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科技(600522)

搜索文档
中天科技: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签订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之监管协议的公告
2024-12-27 16:49
资金情况 -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债面值39.6512亿元,实际收到39.2272344亿元[2] - 截至2024年12月27日,新设专户各币种余额为0元[6] 项目投资 - 2024年10月16日,3.8亿等资金转投新项目[4] 账户管理 - 2024年11 - 12月董事会同意开立项目专户[5] - 专户资金使用及通知、监管有相关规定[8][10]
中天科技: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第五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首次回购公司股份的公告
2024-12-25 16:02
证券代码:600522 证券简称:中天科技 公告编号:临 2024-068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第五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首次回购公司股份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 回购方案首次披露日 | 2024/11/6 | | --- | --- | | 回购方案实施期限 | 待董事会审议通过后 12 个月 | | 预计回购金额 | 20,000 万元-40,000 万元 | | 回购用途 | □减少注册资本 | | | √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 | | □用于转换公司可转债 | | | □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 | 累计已回购股数 | 4.90 万股 | | 累计已回购股数占总股本比例 | 0.0014% | | 累计已回购金额 | 72.34 万元 |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 | 14.66 元/股-14.80 元/股 | 重要内容提示: 二、回购股份的进展情况 根据《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7 号—回购股份》等相关规定,现将公司首次回购股份情 ...
中天科技:海缆+通信双驱动,龙头有望加速成长
德邦证券· 2024-12-25 08:23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中天科技"买入"投资评级(首次覆盖)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天科技作为国内海缆和光通信领域的龙头企业,随着海风建设和光通信产业的加速发展,公司有望迎来持续增长 [4][5][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海缆需求上行,公司龙头地位稳固 - 国内外海风建设加速,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海风风机招标量达760万千瓦,同比+24.59%,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247万千瓦,同比+72.7% [4] - 海缆作为海上风电场的动脉,可分为阵列缆和送出缆,阵列缆主流电压等级为35kV,正在向66kV发展;送出缆主流电压等级为220kV,正在向330kV和500kV发展 [4] - 中天科技作为国内海缆龙头企业,技术水平国内外领先,在江苏、广东、山东等省份布局海缆制造基地,过往业绩突出,在国内外均中标数个标志性海缆订单 [4] 投资建议与估值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501.1亿元、568.4亿元、624.0亿元,增速分别为11.2%、13.4%、9.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4亿元、42.7亿元、47.9亿元,增速分别为7.3%、27.8%、12.2% [5] - 对应2024年12月23日PE倍数为15.4、12.0、10.7,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5] 光通信景气度依旧,公司集采中标份额领先 - 伴随5G、千兆光网建设以及算力投资的加速,光纤光缆需求保持强劲,2024M1-9我国新增光缆线路长度达874万公里,同比+101.6% [20] - 中天科技是国内光缆龙头企业,订单充裕,在各家运营商的集采中标保持前列 [20]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501.1亿元、568.4亿元、624.0亿元,增速分别为11.2%、13.4%、9.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4亿元、42.7亿元、47.9亿元,增速分别为7.3%、27.8%、12.2% [5] 公司财务数据及预测 - 2022-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02.71亿元、450.65亿元、501.11亿元、568.36亿元、623.97亿元,增速分别为-13.1%、11.9%、11.2%、13.4%、9.8% [6] - 2022-2026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2.14亿元、31.17亿元、33.44亿元、42.73亿元、47.93亿元,增速分别为1664.0%、-3.0%、7.3%、27.8%、12.2% [6]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布局 - 中天科技深耕光纤通信领域三十余年,专注能源和通信两大主要业务,深度布局海洋经济、新能源、智能电网、信息通信、工业互联网等板块 [19] - 海缆业务是公司未来增长的主要着力点,2021-2023年海洋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20.4%、18.2%、8.3% [19] 海缆业务的技术与市场壁垒 - 海缆运行的水下环境复杂,强腐蚀、高水压的应用环境使得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生产工艺、质量管理、敷设安装、运行维护等方面存在较高技术难度 [80] - 国内海缆"三巨头"东方电缆、亨通光电和中天科技占据了中国高压海缆市场近90%的份额 [117] 光通信业务的技术与市场表现 - 公司从云、管、端多维度为网络建设提供线缆、组件、器件、天馈线等基础设施服务,产品包括各种预制棒、光纤、光缆,ODN、天线及射频电缆类、有源终端、光收发器、数据中心、高性能原材料等 [40] - 公司在各家运营商的集采中标保持前列,光缆产品在中国电信2023年干线光缆及配套采购项目、中国铁塔光缆采购项目集采中标排名第一 [146]
中天科技: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第五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4-12-03 15:33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4/11/6[3] - 实施期限至2025年11月4日止[3][5] - 预计回购金额20,000 - 40,000万元[3] - 用途为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3] - 价格不超22元/股[5]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0万股,占比0%[3] - 累计已回购金额0万元[3] - 截至2024年11月30日未开始第五期方案[7] 后续安排 - 公司将择机实施回购并披露信息[7][8]
中天科技: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签订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之监管协议的公告
2024-11-22 17:47
资金募集 -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债面值39.6512亿元,扣除费用后募资39.2272344亿元[2] 资金投向变更 - 3.8亿用于“新型电力系统环保电缆项目”,2.824091亿用于“特高压一期项目”,4亿用于“工商业储能项目”[4] 账户相关 - 2024年11月22日同意开立专项账户,相关方签监管协议[5][6] - 截至2024年11月22日,相关专户余额均为0元[7][13] 协议规定 - 专户支取超5000万且达净额20%需通知保荐方[11][15] - 乙方每月10日前出具对账单,未配合甲方有权终止协议[14][15]
中天科技:24Q3业绩同比高速增长,海洋业务在手订单充裕
兴业证券· 2024-11-22 17:13
报告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6][8] 报告核心观点 - 24Q3业绩同比高速增长,海洋业务在手订单充裕,海外业务开拓顺利,奠定业绩基础。展望未来,海风施工逐步加速,公司作为海缆龙头有望核心受益[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43.16亿元(同比+4.78%),归母净利润23.11亿元(同比-13.12%),单Q3实现营收129.00亿元(同比+2.32%,环比-2.08%),归母净利润8.51亿元(同比+20.67%,环比+3.33%)[3] - 截至2024年8月27日,公司能源网络领域在手订单约282亿元,其中海洋系列约123亿元,电网建设约131亿元,新能源约28亿元[4] - 预计2024 - 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2.99、41.38和47.67亿元,对应11月18日收盘价PE约16.8、13.4和11.6倍[6] 行业发展 - 2024年以来,中天科技海缆国际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相继中标中东电力总承包项目、中东和亚洲中压油气大长度供货项目、多个欧洲地区高压和中压电力互联项目等[4] - 国内方面,24年以来,广东、江苏等多地的海风项目均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内海风项目逐步启动,行业有望重拾高增长势头。海外方面,欧洲海上风电市场拓展迅速,海缆需求增长空间充足[5]
中天科技:Q3单季盈利能力增长,政策催化海风改善在即
长江证券· 2024-11-18 10:38
投资评级 - 买入丨维持 [9][11] 核心观点 - 24Q3公司盈利能力同比环比均实现改善,在手订单保持充裕,股份回购顺利进行多条利好政策发布,强调海风建设重要性,未来海风景气度有望持续改善,公司有望从中持续受益,进而驱动业务长期持续向好 [2][9] 财务情况总结 - 2024年Q1 - 3实现营收343.16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归母净利润23.11亿元,同比下滑3.1%;扣非净利润21.30亿元,同比下滑3.2% [6] - 单季度来看,24Q3公司实现营收129.00亿元,同比增长2.3%,环比下滑2.1%;归母净利润8.51亿元,同比增长20.7%,环比增长3.3%;扣非净利润8.02亿元,同比增长9.0%,环比下滑3.5%;24Q3单季度毛利率为14.4%,同比 - 2.4pct,环比 - 1.4pct [6] - 截至2024年8月27日,公司能源网络领域在手订单约282亿元,其中海洋系列约123亿元,电网建设约131亿元,新能源约28亿元;截至2024Q3,公司合同负债为27.81亿元,同比增长85.0% [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实施第四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方案,已累计回购股份938.82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比例为0.2751%,已支付的总金额为1.15亿元 [7] - 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2.49亿元、36.73亿元、44.57亿元,对应同比增速4%、13%、21%,对应PE为17倍、15倍、13倍 [9] 政策影响总结 - 2024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并指出“加快西北风电光伏、西南水电、海上风电、沿海核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开发”;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强调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指出“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科学有序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开发”,2025年公司业务景气度有望持续提振,长期经营趋势向好 [8]
中天科技: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第五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回购报告书
2024-11-14 17:12
股份回购 - 回购金额不低于2亿、不超过4亿[2] - 回购价格不超过22元/股,不高于前30交易日均价150%[2] - 回购期限至2025年11月4日[5] - 按2亿测算回购约909.09万股,占0.27%;按4亿测算约1818.18万股,占0.53%[5] - 回购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2] - 回购用途为实施员工持股计划[2] 资金情况 - 获建行南通分行如东支行不高于2.8亿专项贷款,期限1年[1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总资产578.10亿,净资产348.61亿,货币资金130.06亿,资产负债率38.32%[19] - 假设4亿全用,分别占总资产、净资产、货币资金的0.69%、1.15%、3.08%[19] 其他情况 - 控股股东等未来3个月、6个月暂无减持计划[2][21] - 董监高、控股股东等前6个月无买卖股票情形,无内幕交易及操纵行为[20] - 若三年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已回购未授出股份将注销,注册资本相应减少[22] - 董事会授权管理层办理回购事宜[24][25] - 回购存在股价超上限、资金未到位等风险[26][27] - 已披露2024年11月5日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28] - 已开立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28] - 回购期间按规定及时披露信息[28]
中天科技:24Q3单季业绩恢复,能源网络在手订单充足
中泰证券· 2024-11-11 09:07
报告投资评级 - 评级为买入(维持)[1][2] 报告核心观点 - 24Q3单季业绩恢复,能源网络在手订单充足,虽短期业绩承压,但长期发展趋势不变[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数据 - 2022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2.71亿元、450.65亿元、502.14亿元、566.80亿元、629.5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13%、12%、11%、13%、11%[1] - 2022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14亿元、31.17亿元、33.31亿元、42.48亿元、48.3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767%、 - 3%、7%、28%、14%[1] - 2022 - 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4元、0.91元、0.98元、1.24元、1.42元[1] - 2022 - 2026年每股现金流量分别为1.34元、1.33元、0.38元、 - 1.19元、3.11元[1] - 2022 - 2026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0%、9%、9%、10%、11%[1] - 2022 - 2026年P/E分别为18.4、18.9、17.7、13.9、12.2[1] - 2022 - 2026年P/B分别为2.0、1.8、1.7、1.5、1.4[1] 公司业务情况 - 24Q3单季业绩同比增长明显,盈利能力短期承压,前三季度加大创新技术投入,打造能源网络产业全价值链体系[1] - 海风海缆景气度复苏,能源网络在手订单充足,近期各地海风海缆项目迎来积极变化,新能源方面深度布局光储氢,推动多项“新能源 +”项目落地实施,海外拓展布局高端市场、定位尖端客户[1] - 数据中心互联领域,公司空分复用光纤光缆、高带宽多模光纤光缆、超高密度光缆等产品适用,光模块领域成功推出低功耗产品,骨干网升级方面,三大运营商骨干网络升级换代或将趋近[1] 财务状况 - 2023 - 2026年货币资金分别为154.97亿元、150.64亿元、170.04亿元、188.86亿元[3] - 2023 - 2026年应收票据分别为4.47亿元、5.02亿元、5.67亿元、6.30亿元[3] - 2023 - 2026年应收账款分别为135.53亿元、147.33亿元、161.76亿元、177.82亿元[3] - 2023 - 2026年预付账款分别为2.84亿元、4.22亿元、4.74亿元、5.27亿元[3] - 2023 - 2026年存货分别为51.07亿元、76.27亿元、163.17亿元、115.66亿元[3] - 2023 - 2026年合同资产分别为0.65亿元、1.89亿元、2.17亿元、2.19亿元[3] - 2023 - 2026年其他流动资产分别为25.14亿元、27.08亿元、30.63亿元、33.81亿元[3] - 2023 - 2026年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374.03亿元、410.55亿元、536.01亿元、527.73亿元[3] - 2023 - 2026年其他长期投资分别为0.78亿元、0.86亿元、0.96亿元、1.07亿元[3] - 2023 - 2026年长期股权投资分别为17.08亿元、17.08亿元、17.08亿元、17.08亿元[3] - 2023 - 2026年固定资产分别为99.57亿元、91.39亿元、84.82亿元、79.66亿元[3] - 2023 - 2026年在建工程分别为10.34亿元、11.34亿元、11.34亿元、1.034亿元[3] - 2023 - 2026年无形资产分别为10.13亿元、9.36亿元、8.74亿元、8.25亿元[3] - 2023 - 2026年其他非流动资产分别为35.38亿元、35.37亿元、35.36亿元、35.37亿元[3] - 2023 - 2026年非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173.28亿元、165.41亿元、158.31亿元、151.77亿元[3] - 2023 - 2026年资产合计分别为547.31亿元、575.95亿元、694.32亿元、679.49亿元[3] - 2023 - 2026年短期借款分别为34.30亿元、25.79亿元、96.43亿元、17.64亿元[3] - 2023 - 2026年应付票据分别为41.63亿元、48.81亿元、49.52亿元、58.54亿元[3] - 2023 - 2026年应付账款分别为57.27亿元、63.23亿元、71.15亿元、79.09亿元[3] - 2023 - 2026年预收款项分别为0亿元、0.76亿元、0.24亿元、0.31亿元[3] - 2023 - 2026年合同负债分别为20.66亿元、20.09亿元、22.67亿元、25.18亿元[3] - 2023 - 2026年其他应付款分别为3.29亿元、3.29亿元、3.29亿元、3.29亿元[3] - 2023 - 2026年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为8.23亿元、8.23亿元、8.23亿元、8.23亿元[3] - 2023 - 2026年其他流动负债分别为11.22亿元、12.17亿元、12.58亿元、12.84亿元[3] - 2023 - 2026年流动负债合计分别为176.62亿元、182.38亿元、264.12亿元、205.11亿元[3] - 2023 - 2026年长期借款分别为13.70亿元、14.20亿元、13.50亿元、14.30亿元[3] - 2023 - 2026年应付债券分别为0亿元、0亿元、0亿元、0亿元[3] - 2023 - 2026年其他非流动负债分别为10.72亿元、10.72亿元、10.72亿元、10.72亿元[3] - 2023 - 2026年非流动负债合计分别为24.42亿元、24.92亿元、24.22亿元、25.02亿元[3] - 2023 - 2026年负债合计分别为201.04亿元、207.30亿元、288.34亿元、230.13亿元[3] - 2023 - 2026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分别为331.59亿元、352.67亿元、388.33亿元、429.82亿元[3] - 2023 - 2026年少数股东权益分别为14.68亿元、15.98亿元、17.65亿元、19.55亿元[3] - 2023 - 2026年所有者权益合计分别为346.27亿元、368.65亿元、405.98亿元、449.36亿元[3] - 2023 - 2026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45.40亿元、12.90亿元、 - 40.54亿元、106.12亿元[3] - 2023 - 2026年现金收益分别为44.53亿元、46.61亿元、56.23亿元、61.36亿元[3] - 2023 - 2026年存货影响分别为3.31亿元、 - 25.19亿元、 - 86.90亿元、47.50亿元[3] - 2023 - 2026年经营性应收影响分别为 - 14.19亿元、 - 12.62亿元、 - 14.71亿元、 - 16.32亿元[3] - 2023 - 2026年经营性应付影响分别为17.25亿元、13.91亿元、8.09亿元、17.02亿元[3] - 2023 - 2026年其他影响分别为 - 5.50亿元、 - 9.81亿元、 - 3.26亿元、 - 3.45亿元[3] - 2023 - 2026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9.97亿元、 - 3.72亿元、 - 3.33亿元、 - 2.69亿元[3] - 2023 - 2026年资本支出分别为 - 20.79亿元、 - 5.38亿元、 - 5.05亿元、 - 4.70亿元[3] - 2023 - 2026年股权投资分别为 - 4.40亿元、0亿元、0亿元、0亿元[3] - 2023 - 2026年其他长期资产变化分别为5.22亿元、1.66亿元、1.72亿元、2.01亿元[3] - 2023 - 2026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6.46亿元、 - 13.51亿元、63.27亿元、 - 84.61亿元[3] - 2023 - 2026年借款增加分别为4.97亿元、 - 8.01亿元、69.94亿元、 - 78.00亿元[3] - 2023 - 2026年股利及利息支付分别为 - 6.82亿元、 - 10.43亿元、 - 13.46亿元、 - 14.99亿元[3] - 2023 - 2026年股东融资分别为1.24亿元、0亿元、0亿元、0亿元[3] - 2023 - 2026年其他影响分别为 - 5.85亿元、4.93亿元、6.79亿元、8.38亿元[3]
中天科技:公司季报点评:三季度利润增速转正,期待海风起量
海通证券· 2024-11-09 17:55
报告投资评级 - 中天科技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2]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天科技24Q1 - Q3营收343.16亿元同比+4.78% 归母净利润23.11亿元同比-13.12% 24Q3营收129.00亿元同比+2.32%环比-2.08% 归母净利润8.51亿元同比+20.67%环比+3.33%[5] - 费用管控边际改善合同负债持续高增24Q1 - Q3公司各项费用率有增减Q3期末合同负债较24H1期末显著增长[6] - 更改募集资金用途聚焦电缆出海拟变更10.62亿元募集资金用途[6]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收入分别为495.53亿元、539.08亿元、578.9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91亿元、39.13亿元、44.85亿元EPS为0.96元、1.15元、1.31元参考历史估值及可比公司给予2025年动态PE区间17 - 18X对应合理价值区间19.49 - 20.64元[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方面 - 2022 - 2026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全面摊薄EPS、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8] - 分业务盈利预测表显示各业务2023 - 2026年的营业收入、YOY、毛利率情况[9] - 可比公司估值表给出了烽火通信、亨通光电、东方电缆等公司的总市值、EPS、PE等数据[10] - 主要财务指标包含每股指标、价值评估、盈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经营效率指标等方面2023 - 2026年的数据[11][12] 市场表现方面 - 2023/11 - 2024/8中天科技与海通综指的市场表现数据[3] - 与沪深300对比1M、2M、3M的绝对涨幅和相对涨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