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吉亚医疗(06078)
icon
搜索文档
海吉亚医疗(06078)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6 18:05
股本信息 - 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0,000美元,股份数5,000,000,000股,面值0.00001美元[1] - 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618,499,000股,库存股份0股[3] 购股期权 - 上月底结存股份期权6,427,000(已失效),本月变动 - 1,354,200,月底结存5,072,800[4] - 本月底可行使期权发行或转让股份总数18,540,000[4]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0港元[4]
四场座谈会定调“真创新”政策路径,AI医疗+高端器械国产化催生千亿新蓝海,恒生医疗ETF(513060)飙涨3%
搜狐财经· 2025-07-30 14:13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午间收跌1.57% 录得5连跌 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均下跌0.43% [1] - 互联网医疗股表现强势 平安好医生大涨9%刷新阶段新高 婴幼儿奶粉板块需求改善预期推动三胎概念股回升 [1] - 恒生医疗ETF(513060)盘中大涨超3% 成交额近25亿元 换手率超30% 成分股中平安好医生涨超11% 微创医疗涨超8% 石药集团涨超7% [1] 医保政策支持创新药械 - 国家医保局召开四场座谈会系统阐述创新药械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 政策导向为"真支持创新、支持真创新、支持差异化创新" [2][3] - 第一场座谈会聚焦建立医保综合价值评价体系 旨在解决创新药械评价标准不统一问题 高效配置医保资源 [2] - 第二场座谈会宣布三项突破性举措:统一新设医疗服务价格项目通道 研究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助力中国创新药械全球化发展 [2] - 第三场座谈会推动建立医保数据共享机制 赋能创新药研发从"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转型 [3] - 第四场座谈会明确支持临床真疗效和患者真获益的"真创新" 鼓励拓展创新宽度和深度 避免同质化竞争 [3] 创新药械政策具体措施 - 第11批药品集采优化规则 允许医疗机构按品牌报量 优化价差计算规则 为高质量创新产品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4] - 建立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允许突破性疗效创新药获得合理溢价空间 [4] - 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实施"创新豁免" 医用机器人和AI医疗器械暂不纳入集采范围 [4] 医药行业创新趋势 - 政策引导资本投向罕见病、老年性疾病、精准医疗等未满足临床需求领域 [5] - 2025年1-5月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额达455亿美元 已超2024年全年总额 百济神州和信达生物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20% [5] - AI+医疗应用降低研发成本50% 缩短研发周期30% AI医疗龙头企业盈利增速预期达35%+ [5] - 高端器械国产替代加速 政策设定2025年县级医院国产设备占比70%的目标 医疗新基建拉动超2000亿元设备采购需求 [6] 恒生医疗ETF投资价值 - 恒生医疗ETF(513060)深度受益于国内政策红利和产业升级趋势 成分企业包括微创机器人和爱康医疗等高端器械企业 [7] - 创新药械被列为新兴产业核心环节 医保数据支持研发和商保目录设立等政策为行业提供长期增长基础 [7][8] - 国产器械龙头有望受益于县级医院国产设备占比70%目标的推进 [7]
海吉亚医疗(06078):2024年年报点评:整体业绩承压,有望逐步企稳改善
东吴证券· 2025-05-06 18: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整体业绩承压,但收入规模保持增长,门诊收入增长更快,肿瘤综合治疗实力持续增强,业绩低点后有望逐步企稳向好 [1][3][4] - 考虑2024年医保相关未收回收入计提的影响及公司自建规划,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和Non - GAAP净利润预期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4.46亿元,同比增长9.04%;归母净利润5.98亿元,同比下降12.40%;Non - GAAP净利润6.02亿元,同比下降15.58% [1][9] - 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8.84亿、53.44亿、58.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5%、9.42%、9.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6亿、7.82亿、8.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34%、17.35%、13.99%;Non - GAAP净利润分别为6.94亿、7.90亿、8.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20%、13.90%、13.20% [1] 业务情况 - 2024年主营医院业务收入43.22亿元,同比增长11.1%;门诊服务收入16.33亿元,同比增长20.8%;住院收入26.90亿元,同比增长5.9% [3] - 截至2024年底,共完成手术96993例,同比增长15.8%,手术收入同比增长21.2%,三、四级手术及介入手术占比稳步提升 [3] - 2024年肿瘤相关业务实现收入19.63亿元,同比增长10.4% [3] 公司规模 - 截至2024年底,海吉亚集团管理和经营16家以肿瘤业务为核心的医院,其中三级医院4家,二级医院12家,及2家在建的三级规模医院,分布在全国8个省份的13个城市 [9] - 至2024年底,集团医师及其他医疗雇员增加48人,2024年集团就诊人次约450万人,同比增长23.8%;管理行政及非医疗人员减少117人,2024年公司集团净现比为137.2%,同比提升22.9pp [9]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4.24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价11.98/39.20港元,市净率1.13倍,港股流通市值81.82亿港元 [7]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0.70元,资产负债率38.93%,总股本6.185亿股,流通股本6.185亿股 [8]
海吉亚医疗(0607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9:5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收入为4446120千元,2023年为4076680千元[9]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329473千元,毛利率为29.9%;2023年毛利为1286252千元,毛利率为31.6%[9] - 2024年公司经营利润为821144千元,2023年为889104千元[9]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598332千元,2023年为684948千元[9] - 2024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95元,2023年为1.08元[9] - 2024年公司经调整净利润为602264千元,经调整净利率为13.5%;2023年经调整净利润为713445千元,经调整净利率为17.5%[9]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5亿元,创历史新高,EBITDA达11.1亿元,实现稳健增长[14] - 2024年公司收入为44.461亿元,较去年增加9.1%,就诊人次约为450万人,较去年增加23.8%[20] - 2024年公司医院业务收入为43.226亿元,较去年增加11.1%,门诊服务收入为16.330亿元,较去年增加20.8%[21] - 2024年公司共完成手术96,993例,同比增长15.8%,手术收入较去年增加21.2%[22] - 公司肿瘤相关业务收入从2023年的17.784亿元增加10.4%至2024年的19.630亿元[23] - 2024年肿瘤业务收入19.63亿元,占比44.2%;非肿瘤业务收入24.83亿元,占比55.8%;总计44.46亿元[24] - 2024年医院业务毛利12.78亿元,其他业务毛利0.51亿元,总计13.29亿元;医院业务毛利率29.6% [25] - 公司收入由2023年的40.767亿美元增加9.1%至2024年的44.461亿美元[59] - 公司医院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率为97.2%,由2023年的38.903亿美元增加11.1%至2024年的43.226亿美元[60] - 2024年公司其他业务收入为1.236亿美元,占总收入比率为2.8%[61] - 公司毛利由2023年的12.863亿美元增加3.4%至2024年的13.295亿美元[63]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29.9%[63]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4.122亿元增加6.1%至2024年的4.373亿元,占总收入比率从10.1%降至9.8%[65] - 2024年公司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为5760万元[67]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5070万元减少3.6%至2024年的4890万元[68] - 公司其他收益从2023年的1490万元变为2024年亏损890万元,合计减少2380万元,主要因汇兑净收益减少1250万元[69] - 公司财务收入从2023年的1020万元降至2024年的150万元,财务成本从4320万元增至7180万元,财务成本净额增加3730万元[70][71] - 公司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1.711亿元减少10.9%至2024年的1.525亿元[72] - 公司净利润从2023年的6.849亿元减少12.6%至2024年的5.983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从7.134亿元减少15.6%至6.023亿元[73] - 2024年公司向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收益总额的1.4%(2023年:2.7%),向单一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收益总额的0.5%(2023年:1.3%)[150] - 2024年公司向五大供应商购买额占总购买额的15.4%(2023年:32.8%),向单一最大供应商购买额占总购买额的3.6%(2023年:11.1%)[15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销售成本由2023年的27.904亿美元增加11.7%至2024年的31.166亿美元[62] - 2024年公司销售开支为0.534亿美元,占总收入比率为1.2%[64] - 2024年行政开支占公司总收入的比率由2023年的10.1%下降0.3个百分点至9.8%[2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或经营十六家以肿瘤科为核心的医院,遍布中国八个省的十三个城市[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或经营16家以肿瘤业务为核心的医院,其中三级医院4家,二级医院12家,还有2家在建的三级规模医院[18] - 2024年全年服务就诊人次453万,同比增长23.8%,患者满意度提升至97.03%[14] - 2024年公司共完成手术96,993例,同比增长15.8%,手术收入较去年增加21.2%[22] - 2024年临床重点专科数量创新高,涉及长安医院、重庆海吉亚医院等多家医院多个学科[27][28][29][30]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有7607名医疗专业人员,较2023年增加124人;高级职称人才1236人,较2023年增加48人[31] - 2024年791名医疗专业人员晋升职称[31] - 公司现有高层次人才86人次,含5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31] - 旗下医院专家发表学术论文796篇,承接科研项目,获批多项专利[33] - 贺州广济医院承担科研项目并通过验收,承办继续教育培训班[33] - 单县海吉亚医院举办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提升培训班[33] - 重庆海吉亚医院签约近20家保险公司成保险理赔定点医院并逐步开通直赔服务[36] - 集团互联网医院挂号量近23万人次[37] - 集团旗下多家医院积极开设医养中心,提供老年疾病一站式诊疗及医护康养一体化服务[36] - 长安医院2024年三四级手术例数突破1万例,同比增长38%;RW≥2病例数占比达4.92% [43] - 长安医院加入集团一年多新增陕西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西安市临床重点专科1个,西安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 [43] - 长安医院报告期内新引进9位高级职称的学科带头人和19名高级职称的专家 [43] - 宜兴海吉亚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9项,2025年1月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复评 [43] 各地区表现 无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创始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十八次增持公司股票,合计超过300万股 [48] - 公司自2020年上市累计派发股息约人民币1.7亿元 [48] - 公司2022年回购并注销股票127.58万股,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累计回购1302.52万股 [48] - 2025年3月,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人民币30元和人民币5元[51] - 2024年3月,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人民币30元[52] - 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目标达到46.6%[52] - 2023年10月,国家多部门印发方案确立至2030年癌症防治相关目标[52] - 2023年7月,国家多部门出台28条具体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52] - 公司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等制度,设立教学研究院,采取“双通道晋升”机制[49] - 公司通过矩阵式管理模式监督旗下医院资源使用,设定2030年环境相关目标[49] - 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下设提名、审核及薪酬委员会[50] - 公司制定并执行“反腐倡廉承诺书”等制度,建有多种举报途径[50] - 国家多项政策支持社会办医,社会办医各方面指标稳步增长[51][53] - 德州海吉亚医院2024年通过三级综合医院验收并启用,计划设置床位1000张 [41] - 开远解化医院二期项目规划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计划新增床位约500张 [41] - 公司拥有约1200亩医疗卫生用地及约94万平方米医疗用房,在建及扩建项目全部投用后床位规模将突破16000张[41] - 董事会决议暂不宣派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任何末期股息[100] - 2025年3月27日,程欢女士辞去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一职,留任执行董事并获委任为董事会秘书;任爱先生获委任为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并辞去董事会秘书一职[178] - 2025年3月27日,任爱先生不再担任提名委员会成员,程欢女士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17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中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7687亿元,2022 - 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11.6%[56] - 中国民营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1092亿元,2022 - 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19.8%[56] - 集团贸易应收款项向公共医疗保险机构报销可能需耗时1 - 12个月,对应放疗中心及托管医院款项授予0 - 90日信用期[97] - 集团通过密切监控财务状况管理流动资金风险,旨在保持充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99] - 集团旗下医院雇员无工会代表,截至报告日期未遭遇重大罢工或劳动纠纷[102] - 集团雇员一般订立标准雇佣合约,旗下医院独立招聘并签约,为雇员提供内外部培训[103] - 2024年12月31日之后,公司于联交所回购192.8万股股份,总金额为2557.8484万港元,截至报告日期已注销[104] - 朱义文先生62岁,负责集团旗下医院中长期发展策略及学科规划[106] - 任爱先生40岁,2025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负责集团日常运营等事务[109] - 程欢欢女士41岁,2019年6月3日获委任为董事,9月18日调任执行董事,2025年3月获委任为董事会秘书[111] - 张文山先生43岁,2020年1月2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自2014年1月起担任集团研发及制造总监[112] - 姜蕙女士49岁,2020年12月2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自2015年1月起担任集团放疗部总监[115] - 刘彦群先生68岁,2019年9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临床实践及研究近40年[117] - 赵淳先生72岁,2022年5月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医院管理逾23年,现于宏力医疗管理集团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19] - 叶长青先生54岁,2019年9月2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专业会计等领域逾30年经验[121] - 叶先生曾在泸州银行、世纪互联集团、NWTN Inc.等多家公司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22] - 程女士、张先生、姜女士、刘先生在紧接本年报日期前三年内无上市公司董事任职经历[111][112][115][117] - 赵先生除宏力医疗管理集团外,紧接本年报日期前三年内无其他上市公司董事任职经历[121] - 叶先生除已披露公司外,紧接本年报日期前三年内无其他上市公司董事任职经历[123] - 集团主要在中国经营民营营利性医院及其他业务[130] - 集团经营业绩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监管改革、医保付款拖延、定价管控等[133] - 集团须遵守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报告期内业务在重大方面均合规[136] - 集团在重大方面遵守对业务及运营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法律法规,报告期内无严重违规情况[139]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载于年报合并财务报表[140] - 集团积极与患者、员工、投资者等持份者沟通交流,重视其建议和反馈[143] - 集团认识到保护股东权益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与股东沟通[144] - 集团视员工为宝贵资产,为员工提供薪酬、晋升机会和培训,提升人才团队水平[1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与持份者之间概无重要及重大之纠纷[148] - 各董事与公司已订立服务合约或委任函,初步期限为自各自委任日期起计三年或直至各自委任日期起计公司第三次股东周年大会[162] - 公司已根据上市规则收到每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就其独立性作出的年度确认函,认为该等董事于报告期内皆为独立人士[1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概无董事或其联系人从事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或可能构成竞争的业务,或于其中拥有权益[167] - 除年报披露者外,报告期内,概无董事于对集团业务有重大影响的交易、安排或合约中直接或间接拥有重大权益[1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21,771,200股[171][179] - 朱先生、程欢女士、任爱先生、张文山先生、姜蕙女士根据购股权计划持有的相关股份数目分别为280,000股、80,000股、120,000股、60,000股、60,000股,持股百分比分别为0.05%、0.01%、0.02%、0.01%、0.01%[171] - 2024年9月30日,朱先生及朱女士成立的家族信托透过相关公司持有合共279,736,818股股份[171] - 朱先生在海吉亚医院管理、可变权益实体医院、托管医院的概约持股百分比分别为100%、30%、30%;任爱先生在上述相联法团的概约持股百分比与朱先生相同[172] - 朱先生及其女儿朱女士分别持有向上投资的40%及60%股权,向上投资持有海吉亚医院管理的100%股权[174] - 海吉亚医院管理持有各可变权益实体医院的30%股权[1
海吉亚医疗(06078):经营效率优化,静待业绩释放
东北证券· 2025-04-08 16:4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海吉亚医疗“增持”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吉亚医疗 2024 年营收增长但利润短期承压,肿瘤专科优势巩固且多领域业务协同发力,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有一定增长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海吉亚医疗发布 2024 年报,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 44.46 亿元(+9.06%),股东应占溢利 5.98 亿元(-12.40%),经调整净利润 6.02 亿元(-15.58%) [1] 点评 - 24H2 收入减少盈利能力受损,利润短期承压,2024 年毛利率 29.90%(-1.65pct),24H2 毛利率 27.76%(-3.11pct),期间费用率稳中有降,年内溢利率 13.46%(-3.34pct),主要受 24H2 毛利率影响叠加确认 0.58 亿元金融资产减值损失 [2] - 肿瘤专科优势巩固,多领域业务协同发力,2024 年医院业务营收 43.22 亿元(+11.11%),其他业务营收 1.24 亿元(-33.71%),旗下医院就诊人次和手术量增长,肿瘤相关业务和非肿瘤业务均有营收增长 [3] - 教研服务协同并举,商保 AI 融合服务创新,公司重视学科发展,推动医教研体系协同,旗下医院有科研成果和学术活动,还探索与商保合作及 AI 在医疗场景应用 [3]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营业收入分别为 48.85/53.43/58.18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71/7.77/8.84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1X/9X/8X [4]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076.68|4446.12|4884.55|5342.75|5818.15| |(+/-)%|27.57%|9.06%|9.86%|9.38%|8.9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682.93|598.26|670.86|777.26|884.20| |(+/-)%|43.24%|-12.40%|12.13%|15.86%|13.76%| |每股收益(元)|1.08|0.95|1.08|1.26|1.43| |市盈率|30.27|13.90|10.66|9.20|8.08| |市净率|3.31|1.23|0.98|0.88|0.80| |净资产收益率(%)|10.96%|8.99%|9.16%|9.59%|9.84%| |总股本 (百万股)|632|622|618|618|618| [5] 股票数据 |项目|2025/04/07| |----|----| |6 个月目标价(港元)|--| |收盘价(港元)|12.48| |12 个月股价区间(港元)|12.48~39.05| |总市值(百万港元)|7,718.87| |总股本(百万股)|618| |A股(百万股)|| |H股(百万股)|| |日均成交量(百万股)|22| [6] 涨跌幅 |涨跌幅(%)|1M|3M|12M| |----|----|----|----| |绝对收益|-17%|-13%|-56%| |相对收益|-12%|-31%|-93%| [9] 财务报表预测摘要及指标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 2024A - 2027E 的相关财务数据,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营收、利润等,还呈现了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主要财务比率 [10]
海吉亚医疗(06078):受外部环境制约,看好恢复性增长
华泰证券· 2025-04-07 16: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2.11港币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受医保环境影响收入降速,利润端下滑有多因素叠加 展望2025年,支出项目减少、医保回款有望回暖,叠加经营现金流充沛和费用管控,看好经调整利润回归16%同比增长 [1] - 2024年医院业务收入增长,门诊和住院业务均有提升 2025年看好医院业务稳健增长,存量医院各阶段表现不同,且注重医疗质量提升,开展高CMI值项目,利于长远客流 [2] - 西安长安医院和宜兴海吉亚医院进展优秀,看好对2025年收入/利润有推高作用,预计2025年利润率达集团平均水平 [3] - 公司有在建和扩建医院计划,全部投用后集团床位规模有望突破16,000张 [4] - 考虑收入端增长放缓和新院转固折旧摊销费用提升,调整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给予2025年18倍PE,目标价22.11港币,维持“买入” [5] 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收入44.5亿元(+9.1%yoy),经调整净利润6.0亿元(-15.6%yoy),低于Wind一致预测 [1]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为49.13/53.77/57.98亿元(25/26年前值:66.96/79.26亿元) [13] - 预计2025 - 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6.98/7.83/8.66亿元(25/26年前值:11.77/14.43亿元) [13] 医院业务 - 2024年医院业务收入43.2亿元(+11.1%yoy),门诊业务收入+20.8%yoy,住院业务收入+5.9%yoy [2] - 2024年手术量9.7万例,+21.2%yoy,三四级手术占比持续提升 [2] 重点医院 - 西安长安医院有省级和市重点科室,2024年三四级手术例数+38%yoy,有望成西北领域标杆医院,看好2025年收入稳健增长 [3] - 宜兴海吉亚引入肿瘤多学科,已评定无锡市四个特色学科,2025年1月通过二甲医院评定 [3] 医院建设 - 无锡/常熟新建医院预计分别2025/2026年开业,床位分别为800 - 1000/800 - 1200张 [4] - 开远解化II期内部装修中,估测新增500张床位;长安医院III期、广济医院II期和苏州永鼎II期已启动筹备 [4] 盈利预测调整 - 预计2025 - 2027年毛利率为30.1/30.3/30.5%(25/26年前值:33.0%/33.3%) [13] - 预计2025 - 2027年销售费用为0.50/0.65/0.70亿元(25/26年前值:0.67/0.63亿元) [13] - 预计2025 - 2027年管理费用为4.72/5.11/5.45亿元(25/26年前值:6.56/7.61亿元) [13]
海吉亚医疗(06078):海吉亚2024年经营稳健,关注品牌力和产能爬坡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4-06 18: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HK$35.17 [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吉亚2024年经营稳健,短期业绩波动受宏观环境影响,不改优质医院和医生资源长期价值,建议关注 [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海吉亚2025年4月3日收盘价HK$14.80,市值HK$91.5亿/US$11.8亿,日交易额(3个月均值)US$1596万,发行股票数目6.185亿,自由流通股48%,1年股价最高最低值HK$39.05 - HK$12.48 [3]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收入44.5亿元(+9.1%),肿瘤业务收入19.6亿元(+10.4%),占比44.2%(+0.6pp),毛利率29.9%(-1.6pp),销售费率1.2%(持平),管理费率9.8%( -0.3pp ),净利润6.0亿元(-12.6%),经调整净利润6.0亿元(-15.6%),净利率13.5%(-4.0pp) [4] - 预计2025/2026年收入为47.9亿元/51.5亿元,同比增长7.6%/7.7%,经调整净利润为7.0亿元/7.5亿元,同比增长16.3%/7.6% [6] 业务情况 - 2024年就诊人次约450万人(+23.8%),完成手术96993例(+15.8%),手术收入同比增长21.2%,三、四级手术及介入手术占比稳步提升 [4] 项目进展 - 2024年西安长安医院并购整合成效显著,三、四级手术例数突破1万例(+38%) [5] - 2024年旗下三级医院德州海吉亚开业,无锡海吉亚医院和常熟海吉亚医院计划于2025/2026年开业 [5] - 开远解化二期、长安医院三、贺州广济二期、苏州永鼎二期项目持续推进,潜在床位产能达16000张 [5] 可比公司估值 | Ticker | Company | 市值(2025/4/3,亿RMB) | 净利润(亿rmb) 23A | 净利润(亿rmb) 24E | 净利润(亿rmb) 25E | PE 23A | PE 24E | PE 25E | PEG 25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0015.SZ | 爱尔眼科 | 1247 | 33.6 | 37.1 | 42.7 | 44 | 34 | 29 | 1.94 | | 600763.SH | 通策医疗 | 206 | 5.0 | 5.4 | 6.2 | 49 | 38 | 33 | 2.44 | | 2273.HK | 固生堂 | - | 2.5 | 3.1 | 4.5 | 45 | 25 | 16 | 0.35 | [9] ESG评价 - 环境方面,公司实施环保实践,促进资源效率,投资可再生能源,提升企业声誉和利益相关者信任 [19] - 社会方面,公司致力于社会责任,有道德的劳动实践、社区参与和多元化包容的工作场所,产生积极社会影响 [19] - 治理方面,公司组织治理良好,有望实现可持续增长并建立投资者和公众信任 [19]
港股收盘(04.01) | 恒指收涨0.38% 医药股走势强劲 小米集团-W(01810)午后跳水跌超5%
智通财经网· 2025-04-01 16:53
文章核心观点 特朗普“对等关税”即将落地,港股三大指数早盘走高但午后涨幅收窄,交银国际认为全球不确定性升温,港股应以守待攻,4月基本面数据验证和关税等外生性影响受关注,也是政策刺激信号释放的关键 [1] 蓝筹股表现 - 小米集团-W午后跳水,跌5.49%,报46.5港元,成交额280.81亿港元,拖累恒指78.78点,公司回应SU7碰撞爆燃事件,将配合警方调查 [2] - 石药集团涨10.93%,报5.48港元,贡献恒指7.33点;九龙仓置业涨4.86%,报19.84港元,贡献恒指2.59点 [2] - 康师傅控股跌4.59%,报12.46港元,拖累恒指1.91点;中国海外发展跌4.46%,报13.28港元,拖累恒指3.92点 [2] 热门板块表现 大型科技股 - 小米午后跳水跌超5%,快手涨超3%,腾讯、阿里、美团均涨超1% [3] 生物医药股 - 国内创新药进入收获期,市场预期集采政策优化,生物医药股爆发,如宜明昂科 - B涨19.86%,康方生物涨12.86%等 [3] - 国家医保局召开优化医药集采工作研发会,业内流传相关通知截图和征求意见稿,民生证券看好医药创新和消费主线 [3] - 国务院国资委鼓励国有企业对生物医药等薄弱领域运用多种方式加快形成产业影响力 [4] 石油股 - 供应担忧推升油价,“三桶油”普遍上扬,如中海油涨2.7%,中海油服涨2.5%等 [3][4] - 特朗普言论引发地缘冲突担忧,国际油价上涨,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布伦特原油价格有望涨至70 - 75美元/桶 [4] - 2024年“三桶油”合计归母净利润超3529亿元,中国石油盈利居首,中国海油营收、净利双增,中国石化营收、净利下滑 [5] 内房股 - 内房股走势分化,美的置业涨12.04%,富力地产涨3.85%,雅居乐集团跌7.41%,中国海外发展跌4.46% [6] - 1 - 3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9.8%,3月单月同比下降10.6%,一季度市场低位运行 [6] - 美的置业2024年营收增长33%,保留业务归母核心净利润增长25%;雅居乐集团营业额微增,股东应占亏损扩大;中国海外发展收入和溢利均减少 [7] 热门异动股 - 老铺黄金续创新高,涨19.07%,2024年销售业绩增长166%,净利润增长254%,拟首次派息,中金看好其获取市场份额 [8] - 海吉亚医疗全天强势,涨9.97%,公司创始人朱义文多次增持,对公司发展有信心 [9] - 小鹏汽车表现亮眼,涨5.58%,3月交付新车33205台,同比增长268%,一季度累计交付量创新高 [10] - 泡泡玛特再破顶,涨4.98%,交银国际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升至176港元,管理层目标突破200亿收入规模 [11]
海吉亚医疗(06078.HK)4月1日收盘上涨9.97%,成交5.25亿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4-01 16:24
市场表现 - 4月1日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上涨0.38%,报23206.84点 [1] - 海吉亚医疗收报14.78港元/股,上涨9.97%,成交量3478.44万股,成交额5.25亿港元,振幅16.37% [1] - 最近一个月海吉亚医疗累计跌幅8.94%,今年来累计跌幅5.75%,跑输恒生指数15.25%的涨幅 [2]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海吉亚医疗营业总收入44.46亿元,同比增长9.06%;归母净利润5.98亿元,同比减少12.4%;毛利率29.9%,资产负债率38.93% [2] 机构评级与行业估值 - 开源证券给予海吉亚医疗“买入(Buy)”评级 [3] - 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 -18.15倍,中值2.44倍,海吉亚医疗市盈率12.94倍,行业排名第25位 [3] - 巨星医疗控股市盈率0.24倍、京玖康疗0.38倍、环球医疗4.51倍、永胜医疗4.58倍、中国再生医学5.14倍 [3] 公司概况 - 海吉亚医疗于2020年6月2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是肿瘤科为核心的医疗集团,致力于满足中国肿瘤患者需求 [3] - 自2009年开展业务,通过内生增长、战略收购及合作,建立覆盖多省市的肿瘤科医院及放疗中心网络 [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经营或管理13家以肿瘤科为核心的医院,遍布七个省的十个城市,还向24家第三方医院放疗中心提供服务 [3] 公司业务 - 上海伽玛星是海吉亚医疗全资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陀螺旋转式钴60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用于治疗肿瘤 [4] - 公司凭借专利放疗设备,采用垂直一体化放疗服务模式,把握价值链协同效益,在营运和盈利能力上有优势 [4] 大事提醒 - 2025年3月31日,朱义文增持25.84万股,每股均价13.3997港元,最新持股数目2.842亿股,持股比例45.7% [5]
海吉亚医疗: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年业绩有所波动,门诊服务快速增长-20250401
开源证券· 2025-04-01 11: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业绩有所波动,受金融资产减值影响净利润波动,考虑政策环境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97/7.79/8.6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2.3/11.0/10.0倍,维持“买入”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当前股价13.440港元,一年最高最低39.200/11.980港元,总市值83.13亿港元,流通市值83.13亿港元,总股本6.18亿股,流通港股6.18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76.31% [1] 2024年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44.46亿元(同比+9.1%),净利润5.98亿元(-12.6%),经调整净利润6.02亿元(-15.60%),毛利率29.9%(-1.6pct),净利率13.5% [5] 2024年业务情况 - 医院业务营收43.2亿元(+11.1%),毛利12.78亿元(+8.4%),毛利率29.57%(-0.74pct),门诊服务收入16.33亿元(+20.8%),住院服务收入26.9亿元(+5.9%) [6] - 肿瘤相关业务收入19.63亿元(+10.4%),占总收入比例44.15%(+0.54pct) [6] - 就诊人次452.6万人次(+23.8%),手术例数9.7万例(+15.8%),手术收入同比增长21.2%,三、四级手术及介入手术占比稳步提升 [6] - 新增国家级胸痛中心1个,新增省市级重点专科(项目)6个;现有高层次人才86人次,高级职称医疗人才1236人(+4%) [6] 医院建设情况 - 自建医院方面,德州海吉亚医院2024年通过三级综合医院验收并启用,计划床位1000张;无锡海吉亚医院项目2025年计划完成验收开业,规划床位800 - 1000张;常熟海吉亚医院项目2026年计划通过验收开业,规划床位800 - 1200张 [7] - 现有医院扩建方面,开远解化医院二期项目规划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计划新增床位约500张,正在内部装修;长安医院三期、贺州广济医院二期、苏州永鼎医院二期项目已启动筹备,全部投用后床位规模将突破1.6万张 [7] - 外延医院赋能方面,长安医院新增陕西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胸痛中心成国家标准化胸痛中心示范中心,新引进9位高级职称学科带头人和19名高级职称专家;宜兴海吉亚医院新增重症医学科、医疗美容中心等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9项 [7]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077|4,446|4,881|5,359|5,884| |YOY(%)|27.6|9.1|29.8|19.4|19.5| |净利润(百万元)|683|598|697|779|862| |YOY(%)|43.2|-12.40|16.57|11.74|10.66| |毛利率(%)|31.6|29.90|30.10|29.98|29.86| |净利率(%)|16.8|13.46|14.29|14.54|14.66| |ROE(%)|11.0|8.99|9.49|9.59|9.59| |EPS(摊薄/元)|1.08|0.95|1.12|1.25|1.39| |P/E(倍)|32.69|15.01|12.32|11.03|9.96| |P/B(倍)|3.58|1.33|1.17|1.06|0.9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