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嘉应制药(002198)
icon
搜索文档
嘉应制药董事长占资2.2亿被罚 大股东频变更近11年仅分红2次
长江商报· 2025-08-05 07:49
公司违规事件 - 嘉应制药董事长李能上任仅2个月即通过子公司湖南嘉应以月初转出、月末转回方式向其实控企业药聚能提供短期资金拆借,累计金额达2.20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8.83% [1][3] - 该资金占用行为未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且未及时披露,构成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广东证监局拟对公司罚款150万元,对李能、游永平、史俊平分别罚款160万元、100万元、80万元 [3] - 药聚能为李能旗下连锁药房养天和的全资子公司,养天和于2024年7月通过受让7%股份成为嘉应制药第二大股东,交易对价约3.55亿元 [4] 公司治理问题 - 公司近5年频繁出现信息披露违规:2020年因股东增持承诺未履行、表决权委托未披露等被警示,2021年因业绩预测不准确、重大事项未披露被通报批评,2022年因披露不完整被警示,2024年因独董持股信息不实被监管关注 [6][7] - 公司大股东多次变更:2016年实控人为黄小彪,2017年变更为老虎汇资产,2023年东方证券成为第一大股东 [8] 经营业绩表现 - 2020-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83.83万元、147.73万元、4393.47万元、3432.02万元、2061.16万元,整体表现平淡 [8]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近2倍至1540万元,但绝对值仍较低 [1] - 上市以来累计归母净利润2.75亿元,2014-2024年11年间仅分红2次合计0.45亿元,股东回报能力较弱 [9] 业务概况 - 公司为中成药制造企业,拥有70多个药品批文,产品覆盖咽喉、感冒、骨科等领域,主导品种多为独家经营和国家保护品种 [8] - 公司2007年上市,有"客药第一股"之称,但近年来经营未见显著突破 [8]
嘉应制药: 关于股份回购进展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5 00:36
回购方案主要内容 - 公司于2024年12月12日通过董事会决议 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A股股份 [1] - 回购股份数量范围为不少于700万股且不超过1,350万股 金额上限不超过13,230万元 [1] - 回购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实施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 [1] 股份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31日累计回购股份924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8206% [2] - 回购最高成交价7.04元/股 最低成交价5.96元/股 成交总金额6,225.80万元 [2] - 回购价格未超过方案上限9.80元/股 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 [2] 回购实施安排 - 公司将在回购期限内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实施回购决策 [2] - 公司将按月披露回购进展情况 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嘉应制药董事长、总经理等被罚近500万元
国际金融报· 2025-08-04 21:28
公司违规与处罚 - 公司因通过子公司向关联方药聚能提供2.19亿元短期资金拆借未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违反《证券法》[2] - 广东证监局拟对公司责令改正、警告并罚款150万元 对董事长李能、总经理游永平、时任财务总监史俊平分别罚款160万元、100万元、80万元 合计处罚近500万元[5] - 关联方资金拆借发生于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 单笔金额4万元至5999万元 2024年转出1.69亿元 2025年1月转出5000万元 均当月转回 累计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28.83%[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76亿元同比下跌29.46% 连续两年双位数下滑(2023年降19.11%)[7]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061.16万元同比下滑39.94% 净利率从2023年6.44%降至5.48%[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2亿元同比增长28.83% 归母净利润1540.33万元同比增长197.23%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25.22%[8] - 2025年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1183.38万元同比下降193.73%[9] 研发与产品 - 2024年研发费用仅675.72万元 研发费用长期处于低位[9] - 核心产品接骨七厘片/胶囊因全国中成药集采价格调整销售显著下滑 另一主力产品双料喉风散/含片2024年收入同比减少19.62%[9]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2021年10月及2022年6月曾因信息披露违规收到证监会及广东证监局警示函[8] - 2024年8月李能就任董事长后两个月内发生资金违规拆借及信披违规 2025年3月董秘肖巧霞等两名董事辞职 5月财务总监辞职[8] - 第一大股东为东方证券(原老虎汇持股11.27% 2023年股权司法拍卖流拍后抵债给东方证券)[9] - 2024年7月连锁药房养天和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养天和拥有4000多家门店 2023年销售额超50亿元[10]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制药行业与连锁药店行业均处于"内卷"状态[11] - 公司股价长期徘徊7元/股附近 低于养天和10元/股收购价[10]
嘉应制药:累计回购公司股份924万股
证券日报网· 2025-08-04 21:12
公司股份回购 - 截至2025年7月31日累计回购股份924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8206% [1] - 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施回购 [1]
嘉应制药:累计回购924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19:17
股票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31日累计回购公司股份924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1.8206% [2] - 回购最高成交价7.04元/股 最低成交价5.96元/股 [2] - 回购成交总金额约6226万元 [2] 营业收入构成 - 2024年1至12月医药行业收入占比99.8% [2]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2% [2]
嘉应制药(002198) - 关于股份回购进展情况的公告
2025-08-04 19:17
股份回购方案 - 2024年12月12日通过回购方案,拟回购700 - 1350万股,金额不超13230万元[3] - 回购实施期限为方案通过日起12个月内[3] 回购进展 - 2025年1月3日首次实施回购[4] - 截至2025年7月31日,累计回购9240000股,占总股本1.8206%[4] - 成交总金额62258006元,最高成交价7.04元/股,最低5.96元/股[5]
新董事长刚上任便出现违规行为,嘉应制药及李能等领490万元罚单
搜狐财经· 2025-08-04 15:48
公司违规事件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广东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涉及未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及未及时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 [3] - 关联方湖南药聚能医药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李能)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期间通过子公司湖南嘉应获得短期资金拆借,单笔金额4万元至5999万元,累计2.2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8.83% [3] - 公司已收回全部资金并支付利息,且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披露该事项 [3] - 广东监管局拟对公司罚款150万元,对董事长李能罚款160万元,对总经理游永平罚款100万元,对时任财务总监史俊平罚款80万元 [4] 公司股权变动与治理结构 - 2024年7月股东陈少彬以每股10元向养天和转让7%股份,交易金额3.55亿元,养天和成为第二大股东 [4] - 2024年8月李能(养天和系实际控制人之一)出任董事长,养天和系多名高管进入管理层 [5] - 李能同时担任养天和旗下多家医药及投资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等职务 [5] 公司基本面 - 公司为中成药制药企业,拥有湖南长沙和广东梅州两个研发生产基地,总资产10亿多元,总市值近30亿元 [6] - 2024年营收3.76亿元(同比减少29.46%),归母净利润2061.16万元(同比减少39.94%)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2亿元(同比增加28.83%),归母净利润1540.33万元(同比增加197.23%) [7]
嘉应制药因信披违规收到证监会490万元罚单
经济观察网· 2025-08-04 15:05
行政处罚事件 - 公司因2.2亿元关联资金拆借未及时披露被中国证监会广东监管局处罚,罚款总额490万元,其中公司罚款150万元,董事长李能罚款160万元,总经理游永平罚款100万元,时任财务总监史俊平罚款80万元 [1] - 资金拆借发生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期间,子公司湖南嘉应以资金循环方式向关联方湖南药聚能医药有限公司提供短期资金拆借,累计金额达21,999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8.83% [1] - 上述资金往来未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且未及时披露,直至2024年年报才予以披露 [2] 公司治理问题 - 董事长李能作为关联方湖南药聚能的实际控制人,组织相关人员向关联方转账,被认定为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2] - 总经理游永平和时任财务总监史俊平因未勤勉尽责被认定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2] - 公司虽设有防范关联方占用资金领导小组,由董事长李能任组长,但仍发生关联方资金占用问题 [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中成药制药企业,拥有5个剂型、70个药品批准文号,产品涉及咽喉类、感冒类等多个领域 [4] - 主营产品包括双料喉风散、重感灵片等,其中双料喉风散采用百年配方研制,在咽喉科用药中具有较高知名度 [4] - 公司在湖南省长沙市和广东省梅州市拥有两个药品研发、生产、销售基地 [3] - 公司于2007年1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截至2025年8月4日总市值为35.17亿元 [4]
签约拿下多个药品项目,嘉应制药加速推进创新发展
消费日报网· 2025-08-04 11:56
公司研发合作 - 嘉应制药与北京民康百草、广东国标、苏州源创等多家机构签署研发合作协议 深度参与多款创新药与仿制药项目研发[1] - 公司承接化学药比拉斯汀片剂及JH002项目的技术转让 并启动JH003、JH004高端仿制药项目的联合开发[1] - JH003针对高尿酸血症/痛风治疗领域 JH004针对心脏衰竭治疗领域 填补公司在相关疾病领域的产品空白[1] 产品市场潜力 - 比拉斯汀作为新一代长效抗组胺药 主要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症状[1] - 2023年全国抗组胺药物在医院端与零售药店端的销售额达50.94亿元 2024年上半年保持26.25亿元规模[1] - 过敏性疾病患病率上升使该产品具备显著市场潜力[1] 企业发展战略 - 此次合作是嘉应制药"4+4"战略的重要落地举措 新一届董事会将新药研发与新品引进列为战略核心[2] - 公司以中药创新为根基 同步拓展化学药仿制药领域 构建"中药特色+化药创新"的产品矩阵[2] - 通过整合校企研发资源 发挥"客药"品牌在中成药领域优势 同时切入高潜力治疗市场[2] 渠道与品牌升级 - 公司将以新产品开发为契机 强化核心品类在医院、OTC及新零售渠道的渗透[2] - 推动"客药"品牌从产品输出向健康解决方案供给升级[2] - 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增强企业在创新药领域的长期发展动能[2]
嘉应制药信披违规,面临证监会的行政处罚,部分股民可索赔损失!
新浪财经· 2025-08-04 11:50
公司违规事实 - 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广东证监局拟给予行政处罚 [1] - 董事长李能实际控制关联方湖南药聚能医药有限公司 公司子公司湖南嘉应以月初转出月末转回方式向关联方提供短期资金拆借 [2] - 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期间单笔发生额在4万元至5999万元之间 其中2024年度合计转出16999万元 2025年1月转出5000万元 均于当月转回 [2] - 累计涉及金额21999万元 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达28.83% [2] - 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未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 也未按规定及时披露 [2] 监管处罚措施 - 广东证监局拟对公司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处以150万元罚款 [2] - 对相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80万元至160万元不等罚款 [2] - 违法行为违反《证券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第八十条第一款和第二款第三项规定 构成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一款所述违法行为 [2] 投资者索赔安排 - 凡在2024年10月01日至2025年04月25日期间买入公司股票 且在2025年04月26日后继续持有或卖出亏损的投资者有权索赔 [3] - 索赔需准备股票交易对账单(含完整身份证号码或股东信息表)及身份证复印件 [4] - 律师代理采用风险代理模式 前期不收费 胜诉后按赔偿款比例支付律师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