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八菱科技(002592)
icon
搜索文档
ST八菱: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5677.56万元,同比增长83.81%
新浪财经· 2025-08-27 21:0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3亿元 同比增长3.54% [1] - 净利润5677.56万元 同比增长83.81% [1] 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 [1] - 不送红股 [1] -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
八菱科技(002592)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21: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83亿元,同比增长3.54%[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77.56万元,同比增长83.81%[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521.05万元,同比增长95.04%[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0元/股,同比增长66.67%[19] - 稀释每股收益为0.20元/股,同比增长66.67%[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23%,同比上升2.57个百分点[19] - 合并报表营业收入283.3073百万元,同比增长3.54%[5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7756百万元,同比增长83.81%[5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5.2105百万元,同比增长95.04%[55] - 母公司报表营业收入228.0614百万元,同比增长32.28%[55] - 母公司净利润54.6277百万元,同比增长172.00%[5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4%至2.833亿元,其中汽车行业收入占比92.06%达2.608亿元[58][60]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54%至283,307,347.16元[195] - 净利润同比增长83.80%至56,775,640.72元[196]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28%至228,061,402.68元[197]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71.99%至54,627,714.03元[197]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66.67%至0.20元[19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7.39%至2.319亿元,汽车行业成本增幅达9.94%[58][61]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34.80%至2272万元,主要因股份支付费用减少[58]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39%至231,932,140.94元[19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41%至11,492,453.11元[195]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61.05%至-1,834,965.98元[195] - 母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0.50%至193,474,817.98元[19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热交换器产品收入大幅增长21.87%至1.97亿元,毛利率13.56%[60][61] - 外饰件产品收入下降28.63%至6381万元,毛利率19.38%[60][61] - 境外收入同比激增105.87%至60万元,但仅占收入总额0.21%[60] 各地区表现 - 青岛八菱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10.09万元,净利润21.31万元[80][81] - 柳州八菱科技营业收入7,306.01万元同比下降25.78%,净利润293.15万元同比下降62.34%[80][81] - 南宁盛达供应链实现营业收入620.02万元,净利润21.88万元[80][82] - 印尼八菱实现营业收入60.28万元,净利润亏损31.52万元[80][83] - 安徽八菱科技无营业收入,净利润亏损16.48万元[80][83] - 重庆八菱汽车配件营业收入67,458.33万元同比增长31.27%,净利润9,050.18万元同比增长48.19%[80][84] - 柳州八菱业绩下滑因旧项目订单减少且新项目未量产[81] - 境外资产规模313.78万元人民币,占净资产比重0.33%,报告期亏损31.52万元[6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00] - 公司计划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38,000.00万元(约3.8亿元人民币)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车配件智能生产基地项目[166] - 安徽八菱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已完成土地获取、立项备案、环评审批及施工许可,正进行厂房建设与设备购置[160][161] - 安徽八菱新能源汽车配件项目已完成土地获取、立项备案、环评审批等前期手续[169] - 定增事项尽职调查尚未完成,未向证监会和交易所提交发行申请文件[166] - 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八菱目前正在进行厂房建设和设备购置阶段[169]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总股本30%(84,999,347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65]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72.57万元,同比下降78.12%[19] - 总资产为12.0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6.08%[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4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6.84%[19] - 投资收益增加15.4967百万元[55] - 股份支付费用减少11.8673百万元[55] - 合并报表总资产1200.7393百万元,较期初增长6.08%[56] - 合并报表资产负债率21.57%,较期初下降0.56%[5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暴跌78.12%至1173万元,因销售商品收款减少[58] - 投资收益达4746万元占利润总额83.75%,主要来自权益法核算投资收益[63] - 存货增长19.68%至1.917亿元,因订单增加储备库存上升[65] - 长期股权投资增长27.21%至2.128亿元,因对参股公司确认投资收益[6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至1.033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从4.14%升至8.60%,主要因理财金额增加[66][68] - 报告期投资额达2251.89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66.58%[71] - 在建工程增加至1207.37万元人民币,占比从0.38%升至1.01%,因设备安装及在建房屋增加[66]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资产减少至912.46万元人民币,占比从4.86%降至0.76%,因定期存款减少[66] - 合同负债大幅增加至2217.41万元人民币,占比从0.02%升至1.85%,因客户预付货款增加[66] - 无形资产增加至6419.48万元人民币,占比从3.78%升至5.35%,因子公司购置土地[66] -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至1291.89万元人民币,占比从1.90%降至1.08%,因支付期初计提薪酬[66] - 公司确认重庆八菱投资收益4,434.59万元,同比增加1,442.05万元[84]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48.50%至47,456,544.86元[19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27%,从2.62亿元降至1.91亿元[19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8%,从5358.7万元降至1172.6万元[199]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同比增长27%,从4846.5万元增至6159.0万元[199] - 购建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同比激增503%,从406.2万元增至2448.4万元[20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16%,从1.11亿元增至9248.4万元[200] - 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157%,从2650.0万元增至6800.0万元[20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86%,从613.5万元降至455.5万元[20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304.9万元,去年同期为74.9万元[200]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长18%,从1229.0万元增至1450.5万元[199] -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下降41%,从9372.4万元降至5528.4万元[200]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6,684,455.36元,较期初减少12,006,162.39元[18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03,269,857.44元,较期初增加56,356,306.20元[18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53,191,395.15元,较期初减少14,443,341.90元[187] - 存货期末余额为191,723,252.44元,较期初增加31,537,082.22元[187]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479,126,988.35元,较期初增加12,725,523.88元[187] - 非流动资产合计721,612,361.14元,较期初增长8.4%[188] - 长期股权投资212,836,855.02元,较期初增长27.2%[188] - 在建工程12,073,687.80元,较期初增长180.7%[188] - 合同负债22,174,056.88元,较期初增长7,857.8%[188] - 未分配利润-377,502,585.71元,较期初改善13.0%[189] - 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93,265,994.44元,较期初增长270.9%[192] - 母公司应收账款48,254,861.67元,较期初下降25.0%[192] - 母公司存货153,505,703.19元,较期初增长14.8%[192]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442,610,050.88元,较期初增长12.1%[192] - 母公司合同负债21,958,217.54元,较期初增长9,972.4%[193]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失为163,349.97元[23]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714,892.39元[23] - 金融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1,038,826.74元[23][24]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为232,510.47元[24]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257,787.46元[24]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565,092.17元[24] 诉讼和风险 - 投资大姚麻王科华生物科技款项3800万元面临回收风险[91] - 诉讼案件涉案金额增至22870.61万元[93] - 另一起诉讼案件涉案金额增至14341万元[93] - 公司对大姚麻王投资纠纷诉讼涉案金额为4263.7万元,已申请强制执行但未收回款项[136] - 公司与贺立德等合同纠纷诉讼涉案金额为1.4341亿元,一审被驳回后发回重审[136] - 印象恐龙与大风公司等合作协议纠纷案涉案金额2287.06万元[137] - 公司要求撤销华纳公司股权转让协议并索赔2785.50万元[138] - 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剩余7件一审案件涉案金额327.59万元[139] - 华纳公司股权纠纷涉及公司原持有43.65%股权[138] - 广西高院裁定撤销印象恐龙案一审判决并发回重审[137] - 证券虚假陈述案此前生效判决已完成赔付[139] - 印象恐龙案因违约责任和损失数额未查实需重审定责[137] - 华纳公司实际控制人被指控提供不实财务报表构成欺诈[138] - 部分银行存款被冻结且诉讼款项暂未执行回收[140] - 海南弘天违规担保涉及资金总额4.66亿元,包括1.46亿元、1.5亿元及1.7亿元三笔存单质押[162] - 1.5亿元存单质押合同纠纷案处于二审阶段[96] 关联交易 - 关联交易采购金额为2709.96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12.14%[144] - 关联交易获批额度为6000万元,实际交易未超额度[144] - 关联交易采购内容为汽车散热器配件等零部件[144] - 向全世泰采购商品预计不超过6000万元,上半年实际发生额为2709.96万元,占预计金额的45.17%[146] - 向全世泰销售商品预计不超过5000万元,上半年实际发生额为1863.05万元,占预计金额的37.26%[146] - 向全世泰出租资产预计不超过170万元,上半年实际发生额为81.19万元,占预计金额的47.76%[146] - 向全世泰提供水电预计不超过150万元,上半年实际发生额为56.48万元,占预计金额的37.65%[146] - 向全世泰提供劳务预计不超过30万元,上半年实际发生额为14.69万元,占预计金额的48.97%[146] - 柳州八菱向重庆八菱提供劳务预计不超过30万元,上半年实际发生额为15.43万元,占预计金额的51.43%[146]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147]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共同对外投资的关联交易[148]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149] - 公司与关联方财务公司之间不存在存款、贷款、授信或其他金融业务[150][151] 股权投资和并购 - 北京弘天2019-2021年累计经营性净利润-64882.22万元[94] - 北京弘天业绩承诺完成率-108.14%[94] - 海南弘天违规担保导致4.66亿元存款被划走[95] - 海南弘天已追回违规担保部分款项1.58亿元(7300万+8500万)[96] - 公司以现金支付90,775.32万元收购北京弘天51%股权[128] - 王安祥承诺北京弘天2019年至2021年经营性净利润总额不低于6亿元人民币[128] - 王安祥违规使用海南弘天4.66亿元定期存单对外担保[128] - 王安祥承诺2020年6月30日前解除4.66亿元存单质押或现金置换[129] - 未履行质押解除则按年利率10%支付利息[129] - 北京弘天以48.60万元转让海南弘天100%股权给万厚公司[129] - 公司以1,000.00万元转让北京弘天15%股权给德天厚公司[130] - 德天厚公司处置股权及分红收入低于1,000万元120%时由德天厚全部获得[130] - 处置收入高于1,000万元120%时超出部分归公司所有[130] - 海南弘天追回4.66亿元担保损失需扣除成本后超500万元部分用于购买公司持有的北京弘天51%股权[129][130] - 北京弘天2019至2021年累计经营性净利润为-648.822百万元,实现累计承诺业绩的-108.14%[131] - 海南弘天因违规担保导致4.66亿元存款被划走[131] - 公司出售海南弘天100%股权及北京弘天15%股权,两者分别自2022年12月和2023年7月起不再纳入合并报表[131] - 海南弘天诉广州银行珠江支行1.46亿元案获最高人民法院维持二审判决,银行需返还7300万元及资金占用费[162] - 海南弘天诉广发银行重庆分行1.7亿元案二审胜诉,银行需返还8500万元及资金占用费[163] 员工持股和激励 - 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850万份占公司股本总额3%行权价格5.5元/份[101][102][103] - 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150万份占公司股本总额0.53%行权价格5.5元/份[101][105] - 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有效期由36个月延长至48个月[104] - 第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850万份占公司股本总额3%行权价格6.5元/份[106][107] - 第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150万份占公司股本总额0.53%[106] - 第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人数由145人调整为143人[107] - 第1期员工持股计划累计买入公司股票9,933,789股,占公司总股本3.51%[108] - 第1期员工持股计划累计成交金额为293,690,525.76元[极速版](https://chat.openai.com/g/g-5c5d1c0a0b-ji-su-ban)76元[108] - 第1期员工持股计划剩余持有532,388股,极速版](https://chat.openai.com/g/g-5c5d1c0a0b-ji-su-ban)388股,占公司总股本0.19%[108][109] - 第1期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为59极速版](https://chat.openai.com/g/g-5c5d1c0a0b-ji-su-ban)人[108] - 第2期员工持股计划累计买入公司股票3,615,134股,占公司总股本1.28%[109] - 第2期员工持股计划累计成交金额为122,880,155.03元[109] - 第2期员工持股计划剩余持有830,634股,占公司总股本0.29%[109] - 第2期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为2人[109] - 员工持股计划累计出售公司股票2,784,500股[110] - 员工持股计划剩余股票830,634股,占公司极速版](https://chat.openai.com/g/g-5c5d1c0a0b-ji-su-ban)总股本0.29%[110] - 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资金来源包括员工薪酬、自筹资金、第三方借款及合法融资[110] - 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对象为部分董事、监事、高管及核心骨干员工[110] - 公司未向员工持股计划参与者提供垫资、担保或借贷等
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关于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授予激励对象名单的 核查意见及公示情况说明
证券日报· 2025-08-23 07:15
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 - 公司于2025年8月11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和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 分别审议通过向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授予预留股票期权的议案 [1] - 公司于2025年8月12日通过巨潮资讯网和官网公示预留授予激励对象名单 公示期为10天至2025年8月21日结束 [2] - 公示期满后公司未收到任何员工对预留授予激励对象名单提出的异议 [3] 激励对象资格核查 - 预留授予激励对象均为公司及子公司董事 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骨干 不包括独立董事 持股5%以上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直系亲属 [4] - 经核查激励对象不存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的禁止情形 包括最近12个月内被监管机构认定为不适当人选或重大违法违规等情形 [4]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确认激励对象基本情况真实有效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激励计划规定的资格条件 [4][5]
ST八菱: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关于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授予激励对象名单的核查意见及公示情况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8-23 00:24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授予情况 - 公司于2025年8月11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及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 审议通过向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授予预留股票期权的议案 [1] - 预留授予激励对象名单于2025年8月12日至8月21日通过公司官网进行公示 公示期10天且未收到任何异议 [2] 激励对象资格核查 - 预留授予激励对象均为公司及子公司董事、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骨干 不包括独立董事、持股5%以上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直系亲属 [2] - 激励对象均不存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的禁止情形 包括最近12个月内未被监管机构认定为不适当人选、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等 [3]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对激励对象身份、劳动合同及任职情况核查后 确认其基本情况属实且符合法律法规与激励计划要求 [4]
ST八菱(002592)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关于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授予激励对象名单的核查意见及公示情况说明
2025-08-22 17:37
证券代码:002592 证券简称: ST 八菱 公告编号:2025-073 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关于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授 予激励对象名单的核查意见及公示情况说明 本公司及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 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深圳证券 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 1 号——业务办理》(以下简称《自律监管指南 第 1 号》)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 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2025 年 7 月修订)(以下简称《激励计划(草案)》) 的规定,公司将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以下简称本激励计划)预留授予激励 对象名单在公司内部进行了公示。公司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结合公示情况对 预留授予激励对象进行了核查,相关公示情况及核查情况如下: 一、公示情况说明 公司于 2025 年 8 月 12 日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了《关 于向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授予预留股票期权的公告》《第一期股票 期权激励 ...
ST八菱: 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2 00:26
会议召开和出席情况 - 现场会议于2025年8月11日14:30在公司办公楼三楼会议室召开 [1] - 网络投票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在2025年8月11日交易时间(9:15-9:25, 9:30-11:30, 13:00-15:00)进行 [1] - 出席现场会议股东及代理人共10人 [2] - 通过网络投票股东179人,代表股份19,535,156股,占公司总股本6.8948% [2] - 总计189名股东及代理人参与表决,代表股份113,569,301股,占公司总股本40.0836% [2] - 中小股东参与者184人,代表股份21,110,618股,占公司总股本7.4509% [2] 提案审议和表决情况 - 第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获通过:同意109,770,266股(99.0604%),反对1,013,800股(0.9149%),弃权27,400股(0.0247%) [2] - 中小股东对该议案表决:同意18,648,790股(94.7120%),反对1,013,800股(5.1488%),弃权27,400股(0.1392%) [3] - 激励计划考核管理办法获通过:同意109,770,766股(99.0608%),反对1,013,800股(0.9149%),弃权26,900股(0.0243%) [3] - 中小股东对考核办法表决:同意18,649,290股(94.7146%),反对1,013,800股(5.1488%),弃权26,900股(0.1366%) [4] - 董事会办理激励计划授权议案获通过:同意109,770,266股(99.0604%),反对1,013,800股(0.9149%),弃权27,400股(0.0247%) [4] - 变更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议案获通过:同意109,770,266股(99.0604%),反对1,013,800股(0.9149%),弃权27,400股(0.0247%) [5] - 所有议案均为特别决议事项,均获得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2/3以上通过 [3][4][5][6] 法律意见与会议有效性 - 北京市君泽君律师事务所见证律师确认会议程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 [2][6] - 会议召集人资格、出席人员资格及表决程序被认定为合法有效 [6]
ST八菱: 第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授权日)
证券之星· 2025-08-12 00:26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总体情况 - 本次授予股票期权总数量为1000万份 占公司股本总额的3.53% [1] - 其中预留部分150万份 占比15% 占股本总额0.53% [1] - 授予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骨干139人 具体名单未单独列示 [1] 激励对象范围与限制 - 激励对象不包括独立董事 持股5%以上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直系亲属 [1] - 单个激励对象通过股权激励累计获授股票不超过公司股本总额1% [1] - 全部有效期内股权激励计划涉及股票总数累计不超过股本总额10% [1] 实施主体与程序 - 该计划由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 [2] - 名单标注"授权日"表明处于期权授予实施阶段 [1] - 表格数值采用四舍五入计算 可能存在分项与总和尾数差异 [1]
ST八菱: 关于向第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2 00:26
核心观点 - 公司向143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850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6.5元/份,占公司股本总额的3%,占本次授予权益总额的85% [1][11] - 本次激励计划旨在通过业绩考核目标绑定核心员工利益,提升经营效率,其中2025年净利润目标值为7800万元,触发值为7000万元 [4][5][13] 激励计划概述 - 激励计划授出权益形式为股票期权,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的A股普通股 [2] - 计划授予股票期权总量为1000万份,占公司股本总额28,333.1157万股的3.53%,其中预留部分150万份占比15% [2][11] - 激励对象涵盖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骨干共143人,任何单一激励对象获授股票累计未超股本总额1% [2][11] 行权安排 - 计划有效期最长48个月,等待期分为12个月、24个月、36个月三阶段 [2][3] - 首次授予行权比例分三期:第一行权期40%(授权日起12个月后)、第二行权期30%(24个月后)、第三行权期30%(36个月后) [3] - 预留股票期权根据授予时点差异设置不同行权比例,最早授予时行权比例按40%/30%/30%分期执行 [3] 业绩考核机制 - 行权考核年度为2025-2027年,考核指标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5][6] - 2025年目标值7800万元/触发值7000万元,2026年目标值8500万元/触发值7800万元,2027年目标值8800万元/触发值8200万元 [5][6] - 实际行权数量=计划行权数量×公司层面可行权比例×个人层面可行权比例,个人绩效考核分A-E五档对应不同行权比例 [6][7] 财务影响 - 首次授予850万份股票期权预计产生总激励成本1331.26万元,按行权比例分期摊销计入成本费用 [12] - 2025年预计摊销609.19万元,2026年摊销501.19万元,2027年摊销179.35万元,2028年摊销41.53万元 [12] - 激励成本对经营业绩影响程度有限,预计通过提升员工积极性正向促进业绩 [13] 实施程序 - 计划已通过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关联董事及股东均回避表决 [8][9][10] - 激励对象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律师出具法律意见确认程序合规 [9][14][15] - 因2名原激励对象放弃资格,首次授予人数由145人调整为143人,总授予数量不变 [11]
ST八菱: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关于公司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股票期权授予激励对象名单及第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的核查意见(授权日)
证券之星· 2025-08-12 00:26
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授予 - 向13名激励对象授予150万份预留股票期权 [2] - 激励对象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骨干 [1] - 授权日为2025年8月11日 [2] - 激励对象不包括独立董事、持股5%以上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近亲属 [1] 第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 - 向143名激励对象授予850万份股票期权 [4] - 激励对象涵盖子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骨干 [3] - 授权日确定为2025年8月11日 [4] - 激励对象排除独立董事及持股5%以上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相关方 [3] 激励对象合规性审查 - 所有激励对象均不存在《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的禁止情形 [2][4] - 包括未出现最近12个月内被监管机构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的情形 [2][4] - 未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被行政处罚或市场禁入的情况 [2][4] - 均符合《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任职资格要求 [2][4] 授予程序合法性 - 第二期激励计划调整程序符合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授权范围 [3] - 两项计划的授予条件均已成就 [2][4] - 授予方案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深交所自律监管指南要求 [1]
ST八菱: 关于调整第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2 00:26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调整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人数由145人调整为143人 因2名激励对象自愿放弃获授权益资格 [4] - 调整后激励对象名单符合原激励计划规定范围 激励份额重新分配至其他首次授予激励对象 [4][6] - 股票期权授予总数 首次授予数量及预留数量均未发生变化 [4] 审批程序执行情况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 监事会及律师事务所均对调整事项出具核查意见和法律意见 [1][2][4][6] - 调整事项在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授权范围内 无需重新提交审议 [4][6] - 公司已按规定完成激励对象名单公示程序 未收到异议反馈 [3] 公司治理合规性 - 关联董事及关联股东在相关议案表决中均已回避 [1][2][4] - 调整程序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公司《激励计划(草案)》规定 [4][6] - 本次调整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