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002069)

搜索文档
獐子岛(002069)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9 00:00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785亿元,同比下降4.07%[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3.78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0.57万元,同比改善71.63%[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4893.42万元人民币,同比亏损收窄66.7%[19]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20.57万元人民币,同比亏损收窄71.6%[19]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64.81万元,同比增长130.03%[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648,095.84元,同比增长130.1%[2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89,898.96元,同比下降175.1%[2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651,606.01元,同比改善17.9%[2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29,657,365.55元,同比增长9.2%[2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43,354,329.26元,同比增长0.4%[21]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80,323,442.78元,同比下降8.4%[21]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63,515,209.82元,同比下降4.0%[21]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11,770,282.90元,同比下降19.9%[21]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23.646亿元,同比下降2.88%[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末总资产为23.64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2.9%[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5333.57万元,同比下降18.43%[5] - 应收票据为177.07万元,同比下降61.94%,主要由于以应收票据结算的应收款项减少[7] - 应付账款为9857.05万元,同比下降30.95%,主要由于上年度末应付产品、原料款在本期支付[8]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末货币资金余额为5.32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11.2%[16]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末存货余额为6.91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7.4%[17]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末短期借款余额为17.732亿元人民币,与年初基本持平[17]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05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18.5%[16] 综合收益 - 其他综合收益为-1429.13万元,同比下降91.86%,主要受汇率变动影响[9]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1,749,916.79元,同比下降32.5%[2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12,048,235.69元,同比下降42.6%[20] 股东与股权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2,727人,前10名股东持股比例合计为47.17%[12] - 大连盐化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5.46%[12] 研发费用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520.9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18]
獐子岛(002069)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9 00:00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为2,020,597,208.99元,同比下降2.99%[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35,043.49元,同比下降46.42%[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2,191,425.79元,同比改善68.68%[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067,598.73元,同比下降19.76%[10] - 2022年末总资产为2,434,836,983.55元,同比下降1.44%[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5,383,957.99元,同比增长50.12%[10] - 营业收入扣除金额为45,272,117.00元,扣除后营业收入为1,975,325,091.99元[10]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946亿元,第二季度为6.663亿元,第三季度为4.556亿元,第四季度为5.041亿元[13]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35万元,第二季度为361万元,第三季度为1739.8万元,第四季度为127.6万元[13]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79.8万元,第二季度为8520.4万元,第三季度为-6791.9万元,第四季度为4098.5万元[13] - 公司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520.9万元,较2021年的6075.3万元大幅下降[13] - 公司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408.4万元,较2021年的5439.1万元显著减少[13] - 公司2022年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2078.7万元,主要来自大连乌蟒岛分公司资产出售收益[14] - 公司2022年实现总收入20亿元,归母净利润394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3,219万元,较上年大幅减亏7,058万元,减亏幅度为69%[23] - 期末归母净资产6,538万元,较上年增长2,183万元,增长幅度为50%[23]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合计2,020,597,208.99元,同比下降2.99%[25] - 水产养殖业收入541,751,596.67元,同比下降4.55%[25] - 水产加工业收入652,320,353.76元,同比下降3.33%[25] - 水产贸易业收入787,204,201.04元,同比下降1.36%[25] - 海参产品收入235,900,605.63元,同比下降11.20%[25] - 虾夷扇贝营业收入为165,395,261.90元,同比下降40.03%[26] - 海胆营业收入为33,622,914.00元,同比增长17.67%[26] - 国内营业收入为1,000,030,208.85元,同比下降9.61%[26] - 国外营业收入为1,020,567,000.14元,同比增长4.52%[26] - 水产养殖业营业收入为541,751,596.67元,同比下降4.55%[26] - 水产加工业营业收入为652,320,353.76元,同比下降3.33%[26] - 水产贸易业营业收入为787,204,201.04元,同比下降1.36%[26]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542,611,966.02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26.86%[34]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322,534,243.28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26.14%[34] - 销售费用为75,279,398.77元,同比下降3.60%[34] - 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为22,629,308.49元,同比增长25.02%[35] - 投资收益为-273.01万元,占利润总额的-6.23%,主要由于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亏损273.31万元[55] - 资产减值损失为-792.34万元,占利润总额的-18.09%,主要由于计提海带存货跌价准备607.06万元和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跌价准备98.89万元[56] - 营业外收入为1054.91万元,占利润总额的24.09%,主要由于收到政府补助244.48万元和将应付未办妥产权款500万元转入营业外收入[57] - 营业外支出为2283.58万元,占利润总额的52.14%,主要由于计提股民诉讼预计负债及支付赔偿和解款1734.14万元[5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79亿元,占总资产的19.67%,较年初减少1.01%[59] - 存货期末余额为7.47亿元,占总资产的30.67%,较年初增加6.53%,主要由于期末消耗性生物资产及库存商品同比增加较大[59]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7.73亿元,占总资产的72.82%,较年初减少0.49%[60]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561.43万元,占总资产的0.23%,较年初减少9.11%,主要由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转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科目[60]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067,598.73元,同比下降19.76%[53] - 公司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774,628.17元,同比下降41.41%[53] 公司战略与规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公司致力于发展海珍品种业、海水增养殖、海洋食品、冷链物流、渔业装备等相关多元海洋产业[16] - 公司较早开始进行海洋牧场建设,40多年来在渔业资源养殖、增殖及生态养护等方面形成了较多实践成果[16] - 公司积极落实国家“高标准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要求,推进海洋牧场可视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16] - 公司2022年水产品消费需求增长显著,消费需求由区域性、季节性转为全民消费、常年消费[17] - 公司在北纬39度的国家一类清洁海域建有海珍品增养殖基地,具备良好的生态特点和营养价值[17] - 公司拥有6座大型海产品加工基地,加工多种海洋产品,并建立了HACCP、BRC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19] - 公司已建立集原料采购、食品研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批发零售、售后服务等全链条产供销体系[19] - 公司在国内外市场建立了多渠道、多层次的销售网络,包括活品、专卖、餐饮、流通、商超、休闲食品及电商等渠道[19] - 公司拥有67项有效专利,包括2项PCT国际专利、38项国家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外观设计专利[21] - 公司开发出即食、即热、即烹、即配的预制菜SKU百余个,并有6座加工厂保障预制菜加工产能需求[20] - 公司在食品技术研发方面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多项关键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 - 公司在生物技术与生态技术研发方面突破了三倍体牡蛎技术、虾夷扇贝育种、皱纹盘鲍育种等技术[20] - 公司年度内研发海洋食品40项,上市新品23项,新品实现良好销售业绩[24] - 公司年度内转让乌蟒岛分公司资产,处置轮船公司相关资产,回收资金8,602万元[24] - 公司年度内期间费用同比下降5,390万元,降幅17%[24] - 公司将以“厚积供给、发力需求、聚焦品牌、上下同欲”为经营管理方针,加速建立现代企业格局[80] - 公司致力于深耕优质海域、聚焦养殖增殖、发挥品牌价值,开发建设獐子岛海洋牧场[80] - 公司计划加大海洋研发投入,构建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提升产品品质和价值[80] - 公司计划全面梳理活鲜、加工、休闲等产品体系,实施准确的产品价格定位[80] - 公司计划加强品牌运营,实施品牌升级战略,提升公司形象和品牌影响力[80] - 公司计划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推进线上与线下市场网络融合服务,优化经销模式[80] - 公司计划完善预制菜产品体系,联合外部产学研平台技术力量,攻关新技术[80] - 公司计划全面提升北美公司、加拿大海鲜首都、香港公司、日本新中公司的业务能力和盈利水平[80] - 公司计划继续巩固强化和提升国际采购的优势和能力,整合全球鱼、虾、贝等大洋产品资源[80] - 公司计划积极推动内审工作开展,构建形成“事前有标准、事中有执行、事后有评价、持续有改进”的内控监管体系[80] - 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财务费用较重,存在资金周转不畅风险[82] - 公司通过品牌推广促进销售,加快应收账款周转等措施优化经营性现金流[84] - 公司继续争取债权银行的有力支持,确保续贷工作平稳进行[84] - 公司充分利用控股股东国资运营公司的平台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84] - 公司因证券虚假陈述面临被投资者诉讼索赔的风险[84] - 公司已聘用专业律师积极应对投资者诉讼事宜,已收到的案件基本都已妥善处理[85] - 公司布局海洋牧场、大洋渔业产业结构,提升供给方面的资源可持续能力[82] - 公司实施食材向食品升级战略,提升服务客户与市场能力[82] - 公司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法律和法规的规定,随时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的修订和新增进行调整[82] 研发与技术 - 2022年完成了贝类毒素预警相关技术标准的验证,建立了水产品养殖及加工过程质量安全保障技术应用示范基地[35] - 2022年完成了底播贝类精准分选计量设施、底播贝苗自动化出舱设施、底播经济动物采捕设施的应用示范[37] - 2022年开发并上市了海参、扇贝、牡蛎等全资源高值化加工与产业化应用技术工艺体系各1套,开发并上市了贝参新产品6项[37] - 2022年培育出优质虾夷扇贝和皱纹盘鲍苗种,推广了香螺繁育及增殖模式1套,建立了增殖示范区[38] - 2022年培育牡蛎新品种一个“长牡蛎前沿1号”,并获得国家水产新品种认定[40] - 2022年完成上市12款即食海洋休闲零食新品,后续会继续进行海洋零食的拓展开发[41] - 公司计划每年开发贮备即食海洋休闲零食新品10-20款,并保证3-5款新品上市[41] - 2022年公司开发上市海鲜预制菜11款新品,计划每年开发预制菜海洋食品20-30款,并确保5-10款新品上市[43] - 公司已构建多个牡蛎四倍体种质群体,获得1项国审水产新品种长牡蛎“前沿1号”,占北方长牡蛎养殖量的70%左右[44][45][46] - 公司已突破性获得海湾扇贝四倍体种质,目前处于种质保种扩种阶段,计划实现海湾扇贝的三倍体苗种产业化应用[46][47] - 公司已实现栉孔扇贝四倍体种质技术突破,获得四倍体种贝并扩群,计划实现三倍体栉孔扇贝苗种产业化应用[48][49] - 公司已实现虾夷扇贝四倍体种质技术突破,获得四倍体种贝并扩群,计划实现三倍体虾夷扇贝苗种产业化应用[50] - 公司已实现鲍鱼四倍体种质技术突破,获得四倍体种贝并扩群,计划实现三倍体鲍鱼苗种产业化应用[51] - 公司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为62人,同比增长10.71%,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3.42%,同比增长0.58%[52]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22,629,308.49元,同比增长25.02%,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2%,同比增长0.25%[53] 公司治理与股东权益 -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10] - 公司2022年共召开5次股东大会,采用现场会议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实施网络投票和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87] - 公司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4名,报告期内共召开7次董事会[87]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报告期内共召开7次监事会[87] - 公司资产与股东资产严格分开,具备资产的独立完整性,不存在与股东单位共用的情况[89]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专职工作、领取薪酬,未在控股股东及其下属企业兼任任何行政职务[89] - 公司设有独立的财务会计部门,拥有独立的银行账户,不存在与控股股东共用银行账户的情况[90] - 公司具备独立完整的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能力,拥有包括苗种繁育、海水养殖、产品加工、仓储运输、市场销售等在内的主营业务体系[90] - 大连盐化集团有限公司于2022年3月30日出具了《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函》[91] - 大连盐化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有公司109,960,000股股份[91] - 公司与大连市国有资本管理运营有限公司构成一致行动人,承诺在5年内解决业务重合问题,力争更短时间内完成业务整合[93] - 2022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6.52%,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参与比例为36.43%,第二次为44.73%,第三次为44.05%,第四次为36.11%[94] - 公司董事长李卫国、董事兼总裁战成敏、董事兼常务副总裁唐艳等高管于2022年8月17日被选举或续聘[96] - 公司总裁助理、董事会秘书阎忠吉于2022年8月17日续聘任[97] - 公司总裁助理姜玉宝于2022年8月17日续聘任[97] - 公司总裁助理黄万成于2022年8月17日续聘任[97] - 公司总裁助理武志强于2022年8月17日续聘任[97] - 公司董事邹建、王涛、金显利于2022年8月16日任期满离任[97] - 公司独立董事陈本洲于2022年7月7日离世[97] - 公司独立董事龙湘鞍、刘全红于2022年8月16日任期满离任[97] - 公司监事会主席刘红涛于2022年8月16日任期满离任[97] - 公司监事邹德志于2022年8月16日任期满离任[97] - 公司董事李卫国自2022年8月起担任公司董事长[97] - 公司独立董事史达先生现任大连市旅游协会副会长,并拟任筹建中的“辽宁省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100] - 公司独立董事宋坚先生现任大连海洋大学研究员,自2022年8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00] - 公司独立董事张晓东先生现任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自2022年8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00] - 公司监事会主席马晓丹女士现任大连国有资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法务部部长,自2022年8月起担任公司监事会主席[100] - 公司监事刘长锁先生现任大连盐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董事,自2022年8月起担任公司监事[100] - 公司职工监事吴春晓女士现任公司党群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团总支书记,自2021年8月起担任公司职工监事[100] - 公司副总裁刘明先生现任新零售事业部总经理、獐子岛(大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自2022年8月起担任公司副总裁[101] - 公司财务总监孙湘女士具备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非执业)资质,自2022年8月起担任公司财务总监[101] - 公司总裁助理、董事会秘书阎忠吉女士具备金融经济师资格,自2019年11月起担任公司总裁助理、董事会秘书[102] - 公司总裁助理、供应链事业部总经理黄万成先生现任全国水产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自2020年7月起担任公司总裁助理[102]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791.65万元[109] - 公司董事长李卫国、董事张昱放弃领取董事津贴[108] - 公司独立董事津贴为10万元人民币/年(税前)[108] - 公司监事津贴为1万元/年(税前)[108]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采用年薪制,按月发放[108]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决策程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相关规定[106]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近三年未受到证券监管机构处罚[106]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确定依据由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确定[107]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实际支付情况包括董事津贴、监事津贴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108]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决策程序包括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和股东大会批准[106] 员工与培训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为1,814人,其中母公司972人,主要子公司842人[129] - 公司2022年度共组织培训496次,培训14,057人次,累计培训时间32,894小时[132]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为:生产人员1,361人,销售人员116人,技术人员102人,财务人员61人,行政人员174人[129]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为:博士1人,硕士23人,本科128人,大专255人,高中及以下学历1,407人[130] 内部控制与审计 - 公司未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保持了较为有效的内部控制[136]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比例为79.38%[136]
獐子岛(002069) - 2014年12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17:32
监管与公司应对措施 - 监管部门核查未发现公司2011年底播虾夷扇贝苗种采购、底播过程中存在虚假行为 [2] - 未发现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行为,但存在决策程序、信息披露及财务核算不规范问题,已采取监管措施 [3] - 公司通过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决议,管理层增持不低于2000万元,员工持股计划购买股票不超过1.2亿元 [3] - 董事长注入1亿元资金以承担部分灾害损失,优化资产负债率并增加现金流 [3] - 高管降薪与2.66亿元利润目标挂钩,旨在达成股东利益诉求并保持管理团队稳定 [3] 灾后经营与未来发展 - 公司运营稳定,除虾夷扇贝外,其他产品经营平稳,第四季度为销售旺季 [3] - 员工及管理层对持股计划参与踊跃,表明对公司发展有信心 [3] - 市场端平稳,12月7日獐子岛海参大雪采捕启动,多家重要客户到场并表示深入合作 [3] - 2015、2016年公司发展趋势及海洋牧场重点工作包括重新规划海洋牧场、建设海洋生物种业为第二利润中心、发展多品种海洋生物、试播大西洋深水贝 [4] 财务与资金管理 - 短期内公司管理层直接增持不低于2000万元,员工持股计划购买股票不超过1.2亿元 [3] - 董事长注入1亿元资金以承担部分灾害损失,优化资产负债率并增加现金流 [3] - 高管降薪与2.66亿元利润目标挂钩,旨在达成股东利益诉求并保持管理团队稳定 [3]
獐子岛(002069) - 2014年12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17:31
公司应对灾害的措施 - 公司管理层直接增持不低于 2000 万元,员工持股计划将在二级市场购买股票不超过 1.2 亿元 [2] - 董事长主动承担公司部分灾害损失,注入公司 1 亿元资金,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率并增加现金流 [3] - 高管降薪与 2.66 亿元利润目标挂钩,公司将努力尽快达成这一目标 [3] 公司当前经营情况 - 公司运营稳定,除受灾的虾夷扇贝外,其他产品经营情况平稳 [3] - 员工及管理层稳定,员工和管理层对持股计划的参与较为踊跃 [3] - 第四季度是销售旺季,争取在最后 20 多天内取得较好的销售 [3] 海洋牧场规划与发展 - 重新规划海洋牧场,按海区的产能、远近、深浅等因素重新规划每年底播与收获区域,规避风险区、扩大生态区 [3] - 计划从 2015 年起对本次遭灾的深水外海区试播大西洋深水贝 [4] - 把海洋生物种业建成海洋牧场的第二个利润中心,服务于公司的海洋牧场和中国海洋产业 [3] - 发挥海洋牧场的生物多样性优势,发展海参、鲍鱼、海螺、牡蛎等多品种,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进行增值规划 [4] 市场与战略发展 - 加快 O2O 平台建设,打造海洋食品品牌,把握中国市场机会,线上加深与国内领先的电商平台合作,线下优化提升渠道能力 [4] - 加快"全球市场、全球资源、全球流通"战略的推进速度,把中国市场的优势与海外资源的优势结合 [4] - 公司在加拿大、日本北海道、韩国设立了基地,正在推动与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客户建立的紧密联系转化成市场与资源机会 [4]
獐子岛(002069) - 2014年7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16:20
虾夷扇贝业务 - 虾夷扇贝亩产恢复情况良好,2012年起采用"好苗种按标准精准投放优质海域、确保健康成活"的底播策略,预计2015年效果显现,目前存活率同比大幅增长 [2] - 虾夷扇贝价格保持在30元/公斤以上,公司在底播虾夷扇贝市场具有话语权,价格随市场供需关系调整 [3] 海参业务 - 2014年海参业务将继续坚持原产地策略、"名店名街"策略和创新培育差异化产品 [3] - 獐子岛海参定位为"营养品",坚持生态、自然、稀缺的高品质海参,以原产地区隔优势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3] 鲍鱼业务 - 2011-2012年鲍鱼业务受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存活率及规格不达预期,加之南方鲍鱼养殖产量上升和消费市场低迷,导致亏损 [4] - 2014年减少自养鲍鱼规模,加大运营业务比重,重点培育鲍鱼市场与品牌,研制鲍鱼加工品,加快食材向食品转型 [4] 公司战略 - 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推动现有资源与产能快速释放,加快由"食材"向"食品"企业转型升级 [4] - 未来重点扩展领域包括海洋种业、大洋资源贸易、加工贸易及构建O2O平台 [4] O2O平台 - 2014年4月与京东战略合作,升级订单和配送模式,建立直接终端客户联系 [5] - 2014年5月成立水世界(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线上运营和维护 [5] - 以"活鲜宅配"开启O2O模式,打造"鲜宅配"、"鲜厨配"品牌,建立一体化O2O体验店,实现B2C、线下中心体验店、旅游平台、B2B直供终端、线下社区店、评测体系无缝对接 [5][6]
獐子岛(002069) - 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7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16:20
苗种开发与养殖 - 公司虾夷扇贝苗种开发采用“大规格、高质量”策略,2013年使用不到1%的水体规模,产出超过市场20%的二级苗种60余亿枚,年度苗种自给率达到底播总规模的55% [2] - 新品种獐子岛红成为主要底播品种,良种呈现多元化格局,獐子岛红、海大金贝已实现产业化,三倍体牡蛎实现规模化养殖,“獐子岛紫”进入中试生产,深水贝试养取得突破 [3] 欧盟复关审核与准备 - 公司作为企业代表接受欧盟FVO审核组针对中国双壳贝类出口项目的实地审核,目前仍在等待结果 [3] - 在能力端,獐子岛(永祥)贝类加工中心项目已于2013年12月建成投产,为贝类产品精深加工提供保障 [3] - 在资源端,公司通过优质苗种全覆盖、强化操作管理、水质监测等措施,为虾夷扇贝原料供应提供保障 [3] 市场策略与利润影响 - 公司近年利润下降主要受虾夷扇贝亩产下降影响,但主要产品扇贝、海参价格未下降 [3] - 公司推进产品“终端化、品牌化、高值化”,推进渠道的O2O建设,通过为客户创造更高附加值提升经营业绩 [3] 大洋活品贸易 - 公司整合全球优质海珍品资源,拓展活品销售网络和渠道,丰富品类,结合冷链物流建设,做到货品保鲜并四季供应 [4] - 目前主要经营龙虾和珍宝蟹,去年收入逐步加大比重,并通过货品解决电商等渠道的话语权问题 [4] 休闲旅游发展规划 - 公司以长海县各岛旅游资源为主,面向休闲渔业、赶海观光,结合自然环境与休闲美食住宿 [4] - 交通方面,开通大连港直达獐子岛的“两岸幸福号”航线,将进岛时间减半,并承担陆岛交通责任,努力将长山群岛打造为大连“海上后花园” [4] - 项目方面,通过酒店资源、移动的单体个性配套设施、新船运力项目的完善,服务好游客 [5] - 休闲渔业将培育丰富多样的产品,形成差异化特色(以海洋为主,以海岛为主,以獐子岛为主)的海岛旅游品牌,提升消费者体验 [5]
獐子岛(002069) - 2014年7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16:14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实施“3大资源、3个支撑”产业格局,推进全球资源、全球市场、全球流通的全球策略 [2] - 大洋渔业方面,加工能力3万吨的贝类加工中心建成投产,成为打造“全球第一贝类供应商”的重要举措 [2] - 阿穆尔集团现有鲟鱼籽酱鱼群规模60万尾,公司积极拓展市场,将资源转化为业绩 [3] - 休闲渔业以长海县各岛的旅游资源为主,结合自然环境与休闲美食住宿,培育差异化特色的海岛旅游品牌 [3] 虾夷扇贝亩产恢复 - 自2012年起,公司按照“好苗种按标准精准投放优质海域、确保健康成活”的底播策略进行底播增殖 [3] - 虾夷扇贝3年轮收轮播的生产模式,效果将在2015年体现 [3] - 根据存量调查显示,底播虾夷扇贝存活率同比大幅增长 [3] - 公司依靠科技技术,研制新产品以及对海洋认知程度的加深,虾夷扇贝亩产将稳定恢复 [4] 电商领域发展计划 - 2014年4月,公司与京东进行战略合作,借助京东平台升级订单模式和配送模式 [4] - 2014年5月,公司成立水世界(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线上运营和维护 [4] - 公司以“活鲜宅配”入手开启活鲜O2O模式,打造“鲜宅配”、“鲜厨配”两个品牌 [4] - 公司将建立一体化O2O体验店,实现B2C和线下中心体验店、旅游平台、B2B直供终端、线下社区店、评测体系的无缝对接 [4][5] 非公开发行计划 - 公司关注到证监会7月4日新闻发布会内容,以及与公司方案类似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方案在股东大会审批后经调整获得发审会审核通过 [5] - 公司将积极稳妥推进本次非公开发行方案,并根据相关法规及监管部门要求执行 [5]
獐子岛(002069) - 2015年9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11:18
资金压力与战略转型 - 公司资金压力较大,资产负债率持续增长,定增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1] - 公司战略由"资源+市场"向"市场+资源"转型,注重技术能力布局 [1] - 定增项目结构与资金用途符合公司战略,能够有效降低资产负债率,提升资产安全边际与公司价值 [3] 电商业务发展 - 公司自2014年开始推出电商业务,基本策略为"卖货、聚粉、建平台" [3] - 电商业务正处于O2O新业态建设初期阶段,通过构建一级城市总仓、二级体验店及三级社区服务店,完善供应链保障与消费者体验功能 [3] 业绩恢复与措施 - 201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呈现恢复态势,一季度为-942万元,二季度为1145万元 [4] - 公司通过提升销售力、推动种业平台建设、恢复海洋牧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措施,力争实现1-9月预计净利润0-2000万元的目标 [4] 市值管理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计划通过积极生产经营、实现2015年"平稳向好"阶段目标,支撑业务与业绩持续恢复性增长 [5] - 公司将做好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等价值传递工作,为市值管理提升内在支持 [5]
獐子岛(002069) - 2015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10:24
投资者关系活动 - 公司于2015年5月15日开展“2015年春季底播虾夷扇贝抽测活动”,预计持续10天 [2] - 参与人员包括公司海洋生物研发中心人员9人、投资者代表4人、大连海洋大学专家2人、银行人员2人、媒体记者7人 [3] - 抽测活动前召开说明会,介绍海洋牧场总体情况及抽测方案 [3] 抽测方式与安排 - 采用科研19号船进行抽测,使用视频计量数量和采集器测量扇贝规格 [3] - 视频装置可采集0.6米宽范围内的海底图像,通过拖动距离测算采集面积和扇贝数量 [3] - 采集器按单位面积抓取扇贝,使用游标卡尺和电子称测量规格 [3] 抽测范围与点位 - 抽测涉及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底播未收获的160万亩海域 [4] - 计划调查点位75个,按2万亩左右一个点位的标准布设,点位密度较以往4万亩一个点位增加近1倍 [4] 抽测结果 - 首日抽测点位未发现减值情况 [4] - 抽测活动结束后,公司将公告抽测结果 [4]
獐子岛(002069) - 2015年5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10:04
战略转型与市场布局 - 公司从养殖企业向全球运营发展的零售业转型,强调“资源 + 市场”向“市场 + 资源”、“技术 + 市场”的转型升级 [2] - 加快大洋资源布局,与北美、日本、朝鲜、澳新等区域的十余家资源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 - 收购新中海产、成立“海鲜首都”、并购日本丰海通商 90% 股权,丰富活品资源 [3] - 成立上海大洋食品公司,建成陆基大洋活品暂养基地,承载快速中转鲜活海珍品、整合全球性渔业资源的战略功能 [3] 技术创新与海洋牧场建设 - 以“生态海洋、科技牧场”为目标,大力推进海洋牧场建设 [3] - 持续推进海洋种业创新,种业平台质量持续提升 [3] - 扇贝良种工程稳步推进,海参网箱生态育苗效果理想,韩国珍岛养殖基地获得海参种苗生产许可 [3] - 牡蛎苗种改变培育模式,鲍鱼苗种市场化运作,自育海带苗种中试成功,巨藻下海试养顺利 [3] O2O 模式与电商发展 - 公司以“世界鱼市、幸福家宴”为目标,探索线上交易、线下体验的“活鲜电商” O2O 模式 [4] - 成立水世界网络科技公司,与京东、天猫等电商巨头及良友便利、众美联、顺丰嘿客等优质渠道展开合作 [4] - 2014 年“双十一”活动排名“天猫”水产类目第一 [4] - O2O 模式对加快公司全球化战略起到关键牵动作用 [4] 冷链物流与配送标准化 - 冷链物流平台全线运营,贯穿仓储、中转、包装、运输的第三方物流服务 [4] - 大连保税区中央冷藏物流基地已投产运营,仓储能力 5 万吨、年周转能力 20 万吨 [4] - 锦达鲜活冷藏物流、锦通冷链物流分别专注于全国保活保鲜陆路配送和门到门城市配送 [4] - 计划在部分城市建立仓储中转点,扩大产品服务区域,提高包装技术,确保食品安全 [4] 业绩展望与挑战 - 2015 年上半年以“提升销售力”为主线,加大产品推广和市场开拓,提升盈利能力 [5] - 受前期海洋牧场灾情影响,海洋牧场资源恢复尚需时日,全年业绩形势不易判断 [5] - 高管团队努力达成既定目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