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制药(002198)
搜索文档
嘉应制药:上半年净利润2008.26万元,同比增长254.33%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21:4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9亿元 同比增长10.4% [1] - 归母净利润2008.26万元 同比增长254.33% [1] - 基本每股收益0.0396元 [1]
嘉应制药(002198) - 半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2025-08-25 21:17
业绩总结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期初往来资金余额总计4425.62万元[2] - 往来累计发生金额总计5100万元,利息总计7.95万元[2] - 偿还累计发生金额总计5033.57万元,期末往来资金余额总计4500万元[2] 子公司情况 - 广东嘉应医药期初、期末往来资金余额均为4100万元[2] - 嘉应(深圳)大健康期初300万元,累计发生100万元,期末400万元[2] - 湖南药聚能期初25.62万元,累计发生5000万元,偿还5033.57万元,期末0万元[2]
嘉应制药(002198) -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2025-08-25 21:17
广东嘉应制药股份有公司 2025 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未经审计) 2025 年 8 月 1 财务报告 一、审计报告 半年度报告是否经过审计 □是 否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 二、财务报表 财务附注中报表的单位为:元 1、合并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广东嘉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 06 月 30 日 单位:元 | 项目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 --- | --- | --- | | 流动资产: | | | | 货币资金 | 201,259,933.75 | 336,141,154.38 | | 结算备付金 | | | | 拆出资金 | | |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4,793,858.00 | | | 衍生金融资产 | | | | 应收票据 | 15,167,699.94 | 29,457,997.77 | | 应收账款 | 137,011,253.22 | 76,991,474.27 | | 应收款项融资 | 5,386,262.85 | 22,477,878.29 | | 预付款项 | 8,501,725.31 | 1,634,160.12 | | 应收保费 | | | | 应收分 ...
嘉应制药(002198) - 半年报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5 21:16
会议安排 - 公司第七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通知于2025年8月14日送达[2] - 会议于2025年8月25日举行,3名监事全部出席[2] 审议结果 - 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3票同意[3] - 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3票同意[4] 报告披露 - 《2025年半年度报告》等同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3][5]
嘉应制药(002198) - 半年报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5 21:15
证券代码:002198 证券简称:嘉应制药 公告编号:2025-044 广东嘉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第七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全体董事会成员保证本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不存在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1、广东嘉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九次会 议通知已于 2025 年 8 月 14 日以电子邮件及通讯等方式送达公司董事、高级管理 人员及监事。 2、2025 年 8 月 25 日,会议在嘉应制药(湖南)有限公司会议室以现场结 合通讯方式举行。会议应出席董事 9 人,实际出席董事 9 人,其中委托出席的董 事 0 人,以通讯表决方式出席的董事有曹邦俊、游永平、姚远、郭华平、徐驰、 李俊国。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监事列席了会议,会议由董事长李能先生主持。本 次会议的召集、召开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表决形成的决议合法、 有效。 二、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经与会董事认真审议并表决,形成如下决议: 1、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 表决结果为:9 票同意,0 票反对,0 票弃权 经审议,董事会认为公司 202 ...
嘉应制药(002198)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5 21:0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989亿元,同比增长10.40%[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8.26万元,同比增长254.33%[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78.86万元,同比增长1516.06%[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96元/股,同比增长253.57%[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72%,同比上升1.97个百分点[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98,936,664.09元,同比增长10.40%[52]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0,082,559.48元,同比增长254.33%[5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40%至198,937,664.09元[64]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65.5%至2.35亿元[159] - 净利润同比增长254.3%至2.01亿元[160]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0.4%至19.89亿元[15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52%至74,509,094.31元[64]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95%至4,813,656.50元[64]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5%至7.45亿元[159]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9%至7.24亿元[15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6.0%至481.37万元[159] - 母公司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4%至4605.32万元[163] - 母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5.5%至852.84万元[16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拥有5种剂型70多个药品批准文号主导品种为独家经营产品及国家保护品种[41] - 公司拥有5个剂型58种药品品种,主导产品包括双料喉风散和重感灵片[50] - 子公司嘉应湖南拥有5个剂型10余种药品品种,包括独家医保产品接骨七厘片/胶囊[51] - 医药产品毛利率提升6.33个百分点至62.53%[68] - 主导产品接骨七厘系列与双料喉风散收入集中度较高[87] - 计划通过推广固精参茸丸和疏风活络片形成"2+N"产品矩阵[88]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营业收入占比1.05%达2,086,437.26元[6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模式,生产部门根据销售计划制定生产计划[46][47] - 通过工艺优化和自动化升级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生产效率[53] - 采购部门通过研究中药材价格趋势合理掌握采购时机控制成本[54] - 公司产品定价执行各省市招投标采购议定价格及全国集采价格[48] - 公司面临集采政策压缩药品利润风险,计划2025年提升非集采渠道收入占比[86] - 中药材价格波动及人工成本上升挤压利润,将建立中药材战略储备库并推进生产自动化[89]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及估值提升计划[90] - 公司计划回购股份数量不少于700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3793%[102] - 公司计划回购股份数量不超过1,350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2.6600%[102] - 公司回购股份价格上限为9.80元/股[102] - 公司回购股份总金额不超过13,230.00万元[102] - 公司回购实施期限为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102] - 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要求每年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10%[104] - 公司三年内现金分红累计不少于该期间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05] - 公司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到80%[105] - 公司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到40%[105] - 公司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到20%[105] 研发和创新 - 公司研发项目包括蠲痹历节清颗粒、比拉斯汀片剂等新药开发[49] - 子公司与湖南中医药大学签署中药创新药联合开发合同[132] 关联交易和资金往来 - 关联方湖南药聚能医药有限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期初余额25.62万元,新增占用金额5000万元,合计偿还5033.57万元(含利息7.95万元),利率3.10%,期末余额归零[108][118] - 关联交易中向广东共合医药有限公司销售中成药金额331.49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1.67%[114] - 向养天和及其实际控制公司销售中成药金额48.28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24%[114] - 向养天和实际控制的湖南和盛医药有限公司采购产品金额36.25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49%[114] - 报告期内日常关联交易总额416.02万元,获批交易额度总额3500万元[114] - 期末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为0.00%[108] - 关联财务公司不存在存款、贷款等金融业务往来[119][120] 现金流和资金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38.54万元,同比下降221.66%[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5,385,355.43元,同比下降221.66%[5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21.66%至-25,385,355.43元[6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451.07%至-133,445,363.25元[6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2024年上半年的2086.65万元净流入变为2025年上半年的-2538.54万元净流出[16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16.3%,从2024年上半年的2.244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878亿元[165]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激增1419.5%,从2024年上半年的342.67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5207.36万元[165]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大幅增长82.1%,从2024年上半年的8702.21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585亿元[16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207.4%,从2024年上半年的4254.58万元净流入变为2025年上半年的-4569.59万元净流出[166] - 母公司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增长300%,从2024年上半年的3000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2亿元[167]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88.3%,从2024年上半年的872.74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643.53万元[167] - 母公司投资支付的现金为6666万元[168] - 期末货币资金为201,259,933.75元,较期初336,141,154.38元下降40.1%[150] - 受限货币资金期初账面价值为1,435,857.38元,受限原因为止付、封存及银行信息未更新[75][76]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7.907亿元,同比下降5.73%[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159亿元,同比下降5.58%[19]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4.62个百分点至25.45%[70]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上升8.15个百分点至17.33%[70] - 长期股权投资占比上升2.56个百分点至5.34%[70] - 报告期投资额为66,660,000元,较上年同期0元增长100%[77] - 重大股权投资总额66,660,000元,其中嘉应国际集团投资46,660,000元(持股100%),小犀牛健康科技投资20,000,000元[78] - 非流动资产合计增加27,113,339.32元(9.5%)至312,175,426.77元[151] - 固定资产减少7,043,498.13元(3.9%)至173,907,874.01元[151] - 在建工程增加3,747,683.88元(12.9%)至32,803,701.85元[151] - 无形资产增加2,234,508.45元(4.9%)至47,125,549.11元[151] - 资产总额减少48,098,828.25元(5.7%)至790,721,623.46元[151] - 应付账款减少779,798.42元(6.2%)至11,827,778.13元[151] - 合同负债减少101,769.02元(3.5%)至2,778,145.49元[151] - 未分配利润增加20,082,559.48元(20.2%)至119,373,084.30元[152] - 母公司应收账款增加142.2%至58,703,786.74元[155]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增加39.9%至229,900,459.02元[155] - 期末应收账款为137,011,253.22元,较期初76,991,474.27元增长77.9%[150] - 期末预付款项为8,501,725.31元,较期初1,634,160.12元增长420.2%[150] - 期末其他应收款为23,125,463.97元,较期初1,161,007.24元增长1,891.7%[150] 子公司和投资表现 - 子公司嘉应湖南拥有5个剂型10余种药品品种,包括独家医保产品接骨七厘片/胶囊[51] - 子公司广东嘉应医药总资产53,098,772.42元,净资产9,950,433.78元,净利润-4,014,358.54元[84] - 子公司嘉应制药(湖南)总资产304,535,773.63元,净资产265,558,971.99元,净利润14,032,744.77元[85] - 母公司净利润由亏损238.48万元转为盈利947.76万元[163]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6%至8624.55万元[162] 股东结构和股份回购 -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9,096,100股,占总股本1.7923%,回购金额61,294,115元[94] - 员工持股计划覆盖64名核心员工,持有股份13,500,000股,占总股本2.66%[95] - 公司于2024年12月通过员工持股计划议案,并于同月30日获股东大会批准[93][94] - 回购股份最高成交价7.04元/股,最低成交价5.96元/股,未超预定上限9.80元/股[94] - 回购股份尚未授予激励对象,回购计划仍在进行中[94] - 员工持股计划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未涉及资产管理机构变更[94][95] -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9,096,100股,占总股本1.7923%,回购金额61,294,115元[131][137] - 回购股份最高成交价7.04元/股,最低成交价5.96元/股[131][137] - 公司计划回购股份数量700万股至1,350万股,金额上限13,230万元[136]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29,100股,占比0.01%[135]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507,480,748股,占比99.99%[135] - 公司总股本507,509,848股[13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5,719人[140] -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0.28%,持股数量为52,148,000股[140] - 养天和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7.00%,持股数量为35,525,690股,其中全部35,525,690股处于质押状态[140] - 黄俊杰持股比例为5.03%,持股数量为25,505,096股[140] - 广东嘉应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15%,持股数量为16,003,100股[140]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9,096,100股,占比1.79%[140]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 公司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报告期内未实施半年度现金分红、红股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92] - 报告期内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1次临时股东大会及5次董事会会议[96] - 董事、监事及高管持股变动承诺自2007年12月起持续履行中[101] - 报告期内财务负责人变更:史俊平5月解聘,曾勇6月接任[91] - 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10] - 报告期内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09]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关联交易、担保、委托理财等业务[122][126][127]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通知书,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2025年5月29日)[112] -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2025年4月8日)[112]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129] 行业和市场环境 - 2025年中药市场整体规模预计达到一万亿其中中成药市场超5000亿元占半数中药饮片达3000亿元中药材市场稳定在2000亿元[28] - 2025年一季度中国零售药店终端中成药销售额超350亿元因流感传播咽喉中成药需求增加[28] - 2025年第三批集采中选174个药品覆盖超20个产品组95个品种[35] - 2024年受理中药临床试验申请100件新药申请40件全年批准12个中药新药上市[39] - 2025年以来已有8个中药新药获准上市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加[39] - 中成药行业具有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高风险长周期特征形成行业壁垒[32] - 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医药消费显著高于年轻人对高质量中医医疗保健需求较大[36]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4年6月印发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推动标准国际化[33] - 国务院办公厅2025年3月印发意见提升中药质量培育亿元级大品种[34] 非经常性损益和特殊项目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129.39万元,主要来自处置孙公司股权收益126.77万元[24] 会计政策和合并范围 - 重要应收款项坏账标准为影响净利润绝对值10%且超100万元[198] - 企业合并审计等中介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200]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交易各方不受相同多方控制为前提[200] - 公司2013年发行48,754,924股股份收购湖南金沙药业64.466%股权[188] -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253,754,924股[188] - 2014年每10股派现0.8元(含税)并转增10股[189] - 转增后注册资本增至507,509,848元[189] - 2017年半年度每10股派现0.4元(含税)[189] - 2017年半年度现金红利总额20,300,393.92元[18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股本为507,509,800股(50,750.98万股)[189]
商业锐评丨资本游戏反噬:嘉应制药信披违规背后的治理困局
新浪财经· 2025-08-07 08:04
核心观点 - 嘉应制药因未披露2.19亿元关联交易被处罚 高管合计罚款近500万元 暴露公司治理失效和资本运作失控 [1][4] - 公司财务数据存在利润与现金流背离现象 研发投入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业绩真实性受质疑 [5] - 借壳方养天和收购后股价浮亏超30% 高比例加盟模式和低毛利率凸显行业困境 [6] - 中成药集采政策导致核心产品降价38.6% 营收减少29.46% 行业面临合规成本上升和转型压力 [6][7] - 公司面临退市风险 2024年营收3.76亿元 但业绩连续两年双位数下滑且被立案调查 [8] 关联交易违规 - 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通过子公司向关联方药聚能进行2.19亿元资金腾挪 占净资产28.83% [4] - 交易采用"月初转出、月末转回"方式 实控人李能同时控制交易双方 [4] - 财务总监及董秘等高管在事件曝光后相继离职 反映内部管理失控 [4] 财务与研发异常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8.83% 净利润增197.23% 但经营活动现金流暴跌193.73%至-1183万元 [5] - 2024年研发投入仅675.72万元 研发强度1.8% 低于中药行业平均2.8% [5] - 核心产品接骨七厘片因集采降价38.6% 营收减少29.46% 但公司声称通过渠道拓展实现增长 [5] 借壳交易与行业困境 - 养天和2024年7月以10元/股收购7%股权 投资额3.55亿元 当前股价7元/股导致浮亏超30% [6] - 养天和90%门店为加盟店 毛利率18.9% 不足上市药房均值一半 [6] - 收购后养天和将全部股权质押融资 凸显资金链脆弱性 [6] 政策与监管影响 - 中成药集采要求企业一周内对标省内最低价降价 否则面临撤网风险 [6] - 2025年集采规则取消最低价中标 要求成本构成说明 合规成本大幅上升 [7] - 深交所规定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将触发退市警示 [8] 行业趋势警示 - 医药行业面临集采降价和线上渠道双重冲击 轻资产扩张模式可持续性存疑 [6][9] - 监管趋严专治"野蛮人"行为 企业需回归研发创新和产业价值深耕 [8][9]
嘉应制药股价微跌1.44%,签约多款创新药项目加速布局
金融界· 2025-08-07 01:55
股价表现 - 嘉应制药股价报6 86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10元 跌幅1 44% [1] - 盘中最高触及7 02元 最低下探至6 85元 [1] - 成交额0 62亿元 [1] 公司业务 - 公司属于中药板块 主要从事中成药及化学药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1] - 持续推进"中药特色+化药创新"的双轮驱动战略 [1] - 强化产品矩阵布局 [1] 研发合作 - 近期与多家机构签署研发合作协议 [1] - 涉及抗组胺药比拉斯汀片剂及JH002 JH003 JH004等高端仿制药项目 [1] - 比拉斯汀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治疗 [1] - JH003针对高尿酸血症/痛风领域 [1] - JH004针对心脏衰竭领域 [1] 资金流向 - 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50 78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74 39万元 [1]
嘉应制药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董事长李能、总经理游永平分别被处罚款160万元和100万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8-05 18:48
公司违规行为 - 嘉应制药因2.2亿元关联资金拆借未及时披露被中国证监会广东监管局拟处罚490万元 [1] - 公司子公司湖南嘉应向关联方药聚能提供短期资金拆借,2024年合计转出1.6999亿元,2025年1月转出5000万元,累计涉及金额2.1999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8.83% [3] - 上述资金拆借未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也未按规定及时披露 [3] 违规细节 - 资金拆借方式为月初转出、月末转回,单笔发生额在4万元至5999万元之间 [3] - 药聚能已于2025年3月末支付相关资金利息给湖南嘉应 [3] - 公司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披露了上述事项 [3] 责任认定 - 董事长李能作为药聚能实际控制人,组织转账行为,被认定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4] - 总经理游永平负责公司整体运营管理,未勤勉尽责,被认定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4] - 时任财务总监史俊平负责公司财务工作,未勤勉尽责,被认定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5] 处罚措施 - 对公司给予警告并处罚款150万元 [5] - 对李能给予警告并处罚款160万元 [5] - 对游永平给予警告并处罚款100万元 [5] - 对史俊平给予警告并处罚款80万元 [5]
“客药第一股”董事长因何领罚单?
搜狐财经· 2025-08-05 15:48
行政处罚与违规披露 -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因近2.2亿元关联资金拆借未及时披露被广东证监局警告并处以罚款 其中公司罚款150万元 董事长李能罚款160万元 [2][4][6] - 关联资金拆借发生于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 累计金额达2.2亿元 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8.83% 资金以月初转出月末转回方式进行 单笔发生额在4万元至5999万元之间 [4][6] - 关联方为湖南药聚能医药有限公司 系董事长李能实际控制企业 该非经营性资金往来未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且未及时披露 [4][5]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2024年7月养天和大药房以3.55亿元受让公司7%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董事长李能系养天和创办人及实控人之一 [7] - 2024年8月公司换届选举后"养天和系"人员进入董监高 但2025年3月非独立董事肖巧霞、黎林辞职 原因系推进公司治理现代化及强化监督制衡机制 [7] - 2025年4月至5月证券事务代表陈裕强及财务总监史俊平相继辞职 史俊平任职不足一年 [8] 财务表现与业务状况 - 公司业绩连续两年下滑 2023年营收5.33亿元同比降19.11% 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降21.88% 2024年营收进一步降至3.76亿元同比降29.46% 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降39.94% [8] - 主营产品中除重感灵片外 接骨七厘片/胶囊、双料喉风散/含片、消炎利胆片收入均下滑 接骨七厘片/胶囊收入占比从过半降至49.38% 毛利率从81%以上落至77%以下 [8] - 2025年一季度业绩回暖 营收1.22亿元同比增长28.83% 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增长197.2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