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誉环保(688309)

搜索文档
恒誉环保(688309) - 关于签订日常经营重大合同的公告
2025-08-20 18:46
证券代码:688309 证券简称:恒誉环保 公告编号:2025-015 济南恒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签订日常经营重大合同的公告 重要内容提示: ●合同类型:日常经营销售合同 ●合同金额:2,758 万美元(约合 1.98 亿元人民币(含税)) ●合同生效条件:双方签字并加盖企业公章或合同专用章后,自公司确认收 到客户第一笔款项后生效。目前,公司已收到客户第一笔款项。 ●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至合同双方责任和义务履行完毕之日 止。 ●对上市公司当期业绩的影响:本交易属于济南恒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公司")日常经营销售合同,合同的履行预计可能将会对公司 2025-2026 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将持续提升公司在欧美市场废塑料热裂解技术 输出与装备销售,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热裂解技术装备市场的领先地位,助力国内 外废塑料化学循环领域的推动与发展,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与核心竞 争力。本合同的履行不会对公司业务的独立性构成影响,不会因履行本合同而对 上述合同形成依赖。 ●合同履行中的重大风险及重大不确定性:若外部宏观环境及国家有关政策 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客户需求产生不利变化,又或出现其他 ...
恒誉环保:与英国某客户签署2758万美元销售合同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8:35
合同签署 - 公司与英国某客户签署销售合同 总金额2758万美元(约合1.98亿元人民币)[1] - 合同履行预计对2025年至2026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1]
恒誉环保:签订2758万美元日常经营销售合同
新浪财经· 2025-08-20 18:24
合同签署 - 公司与英国客户签署销售合同 总金额2758万美元 约合1.98亿元人民币(含税)[1] - 合同标的为工业连续化废塑料热裂解生产线 处置规模6万吨/年[1] - 合同性质为日常经营性销售合同 已履行内部审批程序 无需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1] 执行安排 - 合同自公司确认收到客户第一笔款项后开始执行[1] - 履行期限从合同生效之日起至双方责任义务履行完毕[1] - 预计对2025-2026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1] 战略意义 - 有助于提升公司在欧美市场废塑料热裂解技术输出与装备销售地位[1] - 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热裂解技术装备市场的领先地位[1]
恒誉环保上周获融资净买入1236.26万元,居两市第498位
金融界· 2025-08-11 09:16
融资情况 - 上周累计获融资净买入额1236 26万元 居两市第498位 [1] - 上周融资买入额5338 49万元 偿还额4102 23万元 [1] 资金流向 - 近5日主力资金流入405 66万元 区间涨幅1 04% [2] - 近10日主力资金流入1851 14万元 区间涨幅3 35% [2]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6年 位于济南市 从事专用设备制造业 [2] - 注册资本8001 0733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4003 3万人民币 [2] - 法定代表人牛斌 [2] 公司业务布局 - 对外投资8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9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44条 专利信息131条 行政许可20个 [2] 所属概念板块 - 环保行业 山东板块 专精特新 融资融券 微盘股 节能环保 [2]
环保设备板块8月4日涨0.5%,美埃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6414.09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4 16:35
环保设备板块市场表现 - 环保设备板块整体上涨0.5%,领涨个股为美埃科技(涨幅11.41%)和恒营环保(涨幅9.84%)[1] - 上证指数上涨0.66%至3583.31点,深证成指上涨0.46%至11041.56点,板块表现与大盘同步[1] - 成交量显著个股包括龙源技术(17.65万手)和盈峰环境(35.59万手),成交额最高为华宏科技(4.72亿元)[1][2]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三位:美埃科技(48.35元,+11.41%)、恒营环保(24.66元,+9.84%)、青达环保(28.00元,+2.60%)[1] - 跌幅前三位:恒合股份(21.40元,-1.43%)、亚米股份(18.80元,-0.95%)、聚光科技(19.28元,-0.92%)[2] - ST/*ST类个股表现分化:ST先河涨2.48%,*ST节能跌0.72%[1][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资金净流出:主力资金净流出6414.09万元,游资净流出981.9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7396.03万元[2] - 主力资金集中流入美埃科技(2105.50万元,占比10.14%)和恒营环保(1863.48万元,占比17.11%)[3] - 游资资金显著流入盈峰环境(2035.31万元,占比8.47%),但散户资金大幅流出该股2627.38万元[3] 重点个股资金动态 - 美埃科技获主力资金最大净流入(2105.50万元),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均呈净流出状态[3] - 盈峰环境呈现主力与游资资金流入(合计2627.38万元),散户资金大幅流出[3] - 龙源技术主力资金流入1204.40万元(占比8.88%),游资与散户资金流出[3]
环保设备板块8月1日涨1.33%,恒誉环保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6315.57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1 16:33
环保设备板块市场表现 - 环保设备板块整体上涨1.33% 领先于上证指数下跌0.37%和深证成指下跌0.17% [1] - 恒誉环保领涨板块 收盘价22.45元 涨幅5.45% [1] - 碧兴物联和青达环保分别以5.38%和5.37%的涨幅紧随其后 [1]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五个股包括盈峰环境上涨3.02% 亚米股份上涨2.93% 楚环科技上涨2.68% [1] - 跌幅最大个股为美埃科技下跌4.24% 华宏科技下跌1.12% *ST节能下跌1.07% [2] - 龙净环保微跌0.08% 收盘价66元 恒合股份持平无涨跌 [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6315.57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4575.06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1740.51万元 [2] - 久吾高科主力净流入4727.97万元 占比12.35% 居板块首位 [3] - 盈峰环境主力净流入3503.08万元 占比9.90% 同时获得游资净流入1740.46万元 [3] 成交活跃度 - 盈峰环境成交152.26万手 成交额3.54亿元 为板块最高 [1] - 华宏科技成交39.77万手 成交额5.66亿元 居成交额首位 [2] - 青达环保成交4.99万手 成交额1.35亿元 盛剑科技成交3.79万手 成交额1.02亿元 [1]
恒誉环保: “设备+运营”双轮驱动 深耕热裂解全产业链
中国证券报· 2025-07-28 05:06
行业前景 - 循环经济凭借"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优势在"双碳"目标下展现广阔市场前景 [1] - 欧盟要求2030年至少55%的塑料包装需被回收利用 40多家跨国企业成立联盟承诺投入15亿美元消除塑料垃圾 [2] - 废轮胎热裂解可生产燃料油、炭黑等产物 经济价值显著且能减少初次生产碳排放 头部轮胎企业如普利司通计划建成年处理10万吨生产线 [2] - 中国政策推动下玲珑轮胎、中国化学等企业纷纷入局废旧轮胎热裂解赛道 [2] 公司技术优势 - 热裂解行业存在"设备易结焦、进出料难以密封、产物易聚合"等技术瓶颈 多数装备无法满足工业化连续运行要求 [3] - 公司自主研发技术实现固体产物矿物油含量<0.05%或裂解率>99% 解决结焦、密封困难和产物聚合等难题 技术属国内首创并达国际先进水平 [3] - 技术及设备通过欧盟CE认证、德国TUV认证等国际权威认证 产品出口至德国、英国等10余个国家 [4] 商业模式升级 - 公司从设备供应商升级为"设备+运营"综合服务提供商 2024年控股合晟环保启动年处理20万吨废轮胎运营项目 有望成全球最大轮胎处理项目之一 [5][6] - 2021年签订1.48亿元含油危废处理BOO项目 运营期限10年 目前恩施项目已投产 浙江项目进入调试阶段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143.43万元同比大增274.69% 归母净利润827.04万元同比增150.38% 创历史同期新高 [1][6]
恒誉环保:“设备+运营”双轮破局,打造全球热裂解全产业链公司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5 14:38
公司概况 - 恒誉环保深耕热裂解领域近40年,成长为集技术、设备、运营为一体的全球领先热裂解全产业链公司 [1] - 公司通过"设备+运营"商业模式升级提升经营稳定性和可持续性,2024年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大增274 69%和150 38% [1][4] 技术与产品优势 - 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有机固体废物热解资源化处置关键技术及装备"采用无结焦技术等核心技术,固体产物中矿物油含量<0 05%或裂解率>99%,技术属国内首创并达国际先进水平 [2] - 产品通过欧盟CE认证、德国TUV认证等七大国际认证,出口至德国、英国、巴西等十余个国家,是国内少数突破海外严格技术要求的供应商 [3] 市场与政策环境 - 全球"双碳"目标推动循环经济市场空间扩大,各国对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重视度提升 [2] - 公司技术填补国内有机固废处理专用设备空白,解决热解系统结焦、密封等行业难题 [2] 业务拓展与项目进展 - 公司布局"废轮胎、废塑料、含油污泥、有机危废"领域,合作项目获省级重点项目等殊荣 [3] - 恩施州含油危废处理BOO项目已投产,合同总价预估不低于1 48亿元,履约期10年 [4] - 控股合晟环保启动年处理20万吨轮胎处置项目,有望成为全球产能规模最大的轮胎综合利用项目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6143 43万元(同比+274 69%),归母净利润827 04万元(同比+150 38%),创历史同期新高 [4]
恒誉环保: 2024年年度报告(修订版)
证券之星· 2025-07-15 19:2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55亿元,同比下降5.48%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2万元,同比下降4% [3] - 扣非净利润1383万元,同比下降8.4%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5亿元,同比增长688.3% [3] - 现金分红698.7万元,占净利润比例40.11% [1] 业务发展 - "设备+运营"双驱动模式取得进展,首个BOO项目恩施油基岩屑项目已投产 [5] - 控股合晟环保进入废轮胎综合利用运营领域 [5] - 2024年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约78% [6] - 产品线覆盖废轮胎、废塑料、污油泥、危废、医疗废弃物等处理领域 [9][10][11][12] 技术研发 - 新增国内外授权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2项,新申请专利9项 [6] - 累计拥有115项专利,其中国内发明专利37项,国际专利27项 [6] - 工业连续化有机废弃物热裂解技术装备入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推广目录 [7] - 技术应用拓展至油砂提炼、废玻璃钢、生活垃圾处理等新领域 [8] 行业环境 - 环保装备制造业2023年总产值超9700亿元,预计2025年达1.3万亿元 [15] - 废塑料化学循环市场潜力巨大,全球头部企业加速布局产能 [24] - 2022年全国工业危废产生量9514.8万吨,利用处置量9443.9万吨 [20] - 2023年国内废塑料产生量约6200万吨,回收利用率30% [22] - 生物质能开发潜力约4.6亿吨标准煤,2060年有望减碳超20亿吨 [32] 市场拓展 - 产品已出口至德国、英国、丹麦、巴西等十余个国家 [37] - 国内客户项目被列为省级重点/示范项目 [37] - 开创裂解技术在金属矿综合利用领域应用先例 [37] - 医疗废弃物、生物质处理等新兴应用领域取得突破 [30][31]
恒誉环保: 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更正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5 19:13
更正公告核心内容 - 公司对2024年年度报告中"成本分析表"部分数据进行更正 更正涉及分行业和分产品的成本构成数据录入错误 [1] - 更正不会对公司2024年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影响 其他年报内容保持不变 [1][6] 分行业成本更正 - 环保行业总成本从74,811,35924元增至90,093,02747元 同比增长2043% [3][5] - 直接材料成本占比从8097%降至7227% 金额从60,578,43439元增至65,107,62937元 [4][5] - 直接人工成本占比从277%增至399% 金额从2,070,92597元增至3,597,64030元 同比增长7372% [4][5] - 制造费用占比从1529%增至2156% 金额从11,436,85523元增至19,426,05366元 同比增长6985% [4][5] - 运保费占比从097%增至218% 金额从725,14365元增至1,961,70413元 同比增长17053% [4][5] 分产品成本更正 污油泥裂解生产线 - 总成本从6,356,02973元降至1,930,92216元 同比下降6962% [3][5] - 直接材料成本从4,643,78601元降至1,230,93829元 同比下降7349% [5] - 制造费用从919,65224元降至6,81924元 同比下降9926% [5] 废轮胎裂解生产线 - 总成本从44,318,13537元增至46,611,41759元 同比增长517% [3][5] - 运保费从69,97370元增至1,817,89187元 同比增长249796% [5] - 制造费用占比从943%增至1373% 金额从7,051,31784元增至12,369,65566元 [5] 废塑料裂解生产线 - 总成本从17,888,68379元降至9,443,30174元 同比下降4721% [3][5] - 直接材料成本从15,360,47085元降至6,836,89501元 同比下降5549% [5] 其他裂解生产线 - 总成本从6,171,52090元降至2,296,69060元 同比下降6279% [5] - 直接材料成本从4,348,40763元降至1,109,79695元 同比下降7448% [5] 裂解后产品及服务 - 总成本从76,98945元增至29,810,69538元 同比增长3862049% [5] - 直接人工成本从36,80800元增至1,511,76050元 同比增长40071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