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泰生物(603392)
icon
搜索文档
HPV疫苗上半年批签发大增 相关上市公司正发力海外市场
新华网· 2025-08-12 13:48
2023上半年HPV疫苗批签发情况 - 国内HPV疫苗合计批签发322批次 同比增长79.20% [1] - 万泰生物2价HPV疫苗批签发231批次 同比增长65% [1] - 沃森生物2价HPV疫苗批签发414.39万剂 同比增长368.42% [1] - GSK与默沙东进口HPV疫苗批签发数量同步增长 [1] 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 沃森生物上半年净利润4.55亿元 同比增长8.13% [1] - HPV疫苗成为万泰生物主要收入来源 [1] - 沃森生物2价HPV疫苗中标政府采购168.6万剂 [3] - 万泰生物2价HPV疫苗销量突破千万剂 [3] 市场竞争格局 - 2价疫苗具备价格优势与更广泛年龄覆盖(9-45岁女性) [3] - 当前2价HPV疫苗在适龄女性中渗透率不足10% [3] - 进口9价疫苗对国产2价疫苗在30岁以上年龄段形成竞争压力 [3] - 5家中国厂商9价HPV疫苗已进入临床III期阶段 [4] 企业战略动向 - 沃森生物重点拓展政府惠民采购市场 下半年集中发货 [2] - 万泰生物2价HPV疫苗已出口泰国 获柬埔寨与埃塞俄比亚上市许可 [5] - 沃森生物在印尼启动13价肺炎疫苗与2价HPV疫苗本地化分包装合作 [5] - 万泰生物与泰国机构签署9价HPV疫苗生产技术转移备忘录 [5] 行业发展趋势 - 国产9价HPV疫苗未来可能出现扎堆上市现象 [4] - 企业需提前规划产能应对9价疫苗供不应求局面 [4] - 疫苗出口有助于扩大收入来源并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6] - 本土企业通过技术合作反哺研发与生产能力提升 [6]
国产九价HPV疫苗与进口效果相当,最终定价仅499元,不到进口一半
新华网· 2025-08-12 13:44
产品信息 - 国产九价HPV疫苗"馨可宁®9"定价为499元/支,约为进口九价HPV疫苗价格的40% [1] - 采用全球首创大肠埃希菌原核表达系统,绕开国际巨头的真核细胞表达技术专利壁垒 [2] - 对HPV16、18型的保护效果出色,还覆盖HPV31、33、45、52和58型,相关持续感染保护率超过98% [5] - 唯一获批9-17岁两针法的HPV疫苗,可提高接种依从性和接种率 [4] 研发历程 - 由厦门大学夏宁邵院士团队与万泰生物联合自主研发,历时18年攻坚 [2] - 研发团队包括十多名疫苗科学家,参与博士、硕士以千计 [2] - 万泰生物投入约20名博士、150名硕士实现产品工程化 [2] - 九价HPV疫苗研发难度指数级提升,独立试验达100万次 [2] - 截至2025年5月,仅九价HPV疫苗已完成研发投入约10亿元 [6] 临床效果 - 头对头临床试验表明,免疫应答及安全性与进口九价HPV疫苗相当 [1][3] - 接种后未观察到7种高危型HPV相关的持续感染病例,实现保护前移 [3] - 我国3亿9至45岁女性中,未接种HPV疫苗比例高达70%至80% [3] 产学研合作 - 厦门大学夏宁邵团队与万泰疫苗二十余年产学研协同创新 [5] - 2005年共建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 承担20余项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形成独特优势 [6] - 万泰生物前任董事长钟睒睒与夏宁邵团队建立"不问过程的高度信任"合作关系 [6] 行业影响 - 标志着我国在HPV疫苗研发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5] - 以更高质价比进入市场,提升适龄女性接种意愿 [7] - 预计普惠定价将惠及国内超亿女性,助力消除宫颈癌目标 [7]
万泰生物(603392)8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639.26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8 19:27
公司股价及交易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8日收盘,万泰生物报收于56.35元,下跌0.27% [1] - 换手率0.33%,成交量4.16万手,成交金额2.3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639.26万元,占比成交额6.99% [1] - 超大单净流出1676.00万元、占成交额7.14%,大单净流入36.74万元、占成交额0.16% [1] - 中单净流出129.65万元、占成交额0.55%,小单净流入1509.61万元、占成交额6.44%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01亿元、同比减少46.76% [1] - 归属净利润5277.69万元,同比减少141.98% [1] - 扣非净利润10503.22万元,同比减少313.18% [1] - 流动比率4.137、速动比率3.615、资产负债率14.35% [1] 公司基本信息 - 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位于北京市 [1] - 公司从事医药制造业,注册资本126512.2774万人民币,实缴资本39000万人民币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邱子欣 [1] 公司商业活动 - 公司共对外投资了11家企业 [2] - 参与招投标项目3898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63条,专利信息113条 [2] - 拥有行政许可361个 [2]
万泰生物连跌10天,易方达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列前十大股东
搜狐财经· 2025-08-07 21:07
公司股价表现 - 万泰生物连续10个交易日下跌 区间累计跌幅达-7.01% [1] - 近1周阶段涨幅-2.19% 低于同类平均的0.08%和沪深300的0.96% [2] - 近1月阶段涨幅10.74% 高于同类平均的6.41%和沪深300的3.77% [2] - 近3月阶段涨幅13.78% 高于同类平均的11.29%和沪深300的7.39% [2] - 近6月阶段涨幅14.64% 高于同类平均的11.89%和沪深300的5.70% [2] - 今年以来收益率12.77% 高于同类平均的12.24%和沪深300的4.57% [1][2] 基金持股情况 -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为万泰生物前十大股东 今年二季度进行减持操作 [1] - 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12.77% 在2519只同类基金中排名857位 [1] - 基金跟踪标的今年以来收益率为11.93% [2] 基金管理人信息 -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基金经理为余海燕 [4] - 余海燕为经济学硕士 曾任汇丰银行信用风险分析师和华宝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职位 [5] - 自2013年9月23日起担任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基金经理 [5] -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 董事长为刘晓艳 总经理为吴欣荣 [6] - 公司共有11名股东 其中盈峰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粤财信托有限公司和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各持股22.65% [6][7]
迎战基孔肯雅热:IVD企业24小时研发出检测盒,中药巨头紧急调配古方
华夏时报· 2025-08-07 18:44
疫情概况 - 2025年7月27日至8月2日一周内广东省新增2892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 其中佛山2770例 广州65例 深圳 江门 肇庆各6例 疫情波及十余座城市 [1] - 病例主要集中在佛山 占全省病例数95%以上 顺德区为核心疫区 全省尚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 [3] - 基孔肯雅热是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症状包括发热 关节痛和皮疹 截至2025年6月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本地传播 [2][3] 检测技术发展 - 华大智造T1+基因测序仪可在6-8小时内完成从样本到报告的全流程 实现对极低病毒载量样本的宏转录组测序 支持病毒精准防控 [2][4] - 万孚生物开发多款检测产品 形成快筛-精准检测-监测闭环系统 金域医学依托血清学 荧光PCR和测序平台开展精准病原体识别 [4] - 万泰生物研发寨卡 登革 基孔肯雅病毒三联检试剂盒 圣湘生物推出快速核酸检测+测序溯源+质控品双平台方案 科华生物子公司开发RNA检测试剂盒及配套提取仪910 仁度生物研发蚊传虫媒病毒系列检测试剂 [5] 中医药治疗方案 - 基孔肯雅热辨证属中医湿温范畴 治疗以清热化湿 疏风透邪为原则 清瘟败毒饮加减或安宫牛黄丸被推荐用于重症辅助治疗 [6][7] - 信立泰控股子公司山西广誉远持有安宫牛黄丸批文及商标 同仁白云山 片仔癀 仁和药业均具备生产资质 [7] - 中国中药旗下广东一方生产化湿败毒颗粒 步长制药生产宣肺败毒颗粒 湖南正清清热解毒颗粒处方源于清瘟败毒饮 已获证监会同意发行股票加速科创板上市 [7]
万泰生物扣非连亏一年半 2020年上市两募资共38.8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8-06 14:23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亏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1.3亿至1.6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1] - 预计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亏损2.3亿至2.6亿元[1]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6亿元 扣非净利润6352万元[1] 2024年度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2.45亿元 同比下降59.25%[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6亿元 同比下降91.49%[1] - 2024年扣非净利润亏损1.86亿元 上年同期为盈利10.78亿元[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55亿元 同比下降76.91%[1]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2020年4月29日上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4360万股 发行价8.75元/股[1] - 募集资金总额3.82亿元 募集资金净额3.18亿元[2] - 发行费用6365.19万元 其中国金证券获承销保荐费用4346万元[3] - 募集资金用途:1.5亿元用于化学发光试剂项目 1.5亿元用于宫颈癌疫苗项目 1784.81万元用于营销网络扩建[2] 再融资情况 - 2022年非公开发行2586.27万股 发行价135.33元/股[3] -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35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3984.42万元后净额34.6亿元[3] - 两次募资合计38.82亿元[3]
万泰生物(603392)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200.49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5 21:1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8月5日收盘价57.67元 单日下跌0.03% 换手率0.34% [1] - 当日成交量4.32万手 成交金额2.5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200.49万元 占成交额12.82%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4507.72万元(占比18.06%) 大单净流入1307.23万元(占比5.24%)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1713.95万元 占成交额6.87%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1486.53万元 占成交额5.96%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01亿元 同比大幅减少46.76% [1] - 归属净利润5277.69万元 同比下滑141.98% 扣非净利润10503.22万元 同比减少313.18% [1] - 流动比率4.137 速动比率3.615 资产负债率14.35% [1] 公司基本信息 - 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 从事医药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126512.2774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39000万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邱子欣 [1] 企业运营与资产 - 对外投资11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3893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63条 专利信息113条 行政许可361个 [2]
万泰生物连跌7天,华泰柏瑞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列前十大股东
搜狐财经· 2025-08-04 21:20
公司股价表现 - 万泰生物连续7个交易日下跌 区间累计跌幅5.05% [1] - 近1周阶段跌幅1.69% 低于同类平均跌幅1.36%但高于沪深300跌幅1.57% [2] - 近1月涨幅3.56% 低于同类平均4.61%但高于沪深300的2.22% [2] - 近3月涨幅9.28% 低于同类平均10.88%但高于沪深300的7.96% [2] - 近6月涨幅8.07% 低于同类平均12.33%但高于沪深300的6.64% [2] - 今年以来收益率5.04% 低于同类平均10.14%但高于沪深300的3.45% [2] 基金持仓变动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为万泰生物前十大股东 今年二季度进行减持操作 [1] - 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5.04% 同类排名2270位(总3422只) [1] 基金经理背景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基金经理柳军累计任职时间16年又65天 [3][4] - 现任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管理基金资产总规模4669.84亿元 [3][4] - 具有丰富指数基金管理经验 管理过上证红利ETF、沪深300ETF等多只指数产品 [3][4] 公司基本信息 - 万泰生物成立于1991年 从事生物诊断试剂与疫苗研发及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 [1] - 华泰柏瑞基金成立于2004年11月 股东包括PINEBRIDGE INVESTMENT LLC(49%)、华泰证券(49%)和苏州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股份(2%) [4]
股市必读:万泰生物(603392)8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65.46万元,占总成交额5.37%
搜狐财经· 2025-08-04 04:03
交易数据 - 万泰生物8月1日收盘价58.06元,下跌0.82%,换手率0.27%,成交量3.41万手,成交额1.9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65.46万元(占成交额5.37%),游资净流出14.36万元(占0.07%),散户净流入1079.81万元(占5.45%)[2][5] 理财产品管理 - 赎回工商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7亿元,获得收益1823.50万元,资金已划至募集账户 [3][5] - 公司近12个月累计投入募集资金理财21.29亿元,收回本金15.5亿元,收益3818.72万元,未收回本金5.79亿元 [3] - 单日最高理财投入5.79亿元(占净资产4.72%),理财收益占净利润35.95%,剩余可用理财额度9.21亿元 [3] - 公司2024年1月及2025年1月分别批准20亿元和1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用于保本型理财,单笔期限不超过12个月 [3]
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到期赎回的公告
现金管理产品赎回情况 - 公司赎回中国工商银行挂钩汇率区间累计型法人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产品专户型2024年第310期Q款理财产品 收回本金70,000万元人民币[3][4] - 该理财产品期限为365天 于2025年7月30日到期 本金于到期日到账[3][4] - 公司获得理财产品收益1,823.50万元人民币 于2025年7月31日到账并划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3] 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授权情况 - 公司于2024年1月15日通过董事会决议 授权使用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2] - 2025年1月14日公司再次通过董事会决议 授权使用不超过15亿元人民币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3] - 授权额度有效期均为12个月 可由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共同循环滚动使用[2][3] 现金管理产品投资标准 - 公司投资标的为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产品[2][3] - 单项产品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2][3] - 投资资金来源于暂时闲置的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