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强科技(688151)
icon
搜索文档
华强科技: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2024-04-26 19:34
业绩总结 - 2023年特种防护业务订货合同全部保质保量准时交付[6] - 2023年医药包装与医疗器械板块胶塞销量与收入实现增长[6] - 2023年公司科技成果转化完成9个,发表科技论文3篇,其中1篇被SCI核心期刊收录[13] - 2023年公司获兵器装备集团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考核A级[25] - 2023年中层管理人员“80后”占比74.5%,“90后”占比17.6%,科研人员占比19.83%[25] - 《公司数字化转型规划及实施方案》在兵器装备集团评审中总体排名第六位[25] - 公司入选兵器装备集团战新产业数字化转型特区企业[25] - “工艺动态优化场景”入选工信部2023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优秀场景名单[25] - 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自评估达到“三级”[30] - 2023年发布定期报告、临时公告及上网文件共132份[41] - 2023年召开4次业绩说明会,参加1次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41] - 2021年度、2022年度累计发放现金分红1.42亿元,分红比例分别为36%、36.04%[50] 未来展望 - 2024年以“1233”战略为牵引开展工作[3] - 2024年全力抓好主营业务的质量效益提升[7] - 2024年特种防护板块推动订货向多兵种发展[8] - 2024年医药包装和医疗器械板块紧扣集采开展相关工作,突破高端药品国产化替代[9] - 2024年依托核心专业技术提升防护和作战能力,开展关键技术攻关[10] - 2024年寻求医药、防护等领域合作伙伴,考虑股权合作[12] - 2024年坚持“11341”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13] - 2024年加快形成以宜昌为本部、北京、武汉为支撑的协同创新布局[15] - 2024年建立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工作机制[33] - 2024年向市场传递正向信息[4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3年公司科技成果转化完成9个,发表科技论文3篇,其中1篇被SCI核心期刊收录[13] - 2024年依托核心专业技术提升防护和作战能力,开展关键技术攻关[10] - 2024年坚持“11341”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1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4年寻求医药、防护等领域合作伙伴,考虑股权合作[12] 其他新策略 - 严控一般性管理经费,将其开支压减10%以上[22] - 坚持“1233”战略目标,落实战略全过程闭环管理[27] - 坚持“1331”数字化转型战略,明确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任务[29] - 董事会设3个独立董事席位和4个外部董事席位,外部董事占多数[36] - 组织董监高参与监管机构培训及专业机构专题培训[36] - 按年度披露ESG专项报告[38] - 内部审计部门围绕关键环节开展专项排查[39] - 科学管控上市募集资金,推进股权激励计划[45] - 推动业绩说明会常态化召开[47] - 持续评估与实施“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51] - 公司规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对投资者实质承诺[51]
华强科技(688151)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9:3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572,753,053.25元,较2022年减少2.21%[21]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25,121.12元,同比降低88.36%[2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76,027,359.24元,同比降低488.44%[22]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170,259,797.04元,较2022年末减少0.41%[22] - 2023年末总资产5,051,645,259.93元,较2022年末减少2.13%[22]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02元/股,较2022年降低90.00%[23]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03%,较2022年减少2.31个百分点[23] - 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52%,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减少4.54个百分点[23]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同比降低63.11%[25] - 202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1,815,119.98元[27]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83952480.36元,2022年为80992776.40元,2021年为47505886.79元[30]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项目中,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78149223.60元,期末余额21874825.75元,变动-56274397.85元;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800000000.00元,期末余额410000000.00元,变动-390000000.00元[32]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3亿元、利润总额414.26万元[34]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为51,745,889.67元,上年度为66,394,041.17元,变化幅度为-22.06%[61] - 本年度研发投入合计为51,745,889.67元,上年度为66,394,041.17元,变化幅度为-22.06%[61] - 本年度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03%,上年度为11.34%,减少2.31个百分点[61]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5.30%,同比减少4.54个百分点[80] - 报告期内,特种防护装备毛利率为1.91%,同比减少1.41个百分点[80] - 报告期内,医药包装及医疗器械产品毛利率为20.86%,同比减少6.09个百分点[80] - 报告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63424.29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为16.66%[81]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6687.60万元,净流出同比减少63.11%[89][90]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57275.31万元,同比降低2.21%[88][90][9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2.51万元,同比降低88.36%[8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 7602.74万元,同比降低488.44%[88] - 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52%,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减少4.54个百分点[89][91] - 综合毛利率14.50%,同比减少8.62个百分点[91] - 公司医药包装及医疗器械产品收入同比增长6.60%,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5.49%,毛利率同比下降6.09个百分点[92][94] - 特种防护装备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3.03%;医药包装及医疗器械收入3.98亿元,同比增长6.60%,二者分别占营业收入的28.91%和69.53%[94] - 个体防护装备生产量41,901.11套,同比增长34.25%;销售量26,630.95套,同比下降14.49%;库存量16,330.73套,同比增长3,653.24%[96] - 集体防护装备生产量3,208.88台,同比下降24.75%;销售量3,597.02台,同比增长48.56%;库存量437.77台,同比下降76.84%[96] - 药用丁基胶塞生产量370,847.27万只,同比增长11.24%;销售量367,981.34万只,同比增长15.13%;库存量73,675.68万只,同比增长3.97%[96] - 特种防护装备直接材料成本1.29亿元,占总成本比例79.67%,较上年同期变动2.40%[98] - 医药包装及医疗器械直接材料成本2.14亿元,占总成本比例67.80%,较上年同期变动25.63%[98] - 个体防护装备直接材料成本3901.06万元,占总成本比例78.79%,较上年同期变动 - 23.78%[99] - 集体防护装备直接材料成本9037.09万元,占总成本比例80.05%,较上年同期变动20.22%[9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1853.22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0.69%,其中关联方销售额0万元[10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7416.68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9.31%,其中关联方采购额0万元[105] - 销售费用本期数23410421.75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16%;管理费用本期数93379355.87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76%;研发费用本期数51745889.67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2.06%;财务费用本期数 - 28748971.71元,同比增加37.53%[107][10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流出6687.60万元,净流出同比减少63.1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流出72217.15万元,较上年同期基本保持稳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2610.47万元,净流出同比降低72.66%[109] - 投资收益本期数43806366.51元,同比增加103.76%;信用减值损失本期数 - 14365396.90元,同比增加94.60%;资产减值损失本期数 - 11664198.76元,同比减少29.53%;资产处置收益本期数223195.43元,同比减少99.25%[11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410000000元,较上期期末减少48.75%;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51136196.29元,较上期期末增加100.00%;应收款项融资本期期末数21874825.75元,较上期期末减少72.01%[114] - 预付款项本期期末数4515848.28元,较上期期末减少44.92%;其他流动资产本期期末数14724276.39元,较上期期末增加55.83%;债权投资本期期末数420363846.58元,较上期期末增加100.00%[114] - 长期待摊费用本期期末数4522261.84元,较上期期末增加1201.41%;其他非流动资产本期期末数5456402.21元,较上期期末减少52.61%;应付票据本期期末数14930748元,较上期期末减少66.06%[114] - 应付账款本期期末数291609967.19元,较上期期末减少22.59%;合同负债本期期末数58163787.91元,较上期期末增加585.60%;应付职工薪酬本期期末数8512118.81元,较上期期末减少61.57%[114] - 其他流动负债本期期末数41087838.22元,较上期期末增加86.57%;货币资金中683046387.68元为受限制的货币资金[114][115]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合计期初数为9.098169236亿元,本期购买金额为3.9亿元,其他变动为5627.439785万元,期末数为4.6354252575亿元[118] - 2022年度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结构性存款获取投资收益为2018.94万元[165] - 2022年扣非归母净利润由860.19万元更正为 - 855.91万元,调减金额1716.10万元[16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医药包装业务营业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14.78%[34] - 重点型号项目“239项目”获列装定型批复并签订首批49台订购合同,“128项目”竞标成功并交付30套样机[35] - 丁基胶塞2023年销量35.32亿只,同比增长11.49%;销售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9.88%[35] - 各品类粉针、冻干、输液覆膜胶塞销量同比分别增长9.67%、19.67%、30.7%;“新品盘”预灌冲橡胶组件产品销量9000万只,同比增长200%[36] - 非PVC共挤膜2023年收入3012万元,同比增长64.47%[36] - “245项目”竞争性谈判成功,获研制经费1150万元[37] 利润分配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期末合并报表可供分配利润为235,276,213.60元,母公司报表可供分配利润为213,599,678.39元[5] - 公司拟以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083元(含税),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344,500,000.00股,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859,350.00元(含税)[5] - 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25,121.12元,公司现金分红占本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为36.0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期末合并报表可供分配利润为2.35亿元,母公司报表可供分配利润为2.14亿元[189] - 公司拟以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083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85.94万元(含税)[189] - 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2.51万元,现金分红占本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为36.08%[189]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军品生产按军用标准进行,由军代表实时监督,按订单需求安排生产[43] - 公司民品实行以销定产、适当库存的生产模式,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43] - 公司军品销售以单一来源、竞争性谈判为主[45] - 公司民品销售以直销模式为主,通过自建销售团队拓展业务[45] 公司产品情况 - 公司个体防护装备包括防毒服、防毒面具等,掌握透气式防毒服研发生产全流程关键技术[40] - 公司药用丁基胶塞产品包括常规胶塞、覆膜胶塞等,率先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41] - 公司承担军方现役透气式防毒服70%的订购任务以及军方现役专用防毒面具100%的订购任务[53] - 公司防护装备生产体系强大,产品涵盖个体和集体防护装备,覆盖多个军兵种[70] - 公司依托技术优势开拓民品市场,包括药用丁基胶塞等产品[70] - 公司智能化丁基胶塞生产车间实现生产效率提高51%、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55%、产品不良品率降低52%、能源利用率提高17%[70] 公司研发情况 - 2023年研发投入强度达9.03%,申请受理专利47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37] - 公司凝练了15项核心技术,涵盖特种防护和医药包装及医疗器械业务板块[58] -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专利申请47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新获授权专利23项,其中发明11项;累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188项,其中发明专利41项[59] - 公司多个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达6490.26万元,本期投入1205.53万元,累计投入4207.52万元,多个项目计划在2024 - 2025年完成结题或定型[64][65]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4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19.83%,较上期的139人、19.58%有所增加[67]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3326.4万元,平均薪酬23.76万元,较上期的3278.03万元、23.58万元有所增长[67]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博士1人、硕士44人、本科87人、专科8人、高中及以下0人[67]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63人、30 - 40岁56人、40 - 50岁8人、50 - 60岁13人、60岁及以上0人[67] - 截至2023年12月末,公司技术研发人员140人,占员工总数比重19.83%,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湖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累计取得已授权专利188项,发明专利41项(含国防发明专利2项)[72] 公司资质与荣誉 - 公司曾荣获军委、国家、省部级以及各类协会科技奖30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1项,其他各类荣誉奖8项[58] - 公司主持或参与编制3项国家标准、6项国家军用标准及多项行业标准[58] - 公司是中国医药包装协会药用胶塞专委会五家主任单位之一,在行业内率先实现药用丁基胶塞国产化、生产过程智能化[54] - 公司是国内专业的防化装备科研生产单位,在特种防护装备领域深耕五十余年,在产业链中占据核心地位[53] - 公司拥有从事军品业务所需全部军工资质
华强科技(688151) - 2023 Q2 - 季度财报(更正)
2024-04-26 19:34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12]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4] - 公司负责人孙光幸、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孙岩及会计机构负责人王德彬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5] - 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6] - 不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7] - 报告所涉及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实质承诺[7]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8] - 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61] - 半年报无需审计[118] - 上年年度报告非标准审计意见涉及事项无变化及处理情况[118] - 本报告期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18]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等诚信问题[118] 会议及人员变动情况 - 董事邹晓丽、徐斌因工作原因未出席会议,分别委托孙光幸、高新发参会[4] - 2023年4月7日王冬民因退休返聘协议到期离任核心技术人员,同日新增认定孙光幸为核心技术人员[57] - 2023年5月8日史磊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辞去董事职务[58] - 2023年7月6日邹晓丽当选为第一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58] - 2023年5月11日召开2022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8项议案[54][5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279,403,217.19元,较上年同期343,645,910.88元减少18.69%[1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324,366.27元,较上年同期96,731,172.12元降低70.72%[1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6,938,385.64元,较上年同期44,114,032.44元降低115.73%[15]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190,059,021.49元,较上年度末4,187,226,573.72元增加0.07%[1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5,080,499,465.48元,较上年度末5,161,661,462.68元减少1.57%[15]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08元/股,较上年同期0.28元/股降低71.43%[15]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67%,较上年同期2.26%减少1.59个百分点[15]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7.86%,较上年同期10.10%减少2.24个百分点[15] - 本报告期资产负债率17.53%,较上年同期18.20%减少0.67个百分点[15]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79,403,217.19元,2022年上半年为343,645,910.88元,同比下降18.69%[147]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299,066,181.81元,2022年上半年为293,461,614.36元,同比上升1.91%[147] - 2023年上半年营业利润22,368,658.12元,2022年上半年为108,322,397.67元,同比下降79.35%[148]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28,324,366.27元,2022年上半年为96,731,172.12元,同比下降70.72%[148]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08元/股,2022年上半年为0.28元/股,同比下降71.43%[149] - 2023年上半年负债合计898,688,873.79元,2022年为983,087,747.52元,同比下降8.59%[147] - 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4,171,817,575.19元,2022年为4,170,544,196.70元,同比上升0.03%[147]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营业收入287,774,467.84元,2022年上半年为348,141,336.25元,同比下降17.34%[150]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净利润26,765,296.99元,2022年上半年为94,648,418.13元,同比下降71.72%[150]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28,324,366.27元,2022年上半年为96,731,172.12元,同比下降70.72%[149]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89,547,060.54元,2022年同期为228,764,185.33元[152] - 2023年上半年收到的税费返还为3,793,088.55元,2022年同期为2,407,772.23元[15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18,911,169.07元,2022年同期为279,069,775.34元[15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56,248,728.13元,2022年同期为409,370,183.97元[15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37,337,559.06元,2022年同期为 - 130,300,408.63元[153]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9,980,000.00元[153]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085,821,544.55元,2022年同期为29,933,653.64元[153]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085,821,544.55元,2022年同期为 - 9,953,653.64元[153]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15,495,422.80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15,495,422.80元[154]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255,632,524.90元,期初余额为2,540,688,221.34元,期末余额为1,317,740,478.04元[154]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8,324,366.27元[158] - 2023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或股东)分配为 -26,078,650.00元[158] - 2023年专项储备本期提取1,008,304.57元,本期使用421,573.07元[160] - 2023年期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4,232,666,496.85元,期末为4,215,324,499.69元[162][166] - 2023年本期综合收益总额变动金额为96,731,172.12元[162] - 2023年利润分配中提取盈余公积103,137.77元,对所有者(或股东)分配 -115,407,500.00元[163] - 2023年专项储备本期提取1,823,705.01元,本期使用489,374.29元[165] - 2023年母公司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4,170,544,196.70元[166] - 2023年母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26,765,296.99元[166] - 2023年母公司本期专项储备增加586,731.50元[166] - 2023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13.1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45亿元减少48.19%[142] - 2023年6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8.8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亿元增加135.10%[142]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6.5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39亿元增加2.96%[142] - 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2.95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60亿元增加13.21%[14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为42.80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3.44亿元减少1.49%[142] - 2023年6月30日固定资产为6.23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13亿元增加1.56%[143] - 2023年6月30日在建工程为1447.61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978.78万元减少63.51%[14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为4.87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55亿元减少12.19%[144] - 2023年6月30日负债合计为8.90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74亿元减少8.62%[144] - 2023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1.90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1.87亿元增加0.07%[145]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579.65万元,同比增加100%,因闲置资金买结构性存款[46] - 资产处置收益同比减少100%,因上年搬迁处置土地取得收益[46]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期末减少48.22%,因购买结构性存款[47]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期末增加135.10%,因投资结构性存款增加[47] - 应付股利较上年期末增加76.27%,因计提应付股利,现金股利暂未发放[4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合计9.098169236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65亿元,本期计提减值867.043869万元,本期购买金额19.9928382163亿元,期末合计18.8079645934亿元[51] - 主营业务毛利率14.98%,同比减少14.25个百分点[38] - 报告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65783.54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15.37%[38]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733.76万元[39]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36.73%,主要因上年重点型号项目完成列装定型审查[41][4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承担军方现役透气式防毒服70%、专用防毒面具100%的订购任务[20] - 报告期内公司已签订合同12319万元,本年度军品科研项目计划32个,涉及投入资金4532万元,承担“慧眼行动”项目2项,合作研制项目6项,中标某预研项目课题2个,获资金支持约1270万元[20] - 2023年上半年,剔除新冠疫苗用丁基胶塞影响后,公司丁基胶塞销量、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2.55%、7.48%[21] - 报告期内胶塞实现收入16,786.76万元,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33] 公司技术与研发情况 - 公司曾获军委、国家、省部级以及各类协会科技奖26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1项,其他各类荣誉奖4项[22] - 公司主持或参与编制1项国家标准、1项国家军用标准、多项行业标准[22] - 公司凝练了15项核心技术,涵盖特种防护和医药包装及医疗器械业务板块[22] -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专利申请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新获授权专利10项,其中发明1项;累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175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22] - 2023年上半年新增专利申请数6个、获得数10个,累计申请数261个、获得数175个[24] - 2023年上半年费用化研发投入21,954,755.47元,上年同期34,701,922.11元,同比减少36.73% [24] - 2023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86%,较上年同期减少2.24个百分点[24] - 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7,020.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618.42万元,累计投入金额3,620.42万元[26][29] - 2023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142人,上年同期132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20.29%,上年同期为18.72% [30] - 2023年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576.23万元,平均薪酬11.10万元,上年同期薪酬合计1,611.86万元,平均薪酬12.21万元[30] - 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1人,占比0.70%;硕士研究生42人,占比29.58%;本科87人,占比61.27%;专科12人,占比8.45% [30] - 研发人员年龄30岁以下60人
华强科技: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04-26 19:34
会议情况 - 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于2024年4月25日召开,3名监事全部出席[2] 议案表决 - 《2023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等多项议案表决结果为3票同意,部分需提交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4][7][10][13][14][16][20][22] - 《监事2024年度薪酬方案》全体监事回避表决,需提交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32] 报告通过 - 公司监事会同意并通过《2023年度内控体系工作报告》等多项报告[34][36][38][40]
华强科技: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兵器装备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风险评估报告
2024-04-26 19:34
公司基本信息 - 财务公司注册资本303300万元人民币[2] - 兵器装备集团出资69456万元,占比22.90%[2] - 南方工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出资68546万元,占比22.60%[2]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出资40249万元,占比13.27%[2] - 其他27家股东出资125049万元,占比41.23%[2] - 财务公司是经银保监会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1] 业绩总结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总额769.14亿元、保证金及客户存款643.71亿元、净资产86.63亿元[29] - 2023年1 - 12月合并利润总额8.71亿元,净利润7.05亿元[29] 监管指标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资本充足率为12.67%,不低于银保监会要求[3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流动性比例为79.34%,高于25%要求[3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和实收资本之和比例为48%,小于80%要求[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外负债与资本净额比例为0.00%,未超过资本净额[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票据承兑余额与存放同业余额比例为16.57%,低于3倍要求[3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投资总额与资本净额比例为26.88%,低于70%要求[3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净额与资本净额比例为0.89%,低于20%要求[38] 风险与应对 - 公司面临合规、信用、流动性等多种风险,已建立完善应对机制和措施[39] 系统建设 - 财务公司近年累计投入数千万元新建和改进提升系列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46] 公司存贷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在财务公司存款余额为111,269.44万元,贷款余额为0万元[49] 公司评估 - 公司未发现财务公司各项监管指标不符合规定要求[50] - 公司未发现财务公司发生挤提存款等重大事项[50] - 公司未发现财务公司存在可能影响正常经营的重大机构变动等事项[50] - 公司未发现财务公司股东中存在对财务公司逾期未偿负债的情形[50] - 公司未发现财务公司发生过因违法违规受到监管措施和行政处罚的情况[50] - 公司未发现财务公司存在其他可能对存放资金带来安全隐患的事项[50] - 公司认为财务公司风险控制体系无重大缺陷,运营正常,与其开展存贷款业务风险可控[51]
华强科技: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
2024-04-26 19:34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获集团考核A级[21] - 环境绩效评定达B级[22] - 安全标准化达到军工二级水平[22] - 产品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24] - “工艺动态优化场景”入选工信部2023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优秀场景名单[21] -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通过复评,北京研发中心挂牌运营[22] - 2023年成功通过GJB9158 - 2017装备承制单位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与GB/T29490 - 2013知识产权体系年度审核[105] - 2023年技术中心核生化防护系统创新团队获“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团队”称号[159] - 团委荣获“中央企业五四红旗团委”[130] 公司治理 - 报告期末董事会8名董事中,独立董事3名,女性董事1名[44] - 2023年召开股东大会4次,审议议案17项[44] - 2023年召开董事会9次,审议议案70项[44] - 2023年召开监事会6次[44] - 2023年战略委员会召开4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0次,提名委员会召开4次[44] - 2023年召开专委会21次,审议议案49项[46] - 2023年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召开7次[46] 合规与管理 - 2023年完成全级次内控审计,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2次、专项工作2次[60] - 公司有29项基本管理制度、311项公司级管理制度,三类事项法律审核把关率达100%[62] - 2023年管理制度体系现有制度341项[65] 投资者关系 - 2023年发布1次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接待投资者线上线下调研13次,与战配股东专项沟通7次[64] - 2023年召开4次业绩说明会,参加2次集体接待日活动[82] - 2023年共计披露公告及上网文件132份,未发生失泄密等事项[84] 党建工作 - 2023年制定《党建引领保障措施清单》,细化举措50条[110] - 2023年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深化党建联建共建,开展7个项目[110] - 2023年深入开展“百名支部书记破百题”项目12个,“千名党员揭榜挂帅”项目13个[110] - 2023年开展第一议题共学习25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共学习10次、开展研讨4次,讲授党课20次[122] - 公司班子成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5份,制定整改措施50条,形成成果转化运用清单15份[122] - 2023年发展党员12名,转正预备党员若干名,申报党员责任区34个,党员示范岗14个,2名员工获集团公司级党员先锋岗[124] 研发创新 - 2023年研发创新投入5174.59万元[142] - 2023年完成受理专利申请47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148] - 2023年新获专利授权23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148] - 公司累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188项,其中发明专利41项[148] - 水分敏感制剂用胶塞产品将卤化丁基胶塞产品水分指标由0.3%降至0.1%[147] 数字化转型 - 2023年3月邀请华为分享数字化转型实践经验[176] - 2023年四分厂开展数字化转型培训研讨[177] - 2023年7月与华为签订全面合作协议[178] 质量管控 - 2023年5月科技质量部进行质量整顿[188] - 通过170家药厂及数十家多层共挤输液用膜客户现场审计工作[188] - 2023年1月和12月接受认证中心现场审核完成质量相关工作[190] - 2023年11月中旬组织公司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并督促整改[190] - 开展OC小组活动降低输液覆膜胶塞外观不合格品率[195] - 2023年9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质量月活动[196] - 2023年完成1个QC成果收集和对外发布[198] 其他 - 通过设备维修维护,黑点出现率从7个/辊降低到3个/辊[117]
华强科技: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天职业字[2024]22695号
2024-04-26 19:34
财务审计 - 审计公司对华强科技2023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控有效性审计[3] - 审计公司认为该日公司在重大方面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控[7] 事务所信息 - 天职国际经营场所及金额14840万[9] - 准予执业文号及日期[10] 注册会计师 - 王金峰出生信息及工作单位[11] - 解继出生及证书编号[12]
华强科技:关于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的专项审计报告
2024-04-26 19:34
关联资金往来 - 2023年期初关联资金往来余额43,460.73万元[8] - 2023年关联资金往来累计发生额298,104.99万元[8] - 2023年关联资金往来利息2,036.77万元[8] - 2023年关联资金往来偿还额232,233.71万元[8] - 2023年末关联资金往来余额111,368.78万元[8] 与兵器装备集团财务公司往来 - 2023年期初往来余额42,867.11万元[8] - 2023年往来累计发生额255,520.06万元[8] - 2023年利息2,000.39万元[8] - 2023年偿还累计发生额231,154.50万元[8] - 2023年末往来余额69,233.06万元[8] 兵器装备集团财务公司其他往来 - 2023年期初往来余额439.92万元[8] - 2023年往来累计发生额388.82万元[8] - 2023年偿还累计发生额828.74万元[8] 兵器装备集团财务公司理财往来 - 2023年往来累计发生额42,000.00万元[8] - 2023年利息36.38万元[8] - 2023年末往来余额42,036.38万元[8] 与兵器装备集团其他子公司往来 - 2023年应收账款期初余额153.70万元[8] - 2023年应收账款累计发生额114.50万元[8] - 2023年应收账款偿还额169.30万元[8] - 2023年末应收账款余额98.90万元[8] - 2023年其他应收款累计发生额81.61万元[8] - 2023年其他应收款偿还额81.17万元[8] - 2023年末其他应收款余额0.44万元[8]
华强科技: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3年度计提(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2024-04-26 19:34
业绩总结 - 2023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影响当期损益-26,029,595.66元[1] - 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14,359,647.85元,占净利润-181.19%[2] - 存货减值损失-11,664,198.76元,占净利润-147.18%[3] 其他新策略 - 账龄一年以内应收款按5%计提坏账准备[4] - 账龄一至两年应收款按10%计提坏账准备[4]
华强科技: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预计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的核查意见
2024-04-26 19:34
关联交易 - 2024年4月25日董事会、监事会会议分别5票、3票同意预计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议案[1][2] - 向关联人销售产品预计80万元,占比0.23%,上年实际113.3万元,占比0.31%[5] - 在关联人财务公司存款预计200000万元,年初至披露日累计119655.83万元,上年实际111269.44万元,占比34.35%[5] - 在关联人财务公司开具商业票据预计0.8万元,占比15.00%,上年实际0.6万元,占比14.18%[5] - 前次向关联人销售产品预计100万元,实际113.3万元[9] - 前次在关联人财务公司存款预计150000万元,实际111269.44万元[9] - 前次在关联人财务公司开具商业票据预计5万元,实际0.6万元[9] - 本次预计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事项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7] 公司股权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5.52%股权[18] - 公司持有兵器装备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0.5701%股权[18] 关联方财务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兵器装备集团资产总额4577.54亿元,净资产1672.02亿元,资产负债率63.47%[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兵器装备财务公司资产总额4769.14亿元,净资产86.63亿元,资本充足率12.67%,不良资产率为0[15]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5000万元[1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兵器装备保理公司资产总额109.74亿元,净资产8.59亿元[17] - 2023年度兵器装备保理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2亿元,净利润0.63亿元[17] 其他 - 本次关联交易预计事项决策程序合规,为日常经营所需,不影响公司独立性[27] - 保荐机构对公司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事项无异议[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