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滔搏(06110)
icon
搜索文档
滔搏:2024财年业绩点评:24财年业绩修复、分红亮眼,多品牌发力构建全域零售能力
光大证券· 2024-05-24 08: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滔搏(6110.HK)"增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业绩修复和经营质量提升 - 2023/24财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9.33亿元、同比增长6.9%,归母净利润22.13亿元、同比增长20.5% [1] - 利润增速快于收入主要系毛利率略升、费用率下降贡献 [3] - 存货周转天数减少13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加1天,经营净现金流同比减少28.1%至31.29亿元 [8] 多品牌全域发展 - 公司持续丰富品牌矩阵,上半财年与HOKA、凯乐石等新品牌合作,并与Fanatics开启合作 [10] - 线下打造全场景门店、提升单店能力,线上渠道布局更加广泛,店播销售额同比提升约5倍 [11] - 注重用户精细化运营,会员贡献的店内零售总额占比93.4%,高价值会员占总消费会员比例中单位数但贡献近40% [12] 盈利预测和估值 - 考虑消费需求不确定性,下调公司25~26财年盈利预测,新增27年盈利预测 [14] - 对应25~27财年EPS分别为0.39、0.43、0.47元,25、26财年PE分别为13倍、12倍 [14]
滔搏(0611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5-22 20:12
财务表现 - 2024年2月29日止年度,滔搏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收入为28,933.2百万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6.9%[1] - 2024年2月29日止年度,滔搏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毛利为12,080.8百万人民币,毛利率为41.8%[1] - 2024年2月29日止年度,滔搏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经营利润为2,786.5百万人民币,经营利润率为9.6%[1] - 2024年2月29日止年度,滔搏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每股盈利为35.69分,较上年同期增长20.8%[1] - 2024年2月29日止年度,滔搏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平均应收贸易账款周转期为15.1天,较上年同期增长0.5天[1] - 2024年2月29日止年度,滔搏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槓桿比率为3.2倍,较上年同期增长0.9倍[1] - 2024年2月29日止年度,滔搏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年内利润为2,211.3百万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20.5%[2] - 2024年2月29日止年度,滔搏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年内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的每股盈利为35.69分,较上年同期增长20.8%[2] - 2024年待售商品存货为6,283.8百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6,247.3百万人民币增长0.6%[25] - 2024年應收貿易賬款为1,329.6百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1,054.9百万人民币增长25.9%[26] - 2024年應付貿易賬款为387.1百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991.0百万人民币减少60.9%[27] - 2024年短期借款总额为720.1百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1,545.0百万人民币减少53.4%[28][29]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5.69人民币分,较2023年的29.62人民币分增长20.5%[20] 经营活动 - 公司主要从事运动鞋服产品销售以及向零售商及分销商出租用于联营销售的商业场所[13] - 公司市场回顾显示,中国经济整体呈现回升向好的温和复苏,体育产业持续具备增长韧性和潜力,但消费復甦的节奏和需求的更迭对公司经营形成一定挑战[30] - 公司销售货品收入为28,724.4百万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6.9%[15] - 公司政府补贴收入为159.3百万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下降46.6%[15] - 公司确认为开支并计入销售成本的存货成本为16,816.2百万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6.6%[16] - 公司融资成本净额为27.3百万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下降74.3%[16] 公司发展 - 公司截至2024年2月29日共运营6,144家直营店铺,店铺总数同比减少6.4%,毛销售面积同比减少0.8%[45] - 公司通过深耕门店直播业务,成功打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明星店播账号,店播销售额同比提升约5倍[48] - 公司通过線上社群促進用戶活躍,企业微信一对一溝通进行用戶服務,私域小程序在微信熱門小程序運動户外類排行榜中排名第一[49] - 公司在B端和C端完善和精益数智化能力,通过自有数据沉淀和第三方数据支持,精益渠道数字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50] - 公司通过多样化的營銷活動和多元化的互動場景,滿足線下線上新老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增強消費者體驗,營造歸屬感,促進複購,實現價值挖掘[57] 可持续发展 - 集团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目标,获得多方权威机构的持续认可,MSCI ESG评级为BBB级[66] - 集团与供应商合作推动減碳措施落地,已向超过50%的品牌合作伙伴采购并销售环保产品[68] - 集团持续推动绿色消费,向消费者传递可持续生活理念,打造绿色循环商店主题宣传活动[69]
滔搏:滔滔逐潮往,搏浪奋辑行
长江证券· 2024-05-22 13:02
公司概况 - 滔搏是中国最大的体育运动零售商,与Nike和Adidas等国际品牌合作,营收占比近90%[4] - 滔搏具备优质渠道资源和强运营能力,深度绑定Nike和Adidas等国际品牌,数字化能力行业领先[6] - 滔搏是国内第一大运动鞋服零售商,与Nike和Adidas合作,占据市场份额较高[11] 财务表现 - 公司盈利能力相对稳定,保持高分红比例,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及新疆棉等事件扰动,FY2022与FY2023营收及利润有所下滑,但毛利率始终保持相对稳定在42%左右[23][24] - 滔搏FY2021-FY2023平均ROE高达23%,分红比例超过100%[26] - 滔搏新疆棉事件前ROE水平高于国产品牌[27] - 滔搏净现比高于同行竞争对手[27] - 滔搏分红比例基本维持在100%以上[28] - 滔搏股息率高于同行竞争对手[28] 品牌合作与市场趋势 - 预计未来5年运动鞋服行业规模将中高单位数增长,国际品牌在大中华区加速产品创新,有望带动份额回升[5] - 滔搏持续拓展多品牌矩阵,与PUMA、VANS、李宁等国际品牌合作,发展历程丰富[12] - Nike在2023年运动鞋市场份额有所回升,Adidas下滑幅度有所收窄[34] - Nike在2023年推出新产品,包括Alphafly 3等,重点发力大中华区[35] - Adidas在2024年推出Adizero Adios Pro Evo 1等新产品,跑鞋系列产品端显著发力[38] - Adidas的SAMBA系列获得多项荣誉,预计成为新的潮流系列产品[39] - Adidas在中国下沉市场推出低价产品,加速下沉市场竞争[39] 渠道与运营 - 滔搏占据Nike、Adidas大中华区近30%零售份额,主力品牌收入增速介于Nike批发渠道与Adidas之间[40] - 滔搏线下渠道资源以及零售运营能力具备稀缺性[44] - 滔搏深度绑定Nike&Adidas,落地多个高级别概念店[46] - 滔搏在开店数量和存货周转方面表现优异,助力Nike与Adidas在大中华区稳步增长[49] - 滔搏与宝胜占据Nike与Adidas~50%市场份额[42] 数字化转型 - 公司开发了移动数字工具包赋能前线员工和区域经理[58] - 公司开发了数字化采购和补货系统优化商品管理[59] - 公司部署智能门店系统促进门店运营[60] - 滔搏打造会员分级系统,会员贡献超90%[62] - 公司线上O2O门店发力,线上增速显著优于线下[64]
低估值、高股息、优质基本面带来较强的防御性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4-15 00:00
业绩总结 - 滔搏短期收入表现较弱,但股价已反映在市场中[1] - 预计滔搏2024年以来收入增速弱于市场预期,股价下跌超过9%[1] - 滔搏FY2024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至14,177百万人民币,毛利润同比增长5%至6,341百万人民币[3] - 滔搏FY2024上半年销售与管理费用率为32.9%,核心经营利润率为11.8%[3] - 滔搏FY2024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7%至1,337百万人民币,净利润率为9.4%[4] 财务展望 - 预测FY24盈利同比增长20%,EBIT margin扩张至10.0%[1] - 2024年预测归母净利润率将达到42.6%[2] - 2025年预测经营利润率将为10.8%[3] - 2026年预测毛利率将为6.8%[4] 估值和评级 - 滔搏目前估值较低(12.7x FY25 P/E),分红率上升至7.9%[1] - 浦银国际预测滔搏(6110.HK)股价目标为7.0港元[5] - 滔搏被评为买入,目标价为7.0港元[6] - 滔搏(6110.HK)市场普遍预期为买入[7] - 滔搏(6110.HK)SPDBI情景假设中,乐观情景下目标价为8.8港元,概率为25%;悲观情景下目标价为5.6港元,概率为20%[7] 其他品牌和零售店效 - 公司库存维持健康水平,新品占整体库存80%左右[1] - FY25其他品牌收入预计增长超过20%,直营零售店平均店效同比增长35%[7]
港股公司深度报告:滔搏估值探讨:效率筑高壁垒,估值重塑与成长交辉
开源证券· 2024-03-11 00:00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滔搏(06110 HK)的“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滔搏作为运动零售商龙头,估值有望提升,主要基于其精细化运营优势和国际品牌大中华区复苏带来的成长性 [12] - 市场对运动零售商的低估值主要源于对渠道商品牌依赖性、议价力和商业模式壁垒的误解 [12] - 滔搏的成长性来自国际品牌大中华区复苏和新品牌扩店,ROE提升则来自周转和盈利的双重驱动 [12] 行业分析 - 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DTC战略不会削弱滔搏等全国性经销商的地位,反而会加深合作 [14] - 国际品牌在中国的渠道结构以经销为主,未来仍将依赖具备品牌思维和数字化能力的经销商 [16] - 国内品牌如李宁、特步等,向上需要购物中心资源,向下需要专业零售经验,滔搏在这些领域具备优势 [21][22] 公司运营 - 滔搏的精细化运营体现在会员体系、门店管理、货品运营和渠道运营等多个维度 [31][33][35][36] - 滔搏的会员体系有新增、有黏性、有价值,截至FY2024H1拥有7310万会员 [31] - 滔搏的门店管理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库存管理、店员绩效管理和销售目标管理 [33] - 滔搏的货品运营遵循单店订货机制,供需平衡下商品效率更高 [35] - 滔搏的渠道运营以大店领先,全域零售提升单店辐射面积 [36] 财务表现 - 预计FY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 9/26 1/29 1亿元,对应EPS为0 4/0 4/0 5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PE为13 0/11 3/10 0倍,公司经营指标全面改善 [4] - 滔搏的ROE领先行业,主要来自高资产周转率,尤其是应收资产和固定资产周转率 [59][61] 成长性 - 国际品牌大中华区收入连续改善,阿迪达斯复苏或超预期 [50][51] - 滔搏不断合作新品牌,如李宁、Hoka、凯乐石等,支撑新一轮扩店 [55] - FY2024Q3经营指标全面向好,折扣、库存指标行业领先 [56] 风险与挑战 - 行业需求放缓可能对公司经营造成压力 [63] - 效率提升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公司经营杠杆效应 [63] - 门店扩张不及预期可能限制公司规模提升 [63]
滔搏(0611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1-21 18:02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六个月,TOPSPORTS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的收入为14176.5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6.4%[1][2] - 毛利为6340.8百万人民币,毛利率为44.7%,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1][2] - 經營利潤为1725.9百万人民币,經營利潤率为12.2%,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1][2] - 每股盈利为21.56分,中期每股股息为16.00分[1][2] - 平均应收贸易账款周转期为14.8天,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1] - 2023年8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550.8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57.9%[6] - 投资活动所使用的现金净额为43.6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减少67.1%[6] - 融资活动所使用的现金净额为1,716.4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0.1%[6]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运动鞋服产品销售及向其他零售商出租商业场所[25] - 截至8月31日止六个月,销售货品达到14176.5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6.9%[27] - 公司在新的宏观环境下拓宽了品牌合作矩阵,与14个领先运动品牌夥伴合作,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52] - 公司在2023/24财年上半年实现整体收入同比增长7.3%,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8%,主力品牌收入同比增长7.0%[54] - 公司在整体消费复苏中实现全域消费场景的均衡发展,线上及线下零售业务销售金额同步呈现增长趋势[54] - 公司得益于整体消费复苏和合作品牌产品的推陈出新,新品销售同比改善,新品销售对整体零售业务销售金额的贡献提升[54] 财务指标 - 每股基本盈利为21.56人民币分,基本盈利乃按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除以期内已发行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34] - 毛利率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至44.7%[55] - 核心经营利润同比提升22.9%至人民币1,679.7百万元,核心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至11.8%[56] - 期内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550.8百万元,同比提升57.8%[58]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守则條文,除了C.2.1條[116] - 公司已设立充足的保障措施,以确保董事会内权力充分平衡[117]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件10的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19] - 公司董事酬金根据技能、经验、职责、时间投入等因素确定[125] - 公司董事未放弃任何薪酬,也未支付加入或离职补偿[126]
滔搏(0611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0-18 21:0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8年9月5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8] - 自2019年10月10日,公司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9] - 截至2023年8月31日,没有任何一方持有公司50%以上的股权[9] 财务报告审核与发布 - 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六个月的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未经审核,于2023年10月18日获董事会批准发布[11] 整体收入情况 - 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41.765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32.18亿人民币[1][2] - 2023/24财年上半年集团整体收入同比增长7.3%至141.765亿元人民币[54] - 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为141.765亿元,同比增长7.3%[86][88][89][90] 毛利率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4.7%,2022年同期为45.6%[1] - 毛利率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至44.7%[55] - 销售成本为78.357亿元,同比增长9.0%;毛利为63.408亿元,同比增长5.1%;毛利率为44.7%,较去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90][91] 经营利润率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经营利润率为12.2%,2022年同期为12.0%[1] - 核心经营利润同比提升22.9%至16.797亿元,核心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至11.8%[56] - 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经营利润为17.259亿元,同比增长9.2%[86][90] 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率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率为9.4%,2022年同期为8.7%[1] - 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同比增长16.7%至13.372亿元,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率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9.4%[56] - 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13.372亿元,同比增长16.7%[87][90] 每股盈利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21.56分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8.47分人民币[1][2] - 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21.56分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8.47分人民币[34] - 每股基本盈利从2022年同期的0.1847元增长16.7%至2023年的0.2156元[100] 股息情况 - 2023年上半年中期每股股息为16.00分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3.00分人民币[1] - 2023年10月18日,董事宣派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年度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6分人民币,合共9.922亿人民币[36] - 2023年5月23日,董事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5分人民币,合共3.101亿人民币;特别股息每股普通股15分人民币,合共9.302亿人民币,已派付[37] - 2022年10月25日,董事宣派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年度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3分人民币,合共8.062亿人民币,已派付[38] - 2022年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7元人民币(合共4.341亿元人民币)及特别股息每股普通股0.23元人民币(合共14.263亿元人民币),已在2022年8月31日前派付[39] - 董事会决议宣派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财年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16元,中期派息率为74.2%,高于去年同期的70.4%[58] - 公司董事会决议宣派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16元,合共9.922亿元[110] - 中期股息将于2023年12月20日或前后派付,合资格股东为2023年12月7日名列股东名册者,2023年12月5日至7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过户文件需在2023年12月4日下午四时三十分前交回[114] 流动比率情况 - 2023年8月31日流动比率为2.8倍,2023年2月28日为2.3倍[1] 资产情况 - 2023年8月31日资产总值为155.001亿人民币,2月28日为168.207亿人民币[4] - 2023年8月31日存货为57.537亿元人民币,较2月28日的62.473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存货成本为78.242亿元人民币,存货减值拨备变动为1.15亿元人民币[40] - 2023年8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为12.258亿元人民币,较2月28日的10.549亿元人民币有所增加[42] - 截至2023年8月31日,存货为57.537亿元,较2023年2月28日下降7.9%,较2022年8月31日下降10.1%[91] 负债情况 - 2023年8月31日负债总值为55.289亿人民币,2月28日为69.871亿人民币[5] - 2023年8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为4.64亿元人民币,较2月28日的9.91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44] - 2023年8月31日短期借款为8.4亿元人民币,较2月28日的15.45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借款加权平均年利率为1.6% [45] 资产净值情况 - 2023年8月31日资产净值为99.712亿人民币,2月28日为98.336亿人民币[5] 现金流量情况 - 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5.508亿元,2022年同期为16.169亿元[6] - 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4360万元,2022年同期为1.329亿元[6] - 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17.164亿元,2022年同期为15.6亿元[6] - 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增加净额为7.908亿元,2022年同期减少7600万元[6] - 期内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5.508亿元,同比提升57.8%,金额为同期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的1.9倍[58] - 经营产生的现金净额从2022年同期的21.337亿元增至2023年的26.807亿元[102] - 投资活动所使用的现金净额从2022年同期的1.329亿元降至2023年的4360万元[103] - 融资活动所使用的现金净额从2022年同期的15.6亿元增至2023年的17.164亿元[104] 递延所得税情况 - 2023年2月28日,租赁负债之递延所得税资产为6.655亿元,2022年3月1日为7.641亿元[16] - 2023年2月28日,使用权资产之递延所得税负债为6.062亿元,2022年3月1日为7.749亿元[16] 业务收入结构情况 - 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六个月,销售货品收入为140.682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31.016亿人民币;联营费用收入为8680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9110万人民币;其他收入为2150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530万人民币[27] - 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六个月,政府补贴为3840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132亿人民币;其他收入为780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0万人民币[27] - 主力品牌收入为123.468亿元,占比87.1%,同比增长7.0%;其他品牌收入为17.214亿元,占比12.1%,同比增长10.5%[88] - 零售业务收入为119.877亿元,占比84.6%,同比增长8.8%;批发业务收入为20.805亿元,占比14.6%,同比下降0.1%[89] 成本与开支情况 - 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销售及分销开支以及一般及行政开支总额为124.983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18.524亿人民币[29] - 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六个月,销售及分销开支为41.101亿元,占集团收入29.0%,去年同期为40.908亿元,占比30.9%[92] - 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六个月,一般及行政开支为5.525亿元,占集团收入3.9%;2022年同期为5.743亿元,占比4.3%[93] 融资成本与收入情况 - 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净额为-1830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6270万人民币[29] - 融资收入从2022年同期的4860万元增至2023年的5960万元[95] - 融资成本从2022年同期的1.113亿元降至2023年的7790万元[96] 所得税情况 - 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3.709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3.724亿人民币[30] - 香港注册成立的附属公司须按16.5%的税率缴纳香港利得税,公司在香港无估计应课税利润,未计提香港利得税;公司在中国成立的大多附属公司按25%的税率缴纳中国企业所得税;中国成立的公司向外投资分配股息一般须缴10%预扣税,满足条件香港投资者适用税率降至5%[31][32][33] - 实际所得税税率从2022年同期的24.5%降至2023年的21.7%[97] 行业与市场环境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去年同期[48] - 2023年1 - 8月全国举办244场田径业协会认证的马拉松比赛,赛事规模近180万人[49] 店铺运营情况 - 截至2023年8月31日,共运营6209家直营店,店铺总数同比下降10.4%,毛销售面积同比减少3.5%[61] - 截至2023年8月31日,单店销售面积同比增加7.7%[63] 费用率情况 - 期内租金费用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至13.3%[64] - 整体员工数目同比下降8.7%至29896人,员工费用率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至10.0%[65] - 截至2023年8月31日,集团员工总数为29896名,员工成本总额为14.134亿元,占集团收入10.0%;2022年同期员工成本总额为14.88亿元,占比11.3%[108] 合作伙伴情况 - 截至本财政期末,公司与14个领先体育品牌深度合作[69] - 公司与国际高性能鞋服品牌HOKA ONE ONE建立零售运营合作[76] - 全球高海拔登山领导品牌凯乐石成为公司合作伙伴[76] 投资情况 - 公司完成对专业滑雪装备零售商冷山的投资[78] - 公司投资专业户外内容机构“Mounster山系文化”[78] ESG相关情况 - 公司将ESG工作关注点聚焦于绿色消费[80] - 公司于MSCI的ESG评级为BBB级,处于中国运动鞋服行业上市企业ESG评级领先水平[82] 公司未来规划 - 未来公司将巩固和升级三项效率、聚焦用户等布局长期增长、优化数字化赋能支持、践行ESG理念[85]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除企业管治守则的守C.2.1条外,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16] - 公司前任非执行董事兼主席盛百椒于2023年7月21日退任,此后首席执行官于武兼任主席[117] - 董事确认在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期间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19] 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林耀坚,已与管理层审阅相关会计及财务事宜[121][122]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主席为华彬,负责董事及高管薪酬相关事宜[123][124]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主席为黄伟德,负责董事提名等工作[128][127] 证券交易情况 - 回顾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129] 公众持股量情况 - 公告日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最低持股量[130] 业绩公告与报告情况 - 中期业绩公告刊登于港交所及公司网站,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并登载[131] 会员情况 - 截至2023年8月31日,累计用户数达7310万人,同比提升16.2%[70] - 期内,会员贡献的店内零售总额(含增值税)比例为92.7%[70] - 复购会员对会员整体消费贡献在60 - 70%之间,同比稳定[70] - 高价值会员占总消费会员比例仅中单位数,但对总消费会员的销售贡献近4成[70]
滔搏(0611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6-20 18:04
公司业绩 - 公司2023年度收入为27073.2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度31876.5百万人民币有所下降[4] - 公司2022年GDP同比实际增长率为3.0%,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2%[6]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15.1%至人民币27,073.2百万元[10] - 公司2023年度经营利润为2,430.9百万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下降29.1%[46] - 2023年度零售业务收入为22,686.5百万人民币,占总收入83.8%,较上年同期下降13.9%[46] - 2023年度毛利为11,284.2百万人民币,毛利率为41.7%,较上年同期下降18.4%[46] - 公司建议派发每股普通股人民币33.00分的股息,派息率为111.4%[34] 公司战略 - 公司强调深耕中国运动鞋服行业,对行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7] - 公司回归零售本质,强调人、货、场逻辑,追求精准高效[8] - 公司积极应对变化,持续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产品和体验,关注消费者喜好的变化[9] - 公司在新财年伊始看到疫情影响逐步淡化,对中国运动鞋服行业的需求潜力充满信心[12] - 公司持续聚焦高质量盈利的卓越经营,为股东带来更具确定性的回报[12] - 公司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回归自身最具确定性的选择,打破思维定式,让未来可以走得更坚定和长远[16] 财务状况 - 存货金額同比下降6.6%,環比2022年8月底下降2.4%[11] - 銀行結餘及現金同比增長34.5%至人民幣2,357.4百萬元[11] - 公司截至2023年2月28日的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2,357.4百万元,同比增加34.5%[33] - 存货较2022年2月28日下降6.6%至6,247.3百万人民币[47] - 资本开支为355.2百万人民币[55]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名单包括主席盛百椒先生、执行董事于武先生和梁锦坤先生等[88] - 盛百椒先生、梁锦坤先生和林耀坚先生将在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有资格连任[89] - 董事会确认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具有独立性[91]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签订了为期三年的服务合同,可续约,需遵守相关规定[92] - 公司未设立股票挂钩协议[101]
滔搏(0611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5-23 20:00
财务指标 | 指标项 | 指标值 | | --- | --- | | 收入 | 人民币27,073.2百万元,同比下降15.0% [2] | | 毛利 | 人民币11,284.2百万元,毛利率为41.7% [2] | | 经营利润 | 人民币2,430.9百万元,经营利润率为9.0% [2] |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佔利潤 | 人民币1,836.6百万元,同比下降24.9% [2,4] | | 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 | 人民幣29.62分 [4] | | 末期股息及特別股息 | 每股人民幣20.00分 [2] | | 平均應收貿易賬款周轉期 | 14.6天 [2] | | 平均應付貿易賬款周轉期 | 22.2天 [2] | | 平均存貨周轉期 | 149.5天 [2] | | 流動比率 | 2.3倍 [2] | | 銷售收入 | 270.73亿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5.1% [16] | | 銷售商品收入 | 268.44亿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5.0% [16] | | 聯營費用收入 | 1.75亿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5.9% [16] | | 政府補貼 | 2.98亿元人民幣,同比下降8.6% [17] | |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入 | 44.51亿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3.6% [8] | | 投資活動使用的現金淨流出 | 3.06亿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4.5% [8] | | 融資活動使用的現金淨流出 | 34.40亿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3.5% [8] |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 | 23.57亿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5% [8] | | 存貨成本 | 人民幣15,773.2百萬元 [18] | | 員工成本 | 人民幣2,890.5百萬元 [18] | | 租賃開支 | 人民幣2,001.0百萬元 [18] | | 使用權資產折舊 | 人民幣1,581.9百萬元 [18] | | 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 | 人民幣609.1百萬元 [18] | | 融資成本淨額 | 人民幣108.5百萬元 [19] | | 所得稅開支 | 人民幣485.8百萬元 [20] | | 每股基本盈利 | 人民幣29.62分 [22] | | 中期股息 | 每股人民幣13.00分 [23] | | 末期股息及特別股息 | 每股人民幣20.00分 [23] | | 總收入同比下降 | 15.1%至人民幣27,073.2百萬元 [32] | | 線上銷售金額佔零售銷售金額比重 | 20%-30%低段 [32] | | 線上私域銷售金額同比增速 | 最為顯著 [32] | | 門店總數同比下降 | 14.7% [34] | | 單店銷售面積同比增加 | 9.2% [34] | | 權益持有人應佔利潤率 | 同比僅下滑0.9個百分點至6.8% [42] | | 經營業務產生的現金淨額 | 人民幣4,350.7百萬元 [42] | | 自由現金流 | 人民幣3,995.5百萬元 [42] | | 全年派息總額 | 每股普通股人民幣33.00分,派息率為111.4% [42] | | 收入 | 人民幣27,073.2百萬元,同比下降15.1% [47][48] | | 經營利潤 | 人民幣2,430.9百萬元,同比下降29.1% [47] | | 權益持有人應佔利潤 | 人民幣1,836.6百萬元,同比下降24.9% [47] | | 主力品牌收入佔比 | 86.2% [49] | | 其他品牌收入佔比 | 13.0% [49] | | 收入下降 | 15.1%至人民幣27,073.2百萬元 [51] | | 毛利下降 | 18.4%至人民幣11,284.2百萬元 [53] | | 毛利率下降 | 1.7個百分點至41.7% [54] | | 經營利潤下降 | 29.1%至人民幣2,430.9百萬元 [52] | | 權益持有人應佔利潤下降 | 24.9%至人民幣1,836.6百萬元 [52,58] | | 每股基本盈利下降 | 24.9%至人民幣29.62分 [57,58] | | 銷售及分銷開支佔收入比例 | 29.7%,較去年基本持平 [54] | | 一般及行政開支佔收入比例 | 4.1%,較去年基本持平 [54] | | 資本開支下降 | 49.4%至人民幣355.2百萬元 [56] | | 存貨較去年同期下降 | 6.6%至人民幣6,247.3百萬元 [54] | |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額 | 由上年度的人民幣6,592.3百萬元減少至本年度的人民幣5,241.5百萬元 [59] | | 投資活動使用的現金淨額 | 由上年度的人民幣671.3百萬元減少至本年度的人民幣305.6百萬元 [59] | | 融資活動使用的現金淨額 | 由上年度的人民幣4,494.4百萬元減少至本年度的人民幣3,440.3百萬元 [59] | | 銀行結餘及現金以及短期抵押銀行存款 | 人民幣3,643.4百萬元 [59] | | 淨現金狀況 | 人民幣2,098.4百萬元 [59] | | 槓桿比率 | 處於淨現金狀況 [60] | | 末期股息及特別股息 | 每股普通股人民幣20.00分 [63] | | 員工人數 | 30,978名 [62] | | 員工成本總額 | 人民幣2,890.5百萬元 [62] | 公司治理 - 公司於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年度內遵守企業管治守則的所有適用守則條文[65] - 公司董事於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年度內一直遵守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66] - 審核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其中主席具有專業會計資格[67] - 審核委員會及外聘核數師已審閱本集團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年度的經審核綜合財務報表[67] - 薪酬委員會負責就董事及高級管理層的薪酬政策及架構向董事會提出建議[69] - 提名委員會負責物色、甄選及向董事會推薦合適的董事候選人[70] - 本公司或其任何附屬公司於年內及直至公告日期概無購買、出售或贖回本公司任何上市證券[71] - 本公司於年內及直至公告日期維持上市規則所規定的公眾最低持股量[72] - 本公司董事會包括執行董事、非執行董事及獨立非執行董事[73] 業務策略 - 集團將繼續推進新產品和新技術研發、市場擴張和並購等策略[1,3] - 精準的門店網絡優化,幫助公司在收入同比下滑的情況下,降低經營槓桿的負向影響[34] - 公司注重高價值會員的潛力挖掘,高價值會員佔總消費會員比例雖然僅中單位數,但對總消費會員的銷售貢獻近4成[4] - 公司從消費者全旅程的每一個價值鏈環節著手,建立多棱零售運營的綜合能力[4] - 公司持續關注和佈局具潛力的小眾細分運動領域,同時關注年輕消費者的興趣點[4] - 公司通過滔搏運動社交媒體公眾號、小紅書、抖音等內容平台與消費者建立深度共鳴[4] 業務表現 - 截至2023年2月28日,公司共運營6,565家直營店鋪,店鋪總數同比下降14.7%,單店銷售面積同比增加9.2%[34] - 新開店與關閉店在店效及坪效的維度上具有顯著優勢,關閉店對直營銷售額的影響十分有限[34] - 截至2023年2月28日,公司累計用戶數達到67.9百萬人,同比提升18.1%[4] - 財年全年來看,會員貢獻的店內零售總額(含增值稅)比例為94.0%,持續保持較高比例且穩健的銷售貢獻[4] - 截至2023年2月28日,公司存貨金額較2022年2月28日下降6.6%,較2022年8月31日下降2.4%[2][3] - 截至2023年2月28日,6個月以內新品佔比已明顯改善,達到健康合理水平[3] - 截至2023年2月28日,線上私域銷售金額對零售銷售金額貢獻的佔比同比翻倍[4] - 零售業務的線上銷售金額同比大幅增長,佔零售銷售金額的比重提升至20%-30%低段[32] - 線上私域銷售金額的同比增速最為顯著[32]
滔搏(0611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1-14 16:3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32.18亿元,2021年为155.734亿元[5][22][23][28][48][67][120][137][138][143][163][182]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60.307亿元,2021年为69.235亿元[5][28][120][143][163]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利润为15.805亿元,2021年为20.597亿元[5][22][27][48][120][137][142][163]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11.454亿元,2021年为14.308亿元[5][22][27][48][50][120][137][142][163][188] - 截至2022年8月31日,公司毛利率为45.6%,2021年为44.5%[5][11][28][120][126][143] - 截至2022年8月31日,公司经营利润率为12.0%,2021年为13.2%[5][120] - 截至2022年8月31日,公司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率为8.7%,2021年为9.2%[5][120] - 截至2022年8月31日,公司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18.47分,2021年为23.07分[5][33][73][120][148] - 截至2022年8月31日,公司平均存货周转期为167.6日,2021年为147.8日[5] - 截至2022年8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2.2倍,2022年2月28日为2.3倍[6][121]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财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15.1%至人民币13,218.0百万元[11][126]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同比下降19.9%至人民币1,145.4百万元,利润率为8.7%,同比微降0.5个百分点[11][126] - 同期销售成本为71.873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86.499亿元下降16.9%[28][143] - 2022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40.908亿元,占收入30.9%;一般及行政开支为5.743亿元,占收入4.3%[30][145] - 融资收入由2021年同期的7.31亿元下降至4.86亿元;融资成本由11.08亿元略增至11.13亿元[30][145] - 所得税开支为3.724亿元,实际所得税税率由29.2%下降4.7个百分点至24.5%[30][145] - 经营产生的现金净额由2021年同期的332.54亿元减少119.17亿元至213.37亿元[35] - 投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为13.29亿元,融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为156亿元[35] - 2022年8月31日,集团杠杆比率处于净现金状况,净现金为122.7亿元[37] - 2022年8月31日集团聘用32,745名员工,较2022年2月28日的40,913名减少[38][153]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为14.88亿元,占集团收入11.3%,2021年同期为16.184亿元,占比10.4%[38][153] - 2022年8月31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1.745亿元,2021年同期为14.056亿元[50][165] - 截至2022年8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176.89亿元,较2月28日的177.96亿元略有下降[51][166] - 非流动资产从2月28日的68.16亿元降至8月31日的53.796亿元,其中长期抵押银行存款从10亿元降至0[51][166] - 流动资产从2月28日的109.802亿元增至8月31日的123.093亿元,主要因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衡量之金融资产新增2000万元及短期抵押银行存款新增15.784亿元[51][166] - 负债总值从2月28日的72.148亿元增至8月31日的77.933亿元,短期借款从5.182亿元大幅增至20.28亿元[51][166] - 资产净值从2月28日的105.815亿元降至8月31日的98.956亿元[51][166]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其他储备从2月28日的35.115亿元降至8月31日的16.81亿元,保留溢利从70.7亿元增至82.146亿元[53][168]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六个月,期内利润为11.454亿元,其他全面收益(汇兑差额)为2910万元,全面收益总额为11.745亿元[56][171] - 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6.169亿元,较2021年的25.717亿元有所下降[58][173]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1.329亿元,较2021年的2.971亿元减少[58][173]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15.6亿元,较2021年的24.354亿元减少[58][173] - 2022年8月31日止六个月销售货品收入131.016亿元,2021年同期为154.213亿元[67][182] - 2022年8月31日止六个月联营费用收入9110万元,2021年同期为1.208亿元[67][182] - 2022年8月31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2530万元,2021年同期为3130万元[67][182]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2.134亿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3.103亿人民币[68][146][183]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销售及分销开支以及一般及行政开支总额为118.524亿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138.27亿人民币[69][184]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净额为 - 6270万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 - 3770万人民币[70][185]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3.724亿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5.912亿人民币[71][186] - 总资本开支为1.573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2.611亿元下降[147] - 与权益持有人的交易总额为 - 18.604亿元,主要为股息支出18.604亿元[17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主力品牌收入为115.44亿元,占比87.3%,较去年同期下降14.6%[24][139] - 其他品牌收入为15.576亿元,占比11.8%,较去年同期下降18.2%[24][139] - 联营费用收入为9110万元,占比0.7%,较去年同期下降24.6%[24] - 电竞收入为2530万元,占比0.2%,较去年同期下降19.2%[24] - 零售业务收入为110.189亿元,占比83.4%,较去年同期下降13.3%[26][141] - 批发业务收入为20.827亿元,占比15.7%,较去年同期下降23.4%[26][141] 店铺运营数据变化 - 截至2022年8月31日,公司运营6,928家直营店铺网络,与2022年2月28日相比,总门店数净减少767家,毛销售面积环比减少5.1%;与2021年8月31日相比,总门店数净减少857家,毛销售面积同比减少0.7%[12][127] - 截至2022年8月31日,300平方米以上大店数目占比14.9%,较2022年2月28日相比,提升2.0个百分点;较2021年8月31日,提升4.1个百分点[13][128] - 2022年8月31日,150平方米及以下门店占比56.8%,150 - 300平方米门店占比28.3%,300平方米以上门店占比14.9%[14] -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财年上半年,开通小程序的直营门店,其私域流量销售金额对门店总直营零售销售金额(增值税前)的贡献占比达20%低段水平[13][128] 会员及流量数据变化 - 2022年8月31日,公司累计注册会员数达至60.2百万人,同比提升28%,累计社群好友数超9百万人,同比接近翻倍[15][130] - 截至2022年8月31日,累计注册会员数达6020万,会员贡献的店内零售总额(含增值税)比例为93.6%[17][132] - 全媒体内容矩阵获得约1亿的内容流量,公众号累计粉丝总量超2800万,滔搏电竞微博总粉丝量近600万[18][133] - 线上私域销售对总销售金额贡献的占比同比实现翻倍[131] 股息相关信息 - 董事会决议宣派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财年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币13.00分,派息率为70.4%[11][126] - 董事会宣派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13元,合共8.062亿元,以港元派付为每股0.1378港元[41][156] - 2022年12月15日前后派付中期股息给2022年12月1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41][42] - 2022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股份过户文件须在2022年11月28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42][157] - 2022年10月25日宣派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年度中期股息合共8.062亿人民币[74][189] - 2022年5月30日建议派发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年度末期股息4.341亿人民币及特别股息14.263亿人民币[74][189] - 2021年10月28日宣派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年度中期股息合共8.062亿人民币[74][189] - 2021年5月24日建议派发截至2021年2月28日止年度末期股息合共7.441亿人民币[74][189] 公司准则及上市相关信息 - 公司于2019年10月10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022年8月31日无一方持股超50%[59][174]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六个月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未经审核,于2022年10月25日获董事会批准发布[59][174] - 公司于2022年3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首次采用多项准则及修订,预期无重大影响[60][175] - 多项新准则及准则修订于2023年3月1日开始的年度期间对公司生效,初步评估无重大影响[61][176] 租赁相关数据变化 - 截至2022年8月31日使用权资产为289490万元,2021年同期为322540万元;租赁负债为313540万元,2021年同期为311510万元[76][79][191][194] - 2022年3月1日至8月31日使用权资产折旧77160万元,2021年同期为91740万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9120万元,2021年同期为9850万元[76][79][192][194] - 2022年8月31日租赁负债12个月内到期须结清金额为127170万元,2月28日为108620万元[79] - 2022年8月31日短期租赁未来租赁款项总额为24180万元,2月28日为28130万元[80][195] - 2022年8月31日非流动租赁按金为28400万元,2月28日为29490万元;流动租赁按金为29710万元,2月28日为29420万元[81][196] - 2022年8月31日未来最低应收租赁付款总额3.18亿元,2月28日为4.49亿元[97] - 2022年8月31日止六个月与百丽国际控制公司租赁开支7900万元,2021年为1.7亿元[99] - 公司租赁开支主要用于可变租赁付款,预期未来几年模式保持稳定[78] 存货相关数据变化 - 至2022年8月31日,存货金额与2021年8月31日相比下降16.6%,与2022年2月28日相比下降4.2%[11][126] - 2022年8月31日存货待售商品及消耗品为654280万元,2月28日为680560万元;存货成本为716750万元,2021年同期为847630万元[82][197]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六个月存货成本716750万元,存货减值拨备变动1980万元;2021年同期存货成本847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