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联合投资(08366)

搜索文档
浙江联合投资(08366)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3-09-13 18:0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收益约为583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392万港元增加约143.8%[11]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01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144万港元[11]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亏损约为0.06港仙,2022年同期约为0.09港仙[11]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股息,2022年同期无[11] - 与2022年同期相比,2023年截至7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增长、毛利率上升,净损减少[13][15] - 公司整体收入从2022年截至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2392万港元增至2023年同期的约5831万港元,增加约3439万港元或约143.8%[18] - 公司总体收益从2022年7 - 9月约2392万港元增至2023年7 - 9月约5831万港元,增幅约143.8%[21] - 公司毛利从2022年7 - 9月约29万港元增至2023年7 - 9月约101万港元,增幅约248.3%[24][29] -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7 - 9月约1.2%增至2023年7 - 9月约1.7%,增加约41.7%[24][29] - 公司直接成本从2022年7 - 9月约2362万港元增至2023年7 - 9月约5730万港元,增幅约142.6%[25][29] - 公司行政开支在2022年7 - 9月和2023年7 - 9月均约为181万港元,保持稳定[27][31] - 2023年7 - 9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02万港元,2022年7 - 9月约为144万港元[28][32]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58,31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916千港元;毛利为1,01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94千港元;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02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38千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06港仙,2022年同期为0.09港仙[64] - 截至2023年7月31日,公司股本为15,772千港元,股份溢价为72,131千港元,合并储备为18,001千港元,累计亏损为129,222千港元,权益总额为 - 23,318千港元;2022年7月31日,累计亏损为126,560千港元,权益总额为 - 20,656千港元[67] - 2023年1 - 3月合约收益为58,31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916千港元[83] - 2023年1 - 3月其他收入中政府拨款为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3千港元[89] - 2023年1 - 3月其他收入中杂项收入为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80千港元[89] - 2023年1 - 3月其他收入总计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93千港元[89]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客户A收益为27,19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980千港元;客户B收益为8,09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936千港元;客户C收益为22,162千港元,2022年无对应数据[92]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借贷利息为23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20千港元[92] - 香港利得税按公司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2022年:16.5%)计提,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期间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香港利得税(2022年:无)[94]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员工成本(包括薪金、津贴、实物福利及退休福利计划供款)总额为1,04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96千港元[98]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折旧为2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2千港元[98]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短期租赁开支为12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2千港元[98]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分包开支(计入直接成本)为57,29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622千港元[98]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股息(2022年:无)[99][100]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02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38千港元[102]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和2022年同期均为1,577,200千股[10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斜坡工程收入从2022年截至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2392万港元增至2023年同期的约5831万港元,增加约143.8%[19] - 斜坡工程收益从2022年7 - 9月约2392万港元增至2023年7 - 9月约5831万港元,增幅约143.8%[21] - 2023年1 - 3月斜坡工程收益为58,31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916千港元[8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香港承建斜坡、地基及其他一般建筑工程的承建商,主要运营附属公司科正建筑有限公司为认可专门承建商[12][14] - 公司于2015年5月2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于2015年11月2日在港交所GEM上市[69][71]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直接控股公司为英皇证券有限公司,中间控股公司为英皇证券集团有限公司,最终控股公司为Albert Yeung Capital Holdings Limited[69][71] 公司经营环境 - 香港建筑公司面临严峻竞争环境,公司面临经营成本上升挑战,市场竞争激烈[13][15] - 香港政府持续增加建设及基建项目将增加斜坡工程需求,董事对香港斜坡工程行业持审慎乐观态度[17][20] 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7月31日,英皇证券有限公司等6方持有7.92亿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50.21%[38] 业务利益冲突情况 - 2023年7 - 9月,公司董事、大股东及其联系人无竞争业务利益冲突[43]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董事及主要股东及其联系人无在与集团业务构成重大竞争的业务或公司任职、拥有权益或产生利益冲突疑虑[48]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7月31日及报告日期,公司及其子公司未买卖或赎回公司证券[44]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及报告日期,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证券[49]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及报告日期,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惟与守则条文第A.2.1条有所偏离[45][50] - 公司未能就董事于2021年8月12日至2023年6月6日期间面对的法律行动作适当投保安排,2023年6月7日起已购买相关保险并承保一年[46][50] - 集团采纳的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条款不逊于GEM上市规则规定标准,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及报告日期,全体董事均遵守该守则[47][51] 公司制度相关 - 公司于2015年10月15日有条件采纳购股期权计划,条款符合GEM上市规则第23章条文[55][59] - 公司于2015年10月14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现有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认为符合相关规定且披露充分[56][60] 财务报表编制说明 - 综合财务报表以港元呈列,金额约整至最接近的千位[74][77]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须与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一并阅读[76][79] 经营分部情况 - 主要经营决策者为公司董事会,将建筑业务视为单一经营分部[83][84]
浙江联合投资(08366)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3-09-13 18:00
公司总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约为5831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2392万港元,同比增加约143.8%[25][29]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01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144万港元[26][30]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亏损约为0.06港仙,2022年同期约为0.09港仙[27][31]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派息[28][32] - 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较2022年同期,公司收入增加、毛利率增加、净亏损减少[35] - 公司总体收益从2022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2392万港元增加约3439万港元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5831万港元,增幅约143.8%[41][44] - 公司毛利从2022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29万港元增加约72万港元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101万港元,增幅约248.3%[48][53] -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1.2%增加约41.7%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1.7%[48][53] - 公司直接成本从2022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2362万港元增加约3368万港元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5730万港元,增幅约142.6%[49][54] - 其他收入减少主要由于杂项收入减少[50][55]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2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181万港元保持稳定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181万港元[51][56] - 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02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144万港元[52][57]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58,31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916千港元[98][126][127]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直接成本为57,29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622千港元[98]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毛利为1,01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94千港元[98]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02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38千港元[98]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1,02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38千港元[98] - 截至2023年7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累计亏损为129,2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6,560千港元[106] - 截至2023年7月31日,公司总权益为 - 23,31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20,656千港元[106]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的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06港仙,2022年为0.09港仙[99]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7月31日止三个月,政府拨款分别为0千港元和113千港元,杂项收入分别为1千港元和280千港元[138]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7月31日止三个月,借贷利息分别为234千港元和320千港元[149] - 香港利得税按公司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2022年:16.5%)计提拨备,2023年和2022年截至7月31日止期间均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拨备[155][156]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7月31日止三个月,员工成本总额分别为1,043千港元和1,096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分别为23千港元和72千港元,短期租赁开支分别为129千港元和112千港元,分包开支分别为57,299千港元和23,622千港元[167][168] - 董事不建议派付2023年和2022年截至7月31日止三个月的股息[169] - 2023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438千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577,200千股[177][179] - 2023年截至7月31日止三个月无具摊薄潜力的普通股,每股摊薄亏损与每股基本亏损相同[18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从事香港的斜坡工程、地基工程及其他一般建筑工程[34] - 斜坡工程收益从2022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2392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5831万港元,增幅约143.8%[42][46] - 公司主要在香港承建斜坡工程、地基工程及其他一般建筑工程[111][113][123][124]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7月31日止三个月,斜坡工程收益分别为58,313千港元和23,916千港元,地基工程收益均为0千港元[134]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7月31日止三个月,客户A收益分别为27,197千港元和9,980千港元,客户B收益分别为8,094千港元和13,936千港元,客户C在2023年收益为22,162千港元[144] 公司运营环境与挑战 - 香港建筑公司面临更严峻竞争,公共工程项目资金提案审批进度慢[35] - 公司面临运营成本上升的挑战,包括分包费率和一般运营成本提高[35] - 董事认为市场竞争仍然激烈[35] 公司信息披露与合规 - 本报告将由刊发日期起至少7日登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指定网站[16][21] - 截至2023年7月31日,已知公司董事、行政总裁及其联系人无相关权益或淡仓需披露[60] - 截至2023年7月31日,已知部分非公司董事或行政总裁的人士有需披露的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权益或淡仓[61] - 截至2023年7月31日,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及其联系人无相关权益或淡仓[62]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3个月,董事及主要股东无竞争权益[72][77]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3个月及报告日期,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买卖或赎回证券[73][78]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3个月及报告日期,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与A.2.1条偏离[74][79]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2023年7月31日止3个月未审核业绩,认为符合规定且披露充分[87][92]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7月31日,英皇证券有限公司等6方持有792,000,000股股份,股权约50.21%[67] - 英皇证券集团有限公司由Albert Yeung Capital Holdings Limited拥有42.75%权益[68][69] 公司保险与计划 - 公司于2021年8月12日至2023年6月6日未对董事法律行动投保,2023年6月7日起保一年[75][80] - 公司于2015年10月15日有条件采纳购股权计划[85][90] 公司成立与上市信息 - 公司于2015年5月2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同年11月2日在港交所GEM上市[110][112]
浙江联合投资(0836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28 21:46
报告登载信息 - 报告将由刊發日期起至少7日登載於聯交所網站及公司指定網站[5][7]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在香港承建斜坡、地基及其他一般建筑工程[16][18] - 主要营运附属公司科正建筑是香港政府认可公共工程专门承建商[16][18] - 科正建筑根据建筑物条例登记为注册专门承建商和注册一般建筑承建商[16][18] - 公司客户包括香港政府部门、法定机构、私人公司及私营实体,与大部分主要客户业务关系维持1 - 10年以上[81][82][84] - 截至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公司供应商包括斜坡工程分包商和建材耗材供应商,采购物料和委派分包商无重大困难,与五大供应商及分包商无重大纠纷[85][87][8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23财年公司收益为19920万港元,2021/22财年为13330万港元[14] - 2022/23财年公司毛利为390万港元,2021/22财年为190万港元[14] - 2022/23财年公司每股亏损0.20港仙,2021/22财年为0.47港仙[14] - 2022/23财年公司净损为310万港元,2021/22财年为740万港元[14] - 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公司收入和毛利率增加,净亏损减少[17] - 公司总体收益从2022年约1.333亿港元增至2023年约1.992亿港元,增幅49.4%[24][27] - 直接成本从2022年约1.315亿港元增至2023年约1.953亿港元,增幅48.5%[31][33] - 毛利从2022年约190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390万港元,增幅105.3%,毛利率从1.4%增至2.0%[34][38] - 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净额2023年约220万港元,2022年约90万港元,增加因诉讼索偿拨备拨回增加约80万港元[35][39] - 行政开支从2022年约950万港元减至2023年约810万港元,减幅约14.7%,因员工成本开支总额减少[36][40] - 2022年出售附属公司亏损约20万港元[37][41] -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2023年约30万港元,2022年约10万港元,2023年财务成本约70万港元,2022年约30万港元[43] - 公司2023年净亏损约310万港元,2022年约740万港元,净亏损减少因毛利和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净额增加[44] - 2023年和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分别约为0.3百万港元和0.1百万港元[46][49] - 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借贷利息产生财务成本约0.7百万港元,2022年为0.3百万港元[46] - 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3.1百万港元,2022年约为7.4百万港元[47] - 2023年4月30日,流动资产为52.5百万港元(2022年:71.1百万港元),流动负债为74.8百万港元(2022年:90.6百万港元),流动比率为0.7(2022年:0.8)[50][55] - 2023年4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1百万港元(2022年:约44.8百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43.7百万港元[51][56] - 2023年4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负95.7%(2022年:约负317.7%)[53][58] - 2023年4月30日,债务总额21.33百万港元(2022年:61.06百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22.29百万港元亏损(2022年:19.22百万港元亏损)[54][58] - 2023年4月30日,集团有94名雇员(2022年:46名),员工成本约为4.8百万港元(2022年:约5.5百万港元)[62][68] - 2023年4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约为15.8百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1,577,2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72][75]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无)[4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斜坡工程收益从2022年约1.33亿港元增至2023年约1.99亿港元,增幅49.6%[29][32] - 地基工程收益从2022年约30万港元减至2023年约20万港元,减幅33.3%[30][32] 公司面临挑战 - 香港建筑公司面临竞争、审批进度慢及运营成本增加等挑战[17] - 公司过往大部分收益来自香港政府及法定机构授出的非经常性合约,政府建筑项目支出减少或影响财务表现[78] 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相关情况 - 公司自2021年7月22日起无法联系前任董事周颖先生和孟莹女士,二人于2021年9月30日被股东大会罢免[92][96] - 周颖先生是浙江中淳、浙江富连和浙江新联的法人代表,统称“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93][96] - 因周颖和孟莹是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的高级管理和主要联系人,公司在获取其2021和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财务信息时遇困难[94][96] - 2021年8月27日,公司委任法律顾问调查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周颖和孟莹在中国的情况[95][96] - 中国法律顾问于2021年10月13日完成对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周先生及孟女士的情况调查[97] - 2021年7月21日,周先生和孟女士被公安局拘留,8月26日被正式逮捕,8月27日公安局发布逮捕通报[97] - 公司自2021年7月22日起无法联系周先生,更换公章需其签名,变更法定代表人需公章,导致无法重新取得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控制权[103] - 集团自2020年5月1日起失去对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的控制权并终止综合入账[100] - 截至2022年4月30日,公司未收到涉及周先生及孟女士被捕案件的正式文件[101] - 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集团出售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处置于4月29日完成[105][112] - 管理层认为按2020年5月1日起终止综合入账编制的2021 - 2022年综合财务报表能更公平呈现集团情况[104] - 管理层认为本年度与相应数字可比性问题主要因终止综合入账中国附属公司所致[107] - 管理层尽力查找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账册等资料但未成功[108] - 管理层认为因2022年4月29日已处置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2024年4月30日止年度不会有相关保留意见[113] - 截至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无新重大项目[115][118] - 公司于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完成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出售事项,出售后集团不再持有其任何权益[114][116][117] - 中国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于2021年4月30日止财政年度终止综合入账,范围限制属一次性且非经常性[114][117] - 与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相关审计保留意见将针对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相应数字可比性作出,2024年4月30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将不存在该保留意见[114][116][117] 公司人员信息 - 罗家明先生62岁,2022年7月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有超30年建筑及物业开发经验[119][124] - 黎碧芝女士58岁,2019年11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1年7月19日调任为执行董事及公司秘书,有超30年审计、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122][124] - 蔡本立先生45岁,2021年9月3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熟悉香港企业融资交易[127][129] - 蔡本立先生自2007年2月至2017年12月于HLB任职超十年[127][129] - 罗家明为世纪集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113)独立非执行董事[121][124] - 黎碧芝为应力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663)、中国来骑哦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039)独立非执行董事[123][125] - 梁俊業40歲,2021年10月21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有逾17年金融及資產管理經驗[131][135] - 許文浩44歲,2021年10月21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有逾17年審計、會計等工作經驗[133][135] - 符恩明58歲,2021年10月21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有逾30年會計等相關經驗,過往15年曾在港上市公司任高職[137][140] - 余錫萬為集團創辦人,2015年5月20日至2017年7月26日任執行董事,2015年10月14日至2017年7月26日任董事會主席,有逾39年香港建築行業經驗,創辦集團前累積約19年經驗[142][144][146][147] - 李浩昌是高級項目經理,2000年7月加入集團,有逾27年香港建築行業經驗[149] 企业管治相关情况 - 公司截至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提呈企业管治报告[152][155] - 2021年8月12日至2023年6月6日公司未就董事法律行动作适当投保安排,2023年6月7日起投保一年[157] - 本年度因未委任主席,未安排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无其他董事出席的会议[157] - 代表董事会半数成员的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使董事会权力和授权分布均衡[159][164] - 公司采纳不逊于GEM上市规则规定的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全体董事2023年4月30日前遵守规定[160][165] - 本年度可能掌握内幕消息的相关雇员须遵守不低于操守守则的指引[161][165] - 截至年报日期,董事会由六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6][168] - 董事会职责包括制定集团整体战略、设定管理目标和监督管理绩效[170] - 董事会将管理和行政权力及责任授予管理层,并将多项职责授予董事会委员会[170] - 除年报披露外,董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层无财务、业务、家庭等重大关系[171] - 截至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董事会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以上[174][180] - 全体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获三年委任期,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流退任,各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退任董事可重选连任[177][182] - 董事会负责领导及控制公司,集体指导及监督公司事务,保留重大事项决策权,日常运营管理责任委托给管理层[184][188][190] - 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确保公司监管报告达高标,在董事会提供平衡以作独立判断[186][190] - 公司已为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安排保险,保险范围每年检讨[191] - 董事之间无财务、业务、亲属或其他重大/关连关系[172][192][197] - 集团肯定董事持续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本年度已提供GEM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常规更新培训材料,按需提供适时定期培训[193][194][198] - 公司自上市起采用董事会多元化政策,2019年1月1日起修订,旨在实现董事会多元化[195] - 董事会多元化从性别、年龄、文化教育背景等多方面考量,所有董事会任命基于才能[196] - 董事会须履行制定检讨企业管治政策、监察董事及高管培训等多项企业管治职责[173] - 公司自上市日期起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修订版自2019年1月1日起生效[199] - 公司设定董事会成员组成时会从多方面考虑成员多元化,委任以用人唯才为原则[199] 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及年报日期,公司无重大违反香港现行法律法规情况[80][83]
浙江联合投资(0836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7-28 21:4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执行董事为罗家明先生、黎碧芝女士及蔡本立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梁俊业先生、许文浩先生及符恩明先生[9] - 审核委员会主席为符恩明先生,成员包括许文浩先生和梁俊业先生[28] - 提名委员会主席为符恩明先生,成员包括梁俊业先生、许文浩先生和黎碧芝女士[29] - 薪酬委员会主席为梁俊业先生,成员包括符恩明先生和黎碧芝女士[30] - 公司秘书为黎碧芝女士[31] - 独立核数师为范陈会计师行有限公司[32] - 主要往来银行为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33]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35] 财报公布信息 - 公司公布截至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业绩[7] - 本公布将由刊發日期起至少7日刊登於GEM网站及公司网站[1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23财年公司收益为19920万港元,2021/22财年为13330万港元,同比增加约6590万港元,增幅49.4%[47][57][62] - 2022/23财年公司毛利为390万港元,2021/22财年为190万港元[47] - 2022/23财年公司每股亏损0.20港仙,净损310万港元;2021/22财年每股亏损0.47港仙,净损740万港元[47] - 公司直接成本从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约13150万港元增至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约19530万港元,增加约6380万港元,增幅48.5%[66] - 毛利从2022年约1.9百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3.9百万港元,增幅105.3%,毛利率从约1.4%增至约2.0%[71][75] - 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净额从2022年约0.9百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2.2百万港元,主要因诉讼索偿拨备拨回增加约0.8百万港元[72][76] - 行政开支从2022年约9.5百万港元减至2023年约8.1百万港元,减幅约14.7%,因员工成本开支总额减少[73][77]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2023年约0.3百万港元,2022年约0.1百万港元[80][81][85][86][87] - 财务成本2023年约0.7百万港元,2022年约0.3百万港元[82][88] - 净亏损从2022年约7.4百万港元减至2023年约3.1百万港元,因毛利及其他收入和其他亏损净额增加[83][89] - 2023年4月30日流动资产52.5百万港元(2022年:71.1百万港元),流动负债74.8百万港元(2022年:90.6百万港元),流动比率0.7(2022年:0.8)[91][92] - 2023年4月30日资产负债率约为负95.7%(2022年:约负317.7%)[96][97] - 截至2023年4月30日,公司员工数量为94名,较2022年的46名有所增加;员工成本约为480万港元,较2022年的550万港元有所减少[103][110] - 截至2023年4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约为1580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15.772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117][1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公司斜坡工程收益从约13300万港元增至约19900万港元,增幅约49.6%[64][68] - 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公司地基工程收益从约30万港元减至约20万港元,减幅约33.3%[65] - 地基工程收益从2022年约0.3百万港元降至2023年约0.2百万港元,减幅约33.3%[69] 公司运营相关信息 - 公司主要运营附属公司科正建筑有限公司是香港政府认可公共工程专门承建商,且已根据建筑物条例登记注册[49][51] - 香港建筑公司面临更严峻竞争环境,公司也面临经营成本上升挑战,市场竞争依然激烈[50][52] - 董事对香港斜坡工程行业持审慎乐观态度,公司已从香港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及地政总署获得公营项目[55][60][61] - 董事会将公司建筑业务视为单一经营分部,因收益及非流动资产主要来自香港,未呈报分部分析资料[64][67] - 截至2023年4月30日,公司无重大外汇风险、资本承担、或然负债,且无其他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101][102][107][113] - 公司资本结构变动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1,股本仅由普通股组成[115][116] -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香港政府建筑项目支出减少、员工流失、项目拖延等[120][121][123][124] - 公司业务主要由香港附属公司开展,须遵守香港相关法律法规,截至2023年4月30日无重大违规[128][132] - 公司客户主要包括香港政府部门、法定机构、私人公司等,与大部分主要客户业务关系维持1 - 10年以上[130][131][133][134] - 截至2023年4月30日,公司供应商包括斜坡工程分包商、建材供应商等,采购物料和委派分包商无重大困难,与五大供应商及分包商无重大纠纷[135][137][139][141] - 公司重视员工,提供有竞争力薪酬,定期根据行业标准、财务结果和员工表现审查薪酬,注重员工培训和发展[138] - 公司董事薪酬由薪酬委员会考虑公司经营业绩、市场竞争力、个人表现进行检讨,并由董事会批准[104][111] 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相关情况 - 公司自2021年7月22日起无法联系前任董事周颖先生和孟莹女士,二人于2021年9月30日被股东大会罢免[144][148] - 周先生是浙江中淳、浙江富连和浙江新联的法人代表,这三家公司统称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145][149] - 因周先生和孟女士失联,公司在获取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2021和2022年4月30日的财务信息时陷入困境[146][150] - 公司于2021年8月27日委任中国法律顾问对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周先生和孟女士进行调查[147][151] - 中国法律顾问于2021年10月13日完成调查,周先生和孟女士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于2021年7月21日被拘留,8月26日被正式逮捕,8月27日公安局发布通报[152][153][154] - 2021年9月,中国法律顾问实地访问发现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注册办事处和营业地点已空置或被占,且无其他登记经营地址[155][156] - 中国法律顾问询问得知,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银行账户详情仅可由法人代表或其代表访问,侦查期间无法联系到法人代表[157][158] - 更换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公章需法定代表人签名,变更法定代表人需加盖公章,公司无法重新取得控制权[161][162][163] - 董事会根据法律顾问报告得出结论,公司无法恢复对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的控制[164][165] - 公司未能取得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2021和2022年4月30日的账簿及记录,自2020年5月1日起终止综合入账[166][167] - 截至2022年4月30日,公司未收到表明自身或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涉及周先生及孟女士被捕案件的正式文件[168][169] - 集团2020年5月1日起对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终止综合入账,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出售该等附属公司,出售于2022年4月29日完成[170][171][175][176][181][184] - 截至2021年4月30日止年度报告期后,集团失去对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的控制权[174][179] - 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因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存在对应数字可比性的审计保留意见,2024年4月30日止年度将不再有此保留意见[182][183][185][186] 公司新项目情况 - 截至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无新重大项目[186][187] 公司董事信息 - 罗家明先生62岁,2022年7月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有超30年建筑及物业开发经验[189][194] - 罗家明先生持有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香港大学建筑系学士学位,是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特许物料测量师及香港测量师学会会员[190][195] - 赖碧芝女士58岁,2019年11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1年7月19日重新指定为执行董事并获委任为公司秘书,2021年9月30日获委任为合规主任[192] - 赖碧芝女士有超30年审计、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持有曼彻斯特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2] - 赖碧芝女士是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或非执行董事[193] - 羅先生為世紀集團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2113)獨立非執行董事[196] - 黎碧芝女士於2019年11月19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2021年7月19日調任為執行董事及獲委任為公司秘書,2021年9月30日獲委任為公司合規主任[197] - 黎碧芝女士擁有逾30年審計、會計及財務管理經驗[197] - 黎碧芝女士現為應力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2663)獨立非執行董事[198] - 黎碧芝女士自2019年8月起擔任中國來騎哦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8039)獨立非執行董事[198] - 2020年8月3日至2021年8月9日,黎碧芝女士曾為中滔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先前股份代號:1363)獨立非執行董事[198] - 2020年2月26日至2021年11月30日,黎碧芝女士曾為俊文寶石國際有限公司(股份代號:8351)非執行董事[198] - 蔡本立於2021年9月30日獲委任為公司執行董事[200] - 蔡本立在2007年2月至2017年12月於HLB Hodgson Impey Cheng Limited香港審計部門任高級審計經理超過十年[200] - 蔡本立2018年在澳大利亞一家會計專業公司任負責人[200]
浙江联合投资(08366)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03-15 19:5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约为1.20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9640万港元增加约25.4%[12]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70万港元,2022年为约550万港元[12]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每股亏损约为0.17港仙,2022年为约0.35港仙[12]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股息,2022年亦无派息[12] - 公司整体收入从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9640万港元增加约2450万港元或约25.4%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1.209亿港元[18] - 公司总体收益从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9640万港元增加约2450万港元或约25.4%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1.209亿港元[22] - 公司毛利从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140万港元增加约70万港元或约0.5倍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210万港元,毛利率从约1.4%增加至约1.8%[24][28] - 公司直接成本从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9510万港元增加约2370万港元或约24.9%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1.188亿港元[25][28]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约90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约150万港元[26][29]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750万港元减少约140万港元或约18.7%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610万港元[27][30]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融资成本约30万港元,因关联公司提供贷款而增加[32][39]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550万港元减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270万港元[33][40] - 2023年1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5.772亿股普通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负2200万港元(2022年4月30日:约负1920万港元)[41] - 董事会未建议支付2023年1月31日止9个月的股息(2022年:无)[77]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53,6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0,186千港元;九个月收益为120,92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6,444千港元[85]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毛利为1,07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35千港元;九个月毛利为2,12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82千港元[85]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14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95千港元;九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74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501千港元[85] - 截至2023年1月31日,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17港仙,2022年同期为0.35港仙[85] - 截至2021年5月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 - 11,854千港元;截至2022年1月31日为 - 17,355千港元;截至2023年1月31日为 - 21,966千港元[87] - 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期间,公司期内亏损为2,748千港元[87] - 公司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净亏损约2,748,000港元,权益亏绌约21,966,000港元[99][100] - 截至2023年1月31日,3个月和9个月的融资成本(应付关连公司款项利息)分别为89千港元和268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22千港元和215千港元[116] - 截至2023年1月31日,3个月员工成本总额为1,398千港元,9个月为3,691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263千港元和4,290千港元[118] - 截至2023年1月31日,3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67千港元,9个月为206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84千港元和350千港元[118] - 截至2023年1月31日,3个月短期租赁租金开支为112千港元,9个月为337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251千港元和772千港元[118] - 截至2023年1月31日,3个月分包开支为52,542千港元,9个月为118,802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49,114千港元和94,825千港元[118]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9个月,因无源自香港应课税溢利或应课税溢利已计入承前估计税项亏损,未对香港利得税作出拨备[122][123]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9个月的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股息[125][126]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14.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29.5万港元[128]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274.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50.1万港元[128]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在2023年和2022年的截至1月31日止三个月及九个月均为15.772亿股[128] - 两个期间之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相同[128][129] 公司运营附属公司情况 - 公司主要运营附属公司科正建筑有限公司是香港政府发展局相关认可公共工程专门承建商名册上的认可专门承建商,也是相关类别下的注册专门承建商和注册一般建筑承建商[13][15] 公司经营环境 - 香港建筑公司面临更严峻竞争环境,公司也面临经营成本上升挑战,市场竞争依然激烈[14][15] 行业前景 - 香港政府持续增加主要建设及基建项目,将增加斜坡工程需求,董事对香港斜坡工程行业持审慎乐观态度[17][2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斜坡工程收入从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9620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1.208亿港元,增幅约25.6%[19] - 地基工程收入从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20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10万港元[20] - 斜坡工程收益从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9620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1.208亿港元,增幅约25.6%[22] - 地基工程收益从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20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10万港元[22] - 2023年1月31日止三个月斜坡工程收入为53,591,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50,123,000港元[102] - 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斜坡工程收入为120,848,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96,242,000港元[102] - 2023年1月31日止三个月地基工程收入为30,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63,000港元[102] - 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地基工程收入为80,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02,000港元[102] - 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政府拨款收入为289,000港元,2022年同期无此项收入[106] - 2023年1月31日止三个月杂项收入为0,2022年同期为237,000港元[106] - 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杂项收入为1,186,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867,000港元[106] - 截至2023年1月31日,建筑服务业务客户A在3个月和9个月的收益分别为28,972千港元和57,119千港元,客户B分别为12,098千港元和42,017千港元;2022年同期客户A分别为29,728千港元和65,251千港元,客户B分别为13,539千港元和20,296千港元[110] 公司股权及股东情况 - 截至2023年1月31日,英皇证券(香港)有限公司等持有792,000,000股,股权约50.21%;张延先生持有158,000,000股,股权约10.02%[64] - 英皇证券集团有限公司由Albert Yeung Capital Holdings Limited拥有42.75%权益[65] - 联合金融控股曾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0.21%,2022年7月28日后不再是控股股东[89][90] - 英皇证券就792,000,000股公司股份采取执行行动[89][90] 公司董事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1月31日,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及其联系人在公司或其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及债权证中无相关权益及淡仓[54][57]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9个月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订立使董事获利益的安排,董事等无认购公司股份或债务证券的权利及行使记录[55][58] - 期末或期间内,无公司等为订约方且董事有重大权益的重大合约[56][59]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9个月,董事等及其联系人无竞争业务权益或利益冲突疑虑[66][72] - 自2022年年报起,董事资料无变更[68][74]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期内及报告日期,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证券[67][73]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期内及报告日期,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与守则条文A.2.1有偏离,且未就董事法律行动安排适当保险,保险保障期至2022年8月11日[69][70][75] 公司购股计划情况 - 截至2023年1月31日,公司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的尚未行使购股权[78][82] 公司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于2015年10月14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符恩明先生[79][83]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期内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符合适用会计准则、GEM上市规则及其他适用法律规定,且已作出足够披露[80][83] 公司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两级制下,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征税,超过部分按16.5%征税,不符合资格实体按16.5%统一税率征税,公司按16.5%计算利得税[121][123] 公司争议案件情况 - 于2023年1月31日,前雇员与公司的争议案件结案,公司拨回相关争议案件金额[107]
浙江联合投资(08366)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03-15 19:39
公司总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约为1.20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9640万港元增加约25.4%[32][36]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7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约550万港元[33][37]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每股亏损约为0.17港仙,2022年同期约为0.35港仙[34][38]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派息[35][39] - 公司总体收益从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9640万港元增加约2450万港元或约25.4%至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1.209亿港元[48][52] - 公司毛利从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140万港元增加约70万港元或约0.5倍至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210万港元,毛利率从约1.4%增加至约1.8%[56][60] - 公司直接成本从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9510万港元增加约2370万港元或约24.9%至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1.188亿港元[57][61] - 公司其他收入从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约90万港元增加至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约150万港元[58][62] - 公司行政开支从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750万港元减少约140万港元或约18.7%至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610万港元[59][63]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融资成本开支约30万港元,因关联公司提供贷款而增加[65][72]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70万港元,而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亏损约550万港元[66][73] - 截至2023年1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为15.772亿股每股0.01港元的普通股,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负2200万港元[68] - 2023年1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5.772亿股普通股,每股面值0.01港元[74] - 2023年1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负2200万港元,2022年4月30日约为负1920万港元[74] - 2023年1月31日止三个月,收益为53,6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0,186千港元;九个月收益为120,92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6,444千港元[130] - 2023年1月31日止三个月,直接成本为52,54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9,351千港元;九个月直接成本为118,80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5,062千港元[130] - 2023年1月31日止三个月,毛利为1,07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35千港元;九个月毛利为2,12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82千港元[131] - 2023年1月31日止三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14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95千港元;九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74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501千港元[132] - 2023年1月31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7港仙,2022年同期为0.08港仙;九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17港仙,2022年同期为0.35港仙[135]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集团净亏损约2,748,000港元[160][161] - 截至2023年1月31日,集团权益亏绌约为21,966,000港元[160][161]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三个月,杂项收入为0千港元,九个月为1,186千港元;2022年对应三个月为237千港元,九个月为867千港元[167]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三个月,融资成本为89千港元,九个月为268千港元;2022年对应三个月为122千港元,九个月为215千港元[186]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三个月,员工成本总额为1,398千港元,九个月为3,691千港元;2022年对应三个月为1,263千港元,九个月为4,290千港元[193]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三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67千港元,九个月为206千港元;2022年对应三个月为84千港元,九个月为350千港元[194]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三个月,短期租赁租金开支为112千港元,九个月为337千港元;2022年对应三个月为251千港元,九个月为772千港元[194]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三个月,分包开支为52,542千港元,九个月为118,802千港元;2022年对应三个月为49,114千港元,九个月为94,825千港元[194] - 截至2023年1月31日的九个月,公司未就香港利得税作出拨备,因无应评税利润或应税利润被估计的前一年度税务亏损完全抵销[20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斜坡工程收益从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9620万港元增加至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1.208亿港元,增幅约25.6%[49][53] - 地基工程收益从截至2022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20万港元减少至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10万港元[50][54]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三个月,斜坡工程收益为53,591千港元,地基工程收益为30千港元;九个月斜坡工程收益为120,848千港元,地基工程收益为80千港元[163]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三个月,客户A收益为28,972千港元,客户B收益为12,098千港元;九个月客户A收益为57,119千港元,客户B收益为42,017千港元[166] 公司业务及运营情况 - 集团是承包商,主要在香港从事斜坡工程、基础工程及其他一般建筑工程[42] - 集团主要运营附属公司Fraser Construction Company Limited是香港政府发展局认可的专业承建商[42] - 香港建筑公司面临更严峻的竞争环境,公共工程项目资金提案审批进度放缓[43] - 集团面临运营成本上升的挑战,特别是分包费率提高[43] - 董事认为市场竞争仍然激烈[43] - 2023年1月31日,集团有47名雇员,2022年4月30日为46名[84][88] - 集团按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60][161] - 集团采取措施提升运营资本、流动资金及现金流状况[160][161] - 集团主要在香港承建斜坡、地基及其他一般建筑工程[153][156] 公司股权结构 - 2023年1月31日,英皇证券(香港)有限公司等持有7.92亿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50.21%[100] - 2023年1月31日,张延先生持有1.58亿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10.02%[100] - 联合金融控股曾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0.21%[150][151] - 2022年7月28日,英皇证券就792,000,000股公司股份采取执行行动[150][151] 公司资产及负债情况 - 2023年1月31日及2022年4月30日,集团并无其他资产质押[75] - 2023年1月31日及2022年4月30日,集团的权益处于亏绌状态,资产负债比率为负值[76] - 2023年1月31日及2022年4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资本承担[77]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集团并无面临重大外汇风险[80][85] - 2023年1月31日,集团概无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4月30日亦无[83][87] 公司制度及审核情况 - 公司于2015年10月15日采纳购股计划,条款符合GEM上市规则第23章条文[118][123]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根据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权无尚未行使[119][124] - 公司于2015年10月14日成立审核委员会,书面职权范围于2015年10月15日通过,2019年1月1日修订[120][125]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期内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符合适用会计准则、GEM上市规则及其他适用法律规定,且已作出足够披露[121][12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5年5月2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同年11月2日在港交所GEM上市[150][151]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九龙[153][156] 税务相关情况 - 香港利得税实行两级制税率,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利润税率为8.25%,超过部分为16.5%,不合资格实体按16.5%统一税率征税[198] - 香港利得税按两个期间估计应评税利润的16.5%计算[199] 报告登载信息 - 本报告将由刊发日期起至少7日登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指定网站[21] 政府拨款情况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确认政府拨款289千港元,与香港政府保就业计划有关[167] 基础股本及股份溢价情况 - 截至2022年5月1日,基础股本为15,772千港元,股份溢价为72,131千港元[141]
浙江联合投资(0836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2-14 22:26
CHARACTERISTICS OF GEM OF 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 (THE "STOCK EXCHANGE") GEM has been positioned as a market designed to accommodate small and mid-sized companies to which a higher investment risk may be attached than other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Stock Exchange. Prospective investors should be aware of the potential risks of investing in such companies and should make the decision to invest only after due and careful consideration. Given that the companies listed on GEM are generally small ...
浙江联合投资(08366)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2-09-14 19:29
CHARACTERISTICS OF GEM OF 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 (THE "STOCK EXCHANGE") GEM has been positioned as a market designed to accommodate companies to which a higher investment risk may be attached than other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Stock Exchange. Prospective investors should be aware of the potential risks of investing in such companies and should make the decision to invest only after due and careful consideration. The greater risk profil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GEM mean that it is a mar ...
浙江联合投资(08366)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7-29 22:23
Characteristics of GEM of 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 (the "Stock Exchange")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 之特色 GEM has been positioned as a market designed to accommodate small and mid-sized companies to which a higher investment risk may be attached than other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Stock Exchange. Prospective investors should be aware of the potential risks of investing in such companies and should make the decision to invest only after due and careful consideration. Given that the companies listed o ...
浙江联合投资(08366)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03-17 10:20
CHARACTERISTICS OF GEM OF 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 (THE "STOCK EXCHANGE") GEM has been positioned as a market designed to accommodate companies to which a higher investment risk may be attached than other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Stock Exchange. Prospective investors should be aware of the potential risks of investing in such companies and should make the decision to invest only after due and careful consideration. The greater risk profil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GEM mean that it is a m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