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日股份(600894)

搜索文档
广日股份:广州广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回购公司股份达到1%暨回购进展公告
2024-12-23 16:39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4年8月3日,实施期限至2025年8月18日[2] - 预计回购金额10000 - 20000万元,用途为减少注册资本[2] 回购进展 - 截至2024年12月20日,累计回购898.45万股,占比1.0281%,金额10295.34万元[2][5] - 实际回购价9.67 - 13.90元/股,上限曾调至15.32元/股[2][4][5] 后续计划 - 公司将在期限内择机回购并及时披露信息[6]
广日股份:广日股份2024年12月6、10、11、12、16日投资者交流记录
2024-12-17 17:34
业绩相关数据 - 2024年国内存量电梯达1100余万台,15年以上约90万台[4] 未来展望 - 基于存量电梯及新增订单提升自维保率,开拓电梯后市场业务[2] - 按《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4 - 2026年)》回报投资者[3] - 积极与资本市场交流推动价值回归[7] 业务信息 - 电梯维保业务客户主要是物业或房产业主,合同周期1至3年[6] - 广日电梯与日立电梯(中国)联合体中标广州地铁项目,运维服务合同周期15年[7]
广日股份:广州广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份回购进展的公告
2024-12-03 16:19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4年8月3日[3] - 实施期限为2024年8月19日至2025年8月18日[3] - 预计回购金额1亿至2亿元[3]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571.45万股,占比0.6539%[3] - 累计已回购金额5799.52万元[3] - 2024年11月回购15.5万股,占比0.0177%[6] 价格相关 - 实际回购价9.67元/股至12.10元/股[3] - 2024年11月最高价12.10元/股,最低价11.99元/股[6] - 原上限16.07元/股,2024年10月21日起调为15.32元/股[5] 回购用途 - 减少注册资本[3]
广日股份:广日股份2024年11月13、15、20日投资者交流记录
2024-11-22 18:15
业绩总结 - 2024年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1.19个百分点,扣非净利率同比提升1.77个百分点[3] 产品情况 - 整梯优势产品有广日电梯乘客电梯、怡达快速载货及家用电梯系列[3] 未来展望 - 内生式发展做大做强电梯主业,推进新业务并降本增效[2] - 外延式并购围绕电梯整机和后市场及协同性高标的开展[3] 维保业务 - 公司维保业务有品牌、网络、技术及平台优势[5] - 国内头部整机厂自维保率40 - 50%,欧美60 - 80%[5] - 维保市场集中度低、价格与国外差距大[5]
广日股份:三季报点评:业绩增长稳健,高分红注重股东回报
国信证券· 2024-11-15 08:32
报告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首次)[2][3]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电梯领先企业,广州国资委下属电梯公司,2023年入选“2023全球电梯制造商10强”,控股广日电梯、怡达快速电梯两大核心品牌,同时参股30%综合实力多年稳居国内三甲的日立电梯(中国)。2017 - 2023年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CAGR为7.41%/11.40%,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达49.44/5.45亿元,同比变动-7.82%/+8.96%,在地产竣工面积下行背景下经营保持韧性,另降本增效夯实经营质量,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4.99%/10.73%,同比增长1.19/1.30个百分点[2] - 电梯将逐步进入以更新需求主导的稳健增长阶段,短期更新改造补贴政策将加速这一过程。2023年中国电梯市场规模1557.77亿元,同比增长8.72%,电梯整机销量121.86万台,同比增长10.68%。另全国电梯保有量1062.98万台,其中使用年限超过15/20年预计80/17万台,后市场空间广阔。近年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新梯安装增速有所下滑,但受益设备更新补贴政策,更新需求快速提升[2] - 公司市场开拓逆势推进,全国化布局不断完善。2024年上半年公司电梯整机的订单台量和发运台量实现逆势增长,其中电梯订单同比增长20.9%,电梯发运台量同比增长15.6%。另公司产能规模持续提升,2023年数字化示范产业园竣工投产,达产后年产2.5万台整梯,2024年9月济南华东数字化产业园项目一期投产,年产超1.0万台整机。同时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完善怡达快速电梯的投后管理框架,怡达快速电梯直接控股股东由广日电梯变更为广日股份,推进双品牌策略完善布局[2] - 公司首次股权激励授予,注重股东回报加大分红及回购。2024年7月公司股权激励正式落地,授予股票期权占股本总额3%,合计291人。2024年4月,公司现金分红4.64亿元,分红比例从往年30%提升至60.97%,同时承诺未来三年分红率不低于60%;2024年8月,公司再次进行中期现金分红6.51亿元,分红比例为119.44%;另外公司公告拟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1 - 2亿元用于注销注册资本[2]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 2022 - 2026E营业收入(百万元)分别为7,064、7,384、7,153、7,355、7,567,(+/-%)分别为-9.1%、4.5%、-3.1%、2.8%、2.9%;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分别为512、762、814、878、939,(+/-%)分别为-20.6%、48.6%、6.9%、7.8%、7.0%[1] - 预计2024 - 2026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8.14/8.78/9.39亿元,对应PE13/12/11倍,一年期合理估值为13.27 - 15.32元(对应2025年PE 13 - 15x)[2][28][38][40] 业务板块分析 电梯业务 - 近年业务收入规模保持较好增长态势,2017年 - 2023年收入分别为15.71/31.75亿元,CAGR约12.44%,毛利率分别为22.30%/23.25%,其中2018年毛利率同比下降5.07个百分点至17.23%,主要系原材料采购价格仍处于高位,市场竞争激烈,电梯行业毛利率受压。2024年上半年收入13.49亿元,同比增长6.45%,电梯销量实现平稳增长。假设未来三年收入增速分别为5%/5%/5%,同时近年来毛利率呈现稳中有升态势,2021年 - 2023年分别为18.24%/18.35%/23.25%,未来随着经营效率提升,毛利率有望继续提升,假设未来三年分别为23.25%/23.35%/23.45%[23] 电梯零部件业务 - 近年业务收入规模有所增长,2017年 - 2023年收入分别为25.10/34.41亿元,CAGR约5.40%,毛利率分别为14.45%/6.81%,但2022/2023年收入同比下降-11.53%/-8.82%,业务有所承压。2024年上半年收入15.29亿元,同比下降7.86%,景气度进一步下行。假设未来三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0%/0%/0%。同时鉴于近三年毛利率略有增长,2021年 - 2023年分别为6.48%/6.65%/6.81%,假设未来三年毛利率保持稳定,分别为6.81%/6.81%/6.81%[24] 物流业务 - 近年该业务收入规模实现一定增长,2017年 - 2023年收入分别为4.31/5.39亿元,CAGR约3.81%,毛利率分别为20.79%/11.99%,毛利率有所下滑,且2021年 - 2023年分别为12.13%/11.79%/11.99%。2024年上半年物流配送服务收入2.22亿元,同比下降17.77%,收入略有承压。未来随着电梯保有量和使用量增多,相关服务业依然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物流服务量将持续增大。保守假设2024年 - 202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0.00%/5.00%/5.00%,毛利率稳定,分别为11.99%/11.99%/11.99%[25] 估值方法 绝对估值 - 通过Wind数据选取2019 - 2023年电梯领域上市公司康力电梯及上海机电作为可比公司,并参考公司历史无杠杆Beta,假设无杠杆Beta为1.01;无风险利率选取最近发行的10年期国债利率2.75%;股票风险溢价以道琼斯指数近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4.36%为基准,考虑到我国作为新兴资本市场,给与3%的溢价,由此得出股票风险溢价7.36%;Kd为税前债务成本,一般采用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来反映,选取AA级中债企业债收益率作为参考,给与3%左右的风险溢价,由此假设债务成本5.85%;永续增长率假设为2%。测算得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为10.56%,采用FCFF估值法对公司进行绝对估值,得出公司合理估值为14.68元。绝对估值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对折现率与永续增长率设置两档分别为0.2%的变动幅度,折现率浮动范围为9.81% - 10.61%,永续增长率的变化范围为1.60% - 2.40%,对应计算出绝对估值法下股价的合理变动区间为13.50 - 15.60元[32][35] 相对估值 - 选择康力电梯及上海机电作为可比公司。综合考虑可比公司的估值及公司的成长性,预计广日股份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4/8.78/9.39亿元,对应PE 13/12/11倍,一年期合理估值为13.27 - 15.32元(对应2025年PE 13 - 15x)[37][38]
广日股份:2024年11月7日投资者交流记录
2024-11-12 16:45
业绩表现 - 2024年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1.19个百分点,扣非净利率同比提升1.77个百分点[3] - 前三季度海外出口业务金额约1亿元[4] - 行业下行环境下三季度扣非利润逆势增长[2] 用户数据 - 前三季度累计海外订单数量同比增长约49%[4] - 前三季度海外发运数量同比增长约48%[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完成收购怡达快速电梯后在5个方面实现协同发展[3] 其他新策略 - 多措施降本增效[2] 未来挑战 - 订单转化为收入时间周期延长[2]
广日股份:Q3归母净利润高增,分红+回购提升投资价值
天风证券· 2024-11-06 16: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广日股份“买入”评级[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前三季度广日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96%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65%尽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82%但盈利能力有所提升24Q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2.07%环比增长28.75%行业整体订单下滑但公司订单情况好于行业平均且通过并购等方式实现业务增长降本增效成果显著老旧电梯更新有望逐步发力公司积极分红并回购提升投资价值考虑下游房地产需求偏弱调整盈利预测后仍维持“买入”评级[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方面 - 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4.99%/10.73%同比+1.19pct/1.30pct 24Q3毛利率/净利率/扣非归母净利率分别为14.86%/18.32%/13.75%同比-0.02/+8.21/+3.62pct环比-1.52/6.07/-1.86pct [1] - 2024 - 2026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3/9.03/9.62亿元同比+8%/+10%/+6%对应PE13/12/11X [1] - 给出2022 - 2026年的营业收入、EBITDA、归属母公司净利润、EPS、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EV/EBITDA等财务数据预测[2] 业务发展方面 - 行业整体订单下滑但广日股份订单情况好于行业平均略有增长并购恰达快速后实现多方面互补提高制造效率降低成本拉动相关业务增长[1] - 2024年上半年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在房地产市场下行电梯行业竞争加剧情况下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1.94个百分点[1] - 新筑股份股价回升影响广日股份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厚归母净利润且Q3对联营合营公司投资收益达2.24亿元[1] - 老旧电梯更新有望在四季度加速落地预计2024年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各地更新4万余台使用15年以上住宅老旧电梯[1] 公司价值提升方面 - 8月28日拟每股派发0.75元(含税)共分配现金6.55亿元(含税)8月22日拟1 - 2亿回购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24年截止目前总金额为8.55亿元(按回购上限计算)积极维护投资者权益[1]
广日股份:广日股份业绩说明会会议记录
2024-11-05 16:58
业绩总结 - 2024年Q3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升52.07%[2] - 2024年Q3扣非净利润同比增13.22%[2] - 2024年Q3主营收入17.29亿元,同比降16.66%[2] 业务调整 - 受经济影响电梯需求降、收入周期变长[3] - 调整部分低毛利电梯零部件业务[3] 公司策略 - 深化升级版“两网一战略”[3] - 推进数字化转型,布局智慧场景业务[3] 项目进展 - 完成万力轮胎智慧园区二期等项目签约[3]
广日股份:广州广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份回购进展的公告
2024-11-04 16:41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4年8月3日[3] - 实施期限为2024年8月19日至2025年8月18日[3] - 预计回购金额1亿至2亿元[3] 回购情况 - 累计已回购股数555.95万股,占比0.6362%[3] - 累计已回购金额5612.83万元[3]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9.67 - 10.38元/股[3] 价格调整 - 原回购价不超16.07元/股,2024年10月21日起调为不超15.32元/股[4][5] 特殊情况 - 2024年10月未进行股份回购[6]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累计回购情况不变[6]
广日股份:广日股份2024年10月28日~11月1日投资者交流记录
2024-11-04 15:34
业绩情况 - 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因经济影响需求及确认周期变长,调整低毛利业务[2][3] - 2024年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1.19个百分点,扣非净利率提升1.77个百分点[6] - 三季报管理费用增加,因股权激励摊销成本和人员优化费用[6] - 三季报应收款占收入比例提高,但风险可控[8] 订单与发货 - 预计行业前三季度订单同比降约8%,公司订单同比增约4%[4] - 行业发货同比降约13%,公司发货量同比降但好于行业平均[4] - 今年前三季度海外订单数量同比增约49%,发运数量同比增约48%,金额约1亿[7] 其他要点 - 广日电梯自维保率超20%,怡达快速电梯自维保率低,提升空间大[7] - 今年首次实施中期分红,未来综合多因素按规划回报投资者[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