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安新材(688786)

搜索文档
悦安新材(688786) - 江西悦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作废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剩余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2025-02-24 19:31
激励计划审议 - 2022年1月12日相关会议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议案[1] - 2022年1月28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议案[3] - 2022年7月16日会议审议通过调整授予价格等议案[5] 归属登记 - 2023年7月20日完成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登记[6] - 2023年11月4日完成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登记[7] 作废事项 - 董事会决定作废57.92万股限制性股票[10] - 2025年2月22日会议审议通过作废剩余限制性股票议案[8]
悦安新材(688786) - 上海荣正企业咨询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江西悦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作废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剩余限制性股票相关事项之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2025-02-24 19:31
激励计划流程 - 2022年1月相关会议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并披露公告[27][28][29][30] - 2022年7月审议通过调整授予价格等议案[31] - 2023年4月审议通过作废2022年部分限制性股票等议案[31] - 2023年7 - 11月完成首次和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部分登记工作[32][33] - 2023年8月审议通过调整授予价格等议案[32] - 2024 - 2025年多次审议通过作废2022年部分及剩余限制性股票议案[33] 业绩与决策 - 2024年度营收与扣非净利润和业绩考核目标相差大[35] - 董事会决定作废57.92万股限制性股票[35] - 本次作废后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完毕[36]
悦安新材(688786) - 北京市法准律师事务所关于江西悦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剩余限制性股票作废事项之法律意见书
2025-02-24 19:31
激励计划进程 - 2022年1月相关会议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并披露公告[10][11] - 2022年7月调整授予价格和授予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14] - 2023年4月审议通过作废2022年部分限制性股票等议案[15] - 2023年7 - 11月完成首次和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部分限制性股票登记[15][16] - 2024 - 2025年审议通过作废2022年部分及剩余限制性股票议案[18] 业绩考核与结果 - 2024年度激励计划第三个归属期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未达[19] - 作废本激励计划剩余57.92万股限制性股票[19]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完毕[19]
悦安新材(688786) - 江西悦安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2-24 19:30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25年2月22日召开[2] - 会议通知及材料于2022年2月19日以邮件送达全体监事[2] - 应到监事3人,实到监事3人[2] 议案审议 - 审议通过作废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剩余限制性股票议案[3] - 作废激励计划剩余的57.92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3] - 表决结果为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3]
悦安新材(688786) - 江西悦安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2-24 19:30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25年2月22日召开[2] - 本次董事会会议应到董事7人,实到7人[2] 议案情况 - 董事会同意作废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剩余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57.92万股[3] - 《关于作废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剩余限制性股票的议案》表决3同意0反对0弃权4回避[3] - 关联董事李上奎等4人回避表决[3]
悦安新材(688786) - 2024 Q4 - 年度业绩
2025-02-23 15:55
营业总收入变化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1777.72万元,同比增长13.38%[3][5] 利润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利润8008.12万元,同比下降11.72%[3] - 2024年利润总额7873.01万元,同比下降12.93%[3]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932.41万元,同比下降13.21%[3][5] 净资产收益率变化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82%,较上年减少2个百分点[3] 资产指标变化 - 报告期末总资产90647.65万元,较报告期初增长3.52%[3][5] 所有者权益指标变化 - 报告期末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70997.29万元,较报告期初增长1.23%[3][5] 股本变化 - 报告期末股本11983.33万元,较期初增长40.00%[3][5] 每股净资产变化 - 报告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5.92元,较报告期初下降27.72%[3][5] 净利润下降原因 - 净利润同比减少13.21%主要因在建工程转固产能爬坡、房产土地增加致成本和税金附加增加[5]
悦安新材(688786) - 悦安新材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2025-01-17 00:00
权益变动前情况 - 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32,056,250股,占比37.52%[21] - 公司总股本为85,440,800股[22] 权益变动后情况 - 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35,911,750股,占比29.97%[21] - 公司总股本为119,833,336股[23] 变动原因 - 股权激励归属、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解除一致行动人关系、财产分割[2][9] 个人持股变动 - 李博持股从2,905,000股变为0股[23][26] - 李上奎持股从22,746,250股变为31,844,750股[23][28] - 岳龙投资持股从2,905,000股变为4,067,000股[24][28] 其他情况 - 郭华女士持股5,576,550股,占比4.65%[26] - 未来12个月或增减权益股份,变动将披露[18]
悦安新材(688786) - 悦安新材关于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
2025-01-17 00:00
证券代码:688786 证券简称:悦安新材 公告编号:2025-002 江西悦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本次权益变动系江西悦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悦安新 材"、"发行人")股权激励归属导致信息披露义务人持股比例被动稀释,公司实施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导致信息披露义务人持股数量变动,李博先生与赣州岳龙企业管理 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岳龙合伙")和赣州宏悦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 限合伙)(以下简称"宏悦合伙")解除一致行动人关系,李博先生解除婚姻关系并 进行财产分割等导致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拥有权益的股份持股比例低于 30%。以 上权益变动属于非交易变动,不触及要约收购。 本次权益变动后,李博先生不再直接持有公司股份,李上奎先生、李博先生、 赣州岳龙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岳龙投资")仍构成一致行动关系,合计持有公 司 35,911,750 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比例为 29.97%。 本次权益 ...
悦安新材(688786) - 悦安新材关于合伙企业变更执行事务合伙人暨持股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
2025-01-11 00:00
权益变动 - 本次权益变动前李上奎等持股32,056,250股,占比37.52%[2][11][12] - 变动后持股39,978,750股,占比33.36%[3][12] - 岳龙合伙持股3,850,000股,占比3.21%[3] - 宏悦合伙持股1,050,000股,占比0.88%[3] 股本变化 - 2023年7 - 11月总股本增至85,595,240股,实控人等持股被动稀释0.07%[13] - 2024年5月30日总股本增至119,833,336股,实控人等持股比例未变[13] 转增情况 - 李上奎转增后持股31,844,750股[13] - 李博转增后持股4,067,000股[13] - 岳龙投资转增后持股4,067,000股[13] 其他要点 - 执行事务合伙人变更不影响岳龙及宏悦合伙经营[15] - 权益变动不涉及减持和要约收购,不改变控股权[16] - 岳龙及宏悦合伙与李博解除一致行动关系[16] - 信息披露义务人遵守减持规定和招股承诺[16] - 公司按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6]
悦安新材(688786) - 2024-019688786悦安新材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11-08 18:31
微纳金属粉体相关 - 微纳金属粉体是工业制造关键基础材料在多领域有重要作用且随着多行业发展下游需求明确其市场空间将稳步增长[1] 全球铁粉市场相关 - 全球铁粉市场需求量达百万吨级别不同类型因性能差异价格从几千元每吨到几十万元每吨不等且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 折叠屏铰链应用领域高强钢粉末产品相关 - 公司在该领域产品开发和市场导入工作进展顺利已实现多型号量产与多家零部件厂商建立稳固合作关系且随着折叠屏发展需求将进一步扩大[2] 2024年投资者分红回报相关 - 2024年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0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51,357,144.00元(含税)占2023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4.29%还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共计转增34,238,096股且未来将继续合理规划利润分配政策增强股东回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