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合科技(000925)

搜索文档
众合科技(000925) - 2023年4月28日众合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5-05 11:10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在原有“一体两翼”战略基础上升级形成“1 + 2 + N”战略布局 [1] - 智慧交通业务立足信号系统、自动售检票及线网清分系统两大核心机电系统产品,融合数字技术实现交通数智化 [1] - 泛半导体业务贯彻“一个核心、多个亮点”布局,做强核心半导体单晶硅材料,延伸至产业链关键领域 [1] - 产业数智化业务坚持自主创新等原则,以两大核心大数据平台为基础,聚焦三大重点行业领域 [2] 产品介绍 - 发布“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智慧大脑”新产品,是新一代车站数字化转型整体解决方案,有多项特色功能 [2] - 演示“黄石公共交通一体化指挥中心”平台,实现公共交通实时监控等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2] 投资者问答 业务增长与市场空间 - 一季度全国轨交投资与建设刚开始复苏,公司智慧交通业务收入增长将逐步体现 [2] - 轨交业务数字化智能化市场空间可观,新建线路投资规模是信号系统两倍,公司已有项目落地 [2][3] 技术影响 - 人工智能技术有利于公司数智化业务发展,是业务布局的加成,关键是融合到产品和解决方案中 [3] 市场竞争 - 国内大尺寸抛光片厂家有立昂微等,小尺寸有中晶科技等,大尺寸硅片国产化率不足 20%,公司致力于国产化替代 [3] 业务亏损与计划 - 众合创新国际控股及其下属公司因早期研发投入在初创阶段亏损,分别亏损 1700 多万和 500 多万 [3] - 2020 年员工持股计划目前没有减持计划 [3] 行业趋势 - 受制于宏观经济和行业调整,下游需求疲软,行业预期半导体产业 2023 年下半年触底复苏 [4] 新业务规划 - 大健康产业主要在医疗装备和器械领域,初步规划三年内打造为公司下一个主业 [4]
众合科技(000925)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9 00:00
财务表现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45,242,116.50元,同比下降14.8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990,658.96元,同比下降235.73%[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1,039,890.89元,同比增长37.27%[5]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2,927,570.83元[5] 资产负债表变动 - 公司资产负债表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幅度为-100.00%,主要系银行理财产品到期收回[7]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为311.29亿元[17] - 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为88.15亿元[17] - 公司股本为56.11亿元,资本公积为201.64亿元[17] - 公司未分配利润为28.14亿元[17] 利润表变动 - 公司利润表中,信用减值损失变动幅度为411.79%,主要系本期信用减值损失为正[9] -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389,269,986.49元,较上期365,324,895.51元增长[18] - 研发费用为45,105,369.25元,较上期35,863,422.53元增长,增幅为25.7%[18] - 营业利润为-34,275,064.80元,较上期28,418,676.77元下降[18] - 综合收益总额为-27,216,559.55元,较上期23,181,803.38元下降[19] 现金流量变动 - 公司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为37.27%,主要系本期销售回款流入增加[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1,039,890.89元,较上期-432,057,744.77元有所改善[2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915,658.21元,较上期-47,531,315.14元下降[2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786,684.25元,较上期149,592,175.68元减少[2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03,445,271.40元,较上期-329,144,105.96元增加[21]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24,231,789.15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20,786,517.75元[22] 股东信息 - 公司股东信息中,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1,888股,前十名股东中浙江博众数智持股比例为4.90%[13] 公司资产情况 -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流动资产总额为383.96亿元[16]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18.17亿元[16]
众合科技(000925) - 2023年4月25日众合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4-27 19:21
项目进展 - 时空大数据云中心系统工程将在“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内建设我国首个时空大数据云服务总部,2023年2月众合科技与庆阳市政府签订《庆阳市人民政府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时空大数据云中心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正在积极推进 [1] - 一叶感知平台已完成三个基础功能版本,应用于LCU和TCMS等产品,以及融合监控系统的样板站应用,2022年成功应用于杭州2号线改造车辆2000公里试运行,2022年后将开发更多应用 [1] - 海纳山西单晶基地核心生产设备已到位,其他设备持续购置中,预计2023年第2季度左右完成基础工程建设,年底左右启动投产,前期工程受疫情封控影响大,2023年全面追赶进度 [2] 经营计划 - 2023年在智慧交通方面保持技术先进性,加快业务拓展,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半导体单晶硅材料方面加快产品升级迭代,加快市场拓展,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引入高端技术人才;产业数智化方面提升技术先进性和产品成熟度,拓展产业应用场景纵深,争取行业头部客户 [3] 财务相关 - 浙江海纳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是控股子公司,净利润全额合并,归母净利润合并比例约60% [3] - 一季度业绩预告为自愿性公告,4月29日发布一季度报告正文 [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1,888户 [3]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增加主要系收到大额政府补助 [3] 股权架构 - 公司管理层引入事业合伙人机制,通过事业合伙人持股平台处理“资本控制权和经营管理权”关系,已推出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成第一大股东,2022年度董事会审议通过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还积极引入战略合作方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3] 产品应用 - 海纳抛光片直接下游主要为外延硅片厂商,并非直接应用于芯片制程 [3]
众合科技(000925)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5 00:00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2022年继续深入推进“一体双翼”发展格局,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建设,推动行业数字化标杆落地[8] - 公司2022年实现创新业务的突破,智慧交通业务行业地位稳固,半导体单晶硅业务“一个核心,多个亮点”异彩纷呈[8] - 公司2022年产业数智化创新探索不断深入,小步快跑,打开多个不同业务场景突破口[8] - 公司2022年通过打磨专业技术和服务水平,沉淀系统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在数智化业务拓展中表现不凡[9] - 公司战略升级为“1+2+N”,聚焦智慧交通和半导体两大基石产业,构建数字化业务应用场景[35] - 公司2023年经营要点包括智慧交通、半导体单晶硅材料业务和产业数智化领域[157] - 智慧交通业务计划保持技术先进性,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并加快业务拓展,优化收入结构[157] - 半导体单晶硅材料业务计划加快产品升级迭代,完善产品结构,并加快市场拓展,争取行业头部客户准入[157] - 产业数智化领域计划提升技术先进性和产品成熟度,拓展产业应用场景纵深,争取行业头部客户[157]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为25.60亿元,同比下降11.93%[13]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39.37万元,同比下降71.89%[13]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82.33万元,同比下降87.29%[13]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0亿元,同比增长0.64%[13] - 2022年末总资产为73.06亿元,同比增长0.51%[13]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7.72亿元,同比增长3.69%[13]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05亿元[16] - 2022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5.75亿元[16] - 2022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50亿元[16] - 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9.29亿元[16] - 2022年公司轨道智慧交通业务新增销售合同额指标全面完成[19] - 2022年公司实现整体营业收入约25.6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93%[6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39.3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1.89%[64] - 智慧交通业务新增订单25.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23%[64] - 智慧交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8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6.40%[64] - 半导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06%[64] - 半导体业务贡献主营业务利润约1.53亿元,较上年增长16.50%[64] - 产业数智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9亿元,贡献主营业务利润约0.29亿元[65]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25.59亿元,同比下降11.93%[86] - 智慧交通业营业收入为18.81亿元,同比下降26.40%[86] - 泛半导体制造业营业收入为3.64亿元,同比增长11.06%[86] -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营业收入为16.24亿元,同比下降24.01%[86] - 自动售检票系统营业收入为2.57亿元,同比下降38.58%[86] - 数智产品销售量增长10.01%,达到26,326,821.1元[89] - 其他业务销售量增长12.68%,达到26,326,821.1元[89] - 国内销售收入增长27.39%,达到2,417,619,840.29元[89] - 国外销售收入增长38.50%,达到141,941,970.60元[89] - 智慧交通业销售量减少26.40%,为1,880,777,109.42元[90] - 泛半导体制造业销售量减少11.59%,为996.27万片[90] - 数智化业务销售量增长12.51%,达到26,326,821.19元[90]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970,920,799.62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7.93%[96]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538,177,516.47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30.51%[97] - 研发费用减少8.21%,为216,620,162.52元[9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1年的337,390,991.65元增加到2022年的339,544,556.09元,增长0.64%[1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1年的-159,222,188.56元减少到2022年的-116,932,441.77元,增长26.56%[12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1年的218,762,384.88元减少到2022年的-4,557,057.13元,减少102.08%[12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从2021年的393,010,277.97元减少到2022年的225,632,709.53元,减少42.59%[124] - 应收账款从2021年的1,304,651,573.04元减少到2022年的1,169,787,920.92元,减少1.94%[132] - 合同资产从2021年的973,969,445.01元增加到2022年的1,095,157,201.68元,增长1.59%[133] - 存货从2021年的261,979,207.69元增加到2022年的264,442,998.76元,增长0.02%[134] - 其他流动资产占比从1.13%增加到1.71%[141] - 长期待摊费用占比从0.08%增加到0.24%[141] - 其他非流动资产占比从1.11%减少到0.20%[141] - 应付票据占比从3.76%增加到4.94%[142] - 其他应付款占比从6.22%减少到0.93%[143]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占比从3.14%增加到4.34%[143] - 境外资产占公司净资产比例较高,其中持有众合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资产规模为19996.22万元,占公司净资产的2.90%[144] - 金融资产中,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为20,000,000.00元,期末数为14,000,000.00元[145]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数为147,896,666.29元,期末数为182,636,474.75元[145] - 报告期投资额为384,452,810.00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28%[147]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15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151] -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152] -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153] -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股权[154] 公司治理与管理 - 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162]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相互独立,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164] - 公司2022年召开了四次股东大会,包括2021年度股东大会、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和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166][167][168][169]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情况包括董事长兼任CEO潘丽春、副董事长李志群、总裁赵勤等[170][171]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涵盖了2018年至2024年的董事和监事任职情况[172]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情况显示,2022年和2023年有多位高管职务调整[172] - 公司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专业背景和主要工作经历详述[172] - 潘丽春自2007年10月起任公司董事,2012年4月起任公司董事长兼CEO[173] - 李志群自2020年8月起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独立董事,2021年5月18日起任公司董事、副董事长[174] - 赵勤自2017年8月7日起任公司总裁,2018年5月起任公司董事,2023年3月14日起辞去公司总裁职务,继续担任公司董事职务[175] - 何昊自2022年2月起任公司执行总裁,2023年3月14日起任公司总裁、董事[176] - 边劲飞自2023年3月14日起任公司执行总裁、董事[177] - 师秀霞自2018年1月12日起任公司副总裁[178] - 何俊丽自2020年4月起任公司董事会秘书,2021年5月起任公司副总裁[179]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提及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3] - 潘丽春在多个公司担任董事或执行董事,包括浙江浙大网新集团有限公司、国科众合创新集团有限公司等[192] - 李志群在众合智行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和中裕铁信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192] - 赵勤在众合智行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并在多个子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或董事[193] - 公司主要高管包括赵勤、何昊、边劲飞、师秀霞、何俊丽、杨延杰、王美娇、Steven He Wang、周志贤、姚先国[194][195][196] - 赵勤担任多家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和股东,包括厦门众熠科技、杭州芯亿惠科技、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众芮企业管理等[194] - 何昊担任多家公司董事和执行董事,包括浙江通商融资租赁、申能环境科技、众合智行轨道交通技术等[194] - 边劲飞担任众合智行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董事和经理,以及多家公司董事和执行董事[195] - 师秀霞担任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众芮企业管理合伙企业股东[195] - 何俊丽担任多家公司董事,包括浙江元应科技集团、浙江众芯坚亥半导体技术、新阳硅密(上海)半导体技术等[196] - 杨延杰担任四川众合智控科技董事兼总经理,以及多家公司董事和股东[196] - 王美娇担任众芯坚亥半导体技术(安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以及多家公司董事和财务负责人[196] - Steven He Wang担任新阳硅密(上海)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和董事[196] - 周志贤担任宁波睿策企业管理合伙企业股东[196]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决策程序和确定依据在2021年4月27日通过的薪酬方案中明确[199] - 非独立董事在公司任职的按照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确定,未在公司任职的每年领取10万元(税前)津贴[200] - 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每年10万元(税前),根据专业素养、胜任能力和履职情况确定[200] 公司业务与产品 - 智慧交通业务涵盖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自动售检票及线网清分系统(AFC/ACC/MLC)、系统集成等,构建了智慧交通解决方案的核心能力[37] - 通用CBTC系统已应用于杭州3/5/6/7号线、西安6号线、金义东线等线路,后续应用于温州S2、西安6二期等线路[38] - 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已应用于宁波地铁5号线一期,后期将应用于宁波3号线二期、郑州12号线、宁波6号线、西安8号线、重庆18号线等线路[38] - 自动售检票(AFC)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南京、杭州、苏州、徐州等18个城市的46个AFC项目,覆盖800多个车站[39] - 线网清分系统已在全国16多座城市广泛应用[39] - 多元化支付系统已在全国多座城市广泛应用[39] - 都市圈跨城票务互联互通清分结算系统已应用于杭州都市圈(杭州地铁8号线、杭绍城际铁路、杭海城际铁路)以及广佛同城都市圈等[39] - 泛半导体业务以浙江海纳半导体有限公司的半导体级材料业务为核心,涉及半导体设备、红外热成像芯片/探测器、陶瓷薄膜混合集成电路等领域[40][41]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3-8寸半导体级单晶硅锭、研磨片和抛光片,应用于中高端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终端应用场景包括通信、汽车电子和工业电子等[42] - 众合科技“芯元事业部”已完成功能安全芯片的研发,应用于轨交信号系统和工控安全领域[43] - 新阳硅密(上海)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主营半导体专用设备,包括前道铜互联电镀设备、后道先进封装电镀设备等,已实现200mm以上全自动电镀机台国产化[44] - 浙江众芯坚亥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陶瓷薄膜元器件及延伸产品,应用于5G、自动驾驶、激光制造等领域[45][46] - 浙江焜腾红外科技有限公司业务涵盖高端光学气体成像、VCSEL激光器等,主要产品包括制冷型红外热成像芯片、超中波红外热成像探测器等[47] - 数智化业务以“一苇数智平台”和“一叶感知平台”为基础,涉及算力服务、智能硬件等六大核心内容,支撑交通、能源、城市治理和大健康四个行业的业务发展[48] - 公司通过子公司深圳众源时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在算力服务、交通、大健康和能源煤炭、城市治理等细分领域开展具体业务[49] - 产业数智化业务产品包括交通数字化产品、城市治理产品、智慧能源产品等[50] - 交通数字化产品包括线网指挥中心NCC、数字化智慧大脑解决方案等,应用于杭州、苏州等地[51] - 城市治理产品包括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平台、应急平台等,应用于杭州、苏州等地[52] - 公司研发完成煤矿综合管控一体化平台,并在试点应用中[53] - 公司研发完成矿区矿车运输监控调度系统,
众合科技:关于召开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4-24 22:54
证券代码:000925 证券简称:众合科技 公告编号:临 2023—045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重要内容提示 1、会议召开时间:2023 年 4 月 25 日(星期二)15:00-17:00 2、会议召开方式:同花顺路演平台 一、业绩说明会类型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22 年年度报告》及 其摘要已于 2023 年 4 月 25 日在《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及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nfo.com.cn 上披露。 二、说明会召开时间、方式 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深入全面地了解公司情况,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增进 公司与广大投资者的沟通与交流,公司决定于以网络远程的方式召开 2022 年度 业绩说明会,欢迎广大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将广泛听取投资者意见和建议。 1、本业绩说明会将于 2023 年 4 月 25 日(星期二)15:00-17:00 在同花顺 路演平台以网络文字互动的方式召开。 投资者可登录同花顺网上路演平台,进入众合科技直播 ...
众合科技(000925) - 2023年3月2日众合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3-07 01:38
公司业务介绍 - 智慧交通业务以城市轨道交通为核心,基于自动售检票清分系统和信号系统两大核心机电系统产品,融合数字技术,向大交通领域延伸,构建平台化与生态化 [1] - 泛半导体业务贯彻“一个核心、多个亮点”布局,做强核心半导体单晶硅材料,拓展半导体产业链 [1] - 产业数智化业务聚焦交通和能源两大应用场景,深化一苇数智以及一叶感知两个核心大数据平台研发,构建数智业务生态圈 [1] 2022年度业绩情况 - 受新冠疫情反复以及宏观经济下行等影响,智慧交通业务交付规模缩减,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1] - 因积极推广新业务模式及数智化产品,个别项目毛利率较低,报告期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一定幅度下降 [2] 投资者提问与回复 数据中心业务布局 - 众合产业数智化业务起源于与王家耀院士团队合作研发的一苇数智·智慧交通时空大数据平台 [2] - 2021年投资深圳众源时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数达智远科技有限公司 [2] - 2023年2月与甘肃庆阳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控股子公司深圳众源时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合作实施主体公司,在数据中心建设、运营方面提供咨询及运维服务 [2] 轨交订单模式 - 轨交业务均为招标模式,看重技术能力,公司在各个重要地铁城市设有子公司以便合作 [2] “东数西算”业务盈利模式 - 依托时空大数据云中心,联合并贯通时空大数据产业的上中下游,向时空大数据的消费侧提供数据服务 [2] 半导体业务客户接受度 - 海纳半导体有悠久历史技术底蕴、过关的产品质量,部分客户已对其产能进行预定 [2] - 半导体行业客户粘性强,海纳的客户通常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 [2] - 海纳8寸的研磨片已出口到日韩地区甚至欧洲,产品质量在国际上逐渐得到认可 [2] 半导体业务营收占比及扩产需求 - 目前半导体在上市公司里面的营收占比在17%左右,产能大部分已被预定 [2] 轨交业务竞争格局 - 轨交信号业务同业竞争企业有交控科技、中国通号等,中国通号排名第一,交控科技体量与众合科技相当 [2] - 三家市场占有率合计达70%-80%,且比例相对稳定 [2] 时空大数据行业布局 - 深圳众源团队在王家耀院士带领下,在时空大数据行业的产业布局、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均有推进,但前期策划阶段尚未有落地项目 [3] 山西基地产能释放节奏 - 文档未提及明确回复内容 [3]
众合科技(000925) - 2023年2月7日众合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2-09 17:20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人员为6位投资者,包括世纪证券韩佳栩等 [1] - 活动时间为2023年2月7日9:30 - 11:00 [1] - 活动地点在杭州市滨江区双城国际4号楼1717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是众合科技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何俊丽 [1] 公司业务战略 智慧交通业务 - 以城市轨道交通为核心应用场景,基于自动售检票清分系统和信号系统两大核心机电系统产品,融合数字技术,实现轨道交通专业领域数字化和智能化,向大交通领域延伸,构建平台化与生态化 [1] 泛半导体业务 - 贯彻“一个核心、多个亮点”布局,做强核心半导体单晶硅材料,拓展半导体产业链,打造核心竞争力 [1] - 控股子公司浙江海纳在3 - 8寸中小尺寸半导体单晶硅材料领域有竞争优势,订单形势和前景较好,2022年完成股份制改制,已申请挂牌新三板并获受理 [1] 产业数智化业务 - 聚焦交通和能源两大应用场景,深化一苇数智以及一叶感知两个核心大数据平台研发,挖掘存量轨交场景、探索新工业场景潜力,构建数智业务生态圈,拓展业务新场景,打造软硬件融合的智能化模块核心能力 [1] - 2022年从多个场景撕开突破口,中标12,988.121万元的杭州NCC项目 [1] 问答环节要点 公司优势 - 拥有专业的人才储备 [3] - 在轨交车辆运行和客流管理两大场景有丰富服务经验,利于把握客户需求进行产品设计研发 [3] 数字化业务区域优势 - 凭借在轨交行业的深厚底蕴,在苏州、西安、南宁、成都等全国各地具备较强客户优势 [3] 8寸片营收占比及半导体限制影响 - 6 - 8寸目前营收占比在25%左右 [3] - 日本对中国半导体限制较小,对浙江海纳在日本销售影响不大,国家倡导国产替代扩大了其市场空间 [3]
众合科技(000925) - 2015年3月3日接待调研会议记录
2022-12-07 17:02
合作相关 - 日立与意大利萨尔多签订并购协议对公司合同执行无影响 [1] - 公司除萨尔多外,还与庞巴迪等多家公司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1] 技术相关 - 国家引导国内信号企业向信号系统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化发展,公司国产化比例大幅提高 [2] - 公司全自主 CBTC 系统已通过国际权威认证,自主核心系统 BiTRACON CBTC 系统工程化安全认证进展顺利,核心系统 BiLOCK 计算机联锁、BiSTAR 安全平台、BiTRACON CBTC 系统等在西安试验线获业内专家高度评价 [2] - 科技部通过的智能列车控制项目技术不能完全替代萨尔多的技术 [2]
众合科技(000925) - 2015年8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16:24
公司业务格局 - 以轨道交通产业为战略主导,以节能环保为辅助产业定位 [1] - 拥有领先轨交核心技术和产品,聚焦信号系统和以智能化为基础的信息系统 [2] - 今年上半年与国外信号公司合作的CBTC系统交付顺利、系统稳定,功能和性能指标达同行业水平,如杭州四号线建设速度达业界先进 [2] - 年初完成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配套融资,环保业务新增污水处理领域,预计未来几年环保业务利润占比显著上升 [2] 轨道交通产业核心竞争力 - CBTC系统交付顺利、稳定,功能和性能指标达同行业水平,杭州四号线建设速度先进 [2] - 自研信号系统(子系统)项目进展顺利,埃塞俄比亚、吉布提计算机联锁项目已准时发货,阿布贾城轨项目将于2015年11月发货 [2] - 首次参加北京轨道交通国际展览会成功,自主开发的CBTC系统获众多客户关注 [2] - 地铁AFC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前三位 [2] - 2014年度中标的淮安有轨电车项目,自主研发部分产品上半年完成生产并开始调试,进展顺利 [2] 剥离脱硫脱硝资产及脱硫电价收益权证券化 - 剥离脱硫业务因市场趋于饱和,利润空间有限,不利于整体业绩提升 [3] - BOT资产现金流相对稳定,适合证券化,通过脱硫电价证券化可盘活资产、回笼资金,投入其他业务提高资本回报率 [3] - 本次脱硫电价收益权证券化是为PPP业务尝试创新渠道、积累经验 [3]
众合科技(000925) - 2015年8月19日调研活动附件之机构调研纪要
2022-12-07 16:24
业务格局 - 以轨道交通产业为战略主导,以节能环保为辅助产业 [1] - 轨交核心技术聚焦信号系统和以智能化为基础的信息系统 [1] - 环保业务除大气治理外新增污水处理领域,预计未来几年环保业务利润占比显著上升 [1] 轨道交通产业核心竞争力 - 与国外信号公司合作的 CBTC 系统交付顺利、稳定,功能和性能指标达同行业水平,杭州四号线建设速度达业界先进水平 [1][2] - 自研信号系统(子系统)项目进展顺利,埃塞俄比亚、吉布提计算机联锁项目已准时发货,阿布贾城轨项目 2015 年 11 月发货 [3] - 首次参加北京轨道交通国际展览会成功,自主开发的 CBTC 系统获众多客户关注 [3] - 地铁 AFC 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前三位 [3] - 2014 年度中标的淮安有轨电车项目,自主研发部分产品上半年完成生产并运至现场调试,进展顺利 [3] 资产处理关系 - 剥离脱硫业务因市场饱和、利润空间有限,不利于提升上市公司整体业绩 [4] - 脱硫电价收益权证券化可盘活 BOT 资产、实现资金回笼,投入其他业务提高资本回报率 [4] - 脱硫电价收益权证券化为公司推进 PPP 积累经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