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力合科创(002243)
icon
搜索文档
力合科创:从“书架”走向“货架”,做科技成果转化的“摆渡人”
证券时报· 2025-08-26 08:56
公司背景与定位 - 公司起源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专注于技术研发 成果转化 投资孵化和人才培养四大领域 [5] - 公司是中国最早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机构之一 成立于1999年 初始资金200多万元 [5] - 已投资500多家高科技企业 孵化4000多家企业 包括氢致能源 基本半导体 中科星睿 微灵医疗等优质项目 [2][6] 业务模式与战略 - 构建覆盖概念验证 中试孵化 产业赋能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 [15] - 采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策略 专注早期硬科技项目 并组建工科背景投资团队 [5][6] - 形成基金矩阵布局:种子+天使期基金与成熟期+产业基金双层级 包括西丽湖概念验证基金 中试基金及11亿元新能源产业基金 [12][13] - 建立项目"活水"系统:通过清研院概念验证中心 高校合作(深大 南科大 清华等)及产业化技术平台获取优质项目源 [14] - 实施"三跑"服务模式:陪跑(基础支持) 接力跑(阶段衔接) 领跑(产业主导和控股投资) [14] 行业环境与发展 - 科技成果转化存在关键难点:概念验证和中试环节因技术不确定 产品未定型 市场难预测等因素成为行业薄弱环节 [1] - 国家政策支持:1999年科技部出台风险投资机制文件 2012年"十八大"强调科技创新核心地位 2025年深圳推出风投创投行动方案支持概念验证基金 [10][12] - 深圳南山区形成密集的产学研资源带:聚集45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 6个双创示范基地 9个诺奖实验室及多所高校 [1] 成果与影响 - 概念验证基金运行三年多表现良性:项目存活率高 后续融资顺利 成功实现从概念向产品化工程化过渡 [12] - 业务模式成功复制至其他省市:2025年6月在湖北设立首只概念验证基金及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13] - 公司科技创新孵化体系于2015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 [10] 典型案例 - 瑞波光电孵化案例:公司提供办公场地 政策支持 资金支持和全程陪伴 使其芯片产品应用于无人驾驶 机器人 无人机等领域 [9]
力合科创(002243)8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629.62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25 20:1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8月25日收盘价8.84元 单日上涨0.11% [1] - 换手率2.46% 成交量29.59万手 成交金额2.6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629.62万元 占成交额6.22%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2880.03万元(占比10.99%) 大单净流入1250.41万元(占比4.77%)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1297.76万元 占成交额4.95%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331.85万元 占成交额1.27%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67亿元 同比增长5.18% [1] - 归属净利润2070.05万元 同比增长42.64% [1] - 扣非净利润2725.32万元 同比增长27.98%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3.534 速动比率1.459 [1] - 资产负债率49.34%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95年 位于深圳市 从事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 - 注册资本121060.4219万元人民币 实缴资本121060.4219万元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贺臻 [1] 投资与知识产权 - 对外投资7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583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5条 专利信息275条 行政许可44个 [2]
专业服务板块8月20日涨1.23%,胜科纳米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541.93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0 16:41
板块整体表现 - 专业服务板块当日上涨1.23%,领涨个股为胜科纳米(涨幅12.40%)和力合科创(涨幅7.57%)[1] - 上证指数上涨1.04%至3766.21点,深证成指上涨0.89%至11926.74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1%,其中胜科纳米成交量达7.46万手,成交额2.48亿元[1]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五分别为:胜科纳米(35.80元,+12.40%)、力合科创(9.24元,+7.57%)、实朴检测(27.15元,+4.06%)、广电计量(21.81元,+2.78%)、钢研纳克(15.44元,+1.78%)[1] - 跌幅最大为广东建科(39.24元,-11.54%),其次为国义招标(15.80元,-3.42%)[2] - 力合科创成交额达5.62亿元,为板块最高;广东建科成交额17.66亿元,但股价下跌[1][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541.93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8052.4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4510.48万元[2] - 力合科创获主力净流入7541.18万元(占比13.41%),广电计量获主力净流入3858.63万元(占比13.30%)[3] - 实朴检测主力净流入2714.82万元(占比15.97%),安车检测主力净流入3195.90万元(占比7.29%)[3] - 游资净流入最高为力合科创(-1621.65万元),但占比为负值,显示资金分化[3] 成交活跃度 - 广东建科成交量42.88万手居首,但股价下跌11.54%[2] - 力合科创成交量62.33万手,结合5.62亿元成交额显示高活跃度[1] - 胜科纳米虽涨幅最高,但成交量7.46万手相对较低,显示资金集中推动[1]
清华创客 批量南下深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23:33
清华系AI与机器人创业潮 - 截至2024年底"清华系"在科创板/北交所/港交所上市企业共97家,总市值3.8万亿元 [1] - 清华是全国培养AI创业者最多的高校,覆盖大模型、自动驾驶、AI芯片、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1] - 智谱AI、月之暗面、百川智能、MiniMax等AI明星企业创始团队均来自清华 [2] - 深圳是除北京外清华校友最多的城市,超60家"清华系"上市公司扎根深圳 [1] - 清华校友创办的硬科技独角兽有53家,深圳占比30%以上 [1][9] 清华系企业典型案例 - 智谱AI于2024年4月启动A股IPO辅导,成为国内"大模型六小虎"首家启动IPO企业 [1] - 卓世科技基于HealthGPT Core开发"小卓AI家医"产品,与中国联通深圳分公司达成千万级别采购意向 [2] - 大寰机器人拥有超100项知识产权,其中40%为发明专利,核心技术已实现国产化 [4] - 零次方机器人发布Zerith-V0模型和Zerith-H1机器人,成为国内首家实现专项场景超长序列多任务连贯操作的企业 [5] - 密尔医疗为"清华系"基因测序公司提供国产化激光器,形成校友产业链协同 [7] 深圳机器人产业生态 - 截至2023年底深圳机器人企业达74032家,2024年新增14534家,同比增长39.64% [3] - 深圳涌现优必选、众擎机器人、智平方等"具身智能八大金刚"企业 [3] - 零次方机器人完成天使+和天使++轮亿元级融资,由水木基金、力合科创等"清华系"机构投资 [8] - 力合科创累计投资孵化企业4000多家,培育上市企业3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200多家 [8] 清华校友网络效应 - 2023年清华大学审议通过120个成果转化项目,涉及558项知识产权,总收入3.45亿元 [6] - 清华校友网络形成"技术深度-产业资源-资本赋能"的乘数效应 [8] - 力合科创通过校友组织获取创业项目,如助推零次方机器人入驻南山区"模力营"AI生态社区 [9] - 校友身份可缩短"两度空间"建立信任时间,促进产业资源互补 [7]
脑机接口板块走高 创新医疗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8-12 10:13
脑机接口板块市场表现 - 脑机接口板块整体走高,多只个股出现大幅上涨 [1] - 创新医疗涨停,麒盛科技此前封板 [1] - 翔宇医疗、麦澜德、倍益康涨幅超过10% [1] - 爱朋医疗、诚益通、三博脑科、伟思医疗、力合科创等个股跟涨 [1]
清华创客,批量南下深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18:48
清华系AI与机器人创业概况 - 截至2024年底"清华系"在科创板/北交所/港交所上市企业共97家,总市值3.8万亿元,其中63家总部或核心研发在深圳,占比65% [1][12] - 清华是全国培养AI创业者最多的高校,覆盖大模型、自动驾驶、AI芯片、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1] - 清华校友创办的硬科技独角兽全国共53家,深圳占19家,占比30%以上 [1][12] 清华系AI企业布局 - 智谱AI启动A股IPO辅导,成为国内"大模型六小虎"首家启动IPO企业,创始人团队均来自清华计算机系 [2] - "大模型六小虎"中月之暗面、百川智能、MiniMax创始人均为清华校友,业内称"清华承包中国AI半壁江山" [2] - 卓世科技切入"AI+医疗"赛道,基于HealthGPT Core开发"小卓AI家医"产品,已获中国联通深圳分公司千万级采购意向 [2] 清华系机器人企业布局 - 深圳机器人企业达74032家,2024年新增14534家,同比增长39.64% [4] - 大寰机器人拥有超100项知识产权(40%为发明专利),产品覆盖伺服电动夹爪等200类产品 [4] - 零次方机器人发布Zerith-V0基础模型和Zerith-H1人形机器人,成为国内首家实现专项场景多任务连贯操作的企业 [5] 清华校友创业生态 - 2023年清华大学审议通过120个成果转化项目,涉及558项知识产权,总收入3.45亿元 [9] - 力合科创累计投资孵化企业4000多家,培育上市企业3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200多家 [10] - 零次方机器人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力合科创等"清华系"机构 [11] 清华系企业代表案例 | 企业名称 | 清华背景 | |---------|---------| | 智谱AI | 创始人唐杰为清华教授,CEO张鹏清华计算机系毕业 [2] | | 大寰机器人 | CEO孙杰清华机械自动化本科 [4] | | 星际光年 | 创始人位德浩清华工学硕士 [6] | | 零次方机器人 | 创始人闵宇恒清华AI硕士 [6] |
清华创客批量“南下”深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17:51
清华系企业上市与市值表现 - 截至2024年底清华系在科创板/北交所/港交所上市企业共97家 总市值达3.8万亿元[1][9] - 其中63家总部或核心研发位于深圳 占比达65%[9] 清华系AI与机器人领域布局 - 智谱AI于2024年4月启动A股IPO辅导 成为国内大模型六小虎首家启动IPO企业[1] - 清华系AI企业覆盖大模型/自动驾驶/AI芯片/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智谱/月之暗面/百川智能/MiniMax创始团队均出自清华[1][2] - 深圳机器人企业达74,032家 2024年新增14,534家 同比增长39.64%[3] - 具身智能领域涌现优必选/众擎机器人/智平方等深圳"八大金刚"企业[3] 清华系硬科技企业规模与分布 - 清华校友创办硬科技独角兽企业全国共53家 其中深圳占19家 占比超30%[1][9] - 超60家清华系上市公司扎根深圳 成为除北京外清华校友最多城市[1] - 大寰机器人拥有超100项知识产权 其中40%为发明专利[4] - 零次方机器人2024年1月成立 5月发布专项场景具身操作基础模型及轮臂人形机器人[5] 科技成果转化与资本支持 - 2023年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居全国高校首位 审议通过120个转化项目涉及558项知识产权[6] - 力合科创累计投资孵化企业超4000家 培育上市企业30余家及专精特新企业200多家[8] - 零次方机器人2024年7月完成天使+及天使++轮亿元级融资 投资方包含力合科创/同创伟业等清华系机构[8][9] 校友网络与产业协同 - 清华校友网络形成"传帮带"机制 通过"两度空间"即可建立信任合作关系[7] - 密尔医疗为清华系基因测序企业提供国产化激光器 实现产业链协同[7] - 力合科创通过校友组织获取项目源 为零次方提供资金及产业资源对接支持[8][9]
力合科创:公司投资孵化业务始终践行“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战略
证券日报网· 2025-08-05 21:13
投资孵化战略 - 公司投资孵化业务践行"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战略 [1] - 硬科技早期项目孵化培育需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及合理成长周期 [1] 资本运作与产业协同 - 公司将持续积极把握并购重组新政机遇 [1] - 重点关注已投企业并持续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1]
力合科创(002243)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07.51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5 17:3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8月5日收盘价8.36元 单日上涨1.33% 换手率1.59% [1] - 成交量19.12万手 成交金额1.5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07.51万元 占成交额6.33%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544.27万元(占比3.42%) 大单净流出1551.79万元(占比9.74%)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172.65万元 占成交额1.08%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1180.17万元 占成交额7.41%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67亿元 同比增长5.18% [1] - 归属净利润2070.05万元 同比增长42.64% [1] - 扣非净利润2725.32万元 同比增长27.98%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3.534 速动比率1.459 [1] - 资产负债率49.34%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95年 位于深圳市 从事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 - 注册资本121060.4219万元人民币 实缴资本121060.4219万元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贺臻 [1] 投资与知识产权 - 对外投资7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583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5条 专利信息275条 [2] - 行政许可46个 [2]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包装行业竞争格局(附竞争梯队、企业竞争力评价等)
前瞻网· 2025-07-31 14:08
中国包装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 行业整体竞争梯队 - 第一梯队企业营收规模超100亿元,包括裕同科技、奥瑞金、合兴包装等 [1] - 第二梯队企业营收30-100亿元,包括宝钢包装、昇兴股份、山东药玻等 [1] - 第三梯队企业营收不足30亿元,如金富科技、翔港科技、龙利得等,市占率较低 [1] 2 细分市场竞争格局 - 玻璃包装代表企业:山东药玻、正川股份 [4] - 纸质包装代表企业:万顺新材、山鹰纸业、森林包装 [4] - 塑料包装代表企业:通产丽星、宏裕包材、双星新材 [4] - 金属包装代表企业:昇兴包装、嘉美包装、奥瑞金 [4] 3 市场集中度现状 - 2024年行业CR10市场份额不足5%,竞争高度分散 [6] - 多数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低端市场竞争无序 [6] - 行业处于完全竞争阶段,龙头企业市占率均低于2% [6][13] 4 企业布局与竞争力 玻璃包装领域 - 山东药玻:模制瓶年产能70亿支,业务覆盖欧美、日韩等45.9%营收来自模制瓶系列 [10] - 正川股份:硼硅玻璃管制瓶占比52.84%,国内最大药用玻璃管制瓶生产商之一 [10] 纸质包装领域 - 万顺新材:包装材料基地总年产能8万吨,业务占比7.39% [10] - 大胜达:纸包装业务占比95.87%,专注中高档瓦楞纸箱 [10] - 山鹰国际:"山鹰牌"包装原纸业务占比23.6% [10] 金属包装领域 - 奥瑞金:金属包装业务占比88.66%,全国40+制造基地 [12] - 嘉美包装:金属包装占比78.25%,客户含养元饮品、王老吉等 [12] - 宝钢包装:金属饮料罐业务占比94.46%,行业标准制定者 [12] 塑料包装领域 - 永新股份:彩印包装材料占比70.27%,国内软包装领先者 [12] - 宏裕包材:彩印业务占比88.86%,具备全自动高速注塑技术 [11] 5 行业竞争环境特征 - 上游议价能力弱:原材料供应充足且同质化高 [13] - 下游议价能力分化:高端产品议价空间小,低端产品价格波动大 [13] - 替代品威胁主要来自行业内部不同材料工艺的竞争 [14] - 现有竞争者超1万家,食品饮料需求增长强化行业吸引力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