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鼓动力(601369)

搜索文档
陕鼓动力: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2024年陕西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暨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05-13 19:19
证券代码:601369 证券简称:陕鼓动力 公告编号:临 2024-031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 "2024 年陕西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暨 2023 年度 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网址:http://rs.p5w.net。 特此公告。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〇二四年五月十四日 - 1 - www.shaangu.com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 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为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健康发展,增强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加强与广大投资 者沟通交流,进一步提升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陕西上市公司协会根据陕西证监局工作 部署,联合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举办"2024 年陕西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 暨 2023 年度业绩说明会活动"。 届时,公司财务总监、总工程师、董事会秘书及相关人员将通过互动平台与投资者 进行网络沟通和交流,欢迎广大投资者踊跃参加! 活动时间:2024 年 5 月 22 日 15:00-17:00。 活动地址:"全景路演" ...
陕鼓动力20240507
2024-05-07 22:07
业绩总结 - 公司在国内市场拿到了多个工程项目,如热电站、华工内项目等[1] - 公司在国内拿到了多个空分机组项目,金额在数千万到数亿不等[4] - 公司在一季度下游收入有所下滑,预计二季度及后续季度情况[8] - 公司预计冶金项目收入构成将维持在50%以下[8] - 叶丁的比重在陕谷的收入构成中下降到50%以下[9] - 24年可能会提前确认收入,预计能维持不低于23年的营收和利润指标[9] 海外市场 - 今年海外市场信息量充足,特别是俄罗斯市场订单转化到中国[5] - 公司签订了多个海外项目,包括石油、PTA机组等[5] - 海外订单的交货周期可能会有延长,但海外项目的利润率不比国内低[14] 技术研发和市场扩张 - 公司在气体投资项目方面进展顺利,投资金额较大[7] - 公司在CCUS业务方面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项目有两个方面[16] - 公司储备了几个气体业务项目,包括在云南、锦州和新疆的投资项目[15] - 公司在CCOS技术方面具有更全面的持续性,转化效率高达66%到67%[18] 市场趋势 - 煤化工和石化工市场是非常大的市场,存在很多老旧技改和替代升级项目[11] - 化学反应压缩机市场量非常大,随着化工工艺的突破和进展,市场增量也会增加[13] - 化工市场热度高,国家政策推动项目密集启动,液晶复苏时间较长[21] - 公司海外市场逐步升级,直销能力增强,与大型设计院合作占比不高[20]
陕鼓动力: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独立董事辞职的公告
2024-05-07 17:08
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于 2024 年 5 月 7 日收到公 司独立董事冯根福先生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冯根福先生申请辞去公司第 八届董事会独立董事职务及董事会相关专业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生效后,冯根福先生 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冯根福先生的辞职将使公司独立董事人数少于公司董事会成员的三分之一,根据《上 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 定,在公司股东大会选举出新任独立董事之前,冯根福先生仍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 司章程》的规定继续履行独立董事及其在各专业委员会中的职责。公司将按照相关法定 程序,尽快完成独立董事的补选工作。 公司及公司董事会对冯根福先生任职期间为公司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特此公告。 证券代码:601369 证券简称:陕鼓动力 公告编号:临 2024-028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独立董事辞职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 - 1 - www.shaangu.com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 ...
2024Q1业绩符合预期,期待多个下游领域放量
中泰证券· 2024-04-30 16:32
业绩总结 - 公司2024年Q1实现营业收入24.92亿元,同比下降6.42%[1] - 公司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下降10.57%[1] - 公司毛利率为23.40%,同比下降1.53pct,净利率为10.65%,同比增长0.07pct[4]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32亿元,同比增长10.99%[6] 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 - 公司正大力拓展除冶金之外的其他领域,如煤化工、石油化工、制药、电力、压缩空气储能等[3] - 公司累计获批发布标准89项,累计拥有专利611件,研发投入助力公司在多领域实现突破[5] - 公司具备10MW级到350MW级压缩空气储能压缩机组的系统技术,有望受益于新型储能项目支持性电价政策[7] - 公司坚定海外战略,拓展海外市场,取得积极成效,签订多个海外项目,进军国际市场取得重大突破[8]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7/13.67/15.2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9]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包括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公司新领域及海外开拓不及预期[10]
陕鼓动力: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议案
2024-04-30 16:07
业绩总结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101.4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79%,完成年度预算目标的93.35%[6][74][93][95] - 2023年公司净利润10.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0%,完成年度预算目标的103.60%[6][74][95]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6%,完成年度预算目标的105.04%[6][74][95] - 2023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0.603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8%,完成年度预算目标的105.27%[6][95] - 2023年资产总计254.80亿元,较2022年下降7.39%;负债合计161.47亿元,较2022年下降14.35%;所有者权益合计93.33亿元,较2022年增长7.78%[78]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52亿元,较上年增长48.41%;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41.56亿元,较上年下降;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7.50亿元,较上年下降[84][86] - 2023年资产负债率为63.37%,较2022年下降5.16个百分点;流动比率为1.41,较2022年增长0.71%;速动比率为1.26,较2022年增长0.80%[85] 用户数据 - 实现1600余家用户6000余台套设备信息数字化管理[32] - “陕鼓智能云”已接入两千余台设备数据,每月出具诊断报告百余份[32] 未来展望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预算目标为102.45亿元,净利润预算目标为11.1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算目标为103600万元,基本每股收益预算目标为0.6110元[50][96][97][98] - 2024年将强化品牌文化建设、坚持存量增量并举支持市场开拓、强化技术体系建设、开展多种形式激励[50][51][52] - 2024年半年报披露后至三季报披露前以现金分配半年度利润,派发现金红利不低于母公司2024年半年报净利润30%且不超过90%[68][6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参建的两个项目被国家能源局“2023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收录[14] - 全球超大型工业用AV140轴流压缩机现场一次试车成功,性能指标国际领先[16] - 开发的百万吨级乙烯装置三机组方案通过专家评审[17] - 硝酸机组技术升级,新一代尾气透平用于15 - 36万吨/年硝酸装置应用[18] - 具备从大型350MW到小型10MW等级压气储能核心设备设计制造能力[18] - 开发的聚乙烯循环气膨胀机在全球最大的聚乙烯项目配套使用[20] - 公司12项研发成果推广应用至用户现场[23] - 多机串联负荷自动平衡控制技术应用于大型空气储能项目,海上平台项目开发多机并联 + 串联运行,高压智能配电系统扩大智能化控制范围,开发完成硝酸机组全过程智能控制系统[28][29]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3年在压气储能领域先后签订多个项目,长输管线领域一次中标15台管线压缩机,中标2个海上平台用压缩机组项目[15][16][20] - 2023年公司累计签订十余套SHRT反发电机组供货合同[21] - 新建1套60,000Nm³/h空分项目,建设、运营1套氪氙精制项目[32] 其他新策略 - 2023年公司持续聚焦主业,深化转型改革,开拓分布式能源市场,推广压气储能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7] - 公司制定人力资源五年战略发展规划,将人力资源建设作为第一核心竞争力,加大年轻干部选拔力度,建立市场化、差异化薪酬机制[26][100] - 公司围绕分布式能源“1 + 7”系统解决方案建立项目制全面降本体系,确定八大降本量化目标[100] - 公司按照业务板块制定资产过程管控目标,全方位清理负资产,优化管理低效资产[101] - 2024年度委托理财单日最高余额上限为50亿元,拟与长青保理开展总额不超过5.05亿元无追索权应收账款保理业务[132][138] - 公司拟向银行申请不超过3000万欧元外币借款,全资子公司长青租赁公司拟向银行申请不超过8.4亿元借款额度,陕鼓香港拟向银行申请不超过5879万欧元借款额度,公司为陕鼓香港银行借款提供不超过5879万欧元担保[148][153][159][164]
陕鼓动力(601369)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9 18:41
财务表现 - 2024年第一季度,陕鼓动力营业收入为2,492,149,868.09元,同比下降6.4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4,630,037.74元,同比下降10.57%[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0,640,557.66元,同比增长10.99%[4] - 公司总资产为26,977,659,442.39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88%[5]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为16,022,448,056.6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15%[31] -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492,149,868.09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39%[32] - 公司营业总成本为2,142,575,239.69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30%[32] - 公司净利润为265,389,924.3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86%[33]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0,640,557.66元,较去年同期的207,795,633.97元有所增长[35]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9,124,084.55元,较去年同期的-547,138,695.56元有所改善[3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86,284,131.35元,较去年同期的-211,909,241.71元有显著增长[35] 股东信息 - 前10名股东中,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数量最多,为969,635,806股[7] -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与西安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存在关联关系[8] - 柴长茂持有10,000,000股,杨迎军持有7,500,000股[9] - 公司未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10] 业务拓展 - 公司在2024年第一季度持续奋斗、砥砺前行,通过抢抓分布式能源市场新机遇,取得新的市场突破[11] - 公司签订了多个重要项目,如油气化工领域的加氢项目、异丁烷脱氢装置配套压缩机项目等,提升了市场竞争力[12][13][14] - 公司在海外市场开拓方面取得进展,如签订了LNG液化工厂及气化站项目、汽轮发电机组项目等,开创了新的业绩先河[15][16][17] - 公司进入冶金炼钢液态金属工艺流程节能技改总包领域,拓展了系统解决方案的范围,提升了服务能力[20] 科技创新 - 公司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布科研项目计划91项,完成验收70项,累计拥有专利611件,加强技术研发工作[19] - 公司成功研发压气储能压缩机组智能化控制技术,为压气储能机组的市场开拓提供了技术支撑[23] - 公司持续优化高性能仿真计算平台,大幅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24] - 公司服务智能化平台已对三千多家用户的八千多台套设备及现场服务进行实时管控[25] - 公司成功中标国家智能制造揭榜挂帅项目,提供AI数字专家服务解决设备日常运维问题[26] 企业文化 - 公司加强文化引领,践行“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企业宗旨,强化党建文化引领作用[27] - 公司持续开展相关帮扶工作,协助淡家沟村产业发展,助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8]
陕鼓动力2023年报点评:工业气体稳步增长,压缩空气储能开启新增长
国泰君安· 2024-04-21 13: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增持"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公司2023年业绩符合预期,营收101.43亿元,同比下降5.79%,归母净利10.20亿元,同比增长5.36%。[1] 2. 能量转换设备与工业服务短期承压,工业气体业务稳步增长。能量转换设备实现营收43.31亿元,同比下降1.63%;工业服务实现营收23.23亿元,同比下降30.01%,主要受下游需求短期下滑影响。以工业气体为主的能源基础设施运营实现营收34.64亿元,同比增长15.96%。[1] 3. 公司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先,有望开启新增长。公司具备从中温到高温、从大型到小型不同储能规模压气储能核心设备设计制造能力,大力推广压缩空气储能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中标多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签订全球规模最大350MW级的压气储能项目,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公司带来新成长。[1] 财务数据总结 1.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01.43亿元,同比下降5.79%;归母净利10.20亿元,同比增长5.36%。[1] 2. 公司2023年毛利率为21.5%,EBIT率为9.7%,净利率为10.1%。[2] 3. 公司2024-2026年预计EPS分别为0.64元、0.72元和0.83元。[2] 4. 公司2024年预计PE为15.20倍,PB为1.82倍,EV/EBITDA为4.97倍。[2]
气体业务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提升
西南证券· 2024-04-21 1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气体业务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提升 [1] - 公司产业结构变化,毛利率略有下滑,但费用管控能力强,净利率提升 [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11%左右的复合增长率 [4] 公司业务分析 能量转换设备板块 - 能量转换设备板块将有望充分受益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提升与成本下降带来的产业化优势,预计2024-2026年销量增速将达到11%、15%、16% [4] 能源基础设施运营板块 - 公司运营合同供气量预计2024-2026年将分别增长21%、17%、16%,同时液体及稀有气体项目逐渐投产将拉动工业气体业务毛利率提升 [4] 工业服务板块 - 受宏观环境及下游客户项目执行进度影响,工业服务业务2023年实现营收23.2亿,同比下降30.0%,毛利率下滑2.77个百分点至18.3% [1] 财务分析 - 2023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1.5%,同比下滑0.55个百分点,主要系气体业务占比提升及工业服务板块毛利率下滑 [1] - 公司期间费用率有所下降,净利率提升至10.8% [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将分别为11.2亿、12.5亿、14.2亿元,对应EPS为0.65元、0.73元、0.82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倍、13倍、12倍 [4]
2023Q4业绩高增,下游分布进一步均衡
中泰证券· 2024-04-19 09: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成长性 - 2023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5.79%,归母同比增加5.36%,扣非归母同比增加11.01%,其中单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3.97%,归母同比增长89.62%,扣非归母同比增长119.45% [3] - 公司气体运营业务规模持续增长,且增量的气体项目多集中在下半年投运,对四季度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3] - 公司正大力拓展除冶金之外的其他领域,如能源、制药、电力等,进而降低对单一的冶金行业的依赖,效果显著 [3] 盈利能力 - 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1.49%,同比下滑0.55pct,销售净利率为10.83%,同比增长1.05pct [4] - 各业务板块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能量转换设备、工业服务和能源基础设施运营(气体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8.84%、18.29%和14.53% [4] 现金流水平 -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3.52亿元,超过利润水平,充分说明公司作为透平机械龙头对产业链上下游较强的议价能力,经营质量稳健 [5] 其他重点 压缩空气储能 - 公司具备了10MW级到350MW级压缩空气储能压缩机组的系统技术,并完成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高温压缩和350MW级压缩空气储能中温压缩的系统方案开发 [6] - 2023年公司中标多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实现了大中小规模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市场全覆盖,其中某300MW级高温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是全球最大的人工硐室储气项目 [6] - 预计后续以压缩空气为代表的新型储能有望开展示范项目支持性电价政策,投资方回报率将得到显著提升,项目投资意愿有望明显增强 [6] 海外市场 - 公司坚定"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海外战略指引,联合国内大型设计院及工程公司等合作伙伴,协同出海,拓展海外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 [7] - 2023年公司压缩机及膨胀机首次应用于国外聚烯烃装置,签订国外某用户化工综合体聚烯烃装置乙烯循环气压缩机及膨胀机项目,打破了国外设备在该领域的垄断局面 [7] - 在欧洲市场,公司签订欧洲某用户循环氢压缩机项目,是公司向该国出口的首台套循环氢压缩机,对公司进军该国油气化工市场具有重要的市场示范意义 [7]
2023年年报点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气体运营业务表现亮眼
光大证券· 2024-04-18 14:31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01.43亿元,同比下降5.79%[1] - 公司2023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74亿元,同比增长23.97%[1] - 公司气体运营业务表现亮眼,2023年控股子公司秦风气体销售额、营业收入、净资产规模均呈两位数以上增长[2] 未来展望 - 陕鼓动力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163.19亿元,较2022年增长51.6%[5] - 2026年预计净利润为15.63亿元,较2022年增长61.5%[5] - 2026年预计每股收益为0.91元,较2022年增长62.5%[5] - 公司2026年预计ROE(摊薄)将达到14.8%[5] - 公司2026年预计股息率将达到6.0%[6] 其他新策略 -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首批三家创新试点证券公司之一[10] - 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的报告基于合法获得的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10] - 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反映了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随时调整且不构成投资建议[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