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研(601965)

搜索文档
接近东风汽车人士:乘龙是被牵连推上风口浪尖的,提倡“反内卷”,不想再打口水仗
新浪财经· 2025-08-05 22:46
行业测试规范 - 碰撞测试中按照惯例会将对比物LOGO打码处理 不打码播出的行为实属罕见 [1] - 测试机构中国汽研参与此次碰撞测试事件 [1] 企业品牌争议 - 理想汽车在发布会播放未打码碰撞视频 视频中理想i8撞击乘龙卡车致其方向盘车标暴露 [1] - 东风汽车旗下乘龙卡车因未打码视频被推上风口浪尖 [1] - 理想汽车官方视频号后续已对乘龙卡车方向盘车标打码处理 [1] 企业间沟通与冲突 - 东风汽车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与理想汽车及中国汽研沟通 要求删除测试视频 [1] - 理想汽车与中国汽研初期态度强硬 以"自身也因测试遭到水军攻击"为由拒绝删除视频 [1] - 沟通无果后乘龙卡车正式发出侵权声明 [1] 行业舆论环境 - 有关部门已关注此次碰撞测试引发的舆论风波 [1] - 汽车行业当前提倡"反内卷"理念 避免口水战 [1]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举办 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8-05 21:41
论坛背景与主题 -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于7月30日至31日在重庆举行 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与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主办 中国汽研与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协办 [1] - 论坛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汽车新未来"为主题 汇聚政府部门 行业协会 领军企业及科研机构等500余名代表 形成高端研讨 务实对接及成果展示的立体格局 [1] - 论坛聚焦"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关键节点 探讨汽车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及新质生产力培育路径 为汽车强国建设提供思想引领和实践支撑 [1] 多方协同合作 - 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中国汽研签署协议共建汽车产业经济信息研究平台 整合数据与技术资源 提供市场研判 政策解读及趋势预测服务 [2] - 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与中国汽研成立汽车行业舆情治理办公室 强化政策引导与舆情治理 提升中国智造正面叙事能力 [2] -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与中国汽研联合筹办汽车品牌专委会 通过标准体系赋能测试认证 共同塑造品牌竞争力 [2] 成果与案例发布 - 论坛集中展示25个汽车新质生产力优秀案例 覆盖产品创新 技术突破及产业链协同等多个维度 体现创新性和可复制性成果 [2] - 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国汽研完成"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以全球视野量化定位产业竞争力水平 为政策制定和战略规划提供依据 [2] 战略意义与未来方向 - 论坛凝聚行业共识并汇聚创新力量 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体现中国汽研服务国家战略的央企使命 [3] - 中国汽研将深化产业链合作 聚焦智能驾驶与绿色制造等关键技术领域 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和标准体系建设 助力中国汽车品牌提升国际竞争力 [3]
东风柳汽人士:首次还原「车头掉落」疑云与细节
第一财经· 2025-08-05 19:05
碰撞测试争议核心 - 理想i8以60±2km/h速度撞击相向行驶的40±2km/h二手乘龙M3卡车,形成100km/h相对速度,远超常规商用车碰撞标准[8][9] - 测试中8吨配重卡车被2.61吨SUV撞至四轮腾空,与真实事故中卡车继续前行、SUV反弹的物理常识不符[9][14] - 卡车驾驶舱液压锁止状态成关键争议点,未锁止状态下轻微撞击即可导致车头翻转[3][4] 卡车技术细节 - 乘龙M3采用液压式锁止机构,成本高于机械式但锁止力度更大,需通过泵油和撬动液压锁两步操作实现车头抬起[3][4] - 液压锁止激活状态下驾驶室与底盘连接稳固,失效可能指向结构设计缺陷或测试前未正确锁止[4][5] - 商用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配备AEB自动紧急制动,感知系统搭载高精度雷达和摄像头[12] 测试合规性质疑 - 非国家强制性法规试验,中国汽研声明明确该测试非标准车对车碰撞[6][8] - 使用二手卡车存在零部件维修/缺失可能,与真实商用车的日常使用状态存在差异[8] - 卡车配重8吨为固定值,而实际运营中商用车载重动态变化显著影响碰撞能量[8][9] 行业营销现象 - 新能源车企频繁采用小车撞大车测试制造视觉冲击,反映宣传同质化现象[11] - 商用车营销预算远低于乘用车,受众群体规模差异显著(3800万货车司机vs5.15亿汽车驾驶人)[12] - 碰撞视频未按惯例对对比车辆LOGO打码,引发品牌侵权争议[12][13] 事件后续进展 - 东风柳汽未获测试详细数据,质疑理想汽车与中国汽研声明缺乏关键细节[1][14] - 理想汽车声明称测试导致乘龙品牌卷入争议属"无心之举",并肯定其卡车行业标杆地位[14] - 双方沟通未果后东风柳汽发布侵权声明,强调响应"反内卷"政策导向[13][14]
全网蹲复测,完整复盘理想、乘龙卡车、中国汽研三方回应
36氪· 2025-08-05 18:04
事件背景 - 理想汽车在7月29日i8纯电动SUV发布会上播放与乘龙卡车对撞测试视频 测试中理想i8表现完好而乘龙卡车驾驶室与货箱分离且车轮弹起 [13][14][15][17] - 视频未对乘龙卡车方向盘打码 网友迅速识别品牌并引发广泛传播 舆情主要分为质疑测试真实性 批评乘龙卡车安全性及呼吁复测三方观点 [19][20][21][24] - 涉事三方均为行业重要参与者:理想汽车为民营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 东风乘龙是东风公司核心卡车品牌且以耐用性为标识 中国汽研为国资央企背景的权威检测机构 [4][6][7][8][10] 企业回应策略 - 东风乘龙初期通过抖音官方账号回复评论 以非正式形式质疑测试真实性并暗示"导演安排" 但后续删除相关评论 [25][26][27][29][31] - 理想汽车在舆情发酵后仍发布打码版测试视频 并通过产品线负责人在微博转发媒体报道及约战复测 强化第三方检测机构权威性 [33][39][41][42] - 东风柳汽于7月31日发布正式声明 指控理想汽车侵权且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强调测试场景与实际运营存在严重差异并保留追责权利 [54][55][56][60][64] 传播与舆情管理 - 东风乘龙通过多平台密集发布安全技术内容及海报 包括驾驶室锁止结构说明 用户事故案例及"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等针对性传播 [76][79][81][83][86][89][92][94] - 理想汽车在8月3日前关闭抖音及微博评论区 后续与中国汽研联合发布声明 强调测试目的为验证自身安全性且无意评价乘龙产品质量 [109][112][123][124][125][128] - 中国汽研回应测试参数:双方车辆以60km/h与40km/h相对速度碰撞 所用乘龙卡车为随机购买的二手车 但未解释卡车结构损坏原因 [132][134] 行业影响 - 事件引发对车企测试方法公正性的广泛质疑 方程豹等品牌过往对撞视频被重新传播且评论区充斥质疑声 [141][142][144] - 经销商借势营销 如"乘龙卡车王公子"发起招募理想驾驶员进行复测活动 进一步推高舆情热度但存在管理风险 [101][102][103][105][108] - 理想汽车新车i8宣传节奏受干扰 类似此前MEGA车型的舆情影响 凸显行业竞争中对撞测试营销的高风险性 [122][128]
独家专访东风柳汽人士:业内首次还原理想i8碰撞测试细节
第一财经· 2025-08-05 17:56
碰撞测试争议 - 理想汽车与中国汽研进行的碰撞测试中 乘龙卡车驾驶舱在碰撞中倒下 车头锁止状态存在争议 [1] - 配重8吨的卡车被2 61吨家用SUV撞至四轮腾空 引发对测试标准合理性质疑 [1] - 东风柳汽研发部门透露未获得测试详细数据 无法确认卡车卡扣是否扣住 [2] 企业回应状况 - 理想汽车声明测试合乎标准但未披露具体细节 [2] - 中国汽研投资者热线截至8月5日发稿未予回应 [2] - 测试由理想汽车制定大纲 中国汽研执行 双方声明均未充分公开技术参数 [2] 企业背景 - 东风柳汽为东风汽车与柳州国资合资企业 拥有35年商用车制造历史 [1] - 1991年商用车基地投产后年度产销突破1万辆 乘龙系其核心卡车品牌 [1]
专访东风柳汽人士:首次还原“车头掉落”疑云与细节
第一财经· 2025-08-05 17:51
碰撞测试事件背景 - 理想汽车与中国汽研进行非标准车对车碰撞测试 涉及2.61吨理想i8 SUV以60±2km/h速度撞击相向而行40±2km/h的二手乘龙M3卡车 相对速度达100km/h 卡车配重至8吨[1][7][8] - 测试引发争议 焦点包括卡车驾驶舱在碰撞中倒下及8吨卡车被撞至四轮腾空的现象[1] - 东风柳汽未获得测试详细数据 无法确认卡车卡扣锁止状态[1] 卡车锁止机构技术细节 - 乘龙M3卡车采用液压式锁止机构 锁止力度大且稳定可靠 但成本高[3] - 液压锁处于锁止状态且油路位置正确时不会自行解锁 未锁止状态下即使轻微撞击也可能导致驾驶室翻转[4] - 通过持续泵油和撬动液压锁的操作可使车头抬起并保持卡扣打开状态 反向操作后若未完全锁止则卡扣仍处于打开状态[4][5] 测试合规性与设计差异 - 测试非新车上市强制性标准 中国汽研声明为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6] - 商用车与乘用车存在安全目标、结构设计和测试标准差异 商用车碰撞测试常规标准相对速度通常低于100km/h[7][8] - 真实事故中卡车满载时碰撞能量更高 驾驶室与底盘解体式分离较为罕见[7] 行业营销实践与影响 - 乘用车撞击卡车测试频繁出现在极狐、比亚迪方程豹等新能源汽车发布会中 通过极端场景制造视觉冲击展示安全性能[10] - 商用车营销宣传费用较少 受众较窄 全国有3800万货车司机 而汽车驾驶人数量达5.15亿人[10] - 理想汽车未对乘龙卡车方向盘车标打码 违反碰撞试验惯例 后续视频已进行打码处理[11] - 东风汽车与理想汽车沟通无果后发出侵权声明 理想汽车最新声明称对乘龙品牌卷入舆情争议为无心之举[11]
独家专访东风柳汽人士:首次还原“车头掉落”疑云与细节
第一财经· 2025-08-05 17:25
碰撞测试事件背景 - 理想汽车与中国汽研进行的碰撞测试引发争议 涉及2 61吨理想i8 SUV与8吨乘龙M3卡车以100km/h相对速度相撞导致卡车驾驶舱脱落及四轮腾空 [1] - 测试由理想汽车制定大纲 中国汽研执行 但关键测试细节未披露 东风柳汽未获得详细数据 [1] - 理想汽车称测试合乎标准 中国汽研未回应询问 [1] 卡车锁止机构技术分析 - 乘龙M3采用液压式锁止机构 锁止力度大且稳定可靠 成本高于机械式锁止 [2] - 液压锁处于锁止状态且油路位置正确时不会自行解锁 未锁止状态下轻微撞击即可导致驾驶室翻转 [3] - 车头未锁止时外观仍呈水平状态 难以被发现 可通过泵油和撬动液压锁操作实现未锁止状态 [3] 测试条件争议点 - 测试卡车为二手乘龙M3 存在零部件维修或缺失可能 新款售价14万-22万元 2017年二手价约5万元 [4][5] - 卡车配重至8吨并加装自动驾驶装置 但与真实商用车可变配重状态存在差异 [4] - 测试速度异常:理想i8以60±2km/h速度撞击40±2km/h相向卡车 相对速度100km/h超过商用车常规碰撞标准 [5][6] 行业测试规范与营销现象 - 小车撞大车测试非国家强制性法规试验 无明文规范 卡车卡扣是否必须锁止存疑 [4] - 新能源车企频繁采用乘用车撞击卡车测试制造视觉冲击 包括极狐、比亚迪方程豹等品牌 反映宣传同质化现象 [7] - 商用车营销预算低于乘用车 全国货车司机3800万人 乘用车驾驶人5 15亿人 但商用车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相当 配备AEB系统及高精度传感器 [8] 品牌影响与后续处理 - 测试视频未对乘龙卡车方向盘车标打码 违反惯例 理想后续已对视频打码处理 [8] - 东风柳汽发出侵权声明 理想汽车称测试导致乘龙卷入舆情属无心之举 并认可乘龙为行业标杆品牌 [9]
汽车服务板块8月5日涨1.17%,交运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883.22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5 16:37
汽车服务板块市场表现 - 8月5日汽车服务板块整体上涨1.17%,领涨个股为交运股份(涨幅3.08%)、厦门信达(涨幅2.95%)和浩物股份(涨幅2.05%)[1] - 上证指数当日上涨0.96%至3617.6点,深证成指上涨0.59%至11106.96点[1] - 交运股份成交量达60.53万手,成交额3.43亿元,为板块内最高[1] 个股交易数据 - 厦门信达成交额2.48亿元,成交量39.67万手,涨幅2.95%[1] - 中汽股份成交额8040.46万元,涨幅1.78%[1] - 上海物贸成交额1.74亿元,涨幅1.33%[1] - 德众汽车为板块内唯一下跌个股,跌幅0.13%,成交额1449.07万元[2] 资金流向分析 - 汽车服务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883.22万元,游资净流出1722.28万元,散户净流入839.06万元[2] - 上海物贸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111.93万元,占比12.16%[3] - 中汽股份主力净流入1027.81万元,占比12.78%[3] - 厦门信达主力净流出3725.9万元,占比15.05%[3] - 浩物股份主力净流出2445.43万元,占比24.21%[3]
理想i8碰撞测试风波发酵!中国汽研、理想、东风柳汽回应
中国经营报· 2025-08-05 14:41
碰撞测试事件概述 - 中国汽研对理想i8与东风柳汽乘龙卡车进行非标准车对车碰撞测试,碰撞速度为60±2km/h,移动式壁障车相向速度为40±2km/h [2] - 测试旨在验证理想i8安全性,不涉及其他品牌车辆安全性能评价 [2] - 理想i8重约2.6吨,乘龙卡车重8吨,碰撞后卡车驾驶室与货箱分离,车头倒压i8前窗,但理想i8乘员舱结构保持完整 [2] 各方声明与回应 - 东风柳汽质疑测试条件,称未公开车辆状况和场景环境,测试场景与实际交通情况存在极大差异 [2] - 理想汽车解释测试目的是验证"短前悬安全结构"安全可靠性,强调无评价东风柳汽产品质量意图 [2] - 理想汽车表示测试模拟"小车对撞大车"危险工况,这是乘用车用户最关心的安全话题之一 [3] 车辆安全技术细节 - 理想i8采用创新的短前悬安全结构,前向有3条纵向力传递路径,前舱中密布11个环形吸能结构 [3] - 测试结果显示理想i8的A柱、B柱、C柱、门梁均未发生明显变形,9个安全气囊全部正常展开 [3] - 电池包无漏液无起火,车门自动解锁、门把手自动弹开 [3] 行业测试标准与认可 - 理想汽车高度认可中国汽研专业能力和测试公正性,认为其碰撞测试数据和结果具有科学权威性 [3] - "小车碰撞大车"测试是全球众多重视安全性的主流车企广泛采用的测试和宣传方式 [3]
理想、中国汽研发布“迟来的”声明 称争议视频为“非标准碰撞试验”
经济观察网· 2025-08-05 11:04
测试背景与目的 - 理想汽车委托中国汽研执行高强度碰撞测试 测试于6月27日在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性能路进行[4][5] - 测试目的为验证理想i8被动安全性能 非针对其他品牌产品质量评价[2] - 测试场景参照普通公路高频发生的交通事故情形 采用小车对撞大车的广泛测试方式[2][4] 测试执行细节 - 理想i8碰撞速度为60±2km/h 移动式壁障车相向速度为40±2km/h[5] - 移动式壁障车选用东风柳汽乘龙二手卡车 整备质量为标准 市场随机购买后配重至8吨[5] - 测试前对理想i8查验确认 对壁障车进行外饰伪装(车身红色改白色)和安装自动驾驶装置[5] 测试结果表述 - 中国汽研报告理想i8乘员舱无明显变形 气囊正常展开 电池包无漏液起火 车门自动解锁[9] - 移动式壁障车(乘龙卡车)驾驶室结构未明显变形 整体结构完整 车门可正常打开[9] - 测试视频显示卡车四轮弹起 驾驶室与货箱分离倾覆 引发业界对卡车状态的质疑[6] 舆论影响与争议 - 视频未对卡车方向盘打码 乘龙品牌被识别后卷入舆情风波[6] - 东风柳汽指责测试未公开车辆状况(改装/减配/卡扣固定)和场景环境(车速/驾驶状态)[3][8] - 公司称测试场景与实际交通存在极大差异 法务部门已介入 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8] 企业回应与立场 - 理想汽车强调无意评价乘龙产品质量 测试为第三方执行 对卡车无指定[5][8] - 中国汽研声明测试仅验证理想i8安全性 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2] - 东风柳汽作为央企子公司保持克制 未做出"拉踩"同行回应[9] 意外传播效果 - 乘龙卡车抖音账号三日内涨粉超过5万 官方社交账号关注量快速提升[9] - 事件引发"卡友"支援和网友喊话直播实测 线上线下降论热度持续升温[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