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昊海生科(688366)
icon
搜索文档
昊海生物科技(06826)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9-16 17:17
FF305 翌日披露報表 (股份發行人 ──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股份購回及/或在場内出售庫存股份) 表格類別: 股票 狀態: 新提交 公司名稱: 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如上市發行人的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出現變動而須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主板上市規則》」)第13.25A條 /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證券 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第17.27A條作出披露,必須填妥第一章節 。 | 第一章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H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 是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6826 | 說明 | H 股 | | | | | | | A.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變動 | | | 庫存股份變動 | | | | | 事件 | | | 佔有關事件前的現有已發 | | ...
昊海生科(688366) - H股公告:翌日披露报表
2025-09-15 18:00
FF305 翌日披露報表 (股份發行人 ──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股份購回及/或在場内出售庫存股份) 表格類別: 股票 狀態: 新提交 公司名稱: 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如上市發行人的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出現變動而須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主板上市規則》」)第13.25A條 /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證券 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第17.27A條作出披露,必須填妥第一章節 。 | 第一章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H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 是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6826 | 說明 | H 股 | | | | | | | A.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 | | | | |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變動 | | | 庫存股份變動 | | | | | 事件 | ...
昊海生物科技9月15日斥资187.26万港元回购6.74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9-15 17:32
公司回购动态 - 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斥资187.26万港元回购6.74万股 [1]
昊海生物科技(06826)9月15日斥资187.26万港元回购6.74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7:31
公司回购 - 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斥资187.26万港元回购6.74万股 [1]
昊海生物科技(06826.HK)9月15日耗资187.3万港元回购6.74万股
格隆汇· 2025-09-15 17:30
公司回购动态 - 耗资187.3万港元回购6.74万股 [1] - 回购价格区间每股27.7-27.8港元 [1] - 回购执行日期为2025年9月15日 [1]
昊海生物科技(06826)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9-15 17:23
表格類別: 股票 狀態: 新提交 公司名稱: 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如上市發行人的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出現變動而須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主板上市規則》」)第13.25A條 /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證券 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第17.27A條作出披露,必須填妥第一章節 。 | 第一章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H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 是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6826 | 說明 | H 股 | | | | | | | A.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 | | | | |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變動 | | | 庫存股份變動 | | | | | 事件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數 目 | | 佔有關事件前的現有已發 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 份)數目百分比 ...
重磅!2025年中国及31省市生物医用材料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前瞻网· 2025-09-12 10:45
政策发展历程 - 中国生物医用材料政策从早期基础研究支持逐步转向产业化推动、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 通过国家规划、专项计划、监管改革等多维度措施推动技术突破与国产化进程 [1] 国家层面政策汇总 - 2015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等多部门陆续印发支持规范生物医用材料行业的发展政策 内容涉及技术发展方向、产业升级、质量审核规范、国家集采等 [3] - 2024年5月国家医保局发布通知要求深入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 按照"一品一策"原则适时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 开展人工关节全国统一接续采购 [4] - 2023年8月国务院发布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着力提高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韧性和现代化水平 增强高端医疗器械、关键技术和原辅料等供给能力 [4] - 2023年5月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 利用3年时间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 提升重大疾病诊疗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 [4] - 2022年12月药监局制定企业落实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 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4] - 2022年5月国务院明确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 国家层面开展一批脊柱类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4] - 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围绕生物医用材料等方向增强生物医药高端产品及设备供应链保障水平 [4] - 2022年4月国家卫健委明确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 包括18类耗材如单/多部件金属骨固定器械、导丝、耳内假体、脊柱椎体间固定置换系统等 [4] - 2021年9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 持续扩大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范围 [5] - 2021年4月国家医保局等八部门发布指导意见 探索完善集采政策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促进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5] - 2020年10月国家医保局推进构建全国性联盟采购机制 冠脉支架成为首批国家层面带量采购品种 [5] - 2020年1月国家卫健委印发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 列示18种待清理的高值医用耗材 [5] - 2019年10月国家药监局发布指导原则 推动和规范个性化增材制造医疗器械的创新发展 [5] - 2019年7月国务院发布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 正式拉开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序幕 [5] - 2019年5月国务院要求制定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规则 逐步统一全国医保高值医用耗材分类与编码 [5] - 2018年8月国务院推进医疗器械国产化 促进创新产品应用推广 [5] - 2018年3月国家卫计委等六部门要求实行高值医用耗材分类集中采购 逐步推行高值医用耗材购销"两票制" [6] - 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将"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关键技术产业化"认定为九大重点领域之一 推动全降解冠脉支架、心室辅助装置等创新介入产品产业化 [6] - 2016年12月国务院开展高值医用耗材、检验检测试剂、大型医疗设备集中采购 统一高值医用耗材编码标准 [6] - 2016年11月工信部等部门重点发展全降解冠脉支架、心脏瓣膜、人工关节和脊柱、3D打印骨科植入物等产品 [6] - 2016年3月国务院鼓励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加强技术创新 发展人工关节和脊柱等高端植介入产品 [6] - 2015年5月国务院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 [6] 国家层面发展规划 - 2023年8月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着力提高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韧性和现代化水平 增强高端医疗器械、关键技术和原辅料等供给能力 [9] - 2023年5月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利用3年时间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 提升重大疾病诊疗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 [9] - 2022年1月"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支架瓣膜、心室辅助装置、颅骨材料、神经刺激器、人工关节和脊柱等高端植入介入产品 发展重组胶原蛋白类、可降解材料等生物医用材料 [9] - 2021年12月"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完善创新医疗器械审批流程 建立公立医疗机构医疗器械配备标准 推进国产替代进程 [9] - 2017年5月"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重点开发可承载骨诱导修复材料、可吸收骨固定产品、高耐磨长耐久新型人工髋、人工膝及人工椎间盘等产品 [9] - 2017年1月将"植介入生物医用材料及服务"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 [9] 国产替代政策支持 - 2016年国务院明确国产药品和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要求的 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 [10] - 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为国产神经介入器械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10] - 逐步推行高值医用耗材购销"两票制" 即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 [10] -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底 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 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 [10] 省市层面政策汇总 - 北京2023年9月提出重点发展石墨烯材料、超导材料、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等 发展新型骨科、口腔和心脑血管等方面的修复与材料制造技术 [13] - 上海2021年12月推进生物医用材料迭代提升和前沿技术研究 加快高端影像诊断装备、高性能体外诊断设备等配套关键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突破 [13] - 广东2022年11月着力做优做强生物医用材料等细分领域 打造特色产业链条 [13] - 深圳2023年9月重点聚焦植介入治疗器械及关键原材料、组织工程材料等生物医用材料 对依托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研发项目给予不超过3000万元资助 [13] - 云南2022年3月开展骨科器械等高端耗材的研发和生产 [13] - 安徽2015年2月实行药品耗材全省统一招标或集中限价、网上集中采购交易 [13] - 重庆2021年7月推进骨科、心血管、眼科、微创介入与植入高值耗材产品产业化 [13] - 江苏2019年7月全面实施阳光采购 积极推进组团联盟集中采购 [14] - 江苏2020年3月建立全省统一的医用耗材阳光采购目录 [14] - 湖南2023年9月全面实施阳光采购 推进带量采购 开展组团联盟采购 [14] - 浙江2021年7月采用省级集中带量采购和市级联合集中带量采购两种形式 [14] 省市发展目标 - 安徽、广西、江苏、湖南、浙江均出台政策推进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等生物医用材料集中采购 [14] - 北京、上海、广东、云南、重庆等地出台政策鼓励加强生物医用材料研发生产 [14]
昊海生科(688366) - H股公告:2025中报
2025-09-08 18:15
2025 中報 目 錄 | | 頁數 | | --- | --- | | 公司資料 | 2 | | 中期業績摘要 | 4 | |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 5 | | 中期簡明綜合損益及其他綜合收益表 | 22 | | 中期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 | 24 | | 中期簡明綜合權益變動表 | 26 | | 中期簡明綜合現金流量表 | 28 | | 中期簡明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 30 | | 其他資料 | 52 | | 釋義 | 62 | | 技術詞彙 | 65 | 執行董事: 侯永泰博士 (主席) 吳劍英先生 (總經理) 陳奕奕女士 唐敏捷先生 (財務總監) 非執行董事: 游捷女士 黃明先生 魏長征先生 (職工代表) 獨立非執行董事: 沈紅波先生 姜志宏先生 蘇治先生 楊玉社先生 授權代表 黃明先生 趙明璟先生 公司資料 第六屆董事會 蘇治先生 (主席) 吳劍英先生 黃明先生 姜志宏先生 沈紅波先生 提名委員會 姜志宏先生 (主席) 侯永泰博士 沈紅波先生 蘇治先生 游捷女士 聯席公司秘書 田敏女士 趙明璟先生 (香港公司治理公會資深會員) 審計委員會 沈紅波先生 (主席) 姜志宏先生 蘇治先生 楊玉社先生 游捷女士 ...
昊海生物科技(06826)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8 16: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人民币1292.64百万元,同比下降7.48%[7][9][11] - 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人民币211.07百万元,同比下降10.29%[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11.07百万元,同比下降10.29%[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04.21百万元,同比下降11.35%[14] - 每股基本盈利人民币0.91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01元[7] - 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292.64百万元,同比下降104.47百万元,降幅7.48%[52] - 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人民币211.07百万元,同比下降24.21百万元,降幅10.29%[56] - 公司收入为129.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5%[72] - 期内利润为20.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72] - 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0.91元人民币[7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21.1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3.53亿元人民币下降10.3%[78][77] - 公司收入12.9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3.97亿元下降7.4%[91] - 客户合约收入同比下降7.5%至12.9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3.97亿元人民币)[94] - 母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利润为2.1106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3%[108]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减少0.57%至232,526,846股[10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开支人民币98.40百万元,同比下降21.53%,占收入比重7.61%[7][13] - 研发开支为人民币98.40百万元,同比下降27.00百万元,降幅21.53%[54] - 研发成本为9.8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5%[72] - 研发成本同比下降21.5%至0.98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25亿元人民币)[98] - 雇员福利开支同比增长4.5%至3.44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3.30亿元人民币)[98] - 本期间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24.2%至0.34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0.45亿元人民币)[102] - 2025年上半年已付所得税4.5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22亿元人民币减少12.8%[80] - 期内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拨备为5785.3万元人民币[109] 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线表现 - 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收入人民币573.27百万元,占比44.35%,同比下降9.27%[11] - 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73.27百万元,同比下降9.27%[16] - 玻尿酸产品收入为人民币345.82百万元,同比下降16.77%[17][21] - 射频及激光设备产品收入为人民币135.42百万元,同比下降0.03%[17][23] - 人表皮生长因子产品收入为人民币92.03百万元,同比增长13.78%[17] - EndyMed Pro高频皮肤治疗仪国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3.15%[23] - Intensif治疗头国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6.37%[23] - EndyMed Pro黄金微针产品销往全球50多个国家,并通过美国FDA认证、欧盟CE认证及中国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24] - 公司人表皮生长因子产品“康合素”实现收入人民币92.03百万元,同比增长13.78%[25] - “康合素”2024年市场份额为26.96%,稳居国内市场第二[25] - 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线收入同比下降58.55百万元,降幅9.27%[52] - 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收入同比下降9.3%至5.7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6.32亿元人民币)[94] 眼科产品线表现 - 眼科产品收入人民币366.15百万元,占比28.33%,同比下降18.57%[11] - 公司眼科产品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66.15百万元,同比下降18.57%[27] - 公司眼科黏弹剂产品2024年市场份额从46.98%增长至51.42%,连续十八年位居中国市场份额首位[27] - 白内障手术产品线营业收入人民币164.55百万元,同比下降28.73%,其中人工晶状体收入人民币126.81百万元下降29.81%,眼科黏弹剂收入人民币37.74百万元下降24.84%[28] - 中端预装式非球面人工晶状体销量同比增长73.82%,销售收入占比从13.11%增长至29.36%[29] - 近视防控与屈光矫正产品线营业收入人民币184.83百万元,同比下降7.76%,其中视光材料收入人民币106.61百万元基本持平,视光终端产品收入人民币78.21百万元下降16.02%[30] - “迈儿康myOK”品牌角膜塑形镜处方片销量同比增长18.39%,“童享”品牌同比增长86.01%[31] - 眼科产品线收入同比下降83.51百万元,降幅18.57%[52] - 眼科产品收入同比下降18.6%至3.66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4.50亿元人民币)[94] 骨科产品线表现 - 骨科产品收入人民币225.95百万元,占比17.48%,同比下降2.53%[11] - 公司骨科产品营业收入为225.95百万元同比下降2.53%[41] - 玻璃酸钠注射液营业收入158.616百万元占比70.2%同比增长6.3%[42] - 医用几丁糖营业收入67.332百万元占比29.8%同比下降18.49%[42] - 公司骨科关节腔注射产品市场份额达44.43%连续十一年居首[39] 防黏连及止血产品线表现 - 防黏连及止血产品收入人民币109.98百万元,占比8.51%,同比大幅增长59.68%[11] - 防黏连及止血产品业务收入109.98百万元,同比增长59.68%[45] - 医用几丁糖收入26,721千元,同比下降12.37%[45] - 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收入25,454千元,同比下降7.35%[45] - 胶原蛋白海绵收入13,955千元,同比增长27.93%[45] - 猪源纤维蛋白黏合剂产品"康瑞胶"收入43,846千元[46] - 胶原蛋白海绵受益于"3+N"联盟集采中选带动销量增长[46] - 康瑞胶产品被纳入上海市生物医药"新优药械"产品目录[46] - 防黏连材料市场份额为25.87%,是中国最大供应商[44] - 防黏连及止血产品线收入同比增长41.10百万元,增幅59.68%[52] - 防粘连及止血产品收入同比大幅增长59.7%至1.10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0.69亿元人民币)[94] 毛利率 - 整体毛利率70.11%,与去年同期70.38%相比保持稳定[11] - 整体毛利率为70.11%,与去年同期70.38%基本持平[53] 现金流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614.29百万元,较年初下降498.62百万元[65]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56.1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2.6%[75] - 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0.2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2.85亿元人民币下降7.8%[80]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56.40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净流入15.87亿元人民币[80]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1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1.13亿元下降44.8%[82]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2.4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33亿元扩大87.4%[8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44.8%至6.14288亿元人民币[120]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资产总额为人民币7,185.80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0.90%[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人民币5,611.60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0.65%[14] - 总负债为人民币1303.54百万元,资产负债比率18.14%,较年初上升1.23个百分点[64] - 流动比率为3.73,较年初4.22有所下降[58]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33.9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4.6%[75]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58.8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2.3%[75]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流动部分为32.2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5.6%[75] - 非控股权益为27.0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20.8%[76] - 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74.0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3%[75] - 2025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588.2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05.58亿元人民币下降2.9%[78][77] - 非流动资产29.1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29.07亿元基本持平[92]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增加2.33%至17.40253亿元人民币[109] - 其他无形资产账面净值减少8.15%至5.43188亿元人民币[11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股权投资增加2.14%至5.07181亿元人民币[111] - 存货总额增加3.54%至5.57294亿元人民币[114]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增加4.59%至3.39174亿元人民币[115] - 贸易应付款项增加12.7%至7000.2万元人民币[121]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80.711百万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88.035百万元人民币,增长22.3%[123] - 应付股息为54.605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无此项[123]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48.427百万元人民币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39.765百万元人民币,减少1.9%[125] - 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的银行借款为305.159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285.959百万元人民币增加6.7%[125] - 库存股份从2024年12月31日的228.341百万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311.121百万元人民币,增长36.3%[127] - 合约承诺中厂房及机器从2024年12月31日的439.126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71.846百万元人民币,减少15.3%[130]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租赁负债除外)的公允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6.738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89.365百万元人民币,下降16.3%[134] - 金融负债-或有代价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均为4.5百万元人民币,无变化[134]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103,608千元,较期初人民币87,846千元增长17.9%[136][137]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人民币6,069千元,较期初人民币8,170千元下降25.7%[136][137] - 公司指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股权投资为人民币507,181千元,较期初人民币496,561千元增长2.1%[136][137] - 公司金融负债或有代价为人民币4,500千元,与期初持平[137][138] - 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租赁负债除外)公允价值为人民币89,365千元,较期初人民币106,738千元下降16.3%[138][139] 借款和融资活动 - 新增银行借贷2.0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5600万元增长268.6%[82] - 偿还银行借贷及其他借款2.0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886万元增长625.8%[82] 股东回报和股份购回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40元(含税)[7] - 2025年上半年宣派股息13.7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6.70亿元人民币减少17.8%[78][77] - 2025年上半年购回A股及H股支出8.2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11亿元人民币增加35.5%[78][77] - 购回A股及H股8278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6111万元增长35.4%[82] - 拟派中期股息每股0.40元人民币,总额0.91亿元人民币[104] - 公司派发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40元,总计人民币91,493.2千元[144] - 公司以总代价约73.335百万元人民币购回1,339,675股A股,占总股本约0.5745%[127] - 公司注销612,600股H股,总代价约人民币14,344千元,已发行股份由233,193,695股减少至232,581,095股[140] - 公司于香港联交所回购H股合计416,700股,总金额10,112.235千港元[146] - 公司于上交所回购A股合计1,339,675股,总金额73,329.304千人民币[147] 资本支出和投资 - 2025年上半年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8.6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2.21亿元人民币减少60.9%[80] 保留溢利和储备 - 2025年6月30日保留溢利为293.8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80.01亿元人民币增长4.9%[78][77] - 2025年6月30日综合储备为56.9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6.30亿元人民币增长1.1%[78][77] 其他收入及收益 - 其他收入及收益同比增长17.8%至0.54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0.46亿元人民币)[97] 各地区市场表现 - 中国大陆收入10.7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1.80亿元下降8.9%[91] - 欧洲收入8304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7492万元增长10.8%[91] - 美国收入5912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6617万元下降10.7%[91] 股权结构和股东信息 - 公司股本结构为A股194,051,855股(83.434%)及H股38,529,240股(16.566%)[145] - 蒋伟直接及被视为持有总计109,186,000股A股,占A股总数约56.26%,占股份总额约46.82%[149] - Prudence Investment Management持有1,969,600股H股,占H股总数5.03%,占股份总额0.84%[150] - 游捷直接持有40,320,000股A股(占A股总数20.78%),并被视于蒋伟持有的68,866,000股A股中拥有权益[154][159] - 侯永泰持有8,408,764股A股,占A股总数4.33%,占股份总额3.61%[154] - 吴剑英持有8,495,717股A股,占A股总数4.38%,占股份总额3.64%[154] 股权激励计划 - 2021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经调整后可发行A股数为2,520,000股[158] -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激励计划可发行股份数为214,008股A股,占期内已发行A股加权平均数0.11%[158] - 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经多次调整,最终定为每股人民币65.96元[160]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214,008股因有效期于2025年3月10日届满而失效[163]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授予日A股收盘价为每股人民币92.25元[162]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第一个归属期每股人民币20.33元,第二个归属期每股人民币26.96元[166] - 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225,002股于2025年6月30日已授予但未归属[165] - 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授予日A股收盘价为每股人民币81.90元[165] - 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第一个归属期每股人民币13.36元,第二个归属期每股人民币19.55元[166] - 2022年3月11日首次授予1,440,000股限制性股票,占激励计划总数的80%[177] - 2022年11月16日预留授予360,000股限制性股票,占激励计划总数的20%[179] 公司治理 - 审计委员会于报告期内召开四次会议审议财务报告及内部控制事项[169] - 公司董事及监事于2025年6月10日发生多项职务变动[170] - 主要管理层人员薪酬总额从2024年6月30日的4.447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239百万元人民币,减少4.7%[133] 历史事件和背景信息 -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为每10股转增4股[177] - 报告期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期间[179] 行业和市场背景 - 中国
昊海生科:关于参加2025年半年度科创板生物制品及CXO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05 19:41
公司活动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15日15:00-17:00参加上海证券交易所主办的2025年半年度科创板生物制品及CXO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 [2] 行业活动信息 - 上海证券交易所主办科创板生物制品及CXO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 [2] 信息来源 - 公司通过证券日报发布公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