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研(601965)

搜索文档
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发布联合声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20:50
理想i8碰撞测试事件联合声明 事件背景与三方立场 - 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联合发布声明,澄清理想i8碰撞测试引发的舆论争议,强调测试目的是验证理想i8被动安全性能,非针对其他品牌车辆安全质量[1] - 理想汽车承认对东风柳汽乘龙品牌卷入负面舆情预估不足,导致品牌形象受损,并向公众及东风柳汽致歉[1][9] - 中国汽研作为测试执行方,未明确说明东风柳汽车辆仅作为"移动壁障车"使用,导致公众误解,承诺完善测试管理机制[3][11] - 东风柳汽重申企业坚持高品质与技术创新,抵制不正当竞争,强调合法合规经营[4][12] 行业倡议与未来方向 - 三方共同呼吁汽车行业严守自律底线,杜绝贬损性对比等不当竞争行为,检测机构需确保测试信息真实完整[6][13] - 倡导行业聚焦车辆安全性能提升、核心技术创新及用户体验优化,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6][14] - 理想汽车承诺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争议再次发生[2][10] 事件影响与行业反思 - 事件暴露行业在测试信息发布规范性、标准透明度及品牌保护方面的不足[1] - 检测机构需强化科学中立原则,企业需加强舆情风险预判能力[3][11] - 行业需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向技术协同创新,共建安全诚信的产业生态[6][13][14]
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联合声明
证券时报· 2025-08-06 20:27
理想i8碰撞测试事件联合声明 事件背景与核心观点 - 理想i8与东风柳汽乘龙品牌车辆在碰撞测试中的内容传播引发行业广泛关注,涉及测试信息规范性、标准透明度及品牌形象保护等议题 [2] - 三方(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达成一致,旨在澄清事实、消除误解并维护行业生态 [2] 理想汽车声明要点 - 测试目的为验证理想i8被动安全性能,非针对其他品牌车辆安全质量 [2] - 对测试引发东风柳汽品牌负面舆情表示歉意,承认对关联风险预估不足 [2] - 承诺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争议再次发生 [3] 中国汽研声明要点 - 作为测试执行机构,未及时澄清东风柳汽车辆仅作为"移动壁障车"使用,导致公众误解 [4] - 承认流程管控不足,未规避信息发布不完整的潜在风险 [4] - 承诺完善测试管理机制,坚守科学、客观、中立原则 [4] 东风柳汽声明要点 - 强调企业坚持"高品质+可信赖"质量方针,持续创新核心技术 [5] - 重申聚焦产品与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 [5] 三方共同倡议 - 呼吁行业自律,杜绝贬损性对比等不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7] - 倡导资源聚焦安全性能提升、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优化 [7] - 提出共建以安全、技术和诚信为基础的汽车产业生态目标 [7]
理想、中国汽研向东风柳汽致歉!三方联合声明发布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06 20:24
理想i8碰撞测试事件联合声明 - 理想汽车表示本次测试目的是验证和提升理想i8的被动安全性能,并不针对任何其他品牌车辆的安全和质量性能 [2] - 理想汽车对测试过程导致东风柳汽乘龙品牌陷入负面舆情表示诚挚歉意,承认对品牌关联风险预估不足 [2][3] - 理想汽车承诺将进一步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引发类似争议 [3][12] 中国汽研表态 - 中国汽研承认作为测试委托执行机构,未能及时清晰向公众阐明东风柳汽乘龙二手车辆仅作为"移动壁障车"使用 [5][13] - 中国汽研表示将完善测试管理机制,坚守科学、客观、中立原则,履行检测机构维护行业公信力的责任 [5][13] 东风柳汽回应 - 东风柳汽强调始终坚持"高品质+可信赖"的质量方针,将通过持续创新强化关键核心技术 [6][14][15] - 东风柳汽表示将自觉抵制不正当竞争,坚守合法合规经营底线,为实现汽车强国目标贡献力量 [6][15] 三方共同倡议 - 呼吁汽车行业严格自律,在产品研发、测试验证及宣传推广中恪守诚信原则与商业道德 [8][16] - 建议全行业聚焦车辆安全性能提升、核心技术创新突破与用户真实体验优化 [8][16][17] - 三方承诺携手共建以安全、技术和诚信为基石的汽车产业生态 [8][17]
三方发布关于理想i8碰撞测试相关事件的联合声明
贝壳财经· 2025-08-06 20:14
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 中国汽研 东风柳汽三方联合发布声明 针对理想i8碰撞测试相关事件提出行业自律与技术创新的共同倡议 [1] - 三方承认测试信息发布不完整导致公众误解 并就此事表示歉意 [4][6] - 三方呼吁汽车行业杜绝不当竞争行为 聚焦车辆安全性能提升与核心技术突破 [1][9] 理想汽车声明 - 公司对测试造成的误解表示诚挚歉意 强调从未刻意质疑东风柳汽车辆产品质量与安全性 [4] - 公司将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引发类似争议 [5] 中国汽研声明 - 作为测试委托执行机构 承认未及时阐明东风柳汽车辆仅作为特定标准要求的"移动壁障车"使用 导致关键信息缺失与公众误解 [6] - 测试本身不构成对东风柳汽产品安全和质量性能的评价 [6] - 公司对流程管控不足表示抱歉 承诺完善测试管理机制并坚守科学客观中立原则 [6] 东风柳汽声明 - 公司坚持高品质可信赖的质量方针 将持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 [8] - 强调自觉抵制不正当竞争 坚守合法合规经营底线 [8] 行业倡议 - 呼吁汽车行业在产品研发 测试验证及宣传推广中恪守诚信原则与商业道德 杜绝贬损性对比等不当竞争行为 [1][9] - 检测认证机构需确保测试流程科学严谨 信息发布真实准确完整 [1][9] - 倡导全行业聚焦车辆安全性能提升 核心技术创新突破与用户真实体验优化 [1][9] - 三方愿共建以安全技术和诚信为基石的汽车产业生态 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1][10]
理想i8碰撞测试事件三方联合声明:规范测试发布,呼吁良性竞争
凤凰网· 2025-08-06 19:51
事件背景与三方声明 - 理想汽车 中国汽研及东风柳汽三方就理想i8与第三方车辆碰撞测试引发的关注发布联合声明 [1] - 测试使用东风柳汽乘龙品牌车辆作为符合特定标准的移动壁障车 [1] - 测试委托执行机构为中国汽研 [1] 理想汽车表态 - 测试目的为验证和提升理想i8被动安全性能 并非针对其他品牌安全质量 [1] - 承认对测试传播引发的东风柳汽品牌关联风险预估不足 [1] - 表示诚挚歉意并强调无意质疑东风柳汽产品质量与安全性 [1] - 承诺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争议 [1] 中国汽研责任认定 - 承认未向公众阐明东风柳汽车辆仅作为测试工具车使用 [1] - 未能充分预判信息发布不完整导致的公众误解风险 [1] - 表示歉意并承诺完善测试管理机制 [1] - 强调坚守科学客观中立原则维护行业公信力 [1] 东风柳汽立场 - 重申坚持高品质+可信赖质量方针 [2] - 强调持续强化核心技术与产品服务 [2] - 表明自觉抵制不正当竞争 坚守合法合规经营底线 [2] 行业联合倡议 - 呼吁行业严守自律底线 杜绝贬损性对比等不当竞争 [2] - 要求检测机构确保测试严谨性与信息发布准确性 [2] - 倡导聚焦车辆安全性能提升与核心技术创新 [2] - 提议共建以安全技术和诚信为基础的产业生态 [2]
刚刚,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发布联合声明:杜绝贬损性对比等任何形式的不当竞争行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9:42
行业倡议与自律 - 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三方联合倡议汽车行业严格自律 在产品研发、测试验证及宣传推广中恪守诚信原则与商业道德 杜绝贬损性对比等不当竞争行为[1] - 检测认证机构需坚守专业准则 确保测试流程科学严谨 信息发布真实准确完整 共同维护市场秩序[1] - 呼吁全行业聚焦车辆安全性能提升、核心技术创新突破与用户真实体验优化 以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1] 测试争议与致歉 - 理想汽车就测试对东风柳汽品牌形象造成的损害表示诚挚歉意 强调从未刻意质疑或影射其产品质量与安全性[4] - 理想汽车承诺进一步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引发类似争议[5] - 中国汽研承认测试中未明确说明东风柳汽二手车辆仅作为"移动壁障车"使用 导致关键信息缺失与公众误解[6] 机构责任与改进 - 中国汽研作为委托执行机构未充分预判信息发布不完整的潜在风险 对此表示抱歉[6] - 中国汽研将完善测试管理机制 坚守科学客观中立原则 履行检测机构维护行业公信力的核心责任[6] 企业立场与承诺 - 东风柳汽坚持"高品质+可信赖"质量方针 通过持续创新强化关键核心技术 为客户提供交通运输解决方案[7] - 东风柳汽自觉抵制不正当竞争 坚守合法合规经营底线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7]
就理想i8碰撞测试事件,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发布联合声明
凤凰网财经· 2025-08-06 19:40
事件背景与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 中国汽研 东风柳汽三方就理想i8碰撞测试相关事件达成一致并发布联合声明 [1] - 测试目的是验证和提升理想i8的被动安全性能 不针对任何其他品牌车辆的安全和质量性能 [1] - 关联风险预估不足导致东风柳汽乘龙品牌陷入负面舆情 理想汽车表示诚挚歉意 [4] 各方表态与行动 - 理想汽车无意冒犯或质疑东风柳汽车辆产品质量与安全性 将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引发类似争议 [4][5] - 中国汽研承认未及时清晰阐明东风柳汽乘龙二手车辆仅作为符合特定标准的移动壁障车使用 测试不构成对其产品评价 [6] - 中国汽研在流程管控上未充分预判信息发布不完整风险 表示抱歉并将完善测试管理机制 [6] - 东风柳汽强调坚守合法合规经营底线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自觉抵制不正当竞争 [8] 行业倡议与共同立场 - 三方共同呼吁汽车行业严格自律 在产品研发 测试验证及宣传推广中恪守诚信原则与商业道德 [9] - 倡导杜绝贬损性对比等不当竞争行为 检测认证机构应确保测试流程科学严谨 信息发布真实准确完整 [9] - 呼吁全行业聚焦车辆安全性能提升 核心技术创新突破与用户真实体验优化 [9][10] - 三方愿与行业同仁共建以安全 技术和诚信为基石的汽车产业生态 推动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1]
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发布联合声明
财联社· 2025-08-06 19:39
理想i8碰撞测试事件联合声明 - 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三方就理想i8碰撞测试事件达成一致并发布联合声明 [1] - 测试目的是验证和提升理想i8的被动安全性能,不针对其他品牌车辆的安全和质量性能 [2] 中国汽研声明 - 中国汽研承认在流程管控上未充分预判信息发布不完整的潜在风险,导致公众误解 [3][7] - 测试中未明确说明东风柳汽乘龙二手车辆仅作为"移动壁障车"使用,不构成对其产品的评价 [7] - 中国汽研承诺完善测试管理机制,坚守科学、客观、中立原则,维护行业公信力 [7] 东风柳汽声明 - 东风柳汽强调坚守"自立自强、创优创新、同心同德、为国为民"的企业精神 [8] - 公司坚持"高品质+可信赖"的质量方针,持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 [8] - 自觉抵制不正当竞争,坚守合法合规经营底线,推动汽车强国建设 [4][8] 三方共同倡议 - 呼吁汽车行业严格自律,在产品研发、测试验证及宣传推广中恪守诚信原则与商业道德 [4][9] - 检测认证机构应确保测试流程科学严谨,信息发布真实、准确、完整 [4][9] - 倡导聚焦核心技术创新,提升车辆安全性能与用户体验,推动产业升级 [9] - 三方愿共建以安全、技术和诚信为基础的汽车产业生态,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10]
就理想i8碰撞测试事件,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发布联合声明
第一财经· 2025-08-06 19:37
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联合倡议汽车行业严守自律底线,共塑良性竞合关系,杜绝不当竞争行为 [1] - 三方呼吁行业聚焦核心技术创新,提升车辆安全性能与用户体验,推动产业升级 [1][8] - 理想汽车就碰撞测试引发的舆情争议向东风柳汽致歉,澄清测试目的仅为验证自身产品安全性能 [2][3] - 中国汽研承认测试信息发布不完整导致公众误解,承诺完善管理机制 [5] - 东风柳汽强调坚持高质量产品与服务,抵制不正当竞争 [6][7] 事件背景 - 理想i8碰撞测试内容传播引发行业对测试规范性、标准透明度及品牌形象保护的讨论 [2] - 测试中东风柳汽乘龙品牌车辆被用作“移动壁障车”,但未明确说明其非评价对象 [5] 各方表态 理想汽车 - 测试目的仅为验证理想i8被动安全性能,非针对其他品牌 [2] - 对测试引发的东风柳汽品牌形象损害表示歉意 [2][3] - 承诺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争议 [4] 中国汽研 - 未及时澄清东风柳汽车辆仅作为测试工具,导致信息缺失与误解 [5] - 将完善测试管理机制,坚守科学中立原则 [5] 东风柳汽 - 重申坚持“高品质+可信赖”质量方针,强化核心技术 [6] - 强调合规经营与实事求是原则,反对不正当竞争 [7] 行业倡议 - 呼吁行业严格自律,在产品研发、测试及宣传中恪守诚信与商业道德 [8] - 检测机构需确保测试流程严谨,信息发布真实完整 [8] - 倡导资源集中于安全性能、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优化 [8][9]
汽车服务板块8月6日涨1.34%,阿尔特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3903.29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6 16:31
板块整体表现 - 汽车服务板块当日上涨1.34%,跑赢上证指数(涨0.45%)和深证成指(涨0.64%)[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中7只上涨,2只持平,1只下跌,上涨个股占比70%[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3903.29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809.6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4712.9万元[2] 个股涨幅表现 - 阿尔特(300825)领涨板块,收盘价12.49元,涨幅6.21%,成交量50.65万手,成交额6.18亿元[1] - 交运股份(600676)涨幅3.34%,收盘价5.88元,成交量55.89万手,成交额3.23亿元[1] - 中汽股份(301215)涨幅1.91%,收盘价6.41元,成交量14.23万手,成交额9052.12万元[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交运股份成交最为活跃,成交量达55.89万手,成交额3.23亿元[1] - 阿尔特成交额最高,达6.18亿元,成交量50.65万手[1] - 厦门信达成交量30.38万手,成交额1.91亿元;中国汽研成交额1.23亿元[1][2]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入态势,主力资金净流入3903.29万元[2] - 游资资金同步净流入809.61万元,显示机构资金对板块看好[2] - 散户资金净流出4712.9万元,与主力资金形成反向操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