用监控摄像机收入1.68679亿港元,占比56.9%,较2023财年增长2.5%[66] - 2024财年数码影像产品收入8790.1万港元,占比29.7%,较2023财年增长2.4%[66] - 2024财年其他产品收入3900.4万港元,占比13.1%,较2023财年减少32.0%[66] - 2024财年制造服务收入82.4万港元,占比0.3%,较2023财年增长55.4%[66] 销售成本情况 - 2024年销售成本237,208千港元,较2023年的248,672千港元下降4.6%[3] - 2024财年销售成本约2.372亿港元,较2023财年减少约4.6%,占2024财年营业额约80.0%[68] 毛利及毛利率情况 - 2024年毛利59,200千港元,较2023年的59,568千港元下降0.6%;毛利率20.0%,较2023年增加0.7个百分点[3] - 2024财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约5920万港元,较2023财年减少约0.6%,毛利率从约19.3%升至约20.0%[69] 亏损情况 - 2024年来自持續經營業務的年內虧損67,450千港元,较2023年的54,215千港元增加24.4%[3] - 2024年来自已終止經營業務的年內虧損19,144千港元,较2023年的75,120千港元下降74.5%[3] - 2024年年內虧損86,594千港元,较2023年的129,335千港元下降33.0%[3] - 2024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65,996千港元,较2023年的81,496千港元下降19.0%[3] - 2024年非控股權益應佔虧損20,598千港元,较2023年的47,839千港元下降56.9%[3] - 2024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每股虧損基本及攤薄均为6.5港仙,较2023年的8.2港仙下降20.7%[3]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86,594千港元,2023年为129,335千港元[16][17] - 2024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除税前亏损为67,449千港元,2023年为54,215千港元,按25%税率计算的税项分别为16,862千港元和13,554千港元[31] - 2024年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年内亏损为19,144千港元,2023年为75,120千港元,出售附属公司亏损26,869千港元(2023年无)[34] - 2024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年内亏损为55,957千港元,2023年为41,589千港元[40] - 2024年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亏损为1.0港仙(2023年:4.0港仙),亏损分别为10,039,000港元和39,907,000港元[41] - 2024财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约6750万港元,2023财年亏损5420万港元[58] - 2024财年人工智能自动售货车业务亏损约1910万港元[60] 其他收益及增益情况 - 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益及增益2024年为7,188千港元,2023年为7,519千港元,其中银行利息收入2024年为410千港元,2023年为180千港元等[22] - 2024财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益及增益从约750万港元减至约720万港元[70] 集团除税前亏损相关费用情况 - 集团除税前亏损相关,如核数师酬金2024年为1,550千港元,2023年为1,600千港元;已售存货成本2024年为220,725千港元,2023年为213,025千港元等[23] 融资成本情况 - 融资成本方面,持续经营业务2024年为2,519千港元,2023年为1,734千港元,其中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2024年为1,651千港元,2023年为1,216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2024年为868千港元,2023年为518千港元[27] - 2024财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增至约250万港元,较2023财年增加约45.3%[77] 所得税开支情况 - 所得税开支,持续经营业务2024年为1千港元,2023年为0千港元,其中中国企业所得税过往年度拨备不足1千港元[27] 税收政策情况 - 香港成立的合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税率征税,超过部分按16.5%税率缴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附属公司符合利得税两级制资格[28] - 中国内地营运的附属公司一般按25%缴纳企业所得税,深圳天彩电子及西安天睿软件有限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按15%优惠税率缴税[28] - 美国附属公司按21%缴纳联邦税,按7%缴纳所属州份法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英国附属公司按19%缴纳企业所得税;越南附属公司按20%缴纳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有税收减免[29][30] - 因年内无应课税溢利,公司未就中国内地、越南、美国及英国企业所得税计提拨备[30] 现金流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终止经营业务经营活动现金流为1,986,000港元(2023年:21,054,000港元),投资活动使用现金流1,098,000港元(2023年:16,394,000港元),融资活动使用现金流1,861,000港元(2023年:3,362,000港元)[34] - 2024财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约890万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约120万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约150万港元[79][80][8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发任何末期股息(2023年:无)[37]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财年任何末期股息,2023财年也未派付 [97] 每股亏损计算情况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65,996千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08,587千股,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6.5港仙;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81,496千港元、996,464千股、8.2港仙[39] 租赁情况 - 租赁合约租期一般为2至5年(2023年:2至6年),机器租期通常为12个月或更短及/或个别价值较低[4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使用权限资产账面价值总计15,250千港元[44] - 2024年租赁负债利息1219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开支13339千港元,租赁相关开支总计16149千港元,较2023年的26590千港元有所下降[45] 存货情况 - 2024年存货总计79847千港元,其中原材料35835千港元、在制品25000千港元、制成品19012千港元,较2023年的118985千港元减少[45] 贸易及保理应收款项情况 - 2024年贸易及保理应收款项总计70012千港元,其中贸易应收款项41813千港元、保理应收款项28199千港元,较2023年的56826千港元增加[45] - 2024年贸易及保理应收款项减值亏损20744千港元,较2023年的11907千港元增加[47] - 2024年利用拨备矩阵评估减值亏损的贸易及保理应收款项账面总值73608千港元,预期信贷亏损3596千港元[48][49] - 2023年利用拨备矩阵评估减值亏损的贸易及保理应收款项账面总值61113千港元,预期信贷亏损4287千港元[48][50] 借款及银行融资情况 - 2024年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25759千港元,实际利率3.0 - 6.6%,较2023年的14703千港元增加[51] - 2024年银行融资54887000港元,其中25759000港元已动用,较2023年的47947000港元增加[52] - 2024财年末银行融资约5490万港元,已动用约2580万港元,2023财年分别约为4790万港元和1140万港元,有抵押银行贷款实际年利率介于3.0%至6.6% [82] 贸易应付款项情况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总计68028千港元,较2023年的64733千港元增加[53] 资本承担情况 - 2024年资本承担总计2048千港元,其中厂房及机器2048千港元,较2023年的2651千港元减少[55] - 2024年末资本承担约200万港元,2023年末约为270万港元 [92] 销售及分销开支情况 - 2024财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销售及分销开支从约2800万港元减至约2200万港元,降幅约21.6%[71] 行政开支情况 - 2024财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行政开支约4710万港元,较2023财年减少约3.7%[72] 研发成本情况 - 2024财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研发成本约3040万港元,较2023财年减少约21.3%[73] 减值亏损情况 - 2024财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减值亏损约320万港元,2023财年为零[74] 其他开支情况 - 2024财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其他开支从约420万港元增至约950万港元[75] 出售附属公司亏损情况 - 2024财年公司出售附属公司亏损净额约1880万港元,2023财年为零[76] 资本负债比率情况 - 2023年和2024年末资本负债比率分别约为60.5%和75.1%,上升因未偿还计息银行借款增加 [83] 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投资情况 - 2024财年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投资约500万港元,2023财年约为3480万港元 [84] 销售及成本货币计值情况 - 2024财年约80.2%销售以营运单位功能货币以外货币计值,2023财年为74.4%;约29.5%成本以功能货币计值,2023财年为26.3% [86] 员工情况 - 2024年末集团雇员764名,2023年末为848名;2024财年员工成本约6640万港元,2023财年约为1.013亿港元 [90] 权益、资产及负债情况 - 2024年末权益总额约5750万港元,2023年末约为8510万港元;资产总值约2.559亿港元,2023年末约为3.179亿港元;负债总额约1.984亿港元,2023年末约为2.328亿港元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