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卓越商企服务(06989)
icon
搜索文档
卓越商企服务(06989)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7 16:31
公司整体定位与业务模式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商务不动产服务运营商,形成完善综合商务物业服务模式[3] - 公司聚焦商业物业为主航道,实现全业态多元化组合,管理业态涉及高端商务写字楼等[3] - 公司拓展增值业务助力利润增长,形成不动产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服务完整业务链[3] - 公司建立医疗、城市服务及政府公建新赛道试点,通过收并购股权合作推动规模化运营[3] - 公司具有优质的品牌形象,为多家500强企业提供服务,塑造了双子品牌形象[31] - 公司形成完善的综合商务物业服务运营模式,通过多项管理体系认证,加入多个国际协会[32] - 公司主航道双轮驱动,三大业态建立差异化竞争壁垒,三大延伸助力客户价值全链条建立[33] - 2022年增值服务快速增长,TO B商业模式成效凸显,定制化服务打造差异化竞争壁垒[33] 业务布局与规模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合约面积超6894万平方米[4] - 业务布局2个国家、15个省份,在43个一线及区域重点城市拥有530个管理项目[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合约面积约6894万平方米,较2021年同期增长约35.1%,在管面积达约5008万平方米,较2021年同期增长约42.3%[1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地理分布从深圳扩展至中国65座城市[19] 各业务线介绍 - 综合物业管理服务业态包括商业物业管理、公共物业、住宅公寓[5] - PM商业写字楼服务提供前期介入到商务管理等服务,有深圳中国储能大厦等代表项目[6] - FM设施管理服务面向工商企业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客户涉及多行业[6] - FM设施管理服务内容涵盖设施设备运维、环境、安保、行政服务等[6] - 公司承接的地产协销业务项目约70余个[10] - 公共物业主要客户领域涵盖政府、教育、医疗、城市服务等[7] - 住宅物业服务依托卓越集团26年地产开发经验[7] - 公司推出五心「悦」管家与「4INS美好生活」服务[8] - 资产服务包括商务物业顾问咨询、空间管理、租赁/转让[9] - 卓品商務服务为高新技术与世界500强企业提供一站式配套服务[9] - 建筑机电服务联合盛恒达机电打造「绿色&智慧机电」专项服务[9] - 专业增值服务包括商务环境服务和地产协销服务[10] - 医疗事业服务已进驻接管多家医院后勤项目,搭建「卓医慧」系统[1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8.6293亿元,年增长率12.7%,毛利5.2976亿元,年增长率8.4%,归母净利润3.1101亿元,年增长率15.0%[16] - 2022年上半年商务物业收入占比57.0%,公共物业占比5.0%,住宅物业占比10.9%,增值服务占比25.5%,其他服务占比1.6%[16] - 剔除两家子公司影响,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较同期增长32.8%,归母净利润较同期增长22.9%[16] - 2022年上半年大湾区在管面积2202万平方米,面积占比44.0%,收入6.96102亿元,收入占比51.3%[20] - 2022年上半年长三角在管面积995.1万平方米,面积占比19.9%,收入1.8227亿元,收入占比13.4%[20] - 2022年上半年其他地区在管面积1811.3万平方米,面积占比36.1%,收入4.80015亿元,收入占比35.3%[20] - 2022年上半年商务物业毛利率25.5%,公共及工业物业毛利率12.1%,住宅物业毛利率17.7%[2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商务物业收入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加12.9%,卓越集团开发商务物业收入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加5.4%[2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商务物业管理业务来自第三方市场拓展收入同比增加17.4%,公共物业收入同比减少47.8%,住宅物业收入同比增加36.0%[24] - 2022年上半年商务物业在管面积23,027千平方米,收入1,061,228千元;公共及工业物业在管面积8,585千平方米,收入93,711千元;住宅物业在管面积18,472千平方米,收入203,449千元[25] - 2022年上半年新拓战略客户合同数量15个,总新拓战略客户合同额6.3664亿元,年化合同金额1.6452亿元,新拓业务战略客户总合同额贡献比48.8%[27] - 报告期内增值服务收入约4.7563亿元,同比增长约32.5%,占公司总体收入比例约为25.5%[2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建筑机电收入同比增长1.1889亿元,同比增长率达125.0%[2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卓品商务服务收入同期增长率达81.3%[29] - 智能化信息平台管控整体数据指标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同比提升31.0%[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收入18.6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2.7%[45] - 基础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13.5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0%,主要因商务物业第三方拓展项目收入增加17.4%[46] - 增值服务收入由3.59亿元增至4.76亿元,增幅32.5%,占总收入比由21.7%升至25.5%[47] - 其他业务收入由2466万元增长17.2%至2891万元,主要因金融服务收入增加[50]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成本为13.33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14.5%,主要因人员及维修成本增加[51] - 公司毛利为5.30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8.4%,毛利率从29.6%轻微下降至28.4%[52] - 其他收益为3074万元,较去年增加57.6%,主要因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54] - 其他亏损净额增加至819万元,主要因应收账款规模扩大带来的减值亏损增加[55] - 销售及行销开支为108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4.0%,主要因拓展及业务开发费用增加[56] - 行政开支为8449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1%,主要因创新组织管理模式等降低开支[57] - 报告期内集团净利润为3.283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0%,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为3.110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5.0%[62]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投资物业为1.070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0.0545亿元[63] - 2022年6月30日,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净额为0.4919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0.0165亿元[64]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无形资产为2.2611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1.9205亿元[65]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商誉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1.3937亿元至1.8081亿元,管理层未发现重大商誉减值风险[66] - 2022年6月30日,集团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4.4701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3.6887亿元[68]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合同负债约为1.6930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下降21.7%[71]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无银行及其他借款,2021年12月31日为0.75亿元[72] - 2022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34.5%,2021年12月31日为31.7%[73] - 2022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等价物为34.0730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13.3%,权益总额为36.5889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5.6%[76]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所得现金为265,727千元,2021年同期为576,185千元[126]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55,467千元,2021年同期为513,979千元[126]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34,699千元,2021年同期为 - 64,267千元[126]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89,403千元,2021年同期为 - 223,652千元[127]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400,763千元,2021年同期为226,060千元[127] - 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407,296千元,2021年6月30日为3,513,106千元[127] - 2022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为1,834,020千元,2021年同期为1,628,184千元[131] - 2022年上半年来自其他来源的收益为28,913千元,2021年同期为24,663千元[131] - 2022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862,933千元,2021年同期为1,652,847千元[13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卓越集团所得收益占公司收益的23.3%,2021年同期为15.6%[131] - 2022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收益18.3402亿元,2021年同期为16.28184亿元;金融服务收益2285.2万元,2021年同期为1916.1万元;其他服务收益606.1万元,2021年同期为550.2万元[134] - 2022年上半年报告分部利润4.56168亿元,2021年同期为3.98778亿元[134] - 2022年上半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2281.4万元,2021年同期为1098.9万元[134][137] - 2022年上半年财务成本559.1万元,2021年同期为1066.4万元[134] - 2022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3275.2万元,2021年同期为2307.4万元[134] - 2022年上半年应收贷款减值亏损转回352.7万元,2021年同期计提321.1万元[134] - 2022年上半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1650.9万元,2021年同期为468.7万元[134][138] - 2022年上半年合约资产减值亏损5.3万元[134][138]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综合利润4.52659亿元,2021年同期为3.97244亿元[135]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益3073.9万元,2021年同期为1951.4万元;其他亏损净额818.8万元,2021年同期为746.7万元[137][138] - 2022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利息为2075千元,2021年同期为6687千元;租赁负债利息2022年上半年为3516千元,2021年同期为3977千元[140] - 2022年上半年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为674927千元,2021年同期为570159千元;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2022年上半年为8269千元,2021年同期为19208千元;界定供款计划供款2022年上半年为36340千元,2021年同期为31402千元[141] - 2022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费用为32752千元,2021年同期为23074千元;计入租赁负债计量的可变租赁付款2022年上半年为45550千元,2021年同期为30331千元[142] - 2022年上半年企业所得税为131511千元,2021年同期为104106千元;递延税项中暂时差额的产生及拨回2022年上半年为 - 7239千元,2021年同期为2527千元[143] - 2022年基本每股盈利为25.49分,2021年为22.13分,同比增长15.2%[12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14955亿元,较2021年末的5.59117亿元增长9.9%[12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49.71408亿元,较2021年末的45.13019亿元增长10.2%[12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7.52559亿元,较2021年末的14.73479亿元增长19%[12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6.58894亿元,较2021年末的34.66432亿元增长5.6%[123] - 2021年1月1日期初权益总额为32.56286亿元[124] - 2021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70508亿元,其他全面收入为 - 0.31573亿元[124] - 2021年末权益总额为34.66432亿元[124] - 2022年1月1日期初权益总额为34.66432亿元[125] - 2022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3.11009亿元,其他全面亏损为 - 0.0935亿元[125] - 2022年上半年收购附属公司使非控股权益增加3.7957亿元[125] - 20
卓越商企服务(06989)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5 16:32
行业发展趋势 - 2021年物管行业快速发展,地产开发行业增速放缓[5] 市场拓展结构 - 截至2021年12月,商办物业占物业行业第三方市场拓展总量的45%,约是住宅物业第三方市场拓展量的3.5倍[6] 派息政策 - 董事会建议2021年度全年派息比例为70%[8] - 董事会建议未来三年每年的全年派息比例不低于50%[8] 公司规模与布局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合约面积超5680万平方米[10] - 业务布局2个国家、18个省份,在50个一线及区域重点城市拥有521个管理项目[1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合约面积约5680万平方米,较2020年增长约26.9%,合约项目数558个[2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在管面积达约4120万平方米,较2020年增长约28.7%,在管项目数521个,较2020年增长约28.3%[2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地理分布从深圳扩展至中国50座城市[26] - 截至2021年底,公司在管面积4120万平方米,较2020年上升28.7%,新增在管面积分别来自卓越置业450万平方米和第三方拓展470万平方米[59] 业务服务内容 - 2021年公司为客户代为接待访客近300万,为企业客户提供超上万次商务接待,含50余次国家级政要接待[16] - 公司承接的地产协销业务项目约100余个[18] - 公司聚焦商业物业,管理业态涉及高端商务写字楼、商务综合体等[9] - 公司服务类型包括不动产的咨询顾问、资产运营管理等[9] - 公司建立医疗、城市服务及政府公建新赛道试点[9] - 公司打造“E+FM智慧云平台”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监控[12] - 公司推出“五心”管家与“全程筑家”服务打造住宅物业服务[14] - 公司独创“企业综合行政与后勤一站式服务OTS”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16] 整体财务数据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达34.671亿元,年增长率37.3%,毛利9.596亿元,年增长率44.6%,归母净利润5.101亿元,年增长率57.0%[23] - 2021年综合毛利率27.7%,较2020年提升1.4个百分点,净利率15.8%,较2020年提升1.7个百分点[23] - 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34.671亿元,较2020年的25.251亿元增加37.3%[56] - 2021年基础物业管理服务收入26.308亿元,较2020年的21.11亿元增加24.6%[57] - 2021年增值服务收入7.8052亿元,较2020年的3.58604亿元增加117.7%[56] - 2021年其他业务收入0.55794亿元,较2020年的0.55495亿元增加0.5%[56] - 2021年销售成本25.074亿元,较2020年增加34.7%,因收费管理面积扩大,人员及各项成本增加[63] - 2021年毛利9.596亿元,较2020年增长44.6%,毛利率从26.3%升至27.7%[64] - 2021年其他收益4550万元,较2020年增加97.8%,主要因银行利息收益增加[66] - 2021年销售及营销开支1860万元,较2020年增加20.8%,因业务开发和人员费用增加[68] - 2021年行政开支2.034亿元,较2020年增加4.5%,因业务扩展新聘雇员及无上市开支[69] - 2021年财务成本2070万元,较2020年减少29.8%,因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利息减少[70] - 2021年所得税费用2.183亿元,较2020年增加80.7%,有效税率从25.3%升至28.5%[71] - 2021年净利润5.475亿元,较2020年增加53.8%,净利率从14.1%升至15.8%[72]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为11.35亿元,较2020年增加5.74亿元[7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0.773亿元,较2020年增加1.845亿元[7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合同负债为2.162亿元,较2020年增加1.346亿元[80]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32%,2020年为34%[82]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等价物为30.073亿元,较2020年下降9.3%[85]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总额为34.664亿元,较2020年增加6.5%[85] - 2021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8.101亿元,2020年为4.34亿元[86] - 2021年投资活动流出现金净额为4.122亿元,2020年现金流入净额为8.472亿元[86] - 2021年融资活动流出现金净额为6.386亿元,2020年流入资金净额为16.414亿元[86] 各区域业务数据 - 2021年大湾区在管面积1777.1万平方米,面积占比43.1%,收入14.64363亿元,收入占比55.7%[26] - 2021年长三角在管面积939.2万平方米,面积占比22.8%,收入5.80754亿元,收入占比22.1%[26] - 2021年中国其他地区及印度在管面积1404万平方米,面积占比34.1%,收入5.85635亿元,收入占比22.3%[26] 各业务类型收入占比 - 2021年各业务类型收入占比:商务物业56.6%,公共物业10.1%,住宅物业9.2%,增值服务22.5%[23] 各业务线收入增长情况 - 2021年商务物业收入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加25.5%[30] - 2021年来自卓越集团开发商务物业收入同比增加22.3%[31] - 2021年来自第三方市场拓展的商务物业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加27.4%[31] - 2021年公共物业的收入同比增加7.1%[31] - 2021年住宅物业收入同比增加44.6%[32] - 2021年增值服务收入约780.5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17.7%,占总体收入比例约为22.5%,较去年同期提升约8.3个百分点[35] - 2021年建筑机电收入同比增长120.2百万元,增长率达109.0%[36] - 2021年卓品商务服务收入实现快速增长[37] - 2021年增值服务快速增长,TO B商业模式成效凸显[40] 各业务线在管面积与收入情况 - 截至2021年底,第三方物业开发商在管面积15026千平方米,收入1243055千元;公共及工业物业在管面积9248千平方米,收入350351千元;住宅物业在管面积14023千平方米,收入318887千元[32] - 2021年商务物业在管面积17932千平方米,占比43.5%,收入19.61514亿元,占比74.6%[58] - 2021年公共及工业物业在管面积9248千平方米,占比22.5%,收入3.50351亿元,占比13.3%[58] - 2021年住宅物业在管面积14023千平方米,占比34.0%,收入3.18887亿元,占比12.1%[58] 新拓客户情况 - 2021年新拓大客戶合同数量49个,总合同额802.9百万元,新拓业务大客戶合同贡献比51%[33] - 某著名互联网大客戶2021年新拓业务合约项目增加24个,年化合同金额同比增长82%[33] 智能化平台指标 - 2021年智能化信息平台管控整体数据指标同比提升111%[44] 公司战略规划 - 2022 - 2023年侧重探索、聚焦,内固根基做实基础业务[46] - 2024 - 2025年侧重高效、共享、专业,实现业务飞跃发展[46] - 2026 - 2027年实现卓越运营,铸造市场竞争力,攀登行业顶峰[46] 未来业务增长目标 - 年收入从2021年34.671亿元到2025年持续稳步增长[47] - 增值服务收入从2021年7.805亿元到2025年持续稳步提升[47] - 新拓战略大客户年化合同额从2021年2.492亿元到2025年稳步增长[47] - 员工人数从2021年12277人到2025年翻倍增长[47] - 关键人才储备从2021年200余人到2025年达到1000余人[47] 业务发展策略 - 2022年公司将加速PM商业写字楼和FM商业赛道业务双轮驱动,高速拓展[51] 平台优化策略 - 公司现有“智慧运营”和“经营管理”结合的双平台,将持续优化平台管理及生态化服务[53] 人才培养机制 - 公司制定了完善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机制,今年特别成立赋能中心团队培养项目经理[54] 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动用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5.609亿港元[88] - “O+”平台项目金额13430万港元,占所得款项变额的4.0%,2021 - 2023年分别为5380万、4030万、4020万港元,2021年底已动用0,未动用13430万港元[91] - 升级设施增强内控项目金额6720万港元,占所得款项变额的2.0%,2021 - 2023年分别为2020万、2700万、2000万港元,2021年底已动用610万,未动用6110万港元[91] - 管物业设施升级项目金额16800万港元,占所得款项总额的5.00%,占所得款项变额的5.0%,2021 - 2023年分别为3360万、6730万、6710万港元,2021年底已动用690万,未动用16110万港元[91] - 吸纳及培养人才项目金额16800万港元,占所得款项总额的5.00%,占所得款项变额的5.0%,2021 - 2023年分别为6700万、5050万、5050万港元,2021年底已动用2610万,未动用14190万港元[94] - 一般公司用途金额33600万港元,占所得款项总额的10.0%,2021 - 2022年为10070万港元,2021年底已动用0,未动用33600万港元[9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将所得款项净额的10%用作一般公司用途,余下以银行存款形式持有[100] 收并购业务情况 - 2021年4月1日公司附属拟2.25亿元收购北京环球财富75%股权,2022年1月完成收购[97] - 2021年11月3日公司附属拟3.051亿元出售深圳卓投全部股权,截至年报日期未拿到批复[98] - 2021年12月22日公司附属3.5亿元出售深圳卓越运营100%股权,交割已完成[98] 战略扩张影响因素 - 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和新冠影响,公司战略扩张谨慎,收并购业务延缓,信息技术系统开发款项未实际支付[96] 公司管理层信息 - 李晓平64岁,2020年5月22日任执行董事兼董事长,1999年10月加入集团[101] - 郭莹54岁,2020年5月22日任执行董事,2000年10月加入集团[102] - 王斗54岁,2020年5月22日任非执行董事,1996年6月加入卓越置业[104] - 王银虎45岁,2020年5月22日任非执行董事,2004年5月加入卓越置业[104] - 黄明祥63岁,2020年9月28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8年9月任深圳市京基智农时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105][106] - 甘志成51岁,2020年9月28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00年5月在香港成立甘志成会计师事务所[107] - 刘晓兰女士56岁,2020年9月28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09] - 杨志东先生47岁,2021年9月1日起担任公司首席运营官,拥有超20年世界500强企业综合设施管理经验[112][114] - 李一俊先生37岁,2021年11月起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获多所大学学位及多项资格、荣誉[114][115] - 张燕女士40岁,2022年2月起担任公司首席人力资源官,在房地产咨询及设施管理服务行业有17年工作经验[116][117] - 吕力先生43岁,自2018年2月起担任财务总监,有丰富财务管理经验[118] - 马防周先生44岁,自2013年6月起担任住宅业务部总经理,有多年物业管理经验[119] 管理层荣誉 - 郭莹2014年1月获金钥匙国际联盟“2014年度联盟卓越总经理”称号[103] - 郭莹2018年11月入选“2018年中国十大物业年度CEO”候选人[103] - 郭莹2019年12月获亿翰智库“2019年度优秀
卓越商企服务(06989) - 2021 Q4 - 业绩电话会
2022-03-28 17:2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经营收入达34.7亿元,来自第三方基本物业服务收入占比60.7% [2] - 毛利润9.6亿元,综合毛利率27.7%,规模净利润5.10亿元,净利润率15.8% [2] - 经营收入实现34.68亿元,同期增长率37.3%,三年复合增长率为37.4% [2] - 基本物业收入贡献比为75.9%,增值服务收入贡献比提升到22.5% [2] - 总体毛利润从2020年的6.64亿增长到9.6亿,同期增长率44.6% [3] - 增值服务毛利贡献从2020年的18.7%提升到34% [3] - 综合毛利率从2020年的26.3%提升到27.7%,商务物业毛利率25.3%,住宅物业毛利率与行业水平基本持平,增值服务毛利率41.5%,提升6.9个百分点 [3] - 管销费率6.4%,体现较高管理效率 [3] - 净利润从2020年的3.56亿增长到5.47亿,同期增长率53.7%,规模净利润从2020年的3.25亿增长到5.10亿,同期增长率57% [3] - 净利率为15.8%,较上年提升1.7个百分点 [3] - 资金流良好,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大幅上升,经营净现金流和净利润比比率为1.48倍 [3] - 2021年度摊薄EPS41.7人民币分,每股派息36港仙,派息率高达70%,董事会建议未来三年派息率不低于50% [5] - 2021年大股东及管理层共增持约368万股,耗资3277万港元,12月公司启动回购,当月回购200多万股,耗资约1000万港元 [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商务物业收入贡献比57%,公共及工业物业占比10%,住宅物业占比9%,增值服务占比达到23% [2] - 总合约面积5677万平方米,较上一年增长27%,在管面积4120万平方米,较上一年增长29%,在管物业项目共521个,较上一年增加115个,管理第三方物业面积占比59% [3][4] - 在管项目中位于一线新线城市在管面积占比高达85% [4] - 合约面积同比增加1204万平方米,储备面积1557万平方米,主要来自卓业集团,在管面积4120万平方米,独立第三方占比59%,非住宅占比66%,大湾区和长三角两大核心经济圈占比66% [4] - 基本物业服务收入26.31亿元,商务业收入贡献比74%,大湾区占比56%,长三角占比22%,其他区域占比22% [4] - 2021年新拓第三方非住宅物业项目共121个,年化合同金额5.27亿元,较上一年新拓增加47%,总合同金额达到15.74亿元 [6] - 新拓FM企业大楼和办公研发园区业务年化合同金额3.3亿元,新拓大客户合同49个,总合同额8.03亿,新拓业务大客户合同贡献比47% [7] - 以腾讯为例,2021年新拓业务规模与营收翻倍增长,合约项目增加24个,年化合同金额同比增长82%,保持市占率排名第一 [7] - 2021年凭借品牌优势新拓PM写字楼及商务综合体产业园项目约一百万平方米 [9] - 增值服务收入7.81亿元,同期增长率达到118% [9][10] - 建筑机电业务收入2.3亿元,同期增长率达到109% [10] - 卓品商务收入实现1.17亿元,同期增长50%,高端商务服务收入占比76%,企业行政知识服务收入占比27% [1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愿景是成为中国领先的商务不动产服务运营商,聚焦商务不动产,在增值业务领域助力业务和利润增长,通过收并购提升竞争力、加速业务增长,试点新赛道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13] - 重构战略规划,包括组织建设(深化区域组织、战略客户组织更克制化、打造多业态人才生态机制)、业务建设(精准有效牵引干部、进行合同和客户关系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化运营管理)、核心能力建设(成立解决方案中心和赋能中心、建立数字化核心竞争力) [13][14] - 六年规划分三个阶段,2022 - 2023年打基础、探索新赛道,2024 - 2025年非业发展、提高组织效率和平台共享性、业态更专业,2026 - 2027年成就独特竞争力 [14] - 2022年聚焦增长,多模块并驾齐驱,发力商协、FM赛道和住宅三大业态,延伸至医疗、教育、城市服务和政府工建领域,聚焦资产服务、企业服务、建筑机电服务和其他专业增值服务,通过合资和收并购助力市场拓展,打造数字化智慧双平台融合核心竞争力 [15][16] - 行业市场化竞争日益激烈,未来与房地产相关性降低,企业需具备独立第三方业务拓展能力和品牌竞争力,回归服务本质,提供高性价比服务产品和广泛增值服务 [20][21] - 公司在商务业赛道有品牌声誉、优质客户资源、独立市场化能力、商务物业综合运营能力、整体解决方案、高端商务服务特色和专业人才培养储备等竞争优势和壁垒 [21] - 未来发展路径包括在主航道业务持续发力,通过收并购、试托和合作扩大非住宅新业务赛道,构建建筑机电服务和企业服务双增长曲线,完善基于商务物业的资产服务和企业服务完整价值链条 [2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行业市场化竞争激烈,但未来增长与房地产相关性降低,企业需具备独立第三方业务拓展能力和品牌竞争力,回归服务本质 [20][21] - 公司对未来市场有信心,凭借在商务业赛道的优势和壁垒,有能力实现业务增长 [21] - 预计2020 - 2024年整体规模经营利润率增长率大概保持在35%,收入随业务扩大有效增长,毛利率保持稳定 [19] - 看好未来两到三年大客户领域的增长 [19] 其他重要信息 - 2021年公司获得深圳市可持续发展大奖,与卓业集团关联公司累计捐款6.25亿,参与402个公益项目,900多名员工加入抗疫志愿者队伍,多个项目获国际绿色建筑认证和全国绿色建筑奖项 [5] - 利用物联网IBMS打造FM智慧管理平台,2021年整体数据质量同比提升111%,结合互联网大客户需求开发轻量化小程序,探索疫情下机器取代人新运营模式 [11] - 建立完善人才梯队培养体系,贯彻落实人员培养计划,传播引导企业文化,提高关键人员稳定性,输出战略性人才与专业项目团队 [11] - 卓越集团成立于1996年,涵盖地产开发、城市更新、资产管理、金融投资四大核心板块,2021年土地储备面积达6399万平方米,布局40多个城市,绝大部分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及长三角地区,自持一线核心地段商业面积近120万平方米,全口径销售额1250亿元,回款率90%,地产开发业务经营稳健 [12] - 卓越集团2013年成立全国首个城市更新公司,名列中国房地产城市更新十强企业第二名,储备项目超100个,在深圳各核心区域、大湾区核心城市全覆盖占比70% [12]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落实到关键业务和财务指标上,未来两到三年可能有哪些积极变化,有无量化的收入盈利增长目标 - 预计2020 - 2024年整体规模经营利润率增长率大概保持在35%,收入随业务扩大有效增长,毛利率保持稳定 [19] 问题2:大客户跟随策略下,在重点客户新增需求里平均能拿到多少份额 - 目前大客户领域单一客户市场占有率大概30%,部分能达到71%,最低基本能达到9%,看好未来两到三年该领域增长 [19] 问题3:在地产和物业行业洗牌背景下,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有哪些调整,如何以差异化特色从行业中跑出来 - 行业市场化竞争激烈,未来与房地产相关性降低,企业需具备独立第三方业务拓展能力和品牌竞争力,回归服务本质,提供高性价比服务产品和广泛增值服务 [20][21] - 公司在商务业赛道有优势和壁垒,未来将在主航道业务持续发力,扩大非住宅新业务赛道,构建建筑机电服务和企业服务双增长曲线,完善基于商务物业的资产服务和企业服务完整价值链条 [21][22] 问题4:2026 - 2027年中国商企服务市场竞争格局如何,公司应达到什么样的经营质量和规模,有无定量指标,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 - 到2024年规模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35%,增长渠道包括卓越集团房地产开发交付、独立市场化拓展、收并购和增值服务 [24] - 未来商务赛道客户需求升级,企业需具备资产综合运营能力、保值增值能力、全场景企业服务和B2B4C服务扩展能力、信息化建设和平台化管理能力、线上线下整合运营和服务产品化能力、资源整合和供应链能力 [25][26] - 公司将建立商务赛道核心竞争优势,通过价值分配和管理文化支撑人才竞争,成立赋能中心标准化服务 [26][27] 问题5:派息方面,2021年保持强派息,之后的派息计划如何;增值服务毛利率同比提升的原因以及增值服务收入大幅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未来增值服务培育重点是什么 - 董事会希望未来三年平均派息率不低于50%,行业平均派息率约30% [28] - 增值服务增长来自四个板块多元化发展和建筑机电业务增长,建筑机电业务通过数字化和供应商整合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企业服务未来可期 [28][29] - 卓越集团房地产开发量提高、城市更新项目带来资产服务收益也是增值服务收入增长原因 [29] 问题6:中职服务中卓品商务有无细分指引,疫情下是否有新需求,往后增长速度如何;母公司到去年年底财务情况如何 - 卓品商务聚焦高端商务服务和企业行政及员工福利支持服务,在高端商务服务有独特优势,带来客户粘性和与基本物业管理协同作用,企业端和个人用户端有较大需求和空间,未来会分析更广义企业服务范畴,纳入与业务协同性高、有市场容量和市占率、有核心能力和技术壁垒的业务 [31][32][33] - 卓越集团运营稳健,财务指标在三条红线以内,有息债已还完,美元债少且期限短,盈利来源包括开发板块、持有资产经营板块和珠三角城市更新板块,持有板块租金稳定,城市更新项目有积累和经验,近年有八九百亿项目入市 [33][34][35] 问题7:母公司去年年底财务情况如何;分红比例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2022年做收并购是否不用花很多钱 - 卓越集团去年全口径销售额约一千两百亿,财务指标在三条红线以内,无轨流债券和信托,美元债少且期限长,上周还发了一笔美元债,财务经营状况良好 [36] - 业绩期公司资金健康,经营性净现金流比2020年提升86.6%,整体收益率提升,应收款周转天数从65天变成55天,为收并购打造坚实基础;募集资金会按上市时用途严格使用 [36][37] 问题8:在地产行业困难环境下,未来几年卓越地产有什么计划,对卓越商企业务有什么正面带动;商管物业未来变现空间和方式如何,与住宅物管相比有何不同 - 卓越地产在房地产低潮期相对有利,过去在低潮期有飞跃发展,未来有机会,会通过开发、持有和城市更新板块为卓越商企提供支持 [39][40] - 商管物业服务对象复杂,对能力要求高、门槛高,商业物管服务面对高净值人群,2B服务中物业管理费占资产经营费用比例小,变现前景比住宅好 [41][42]
卓越商企服务(06989)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29 16:50
合约与在管建筑面积数据 - 2021年6月30日合约建筑面积约为51.04百万平方米,较2020年同期增长约37.8%[7] - 2021年6月30日在管建筑面积约为35.20百万平方米,较2020年同期增长约32.6%[7] - 2021年期初在管面积为32,018千平方米,2020年为23,529千平方米[5] - 2021年新订约面积为3,931千平方米,2020年为3,046千平方米[5] - 2021年终止面积为751千平方米,2020年为32千平方米[5] - 2021年期末在管面积为35,198千平方米,2020年为26,543千平方米[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在管面积为35,198千平方米,较2020年6月30日的26,543千平方米增长32.6%[9] 不同地区在管面积与收入数据 - 2021年大湾区在管面积14,016千平方米,占比39.8%,收入682,848千元,收入占比53.8%[6] - 2021年长三角在管面积8,595千平方米,占比24.4%,收入276,356千元,收入占比21.8%[6] - 2021年其他地区在管面积12,587千平方米,占比35.8%,收入309,972千元,收入占比24.4%[6] - 2021年合计在管面积35,198千平方米,收入1,269,176千元;2020年合计在管面积26,543千平方米,收入1,010,405千元[6]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 - 2021年上半年基础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12.6918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10.1041亿元增加25.6%[14] - 2021年上半年增值服务收入为3.590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953亿元增长200.4%,占总收入比约为21.7%[12][15] - 2021年上半年其他业务收入为0.2466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0.3211亿元减少23.2%[14][16]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为16.528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6204亿元增加42.2%[13] - 2021年上半年基本物业管理服务中商务物业收益940190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743073千元人民币;公共及工业物业收益179410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164814千元人民币;住宅物业收益149576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102518千元人民币[94] - 2021年上半年增值服务收益359008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119528千元人民币[94] - 2021年上半年金融服务收入19161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28990千元人民币;投资物业租金收入总额5502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2604千元人民币[94] - 2021年上半年,公司与卓越集团基本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5,039,000元,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02,423,000元[141] 成本、毛利及毛利率数据 - 2021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成本为11.6397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8.4961亿元增加37.0%[18]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4.8888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3.1243亿元增长56.5%,毛利率从2020年同期的26.9%上升至29.6%[19] - 2021年上半年基础物业管理服务毛利率为24.7%,较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19][20] - 2021年上半年增值服务毛利率为44.7%,较去年同期上升13.8个百分点[19][20] - 2021年上半年商务物业毛利率为26.9%,公共及工业物业为14.9%,住宅物业为22.2%,合计为24.7%[11] - 报告期内其他服务毛利率为58.8%,较去年同期69.2%下降10.4个百分点,主要因小贷业务毛利下降[23] - 2021年上半年毛利为4.88877亿元,2020年同期为3.12432亿元,同比增长56.47%[81] 其他收益、开支及利润数据 - 报告期内其他收益为1951万元,较去年同期1442万元增加35.3%,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增加[23] - 报告期内销售及行销开支为812万元,较去年315万元增加157.8%,因拓展人员及业务开发费用增加[23] - 报告期内行政开支为8998万元,较去年同期8540万元增加5.4%,因新聘雇员薪酬福利开支增长[24] - 报告期内本集团净利润为2.9061亿元,较去年同期1.844亿元增加57.6%;经调整后利润为3.050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5.4%[29] - 2021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4.02823亿元,2020年同期为2.49662亿元,同比增长61.35%[81]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3.97244亿元,2020年同期为2.40569亿元,同比增长65.13%[81] - 2021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90611亿元,2020年同期为1.84404亿元,同比增长57.60%[81] - 2021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22.13分,2020年同期为18.76分,同比增长18.07%[81] - 2021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报告分部利润为391145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199291千元人民币[98] - 2021年上半年金融服务报告分部利润为4752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12413千元人民币[98]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综合利润为397244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240569千元人民币[99] 资产与负债数据 - 2021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为1.1803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1.2347亿元减少544万元,因折旧摊销[30] - 2021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约为7.4645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5.61亿元增加1.8545亿元,因预付收购款、应收股息及贸易应收款增加[34] - 2021年6月30日合约负债约为1.673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8163万元增加104.9%,因业务规模扩大[37]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有银行及其他借款为1.7876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3.7394亿元,全部为无抵押借款[38] - 2021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35.2%,2020年12月31日为33.9%[39] - 2021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等价物为35.1311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增长6.0%[42] - 2021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3.9435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增长4.24%[42] - 2021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7.02249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5.9574亿元[82] - 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45.34298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43.34214亿元[82] - 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5.76607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12.4299亿元[82] - 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33.94352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32.56286亿元[83] - 2021年6月30日,公司投资物业公平值约为1.37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1.397亿元[112] - 2021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中关联方为3.381亿元,第三方为5.01615亿元,2020年12月31日关联方为8.8138亿元,第三方为4.10515亿元[114] - 2021年6月30日,应收贷款总额为3.64394亿元,亏损拨备为0.19645亿元,2020年12月31日总额为3.8497亿元,亏损拨备为0.16434亿元[117] - 2021年6月30日受限制存款为26,850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38,596千元[122] - 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513,106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3,314,132千元;2021年6月30日银行现金含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折合人民币1,872,295,000元[123] - 2021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即期为1,112,893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892,849千元;非即期2021年6月30日为114,023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102,280千元[124] - 2021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账龄1个月内为133,880千元,1 - 3个月为68,760千元,3 - 6个月为17,210千元,6 - 12个月为10,252千元,12个月以上为29,003千元[126] - 2021年6月30日,理财产品和应收一名第三方款项的第3级估值分别为人民币48,177,000元和人民币2,118,000元[136] - 2021年6月30日应收卓越集团交易性金额为32,193千元,非交易性为20,855千元;2020年12月31日对应金额分别为87,490千元和5,173千元[143] - 2021年6月30日应收其他关联方交易性金额为1,617千元,非交易性为2,881千元;2020年12月31日对应金额分别为648千元和1,504千元[143] - 2021年6月30日应付卓越集团交易性金额为32,996千元,非交易性为34,147千元;2020年12月31日对应金额分别为36,026千元和19,621千元[143] - 2021年6月30日应付其他关联方交易性金额为728千元,非交易性为129千元;2020年12月31日对应金额分别为406千元和207千元[143] - 2021年6月30日应收合营企业股息为5,594千元,2020年12月31日无此项[143] - 2021年6月30日与拟出售一间附属公司有关的垫款(卓越集团)为300,000千元,2020年12月31日相同[143] - 2021年6月30日合约负债为86,278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17,327千元[143] - 2021年6月30日租赁负债为5,385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6,818千元[143] 现金流量数据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5.1398亿元,2020年同期约为1.5363亿元[4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活动流出现金净额约为0.6427亿元,2020年同期流入现金净额约为8.6028亿元[4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活动流出现金净额约为2.2365亿元,2020年同期流出约为9.7722亿元[4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所得现金为576,185千元,2020年同期为229,043千元[86]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513,979千元,2020年同期为153,630千元[86] - 2021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669千元,2020年同期为13,139千元[86] - 2021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23,652千元,2020年同期为977,224千元[87] - 2021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26,060千元,2020年同期为36,683千元[87] 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2020年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3.595亿港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动用约3.5亿港元[48] - 业务扩张计划占所得款项净额的70.0%,金额为23.517亿港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动用1400万港元[48] - 开发信息科技系统计划占所得款项净额的10.0%,金额为1.343亿港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未动用[49] - 开发[O+]平台计划占所得款项净额的4.0%,金额为1.343亿港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未动用
卓越商企服务(06989)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2 21:07
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于2020年10月19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1] - 公司于2020年1月1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0年10月19日于联交所主板上市[106] - 2020年10月19日公司在联交所成功上市,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未动用任何上市所得款项净额[84][88] - 公司于2020年上市发行3亿股新股,11月11日部分行使超额配股权发行2249万股新股,所得款项总额约33.595亿港元,截至年报日期尚未动用[115] 第三方市场拓展情况 - 2020年第三方市场拓展获大疆、快手等优质潜在大客戶和多个企业总部大厦项目[22] - 2020年第三方测评写字楼物业客户满意度99,保持全国标杆水平[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总收入达人民币25.3亿元,较上年增长38% [23] - 2020年公司毛利润为人民币6.6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 [23] - 2020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为人民币3.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2% [23] - 2020年公司实现收入25.251亿元,较2019年的18.36亿元增加37.5%[46] - 基本物业管理服务收入21.11亿元,较2019年的15.763亿元增加33.9%[48] - 增值服务收入由2019年的2.038亿元增至3.586亿元,增幅76.0%,占总收入比从11.1%提升至14.2%[51] - 其他业务收入由2019年的约5600万元略减至约5550万元[52] - 2020年公司销售成本为18.613亿元,较2019年的14.026亿元增加32.7%[54] - 2020年公司毛利为6.638亿元,较2019年的4.334亿元增长53.2%,毛利率从23.6%上升至26.3%[55] - 报告期内其他收益为2300万元,较2019年的1750万元增加31.4%[59] - 报告期内其他收入净额为2100万元,2019年为亏损净额1580万元,主要因出售附属公司收益约3150万元[60] - 报告期内销售及行销开支为1540万元,较2019年的700万元增加120.0%[61] - 报告期内行政开支为1.947亿元,较2019年的9680万元增加101.1%[62] - 报告期内净利润为3.559亿元,较2019年的2.336亿元增加52.4%;经调整后利润为3.688亿元,较去年增加57.9%[67] - 2020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为1.235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345亿元减少1100万元[69] - 2020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约为5.61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9.295亿元减少3.685亿元[73] - 2020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8.928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2.758亿元减少3830万元[74] - 202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为34%,较2019年12月31日的82%大幅降低[78] - 2020年12月31日现金及等价物为33.141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4.471亿元增长641.2%[81] - 2020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4.34亿元,2019年为1.847亿元[82] - 2020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8.472亿元,2019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约为7.646亿元[82] - 2020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16.414亿元,2019年同期所得现金净流入约为5.416亿元[82]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手头现金中以港元计值的金额为33.663亿港元[83] - 2020年上市开支总额约为9650万元,其中约2660万元自2020年度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扣除,约6990万元自权益扣除入账[8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前五名客户交易额占总收入的31.7%(2019年为32.9%),单一最大客户交易额占总收入的15.8%(2019年为10.6%)[12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前五名供应商交易额占总购货额的30.8%(2019年为18.7%),单一最大供应商交易额占总购货额的10.4%(2019年为7.8%)[121]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28.93亿元(2019年为零)[123] 公司排名情况 - 公司2020年在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中位列第14位,较2019年上升2位[25] 面积与项目数量变化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合约面积约为4470万平方米,较2019年增长约34.9%,合约项目459个[2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在管面积达约3200万平方米,较2019年增长约36.2%,在管项目406个,较2019年增长31.8%[2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在管面积为3200万平方米,较2019年同期的2350万平方米上升36.2%[4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在管项目达406个,覆盖全国42个城市,41.8%位于大湾区,25.4%位于长三角,32.8%分布于其他区域[50] 各地区业务数据 - 2020年大湾区分部在管面积1338.6万平方米,占比41.8%,收入11.99亿元,占比56.8%[31] - 2020年长三角分部在管面积814.4万平方米,占比25.4%,收入4.42亿元,占比20.9%[31] - 2020年其他地区分部在管面积1048.8万平方米,占比32.8%,收入4.69亿元,占比22.3%[3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商务物业在管面积及收入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同比增加35.4%和30.7%[32] - 2020年来自卓越集团开发商务物业在管面积及收入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同比增加3.9%和20.2%[32] - 2020年第三方市场拓展的商务物业管理业务在管面积及收入同比分别增加44.5%和37.9%[35] - 2020年公共与工业物业在管面积及收入同比分别增加52.3%和60.9%[35] - 2020年住宅物业在管面积及收入同比分别增加28.8%和25.0%[35] - 截至2020年底,商务物业在管面积16,671千平方米,收入1,563,195千元;公共及工业物业在管面积5,825千平方米,收入327,248千元;住宅物业在管面积9,522千平方米,收入220,545千元[36] - 2020年基本物业管理服务业务毛利率提升,商务物业为27.9%(2019年25.3%),公共及工业物业为14.8%(2019年14.6%),住宅物业为11.2%(2019年8.2%),合计为24.1%(2019年22.0%)[38][39] - 报告期内增值服务收入约3.586亿元,同比增长约76.0%,占总体收入比例约为14.2%,较去年同期提升约3.1个百分点[41] - 基本物业管理服务毛利率为24.1%,较2019年上升2.1个百分点;增值服务毛利率为34.6%,较2019年上升9.4个百分点;其他业务毛利率为55.7%,较2019年下降6.4个百分点[55] 公司业务与服务情况 - 公司收益主要来自基本物业管理服务和增值服务,也从金融服务及公寓租赁服务获少量收入[26] - 公司运营物业管理服务、金融服务、其他服务三个业务分部,主要于中国市场开展业务[107] 公司地理分布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地理分布已从深圳扩展至中国42座城市[30] 公司未来规划 - 2021年公司将聚焦业绩目标达成和核心竞争力建设[42] - 公司计划巩固商务物业市场地位,扩大规模并推动增值服务增长[43] - 2021年核心经营策略分浓度、深度和广度三方面,提升目标城市浓度,完善资产与企业服务链条,布局新业务[44] - 公司将持续创新完善增值服务内容和商业模式,推动向商务运营方向升级[40] 股息相关信息 - 董事会建议派付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9.51港仙,须经2021年6月16日股东周年大会批准,将于2021年7月12日或前后派付[109] - 为确定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并投票的股东身份,公司于2021年6月10日至2021年6月1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相关文件须不迟于2021年6月9日下午4时30分送交[109] - 为确定有权收取末期股息的股东身份,公司于2021年6月23日至2021年6月2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相关文件须不迟于2021年6月22日下午4时30分送交[110] - 公司可在股东大会上以任何货币宣派股息,不得超过董事会建议数额,可动用利润或储备宣派和派付[111] - 实际宣派和支付的股息数额取决于整体业务状况、财务业绩、资本需求、股东权益等因素[111] - 日后向股东派付的股息款项取决于能否自中国附属公司取得股息,中国法律对股息派付有相关规定[112] - 任何财政年度的末期股息须经股东批准,集团未获悉股东放弃或同意放弃股息的安排[112] 上市所得款项用途 - 业务扩张占所得款项总额的70%,金额为23.517亿港元[115] - 战略性收购及投资占所得款项总额的60%,金额为20.158亿港元,2021 - 2023年计划分别投入6.385亿、6.718亿、7.055亿港元[115] - 收购或投资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占所得款项总额的10%,金额为3.359亿港元,2021 - 2023年计划分别投入1.007亿、1.007亿、1.345亿港元[115] - 开发信息技术占所得款项总额的10%,金额为1.343亿港元[116] - 开发FM智慧管理信息平台占所得款项总额的4%,金额为1.343亿港元,2021 - 2023年计划分别投入4030万、5380万、4020万港元[11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FM智慧管理信息平台覆盖逾300个在管项目中的约80个[116] - 开发「O+」平台金额为13430万港元,占所得款项总额的4.0%,2021 - 2023年分别计划投入5380万、4030万、4020万港元[117] - 升级信息技术基础设施金额为6720万港元,占所得款项总额的2.0%,2021 - 2023年分别计划投入2020万、2700万、2000万港元[117] - 公司在管物业的设施升级金额为16800万港元,占所得款项总额的5.0%,2021 - 2023年分别计划投入3360万、6730万、6710万港元[118] - 吸纳及培养人才金额为16800万港元,占所得款项总额的5.0%,2021 - 2023年分别计划投入6700万、5050万、5050万港元[118] - 一般公司用途金额为33600万港元,占所得款项总额的10.0%,2021 - 2023年分别计划投入10070万、10070万、13460万港元[118] 人员相关信息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在中国及印度分别拥有11532名及72名全职雇员,2019年12月31日分别为12064名及78名[85]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在中国和印度分别拥有11,532名和72名全职雇员,2019年12月31日分别为12,064名和78名[132] - 李晓平63岁,2020年5月2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董事长[89] - 郭莹53岁,2020年5月2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落实集团战略及日常运营[90] - 王斗53岁,2020年5月22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负责为集团整体发展提供指引[91] - 黄先生自2018年9月起担任深圳市京基智农时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自2018年3月起担任景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94] - 甘志成先生于2020年9月2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20年相关经验,2000年5月成立甘志成会计师事务所,2009年7月成立卓富德咨询集团有限公司[95] - 甘先生于2003年11月成为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2006年4月成为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等多个专业协会会员[96] - 刘晓兰女士于2020年9月2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3年9月至2020年4月担任上海溢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97] - 刘晓兰女士自2009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