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昊海生科(688366)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医疗美容用户画像分析:男性医美需求激增,出境医美趋热
前瞻网· 2025-07-03 16:54
医美行业消费特征分析 - 超过半数消费者年度医美消费金额集中在1-5万/年 涵盖基础护肤 轻医美项目到中等复杂度整形美容项目等多种类型 [1] 医美消费区域分布 - 一线城市以约69%占比位居医美消费榜首 得益于医疗资源集中 技术前沿 居民消费能力与观念先进 [3] - 二线及以下城市逐步崛起 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有望成为医美市场新增长极 [3] 医美消费年龄特征 - 消费者平均年龄约为35岁 经济稳定 对自身形象管理要求高 [5] - 超过72%高端消费者年龄分布在30岁以上 消费观念成熟 关注项目品质 安全性和效果 [5] 男性医美需求趋势 - 43%男性消费者计划未来增加医美消费金额 反映对自我形象管理重视程度提升 [7][8] 出境医美需求 - 日韩医美热度反超港澳台地区 高价轻医美项目成为出境医美关注重点 [10] - 2024年约31%中高收入人群有出境医美计划 [10]
华润医药联姻昊海生科,双巨头构建医美全链路
观察者网· 2025-07-03 16:15
战略合作核心 - 华润医药与昊海生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构建"研发-生产-渠道"全链路合作体系,整合华润全国28个省级区域的OTC网络与昊海生科产业化基地优势[1] - 合作聚焦医美领域创新协作,华润医药借此切入注射类医美产品领域,补全产业链布局[1][4] - 昊海生科通过合作获得华润覆盖全国的渠道资源,解决自建销售团队成本高的问题(2025年Q1销售费用率31.34%,同比+0.54pct)[2][4] 公司优势互补 - 华润医药是国内最大非处方药制造商,拥有深度渗透的医疗机构、药店及终端市场网络[1][2] - 昊海生科是"医美三剑客"之一,2024年医美产品毛利率达77.47%,自主研发的有机交联玻尿酸产品"海魅月白"为全球首创[1][2] - 昊海生科2024年医美业务营收11.95亿元(占比44.38%),其中玻尿酸产品贡献7.42亿元(占医美板块62.05%),同比增长23.23%[2][3] 行业市场前景 - 中国医美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4108亿元,非手术类轻医美年增速超15%[1][6] - 注射类医美治疗未来五年CAGR预计20%-30%,能量源类医美CAGR预计15%-20%[8] - 传统药企加速布局医美:九州通2024年医美业务营收8.51亿元(+120.47%),覆盖10560家机构[6][7] 技术及产业趋势 - 国产替代加速,昊海生科已形成玻尿酸、射频及激光设备的四大品类矩阵[7] - 行业向品牌化、连锁化发展,九州通机构网络覆盖率近60%,昊海生科医美业务年复合增长率111.64%[7] - 监管趋严推动行业规范,2022年起多部门联合整治"三黑"问题[6]
昊海生科(688366) - 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第二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A股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7-02 17:47
证券代码:688366 证券简称:昊海生科 公告编号:2025-034 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第二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 A 股股份的进展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书》(公告编号:2024-042)。 公司 A 股 2024 年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完毕后,本次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 公司 A 股股份价格上限由不超过 89.71 元/股(含),调整为不超过 89.31 元/股(含)。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 2024 年 10 月 11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 披露的《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 2024 年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调整 回购 A 股股份价格上限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56)。 公司 A 股 2024 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完毕后,本次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 司 A 股股份价格上限由不超过 89.31 元/股(含),调整为不超过 88.72 元/股(含)。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 2025 年 7 月 1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 ...
预见2025:《2025年中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7-02 11:44
产业概况 - 医美注射类产品主要包括玻尿酸类、胶原蛋白类、再生材料类和肉毒素类,其中玻尿酸、胶原蛋白和再生材料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的整形美容用注射材料,而肉毒素属于医疗用毒性药品范畴 [1] 产业链剖析 - 产业链上游包括透明质酸、重组胶原蛋白、聚左旋乳酸等原材料及预灌封注射器等器械制造 - 中游为产品研发与制造环节,包括玻尿酸填充剂、胶原蛋白填充剂等 - 下游销售渠道包括公立医院和私立连锁机构 [2] - 上游代表企业有华熙生物、福瑞达、阜丰集团等 - 中游代表企业包括华熙生物、昊海生科、爱美客等 [5] 产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90年代市场依赖进口产品,2008年首个进口玻尿酸填充剂获批,2009年首款国产玻尿酸逸美上市 - 2015年国产玻尿酸市场份额超30%,形成华熙生物、爱美客、昊海生科三巨头格局 - 2019年再生材料进入临床,2021年再生医美产品获批上市 - 2025年新型材料如羟基磷灰石和琼脂糖获批,推动产品多元化 [6][8] 行业政策背景 - 2019年药监局发布《透明质酸钠类面部注射填充材料临床试验指导原则》,规范玻尿酸等产品要求 - 2022年《关于医用透明质酸钠产品管理类别的公告》细化玻尿酸产品管理 - 2024年《整形美容用透明质酸钠类注射填充剂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强化产品注册要求 [9][11][1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医美注射材料市场规模约346亿元,同比增长28.6%,2021-2024年CAGR为31.3% [14] - 玻尿酸和肉毒素市场占比最高,2024年分别占36%和29% [16][17] - 2024年玻尿酸市场规模约125亿元,同比增长21.4%,CAGR为25.0% [19] - 2024年肉毒素市场规模约99亿元,同比增长22.2%,CAGR为29.1% [20] 行业竞争格局 - 玻尿酸主要竞争企业包括华熙生物、爱美客及昊海生科 - 胶原蛋白主要竞争企业包括锦波生物、巨子生物及斐缦 - 再生材料主要竞争企业包括长春圣博玛、爱美客及华东医药 - 肉毒素国内仅兰州生物一家企业获批 [23] - 产业链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其次为广东省、江苏省等地 [25] 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 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937亿元,技术驱动、合规先行、消费分级等将成为核心特征 [28] - 技术层面:长效化与精准化趋势明显,玻尿酸维持期延长至18-24个月,肉毒素纯度提升至99.9% - 行业格局层面:药企跨界进入市场,2024年医美领域融资超11亿元,80%流向注射材料企业 - 政策监管层面:审批门槛提高,注射材料全部按III类医疗器械监管,平均审批周期延长至5-8年 [32]
【前瞻分析】2014-2023年全球医疗美容疗程量变化情况
搜狐财经· 2025-07-01 16:41
行业政策方向 - 国家持续关注医疗美容行业健康发展,颁布多项政策规范机构设立标准、人员配备、设备维护及日常运营管理[1] - 2025年5月市监局发布《医疗广告监管工作指南》,禁止医美广告制造容貌焦虑及向未成年人推广非治疗性项目[2] - 2024年2月卫健委等十部门联合开展医疗执业专项整治,重点监管医美、辅助生殖等领域[2] - 2023年12月发改委支持横琴粤澳合作区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境内外知名医美机构落户[2] - 2023年6月药监局加强医疗器械安全监管,重点交流医美器械质量[2] - 2023年4月市监局提出优化医美市场主体准入管理,建立常态化监管体系[2] - 2023年4月国务院要求打击非法医美行为,加强市场监管[2] - 2023年2月国务院推动数字健康建设,规范互联网诊疗发展[2] - 2022年11月药监局明确含透明质酸钠的注射材料按医疗器械管理[3] - 2021年11月市监局规定医美广告发布需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3] 区域发展动态 - 2024年宁波医美产业排名从第23位跃升至第8位,成为年度黑马,受益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规划及人才引进政策[4] 全球市场数据 - 2023年全球外科及非外科医美手术总量达3490万例,同比增长3.4%,其中外科手术1580万例,非外科手术1910万例[5] - 过去四年全球医美手术总量增长40%[5] - 美国2023年医美手术量610万例全球第一,巴西330万例第二[10]
XD昊海生: 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调整回购A股股份价格上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1 00:24
回购股份价格上限调整 - 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回购A股股份价格上限由不超过89.31元/股调整为88.72元/股,调整起始日为2025年6月30日 [1] - 本次调整基于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00元(含税) [2] - 调整后的回购价格上限计算公式为(调整前的回购价格上限-每股现金红利)/(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经计算得出88.72元/股 [3][4] 回购方案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4年8月16日通过第二期回购方案,拟回购资金总额1-2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89.71元/股,期限12个月 [1] - 2024年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回购价格上限已从89.71元/股调整为89.31元/股 [2] - 按最新88.72元/股上限测算,回购股份数量约为112.71万-225.43万股,占总股本0.48%-0.97% [5] 权益分派实施情况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A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27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6月30日 [3] - 实际参与权益分派的A股股份为190,203,760股,虚拟分派的现金红利约为0.58810元/股 [4] - 本次仅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流通股份变动比例为0 [4]
昊海生科(688366) - 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调整回购A股股份价格上限的公告
2025-06-30 17:01
权益分派 - 2024年度每10股派现金红利6元(含税)[5] - A股权益登记日2025年6月27日,除权除息日6月30日[6] - 截至登记日,A股总股本194,051,855股,参与分派190,203,760股[8] 股份回购 - 2024年8月通过回购方案,资金1 - 2亿元[3] - 2025年6月30日起回购价上限调为88.72元/股[2] - 按上下限测算,回购股份占总股本0.48% - 0.97%[8]
昊海生科:与华润医药战略合作 将在医美领域建立“研发-生产-渠道”全链路合作
快讯· 2025-06-30 13:24
昊海生科今日官微消息,近日,昊海生科与华润医药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正式举行,双方宣布将聚焦 医美领域创新协作,拓展中国医美产业新蓝海。华润医药将充分发挥其千亿级渠道网络优势,加速昊海 生科核心产品的临床价值转化与市场覆盖率,将建立"研发-生产-渠道"全链路合作体系。资料显示,华 润医药是国内第一大非处方药(OTC)制造商,业务网络覆盖全国28个省级区域。(人民财讯) ...
贴牌玻尿酸:危脸的医美生意
医美行业"贴牌玻尿酸"现象 - 医美机构通过"贴牌玻尿酸"模式将正规品牌用于低价线上引流,实际使用自有贴牌产品替换[1] - 近期海关查获15337支未申报注射用医美产品,玻尿酸针剂为走私重灾区[1] - 非法产品逃避监管且质量参差,可能导致消费者面部溃烂甚至毁容[2] 贴牌玻尿酸的市场现状 - 医美用玻尿酸生产资质稀缺,国内仅15家本土企业布局,华熙生物(26.7%)、爱美客(13.3%)、昊海生科(13.3%)为TOP3[8][9] - "一证多牌"政策允许同一注册证覆盖多个品牌,2024年市场涌现超25种定制品牌[10][15] - 头部医美机构如美莱、艺星等推出多款贴牌产品,价格从1380元至12800元不等[17] 暴利商业模式 - 华熙生物2018年玻尿酸生产成本12元/毫升,出厂价267元/毫升,终端售价溢价可达10倍以上[18] - 美莱机构贴牌产品"瑞娅"(2680元)较市场同类溢价1.1倍,"伊诗芙"(3680元)溢价达5倍[19] - 机构通过"独家定制"等营销话术包装同质化产品,仅更换包装和含量[17] 监管盲区与违规风险 - 部分机构涉嫌使用无证产品,如美莱被投诉销售"概颜"等未在药监局备案的产品[27][29] - 国家药监局2022年明确禁止玻尿酸委托生产,2024年再次强调该规定[35][36] - 机构存在线上宣传正规品牌、线下替换为贴牌产品的操作模式[40] 行业影响与发展趋势 - 贴牌模式源于暴利诱惑、价格战和监管缺位,但可能危及行业公信力[41][43] - 2025年市场面临环境趋冷、消费者认知提升和监管收紧三重压力[44] - 可持续发展需建立在产品力、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基础上[44]
昊海生科: 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02:34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楼国梁当前持股8,611,661股,占总股本比例3 69%,其中6,151,186股为IPO前取得,2,460,475股通过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获得 [1][2] - 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3,000,000股(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各不超过1,5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 6432% [1][2] - 减持期间为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9月29日,减持价格根据二级市场价格确定 [1][2] 股东持股背景 - 楼国梁于2021年7月7日起不再为公司5%以上股东,本次减持基于科创板上市时的公开承诺 [2] - 最近一次减持发生在2023年2月23日至2023年2月23日期间,减持973,889股(占当时总股本0 5686%),价格区间100 00-105 50元/股 [2] - 股东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持股总数的25%,且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 [3] 减持合规性 - 本次减持计划与上市时承诺一致,不属于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减持首发前股份的情形 [4] - 减持将严格遵守《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