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软件(603232)

搜索文档
格尔软件(603232)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5 17:4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5,667,617.89元,同比下降5.9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203,898.23元,较上年同期亏损略有收窄[4]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4566.76万元,同比下降5.92%[20]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50,244,511.53元,同比2024年第一季度的-51,722,421.41元有所改善[21]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203,898.23元,较2024年同期的-51,501,037.28元有所改善[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9842.37万元,同比下降8.76%[20]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7,214,498.78元,较2024年同期的23,237,716.11元下降25.9%[21]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费用为14,121,468.95元,较2024年同期的17,368,361.78元下降18.7%[21]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53,363,666.56元,较2024年同期的63,758,895.46元下降16.3%[25]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577,569.79元,同比改善9.47%[4]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577,569.79元,较2024年同期的-74,645,533.27元有所收窄[24][25]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80,600,859.19元,较2024年同期的76,498,555.01元增长5.4%[24][25]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217,377.15元,而2024年同期为24,233,969.06元[25]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1,854,481.41元,较2024年同期的151,475,153.30元下降46%[2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64.74%,主要系新增理财产品投资所致[7]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同比大幅增长90.22%,主要系新增对外投资[7] - 短期借款同比下降100%,主要系偿还借款[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为8454.45万元,较上期下降64.74%[1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54亿元,较上期增长13.77%[15] - 应收账款为3.2亿元,较上期下降4.48%[15] - 存货为9685.05万元,较上期增长30.89%[15] - 流动资产合计10.61亿元,较上期下降8.93%[15] - 非流动资产合计5.41亿元,较上期增长7.32%[15] - 短期借款为0元,较上期减少1008.1万元[16] 股东结构和控制权 - 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12.74%、7.81%和7.63%[10] - 公司实际控制人孔令钢和陆海天合计控制公司28.18%的股份,其中孔令钢直接持有12.74%,陆海天直接持有7.63%,并通过格尔实业间接控制7.81%[11] 投资收益和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收益为1,147,964.78元,较2024年同期的4,247,053.28元下降73%[2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14.51%,主要系新增对外投资[7]
格尔软件(603232)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7: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5.2928亿元,同比下降5.71%[2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81.21万元,同比下降0.42%[26]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69.42万元,2023年为亏损1176.06万元[2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01.04万元,2023年为-6112.74万元[26]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1957亿元,同比增长1.32%[26]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股,与2023年持平[27]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62%,较2023年减少0.03个百分点[27]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928.0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71%[86] - 公司实现利润总额2765.1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28.40万元[86] - 公司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681.2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36万元[86]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25413.3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3.81%[89] - 销售费用6901.3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19%[89] - 管理费用10349.6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82%[89] - 研发费用8641.7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3%[8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01.04万元,上年同期为-6112.74万元[8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04.9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6.06%[8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50.05万元,上年同期为-87.52万元[89] 业务线表现 - 软件行业营业收入5.29亿元,营业成本2.54亿元,毛利率52%,同比下降5.71%和13.83%[91] - PKI基础设施产品营业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41.41%,营业成本7535万元同比增长37.75%,毛利率52.19%[91] - PKI安全应用产品营业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10.64%,营业成本9165万元同比增长21.05%,毛利率63.08%[91] - 公司在金融领域参与30多家券商的交易客户端密改及PB密改项目,并在50多家期货交易客户端密改项目上推进[37] - 公司成功中标海关行业4个重点密码类项目,为近400个业务系统提供密码服务[38] - 公司中标三个省级国税金税四期密码改造项目并顺利通过测评[38] - 公司在烟草行业完成12家省级单位的项目落地[38] - 公司承接阿尔及利亚数字信任体系建设项目,项目金额超千万[45] - 公司基于海光CPU的密码服务平台在金融行业商密改造中完成客户端与密码服务平台对接[42] - 公司隐私计算技术应用于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不同部门数据安全共享与交互[43] - 公司视频图像信息安全管控系统方案入选上海市优秀密码应用解决方案和信通院"星耀"典型案例[44] 地区表现 - 华北地区营业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29.20%,营业成本1.02亿元同比增长58.23%,毛利率49.79%[91][9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2025年前重点突破量子安全、智能安全、数据安全三大技术方向[118] - 公司将深化在党政、金融、军工等核心行业的解决方案服务能力[118] - 公司加速推进密码技术与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领域融合[118] - 公司构建开放生态,联合头部科技企业共建技术标准与服务平台[119] - 公司优化人才机制,打造技术纵深与商业视野兼备的复合型团队[119] 分红和回购 - 公司2024年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5元(含税),实际可参与利润分配的股数为234,149,995股,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1,707,499.75元(含税)[6] - 2024年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23,925,845.75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4.99%[6] - 公司母公司报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45,809,588.82元[6] - 公司总股本为236,050,695股,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700股及拟回购注销的限制性股票190万股[6] - 2024年已实施股份回购金额为12,218,346.00元[6]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合计9788.89万元占营业收入18.49%,其中资本化研发投入1147.19万元占比11.72%[99] - 公司研发人员201人占总人数30%,其中本科167人,30-40岁员工96人[101] 资产和负债 - 应收账款3.35亿元同比增长29.72%,占总资产比例从15.54%上升至20.05%[102] - 存货减少49.94%至73,983,695.42元,主要由于本期未执行完项目发出商品减少[103] - 其他流动资产下降33.25%至248,293,321.63元,因持有保本理财减少[103] - 固定资产增长27.18%至177,808,717.98元[103] - 无形资产大幅增加61.46%至40,147,275.27元,源于在研项目结项转入[103] - 开发支出减少100%至0元,因在研项目结项转入无形资产[103] - 长期待摊费用激增176.94%至27,718,796.73元,由于办公楼装修验收结转[103] - 合同负债下降56.78%至45,040,625.32元,因本期项目预收款减少[103] - 2024年新增对外股权投资6,825万元,其中实缴6,775万元[107] - 受限资产总计94,258,824.17元,包括货币资金2,690,323.54元和固定资产91,568,500.63元[105] - 子公司以1,200万元回购杭州绿藤数智科技10%股权[10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222,864,061.66元,较期初增长14.1%[110]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5,483,140.49元[110]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数保持稳定为79,323,000.00元[110] 子公司和参股公司表现 - 北京格尔国信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493.43万元,占注册资本244.9%[112] - 上海格尔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达99,002.25万元,净资产83,198.02万元[112] - 上海信元通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809.59万元,是唯一盈利的参股公司[112] - 上海格微安技术有限公司亏损102.17万元,持股比例61.11%[112] - 公司处置上海泓格后量子科技66.78%股权,持股比例降至22.16%[114] - 上海泓格后量子科技2024年营收27.12万元,净亏损29.21万元[114] - 公司战略调整聚焦抗量子算法产业化,引入协同投资方降低研发风险[115] 行业和市场趋势 - 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110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1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2%[47] -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与《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形成"三位一体"监管体系[50] - 《"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强调落实数据安全法规制度,完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51] -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需使用商用密码对核心数据、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进行保护[53] - 《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金融机构强化数据安全的商用密码保护[58] - 《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建立数据安全责任制,实施数据分类分级保护[58] - 2024年全国数据市场交易规模预计超16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其中场内市场数据交易规模预计超300亿元,同比实现翻番[63] - 到2028年中国数据安全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46亿元人民币,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达16.9%[63] - 2024年我国信创整体招投标金额超过48亿元,其中"2+8"行业占比达到86%[65] - 2023年中国云安全市场规模为184.2亿元,同比增长21.3%[71] - 国家数据局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速构建数据要素流通基础设施[63] -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商用密码使用管理规定强化运营者责任,要求定期开展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65] - 美国NIST于2024年8月发布全球首批3个抗量子加密标准,我国正开展相关标准制定工作[68] - 商用密码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应用边界持续拓展[69] - 低空经济通过"一机一码"标识体系构建可信飞行环境,密码技术护航数据安全[69] - 物联网轻量级加密算法降低计算和功耗开销,应用于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领域[70]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33.3%[125]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125] -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薪酬与考核、提名、审计、ESG五个专门委员会[125]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1项议案,包括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等[130]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30] - 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变更公司注册资本及修订公司章程等3项议案[130] - 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结项等议案[130] - 公司设立ESG委员会并制定《ESG委员会实施细则》[127] - 公司制定《公司舆情管理制度》以应对各类舆情[127] - 公司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五方面均与控股股东完全独立[128][129] 高管持股和薪酬 - 董事长杨文山持股7,754,985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税前报酬总额87.37万元[133] - 董事陆海天持股从19,147,695股减持至18,017,695股,减持1,130,000股(占比5.9%),税前报酬5.00万元[133] - 董事兼总经理叶枫持股从1,783,849股增至1,983,849股,增加200,000股(股权激励),税前报酬68.60万元[133] - 董事朱立通持股从85,052股增至385,052股,增加300,000股(股权激励),税前报酬120.00万元[133] - 董事蔡冠华持股从0增至300,000股(股权激励),税前报酬96.08万元[133] - 副总经理李祥明(离任)持股从41,400股增至316,400股,增加275,000股(股权激励),税前报酬19.13万元[134] - 公司高管年度股份合计增加745,000股,总持股从30,660,899股增至31,405,899股(增幅2.4%)[134] - 高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803.98万元,其中朱立通以120.00万元为最高[134] - 独立董事张克勤、肖永吉、马利庄均未持股,税前报酬各6.00万元[133] - 监事会主席黄振东未持股,税前报酬5.00万元[133] 风险因素 - 公司下半年销售收入占比显著高于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也主要集中在下半年[120] - 公司面临核心人才流失风险,行业对高素质技术和管理人才竞争加剧[120] - 信息安全行业竞争加剧,数字中国战略推动更多企业进入该领域[121] - 公司需持续投入研发以应对技术和产品快速迭代的风险[121] - 下游客户信息化支出可能因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而减少[121] 关联交易 - 2024年度公司预计与新疆CA、浙江CA、北京汉符、网云飞的日常关联交易销售商品金额分别为150万元、20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合计500万元[194][195] - 2024年实际发生与新疆CA、上海芯钛的关联销售金额分别为18.9万元、68.14万元,浙江CA和北京汉符未发生交易[195] - 2024年公司采购商品关联交易中,网云飞实际发生201.05万元,超出预计200万元,上海贵和发生17.7万元为偶发性采购[195] - 公司关联参股公司上海芯钛获江苏鸣泉和重庆平伟各增资1000万元,增资后公司持股比例预计降至1.5806%[197] - 公司2024年关联采购总额预计300万元,实际发生239.37万元,其中浙江CA预计100万元未发生采购[195] - 公司2024年关联销售总额实际发生87.04万元,仅完成预计500万元的17.4%[195]
格尔软件:2024年报净利润0.37亿 同比下降0%
同花顺财报· 2025-04-25 17:38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保持稳定,2024年和2023年均为0.16元,较2022年的-0.04元有所改善 [1] - 每股净资产维持在6.01元,与2023年持平,较2022年的5.9元略有增长 [1] - 每股公积金从2023年的3.16元小幅下降至3.13元,降幅0.95%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4.68%,从2023年的1.71元增至1.79元 [1]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7%,从2023年的5.61亿元降至5.29亿元 [1] - 净利润保持0.37亿元不变,较2022年的-0.09亿元显著改善 [1] - 净资产收益率微降1.13%,从2023年的2.65%降至2.62% [1] 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合计40.17%,较上期减少270.06万股 [1] - 孔令钢保持第一大股东地位,持股3008.15万股,占比13.01% [2] - 上海格尔实业和陆海天分别减持77万股和48.6万股,仍为第二、三大股东 [2] - 陈廷宇增持51.74万股,持股比例升至1.26% [2] - 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和贾艳新进入前十大股东 [2] - 张小纳和华夏领先股票退出前十大股东 [2] 分红方案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 [3]
格尔软件(603232) - 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4年度述职报告(马利庄)
2025-04-25 17:37
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我作为公司独立董事,不属于下列情形: (1)在上市公司或者其附属企业任职的人员及其配偶、父母、子女、主要社会 关系; (2)直接或者间接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百分之一以上或者是上市公司前十 名股东中的自然人股东及其配偶、父母、子女; (3)在直接或者间接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或者在上市 公司前五名股东任职的人员及其配偶、父母、子女; (4)在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附属企业任职的人员及其配偶、父母、 子女; 独立董事2024年度述职报告 报告期内,本人作为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独立董事, 本人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法 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规定和要求,诚实、勤勉、独立的履 行职责,积极出席相关会议,认真审议董事会各项议案,对公司重大事项发表了独 立意见,充分发挥了独立董事的作用。本人及时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信息,全面关注公 司在2024年度的发展状况,持续关注公司股权激励、关联交易、募集资金使用、内部控 制 ...
格尔软件(603232) - 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4年度述职报告(张克勤)
2025-04-25 17:37
报告期内,本人作为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独立董事, 本人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法 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规定和要求,诚实、勤勉、独立的履行 职责,积极出席相关会议,认真审议董事会各项议案,对公司重大事项发表了独立 意见,充分发挥了独立董事的作用。本人及时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信息,全面关注公司 在2024年度的发展状况,持续关注公司股权激励、关联交易、募集资金使用、内部控制 等重要事项,积极出席公司召开的董事会、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会议、股东大会等相关会议, 本着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认真审议董事会各项议案,对公司董事会审议的相关事 项发表了独立客观的意见。本人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关注和参与研究公司的发 展,为公司的企业管理、人才建设、绩效考核、发展战略等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忠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独立作用,维护了公司整体利益,维护了全体股东 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现将2024年度履行独立董事职责情况向各位股东述职如下: 一、独立董事的 ...
格尔软件(603232) - 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4年度述职报告(肖永吉)
2025-04-25 17:37
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独立董事2024年度述职报告 报告期内,本人作为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独立董事, 本人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法 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规定和要求,诚实、勤勉、独立的履行 职责,积极出席相关会议,认真审议董事会各项议案,对公司重大事项发表了独立 意见,充分发挥了独立董事的作用。本人及时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信息,全面关注公司 在2024年度的发展状况,持续关注公司股权激励、关联交易、募集资金使用、内部控制 等重要事项,积极出席公司召开的董事会、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会议、股东大会等相关会议, 本着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认真审议董事会各项议案,对公司董事会审议的相关事 项发表了独立客观的意见。本人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关注和参与研究公司的发 展,为公司的企业管理、人才建设、绩效考核、发展战略等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忠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独立作用,维护了公司整体利益,维护了全体股东 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现将2024年度履行 ...
格尔软件(603232) - 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关于独立董事独立性自查情况的专项意见
2025-04-25 17:37
独立董事评估 - 公司董事会对独立董事独立性评估并出具专项意见[1] - 张克勤等三位独立董事符合独立性要求[1] 报告日期 - 报告日期为2025年4月24日[2]
格尔软件(603232) - 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变更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的公告
2025-04-02 16:30
保荐代表人变更 - 2025年4月2日公司收到中信证券更换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函[1] - 丁旭东因工作安排不再担任,孔磊接替[1] - 变更后2020年非公开发行A股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为苗涛和孔磊[1] 新保荐代表人信息 - 孔磊为上海财经大学管理学硕士,现任中信证券执行董事[4] - 曾负责或参与多个IPO等项目[4]
格尔软件(603232) - 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的公告
2025-03-28 15:49
证券代码:603232 证券简称:格尔软件 公告编号:2025-006 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近日,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收到了上海市科学技术 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联合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 证书》,证书编号为 GR202431000480,发证时间为 2024 年 12 月 4 日,有效期 三年;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格尔国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尔国信")收 到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联合颁 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证书编号为:GR202411005604,发证时间为 2024 年 12 月 2 日,有效期三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相关税收政策 的有关规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公司和格尔国信自本次通过高新技术企 业认定后连续三年(即 2024 年至 2026 年)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 策,并按照 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由于 2024 年公司及格尔国信已按 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进行纳税申报及预 缴,以上税收优惠政策不会对公司此前已披露的经营业绩和财务数据产生影响。 ...
格尔软件: 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集中竞价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3-27 21:43
监事持股基本情况 - 公司监事任伟先生当前持有公司股份640,535股,占总股本比例为0.2714% [1] 集中竞价减持计划主要内容 - 任伟先生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6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0678% [1] - 减持期间为2025年4月21日至2025年7月20日 [2] - 减持股份来源为其他方式取得,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 [2] 减持主体基本情况 - 任伟先生非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或一致行动人,亦非直接持股5%以上股东 [1] - 任伟先生为公司监事,无一致行动人 [1] 减持计划与历史承诺一致性 - 本次减持计划符合任伟先生此前作出的承诺: - 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 [2] - 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 [2] - 若违反承诺减持,违规收益归公司所有 [2] 减持计划实施条件 - 减持计划实施存在不确定性,具体取决于市场情况、公司股价等因素 [4] - 本次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4] - 减持计划符合《证券法》《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要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