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大高科(688367)
icon
搜索文档
工大高科:关于变更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7 20:47
保荐代表人变更 - 国元证券变更工大高科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 原保荐代表人夏川因工作调整不再负责该项目 由张领然接替[1] - 变更后保荐代表人袁大钧与张领然将继续履行持续督导职责[1] 持续督导安排 - 国元证券作为工大高科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保荐机构 持续督导期至2024年12月31日结束[1] - 因公司募集资金尚未使用完毕 国元证券仍需对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履行持续督导义务[1]
工大高科:总经理拟减持不超0.3424%公司股份
新浪财经· 2025-08-27 17:56
公司高管减持 - 公司董事、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程运安持股比例为2.89% [1] - 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不超过30万股 [1] - 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3424% [1] 减持原因 - 减持原因为高管自身购房需求 [1]
工大高科: 工大高科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7:20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以现场方式召开 由监事会主席姜志华主持 [1] - 会议通知及议案材料于2025年8月16日通过邮件送达全体监事 [1] - 应出席监事3人 实际出席监事3人 会议程序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 半年度报告审议结果 - 监事会全票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 表决结果为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1][2] - 报告内容被认定真实准确完整 无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 [1] - 报告编制程序符合法律法规 公允反映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监事会全票通过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表决结果为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2] - 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符合法律法规 实行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 [2] - 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或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 使用情况与披露内容一致 [2]
工大高科(68836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16:50
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 - 营业收入为9736.21万元,同比下降20.69%[26][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2.9万元,同比下降33.00%[26][2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27.24万元,同比下降54.26%[26][2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股,同比下降30.77%[27][2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8%,同比下降0.69个百分点[27][2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9736.21万元,同比下降20.69%[5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2.9万元,同比下降33.0%[57]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9,736.21万元,同比下降20.69%[10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2.90万元,同比下降33.00%[100]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69%至97,362,108.01元,主要因行业周期性调整及市场竞争压力[103]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3%至9271.9万元(2024年半年度:1.22亿元)[177] - 净利润同比下降33.3%至761.1万元(2024年半年度:1140.3万元)[178] - 净利润同比下降32.9%,从11,388,097.25元降至7,640,116.49元[174] - 综合收益总额为764.0万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部分为762.9万元[186] - 母公司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7,610,906.36元[191] - 母公司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1,402,600.93元[193]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1.70%至69,458,961.87元,与收入减少同步[10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7.70%至9,993,135.80元,因股份支付及薪酬减少[10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7.7%至999.3万元(2024年半年度:1214.2万元)[177]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7.7%,从12,142,444.27元降至9,993,135.80元[174] - 财务费用同比改善74.1%至收益15.4万元(2024年半年度:收益59.6万元)[177]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改善74.5%至收益63.6万元(2024年半年度:损失249.2万元)[178] 财务表现: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7.46万元,同比上升55.45%[26][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7.4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7.50万元[10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5.45%至3,574,574.62元,因支付税费减少[10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44.19%至-102,106,250.13元,因购买理财及支付固定资产款项[10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5.5%至357.5万元(2024年半年度:230.0万元)[18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激增138.0%至4.17亿元(2024年半年度:1.75亿元)[18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35.6%至9472.1万元(2024年半年度:1.47亿元)[180]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现金同比激增136.2%至3.85亿元(2024年半年度:1.63亿元)[18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82.4%,从2024年上半年的176.4万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98.1万元[18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36.0%,从2024年上半年的1.45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9308.0万元[183]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下降69.2%,从2024年上半年的1.27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911.5万元[18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876.3万元净流入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1.02亿元净流出[18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422.3%,从2024年上半年的3047.9万元净增加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9823.5万元净减少[18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48.2%,从2024年上半年的1.36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040.0万元[184]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7.48亿元,同比下降4.71%[26] - 货币资金减少56.58%至76,485,542.71元,因购买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10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129.06%至144,987,530.29元,因购买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104] - 在建工程增长73.66%至48,564,746.58元,因工业铁路信号装备产业园建设[104] - 应付账款减少25.94%至116,465,258.09元,因支付供应商货款增加[104] - 其他应付款增长716.02%至15,009,424.19元,因2024年应付股利未发放[105] - 货币资金减少至7648.55万元,较期初1.76亿元下降56.6%[166]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至1.45亿元,较期初6329.62万元增长129.1%[166] - 应收账款降至1.97亿元,较期初2.14亿元减少8.1%[166] - 在建工程增至4856.47万元,较期初2796.55万元增长73.7%[167] - 应付账款降至1.16亿元,较期初1.57亿元减少25.9%[167] - 未分配利润降至2.14亿元,较期初2.16亿元减少0.9%[168] - 资产总额降至7.48亿元,较期初7.85亿元减少4.7%[168] - 负债总额降至1.54亿元,较期初1.89亿元减少18.5%[168] - 母公司货币资金降至7355.07万元,较期初1.72亿元下降57.2%[169] - 公司总资产从782,430,972.04元下降至744,417,101.26元,减少4.9%[170][171] - 在建工程大幅增长73.7%,从27,965,463.19元增至48,564,746.58元[170] - 合同负债增长30.2%,从3,392,935.99元增至4,416,630.17元[170] - 应付账款下降26.8%,从156,943,472.08元降至114,866,584.27元[170] - 其他流动资产下降6.1%,从21,958,132.81元降至20,608,980.34元[170] - 合同资产增长14.9%,从8,674,058.70元增至9,963,083.31元[17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47.4%至7333.2万元(2024年半年度:1.39亿元)[18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未分配利润同比下降1.0%,从2024年上半年的2.16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14亿元[186] - 所有者权益合计同比下降1.7%,从2024年上半年的5.97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95亿元[186] - 公司本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76,168,275.04元[188]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1,386,750.23元[188] - 公司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571,333.80元[188] - 公司对所有者分配利润8,736,312.00元[188] - 公司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增至579,391,394.09元[189] - 母公司2025年半年度对股东分配利润9,638,706.00元[192] - 母公司2024年半年度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571,333.80元[193] - 母公司2024年半年度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77,524,213.74元[193] 业务与产品 - 公司核心业务涉及智能矿山工业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17] - 公司产品需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安标证)及防爆合格证[17]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铁路信号控制与安全调度、智能化矿山建设解决方案专业提供商[33] - 公司是国标《煤矿井下机车车辆运输信号设计规范》(GB50388-2016)的主持制订单位[40] - 公司在地面工业铁路领域产品较早研制应用且技术水平领先[40] - 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工业铁路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细分市场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领先企业[40] - 核心产品GKI-33e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5] - 矿用轨道运输监控系统KJ293(A)获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47] - 业务覆盖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并进入国际市场[43] - 产品应用于矿山、冶金、石化、港口、电力五大支柱行业[44] - 矿井系统预留5G接口可无缝融入5G网络[47] - 公司通过公开投标方式直接面向大型国有工矿企业销售[55] - 信息系统集成业务客户主要为教育、医疗、政务领域单位[56] - 单轨吊无人驾驶系统KJZ22已在数十家大型煤矿和金属矿山成功应用[60] - 公司地面工业铁路信号控制产品获得SIL4认证产品2项、SIL2认证产品1项[69] - 公司获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36项、防爆合格证31项、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24项[69] - 公司产品在数百个铁路站场应用并覆盖矿山冶金石化港口电力等领域[68] - 公司盛视F1.0工业视觉大模型完成与DeepSeek-R1/V3等大模型对接[60][65]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2项平台技术和18项产品技术[75] - 工业智能感知与分布式实时控制技术为自主研发平台技术[75] - 工业嵌入式系统与控制软件开发技术为自主研发平台技术[75] -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获得国际最高等级安全完整性SIL4认证[76] -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获得31项[76] - 基于轨道电路与DGPS系统实现机车和车皮精确位置追踪[76] - 采用UWB无线通信实现工业环境下移动目标定位[76] - 一体化双频复合电子标签解决车皮物料远距近距识别问题[77] - 铁路运输物流智能调度系统实现车辆位置跟踪和计划智能编排[77] - 铁路车辆摘挂作业电子感应器实现自动挂接状态判断[77] - 通过二取二运算提高ATS服务系统安全性及可用性[77] - 通过双速度传感器比较实现空转/打滑判断确保测速准确性[77] - 基于状态图方式实现半自动闭塞联锁逻辑提高系统可靠性[77] - 全等级轨道电压检测装置采用二取二结构,两个独立且隔离的运算通道提高检测可靠性和安全性[78] - 工业铁路GIS地图生成技术自动精确测绘轨道线及绝缘点GPS坐标,大幅减少测绘成本和难度[78] - 矿井运输监控系统调度技术通过地面调度服务器发送配矿调度指令,提高装矿效率和合格率[78] - 矿井机车无人驾驶技术通过无源信标读卡器实现精确位置自动调整,提高定位精度[78] - 矿井综合自动化信息系统集成技术集中全矿所有数据,依据联动预案实现信息共享及控制联动[78] - 矿用电动/气动转辙机一体化安全控制技术采用双MCU作为控制核心,内嵌软件冗余计算,故障时自动进入安全工作模式[79] - 轨道目标检测技术结合激光雷达与图像识别,实现低照度环境下障碍物检测,保证行车安全[79] - 车辆和现场设备故障在线检测与分析技术通过电器隔离实现短路故障保护,故障解除可自识别与恢复[79] - 现实环境与虚拟仿真相结合的调试技术通过界面控件设计测试用例,提升测试软件易用性、易扩展性和易维护性[79] - 安全相关产品生产过程使用模拟驾驶平台、车辆模拟器等陪试平台模拟真实负载环境[79] - 公司主要经营活动为工业铁路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94]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53%,同比增加0.01个百分点[27] - 研发投入总额为830.88万元,同比下降20.55%[83][8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53%,与上年基本持平[83] - 研发人员数量为74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37.95%[91]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672.67万元,平均薪酬为9.09万元[91]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为94.59%(博士4.05%,硕士33.78%,本科56.76%)[91] - 30-50岁研发人员占比为63.51%(30-40岁43.24%,40-50岁20.27%)[91] - 公司产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重大奖项[41] - 公司主持了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工信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4项等重大科研项目[41] - 公司主持制订国家标准1项,参与制订国家标准5项[41] - 公司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认定7项[41] - 公司已取得授权发明专利83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51项[64] - 公司承担了6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并主持制订国家标准1项、参与制订国家标准5项[64] - 公司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4岁并荣获安徽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62] - 公司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及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64] - 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06项,其中发明专利83项,软件著作权51项[81]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81] - 公司2008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80] - 在研项目"铁路站场智能无人化作业系统"总投资3000万元,累计投入2691.65万元[87] - 在研项目"矿井机车无人驾驶系统"总投资2280万元,累计投入2752.62万元[87] - 在研项目"工业铁路智能运维系统"总投资304.08万元,已结项[87] - 矿山AI智能监察系统平台软件研发项目投入100.00万元,累计投入62.70万元[89] - 工业视觉大模型研发项目投入300.00万元,累计投入28.11万元[89] 公司资质与荣誉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 - 公司建有分布式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研发平台[41] - 公司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 - 公司入选安徽省创新企业TOP100榜单并加入新质生产力产业研究会[61][67] - 公司董事长魏臻教授参与项目获202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72] - 公司拥有国家"万人计划"人选及高层次人才专家1人[72] - 公司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72] - 公司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72] - 公司拥有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4人[72] - 公司拥有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5人[72] 重要项目与合同 - 中标莱州汇金矿业纱岭金矿项目总金额7698.6万元[59] - 公司中标纱岭金矿建设基础自动化项目,总金额为76,986,000元[71] 子公司表现 - 海南华臻子公司营业收入为4.76万元,营业利润亏损5.50万元,净利润亏损5.50万元[109] - 合肥正达子公司营业收入为459.53万元,营业利润为5.59万元,净利润为5.42万元[109] - 合肥正达子公司总资产为1,318.42万元,净资产为1,137.17万元[109] - 海南华臻子公司总资产为567.02万元,净资产为566.91万元[109] - 工大云智子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00万元,但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利润均为0[109]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10] - 公司报告期内无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11] - 公司确认不存在资金占用及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2] - 公司确认所有董事均保证半年度报告的真实、准确和完整[13] - 公司全称为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 - 公司证券简称为工大高科,证券代码为688367[1] - 报告期覆盖时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17] - 报告期末指2025年6月30日[17] - 核心技术人员胡庆新因退休离任,职务调整为技术咨询与规划指导,不再认定为核心技术人员[112] - 公司无半年度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每10股送红股、派息、转增数均为0[113] - 公司所有首次公开发行相关承诺均处于正常履行状态,无未完成事项[117][118] - 控股股东魏臻及公司均承诺若存在欺诈发行将启动股份回购程序[120][121] - 公司无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激励措施在报告期内实施或披露[114][115] - 公司承诺若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将依法回购全部新股并支付银行同期存款利息[125][126] - 控股股东魏臻承诺若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导致
工大高科(688367) - 工大高科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半年度评估报告
2025-08-27 16:47
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736.21万元,净利润762.90万元[1] - 矿山项目中标金额7698.6万元[2] - 2025年7月分红9638706元,占2024年净利润36.69%[9] 研发 - “单轨吊无人驾驶系统KJZ22”入选名单[4] - 盛视F1.0与系列大模型对接[4] 合作 - 与中铁两公司签工业铁路战略合作协议[2] 管理 - 推进取消监事会,审计委承接部分职权[6] - 计划下半年优化管理制度体系[7] - 上半年建立闭环管控体系[7] - 落实“关键少数”责任担当机制[8]
轨交设备板块8月14日跌2.86%,永贵电器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6.0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4 16:34
板块整体表现 - 轨交设备板块当日下跌2.86%,领跌个股为永贵电器(收盘价18.52元,跌幅7.86%)[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6.06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38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4.68亿元[1] - 上证指数下跌0.46%至3666.44点,深证成指下跌0.87%至11451.43点[1] 个股涨跌情况 - 永贵电器(300351)成交量51.05万手,成交额9.67亿元,跌幅居首[1] - 全唐重工(301048)跌幅7.75%至12.97元,成交额5.36亿元(注:原文单位"Z"疑似笔误)[1] - 铁大科技(872541)下跌6.17%至17.17元,成交1.09亿元[1] - 跌幅超4%的包括铁科轨道(-5.35%)、天宜新材(-4.43%)、交大铁发(-4.18%)、科安达(-4.17%)[1] 资金流向分布 - 长青科技(001324)主力净流入1731.69万元,占比11.32%,游资净流入402.73万元[2] - 时代新材(600458)主力净流入896.57万元,占比6.7%,但游资净流出545.67万元[2] - 交大思诺(300851)主力净流入349.64万元(占比7.16%),与股价下跌3.73%形成反差[1][2] - 康尼机电(603111)主力净流入348.22万元,但游资净流出529.07万元[2] - 九州一轨(688485)游资净流入568.52万元,占比达9.07%,主力仅流入13.94万元[2]
轨交设备行业董秘观察:九州一轨张侃为博士学历 收2次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 薪酬高达92万元为行业第三
新浪证券· 2025-08-11 18:42
董秘薪酬总体情况 - A股上市公司董秘2024年薪酬总额达40.86亿元 平均年薪75.43万元 [1] - 年薪超百万董秘共1144位 占总体比例超过21% [1] 行业薪酬分布 - 机械设备-轨交设备Ⅱ行业董秘平均年薪约72.73万元 [1] - 该行业薪酬最高为康尼机电陈磊159.40万元 最低为工大高科胡梦慧24.93万元 [1] - 薪酬在50-100万元区间人数最多 共14人占比52% [1] 薪酬变动情况 - 2024年董秘薪酬较2023年平均下降4.03万元 [3] - 中国中车王健薪酬降幅最大 从222.32万元降至107.4万元 减少114.92万元降幅52% [3] 年龄结构特征 - 董秘平均年龄44.19岁 40-49岁年龄段占比最高达52% [3] - 年龄最大为中国通号李连清55岁薪酬73.33万元 最小为永贵电器许小静34岁薪酬52.48万元 [3] 学历与薪酬关系 - 博士学历2人平均薪酬82.63万元 硕士13人平均78.82万元 [5] - 本科学历10人平均57.44万元 大专学历2人平均99.7万元 [5] 违规记录情况 - 九州一轨张侃收到2次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 违规事项为业绩预告不准确 [7] - 业绩预告更正后归母净利润与实际差异幅度达89% 关键利润指标差异方向发生变化 [7]
轨交设备行业董秘观察:永贵电器许小静年龄34岁 为行业内最年轻 薪酬为53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11 18:39
董秘薪酬总体情况 - A股上市公司董秘2024年薪酬总额达40.86亿元 平均年薪75.43万元 [1] - 1144位董秘年薪超过百万 占总体比例超过21% [1] 行业薪酬分布 - 机械设备-轨交设备Ⅱ行业董秘平均年薪约为72.73万元 [1] - 该行业薪酬最高为康尼机电陈磊159.40万元 最低为工大高科胡梦慧24.93万元 [1] - 薪酬在50-100万元区间人数最多 共14人占比52% [1] 薪酬变动情况 - 2024年董秘薪酬较2023年平均下跌4.03万元 [3] - 中国中车王健薪酬降幅最大 从222.32万元降至107.4万元 减少114.92万元降幅52% [3] 年龄结构特征 - 董秘平均年龄约为44.19岁 [3] - 40-49岁年龄段人数最多共14人占比52% [3] - 年龄最大为中国通号李连清55岁薪酬73.33万元 最小为永贵电器许小静34岁薪酬52.48万元 [3] 学历与薪酬关系 - 博士学历2人平均薪酬82.63万元 硕士13人平均78.82万元 [5] - 本科学历10人平均57.44万元 大专学历2人平均99.7万元 [5] 具体公司案例 - 九州一轨张侃博士学历41岁 2024年薪酬91.93万元 收到2次警示函 [7] - 天宣新材章丽娟硕士学历42岁 2024年薪酬71.02万元 收到2次警示或批评 [7] - 九州一轨违规事项涉及业绩预告不准确 更正后归母净利润差异幅度达89% [7]
轨交设备行业董秘观察:中国通号李连清博士学历55岁 为行业内最年长 薪酬为73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11 18:35
行业薪酬概况 - A股上市公司董秘2024年薪酬总额达40.86亿元 平均年薪75.43万元 [1] - 董秘年薪超百万人数达1144位 占总体比例超过21% [1] 机械设备-轨交设备Ⅱ行业薪酬分析 - 行业董秘平均年薪约为72.73万元 [1] - 薪酬最高为康尼机电陈磊159.40万元 薪酬最低为工大高科胡梦慧24.93万元 [1] - 薪酬在50-100万元区间人数最多 共14人占比52% [1] 薪酬变动情况 - 2024年薪酬较2023年平均下跌4.03万元 [3] - 中国中车王健薪酬降幅最大 从222.32万元降至107.4万元 减少114.92万元降幅52% [3] 年龄分布特征 - 董秘平均年龄44.19岁 40-49岁年龄段人数最多共14人占比52% [3] - 年龄最大为中国通号李连清55岁薪酬73.33万元 年龄最小为永贵电器许小静34岁薪酬52.48万元 [3] 学历与薪酬关系 - 博士学历2人平均薪酬82.63万元 硕士13人平均78.82万元 本科10人平均57.44万元 大专2人平均99.7万元 [5] 个案分析 - 九州一轨张侃博士学历年薪91.93万元 但收到2次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 [7] - 违规事项涉及业绩预告不准确 更正后归母净利润差异幅度达89% 关键利润指标差异方向发生变化 [7]
轨交设备行业董秘观察:工大高科胡梦慧薪酬垫底 薪酬不到2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11 18:35
董秘薪酬总体情况 - A股上市公司董秘2024年薪酬总额达40.86亿元 平均年薪75.43万元 [1] - 1144位董秘年薪超过百万 占总体比例超过21% [1] 行业薪酬分布 - 机械设备-轨交设备Ⅱ行业董秘平均年薪约为72.73万元 [1] - 康尼机电董秘陈磊以159.40万元年薪位列行业最高 工大高科董秘胡梦慧以24.93万元年薪位列最低 [1] - 该行业薪酬在50-100万元区间人数最多 共14人占比52% [1] 薪酬变动情况 - 2024年董秘薪酬较2023年平均下降4.03万元 [3] - 中国中车董秘王健薪酬降幅最大 从222.32万元降至107.4万元 减少114.92万元 降幅达52% [3] 年龄分布特征 - 董秘平均年龄约为44.19岁 [3] - 40-49岁年龄段人数最多 共14人占比约52% [3] - 中国通号董秘李连清55岁为年龄最大 永贵电器董秘许小静34岁为年龄最小 [3] 学历与薪酬关系 - 博士学历2人平均薪酬82.63万元 硕士学历13人平均薪酬78.82万元 [5] - 本科学历10人平均薪酬57.44万元 大专学历2人平均薪酬99.7万元 [5] 个案分析 - 九州一轨董秘张侃41岁博士学历 2024年薪酬91.93万元 [7] - 张侃因业绩预告不准确收到2次警示函 归母净利润差异幅度达89% [7] - 天宣新材董秘章丽娟42岁硕士学历 2024年薪酬71.02万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