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大讯飞(002230)
icon
搜索文档
韩国老人迷上“电子乖孙”,能唠嗑还能救命?
AI研究所· 2025-09-04 19:57
韩国AI陪伴玩偶案例 - 韩国政府与初创企业Hyodol合作向数万名独居老人发放AI陪伴玩偶以应对老龄化社会问题[1][2] - 韩国65岁以上老人占比达20% 2024年底正式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护工缺口达99万人 养老基金预计2056年见底[2] - AI玩偶成本仅为护工年收入一小部分 内置ChatGPT技术 支持24小时陪聊 用药提醒 红外异常检测并自动通知护工[3][5] - Hyodol项目已在韩国部署1.2万台AI玩偶 成为老人情感陪伴与基础看护的科技解决方案[6] 全球AI玩具市场现状 - 2024年全球AI玩具市场规模达110亿美元 2030年预计增至580亿美元 年均增速超20%[9] - 中国AI玩具市场规模2030年将突破百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70%[9] - AI玩具通过多模态交互 情感识别 上下文记忆和自适应学习技术实现拟人化互动 消费群体覆盖儿童 年轻人及老年人[10] 中国AI玩具竞争格局 - 传统玩具巨头如实丰文化推出AI魔法星等产品 通过对大模型二次训练优化儿童对话交互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2%[13] - 科技新锐企业跃然创新推出AI挂件BubblePal 累计销量突破20万台 支持多语言对话及AI故事共创 采用模拟人类记忆的遗忘逻辑算法[16] - 科大讯飞推出7911儿童交互开发套件 搭载童言识别引擎和童语理解模型 可识别70多种情绪 具备低算力低功耗特性[20] - 行业形成传统巨头 科技新锐与互联网大厂三方竞逐格局 各方凭借技术 IP资源及渠道优势加速布局[12] 代表性企业动态 - 美泰与OpenAI合作 将为芭比等经典IP注入AI技术 2024年推出首款AI娃娃[7] - 跃然创新获得奥特曼 小猪佩奇等知名IP授权 完成2亿元A轮融资用于新品研发[18] - 京东发布JoyInside技术方案 联合火火兔等品牌推出AI版Labubu产品[7]
科大讯飞股价跌5.05%,华商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30.95万股浮亏损失79.8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15:37
股价表现 - 9月4日股价下跌5.05%至48.52元/股 成交额32.92亿元 换手率3.02% 总市值1121.63亿元 [1] 业务构成 - 智慧教育业务占比最高达32.36% 开放平台业务占比24.97% 运营商业务占比8.12% [1] - 智能硬件业务占比7.98% 信息工程业务占比6.54% 企业AI解决方案占比4.03% [1] - 智慧汽车业务占比3.66% 移动互联网服务占比2.80% 数字政府应用占比2.68% [1] - 智慧医疗业务占比2.53% 智慧政法应用占比2.43% 其他业务合计占比1.91% [1] 机构持仓 - 华商计算机行业量化股票发起式A基金持有30.95万股 占基金净值3.8% 为第一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规模2.45亿元 当日浮亏约79.85万元 持股数量与上期持平 [2] 基金表现 - 华商计算机行业量化股票发起式A基金今年以来收益19.4% 同类排名2200/4222 [2] - 近一年收益81.62% 同类排名651/3789 成立以来收益34.49% [2] 基金经理 - 基金经理艾定飞累计任职6年285天 管理规模9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04.87% 最差回报-18.71% [3]
IDC:二季度中国学习平板市场出货量同比大增44.6% 达154万台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13:56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学习平板市场出货量达154万台 同比增长44.6% [1] - 市场扩张由产品功能提升、价格竞争加剧、销售渠道拓展、厂商宣传和国家补贴共同推动 [1] 竞争格局 - 市场马太效应明显 前五大厂商合计占据82.3%市场份额 [3] - 作业帮保持出货量第一 科大讯飞位列出货量第二且销售额第一 [5] - 学而思排名第三 步步高位居第四 小猿首次进入市场即跻身前五 [5][6] 厂商战略分析 - 作业帮在保持电商优势同时积极拓展线下门店 通过新品发布突破中高端市场完善产品矩阵 [5] - 科大讯飞凭借高端市场优势占据销售额首位 线下渠道拓展成为增长主引擎 持续进化AI大模型能力并丰富内容资源 [5] - 学而思通过产品线迭代升级丰富产品矩阵 新品P4价格下探至3000元以下拓展中低价位段市场 [5] - 步步高依托线下渠道积累和下沉市场耕耘稳定出货 通过丰富课程资源和合作提升AI能力增强竞争力 [5] - 小猿凭借学练机市场积累的内容渠道用户资源成功进入学习平板市场 首发三款新品形成价格梯度覆盖不同需求 [6] 行业发展趋势 - 线下渠道成为拓展重点 软硬件协同升级加速 用户群体持续拓宽 [7] - AI大模型能力演进和学习资源扩充改善市场认知 线下渠道拓展和价格下降助推渗透率提升 [7] - 行业存在功能叠加导致产品趋同现象 打造核心竞争力成为厂商长期发展重点 [7]
AI触底反弹,人工智能AIETF(515070)连续12日获得资金加仓,累计加仓超2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12:39
市场表现 - 科技赛道开盘高开后快速下跌 CPO 通信 人工智能等板块下跌明显[1] - 人工智能AIETF盘中下跌超6%后反弹 跌幅缩小至4%以内[1] - 人工智能赛道连续12日获得场外基金加仓 累计加仓超20亿元[1] 行业前景 - 人工智能产业链仍是主要投资主线 宏观层面有人工智能+行动鼓励AI与科技产业社会治理结合落地[1] - 中观层面三季度进入国内外头部大模型厂商密集更新迭代周期 AI落地应用进展持续[1] - 微观层面半年度上市公司AI落地进展喜人 下半年预计实现环比积极增长[1] 产品结构 - 人工智能AIETF跟踪CS人工智能主题指数 成分股选取为人工智能提供技术基础资源及应用端个股[1] - 产品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中游 涵盖机器人大脑缔造者与万物互联地基[1]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际旭创 新易盛 寒武纪-U 中科曙光 科大讯飞 豪威集团 海康威视 澜起科技 金山办公 紫光股份等科技龙头[1] 相关产品 - 主要人工智能ETF产品包括人工智能AIETF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2]
二季度中国学习平板市场出货量154万台,同比增长44.6%
北京商报· 2025-09-04 12:28
行业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学习平板出货量达154万台 同比大幅增长44.6% 创近三年新高 [1] - 线下渠道扩张 软硬件协同升级与用户群体双向延伸推动行业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1] - 产品同质化风险同步上升 [1] 市场竞争格局 - 头部五强企业合计占据82.3%市场份额 马太效应凸显 [1] - 作业帮继续保持出货量领先地位 [1] - 科大讯飞凭借高端机型获得销售额第一 [1] 企业战略动态 - 学而思通过新品P4进入3000元以下价位段市场 [1] - 小猿作为新入局者首次进入行业前五名 [1]
科大讯飞跌2.02%,成交额13.2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11:3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4日盘中股价下跌2.02%至50.07元/股 成交额13.28亿元 换手率1.19% 总市值1157.4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1亿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8.54% 卖出占比13.55% 大单买入占比23.61% 卖出占比29.94% [1] - 年内股价涨幅3.84% 近5日跌幅6.76% 近20日涨幅2.43% 近60日涨幅4.66%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智慧教育32.36% 开放平台24.97% 运营商8.12% 智能硬件7.98% 信息工程6.54% 企业AI解决方案4.03% 智慧汽车3.66% 移动互联网服务2.80% 数字政府2.68% 智慧医疗2.53% 智慧政法2.43%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横向通用软件 概念板块涵盖寒武纪概念 商汤科技概念 AI模型等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9.11亿元 同比增长17.01% 归母净利润-2.39亿元 同比收窄40.3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6.21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6.89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34.42万户 较上期减少11.02% 人均流通股6359股 较上期增加12.38%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6266.28万股 较上期减少134.27万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1032.71万股至4065.02万股 易方达沪深300ETF增持812.73万股至2935.78万股 [3]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新进持股2920.84万股 华夏沪深300ETF新进持股2152.83万股 [3]
科大讯飞、新纽科技等科技企业借力大湾区优势探索国际市场发展可能
证券之星· 2025-09-04 08:22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科大讯飞在香港启动全球化战略升级并推出基于星火大模型的医疗、教育等多领域AI产品 [1] - 公司与香港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速粤港澳大湾区AI技术落地与生态共建 [1] - 此次是公司2024年年中落户香港并设立国际总部以来的首次重大发布 [1] 行业趋势与市场布局 - 科技企业普遍选择香港作为海外市场拓展支点 包括科技龙头企业和专注创新技术的企业 [1] - 新纽科技2023年推动完成立足香港、辐射大湾区的运营中心搭建 构建覆盖中国内地、香港及亚太的技术服务网络 [2] - 新纽科技已与香港本地金融、能源、零售、贸易、文旅行业多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 [2] 香港市场吸引力 - 2024年香港境外母公司驻港公司达9960家创历史新高 企业数量明显增加含大量科技企业 [2] - 截至2024年7月31日约178家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 科技企业占比接近40% [2] - 香港在《2024年世界数码竞争力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七 [2] 合作与技术支持 - 新纽科技智能客服系统、虚拟卡系统、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解决方案在香港完成本地化部署并获客户认可 [2] - 香港凭借"一国两制"下的内联外通优势、全球领先商业法规及数据汇聚能力为科技企业提供支撑 [3] - 海峡两岸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中存在互惠共赢机遇 [3]
科大讯飞跌2.00%,成交额11.6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610.8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03 10:4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3日盘中股价下跌2%至52.33元/股 成交额11.60亿元 换手率1% 总市值1209.7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610.81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8.54%和11.76%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6.27%和27.03%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8.52%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0.66%/+6.71%/+9.02%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9.11亿元 同比增长17.01% 归母净利润-2.39亿元 同比收窄40.37% [2] - 智慧教育业务占比最高达32.36% 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合计占比35.75% [2] - 股东户数34.42万户 较上期减少11.02% 人均流通股6359股 较上期增加12.38% [2]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涵盖语音支撑软件、行业应用产品/系统、信息工程和运维服务 [2] - 属于计算机-软件开发-横向通用软件行业 概念板块包括AI模型、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相关领域 [2] - 运营商业务占比8.12% 智能硬件占比7.98% 企业AI解决方案占比4.03% [2]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134.27万股至6266.28万股 仍为第三大流通股东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1032.71万股至4065.02万股 易方达沪深300ETF增持812.73万股至2935.78万股 [3]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新进持股2920.84万股 华夏沪深300ETF新进持股2152.83万股 [3]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6.21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6.89亿元 [3]
腾讯混元开源轻量翻译模型,网易、科大讯飞、阿里亦有布局
观察者网· 2025-09-02 23:29
公司动态 - 腾讯混元于9月1日宣布开源轻量级翻译模型Hunyuan-MT-7B 供开发者免费下载部署[1] - 该模型总参数量为7B 支持33个语种和5种民汉语言/方言互译 具备网络用语和游戏用语的精准理解能力[1] - 模型在2025年世界机器翻译大会(WMT2025)中获得30个语种第一名 涉及31种语言翻译[3] - 腾讯同时开源翻译集成模型Hunyuan-MT-Chimera-7B 可整合多个翻译模型输出更优结果[6] - 模型已接入腾讯会议、企业微信、QQ浏览器、翻译君、腾讯海外客服等业务产品[6] - 腾讯于今年2月关停"腾讯翻译君"业务 将其核心功能整合至"腾讯元宝"智能体平台[7] 技术优势 - 在Flores200测评数据集上表现卓越 明显领先同尺寸模型且不逊色超大尺寸模型[6] - 采用覆盖预训练、CPT、监督调参、翻译强化和集成强化全链条的训练范式[6] - 模型在WMT25竞赛中击败众多参数更大的模型 竞赛要求系统满足开源且仅使用公开数据[3] - 集成模型原生支持Hunyuan-MT-7B 并可接入Deepseek等其他模型[6] 行业竞争 - 网易有道今年3月发布子曰翻译大模型2.0 测试中翻译质量超越国内外主流通用大模型[7] - 科大讯飞今年1月发布星火语音同传大模型 支持端到端语音同传且首响最快5秒以内[7] - 阿里国际去年10月通过Aidge平台上线Marco翻译大模型 支持15种全球主流语种[7] 生态布局 - 模型已在腾讯混元官网开放体验 并在Huggingface/Github等开源社区提供技术报告和论文下载[6] - 此次开源标志着腾讯翻译业务向大模型生态的战略升级[7]
中报再度亏损,揭秘“AI第一股”科大讯飞利润消失之谜
凤凰网财经· 2025-09-02 20:5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109.11亿元同比增长17.01% 但归母净利润亏损2.39亿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3.64亿元 连续两个半年度出现亏损[3] - 公司面临盈利难题 主要由于开放平台业务毛利率大幅下滑 高企的销售与研发费用侵蚀利润 以及应收账款高企导致财务费用上升[4][11][20] 业务结构分析 - 智慧教育业务营收占比32.36% 同比增长23.47% 毛利率51.92% 较去年同期微增0.16% 该业务毛利率长期稳定在50%左右[5][6] - 开放平台业务营收占比24.96% 同比增长16.18% 但毛利率从2022年上半年的29.15%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6.58% 盈利能力显著恶化[5][7] - 企业AI解决方案业务同比增长349.92% 营收占比4.03% 根据IDC报告 公司2024年在大模型解决方案市场份额居首[8][9] - 智能硬件业务营收下滑3.27% 占比降至7.98% 智慧政法业务营收2.65亿元同比下跌10.42% 运营商业务营收8.86亿元同比下跌1.75%[10] 费用结构分析 - 销售费用20.86亿元同比增长28.28% 占营收比重19.12% 其中职工薪酬8.69亿元 广告宣传费5.46亿元 外包服务费2.93亿元[11][12] - 研发费用20.68亿元同比增长6.99% 占营收比重18.95% 2018年研发费用9.39亿元 2024年增至38.92亿元[11][17] - 销售费用高企与GBC业务模式相关 G端收入占比26% B端占比42% C端占比32% 需要大量销售团队维护客户关系[12][15] 应收账款与现金流 - 应收账款157.46亿元同比增长7.36% 占总资产36.68% 上半年新增坏账准备3.54亿元 总坏账金额达37.72亿元[22] - 2021-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累计35.97亿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累计-129.83亿元 资金缺口93.86亿元[23] - 财务费用2024年1.35亿元同比增长8倍 2025年上半年0.77亿元同比增长20.62% 货币现金较2021年末减少26.97亿元至31.73亿元[23][24] 市场竞争与中标情况 - 2024年公司获得91个大模型中标项目 披露金额8.48亿元 排名第一 成为年度标王[13] - G端业务示例:嘉兴南湖区教育体育局人工智能应用工程项目预算9705.76万元 由公司全资孙公司中标[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