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高美集团(08371)

搜索文档
尝高美集团(08371)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02-08 19:40
业绩总结 - 公司收入为757,248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6%[5] - 期内溢利为13,862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2.1%[5] - 2023年截至日期止九个月,本公司擁有人应佔期内溢利为71,690千港元,比2022年同期的50,120千港元增长42.9%[6] - 2024财年第三季度未收到香港政府的補貼,与2023财年第三季度相比,防疫抗疫基金相关補貼减少了88.7%[26] - 2024财年第三季度未收到租金減免,与2023财年第三季度相比,租金減免减少了100%[27] 用户数据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旗下餐厅接待顾客人次增加至3055631人次,同比增长37.7%[23] - 2023年12月31日,香港地区餐厅数量为10家,占总数量的40%[19] - 2023年12月31日,日式料理餐厅数量为18家,占总数量的60%[1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餐厅数量为56家[19] 未来展望 - 公司计划在2024年第一季度至2025年第二季度开设3家新餐厅[21] - 入境香港的游客数量显著增加,公司相信香港市场将持续改善[3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在2024财年第三季度没有进行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2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没有任何银行借贷,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7,700,000港元[35]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載列的守则条文[51] - 董事或本公司主要股东概无从事与本集团业务构成或可能构成竞争的业务,亦无与本集团有任何其他利益冲突[53]
尝高美集团(08371) - 2024 Q3 - 季度业绩
2024-02-08 19:36
餐厅开设与变更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有14家新餐厅开业[2] - 公司位于希慎广场的牛气餐厅于2023年11月关闭装修,12月作为两间餐厅重新开业[46] - 公司位于屯门市广场的小小串于2023年12月更名为台北食堂[47] - 位于南京南京国金中心的Same Same于2024年1月开始营业[92] - 2024财年第三季度开设14间新餐厅[63] - 2024财年第三季度,Same Same餐厅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开业,租赁期限3年;QUE + Tsukanto餐厅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开业,租赁期限5年;山见餐厅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开业,租赁期限5年[108] 顾客与消费数据 - 顾客人数增加37.7%至3,055,631人次[2] - 人均消费由237.7港元增加至247.8港元[2] - 2024财年第三季度旗下餐厅接待3,055,631名顾客,较2023财年第三季度增加836,261人次或37.7%[67] - 2024财年第三季度人均消费由2023财年第三季度的237.7港元增至247.8港元[67] 收益数据 - 收益增加约43.6%至757,248,000港元[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收益为265,71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92,029千港元[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收益为757,24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27,515千港元[14] - 2024财年第三季度公司收益757,248,000港元,较2023财年第三季度增长43.6%[95] - 2024财年第三季度越式、日式、中式、西式、其他收益分别为52,794,000港元(7.0%)、378,720,000港元(50.0%)、281,292,000港元(37.1%)、43,347,000港元(5.7%)、1,095,000港元(0.1%),较2023财年第三季度变化分别为96.5%、42.7%、65.9%、 - 33.0%、16.2%[96] 溢利与盈利数据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加约21,570,000港元或43.0%至约71,690,000港元[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除税前溢利为28,31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0,562千港元[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除税前溢利为85,87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5,492千港元[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期内溢利为23,83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441千港元[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6港仙,2022年同期为6.3港仙;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18.9港仙,2022年同期为13.0港仙[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每股摊薄盈利为6港仙,2022年同期为6.3港仙;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每股摊薄盈利为18.8港仙,2022年同期为13.0港仙[34] - 2024财年第三季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盈利71,690千港元,2023财年第三季度为50,120千港元[61] - 2024财年第三季度,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78,685千股,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为381,064千股[6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纯利约为72,015,000港元,增加约22,482,000港元或45.4%;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71,690,000港元,增加约21,570,000港元或43.0%;调整后纯利增加约39,093,000港元或118.7%,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增加约38,181,000港元或113.9%[73] 税率与税项情况 - 税项按16.5%的估计应课税溢利计算香港利得税[42] - 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60]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的中期股息[4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根据开曼群岛法例注册成立,股份自2018年1月17日起于GEM上市[37] - 公司母公司为IKEAB Limited,最终控股股东为黄毅山先生及陈慧珍女士[37]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主要营业地点为香港上环苏杭街[37] 餐厅数量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香港餐厅总数为51间,中国内地为5间,总计56间[49] 权益与管理情况 - 公司拥有湘薈40%权益且以权益入账,不再参与其管理[50][64] 财务报表编制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個月的未經審核簡明綜合財務報表按歷史成本基準編製[56] 会计准则应用情况 - 本期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41] - 新訂及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應用導致會計政策、呈報金額及╱或披露變動[58] 成本费用数据 - 2024财年第三季度员工成本较2023财年第三季度增加约42.7%,占收益百分比维持稳定于29.4%,若补贴与员工成本相抵销,2023财年第三季度该百分比降至26.8%[71] - 2024财年第三季度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以及使用权资产折旧较2023财年第三季度分别增加约46.5%及约45.0%,占收益百分比分别维持稳定于4.1%及13.7%[72] - 2024财年第三季度所使用原材料及耗材相比2023财年第三季度增加约31.0%,占收益百分比自29.7%下降至27.1%[98]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较2023财年第三季度增长约32.9%,占收益百分比从5.8%降至5.4%[99] - 其他开支约为37,814,000港元,增加约28,706,000港元或31.7%,占收益百分比从5.4%降至5.0%[114] - 2023年12月31日较2022年12月31日,所使用原材料及耗材开支增长31.0%,员工成本增长42.7%,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增长46.5%,使用权资产折旧增长45.0%,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增长32.9%,公用事业及清洁开支增长43.8%,其他开支增长31.7%,财务成本增长35.8%[112] 补贴与减免情况 - 2024财年第三季度未收到香港政府补贴,2023财年第三季度录得防疫抗疫基金约1,700,000港元及保就业计划约15,000,000港元[96] - 2023财年第三季度公司获约2,600,000港元租金减免,2024财年第三季度未收到租金减免[111] 现金与借贷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7,700,000港元[74] - 集团于2023年12月31日概无银行借贷[101] - 集团于2023年12月31日的尚未偿还资本承担约为300,000港元[10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处于净现金状况[116] 股权权益情况 - 余孟滔先生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不同批次未行使购股权涉及股份数目分别为105,000(三次)、140,000、90,000(四次),占股权概约百分比分别为0.03%(三次)、0.04%、0.02%(四次)、0.03%[78] - 2022年12月31日,黄先生及陈女士均被视为于锦华所持有的公司9,984,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105] - 黄先生和陈女士分别持有公司260,302,000股股份,占股权约68.74%[121][127] - IKEAB Limited持有公司250,318,000股股份,占股权约66.10%[121] - 余孟滔先生持有公司1,026,000股股份,占股权约0.27%[127] - 曾少春先生持有公司20,000股股份,占股权约0.01%[12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黄先生和陈女士均被视为于锦华所持有的公司9,984,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129] 企业管治与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已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载列的守则条文[123] - 审核委员会于2024年2月8日举行会议,认为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季度财务报表符合适用会计准则、法律及披露规定[132] 证券交易与竞争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及直至报告日期,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30] - 于2023年12月31日,董事不知悉有任何人士(董事除外)于股份及相关股份中有须知会公司及联交所的权益及淡仓[122] - 于2023年12月31日,董事或公司主要股东或彼等联系人无从事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无利益冲突[131] 人员调任情况 - 2023年7月1日,余孟滔先生由执行董事等调任为非执行董事等[117]
尝高美集团(0837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1-14 21:1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黄毅山先生(主席)、陈慧珍女士(行政总裁)、余孟滔先生等[1] - 公司在香港主要经营地点包括上环苏杭街99-101号和嘉发商业中心24B室[1]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总部位于Cayman Islands,股份过户登记处位于香港[1] - 公司网站为www.tastegourmet.com.hk[1]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在2023年中期开设了十一家新餐厅,包括麻吉灶咖、Tsukanto、QUE等[6] - 公司关闭了部分餐厅进行装修,并计划重新开业[7] - 公司在2023年9月30日拥有的餐厅数量按品牌和料理类型分别为42家和52家[7][8] - 公司签订了多个新餐厅的租约,预计在未来开业[9] 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純利为48,179,000港元,同比增长50.1%[20]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3,442,000港元,无银行借贷[21]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有1,392名员工,其中约92%位于香港,提供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22] 股权激励计划 - 本公司已向若干董事授出购股权,涉及股份数目占股权比例较低[37] - 董事会设立了购股权计划,旨在激励员工对公司作出贡献[44] - 购股权的行使价格按股价确定,计划有效期为一定时间[46] 审计及报告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治理守则列明的守则条文[55] - 嚐高美集團有限公司已成立審核委員會,由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負責審閱財務申報過程及內部控制程序[58] - 簡明綜合財務报表已經審閱,符合香港會計準則第34號[61] 公司业务展望 - 公司未来前景看好,随着香港及世界各地重回正轨,游客人数逐月增加,业务将持续改善[31] - 公司将继续提高食品质量,提供最优质服务,同时寻求新的业务扩张机会[31][32]
尝高美集团(0837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14 21:02
餐厅业务扩张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新增11间餐厅[1] - 2024财年中期公司开设11间新餐厅[9] - 2023年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及报告日期餐厅总数分别为42间、45间、52间、52间[10] - 已确认3份新餐厅租约,预计分别于2023年四季度和2024年二季度开业[12] - 牛氣餐廳将于2023年12月关闭装修,重新开业为牛氣和前田燒肉谷两间餐厅[10] 餐厅经营数据 - 顾客人数增加39.2%至1,992,954人次[1] - 人均消费由234.4港元增加至246.6港元[1] - 2024财年中期旗下餐厅接待1992954名顾客(不含湘薈),较2023财年中期增加561680人次或39.2%[14] - 2024财年中期人均消费从2022年同期的234.4港元增至246.6港元[14]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收益增加约46.5%至491,529,000港元[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至约47,763,000港元[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纯利约4817.9万港元,增加约1608.7万港元或50.1%;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4776.3万港元,增加约1468.6万港元或44.4%[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270,89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5,351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491,52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35,486千港元[6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除税前溢利为35,92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9,246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57,56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4,930千港元[6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期内溢利为30,32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549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48,17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2,092千港元[6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8.0港仙,2022年同期为4.3港仙;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12.6港仙,2022年同期为8.5港仙[70]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22,081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554,354千港元[71]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155,249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34,195千港元[71]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236,304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94,845千港元[72]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 - 81,055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 - 60,650千港元[72] - 2023年9月30日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541,026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493,704千港元[72] - 2023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217,496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89,957千港元[72]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未经审核的总计权益为2.17496亿港元,较2023年4月1日的1.89957亿港元增长约14.5%[73]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756.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493万港元[75]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702.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607.8万港元[76]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89.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02.4万港元[76]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1872亿港元,2022年为6450.5万港元[76]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无形资产摊销为1930.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371.3万港元[75]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6775.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456万港元[75] - 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越式料理收益20,363千港元,日式137,557千港元,西式14,296千港元,中式97,857千港元,其他820千港元;六个月收益分别为31,940千港元、247,676千港元、27,802千港元、183,062千港元、1,049千港元[84] - 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香港对外销售收益259,351千港元,中国11,542千港元,总计270,893千港元;六个月香港468,703千港元,中国22,826千港元,总计491,529千港元[85] - 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香港分部溢利37,835千港元,中国1,684千港元,总计39,519千港元;六个月香港61,515千港元,中国2,996千港元,总计64,511千港元[85] - 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除税前溢利35,925千港元,六个月为57,563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9,246千港元和34,930千港元[85] - 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26千港元,六个月为51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59千港元和120千港元[88] - 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无形资产摊销61千港元,六个月为120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57千港元和114千港元[8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即期税项为978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133千港元;递延税项为938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838千港元[9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4776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3077千港元[9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6108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9848000港元;撇销账面价值为275000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2022年同期为74000港元[9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确认使用权资产94008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78728000港元;租赁负债88861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72775000港元[9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贸易应收款项为5905000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3214000港元,各报告期末账龄均在30天内[9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中账龄为30日内的为21832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8353千港元[9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法定股本为1000000000股,金额为1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为378696000股,金额为37870千港元[96] - 2023年9月30日已訂約但未計提撥備收購物業、廠房及設備為421千港元,3月31日為5,508千港元;收購無形資產2023年9月30日為421千港元,3月31日為5,598千港元[9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個月,控股股東有關短期租賃的付款為82千港元,2022年同期為82千港元;滙思有限公司管理費收入2023年為10千港元,2022年為60千港元[9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個月,高級管理層人員短期福利為3,563千港元,2022年同期為3,958千港元;離職後福利2023年為55千港元,2022年為72千港元[99] -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2023年9月30日公平值為1,814千港元,3月31日為1,785千港元,屬第三級公平值計量,預期回報率為4.4% [103] - 2022年4月1日按第三級公平值計量的金融資產為1,728千港元,9月30日為1,756千港元;2023年4月1日為1,785千港元,9月30日為1,814千港元[104]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建议向2023年11月30日名列股东登记册的股东派付中期现金股息每股0.055港元[2] - 预期现金股息支票将于2023年12月19日或前后寄出[2] - 2023年中期现金股息为每股0.055港元,2022年为每股0.048港元,按已发行股份20,828,000股计算,派发总金额约为相关金额,派息政策为不低于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的50%[33] - 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5.2港仙,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1.6港仙;公司董事已宣布将向股东派付中期股息每股5.5港仙,合计约20828000港元[91] 股份过户登记安排 - 公司将于2023年11月29日至11月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3] - 所有填妥的过户表格及股票须于2023年11月28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指定地点[3] 公司核数师信息 - 公司核数师为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4] 业务权益变动 - 公司不再参与拥有40%权益的湘薈管理,以权益入账[9][11] 重大投资与收购情况 - 2024财年中期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13] 政府补贴与租金减免情况 - 2023财年中期公司收到与防疫抗疫基金有关补贴约170万港元,与2022年保就业计划有关补贴约1430万港元,2024财年中期未收到香港政府补贴[17] - 2023财年中期公司获约260万港元租金减免,2024财年中期未收到租金减免[1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确认政府补贴,其中14,255,000港元与香港政府保就业计划有关,1,700,000港元为防疫抗疫基金资助;2023年同期无此类补贴[88][8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部分餐厅获租金减免,减少一至两个月内8% - 50%的租金;全部租金减免达16.46B港元[95] 成本费用情况 - 2024财年中期相比2023财年中期,所使用原材料及耗材增加约33.6%,占收益百分比从29.8%降至27.2%;员工成本增加约36.8%,占收益百分比从31.1%减至29.1%;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增长约29.8%,占收益百分比从6.0%降至5.3%[19] - 2023财年中期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以及使用权资产折旧分别增加约40.8%及约52.0%,占收益百分比分别从4.1%降至3.9%、从13.3%升至13.8%[21] - 2024财年中期其他开支约2415.4万港元,较2023财年中期增加约33.6%,占收益百分比从5.4%降至4.9%[22] 公司资金状况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无银行借贷,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3442亿港元,处于净现金状况[24]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超流动资产8105.5万港元,但有2050万港元尚未动用的可用银行融资[78] 员工情况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共有1392名雇员,约92%位于香港[25] 董事调任情况 - 2023年7月1日,余孟滔先生由执行董事等调任为非执行董事等[29] 或然负债与资本承担情况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尚未偿还资本承担约42.1万港元[31][32] 股东权益情况 - 黄先生和陈女士在股份中的权益总额均为260,302,000股,占股权概约百分比为68.74%[36] - 余孟滔先生在股份中的权益为20,000股,占股权概约百分比为0.01%[36] - IKEAB Limited由黄先生及陈女士分别拥有70%和30%权益[36] - 2023年9月30日,锦华企业有限公司由黄先生及陈女士分别拥有50%权益,二人被视为于锦华所持有的本公司9,984,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37] - 余孟滔先生截至2023年9月30日有多笔尚未行使购股股权,如2018年6月29日授出的行使
尝高美集团(08371)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3-08-10 18:46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入为220,63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7.6%[5] - 公司员工成本为8,76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8%[5] - 期内溢利为17,85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9%[6] - 公司股本为37,870千港元,股份溢价为5,799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已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10] - 公司首次应用新订及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表现及披露无重大影响[13] - 公司股息政策: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中期股息[14] 新餐厅开设情况 - 公司开设了四家新餐厅,包括麻吉灶咖、十里湘薈、QUE和新世纪广场[17] - 公司按品牌和料理/类型统计了各餐厅数量,包括牛气、稻成、十里湘薈等[17][18] - 公司确认了几家新餐厅的租约情况,包括八十里、牛气、米泰等[19] 业务表现 - 餐厅业务在2024年第一季度接待顾客数量增加至884,500人次,同比增长38.6%[22] - 香港餐厅的收入在2024年第一季度达到220,636,000港元,同比增长47.0%[23] - 越式、日式、中式、西式和其他菜系在收入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2%、40.2%、38.6%、15.8%和0.1%[24] 成本分析 - 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在2024年第一季度占收入的比例为27.4%,同比增长32.8%[28] - 员工成本在2024年第一季度占收入的比例为4.0%,同比增长32.0%[28]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在2024年第一季度占收入的比例为14.8%,同比增长57.5%[28] - 使用权资产折旧在2024年第一季度占收入的比例为5.5%,同比增长31.3%[28] - 其他开支在2024年第一季度占收入的比例为1.6%,同比增长40.8%[28] - 使用权资产折旧增加是由于订立新租约,占收入的比例略微下降至5.5%[31] - 其他开支增加主要与收入增加相一致,占收入的比例略有减少至1.6%[32]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五的企业治理准则[52] - 董事或主要股东未从事与公司业务构成竞争的活动[54] - 公司已制定董事证券交易指引,董事们遵守了交易必守标准[55] - 公司成立了审计委员会,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并认可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财务报表[56] - 董事会感谢全体员工和管理团队的贡献,并感谢股东和投资者的支持[57] 股东信息 - 本公司主要股东黄先生持有260,302,000股,占股权的68.74%[49] - 陈女士持有250,318,000股,占股权的66.10%[49] 其他信息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没有任何银行借贷,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6,500,000港元[34] - 公司未来前景看好,随着香港及世界各地逐渐恢复,游客人数逐月增加,业务预计将持续改善[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51]
尝高美集团(08371)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3-08-10 18:44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益增加约47.0%至220,600,000港元[1] - 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220,63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0,135千港元[7] - 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除税前溢利为21,63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684千港元[7] - 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期内溢利为17,85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543千港元[7] - 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7,49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381千港元[8] - 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基本每股盈利为4.6港仙,2022年同期为4.2港仙[8] - 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摊薄每股盈利为4.6港仙,2022年同期为4.2港仙[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总计为207,673千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169,625千港元[9]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盈利为17,49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381千港元[9][1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加约1,100,000港元或6.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纯利增加约230.7万港元或14.8%,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增加约111.6万港元或6.8%;调整后纯利增加约1387.1万港元或348.6%,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增加约1268万港元或263.3%[35] - 2024财年第一季度公司收益220,636,000港元,较2023财年第一季度增长47.0% [25] 业务运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顾客人数增加38.6%至884,500人次[1] - 人均消费由235.2港元增加至249.4港元[1] - 2024财年第一季度旗下餐厅接待884,500名顾客(不含湘薈),较2023财年第一季度增加246,103人次,增幅38.6% [24] - 2024财年第一季度人均消费从2022年同期的235.2港元增至249.4港元[24] 各料理业务线收益变化 - 按料理划分,2023年6月30日越式、日式、中式、西式、其他收益分别为11,577,000港元、88,678,000港元、85,205,000港元、34,947,000港元、229,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变动分别为60.5%、10.8%、88.8%、99.2%、1.3% [26] 餐厅数量变化 - 2023年3月31日、6月30日及报告日期餐厅总数分别为42间、45间、49间[19] - 2024财年第一季度公司开设4间新餐厅,不再参与拥有40%权益的湘薈管理[19] - 自2023年6月30日至报告日期开设4间新餐厅,包括牛氣、米泰、八十里、多賀野拉麵[21] - 已确认8间餐厅租约,预计2023年第三季度开业[21] 成本及开支变化 - 2024财年第一季度所使用原材料及耗材较2023财年第一季度增加32.8%,占收益百分比从30.3%降至27.4%[30] - 2024财年第一季度员工成本较2023财年第一季度增加32.0%,占收益百分比从32.6%减至29.3%,若补贴与员工成本相抵,2023财年第一季度员工成本占收益百分比降至26.1%[30] - 2024财年第一季度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以及使用权资产折旧较2023财年第一季度分别增加32.0%及57.5%[32] - 其他开支约为1106.8万港元,与2023财年第一季度相比增加42.8%,占收益百分比约为5.0%,较2023财年第一季度略有减少[34] 补贴及减免情况 - 2024财年第一季度未收到香港政府补贴,2023财年第一季度收到防疫抗疫基金补贴170万港元、2022年保就业计划补贴990万港元[27] - 2024财年第一季度未收到租金减免,2023财年第一季度获租金减免210万港元[28] 财务准则应用情况 - 公司于2023年4月1日起首次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4] - 本期应用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对公司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15] 税率及股息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的估计应课税溢利计算[15] - 中国附属公司的税率为25%[16]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中期股息[16] 资金状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银行借贷,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65亿港元[3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处于净现金状况,无重大或然负债,尚未偿还资本承担约为690万港元[38][39][40] 人员变动 - 2023年7月1日,余孟滔先生由执行董事等调任为非执行董事等[41] 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黄先生和陈女士分别通过受控法团权益及配偶权益持有公司260,302,000股股份,占股68.74%[44][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余孟滔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20,000股股份,占股0.01%[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曾少春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股份,但文档未提及具体数量[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IKEAB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250,318,000股股份,占股66.10%[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锦华企业有限公司持有公司9,984,000股股份,黄先生和陈女士因权益关系被视为拥有该部分权益[45][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余孟滔先生有多笔尚未行使的购股期权,涉及股份数量从90,000股到140,000股不等,占股从0.02%到0.04%[47] 证券交易及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及报告日期,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条文[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董事、主要股东或其联系人无从事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业务及利益冲突情况[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全体董事遵守证券交易必守标准[57]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遵照上市规则成立审核委员会,成员为王展望、曾少春、陈婉婷,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8] - 审核委员会于2023年8月10日举行会议,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季度财务报表[58] - 审核委员会认为上述财务报表符合集团适用的会计准则、法律及披露规定[58] 董事会成员情况 - 报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黄毅山、陈慧珍,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婉婷、曾少春、王展望,非执行董事余孟滔[59] 每股盈利计算相关股份数量变化 - 2023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78,662千股,2022年为386,932千股[18] - 2023年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81,052千股,2022年为387,644千股[18] 重大投资及收购情况 - 2024财年第一季度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23] 收益增长原因 - 收益增长归因于2023财年开业餐厅运营满三月、2024财年第一季度新开业餐厅、政策及人均消费增长[26]
尝高美集团(0837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7-11 12:01
业绩公布及年报澄清 - 公司发布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业绩公布及年报的澄清公告[1][2] 现金股息支票寄发日期更正 - 现金股息支票寄发日期更正为2023年8月24日或前后,而非原通告的2023年8月25日[2] - 公告确认除日期更正外,通告英文及中文版本内所有资料均正确并维持不变[2] 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 - 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黄毅山、陈慧珍,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婉婷、曾少春、王展望,非执行董事余孟滔[3] 公告刊载信息 - 公告将自刊發日期起计最少一連七日刊載於港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4]
尝高美集团(0837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6-28 16:3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8371[8][10] - 公司注册办事处未提及具体地址,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为香港上环苏杭街99 - 101号嘉发中心24楼B室[31] 委员会相关信息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一次合规委员会会议[2] - 合规委员会成员为陈婉婷女士、曾少春先生及王展望先生,主席为陈婉婷女士[37] - 合规委员会于2017年12月成立[38] - 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开会四次,2023年共举行四次会议,各董事出席率均为100%[40][66] - 提名委员会于2017年12月成立,成员包括陈婉婷女士、曾少春先生及王展望先生[66][67] - 2023年6月23日,提名委员会提名黄毅山先生及陈慧珍女士于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上重选[3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共举行一次提名委员会会议,陈婉婷女士、曾少春先生、王展望先生出席次数均为1/1[69] 会计师行酬金 -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收取审核服务酬金186万港元、非审核服务酬金49万港元,总计235万港元[21][24] 公司政策与架构 - 董事会于2021年12月检讨公司公开沟通政策[19] - 2022年8月1日股东周年大会通过特别决议案,采纳公司新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63] 公司经营状况 - 回顾期内集团业务因疫情减退、开源节流、完善管理架构等步入复常[33] - 地缘政局不稳、通胀、供应链紧张、公共开支加价、食材价格上扬、人手不足给集团经营带来压力[3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年员工成本相比2022财年增加约32.1%,占收益百分比维持在30.2%[45] - 2023财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以及使用权资产折旧较2022财年分别增长约11.4%及约15.2%,占收益百分比分别自4.7%下降至4.0%及自15.3%下降至13.4%[4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纯利约为69,521,000港元,增加约47,433,000港元或214.7%;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68,567,000港元,增加约42,186,000港元或159.9%[48]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概无任何银行借贷[49]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概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5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派息率为55.2%,股东应占溢利约为68,567,000港元,估计股息金额加上已付中期股息合共约37,859,000港元[51] - 于2023年3月31日,集团处于净现金状况[70] - 于2023年3月31日,公司可分配予股东的储备为45,297,000港元(2022年:56,752,000港元)[9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慈善及其他捐款金额为121,000港元[16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购股权公平值约193,000港元已在公司账目摊销,且概无授出购股权[187] 股息相关信息 - 公司建议派付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052港元,已派付2021年9月30日止半年中期股息每股0.040港元、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16港元、2022年9月30日止半年中期股息每股0.048港元[117] - 公司将向2023年8月8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派付末期股息,若获2023年8月1日股东大会批准,将于2023年8月24日或前后派发,8月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93] - 预期现金股息支票将于2023年8月25日或前后寄发予股东[72] 人员信息 - 黄毅山先生48岁,自2006年起投资餐饮业务[75][76] - 陈慧珍女士46岁,于餐饮行业积累逾15年经验,加入集团前曾任教七年[77][78] - 余孟滔先生56岁,2017年4月加入集团,2022年8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相关领域积逾30年经验[80] - 王展望先生51岁,于2018年1月17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84] - 陈先生35岁,2014年9月加入公司,2010年12月完成调酒师课程[86] - 刘顺发于2022年8月1日获委任营运总监,于2022年10月1日辞任;余孟滔于2022年8月1日获委任财务总监兼公司秘书[122] - 陈婉婷于2018年1月17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少春于2018年1月17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08][110] - 罗家其于2021年6月加入集团任行政总厨,翟海珊于2018年3月加入集团任人力资源主管,刘女士于2020年7月加入集团任营销与传播主管,黄先生于2015年6月加入集团任采购及租赁经理[112][113][114] - 余孟滔任期自2022年8月1日起计为期三年,黄毅山和陈慧珍任期自2021年1月17日起计为期三年[101][124]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自2023年1月17日起为期三年,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47]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有权享有每年100,000港元董事袍金,无其他薪酬[148] - 黄毅山先生及陈慧珍女士须在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均符合资格并愿重选连任[146] - 公司执行董事为黄毅山先生(主席)、陈慧珍女士(行政总裁)、余孟滔先生(财务总监兼公司秘书)[180] 股份权益信息 - 黄先生及陈女士分别拥有锦华企业有限公司50%权益,均被视为于锦华所持有的9,984,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106] - 2023年3月31日,黃先生和陳女士分別持有IKEAB Limited 70%及30%權益[127][131] - 2023年3月31日,黃先生所持股份數目為260,302,000,佔股權概約百分比為68.78%[131] - 2023年3月31日,陳女士所持股份數目為260,302,000,佔股權概約百分比為68.78%[131] - 2023年3月31日,IKEAB Limited所持股份數目為250,318,000,佔股權概約百分比為66.14%[131] - 黄先生和陈女士在股份中的权益均为260,302,000,占股权约68.78%[151] - 余孟滔先生权益总额为1,026,000,占股权约0.27%[151] - 曾少春先生权益总额为20,000,占股权约0.01%[151] - 黄先生为陈女士的配偶[15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余孟滔先生不同授出日期和行使期的未行使购股权所涉及股份数目有105,000、140,000、90,000、120,000等,占股权概约百分比有0.02%、0.03%、0.04%[154] - 2023年3月31日,黄先生及陈女士均被视为于锦华所持有的9,984,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157] 购股计划相关 - 截至授出日期(包括該日)止12個月期間內,若向公司主要股東或獨立非執行董事或彼等各自聯繫人增授購股權,使已發行及將予發行證券按每次授出日期股份收市價計算總值逾500萬港元,須取得股東批准[138] - 根据购股股权计划授出的购股股权,须支付每份1.00港元,并在载有授出购股股权要约的函件内列明的期限内获接纳[139]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根据购股股权计划拥有7,060,000份尚未行使购股股权,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1.9%[140] - 购股计划自2018年1月17日起生效,为期10年,未经股东事先批准,可授出购股所涉及股份总数不得超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12个月内对单名雇员授股行使后不得超可授股数的1%[162] - 报告日期,根据购股计划将可授出4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10.6%[164] - 公司已采纳一项购股计划作为对董事及合资格雇员的奖励[195] 其他信息 - 本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储备变动详情载于年报第68页综合权益变动表[119] - 本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4[120] - 有关本集团潜在风险及不确定因素的叙述,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4及35[116] - 董事薪酬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1[10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无根据GEM上市规则须披露的关连交易[14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无未偿还借贷[144] - 年报日期,公司维持GEM上市规则规定的不少于已发行股份25%的公众持股量[145] - 年内集团五大顾客应占收益百分比少于30%,五大供货商合共占年内经营成本约30%,最大供货商采购额占年内经营成本约14%[189] - 2022年9月28日至2022年10月11日,公司从市场购买共8,456,000股股份,并于2022年11月10日注销,总代价9,169,960港元[191][192] - 至少三分之一的董事须于公司各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各董事至少每三年须轮值退任一次[18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各控股股东已就遵守2017年11月20日的不竞争承诺向公司提供书面确认,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无违反承诺情况[188]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或开曼群岛法例无有关优先购买权的条文,规定公司须按比例向现有股东提呈发售新股份[190] - 公司于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守则条文[17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196]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已由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审核,公司将在股东周年大会上提呈决议案续聘其为核数师[197] - 执行董事负责公司日常营运管理、财务管理及与集团高级管理层会晤,并评估各项营运事宜及财务表现[183]
尝高美集团(0837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23 22:48
餐厅数量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餐厅数量增加至42间,自该日起新增三间餐厅[1] - 2023财年公司开设七间新餐厅,包括旺角雅兰中心的山见台式火锅等[17] - 公司位于上海的牛气餐厅于2022年4月结业,葵芳新都汇广场的Parkview餐厅及奥海城的品越餐厅于2022年9月结业[17] - 公司两间稻成餐厅分别于2022年11月及12月闭店装修及重开[17] - 2023年有多间餐厅计划开业,如尖沙咀K11购物艺术馆麻吉灶咖等[20] - 尖沙咀K11购物艺术馆麻吉灶咖和时代广场十里湘薈于2023年4月营业,圆方Tsukanto于2023年6月营业[21] - 2023财年3月31日香港餐厅总数为42家,上海为45家[18] - 2023财年日式料理餐厅数量为16家[19] - 2023财年中式料理餐厅数量为4家[19] - 2023财年东南亚式料理餐厅数量为2家[1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拥有并经营42间全服务式餐厅[172] 顾客与消费数据 - 顾客人数增加15.6%至3,095,170人次[1] - 人均消费由212.1港元增加至241.3港元[1] - 2023财年旗下餐厅(不包括湘薈)接待顾客3095170名,较2022财年增加417276人次,增幅15.6%[23] - 2023财年人均消费由2022财年的212.1港元增加至241.3港元[23]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年内收益增加31.6%至约747,500,000港元[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显著增加至68,600,000港元,增幅为159.9%[1] - 2019 - 2023年公司收益分别为307,712千港元、370,511千港元、379,023千港元、568,056千港元、747,517千港元[10] - 2019 - 2023年公司除税前溢利分别为31,674千港元、34,930千港元、24,758千港元、27,339千港元、76,076千港元[10] - 2019 - 2023年公司年度溢利分别为27,252千港元、30,072千港元、24,232千港元、22,088千港元、69,521千港元[10] - 2019 - 2023年公司资产总值分别为132,984千港元、326,969千港元、446,204千港元、506,013千港元、688,549千港元[10] - 2019 - 2023年公司负债总额分别为(30,897)千港元、(205,902)千港元、(288,081)千港元、(351,073)千港元、(498,592)千港元[10] - 2019 - 2023年公司资产净值分别为102,087千港元、121,067千港元、158,123千港元、154,940千港元、189,957千港元[10] - 2023财年集团录得收益747517000港元,较2022财年增长31.6%[24] - 2023财年按料理类型划分,西式料理收益最高为746849千港元[23] - 2023财年总收益为747,517千港元,较2022财年的568,056千港元增长31.6%[25] - 2023财年每家餐厅每日平均收益为基准的110%,高于2020 - 2022财年[26] - 2023财年公司获防疫抗疫基金补贴约170万港元、保就业计划补贴约1500万港元,2022财年保就业计划适用5 - 7月[27] - 2023财年公司获租金减免约260万港元,2022财年约370万港元[28] - 2023财年使用原材料及耗材成本214,832千港元,较2022财年增长24.4%,占收益百分比从30.4%降至28.7%[29][30] - 2023财年员工成本225,904千港元,较2022财年增长32.1%,占收益百分比稳定在30.2%[29][3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纯利约6952.1万港元,较之前增加约4743.3万港元或214.7%;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6856.7万港元,增加约4218.6万港元或159.9%[31]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无银行借贷,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87亿港元,处于净现金状况[32]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33]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尚未偿还资本承担约560万港元[34]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可分配予股东的储备为45,297,000港元,2022年为56,752,000港元[6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购股公平值约19.3万港元已在公司账目摊销[8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未偿还借贷[9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慈善及其他捐款金额为12.1万港元[9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外聘核数师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审核服务酬金为186万港元,非审核服务酬金为49万港元,总计235万港元[159] 股息相关 - 建议末期股息每股0.052港元,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0.016港元及中期股息0.04港元[1][3] - 公司已派付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0.048港元[3] - 预期现金股息支票将于2023年8月25日或前后寄发[3] - 董事会建议向股东派付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052港元,2022年为0.056港元[35] - 公司采纳不少于股东应占溢利50%的比率作为年度股息派付率[35] - 股东应占溢利约为6856.7万港元[35] - 根据估计股息金额加上已付中期股息合共约3785.9万港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派息率为55.2%[35] - 公司建议自储备项派付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052港元,已派付2021年9月30日止半年中期股息每股0.040港元、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16港元、2022年9月30日止半年中期股息每股0.048港元[59] - 公司将向2023年8月8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派付末期股息,待8月1日股东大会批准后,8月24日或前后派付,8月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59] - 公司采纳股息政策,按不低于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0%的比率派付年度股息[135] 股份过户登记 - 为确定出席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及投票权利,2023年7月27日至8月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4] - 为确定享有末期股息资格,2023年8月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4] 公司业务挑战 - 公司业务受地缘政局、通货膨胀、供应链紧张、公共开支加价、食材价格上扬及劳工短缺等挑战[14] 公司管理层信息 - 黄毅山先生48岁,在会计及财务方面积逾14年经验,自2006年起投资餐饮业务[40][41] - 陈慧珍女士46岁,于餐饮行业积逾15年经验,加入集团前曾任教七年[42][43] - 余孟滔先生56岁,在会计、财务等领域积逾30年经验,2017年4月加入集团[44][45] - 陈婉婷女士49岁,拥有逾16年的法律及合规经验,2018年1月1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46][47] - 曾少春先生68岁,1992 - 1993年曾担任保良局主席,2018年1月1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48][4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黄毅山、陈慧珍、刘顺发(2022年8月1日获委任,2022年10月1日辞任)、余孟滔(2022年8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陈婉婷、曾少春、王展望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5] - 黄毅山先生及陈慧珍女士须于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彼等均符合资格并愿意重选连任[66] - 黄毅山、陈慧珍服务协议任期自2021年1月17日起计三年,余孟滔自2022年8月1日起计三年,各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23年1月17日起计三年,后续可重续,终止需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67]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有权享有董事袍金每年100,000港元[69] - 2023年3月31日,黄先生、陈女士于股份的权益总额为260,302,000股,占股权约68.78%[73] - 2023年3月31日,余孟滔先生于股份的权益总额为1,026,000股,占股权约0.27%[73] - 2023年3月31日,曾少春先生于股份的权益总额为20,000股,占股权约0.01%[73] - IKEAB Limited由黄先生及陈女士分别拥有70%及30%权益[73] - 2023年3月31日,锦华企业有限公司由黄先生及陈女士分别拥有50%权益,二人被视为于锦华所持有的9,984,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74] - 除已披露情况外,2023年3月31日,无董事及公司最高行政人员在相关股份及债权证中有需知会公司及联交所的权益或淡仓[76] - 2023年3月31日,余孟滔先生有多笔尚未行使购股权,如2018年6月29日授出的三笔分别涉及股份数目105,000、105,000、140,000,占股权百分比分别为0.03%、0.03%、0.04%等[77] - 2023年3月31日,黄先生和陈女士因于受控法团的权益及配偶权益,所持股份数目均为260,302,000,占股权概约百分比均为68.78%;IKEAB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所持股份数目为250,318,000,占股权概约百分比为66.14%[80] - IKEAB Limited由黄先生及陈女士分别拥有70%及30%权益[80] - 2023年3月31日,锦华企业有限公司由黄先生及陈女士分别拥有50%权益,二人被视为于锦华所持有的9,984,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81] - 各董事出席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东大会情况:黄毅山先生、陈慧珍女士、陈婉婷女士、曾少春先生、王展望先生出席次数为1/1,刘顺发先生、余孟滔先生出席次数为0/0[167] - 黄毅山先生及陈慧珍女士服务协议任期自2023年1月17日起计为三年,余孟滔先生服务协议任期自2022年8月1日起计为三年,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函任期自2023年1月17日起计为三年[109] 购股计划相关 - 购股计划自2018年1月17日起生效,为期10年[84] - 购股计划项下的购股可于董事厘定期限内行使,期限不得超授出日期后10年[84] - 未经股东批准,购股计划可授出购股涉及股份总数不得超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85] - 任何12个月期间,向雇员授出购股若获行使致先前获授购股及上述购股涉及已发行及可发行股份总数超建议授出时可授出购股涉及已发行及可发行股份数目1%,则不得向合资格人士授出购股[85] - 2022年4月1日尚未行使购股权计入雇员类别[78] - 截至报告日期,根据购股计划可授出4000万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10.6%[86]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根据购股计划拥有706万份尚未行使购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1.9%[86] - 若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等授出购股,导致已发行及将发行证券合共占已发行股份逾0.1%,且总值逾500万港元,须取得股东批准[86]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无授出购股[87] 公司合规与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根据GEM上市规则须披露的关连交易[9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各控股股东已就遵守2017年11月20日的不竞争承诺提供书面确认,无违反承诺情况[92] - 年报日期,公司维持GEM上市规则规定的不少于已发行股份25%的公众持股量[95] - 集团五大顾客应占收益百分比少于30%,五大供货商合共占年内经营成本约30%,自最大供货商的采购额占年内经营成本约14%[96] - 2022年9月28日至10月11日,公司从市场购买合共8,456,000股股份,并于2022年11月10日注销,总代价为9,169,960港元[98][9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101][106]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
尝高美集团(08371)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02-08 18:57
财务表现 - 2022年12月31日截至的九个月内,公司收入为192,02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9%[5] - 2022年12月31日截至的九个月内,公司净利润为1,22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6.6%[5] - 2022年12月31日截至的九个月内,公司每股盈利为4.5港仙,较去年同期增长3.4%[6] - 2022年12月31日截至的九个月内,公司期内溢利为17,44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6%[6] - 2022年12月31日截至的九个月内,公司股本为37,84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0.7%[7] - 2022年12月31日截至的九个月内,公司股份溢价为5,58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9.9%[7] - 每股基本盈利为17,043千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82,244千股[16] - 未经调整的純利润增加约5,308,000港元,增幅为11.8%[37] - 经扣除政府补贴后,純利润减少约8,754,000港元,降幅为21.0%[38] 公司运营 - 公司根据开曼群岛法例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自2018年1月17日起在IKEAB Limited上市[9] - 公司首次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会计政策、呈报金额及披露产生变动[12]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开设了六家新餐厅,包括山见台式火锅、QUE Japanese Café等[1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和上海共有38家餐厅[19] - 公司预计随着香港边境的开放,业务将持续改善,将继续提高食品质量并提供优质服务[43] 成本分析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主要成本组成部分中,所使用原材料及耗材占收益的比例为29.7%,较上年同期增加4.4%[33] - 员工成本占收益的比例为4.0%,较上年同期增加28.2%,主要由于新餐厅开设导致员工人数增加[33]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占收益的比例为3.3%,较上年同期增加18.7%,主要是因为更多餐厅投入运营[35] - 其他开支占收益的比例约为1.5%,较上年同期增加12.1%[36]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通过购股权计划认购公司股份,持股比例较低[49][49] - 公司在2022年9月28日至10月11日期间回购了845万股股份,总代价为916.996万港元[57][58] - 公司遵守了上市规则附录十五的企业治理准则[59] - 公司董事未涉及与公司业务构成竞争或可能构成竞争的业务,也没有与公司利益冲突[61] - 公司董事已确认遵守了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书面指引,符合交易必守标准[62] - 公司已成立審核委員會,由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負責審閱財務申報過程及內部控制程序[63] - 審核委員會認為截至報告日期的財務報表符合適用的會計準則、法律及披露規定[63] 资产状况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无任何银行借贷,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3,700,000港元[40]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41]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无尚未偿还的资本承担[42] 业务展望 - 公司预计随着香港边境的开放,业务将持续改善,将继续提高食品质量并提供优质服务[43] 财务报表 - 2022年12月31日截至的未经审计财务报表根据香港公认会计原则编制,所有数值均约整至最接近的千元[10] - 2022年12月31日截至的未经审计财务报表已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未经公司核数师审计但已由公司审计委员会审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