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油发展(600968)

搜索文档
海油发展:动态跟踪报告:打造世界一流能源技术服务公司,持续深化改革提升效能
光大证券· 2024-09-11 20:26
中国海油控股,打造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能源技术服务公司 - 海油发展由中国海油控股,诞生于中国海油重组时,由前身基地集团发展为以海洋石油生产服务为核心业务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10][11][12] - 公司的控股股东中国海油直接持有公司81.65%的股份,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 [13] - 公司定位于发展成为向国际能源工业提供运营综合服务的公司,主营业务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 [14][15] 业绩稳步增长,费用、成本管控良好 - 公司持续聚焦主责主业,业绩稳步增长,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93.08亿元,同比增长3.19%;实现归母净利润30.81亿元,同比增长27.52% [16][17] - 公司持续开展提质降本增效行动有效管控成本费用,三大费用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17][18] - 公司坚持科技驱动战略,研发投入水平高,2023年研发费用为11.6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37% [18][19] 业绩稳定性较强,受益于中国海油增储上产 - 公司业务与石油公司生产端关系紧密,业绩稳定性较强,充分受益于中国海油"增储上产"工作的持续推进 [19][20][21][22] - 中国海油注重油气增储上产,2023年油气净产量达678.00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8.7%,已连续五年创历新高 [39][40] - 中国海油资本支出持续增长,2023年为1296亿元,2024年目标为1250-1350亿元,有望带动公司业务发展 [40][41][42] 打造多元化服务平台,覆盖海洋石油各主要生产环节 - 公司布局有能源技术服务、低碳环保与数字化、能源物流服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23][24][25] - 能源技术服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88.79亿元,同比增长21.19% [26][27] - 公司持有的FPSO数量位列亚洲第三、全球第四,在中国近海FPSO生产技术服务市场居主导地位 [28][29][30][31] 能源物流服务打造生产支持系统,毛利率维持稳定 - 能源物流服务产业侧重于为海洋石油行业的生产环节和中下游领域提供支持服务 [33][34] - 2023年能源物流服务产业营业收入受油价影响较大,但毛利率较为稳定 [35] 前瞻布局低碳环保与数字化,实现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 - 低碳环保与数字化产业是公司为实现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而布局的业务 [36][37][38] - 公司重点发展安全应急、节能环保、水处理、绿色涂料、冷能利用、数字化等技术服务 [36] - 公司积极推进光伏、风力发电等项目建设,在节能降碳领域已具备"监测+咨询+工程+运营"一体化服务能力 [52] 持续深化改革提升效能,着力提升创新创造能力 - 公司不断激发改革深化提升效能,着力提升公司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45][46][47] - 公司坚持"一切成本皆可降",聚焦提质增效、"两金"管控,2023年总资产净利率为7.40% [48][49] - 公司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发挥重大科技成果在塑造核心产业方面的引领作用 [53][54][55][56]
海油发展:打造世界一流能源技术服务公司,持续深化改革提升效能
光大证券· 2024-09-11 18:03
中国海油控股,打造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能源技术服务公司 - 海油发展由中国海油控股,诞生于中国海油重组时,由前身基地集团发展为以海洋石油生产服务为核心业务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10][11] - 公司的控股股东中国海油直接持有公司 81.65%的股份,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 [13] - 公司定位于发展成为向国际能源工业提供运营综合服务的公司,主营业务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 [14][15] 业绩稳步增长,费用、成本管控良好 - 公司持续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把握"增储上产"机遇,经营质效持续提升 [16] - 公司持续开展提质降本增效行动有效管控成本费用,"一利五率"指标持续改善 [17][18] - 公司坚持科技驱动战略,研发投入水平高,盈利能力稳定,成本管控良好 [19][20][21] 业绩稳定性较强,受益于中国海油增储上产 - 公司业务与石油公司生产端关系紧密,业绩稳定性较强 [22][23] - 公司业绩与中国海油作业费用密切相关,充分受益于中国海油增储上产 [26][27] 打造多元化服务平台,覆盖海洋石油各主要生产环节 - 公司布局有能源技术服务、低碳环保与数字化、能源物流服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28][29] - 能源技术服务营收高速增长,FPSO 规模全球领先 [30][31][32][33][34][35] - 能源物流服务打造生产支持系统,毛利率维持稳定 [39][40][41][42][43][44] - 低碳环保与数字化产业是公司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45][46][47] 增储上产成效显著,国内海上油服景气提升 - 中国海油注重油气增储上产,产量和储量持续增长 [48][49][50] - 中国海油资本支出持续增长,带动海上油服行业景气度提升 [50][51][52] - 2024 年新项目投资仍将稳中有升,项目 FID 数量将超过 23 年 [55][56] 持续深化改革提升效能,着力提升创新创造能力 - 公司不断激发改革深化提升效能,着力提升公司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57][58][59][60] - 公司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人员结构优化升级 [61][62][63][64] - 公司坚持推动"双碳"战略落地,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65][66] - 公司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66]
海油发展(600968)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0906
2024-09-09 15:37
业务营收 - 2024年上半年能源技术服务产业营收77.76亿元,同比增长20.11%,原因一是抓住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时机,保障需求并提升一体化服务能力,承接业务量增加;二是强化产业能力建设,提升核心能力与产品自主化率,挖掘新市场增量 [1][3] 现金流与分红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62亿元,同比去年24.37亿元减少11.75亿元,下降48.21%,主要因2023年末集中收款,2024年上半年集中付款,存在时间性差异;下半年将发力应收账款清收,预计全年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3] - 公司资金充裕、流动性高,重视股东回报,制定利润分配方案时综合多因素,在自由现金流稳定充裕时,保持分红比例等稳定增长趋势 [4] 科技创新 - 构建七大技术体系,形成关键核心技术,破解“卡脖子”难题,打造系列标志性技术和产品;上半年国内首创5级分支井技术实钻试验成功,“10MW以下进口透平维修技术国产化研究与应用”通过验收,海上天然气/伴生气国产化膜法碳捕集示范装置实现火炬“近零排放” [4] - 拥有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4项,建立企业级以上标准1394项(含国际标准14项、国家标准632项、行业标准674项、团体标准74项),拥有21个创新平台、37家企业技术中心,运营多个国家级科研机构 [5] 投资项目 - 2024年延续投资策略与力度,围绕海工装备、智能制造基地等方向投资;上半年“海洋石油115”FPSO坞修项目提前投运,LNG运输船项目(一期)首制船“绿能瀛”完工交付,我国首艘LNG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2”完成首船加注,宁波终端分布式光伏建设项目成功并网发电 [5] 关联交易 - 关联交易价格体系遵循公允、规范、公平的市场化定价原则,有费率类、产品类、工程类、大型设备建造类、凝析油采购合同等多种定价模式 [6] - 公司将推动能力建设等工作,优化服务流程,提升议价能力 [6] 市值管理 - 关注国资委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考核事宜,细则未出台,将持续跟进落实 [7] - 董事会和管理层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在价值创造方面围绕核心能力建设提升竞争力,在价值传递方面主动回应投资者关切,开展多样化交流,树立公司形象,寻求估值与业绩匹配 [7] 下半年规划 - 锚定全年经营目标,推动主业发展提质,促进传统业务转型升级,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力度 [7] - 以发展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深化改革,注重科技创新等导向,突出发展能源技术服务产业,发展低碳环保与数字化产业,做优做特能源物流服务产业 [7] 海外市场 - 上半年坚持海外业务聚焦主责主业与高质量发展,加大海外市场开发力度,在中亚、东南亚、中东、非洲区域取得不同进展 [8] - 完成圭亚那市场调研,下步计划对巴西深水项目开展调研,聚焦深水FPSO操维等核心业务,提升深水技术服务能力,完善海外布局 [8] 技术差异与业务影响 - 天然气开采和石油开采在钻井技术上,油井注重井眼稳定性和石油流通通道,气井注重密封性和安全性;在开采方式上,石油需设备提升并注水注气,天然气利用自然压力 [9] - 中海油三个万亿大气区建设促进公司业务规模和质量提升,公司将通过科研和商务模式创新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 [9]
海油发展:2024年半年报点评:重点项目有序推进,24H1业绩符合预期
西南证券· 2024-08-27 21: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业绩表现良好 - 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3亿元,同比增长4.7%;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20.9% [2] - 2024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3亿元,同比增长11.7%;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20.7% [2] - 利润端增长显著 [2] 三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 - 能源技术服务产业营收77.8亿,同比增长20.1% [3] - 低碳环保与数字化服务产业营收34.8亿,同比增长2.9% [3] - 能源物流服务产业营收110.7亿,同比下降4.4% [3]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2024H1毛利率14.1%,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净利率7.8%,同比增加1.0个百分点 [4] - 2024Q2毛利率15.8%,同比增加1.1个百分点;净利率9.2%,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 [4] - 公司深入开展提质降本增效行动,费用管控能力及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4]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 重点投资类工程项目累计提前445天 [5] - "海洋石油115"FPSO坞修项目提前投运,LNG运输船项目(一期)首制船"绿能瀛"完工交付 [5] - 承揽东海地区首个EPC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新增"低品位油田综合开发"和"水下生产系统"项目 [5]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8、41.0、45.0亿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13.5% [6] - 维持"买入"评级,受益于国内"增储上产"带来的工作量增长,公司三大业务板块有望齐头并进 [6]
海油发展:能源技术服务产业高增长,二季度归母净利率创历史新高
国信证券· 2024-08-27 17: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0]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9%,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1.2亿元,为单季度历史新高 [8][9] - 公司能源技术服务产业收入快速增长,同比增长20.1% [18] - 公司碳环保与数字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同比增长2.9% [19] - 公司能源物流服务产业收入小幅下滑,同比下降4.4% [19] - 公司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多个重点项目提前投运 [19] 财务数据分析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16.3亿元,同比增长4.7% [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20.9% [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14.2%,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8][1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率为7.8%,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8][13] -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5.8%,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环比提升4.0个百分点 [9][14] -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净利率为9.2%,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4个百分点 [9][14]
海油发展2024中报点评:工作量增长,提质增效带动Q2利润高增
国泰君安· 2024-08-27 15:47
报告评级和核心观点 - 维持"增持"评级,上调盈利预测与目标价[5][12] - 中报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显著提升[11][12] - 能源技术服务板块保持高增,能源副产品涨价带动Q2收入端提升[12] - Q2经营性现金流转正,下半年保持高增趋势[12]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2026年EPS预测为0.37/0.41/0.46元[12] - 2024年目标价为5.55元[12] - 2022-2026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2%和17.2%[10] - 2022-2026年ROE、ROA、ROIC分别提升至14.4%、8.8%、12.8%[15] 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 - 作为中海油"增储上产"的主要服务商,带动公司作业量高增[12] - 持续"降本增效"取得成效,提升盈利能力[12] - 深海作业业务有望进一步打开空间[13]
海油发展:2024年半年报点评:持续深化改革提升效能,24H1归母净利润大增21%
光大证券· 2024-08-27 15:3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海油发展(600968.SH)维持"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3.77元 [2] 核心观点 - 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4.69%,归母净利润16.17亿元,同比增长20.90% [3] - 2024Q2单季营业总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11.69%,环比增长34.95%,归母净利润11.15亿元,同比增长20.65%,环比增长122.48% [3] - 公司三大产业(能源技术服务、低碳环保与数字化、能源物流服务)稳步增长,24H1归母净利润大增21% [4] - 公司持续深化改革,24H1毛利率为14.15%,同比上升1.21pct,期间费用率为5.78%,同比下降0.39pct [7] - 母公司中国海油积极推进"增储上产"工作,2024、2025年产量目标分别为700-720、780-800百万桶油当量,2024、2025年度产量中枢增速分别为4.7%、11.3% [8] - 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14/42.62/46.9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7/0.42/0.46元/股 [9] 业务表现 - 能源技术服务产业实现营业收入77.76亿元,同比增长20.11% [4] - 低碳环保与数字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4.81亿元,同比增长2.94% [4] - 能源物流服务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10.73亿元,同比下降4.38% [4] - 能源技术服务方面,井下工具业务工作量同比增长14.47%,人工举升服务工作量同比增长24.85%,油田化学服务工作量同比增长5.54%,装备设计制造及运维服务工作量同比增长6.67% [4] - 低碳环保与数字化方面,安全技术、应急、技能提升业务工作量同比增长28.77%,数字化业务工作量同比增长7.40% [4] - 能源物流服务方面,商品销售量整体下降4.96%,销售价格整体稳中有升,其中钻完井物料和燃料销售价格同比增长1.00%,石油化工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26% [4] 重点项目 - 上半年重点投资类工程项目累计提前445天 [4] - "海洋石油115"FPSO坞修项目提前投运,LNG运输船项目(一期)首制船"绿能瀛"完工交付,我国首艘通过中国船级社入级建造检验的LNG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2"完成首船加注 [4] - 宁波终端分布式光伏建设项目成功并网发电 [4] 财务指标 - 24H1年化ROE为13.0%,同比增长1.2pct,成本费用利润率为8.5%,同比增长1.2pct,资产负债率为43.6%,同比上升1.5pct [4] - 预计24-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68.92/650.29/743.70亿元,同比增长15.38%/14.30%/14.37% [10] - 预计24-26年净利润分别为37.14/42.62/46.98亿元,同比增长20.54%/14.74%/10.25% [10] - 预计24-26年EPS分别为0.37/0.42/0.46元/股 [10] - 预计24-26年ROE分别为13.64%/14.14%/14.11% [10] 行业展望 - 全球原油供需偏紧,能源安全需求提升,海上油气开发进度加码,2024年全球油服市场仍将持续景气 [8] - 中国海油加速渤海、南海油气开发,有望打开公司的远期成长空间 [8]
海油发展:Q2业绩增长延续,能源技术服务表现优异
天风证券· 2024-08-27 11: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H1业绩发布,Q2业绩增长延续,能源技术服务表现优异,充分受益增储上产且成本控制能力优异,上调归母净利润预测并维持“买入”评级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和估值 - 2022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7.84亿元、493.08亿元、556.49亿元、623.13亿元、686.4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3.35%、3.19%、12.86%、11.98%、10.16% [1] - 2022 - 2026年EBITDA分别为58.97亿元、64.98亿元、65.82亿元、71.19亿元、76.96亿元 [1] - 2022 - 2026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4.16亿元、30.81亿元、36.95亿元、41.21亿元、45.8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88.25%、27.52%、19.91%、11.55%、11.19% [1][3] - 2022 - 2026年EPS分别为0.24元/股、0.30元/股、0.36元/股、0.41元/股、0.45元/股 [1] - 2022 - 2026年市盈率(P/E)分别为15.86、12.44、10.37、9.30、8.36 [1] - 2022 - 2026年市净率(P/B)分别为1.72、1.56、1.43、1.31、1.20 [1] - 2022 - 2026年市销率(P/S)分别为0.80、0.78、0.69、0.61、0.56 [1] - 2022 - 2026年EV/EBITDA分别为3.78、2.74、4.11、3.24、2.78 [1] 2024年H1业绩情况 - 2024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6.3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69%和20.90%;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4.25亿,归母净利润11.15亿,分别同比增长11.69%和20.65% [3] - 2024上半年能源技术服务产业延续2023年高速增长势头,实现营业收入77.76亿元,同比增长20.11%;井下工具业务工作量同比增长14.47%,人工举升服务工作量同比增长24.85%,油田化学服务工作量同比增长5.54%,装备设计制造及运维服务工作量同比增长6.67% [3] 成本控制与费用情况 - 公司秉承低成本战略,有突出成本控制能力与低成本竞争优势;2024上半年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31%、0.54%、 - 0.05%、1.97%;同比财务费用下降292.58%、销售费用增长13.95%、管理费用增长6.47%、研发费用下降13.65% [2] 技术成果 - 2024上半年完成高栏终端回收利用产能建设配套EPC项目,海洋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国内首例千吨级α - 烯烃吸附分离技术装置投产;完成核级防护材料行业难点技术攻关;形成超深水钻完井设计、水下采油树集成测试及下入等关键核心技术和服务能力,成果在南海“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全面应用 [4] 资产负债表相关 - 2022 - 2026年货币资金分别为37.39亿元、82.19亿元、82.82亿元、125.50亿元、141.18亿元等多项资产负债数据 [7] 现金流量表相关 - 2022 - 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24.97亿元、31.68亿元、36.95亿元、41.21亿元、45.83亿元等多项现金流量数据 [8] 主要财务比率相关 - 2022 - 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3.35%、3.19%、12.86%、11.98%、10.16%等多项财务比率数据 [9]
海油发展: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08-26 19:31
会议安排 - 公司于2024年8月13日发会议通知,8月23日召开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2] 参会情况 - 本次会议应到监事3名,实到3名[2] 审议结果 - 审议通过《2024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3票同意[3] - 审议通过《2024年半年度关于财务公司风险持续评估报告》,3票同意[5]
海油发展(600968)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26 19:31
公司投资与持股情况 - 上海液化天然气海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6,500.00万美元,实际出资额为1,042.94万美元,持股比例为20.00%[49] - 深圳市杉叶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300.00万元,实际出资额为1,127.00万元,持股比例为49.00%[49] - 中海石油空气化工产品(福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8,343.98万元,实际出资额为4,171.99万元,持股比例为50.00%[49] - 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0.00万元,实际出资额为2,365.48万元,持股比例为4.00%[49] - 海油发展美钻深水系统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0.00万元,实际出资额为2,000.00万元,持股比例为40.00%[49] - 莆田海发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3,914.35万元,实际出资额为5,565.74万元,持股比例为40.00%[51] - 数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6,414.74万元,实际出资额为2,983.49万元,持股比例为20.15%[51] - 公司成立6家LNG运输船合资公司,包括华敬、华业、华诚、华信、华友和华善液化天然气运输有限公司,已于2024年4月18日注册成立[91] 公司风险与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健康安全环保风险,包括油气生产固有风险、极端天气影响及工作量增加带来的风险[52] - 公司应对油价波动风险,聚焦海洋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52]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公司董事长朱磊和财务总监孟俞利因工作调整离任,种晓洁女士被聘任为新财务总监[56] 公司环保与污染物排放 - 公司7家现场单位被确定为环境监管重点单位,主要污染物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悬浮物、总磷等,污水及废气均达标排放[61] - 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0.0241吨,氨氮排放量为0.0008吨,HW06类危险废物1.88吨,HW08类3.11吨,HW09类505.91吨,HW49类89.821吨[61]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一般工业固体废物198.80吨,HW08类危险废物3.59吨,HW09类162.28吨,HW49类12.02吨[61] - 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二氧化硫排放量0.1088吨,氮氧化物1.6278吨,颗粒物0.1293吨,化学需氧量0.4625吨,氨氮0.0463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3110.69吨[62] - 中海油节能环保服务(惠州)有限公司二氧化硫排放量0.3640吨,氮氧化物9.051吨,颗粒物0.226吨,HW18类687.18吨,HW08类3.40吨[62] - 中海油(天津)污水处理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厂内共有2个废气排放口,1个废水总排放口,出水排入人工湿地多塘系统作为滨海高新区内部河道景观补水[62] - 中海油常州环保涂料有限公司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二氧化硫无排放,氮氧化物排放量1.2824吨,颗粒物无排放,化学需氧量0.0909吨,氨氮0.0282吨,悬浮物0.038吨,总磷0.0024吨[63] - 海洋石油阳江实业有限公司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VOCs排放量2.69吨[63] - 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南港厂区)环保设施包括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4套,污水处理设施1套,危险废物暂存间1座,运行正常[65] - 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碧海环保)环保设施包括危险废物焚烧炉尾气处理系统2套,污水处理系统1套,除臭设施2套,运行正常[65] - 中海油节能环保服务(惠州)有限公司环保设施包括危险废物焚烧炉烟气净化设施1套,工业粉尘处理设施1套,危险废物自行贮存设施10个,运行正常[65] - 中海油(天津)污水处理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滨海高新区污水处理厂)环保设施包括污水处理设施1套,恶臭气体处理设施2套,危险废物暂存间1座,运行正常[65] - 中海油常州环保涂料有限公司环保设施包括污水处理站1座,RTO焚烧炉1台,沸石转轮1台,除尘器5个,危废暂存间1间,运行正常[65] - 海洋石油阳江实业有限公司环保设施包括污水处理系统1套,污水废气处理装置1套,油气回收处理装置1套,运行正常[65]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井下技术分公司东沽作业场地)完成排污登记变更,排污登记编号911201167328206294002Z[66] - 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碧海环保)完成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延续换证,编号为TJHW011津环许可危证[2024]015号[66] - 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南港厂区)废水排放口在线监测氨氮和化学需氧量,每半年监测一次pH值和五日生化需氧量[69]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井下技术分公司)废水排放口每季度监测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pH值、五日生化需氧量、SS和石油类[69] - 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碧海环保)废水总排口自动监测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每月监测pH值、总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悬浮物、石油类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69] - 中海油节能环保服务(惠州)有限公司废水排放口每月监测石油类,每季度监测pH值、悬浮物、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70] - 中海油(天津)污水处理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滨海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口在线监测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每日监测色度和悬浮物[70] - 中海油常州环保涂料有限公司废水排放口在线监测pH值、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每月监测悬浮物、总磷和总氮[70] - 海洋石油阳江实业有限公司废水排放口每月监测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每季度监测pH值、悬浮物和石油类[70] - 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惠州厂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二氧化硫排放量0.2159吨,氮氧化物排放量0.2129吨,颗粒物排放量0.0991吨[72] - 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惠州厂区)环保设施包括1套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RTO蓄热燃烧挥发性有机物处理装置)和1座危险废物暂存间[72] - 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惠州厂区)自行监测方案:废水每半年监测一次pH值、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72] - 公司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等标准,废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12/356-2018)三级[73] - 公司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0.0046吨,NH3-N排放量为0.0000073吨,HW09类危险废物6.0吨,HW49类危险废物17.236吨[73] 公司节能降碳与绿色转型 - 公司已完成空气源热泵改造、船舶混动改造、余热利用等5个节能降碳项目,预计可实现年减碳量5,000吨二氧化碳[76] - 通过开展伴生气回收、余热利用、电潜泵永磁改造等13个项目,预计可帮助客户实现年减碳量43万吨二氧化碳,其中惠州低温热联合利用项目预计可贡献年减碳量25万吨二氧化碳[76] - 公司完成采购绿电2,000万度,进一步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76] 公司社会责任与公益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向广西北海市涠洲岛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定向捐赠600万元,用于涠洲岛幼儿园项目修建[77] - 上半年公司共采购帮扶地区产品2,096.65万元,签订帮扶产品销售订单2,455万元[77] - 2024年上半年,甘南海羚就业工厂工服车间订单总量达到113,989套,工鞋订单总量71,627双,累计利润总额302.61万元[78] - 截至上半年,甘南海羚就业工厂累计取得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另有4项专利申请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受理[78] 公司关联交易与承诺 - 中国海油承诺尽量减少与公司及其下属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并确保关联交易价格公允[81][82] - 中国海油承诺若因土地/房屋瑕疵导致公司无法继续租赁或使用相关物业,将足额补偿公司直接经济损失[82]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损害公司利益,并确保填补被摊薄即期回报措施的有效实施[82][83] - 中国海油承诺不越权干预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不侵占公司利益,并确保填补回报措施的有效实施[83] - 中国海油承诺确保公司对542项共有专利的独家使用权,且公司无需支付相关收益[83][85] - 公司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额度上限为689.46亿元,并增加91.07亿元,总额达到780.53亿元[88][89] - 公司与中国海油及其下属单位的关联交易披露及审议程序符合相关规定,2024年1-6月与关联人的主要交易金额详见财务报告[89] 公司财务与资金管理 - 公司与中海石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存款业务每日最高限额为20亿元,存款利率范围为0.35%-1.35%,期末余额为19.99亿元[94] - 公司与中海石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贷款业务贷款额度为47.17亿元,贷款利率范围为2.45%-3.40%,期末余额为16.81亿元[95][96] - 公司与财务公司的授信业务总额为85亿元,实际发生额为18.02亿元[97] - 公司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14.04亿元,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11.31亿元[100][101] - 公司担保总额为1,497,978,291.89元,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5.95%[103] - 公司为参股子公司天津金牛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担保,担保余额为93,970,000.00元[104] - 公司为全资/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担保余额为277,008,291.89元[104] - 公司为海油发展(珠海)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提供履约担保,担保余额为1,127,000,000.00元[104] - 公司不存在超比例担保情形,资产负债率超70%的被担保对象为本公司的全资子公司[104] 公司股东与股权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71,400户[106]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81.65%[10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99%[107] - 公司前十名股东中,国有法人持股比例为81.65%,其他股东持股比例合计为18.35%[107] - 公司未知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人的情况[108] 公司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 - 货币资金从2023年底的82.19亿元减少至2024年6月底的54.46亿元,下降33.7%[11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3年底的25.68亿元增加至2024年6月底的37.91亿元,增长47.6%[113] - 应收账款从2023年底的101.66亿元减少至2024年6月底的96.73亿元,下降4.9%[113] - 存货从2023年底的7.49亿元增加至2024年6月底的12.29亿元,增长64.1%[113] - 合同资产从2023年底的22.51亿元增加至2024年6月底的32.33亿元,增长43.6%[113] - 长期股权投资从2023年底的28.92亿元增加至2024年6月底的38.97亿元,增长34.7%[113] - 应付账款从2023年底的126.99亿元减少至2024年6月底的117.34亿元,下降7.6%[114] - 合同负债从2023年底的4.10亿元增加至2024年6月底的10.06亿元,增长145.4%[114] - 应付职工薪酬从2023年底的9.93亿元增加至2024年6月底的17.11亿元,增长72.3%[114] - 长期借款从2023年底的15.07亿元增加至2024年6月底的18.31亿元,增长21.5%[11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216.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11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为198.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11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流动资产合计为1481.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11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合计为2084.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11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负债合计为1993.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1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583.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11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货币资金为47.8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2%[11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为46.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11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长期股权投资为112.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11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在建工程为3.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5%[11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6.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7%[120] - 研发费用为4.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6%[120] - 财务费用为-993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增加至7567万元人民币[120] - 投资收益为1.6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8%[12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9%[120]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为54.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122] - 母公司营业利润为12.5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3%[123] - 母公司净利润为11.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1%[123] - 母公司研发费用为1.4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0%[122] - 母公司财务费用为218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6.5%[12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161,383,627.25元,同比下降27.1%[124]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62,248,928.41元,同比下降48.2%[127]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17,370,025.29元,同比改善19.4%[127] - 2024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86,280,235.43元,同比大幅下降522.5%[127] - 2024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370,412,095.00元,同比下降6.3%[128]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3,814,309,726.15元,同比下降5.7%[125] - 2024年上半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8,831,937,691.07元,同比下降2.5%[125] - 2024年上半年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721,607,209.49元,同比增长5.2%[127]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5,589,480.47元,同比增长65.2%[129]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73,473,989.32元,同比改善45.7%[12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73亿元,同比减少1.24亿元[13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92亿元,同比减少23.72亿元[13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7.13亿元,同比减少2.38亿元[13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46.28亿元,同比增加53.80亿元[133] - 综合收益总额为162.64亿元,同比增加14.83亿元[134] - 利润分配为-118.16亿元,同比减少11.82亿元[134]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为59.34亿元,同比增加60.78亿元[136] - 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58.40亿元,同比增加25.84亿元[13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2,944,995,277.20元,同比增长51,402,889.84元[14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专项储备为47,617,450.66元,同比增长7,566,614.84元[14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3,106,842,276.50元,同比增长13,652,265.15元[14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161,383,627.25元[14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资本为29,837,874.99元,同比增长614,109.64元[14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为-1,118,161,461.89元[14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本公积为4,345,031,736.07元,同比增长29,837,874.99元[14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盈余公积为1,80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