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强科技(688151)
icon
搜索文档
华强科技(688151)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31 00:00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14] - 公司负责人为孙光幸,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为朱经平,会计机构负责人为王德彬[6]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6] - 报告为2022年半年度报告[200] 利润分配与预案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7] - 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105] 重要事项声明 - 不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7]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8] 业务产品介绍 - 个防指个体防护,集防指集体防护,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个体防护产品包括105产品、107产品、115产品等,主要集体防护产品包括218产品、227产品等[14] - 定型指按照权限和程序,对研制、改进、改型、技术革新和仿制的军工产品进行考核,确认其达到研制总要求和规定标准的活动[17] - 公司承担军方现役透气式防毒服70%的订购任务以及军方现役专用防毒面具100%的订购任务[40] - 公司非新冠疫苗用丁基胶塞销量同比增长19.46%,新冠疫苗用丁基胶塞同比大幅下降[45] - 公司医用口罩及医用防护服产品累计收入、销量分别同比上升38.37%、88.18%[46] - 公司是国内专业防化军工企业,主营业务为特种防护装备和医药包装及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38] 公司行业地位与荣誉 - 公司深耕特种防护装备领域五十余年,在产业链中占据核心地位,参与编写多项标准[40] - 公司是中国医药包装协会药用胶塞专委会五家主任单位之一,获多项荣誉称号[44] - 公司依托特种防护产业优势转产的医疗器械产品列入保供企业名单[46] - 公司拥有14项核心技术,涵盖特种防护和医药包装及医疗器械业务板块[49] - 公司主持或参与编制1项国家标准、1项国家军用标准、7项行业标准[49] - 公司是国内专业防化军工企业和国内最大的药用丁基胶塞研发和生产企业之一,拥有从事军品业务所需全部资质[64]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报告期内获兵器装备集团三型个人防护服研制科技进步三等奖[6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3.43亿元,上年同期6.16亿元,同比降低44.31%[27]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70万元,上年同期1.91亿元,同比降低49.89%[27]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308万元,上年同期1.71亿元,同比降低74.73%[27]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30亿元,上年同期6107万元,同比降低313.38%[27]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2.15亿元,上年度末42.34亿元,较年初降低0.43%[30]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51.53亿元,上年度末52.92亿元,较年初降低2.62%[30]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28元/股,上年同期0.74元/股,较上年同期降低62.16%[30]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13元/股,上年同期0.66元/股,较上年同期降低80.3%[30]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11%,上年同期3.42%,增加6.69个百分点[30] - 本报告期资产负债率为18.20%,上年同期44.77%,减少26.57个百分点[30] - 2022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312万元,同比降低44.31%[74] - 2022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70万元,同比降低49.89%[74] - 2022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308万元,同比降低74.73%[74] - 公司综合毛利率28.46%,同比降低15.66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毛利率29.00%,同比减少15.70个百分点,其他业务毛利率 - 75.37%,同比下降80.55个百分点[74] - 2022年半年度公司非经常性利润同比增加157.16%,土地收储事项贡献非经常性利润3,831万元[74]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515,315万元,较年初降低2.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21,532万元,较年初降低0.43%[7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34312万元,同比降低44.3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570万元,同比降低49.89%;扣非净利润4308万元,同比降低74.73%[86]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515315万元,较年初降低2.6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421532万元,较年初降低0.43%[86] - 营业收入同比降低44.31%,主因特种防护装备产品订单交付滞后和疫苗胶塞收入贡献放缓[87][90] - 营业成本同比降低28.71%,随销售规模降低而降低[87][90]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64.8%,因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研发活动[87][9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降低313.38%,因销售商品收现减少、购料付现增加及税费增长[87][90] - 货币资金期末33.66亿元,占总资产65.32%,较上年末降低7.58%,因部分销售收款未结算[91] - 应收账款期末6.69亿元,占总资产12.98%,较上年末增加10.45%,因特种防护装备产品销售款未结算[91] - 存货期末2.45亿元,占总资产4.76%,较上年末增加35.24%,因丁基胶塞和人防产品备产储备增加[91][94] 研发情况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23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截至2022年6月30日,累计取得已授权专利153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125项[50]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3470.19万元,上年同期为2105.74万元,同比增长64.80%;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从上年同期的3.42%提升至10.11%,提升6.69个百分点[55] - 研发费用总额同比增长64.80%,主要因XXX指挥所集体防护系统项目新增试验费用852万元,液液非PVC多室袋和非PVC腹膜透析液袋用膜总投入增加381万元[56] - 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8684万元,本期投入金额3378.03万元,累计投入金额9084.39万元[60]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上年同期的124人增加至本期的132人,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从17.49%提升至18.72%[63]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从上年同期的1290.07万元增加至本期的1611.86万元,平均薪酬从10.40万元提升至12.21万元[63]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中,硕士研究生37人,占比28.03%;本科81人,占比61.36%;专科14人,占比10.61%[63]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不含30岁)52人,占比39.39%;30 - 40岁(含30岁,不含40岁)47人,占比35.61%[63] - 公司研发人员132人,占员工总数18.72%,截至2022年6月末累计取得已授权专利153个,其中发明专利28个[68] - 公司按计划完成239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进度,推进生产线的生产技术工艺优化,完成新产品研发[75] 子公司业绩 - 宜昌华强商贸、湖北华强药用制盖、宜昌市华强塑业三家全资子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7.25万元、61.08万元、71.81万元[98] 股东大会情况 - 2022年2月10日召开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三项议案[100] - 2022年4月19日召开2021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九项议案[100][103] 人员变动 - 报告期内王冬民因退休离任董事长,孙光幸当选董事长[102] 环保与帮扶 - 公司已完成废水在线监测系统安装[109] - 2022年5月1日开展消费帮扶18.54万元[110] - 2022年6月23日向云南砚山县拨付帮扶资金60万元[110] 股份限售与减持承诺 - 公司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及其控制企业南方资产上市之日起42个月内股份限售[115] - 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宜昌民强、宜昌华军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股份限售[115] - 公司董事、核心技术人员王冬民上市之日起18个月内和离职后6个月内股份限售[115] -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自上市之日起3年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相关股份[119] - 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宜昌民强、宜昌华军自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2个月内锁定相关股份[121] - 公司董事、核心技术人员王冬民自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2个月内和离职后6个月内锁定相关股份[122] - 王冬民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特定情况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22] - 王冬民担任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持有总数的25%[125] - 王冬民作为核心技术人员,锁定期满之日起4年内每年转让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不超上市时所持总数的25%[125]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高新发自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2个月内锁定相关股份[126] - 高新发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特定情况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26] - 高新发担任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持有总数的25%[127]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130][133][135]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公司股份不超过本人持有的公司股份总数的25%[131][134]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唐国庆在作为核心技术人员期间,自锁定期满之日起4年内,每年转让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不得超过上市时所持总数的25%,减持比例可累积使用[134]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贺华山等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和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135] - 公司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和持股5%以上股东南方资产拟长期持有公司股票[138][142] - 公司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和持股5%以上股东南方资产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内转让所持公司股份总数不超规定限制[138][142] - 公司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和持股5%以上股东南方资产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39][142] - 公司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应在首次卖出股份的15个交易日前报告备案减持计划并公告,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低于5%时除外[139] - 公司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通过其他方式减持公司股票,将提前3个交易日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39] - 若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股东等违反承诺减持,违规减持所得归公司所有[130][131][134][135][138][140][142] - 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首次卖出15个交易日前备案并公告,持股低于5%除外;其他方式减持提前3个交易日披露[143] 股价稳定措施 - 自上市3年内,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且满足规定时实施稳定股价措施[145] - 公司回购股份,董事会10日内召开,决议经全体董事过半数通过,股东大会30日内审议,决议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2/3以上通过[146] - 公司6个月内回购股份,数量不超回购前公司股份总数的2%,回购股票10日内注销[146] - 控股股东增持,若公司无法回购或回购未达标,30日内提交方案,6个月内实施,增持数量不超公司股份总数的2%[148][149] - 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控股股东增持后未达标,90日内增持,资金不低于上一年度税后薪酬总额的10%,不超上一年度薪酬总额[150][153] - 每自然年度,公司强制启动股价稳定措施义务仅限一次[153] 欺诈发行与虚假记载处理 - 若欺诈发行上市,公司5个工作日内启动股份回购程序,购回全部新股,回购价不低于发行价[154] - 控股股东督促公司5个工作日内启动欺诈发行上市的股份回购程序[154][155] - 若招股书等申报文件被认定有虚假记载等且影响发行条件,公司将回购及购回本次公开发行股票及转让的限售股[160] - 若情形发生于新股已发行未上市阶段,公司将在5个工作日内返还募集资金并加算利息[161] - 若情形发生于新股上市交易后,董事会将在10个工作日内制订回购方案并提交审议[161] 募集资金管理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对募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制度[165]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用于产业化生产基地、研发平台建设等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165] 申报文件责任承诺 - 公司承诺对招股说明书等申报文件真实性等承担个别和连带法律责任[157] - 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承诺对申报文件真实性等承担个别和连带法律责任[158] - 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对申报文件真实性等承担个别和连带法律责任[158] - 若招股书存在问题致投资者损失且公司有过错,公司将依法赔偿[158] - 若招股书存在问题致投资者损失且控股股东有过错,控股股东将依法赔偿[158] 利润分配政策 - 公司每年按当年实现的公司合并报表可供分配利润的一定比例向股东分配股利[172] - 除特殊情况外,公司现金分红每年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20%[176] - 重大投资计划或重大现金支出指未来十二个月内拟对外投资等累计支出达或超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0%且超1000万元,或达或超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的10%且超1000万元[177]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现金
华强科技(688151)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30 00:00
营收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27,344,425.15元,同比减少21.00%,主要因特品订单未到交付时间节点,同时疫苗胶塞收入减少[6][16]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27亿元,2021年同期为2.88亿元[32]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23,884,134.43元,2021年同期为286,452,242.68元[49] 利润情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266,226.00元,同比减少24.44%[6]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7538.53万元,2021年同期为1.00亿元[32] - 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7526.62万元,2021年同期为9960.68万元[34] - 2022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22元/股,2021年同期为0.39元/股[34] - 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74,722,948.87元,2021年同期为98,184,983.36元[49]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合计17,101,761.56元,同比增长115.62%,研发投入占比7.52%,增加4.76个百分点,主要因本期加大研发投入[9][16] - 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1710.18万元,2021年同期为793.13万元[32] - 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16,637,292.31元,2021年同期为7,931,321.74元[49] 现金流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04,908,189.64元,同比减少345.25%,主要因上年收到以前年度军品合同结算款1.36亿元,同时本期经营性投入增加[6][16]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8亿元,2021年同期为2.64亿元[37]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23亿元,2021年同期为2.21亿元[37]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05亿元,2021年同期为4277.64万元[37] - 2022年第一季度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回现金净额1998万元[37] - 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998万美元,现金流出小计2046.55万美元,现金流量净额为-48.55万美元[39] - 2022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00万美元,现金流出小计3017.6万美元,现金流量净额为-2017.6万美元[39] - 2022年第一季度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6.38万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0541.78万美元[39]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3,778,258.89元,2021年同期为258,507,445.80元[51]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16,361,109.86元,2021年同期为212,128,880.12元[51]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02,582,850.97元,2021年同期为46,378,565.68元[51] - 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9,980,000.00元,2021年同期无相关数据[51] - 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0,465,539.35元,2021年同期为5,113,819.14元[53] - 2022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87,922.80元,2021年同期为30,176,041.66元[53] - 2022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103,092,481.36元,2021年同期为21,129,974.21元[53] 资产负债项目变动 - 预付款项变动比例28.76%,主要因预付进口原材料款项及相关税费较年初增加[13] - 应收款项融资变动比例 -35.66%,主要因本期票据付款增加[13] - 在建工程变动比例91.49%,主要因本期投资项目增加[13] - 应付票据变动比例 -53.51%,主要因本期票据到期支付款项增加[16] - 预收款项/合同负债变动比例 -77.31%,主要因上年预收货款本期确认收入[16] 资产负债表数据对比 - 2022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44.47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4.98亿元略有下降[23] - 2022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6.8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6.06亿元有所增加[23] - 2022年3月31日存货为1.67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81亿元有所减少[23] - 2022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8.01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7.94亿元略有增加[26] - 2022年3月31日固定资产为5.9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6.07亿元有所减少[26] - 2022年3月31日在建工程为4683.33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445.77万元大幅增加[26] - 2022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5.00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6.10亿元有所减少[28] - 2022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4.38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48亿元略有减少[28] - 2022年3月31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43.10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2.34亿元有所增加[28] - 2022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35.03亿美元,应收账款为6.8亿美元,存货为1.62亿美元[39][43] - 2022年3月31日固定资产为5.92亿美元,在建工程为4683.33万美元[43] - 2022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为5.1亿美元,非流动负债合计为4.38亿美元[43][45] - 2022年3月31日负债合计为9.48亿美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2.95亿美元[45] - 2022年第一季度实收资本为3.45亿美元,资本公积为35.14亿美元[45] - 2022年第一季度未分配利润为3.66亿美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91亿美元有所增加[45] - 2022年第一季度资产总计为52.43亿美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2.9亿美元略有下降[43][45]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8,157,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5.52%,南方工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24.83%[17]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南方资产持有公司24.83%股份[20]
华强科技(688151)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3-29 00:00
利润分配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291,352,150.30元[6]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35元(含税)[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344,500,000.00股,拟派发现金红利115,407,500.00元(含税)[7] - 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占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为36.04%[7]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75亿元,较2020年增长52.70%,主要因新冠疫苗用覆膜胶塞和集体防护产品销量增加[28]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0亿元,较2020年增长81.74%,因医药包装及集体防护产品产销量双升和降本增效[28]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73亿元,较2020年增长311.52%[28]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2亿元,较2020年增长250.88%,因军方及主要客户销售回款情况较好[28]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2.34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265.58%[28] - 2021年末总资产为52.92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28.98%[28]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24元/股,较2020年增长69.86%[28]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29%,较2020年增加8.41个百分点[28] - 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0.69%,较2020年增加14.72个百分点[28] - 202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62%,较2020年减少0.12个百分点[28] - 2021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88亿元、3.28亿元、3.95亿元、2.64亿元[31] - 2021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996亿元、0.914亿元、1.18亿元、0.113亿元[31]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7.82万元,2020年为9762.31万元,2019年为1744.50万元[32] - 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349.73万元,2020年为3042.57万元,2019年为1117.19万元[32] - 2021年债务重组损益为 -14.54万元,2020年为 -63.23万元,2019年为174.77万元[34] - 2021年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266.99万元,2020年为196.28万元,2019年为23.39万元[34] - 2021年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为3721.48万元,期末余额为4114.50万元,当期变动为393.02万元[37] - 2021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75亿元,同比增长52.7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20亿元,同比增长81.7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73亿元,同比增长311.52%[39] - 2021年末公司总资产52.92亿元,同比增长128.98%;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42.34亿元,同比增长265.58%[39]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524.26万元,同比增长52.70%;归母净利润32,022.18万元,同比增长81.74%;扣非归母净利润27,271.59万元,同比增长311.52%[97] - 营业成本729,803,697.00元,同比增长27.76%;销售费用25,830,842.06元,同比增长45.69%;管理费用110,042,985.47元,同比降低2.54%;财务费用 -19,962,312.03元,同比降低139.09%;研发费用58,924,204.99元,同比增长48.72%[10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72,426,883.36元,同比增长250.88%;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37,861,600.38元,同比增长69.1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709,033,857.40元,同比增长4,605.93%[101] - 主营业务收入1,260,703,666.92元,同比增长52.60%;主营业务成本721,607,310.87元,同比增长27.26%[103] - 销售费用本期数25,830,842.06元,上年同期数17,730,302.37元,变动比例45.69%;管理费用本期数110,042,985.47元,上年同期数112,908,167.73元,变动比例 -2.54%;财务费用本期数 -19,962,312.03元,上年同期数 -8,349,187.76元,变动比例 -139.09%;研发费用本期数58,924,204.99元,上年同期数39,620,117.78元,变动比例48.72%[1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472,426,883.36元,上年同期数 -313,120,600.98元,变动比例250.88%;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 -37,861,600.38元,上年同期数 -122,639,298.39元,变动比例69.1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2,709,033,857.40元,上年同期数57,566,330.57元,变动比例4,605.93%[123]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3,642,062,335.49元,占总资产比例68.82%,上期期末数606,532,246.36元,占比26.24%,变动比例500.47%;存货本期期末数181,217,735.90元,占总资产比例3.42%,上期期末数305,421,892.98元,占比13.22%,变动比例 -40.67%[128] - 其他应收款本期期末数7,439,205.85元,占总资产比例0.14%,上期期末数4,876,413.09元,占比0.21%,变动比例52.55%;其他流动资产本期期末数1,499,539.20元,占总资产比例0.03%,上期期末数4,967,281.68元,占比0.21%,变动比例 -69.81%[128]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24,457,699.98元,占总资产比例0.46%,上期期末数58,667,494.35元,占比2.54%,变动比例 -58.31%;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期末数26,492,566.88元,占总资产比例0.50%,上期期末数19,446,989.95元,占比0.84%,变动比例36.23%[128] - 其他非流动资产本期期末数10,711,927.60元,占总资产比例0.20%,上期期末数18,784,431.57元,占比0.81%,变动比例 -42.97%;短期借款上期期末数25,000,000.00元,占总资产比例1.08%,本期期末变动比例 -100.00%[128] - 合同负债本期期末数45,498,272.13元,占总资产比例0.86%,上期期末数31,576,911.53元,占比1.37%,变动比例44.09%;应交税费本期期末数80,110,563.80元,占总资产比例1.51%,上期期末数57,309,009.30元,占比2.48%,变动比例39.79%[128]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37,214,782.32元,期末余额41,144,957.62元,当期变动3,930,175.30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余额31,667,700.00元,期末余额31,667,700.00元,当期变动0元[13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特种防护装备板块销售收入3.68亿元,药用丁基胶塞业务销售收入8.46亿元,同比增长353.13%[40] - 特种防护行业营业收入367,610,398.79元,同比下降31.74%;营业成本308,771,943.55元,同比下降20.04%;毛利率16.01%,减少12.29个百分点[104] - 医药包装及医疗器械营业收入893,093,268.13元,同比增长210.51%;营业成本412,835,367.32元,同比增长128.25%;毛利率53.77%,增加16.66个百分点[108] - 个体防护装备营业收入121,829,792.08元,同比下降75.26%;营业成本90,459,231.79元,同比下降73.70%;毛利率25.75%,增加4.41个百分点[108] - 集体防护装备营业收入245,780,606.71元,同比增长434.05%;营业成本218,312,711.76元,同比增长417.32%;毛利率11.18%,增加2.87个百分点[108] - 药用丁基胶塞营业收入846,158,198.19元,同比增长353.13%;营业成本322,495,948.99元,同比增长187.06%;毛利率61.89%,减少22.05个百分点[108] - 个体防护装备生产量57,382.04套,同比下降64.07%;销售量57,340.96套,同比下降64.09%;库存量453.00套,同比增长9.97%[111] - 重大销售合同中,与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药用丁基胶塞合同总金额135445.87万元,已履行53451.65万元,待履行81994.22万元[113] - 特种防护医药包装及医疗器械行业,直接材料本期金额269446905.88元,占总成本比例87.26%,较上年同期变动-20.64% [116] - 个体防护装备产品,直接材料本期金额76380638.15元,占总成本比例84.44%,较上年同期变动-75.18% [116] - 集体防护装备产品,直接材料本期金额193066267.73元,占总成本比例88.44%,较上年同期变动507.86% [116] - 药用丁基胶塞产品,直接材料本期金额203060519.09元,占总成本比例62.97%,较上年同期变动236.83% [116] - 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较高,个体防护装备因产销量下降,制造费用占比提高8.03个百分点[117] - 集体防护装备产销量大幅提高,材料费占比提高13.18个百分点[117] - 药用丁基胶塞产品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材料费占比提高9.31个百分点,制造费用占比减少8.35个百分点[117] 业务板块介绍 - 公司个体防护装备以防毒服和防毒面具为主,集体防护装备包括协作配套和解缴部队产品,医药包装及医疗器械有药用丁基胶塞等[44] - 公司医疗器械业务含多种医用防护产品,被列入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重要医疗物资保供企业名单[45] 业务运营模式 - 公司采购按年度、月度、临时需求计划开展,对供应商分类管理并定期评定[46] - 军品生产按军用标准,由军代表监督,统一集中调度;民品以销定产、适当库存[47] - 军品销售以单一来源、竞争性谈判为主,民品以直销模式为主[48] 行业发展趋势 - 我国特种防护装备行业随军工行业稳定增长,装备费占比呈提升趋势[51] - 民品特种防护装备在公共事件中作用大,市场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52] - 特种防护行业应对多种场景,在公共安全和应急救援等方面广泛应用[52] - 2019年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医疗总费用同比增长15.3%,人均医疗费用同比增长12.4%[54] - 全球医药行业收入中,医药包装材料占比约8%,我国医药包装材料占比不足5%[57] - 特种防护行业因周边局势、装备换代、应急需求等催生装备需求,但行业竞争将加剧[138] - 医药包装行业因居民健康意识提高、产业链渗透性低、审评制度改革带来机遇,但受“限抗”“限输”政策和胶塞行业竞争影响[139][142]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承研承制的特种防护装备具创新性和先进性,参与军方预研和重大科研项目[53] - 公司承担军方现役透气式防毒服70%的订购任务以及军方现役专用防毒面具100%的订购任务[59] - 公司形成14项核心技术,涵盖特种防护和医药包装及医疗器械业务板块[65] - 报告期内发明专利本年新增申请数18个、获得数4个,累计申请数89个、获得数27个[66] - 报告期内实用新型专利本年新增申请数7个、获得数12个,累计申请数123个、获得数136个[69] - 报告期内知识产权合计本年新增申请数25个、获得数1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