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000931)

搜索文档
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开幕,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智能服务平台上线
新京报· 2025-03-27 22:22
文章核心观点 3月27日下午,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开幕式暨全球技术交易生态伙伴大会开幕,发布两榜单、上线“转果果”平台并签约11组重点合作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1][2] 分组1:大会开幕信息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开幕式暨全球技术交易生态伙伴大会于3月27日下午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开幕[1] 分组2:榜单发布情况 - 《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榜单》《百项国际技术交易创新项目榜单》面向全球推介发布,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从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征集1472项创新项目,经170余位专家等评议产生200项新成果,质量更高、引领更强[1] - 《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榜单》展示前沿技术产品,推动成果转化,完善中关村全球性技术交易生态网络[1] - 《百项国际技术交易创新项目榜单》聚焦“国际技术交易合作”,遴选高质量创新技术项目[1] 分组3:平台上线情况 - 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智能服务平台“转果果”正式上线,以人工智能驱动,聚焦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提升转化效能[2] - 平台构建五大资源库,为多用户群体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多要素高效协同,已上线科技成果超1万件[2] 分组4:项目签约情况 - 大会现场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生态要素,开展技术交易、生态合作两类11个项目签约,吸引更多项目落地[2]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北京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改革再升级 加速助推数据资源高效安全流通
北京商报· 2025-03-27 22:16
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改革方案 - 首个促进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的综合性配套改革文件《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数据跨境2 0版方案)正式发布 标志着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改革迈入新阶段 [1] - 方案围绕政策 应用 服务 技术 生态 监管6个方面提出24项创新政策举措 推动从"落实基础制度1 0版"向"促进高效便利安全流通利用2 0版"升级 [2] - 目标是将北京打造为国家数据领域高水平开放展示窗口 全国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政策创新实践高地 全球数据资源流通重要枢纽 [2] 政策特点与创新举措 - 突出系统性 体系化设计 实现从"点的突破到面的拓展" 是首个综合性配套改革文件 [3] - 强调数据跨主体流通利用 以"三促进"举措推动企业从"合规驱动"向"要素价值驱动"转变 [3] - 创新负面清单政策 实现"三域拓展"和"倍增扩面" 形成务实 灵活 开放的应用机制 [3] 企业服务优化措施 - 实施"减时间 减材料 减费用"专项行动 评估备案企业的合规服务与审核时长 申报材料页数 第三方服务费用总体再压减1/3 [4] - 上线数据跨境流动公共服务平台2 0版 实现数据出境业务"全程网办" 下放市级网信部门审核权限至服务中心站点 [4] - 朝阳区 大兴临空区对首次实现数据合规出境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资金支持 朝阳区对服务机构 基础设施运营单位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 1000万元年度支持 [5] 国际合作与产业生态建设 - 北京市网信办与中英 中韩 中新及中国香港商会签署合作备忘录 推进政策研究 技术研发 试点示范等国际合作 [6] - 组建北京数据跨境合规服务产业联盟 首批28家核心单位加盟 聚焦资源联动 联合研发 试点示范等五大核心任务 [7] - 联盟旨在构建结构优化 质效领先的数据跨境服务生态 为北京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7]
以创新应对挑战 中关村论坛与会者吁开放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3-27 21:37
文章核心观点 科技创新实现突破的答案是开放与合作,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展现开放特色,多方人士强调通过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并推动创新 [1][2] 分组1:中关村论坛特色 - 2025中关村论坛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有政府间科技合作对话,广泛邀请国际科技组织及全球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等参与,展现开放特色 [1] 分组2:知识产权领域合作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总干事邓鸿森关注知识产权领域合作,该组织利用知识产权力量应对全球性挑战,如WIPO GREEN平台可链接气候解决方案主体与需求用户 [1] - 邓鸿森指出知识产权能保护创意等,是重要商业资产,可吸引伙伴与投资者、创造收入,随创新技术和数字发展,知识产权将更重要 [1] - WIPO希望与北京和中关村建立更强劲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全球发展与繁荣 [1] 分组3:全球合作应对挑战 - 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哈·阿尔贝特·穆鲁表示世界面临全球性问题,需通过全球合作形成创新协同效应应对挑战 [2] - 穆鲁与中国多家科研机构广泛合作,希望利用北京资源推动激光科学及其工业应用突破 [2] 分组4:企业开放创新 -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想宣布将累计研发费用超10亿元人民币的自研汽车操作系统全面开源,帮助相关厂商和供应商节省费用,推动创新技术惠及更多用户 [2] - 李想认为开源不仅是技术开放,更是价值观开放,体现对自身技术和打造创新共同体的信心 [2] 分组5:基础研究国际合作 - 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塞尔日·阿罗什表示基础科学研究应开展国际合作,科学家应自由交流分享想法 [2] - 塞尔日·阿罗什认为中关村论坛能推动学术机构和私营公司开展应用技术合作、促进跨学科研究,政策制定者应参与了解新技术意义 [3]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十大重要科技成果发布,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重大开源等入选
北京商报· 2025-03-27 21:05
文章核心观点 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重大成果发布环节发布十项重大科技成果,涵盖能源、材料、生物、信息等多领域,首次展示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和北京重大开源成果,展示北京引领开源潮流、打造开放创新生态成就 [1] 各科技成果要点 科技成果一:EAST首次实现千秒量级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 - 发布单位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3] - EAST装置模拟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团队实现超1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创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纪录 [3] - EAST创新团队搭建核聚变研究实验平台,取得国际领先成果,为世界聚变发展作重大创新贡献 [3] 科技成果二: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成功发射第一束光 - 发布单位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4] -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是世界上设计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和我国第一台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成功发射第一束光 [4] - 截止2025年1月,储存环束流流强达40毫安以上,发射度降至93皮米弧度,还验证创新注入引出机制,使加速器更环保 [4] - 该光源是我国“十三五”优先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019年6月启动建设,周期6.5年 [5] 科技成果三:“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 - 发布单位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6] - “梦想”号采用“模块化”设计,攻克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以“小吨位”实现“多功能”,最大钻深达11000米 [6] - 该船是全球“钻探能力最强、科研功能最全、智能化水平最高、运维成本最低的钻探船”,打破美日技术垄断 [6] 科技成果四:60MW/600MWh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 - 发布单位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7] - 团队采用深低温梯级液化蓄冷工艺和常压低温储存技术,研发液态空气储能系统,实现工程化突破,提高储能密度 [7] - 项目将于2025年上半年联调发电、正式投运,投运后将成发电功率和储能规模世界第一的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 [7] 科技成果五:高分辨率三维介观尺度荧光显微技术 - 发布单位为教育部、清华大学 [8] - 清华大学团队提出扫描光场成像原理和数字自适应光学架构,研发大视场高分辨三维介观尺度荧光显微镜 [8] - 相比最先进商业化荧光显微镜,三维视场提升90倍,成像通量提升322倍,实现三维长时程观测 [8] 科技成果六:基于脱氨酶的转录因子印记技术 - 发布单位为科学技术部、北京昌平实验室 [9] - 该技术首次达到单细胞水平及单分子灵敏度,在检测转录因子结合的分辨率和通量上有两个数量级提升 [9] - 实现对人类细胞转录因子图谱的低成本、系统性绘制 [9] 科技成果七:己二酸的生物制造关键技术 - 发布单位为教育部、北京化工大学 [10] - 北京化工大学团队对生物合成通路进行最优设计,获得高效生产己二酸前体的微生物菌株,产量达110g/L [10] - 为化工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10] 科技成果八:基于新型光敏蛋白的基因治疗技术 - 发布单位为健达九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 [11] - 针对失明群体的基因治疗技术,通过腺相关病毒载体将新型光敏蛋白表达至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助患者恢复部分视觉功能 [11] 科技成果九: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 - 发布单位包括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和机构 [13] - AI赋能小米高性能合金材料研发,效率提升数十倍,研发出“泰坦合金”,小米成国内首家有自研合金材料的汽车厂商 [13] - AI解锁蛋白复合物结构预测密码,药物对接速度提升数十倍,蛋白质结构数据库规模从20万条扩至8亿条 [13] - AI突破传统方法对标记数据的依赖,预测蛋白质稳定性变化效率提升5万倍 [13] - AI赋能儿科医生,辅助生成更精准诊疗方案,AI儿科医生支持多种输入形式,有多种应用模式 [14] - AI工具AutoGLM让个性化学习走进现实,能模拟人在手机上操作完成复杂任务 [14] - 瑞莱智慧研发全球首个针对实时音视频场景的金融级AI欺诈防护产品,实现毫秒级拦截 [14] - 银河通用与伙伴推出具身智能智慧药房解决方案,具身大模型机器人解决传统药房问题 [14] - 手机智能体可自主跨App操作,满足生活需求 [15] 科技成果十:北京重大开源成果 - 发布单位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家单位和企业 [16] - 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香山”开源高性能RISC - V处理器核成国际开源社区最活跃的RISC - V处理器核,代码量仅为传统Verilog的1/5 [16]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源全球首款纯电驱全尺寸拟人奔跑人形机器人通用平台“天工”,搭建具身智能研究基础底座 [16] - 长安链是我国自主创新、开源开放的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支撑国家级数字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 [17] - 理想汽车开源汽车操作系统,构建面向自动驾驶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实现技术透明化 [17] - 智源研究院等开源基座模型 [18] - 开放原子基金会等持续繁荣开源生态 [1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月背样品、智能光芯片等入选
北京商报· 2025-03-27 21:05
文章核心观点 3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发布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多位专家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1] 各进展总结 进展一:嫦娥六号返回样品揭示月背28亿年前火山活动 - 嫦娥六号月壤样品与月球正面样品差异大,月壤成分复杂,当地玄武岩形成于约28亿年前火山喷发,还发现42亿年前玄武质火山活动产物 [3] - 28亿年玄武岩同位素年龄填补撞击坑统计定年曲线数据空白,CE - 6样品为月球研究提供直接证据,开启新阶段 [3] 进展二:实现大规模光计算芯片的智能推理与训练 - 清华大学团队首创分布式广度光计算架构,研制“太极”芯片,实现每焦耳160万亿次运算系统级能量效率,赋能光计算完成通用人工智能任务 [4] - 团队构建光子传播对称性模型,首创全前向智能光计算训练架构,摆脱对GPU离线训练依赖,太极系列芯片能效比国际先进GPU提升2个数量级 [4] 进展三:阐明单胺类神经递质转运机制及相关精神疾病药物调控机理 - 中科院团队利用冷冻电镜技术阐明多种神经递质转运体识别转运过程及与精神疾病药物作用机制 [5] - 研究发现新型低成瘾性药物结合位点,为精神疾病治疗药物设计提供结构基础,有临床转化价值 [5] 进展四:实现原子级特征尺度与可重构光频相控阵的纳米激光器 - 北京大学团队提出奇点色散方程,建立理论框架,研制出原子级特征尺度的奇点介电纳米激光器 [6] - 基于纳米激光器构建可重构光频相控阵,纳米激光器在信息技术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 [6] 进展五:发现自旋超固态巨磁卡效应与极低温制冷新机制 - 中科院等团队在磷酸钠钡钴中发现自旋超固态,有固态序和超流序共存证据,与理论预测相符 [7] - 团队发现自旋超固态巨磁卡效应,实现94 mK极低温,开辟无氦 - 3极低温固体制冷新途径,测量器件最低测量温度达25 mK [7] 进展六:异体CAR - T细胞疗法治疗自身免疫病 - 海军军医大学等团队研制的异体通用型CAR - T细胞成功治疗硬皮病和炎性肌病患者,推动CAR - T疗法广泛使用和降低费用 [8] - 研究为CAR - T疗法在免疫疾病领域应用打开大门,推动免疫细胞编辑和治疗技术创新发展 [8] 进展七:额外X染色体多维度影响男性生殖细胞发育 - 北京大学团队发现克氏综合征患者生殖细胞胎儿期发育阻滞,额外X染色体未失活致基因表达异常,支持细胞与生殖细胞信号异常加剧阻滞 [9] - 团队发现抑制TGF - β通路可促进克氏综合征胎儿生殖细胞分化,为不育症早期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9] 进展八:凝聚态物质中引力子模的实验发现 - 南京大学团队搭建平台,在分数量子霍尔液体中首次观察到具有手性的引力子模 [10] - 实验结果证实度规扰动量子特性,让凝聚态材料成探索宇宙物理实验室,开辟关联物态几何实验研究新方向 [10] 进展九:高能量转化效率锕系辐射光伏微核电池的创制 - 苏州大学等团队提出新型锕系辐射光伏核电池技术方案,将核废料中锕系核素衰变能转化为电能 [11] - 团队引入“聚结型能量转换器”概念,克服α粒子自吸收效应,提升衰变能转换效率 [11] 进展十:发现超大质量黑洞影响宿主星系形成演化的重要证据 - 南京大学团队探索发现中心黑洞质量是调制星系冷气体含量关键物理量,质量越高冷气体含量越低 [12] - 该发现为黑洞影响星系形成演化提供观测证据,确立中心黑洞在调控星系生命周期核心地位 [12]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探馆2025中国科幻大会:“足不出炉”就能体验科幻盛典
北京商报· 2025-03-27 20:53
活动概况 - 2025中国科幻大会将于3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园举办,主题为"科学梦想 创造未来",设置5个板块30余场活动 [4] - 主场活动首次集中在四高炉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举办,2层用于开幕式和科幻星球盛典,1层举办潮幻奇遇季、科幻生活节和科幻市集,南广场设科幻机甲展 [1][4] 技术亮点 - 开幕式将融合虚拟现实XR、裸眼3D、沉浸式空间投影等技术,结合高清晰度渲染影像,双足仿生机器人"幻幻"将亮相并进行AI互动 [4] - "幻聚·多维宇宙"沉浸式科幻展在首钢园工业遗存料仓1至3层打造七大科幻星球体验空间,覆盖2000余平方米,包含恐龙危机星球、机械公敌星球等主题 [8] 产业与商业活动 - 大会将举办"科幻产业投融资大会",签约重点项目并发布新产品,策划11场高质量论坛,邀请40余位国际专家及刘慈欣等百余位国内产业代表 [5] - 科幻游戏产业发展大会将发布专项政策措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融合 [5] - 2025北京科幻嘉年华同步开启,包括"南天门计划"空天战机白帝特展、VR体验、生成式AI数字人展示及人形机器人互动 [11] 行业影响 - 沉浸式科幻技术推动娱乐、文化遗产保护等行业的转型升级与跨界融合 [8] - 科幻嘉年华活动旨在激发青少年对航空航天兴趣,促进科技企业与文旅、研学企业合作 [11]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我们的科技新势力:AI焕新生物医药
北京商报· 2025-03-27 20:34
"AI+医疗"行业概况 - "AI+医疗"成为2025年资本市场关注焦点 相关概念股表现强劲 有个股在1个多月内股价翻倍 [1] - 中关村论坛将"AI+医疗"列为核心议题 涵盖脑机接口 基因治疗 手术机器人等前沿技术 [1] - 全球AI医疗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137亿美元增至2030年1553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35.5% [12] AI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 - AI可将药物发现和临床前研究时间缩短40% 临床新药研发成功率从12%提升至14% [5] - 英矽智能研发的Rentosertib成为全球首款由生成式AI发现靶点和分子结构的候选药物 研发耗时仅为传统方法1/3 [5][6] - 晶泰科技与阿联酋合作建设中东首个AI药物研发实验室 首期投资3000万美元 [6] AI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 全国已有超100家医院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 应用于临床诊疗 影像分析等场景 [8] - 北京儿童医院发布国内首个儿科大模型"福棠·百川" 北京天坛医院AI系统将卒中治疗时间压缩至20分钟内 [9] - 迈瑞医疗认为AI将推动中国医疗工业实现"直道超车" 华大基因已将大语言模型应用于遗传病辅助诊断 [9] 资本市场表现 - 2月5日至3月24日 AI制药(医疗)板块累计上涨30.96% 远超大盘3.79%的涨幅 [11] - 安必平区间涨幅达98.87% 公司与华为 腾讯在AI病理诊断领域有合作 [11] - ABC数字医疗云完成亿元融资 资金将用于基层医疗AI算法迭代和服务网络升级 [12]
中关村来了一批持证上岗的机器人
中国青年报· 2025-03-27 20:15
中关村论坛机器人展示 - 论坛营造"机器人无处不在"的氛围,围绕迎宾、交流、主持、表演、服务等5大类核心场景,遴选15家机器人企业的百余台代表性产品参会 [1] - 茶艺机器人具备泡工夫茶功能,可完成倒水、泡茶、过滤等精细操作 [2] - 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具身大模型机器人盖伯特具备泛化抓取能力,可自主分析货架商品并精准抓取不同尺寸物品 [2] - 盖伯特已在智慧药店、物流搬运、工厂等领域实现商业验证,解决人力短缺与效率瓶颈问题 [2]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天工2.0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相比1.0版本在复杂地形适应能力有显著提升 [2][4] 机器人技术创新 - 天工2.0采用纯电驱拟人奔跑技术,外壳设计从黑灰色变为黑白搭配 [2][4]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发的灵宝双足人形机器人"星期三"可完成拟人直膝行走,目标应用于危险工业场景 [4] - 北京加速进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加速T1"机器人完成高难度拟人队列行走、10°大斜坡爬坡等表演 [5] 机器人应用场景 - 具身大模型机器人盖伯特入选2025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 [2] - "星期三"机器人已在论坛担任迎宾角色,后续将作为平行论坛主持小助手 [5] - 8台"加速T1"通过动态灯光秀与精准舞蹈动作展示科技与艺术融合 [5]
机器人3分钟舞蹈准备了3周!中关村论坛年会现场,它们“卷”起来了
北京商报· 2025-03-27 19:07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概况 - 论坛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于3月27日—31日在北京举办 [2] - AI和机器人应用创新高,政府与企业共同探索科技赋能新场景 [2] 机器人技术展示 - 乐聚机器人通过动作捕捉技术训练夸父机器人完成3分钟含太极动作的舞蹈,需精准调整重心与参数 [3] - 软体机器人展示自动化茶艺解决方案,程序模拟大师动作,1分钟完成一杯茶(体验版2分半) [3][4] - 15家企业近百台机器人参与迎宾、表演等服务,包括乐聚、加速进化、灵宝等品牌 [4][5] 智能硬件与AR/VR创新 - 耐德佳展示XR眼镜,单眼分辨率4K×4K,厚度仅为传统VR眼镜三分之一 [5] - 耐德佳为远像智慧屏提供核心屏幕技术,实现高分辨率远像投影 [5] AI与大模型应用 - AIGC互动体验区升级为科技树形态,新增美颜、文化元素背景及视频生成功能 [7] - "中关村论坛智能体"利用AI同传系统实现母语原声多语言翻译,视频制作广泛采用AI原创技术 [7] 智能化会务与绿色实践 - 无感通行系统覆盖全流程,电子证件、导航等智能服务提升效率,安检门自动显示会场信息 [8] - 会场采用可循环物料,电子版资料为主,手提袋由回收塑料瓶与竹纤维制成 [8] - 新能源摆渡车与无人驾驶接驳体验优化交通,动态导航路线减少碳排放 [8]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办会台前幕后的故事
北京商报· 2025-03-27 17:53
文章核心观点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 - 31日在京举办 ,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 ,AI和机器人含量创新高 ,各方借此平台进行科技赋能新场景集体实验 [1] 机器人展示情况 - 乐聚机器人团队为开幕式舞蹈表演准备三周 ,通过动作捕捉“喂”数据让夸父机器人学跳舞 ,还需不断调整动作轨迹、训练方式和参数 [2][3] - 软体机器人团队提前一周准备 ,展示机器人茶艺 ,通过程序设定将传统功夫茶工序转化为智能化泡茶动作 ,可精准控制茶汤浓度 ,成熟方案一分钟一杯 ,现场体验版两分半一杯 [4] - 按计划 ,15家企业近百台代表性机器人将在年会各角落进行迎宾、交流等工作 ,企业包括乐聚机器人等 [4] 创新产品展示 - 耐德佳2018年展示AR眼镜 ,2025年带来XR眼镜 ,单眼分辨率最高4K×4K ,厚度为传统VR眼镜三分之一 [6] - 耐德佳为中关村论坛年会新闻中心配备的远像智慧屏提供核心远像屏幕 [7] 年会体验升级 - AIGC互动体验区全新升级 ,增加屏幕做成科技树形态 ,深度绑定大模型 ,新增美颜等功能 ,照片背景结合文化与科技元素 ,还可生成视频 [8] - 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中关村论坛智能体” ,应用AI同传系统实现母语演讲原声同传翻译 ,年会视频制作广泛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很多实现人工智能原创 [8] - 重点打造无感通行、安全有序参会体验 ,全面使用各类智能服务覆盖全流程 ,指引参会者快速准确到达会议区域并了解会议信息 [9] - 运用人工智能等优化线上元宇宙会场 ,为参会者提供沉浸式交互体验 [9] 年会环保举措 - 会场布置全面使用可循环利用物料 ,资料提供电子版 ,印刷品和文创产品采用可回收材料 ,如手提袋由回收塑料瓶与竹纤维制作 [9] - 动态优化周边导航路线 ,安排无人驾驶接驳体验 ,摆渡车全部使用新能源车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