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合科创(002243)

搜索文档
力合科创(002243) - 力合科创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21 23:50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为2021年11月24日15:00 - 16:00,形式为电话会议 [2] - 接待人员包括董事会秘书于喆、战略部长关平、云记项目负责人曾德云 [2] - 参与单位众多,涵盖国泰君安证券、金信基金等多家金融机构 [1] 科技创新服务盈利模式 - 盈利源于基础孵化服务、园区载体销售、园区运营服务、体系推广及产业咨询服务和人才培训服务等,投资孵化利润列在投资收益 [2] - 为科技企业或创业团队提供服务获投资机会和回报,创新服务提高投资孵化成功率,创新基地建设及企业孵化赋能带来产业聚集与区域价值提升,地方政府或大型企业采购服务体系 [2] 现金流及融资情况 - 今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11.05亿元,因园区载体建设支出增加 [2] - 未来对外投资建设,运用自有资金滚动发展,灵活运用资本市场融资工具 [2] - 2020年6月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5亿元用于“力合仲恺创新基地”建设运营 [3] - 全资子公司力合科创集团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和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合计规模42亿元,已募集11亿元 [3] 投资孵化业务情况 - 投资孵化业务持股比例一般在5% - 20%之间 [3] - 核心优势是拥有优质科技创新资源聚集、挖掘、孵化能力,承担股东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职能,有自有研发平台,与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在海外设7大创新中心 [3] 力合云记相关情况 - 增资完成后,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持有力合云记47%股权,通过合伙企业持有力合云记4.17%股权,实现并表 [3] - 自消杀抗病毒功能材料可应用于机场、港口等场景及抗疫消耗性物资,市场空间未详细测算 [4] -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要求使用其材料,目前与多个项目洽谈推进,存在不确定性 [4] 未来发展规划 - 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新兴产业,依托平台培育优质企业 [4] - 对优选企业加大服务与投入,以并购等方式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科技领军企业 [4]
力合科创(002243) - 力合科创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21 23:44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其他(电话会) [1] - 参与单位包括国泰君安证券、博时基金等众多金融机构 [1][2] - 活动时间为2021年12月1日 - 12月3日,地点在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公司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于喆、战略部长关平、力合云记总经理曾德云 [2] 科技创新服务业务 - 盈利模式源于基础孵化服务、园区载体销售等,投资孵化利润列在投资收益,创新服务提高投资孵化成功率,产业聚集和区域价值提升带来政府和企业采购 [2] 投资孵化项目情况 重点领域 - 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产业,培育了力合微、杰普特等优质企业 [3] 优质项目成果 - 2021年深水海纳在创业板上市,莱尔科技在科创板上市,力合微电子等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刷新智能无线电电子体温计用于冬奥会测试赛获奥组委感谢信 [3] 核心优势 - 拥有优质科技创新资源聚集、挖掘、孵化能力,科技成果来源丰富,为创业团队提供长期孵化服务,减少创业风险,提高成功率 [3] 科技成果来源 - 成立之初承担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职能,现拥有自有研发平台,与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还与研究院在海外设立7大创新中心 [4] 项目财务体现 - 按照会计准则分为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和按公允价值计量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5] 具体项目情况 力合云记 - 自消杀抗病毒功能材料已产业化,产品有“水性自消杀成膜剂”和“自消杀抗病毒薄膜”,市场参考价格分别为100元/平米和380元/平米 [4] - 材料有广谱杀菌杀病毒效果,对H1N1病毒等有消杀作用 [4] - 与隔离酒店、关口等重大国家级项目洽谈推进,存在不确定性 [5] 力合厚浦 - 是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自主研发技术属基础材料领域重大创新,拥有核心发明专利,可零废水排放,能耗降低50%,成本降低60%,解决废旧正极材料回收问题 [4][5] 公司收入情况 - 2020年营业总收入21.84亿元,新材料业务收入约14.8亿元,占比68%;科技创新服务业务收入约6.9亿元,占比32% [5] - 2021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10.13亿元,新材料业务收入约6.77亿元,占比67%;科技创新服务业务收入约3.28亿元,占比32% [5] 新材料业务规划 - 是国内化妆品塑料包装行业龙头,提供全产业链服务,主要客户有宝洁等国际知名企业,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限电影响业绩有不确定性 [5][6] - 未来延伸产业链至保健品、食品、轻医美等领域,暂无剥离计划 [6] 公司未来发力点 -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参与概念验证工作 [6] - 运营全品类空间载体,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线空间载体和增值服务 [6] - 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科技企业孵化能力,打造新兴产业宜长生态 [6] - 对优选企业加大服务与投入,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科技领军企业 [6] 股东减持与限售股解禁情况 股东减持 - 2021年7月24日披露持股5%以上股东嘉实元泰减持计划,计划减持不超过64,054,790股,占总股本比例5.2911% [6] - 截至2021年11月29日,已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12,229,190股,占总股本1.0102% [6] 限售股解禁 - 嘉兴红豆等部分股东所持限售股预计今年年底解除限售 [7] - 嘉实元泰、永卓恒基所持限售股在相关审核报告出具并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第5日申请解锁 [7]
力合科创(002243) - 力合科创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21 23:40
公司业务投资方向 - 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规划,重点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重点新兴产业 [1][5] - 间接持有清研环境15.9%股权 [3] - 清研环境已递交IPO申报资料 [6] 力合云记相关问题 - 自消杀抗病毒功能材料具备消杀有效性、效能持久性、安全性和广谱有效性等优势,已开始产业化,产能释放需结合未来市场拓展情况 [2][3][4] - 持有多项目发明专利,可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中国及多国专利审查信息网站(http://cpquery.cnipa.gov.cn/ )注册查询相关信息 [2][4][5] - 自消杀产品能多方式成膜,电梯按键保护膜等触碰频繁场景建议1 - 3个月更换一次,不会对物品表面构成损伤 [2] - 特定病毒消杀效果需多轮实验测试,变异毒株需严谨科学实验验证 [7] 债券与融资情况 - 获批42亿债券额度,只发行了11亿,公司债有效期到2022年8月25日,到期后可延长11个月,中期票据有效期到2022年9月25日,发债过程未遇阻碍 [3] - 近期暂无股权融资计划,如有会及时按规定信息披露 [7] 产业园相关情况 - 广州白云健康产业园项目建设如期开展 [4] - 通产丽星广州产业园厂区建设工作如期开展 [7] - 产业园区土地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和要求,采用成本法核算入账 [3] 其他问题 - 暂无和联想投资的业务往来 [3] - 控股子公司财务由公司统一管理 [3] - 投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也管理部分政府引导性质的基金 [6] - 开展了新材料富勒烯在化妆品领域应用的相关研发,尚未形成产业化条件,暂无产业化规划 [7]
力合科创(002243) - 力合科创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21 23:38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电话会) [1] - 参与单位包括开源证券、恒越基金等多家公司 [1] - 活动时间为2021年12月7 - 8日,地点在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公司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于喆 [1] 力合云记相关情况 - 增资作价及估值:截止2021年7月31日,力合云记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14,024.39万元,以14,000.00万元投前估值进行增资 [1] - 订单情况: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明确使用其“自消杀抗病毒功能材料”,正与多类项目洽谈,订单有不确定性 [2] - 应用场景:可用于机场、港口等场景及物品,也可用于抗疫相关消耗性物资 [2] 股东减持与限售股解禁 - 第三大股东减持:嘉实元泰计划减持不超64,054,790股,占总股本5.2911%;截至2021年11月29日,已减持12,229,190股,占总股本1.0102% [2] - 限售股解禁:嘉兴红豆等部分股东预计年底解除限售约5000多万股;嘉实元泰、永卓恒基所持限售股需特定条件满足后解锁 [2][3] 公司业务模式与优势 - 科技创新服务盈利模式:盈利源于基础孵化、园区载体销售等服务,投资孵化利润列在投资收益,各项业务盈利及体系服务价值构成盈利模式 [3] - 投资孵化业务核心优势:拥有优质科技创新资源聚集、挖掘、孵化能力,有丰富科技成果来源,为企业提供长期孵化服务 [3] 公司未来规划 - 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规划,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通过多种方式培育科技领军企业 [4]
力合科创(002243) - 力合科创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21 23:38
云记科技相关情况 - 自消杀抗病毒功能材料已开始产业化,有液体和固体两种形态,可用于多种场景和抗疫物资,市场空间可观,公司拟11月12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增资事项,通过后将控股云记科技 [2] - 深圳市科创委要求使用其材料,已与重大项目洽谈,潜在客户增多,预计短期内年产能达10亿以上规模 [2] 公司收入情况 - 2020年营业总收入21.8亿元,新材料业务收入14.8亿元,占比68%,科技创新服务业务收入6.9亿元,占比32% [2] - 2021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10.13亿元,新材料业务收入6.77亿元,占比67%,科技创新服务业务收入3.28亿元,占比32% [2] 新材料业务情况 - 是国内化妆品塑料包装行业龙头,提供全产业链服务,主要客户为国际知名企业,今年受原材料价格和限电影响业绩有不确定性 [3] - 未来延伸产业链至保健品、食品、轻医美等领域及配方内容、日化核心原材料等方面 [3] 投资孵化业务情况 - 核心优势是拥有优质科技创新资源聚集、挖掘、孵化能力,有丰富科技成果来源,为科技企业提供长期孵化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 [3] - 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规划,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培育了众多优质企业 [3][4]
力合科创(002243) - 力合科创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21 23:36
产品和应用场景 - 力合云记的自消杀抗病毒功能材料已开始产业化,包括液体和固体两种产品形态,目前最大产能约为每天1吨[1] - 该功能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机场、港口、隔离酒店、医院、学校、集装箱等场景,也可用于触屏保护膜、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抗疫相关消耗品[2] 订单和盈利模式 - 公司已与包括隔离酒店、关口等重大国家级项目进行洽谈推进,存在一定不确定性[3] - 公司科技创新服务业务的盈利来源包括基础孵化服务、园区载体销售、园区运营服务、体系推广及产业咨询服务和人才培训服务等[4] - 投资孵化产生的利润依据会计准则列在投资收益,同时通过人才培训、产业咨询、资源对接等创新服务提高投资孵化的成功率[4] 股东减持和限售股解禁 - 持股5%以上股东嘉实元泰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5.29%的公司股份,截至2021年11月15日已减持9,032,190股[5] - 部分限售股将在今年年底解除限售,包括嘉兴红豆、百富祥投资等持有的股份[6] - 嘉实元泰、永卓恒基所持有的限售股将在盈利预测补偿期第三年度实际实现净利润与承诺净利润差异情况审核通过后解锁[6]
力合科创(002243) - 力合科创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21 23:36
公司业务模式 - 科技创新服务是成体系化创新业务,构建生态平台体系助力创业企业,孵化器和科技园区是服务手段 [1] - 盈利主要源于基础孵化、园区载体销售、运营服务、体系推广、产业咨询、人才培训等,投资孵化利润列在投资收益 [2] 利润可持续性 - 业务本质是构建科创服务平台,输出服务方案构建宜长生态,虽利润多体现为投资和园区销售,但核心是服务有效性和系统性 [2] - 建立获取优质科技项目资源的渠道和体系,投资孵化硬科技企业,成功率高于一般创投机构 [2] 投资孵化业务优势 - 拥有丰富科技成果来源,投资决策期可筛选出较好创新技术进行转化 [3] - 与科技企业创始团队相互认同,提供长期孵化服务,减少创业风险,提高成功率 [3] 业绩与规划 - 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6.58亿元,同比增长17.35%;净利润4.16亿元,同比增长41.2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70亿元,同比增长27.07%;三季末总资产127.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36% [3] - 未来围绕“十四五”规划,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运营空间载体,提升孵化能力,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科技领军企业 [3][4] 产品情况 - 力合云记自消杀抗病毒功能材料已产业化,有“水性自消杀成膜剂”和“自消杀抗病毒薄膜”两类产品,参考价格分别为100元/平米和380元/平米 [4] 新材料业务规划 - 是国内化妆品塑料包装行业龙头,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受原材料价格和限电影响业绩有不确定性 [4] - 未来延伸产业链至保健品、食品、轻医美等领域,暂无置出计划 [4][5] 资金问题解决 - 运用自有资金滚动发展,灵活运用资本市场融资工具 [5] - 2020年6月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5亿元用于“力合仲恺创新基地”建设运营 [5] - 全资子公司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和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规模42亿元,已募集11亿元,公司债券发行规模5亿元,票面利率4.30%,中期票据发行总额6亿元,发行利率4.10% [5]
力合科创(002243)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8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7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01%[7]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87%[7]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31.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40%[7] - 净利润为1.7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1%[4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9%[42] - 营业收入从16.58亿元增长至17.01亿元,增长2.6%[40] - 营业利润从4.98亿元下降至1.83亿元,下降63.3%[4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531元,同比下降49.9%[4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从11.28亿元增长至12.72亿元,增长12.8%[40] - 研发费用从0.74亿元增长至0.96亿元,增长29.7%[40] - 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46.42%,主要因部分下属园区竣备后借款利息费用化[20] - 财务费用从0.50亿元增长至0.73亿元,增长46.4%[40] - 利息费用从0.66亿元增长至0.96亿元,增长46.7%[40] - 所得税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88.73%,主要因利润总额减少[23] 现金流量表现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2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67.20%[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2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67.2%[4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0.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4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3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18.2%[4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0.1%[4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7.17亿元人民币,同比微增0.8%[46]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2.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46] - 收到税费返还761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8%[4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期初增加171.36%,主要因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增加[11] - 其他应收款较期初减少53.92%,主要因应收股利收回[12] - 应付债券较期初增加64.50%,主要因子公司发行公司债增加[19] - 货币资金从年初20,253,304,019.92元降至17,383,231,365.55元,减少约14.2%[3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100,401,819.19元增至272,447,230.13元,增长约171.3%[33] - 应收账款从1,117,145,141.11元降至957,959,273.50元,减少约14.3%[33] - 存货从3,376,258,982.47元增至3,771,990,174.64元,增长约11.7%[33] - 长期股权投资从1,886,706,657.20元增至1,910,481,023.00元,增长约1.3%[33]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从1,289,277,578.04元增至1,415,217,507.79元,增长约9.8%[33] - 投资性房地产从836,029,450.59元增至979,804,476.19元,增长约17.2%[33] - 资产总计从1,361.28亿元增长至1,393.96亿元,增长2.4%[36][39] - 短期借款从7.30亿元减少至3.99亿元,下降45.3%[36] - 应付债券从11.19亿元增加至18.41亿元,增长64.5%[3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64.26亿元增长至65.39亿元,增长1.8%[39] 投资和公允价值变动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68.99%,主要因投资孵化企业受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影响[20] 股东和股权变动 - 股东嘉实元泰累计减持1,009,953股,占总股本0.0834%[32] - 股东嘉实元泰拟减持不超过24,879,691股,占总股本2.0551%[32] - 深圳市通产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88,003,552股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约15.5%[29]
力合科创(002243)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6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1.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5%[27] - 营业收入11.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5%[4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34%[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34%[49] - 营业利润1.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53%[4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948元/股,同比下降38.36%[2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8%,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2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8.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24.30%[49] - 财务费用4796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上升73.09%[49] 各业务线表现 - 新材料业务收入7.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7%[52] - 科技创新运营服务收入442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04%[52] - 出口销售2.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32%[52] 各地区表现 - 出口销售2.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32%[52] - 公司科技创新服务业务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并在多地设有创新载体[4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2021年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9684.83万元[104] 投资和金融资产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公允价值变动及投资收益为6902.09万元人民币[30] - 投资收益6333万元人民币,占利润总额比例58.05%[54]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024万元人民币,占利润总额比例36.89%[5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14亿元,本期购买5.30亿元,出售4.18亿元[61]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中非上市公司股权公允价值为13.13亿元,本期增值6194万元[61] - 芯海科技股票投资期末账面价值4.13亿元,报告期公允价值亏损2220万元[66] - 报告期投资额8220万元,较上年同期1.55亿元下降47.04%[65] - 委托理财发生额52,950万元,未到期余额21,400万元[164]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减少至18.1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64%至13.24%,主要因归还短期借款增加[58] - 应收账款减少至9.4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35%至6.86%,主要因应收账款收回[58] - 存货增加至35.6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22%至26.02%,主要因园区建设投入增加[58] - 投资性房地产增加至9.9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09%至7.23%,主要因园区竣工验收结转[58] - 短期借款减少至3.3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2.90%至2.46%,主要因归还短期借款增加[58] - 总资产为136.8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0.56%[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4.6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0.58%[27]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6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38.53%[27] 子公司和关联方表现 - 力合科创集团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6,163.97万元[80] - 深圳市力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5,824.88万元[80] - 佛山南海国凯投资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1,781.4万元[80] - 深圳市通产丽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2,165.14万元[80] - 广州丽盈塑料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2,269.16万元[80] - 江苏数字信息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4,670.5万元[80] - 关联方太仓仁力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非经营性往来款期末余额1.2亿元[127] - 关联方深圳市高新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借款余额6200万元,利率4.96%[127] - 关联借款本期产生利息合计146.69万元[127] 融资和募投项目 - 募集资金余额7.63亿元,本期使用3559万元,累计使用4.31亿元[70] - 力合仲恺创新基地项目累计投入27,663.5万元,投资进度达79.95%[7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13,552.26万元,投资进度达100.22%[71] - 中介机构费用项目累计投入1,877.28万元,投资进度达100%[71] - 募集资金先期投入置换总额3,569.13万元,含创新基地2,200.43万元及中介费用1,368.7万元[74] - 全资子公司力合科创集团发行公司债券7亿元,票面利率3.5%[176] - 公司投资建设珠海力合光电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额不超过95,000万元[173] - 全资子公司广州力合科创申请银行授信额度不超过11.50亿元[177] 担保情况 - 对外担保余额中东莞市江机电子公司2500万元未履行完毕[136] - 对外担保余额中广东嘉彩标签公司660万元未履行完毕[139] - 对外担保余额中东莞市慧博电子科技公司640万元未履行完毕[139] - 对外担保余额中东莞市钜欣电子公司850万元未履行完毕[139] - 公司为东莞市宏图仪器有限公司提供430万元连带责任担保[142] - 公司为珠海吉大华普仪器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连带责任担保[142] - 公司为珠海施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连带责任担保[142] - 公司为曾火坤提供700万元连带责任担保[145] - 公司为佛山市中成顺不锈钢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886万元连带责任担保[148] - 公司为温耀坤提供215万元连带责任担保[148] - 公司为丁小玲提供799万元连带责任担保[142] - 公司为任俊宇提供497万元连带责任担保[142] - 公司为任广能提供493万元连带责任担保[142] - 公司为李达佳提供498万元连带责任担保[142] - 报告期内审批对外担保额度合计80,000万元[159] - 报告期内实际对外担保发生额合计6,638.34万元[159] - 报告期末实际对外担保余额合计27,749.21万元[159] - 对广东惠州市瑞诚嘉达电子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2,645万元[154] - 对泰格运控(江苏)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2,000万元[154] - 对惠州贝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1,000万元[154] - 对世桦正茂(镇江)机械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1,135万元[154] - 对张卫平提供连带责任担保700万元[151] - 对陈东提供连带责任担保462万元[151] - 对广东纬地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341万元[151]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115,000万元[162]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38,415.57万元[162] - 报告期末实际担保余额总计66,164.78万元,占公司净资产比例10.24%[162] 股东和股权变动 - 股东嘉实元泰累计减持公司股份23,183,590股,占总股本1.915%[166] - 嘉实元泰拟减持不超过40,871,200股,占总股本3.3761%[166] - 公司解除限售A股股份65,288,096股,占总股本5.39%[169] - 股份总数保持1,210,604,219股不变[182]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65,274,596股至542,863,149股,占比从50.23%降至44.84%[182]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65,274,596股至667,741,070股,占比从49.77%升至55.16%[182] - 国有法人持股数量保持423,172,848股不变,占比34.96%[182] - 其他内资持股减少65,274,596股至119,690,301股,占比从15.28%降至9.88%[182] - 北京嘉实元泰投资中心解除限售44,943,353股[185] - 深圳市永卓御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解除限售20,344,743股[185] - 深圳清研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416,812,955股,占比34.43%[187] - 深圳市通产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88,003,552股,占比15.53%[187] - 北京嘉实元泰投资中心持股84,804,600股,占比7.01%,报告期内减持4,059,953股[187]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普通股股东中深圳市通产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88,003,552股[191]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北京嘉实元泰投资中心持股84,804,600股[191] - 深圳市永卓御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5,302,360股[191] - 股东李永良持股18,924,764股[191] - 上海祥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持股13,462,564股[191] - 上海上国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9,199,632股[191] - 清控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9,085,561股[191]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301,766股[191] - 董事兼总经理贺臻期末持股增至61,200股,较期初增持18,000股[194]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深圳清研投资与深圳市通产集团存在一致行动关系[191] 诉讼和仲裁 - 建设工程纠纷案涉案金额1882.55万元[118] - 装饰工程纠纷案涉案金额890万元[118] - 股权回购案执行阶段涉案金额1495.08万元[118] - 股权回购案已收到执行款761.25万元[118] - 公司涉及股权回购诉讼,要求支付回购款435万元及年利率10%的利息[121] - 法院冻结被执行人账户现金1400万元[121] - 公司其他未决诉讼仲裁案件共20项,总金额约691.54万元[121] 公司治理和基本信息 - 公司曾用名为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17] - 公司控股股东为深圳清研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7] - 公司持股10%以上股东为深圳市通产集团有限公司[17]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7]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42] - 公司股票代码为002243,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1] - 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为贺臻[21] - 公司注册及办公地址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岗大道1001号通产丽星科技园[22][23]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于喆,证券事务代表为任红娟和张驰[22] - 公司联系电话为0755-28483234,传真为0755-28483900[22]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1.08%[92] - 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1.74%[92] 研发和创新 - 公司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累计达10处[37] - 数云科际完成A轮融资[41] - 力合云记自消杀抗病毒材料对新冠病毒杀灭率大于99%[45] - 力合云记材料对H1N1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杀灭率大于99%[45] - 自消杀成膜剂抗菌抗病毒功效至少一年有效[47] - 力合云记推出提供8小时长效抗菌抗病毒的"抗菌液"产品[41] - 丽星科技拥有四个国家级创新载体和六个省级创新载体[44] - 公司建立内部人才梯队培训机制并拥有过百名从业超20年的工匠队伍[48] - 子公司力合云记自消杀抗病毒功能材料应用于冬奥会等多个场景[107] 风险和挑战 - 子公司丽星科技出口销售采用美元和欧元结算面临汇率波动风险[88] - 子公司丽星科技面临原材料单价上涨的成本压力[87] - 塑料包装行业市场集中度低且竞争激烈[87]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利用太阳能发电每年节约电能约230兆瓦时[99] - 公司2022年ECOVADIS社会责任评估得分68分[101] - 公司2021年CDP碳披露评分为B+级[103] - 员工互助基金报告期内资助员工及家属13人[105] - 公益基金会报告期内累计投入资金12.08万元[107] - 安全生产投入约50余万元[108] - 开展安全培训32次共计3902人次[108] - 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完成率100%[108] - 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108]
力合科创(002243)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7 00:00
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第一季度报告全文 □ 是 √ 否 证券代码:002243 证券简称:力合科创 公告编号:2022-026 号 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第一季度报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 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重要内容提示: 1.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 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2.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声明: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3.第一季度报告是否经过审计 □ 是 √ 否 一、主要财务数据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 | --- | --- | --- | |-----------------------------------------------------|-------------------|-------------------|--------------------------| | | 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