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磁谷科技(688448)
icon
搜索文档
磁谷科技(688448) - 2024 Q4 - 年度业绩
2025-02-25 15:5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47,871.62万元,同比增长15.76%[2][4] - 2024年度营业利润5,435.62万元,同比增长10.29%[2] - 2024年度利润总额5,496.11万元,同比增长9.00%[2]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129.99万元,同比增长6.73%[2][4]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271.87万元,同比增长11.76%[2][4] - 2024年末总资产143,446.79万元,同比增长4.16%[2][5] - 2024年末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102,392.85万元,同比增长6.57%[2][5] - 2024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14.29元,同比增长6.01%[3][5] 业绩增长原因 - 新产品增长带动公司整体业绩稳健增长[6] 利润与收入增速差异原因 - 2024年度利润增长低于收入增速,因销售、研发费用及股份支付费用增加[6]
磁谷科技(688448) - 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2025-02-18 20:17
股东持股情况 - 徐龙祥持股552万股,占总股本7.70%[3] - 宝利丰持股819万股,占总股本11.43%[3] - 董继勇持股243万股,占总股本3.39%[3] - 宝利丰与董继勇合计持股1062万股,占比14.82%[7] 减持计划 - 徐龙祥拟减持不超135万股,不超总股本1.88%[4] - 宝利丰拟减持不超97500股,不超总股本0.14%[5] - 减持期间为公告披露日起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5] - 集中竞价90自然日内减持不超1%,大宗交易不超2%[5] 过往减持与承诺 - 宝利丰2023年12月28日减持21万股,减持比例0.29%[10] - 徐龙祥承诺上市12个月内不转让,锁定期满24个月内减持价不低于发行价[10][11][12] - 核心技术人员徐龙祥股份自上市日起12个月内及离职后6个月内锁定[15] - 股东宝利丰股份自上市日起12个月内锁定[16] 影响与合规 - 本次减持系正常减持,不影响公司治理及经营[20] - 减持计划符合法规,无不得减持情形[21] - 公司将遵守规定,关注并披露减持情况[21]
磁谷科技(688448) -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南京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工作现场检查报告
2025-01-10 00:00
持续督导 - 持续督导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0日[1] 经营情况 - 本持续督导期内经营模式、业务结构未重大不利变化,经营正常[4] 合规情况 - 制定健全内控,无违规关联交易[3] - 现场检查无需报告事项,符合相关要求[7][10] 建议提示 - 完善治理结构,规范募资管理使用,及时信披[6][10] - 合理安排募资使用,推进募投项目[6]
磁谷科技:关于制定公司部分治理制度的公告
2024-12-30 17:24
制度制定 - 2024年12月30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公司部分治理制度的议案》[1] - 公司制订《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制度》和《舆情管理制度》[1] - 制度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内容于当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1]
磁谷科技:《南京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制度》(2024年12月)
2024-12-30 17:20
选聘流程 - 选聘需审计委员会过半数审议同意,提交董事会审议,由股东大会决定[3] - 1/2以上独立董事或1/3以上董事可提聘请议案[5] - 采用竞争性谈判等了解胜任能力的方式选聘[2] 人员限制 - 审计项目合伙人、签字注册会计师满5年后连续5年不得参与审计[4] 分值权重 - 选聘质量管理水平分值权重不低于40%,审计费用报价不高于15%[8] 费用规定 - 审计费用降20%以上应说明情况[8] 文件保存 - 文件资料保存至少10年[9] 改聘情形 - 执业质量重大缺陷等情况应改聘[11] 改聘流程 - 年报审计需改聘,审计委员会调查提议,股东大会前委任并提交下次审议[11] - 改聘应在被审计年度第四季度结束前完成[11] 会议安排 - 董事会通过改聘议案发通知,为前任提供陈述便利[12] 监督检查 - 审计委员会监督检查,结果涵盖在年度审计评价意见中[14] - 监督内容包括法规执行、选聘合规、约定书履行等[14] 违规处理 - 发现选聘违规报告董事会处理[15] - 董事会可通报批评责任人[15] - 股东大会可解聘,违约损失由直接负责人承担[15] - 严重行为对责任人员经济处罚[15] - 存在严重行为不再选聘[15] 制度说明 - 制度由董事会解释,审议批准后生效[17] - 与其他规定不一致以其他规定为准[17]
磁谷科技:第二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12-30 17:20
会议安排 - 第二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通知于2024年12月25日送达全体监事[2] - 会议于2024年12月30日在公司会议室现场召开[2] - 会议应出席监事3人,实际出席3人[2] 制度决策 - 监事会同意制定《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制度》《舆情管理制度》[3] - 《关于制定公司部分治理制度的议案》表决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4] 公告信息 - 《关于制定公司部分治理制度的公告》公告编号为2024 - 059[3]
磁谷科技:《南京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舆情管理制度》(2024年12月)
2024-12-30 17:20
舆情管理 - 公司为应对舆情制定管理制度,依据法规和章程[2] - 舆情工作组由董事长任组长,负责决策部署[4] - 证券部建立舆情信息管理档案[6] 舆情处理 - 处理原则为快速反应等[7] - 一般舆情由董秘和证券部处置[11] - 重大舆情工作组决策,证券部监控[12]
磁谷科技(688448) - 南京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12月17日)
2024-12-18 17:52
公司概况 - 公司总经理介绍了公司概况、发展历程、核心产品、下游客户情况及行业情况 [3] 产品与技术 - 磁悬浮空气压缩机采用磁悬浮轴承、变频、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和高速叶轮等核心技术,节能约20%,100%无油,噪音≤75db,免维护 [3] - 磁悬浮真空泵具有节能高效、100%无油、无水、噪音低、维保方便、系统集成度高等特点 [5] - 公司正在研发"磁悬浮真空泵系列化设计及应用开发"和"磁悬浮高真空小流量真空泵开发"项目 [6] 市场与政策 - 公司在生物发酵行业中标了国内某头部发酵企业共计6400m³/min,42台磁悬浮空压机项目 [4] - 国家政策推动节能降碳及设备更新,公司产品符合高效、环保、节能的生态发展理念 [4][5] - 公司产品在造纸、VPSA制氧、氧化铝等行业推广应用,并取得了国内部分出海客户的项目订单 [6] 产能与业绩 - 公司主要产品产量保持稳步提升,募投项目"高效智能一体化磁悬浮流体设备生产建设项目"完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1000台套磁悬浮流体设备产能 [7] - 公司于2023年限制性股权计划中设立了未来几年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指标,今年将全力完成既定目标 [7] 人才与研发 - 公司技术研发人员占比约为20%,未来人资规划聚焦在研发以及销售端,引进主营业务相关技术、营销等高端人才 [6]
磁谷科技(688448) - 南京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12月11日-13日)
2024-12-13 18:15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2][3] - 公司从概况、发展历程、核心产品、下游客户情况、行业情况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3] 生产模式 [3]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模式,根据市场订单和客户需求制定生产计划,并安排适当的安全库存 [3] - 磁悬浮鼓风机产品有安全库存,磁悬浮空压机和真空泵等新产品主要以订单制生产 [3] 产品特点与市场推广 [4] - 磁悬浮冷水机组采用磁悬浮制冷压缩机,无机械接触,无需润滑油,提高压缩效率和换热效率,减少维保费用 [4] - 该产品已应用于光伏、食品、酿酒等行业,并正在与乳制品行业客户合作建立样板项目 [4] 核心零部件生产 [5] - 核心零部件如转子、磁悬浮轴承、电机定子、磁悬浮控制器等由公司自主研发、生产、装配及调试 [5] - 叶轮和机柜由公司自主设计,委托加工 [5] 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 [5] - 磁悬浮轴承技术难点包括克服热膨胀、振动、温度蠕变等问题 [5] - 公司开发了磁悬浮控制算法,对不平衡量进行补偿和主动控制,保持设备全寿命周期的良好振动水平 [5] 营业收入季节性 [6] - 公司收入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原因是客户试运行验收后确认收入,且磁悬浮鼓风机产品多用于下半年验收的市政项目 [6] 风险提示 [6] - 公司接待人员回复内容真实、准确,符合信息披露管理制度,不存在应披露的重大信息 [6]
磁谷科技:关于股份回购实施结果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2024-12-04 17:36
回购情况 - 预计回购450 - 500万元,实际回购4807295.15元[2][5] - 实际回购153312股,占总股本0.2140%[2][5] - 实际回购价20.58 - 37.50元/股[2][5] 时间节点 - 2024年9月24日董事会通过回购议案,上限25元/股[3] - 2024年11月28日上限调至53元/股[4] - 2024年10月11日首次回购40000股[5] 股份登记与用途 - 2024年10月11日完成激励计划股份登记[8] - 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或激励,三年未实施则减资注销[11] 股份占比 - 回购前限售股占33.23%,回购后占33.05%[10] - 回购前无限售股占66.77%,回购后占66.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