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信证券(002736)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工程专题研究:穿透算法下的ETF机持仓行为分析:哪类ETF的机构投资者占比在提升?
国信证券· 2025-09-02 22:31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ETF机构持仓穿透算法[1][13] * **模型构建思路**:由于ETF基金在定期报告中公布的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通常将ETF联接基金也视为机构,这会高估真实的机构持仓比例。该模型旨在通过穿透联接基金的持有人结构,更精确地计算ETF中机构投资者的实际持仓规模和占比[1][1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模型基于ETF及其联接基金的定期报告数据。核心思想是,ETF的实际机构持有份额等于ETF公布的机构持有份额减去联接基金持有的ETF份额中属于个人投资者的部分[15][17]。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P_{\rm inst}=P_{\rm inst}^{\rm pub}-P_{\rm link}*(1-S_{\rm inst}^{\rm link})$$[17] 其中: * $P_{\rm inst}$ 代表修正后的ETF机构投资者实际持有份额占比。 * $P_{\rm inst}^{\rm pub}$ 代表ETF定期报告中公布的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15]。 * $P_{\rm link}$ 代表ETF定期报告中公布的联接基金持有该ETF的份额占比[15]。 * $S_{\rm inst}^{\rm link}$ 代表联接基金(合并口径)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15]。 对于个别缺失$P_{\rm link}$数据的情况,使用联接基金数据进行反向推算: $$P_{\mathrm{link}}=A_{\mathrm{link}}*P_{\mathrm{fund}}/A_{\mathrm{net}}$$[18] 其中$A_{\mathrm{link}}$为联接基金资产净值,$P_{\mathrm{fund}}$为联接基金持有ETF市值占其资产净值比例,$A_{\mathrm{net}}$为ETF资产净值[15][18]。 模型的回测效果 (报告中未提供该穿透算法模型自身的量化回测指标,如年化收益率、夏普比率、信息比率(IR)、最大回撤等。报告主要展示了应用此算法后得到的各类ETF机构持仓占比的静态或时序变化结果[2][3][4][5][21][22][23][26][29][32][33][38][40][43][44][47][48][51][53][56][60]。)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报告中未涉及传统意义上的量化因子(如价值、动量、质量等)的构建与分析。其核心内容是应用上述穿透算法对ETF持有人结构进行分析,属于投资者行为分析范畴,而非构建预测未来收益的Alpha因子。) 因子的回测效果 (报告中未提供任何量化因子的回测效果指标,如因子IC值、ICIR、多空收益、年化收益、夏普比率等。)
狂揽745亿!券商经纪收入飙涨5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21:0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证券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745.63亿元,同比增长50% [1] - 前十家券商合计收入462.73亿元,行业占比超60% [1][3] - 代销金融产品收入55.68亿元,同比增长30%,占经纪业务收入7.5% [8] 头部券商格局 - 中信证券以79.92亿元经纪业务收入居首,同比增长42.55% [3][4] - 国泰海通收入68.66亿元,同比增幅101.6%,增速领跑头部机构 [3][4][6] - 国信证券收入42.62亿元(同比+70.51%),中金公司33.19亿元(同比+51.3%) [4][6] 中小券商增长弹性 - 国金证券经纪收入15.33亿元(同比+64.26%),国元证券8.01亿元(同比+60.31%) [5][4] - 方正证券收入25.96亿元(同比+57.63%),华安证券7.21亿元(同比+57.59%) [5] - 财达证券、华林证券等4家券商收入增幅超50%,收入规模3.5-5.2亿元 [6] 财富管理转型进展 - 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627.2亿元,占比84%,同比增长55% [8] - 头部券商代销收入领先:中信证券8.38亿元、中金公司6.03亿元、国泰海通4.48亿元 [8] - 国金证券代销收入同比增超100%,国信证券、中金公司等增幅超50% [9] 客户结构优化 - 中信建投上半年新增客户83.08万户(同比+12.98%) [11] - 国泰海通高净值客户数较上年末增6.8%,私人定制服务资产规模增57.7% [12] - 招商证券高净值客户数同比增23.99%,东方证券高净值客户8985户(较年初+12.13%) [12] 机构业务拓展 - 财通证券机构客户资产规模同比增23.4%,股权激励客户突破1万户 [13] - 招商证券私募客户交易资产规模较2024年末增17.71% [13] - 国信证券搭建私募综合服务平台,拓展QFII专户及量化基金业务 [13][14] 买方投顾发展 - 东方证券基金投顾规模149.25亿元,客户复投率75.95% [16] - 华泰证券基金投顾规模210.37亿元,国联民生规模97.08亿元 [17] - 光大证券投顾服务客户资产破800亿元,收入同比增173% [17] 海外市场布局 - 中信证券境外财富管理收入实现同比翻倍增长,以香港、新加坡为双中心 [19] - 广发证券境外财富管理转型成效显著,金融产品销售净收入及多市场佣金同比增长 [19]
知名首席荀玉根 正式加盟国信证券!
中国基金报· 2025-09-02 20:43
人事任命 - 荀玉根正式担任国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经济研究所所长兼博士后工作站办公室主任 [1] - 荀玉根为经济学博士 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 累计获评20次全国最佳分析师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七连冠 获白金分析师称号 [3] - 荀玉根深耕证券研究18年 具有丰富研究和管理经验 [3] 职业背景 - 履新前担任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研究所所长 国泰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政策和产业研究院联席院长 博士后工作站办公室主任 [3] - 著有《荀玉根讲策略:少即是多》专著 [3] 研究团队实力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拥有200多人研究服务团队 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消费行业及宏观策略等领域 [5] - 在社会服务 固定收益 汽车 银行 通信 电子 房地产 医药生物等领域研究实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5] - 研究所率先实行首席行业分析师制度 实现向标准卖方研究模式转型 自2016年持续优化研究资源配置 [5] 研究体系创新 - 荀玉根在海通期间构建"三研三化"研究新体系 即投研+产研+政研综合型研究 通过链条化 国际化 立体化提高研究质量 [6] - 探索服务政府和监管的政策研究 服务投行和直投的产业研究等商业模式 整合境内外研究团队实现一体化 [6] 行业影响 - 业内预计荀玉根将带领团队进一步做大做强国信证券研究业务 [3]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在业内保持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5] - 荀玉根加盟后国信研究的新变化值得关注 [4][6]
持仓最高达100多亿!券商自营重仓股出炉 上半年都买了哪些股票?
第一财经· 2025-09-02 20:16
行业业绩表现 - 上半年A股42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18.66亿元,同比增长11.37%,净利润1040.17亿元,同比增长65.08% [1] - 上市券商自营收入总计1123.54亿元,同比增长53.53%,占营收比重超四成,成为主要业绩增长点 [1][3] - 共有25家上市券商自营收入超10亿元,占上市券商总数近六成 [3] 头部券商自营业务 - 中信证券自营收入190.52亿元居首,占其营收330.39亿元的57%,是唯一超百亿券商 [2] - 国泰海通、中国银河自营收入分别为93.52亿元、73.99亿元,位列第二、三位 [2] - 申万宏源、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国信证券、广发证券等5家券商自营收入均超50亿元 [2] 券商自营增幅分化 - 长江证券自营收入14.79亿元,同比大增668.35%,增幅最高 [3] - 国联民生、华西证券自营收入分别为20.97亿元、5.87亿元,增幅达458.78%和245.07% [3] - 浙商证券自营收入14.16亿元,同比增长146.38% [3] - 财通证券自营收入2.42亿元,同比下降39.73%,是主营业务中降幅最大的 [4] 重仓股持仓规模 - 江苏银行为券商第一大重仓股,华泰证券持有9.23亿股,市值超百亿元 [1][5] - 永安期货、中信建投分别为第二、三大重仓股,持仓数量4.39亿股和3.83亿股,市值65.07亿元和92.08亿元 [1][5] - 中国石化、上海莱士、誉衡药业持仓市值分别为13.28亿元、8.58亿元和3.1亿元 [5] 持仓结构调整 - 二季度国联民生大幅加仓四川成渝989万股,增幅达151.33%,成为第五大股东 [6] - 宏创控股、云天化分别获中金公司、国投证券加仓575.76万股和500万股 [6] - 内蒙华电、伊之密、华达科技获券商加仓均超300万股 [6] - 皇氏集团被东方证券减持1400万股,降幅超34% [7][8] - 新钢股份、盈方微、平煤股份等券商持仓减少均超200万股 [9] 持仓行业偏好 - 券商自营持股集中在非银金融、电子、生物医药等行业 [1] - 自营资产除股票外还包括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 [1]
荀玉根履新国信证券,出任首席经济学家、经济研究所所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9:20
核心人事变动 - 荀玉根正式履职国信证券 担任首席经济学家 经济研究所所长 兼任博士后工作站办公室主任 [1] - 荀玉根曾担任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研究所所长 国泰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政策和产业研究院联席院长 [1][2] - 荀玉根于2025年6月下旬告别国泰海通证券 [1] 个人专业背景 - 荀玉根是经济学博士 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 上海市领军人才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保险资管业协会研究专委会顾问 [2] - 深耕证券研究18年 曾任中山证券 华泰联合证券研究员 2011年加入海通证券研究所 [2] - 2023年12月兼任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 2025年4月被任命为国泰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2] 行业荣誉成就 - 新财富 水晶球 金牛奖等最佳分析师荣誉的"全满贯"得主 [1][2] - 累计荣获全国最佳分析师评选20个冠军 [2] - 2016年至2022年七次蝉联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策略研究第一名 2022年获评"新财富白金分析师" [2] 研究体系创新 - 构建"三研三化"研究新体系 即投研+产研+政研的综合型研究 [2] - 通过研究链条化 国际化 立体化提高研究质量 [2] - 探索服务政府和监管的政策研究 服务投行和直投的产业研究等商业模式 [3] - 整合境内外研究团队 实现境内外研究一体化 [3] 研究团队规模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拥有200多人组成的研究服务团队 [1][4] - 研究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消费行业及宏观 策略 金融工程 固定收益等领域 [1][4] - 在社会服务 固定收益 汽车 银行 通信 电子 房地产 医药生物等细分赛道研究实力突出 [4] 研究模式创新 - 率先推行首席行业分析师制度 以此为核心搭建专业化证券研究团队 [4] - 成功完成向标准卖方研究模式的转型 [4] - 自2016年以来全面优化研究资源配置 深度开展总量研究 产业研究和海外市场研究 [4] 市场观点 - 荀玉根认为2005年至2024年万得全A年化收益率为9.8% 位居各类资产之首 [5] - 提出"宁做乌龟 慢慢变富"的投资理念 [5]
荀玉根加盟国信证券任首席经济学家、经济研究所所长
北京商报· 2025-09-02 19:17
人事变动 - 荀玉根正式履职国信证券担任首席经济学家、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后工作站办公室主任 [1] - 荀玉根曾担任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 后任国泰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政策和产业研究院联席院长、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办公室主任 [1] - 2025年6月市场消息称荀玉根已离任国泰海通证券相关职位 [1]
荀玉根,下一站定了!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19:15
核心人事变动 - 原国泰海通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正式履职国信证券 担任首席经济学家 经济研究所所长 兼任博士后工作站办公室主任[1] - 荀玉根拥有18年证券研究经验 是卖方策略研究领域领军人物 曾任职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研究所副所长 首席经济学家及所长[3][4][5] - 国信证券原研究所所长杨均明已转任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经理 其担任所长职务达9年[3] 国信证券研究所现状 - 2025年上半年分仓佣金收入1.24亿元 行业排名第15位 收入规模同比减少43.73%[2][7] - 2024年分仓佣金收入2.53亿元 同比减少16.82% 排名第18位(2023年为第24位)[7] - 研究所团队规模达200多人 其中持牌分析师132人 较年初118人增长12% 分析师规模行业排名约第13位[7][8] - 在社会服务 固定收益 汽车 银行 通信 电子 房地产 医药生物等领域研究实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7] 荀玉根专业背景 - 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 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持有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CIIA)资格[4] - 2007年由大学任教转投证券研究行业 曾任职于中山证券 华泰联合证券[4] - 在海通证券期间构建"三研三化"研究新体系(投研+产研+政研综合型研究 通过链条化 国际化 立体化提高质量)[5] - 曾探索服务政府和监管的政策研究 服务投行和直投的产业研究等商业模式 并整合境内外研究团队实现一体化[5] 行业动态 - 公募基金降佣 AI技术赋能等正深刻改变卖方研究生态[1] - 年内多家券商研究所出现中高层人事变动 包括光大证券 长城证券 东方证券 国金证券 东北证券等[10][11][12][13] - 典型变动包括:光大证券高瑞东离职 长城证券谢鸿鹤出任产业金融研究院负责人 国投证券韩晖兼任证券研究所总经理 申万宏源王胜出任研究所所长 东方证券黄燕铭担任研究所所长 东北证券付鹏离职 国金证券宋雪涛出任首席经济学家[10][11][12][13]
持仓最高达100多亿 券商自营重仓股出炉(附名单)
第一财经· 2025-09-02 19:13
行业业绩表现 - 上半年A股42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18.66亿元,同比增长11.37%,净利润1040.17亿元,同比增长65.08% [1] - 上市券商自营收入总计1123.54亿元,同比增长53.53%,占整体营收比例超四成 [1][2] - 共有25家上市券商自营收入超10亿元,占上市券商总数近六成 [2] 头部券商自营业务 - 中信证券自营收入190.52亿元,为行业唯一超百亿券商,占其营收330.39亿元的比例达57% [2] - 自营收入排名二至三位的为国泰海通93.52亿元、中国银河73.99亿元 [2] - 申万宏源、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国信证券、广发证券自营收入均超50亿元 [2] 券商自营增幅差异 - 长江证券自营收入14.79亿元,同比增幅达668.35% [2] - 国联民生自营收入20.97亿元,同比增长458.78%;华西证券自营收入5.87亿元,同比增长245.07% [2] - 浙商证券自营收入14.16亿元,同比增长146.38% [2] - 财通证券自营收入2.42亿元,同比下降39.73%,是主营业务中收入降幅最大的板块 [3] 重仓股持仓规模 - 江苏银行为券商持仓规模最大个股,华泰证券持有9.23亿股,持股比例5.03%,按6月底股价计算持股市值超百亿元 [1][4] - 永安期货被财通证券持有4.39亿股,持仓市值65.07亿元;中信建投被中信证券持有3.83亿股,持仓市值92.08亿元 [1][4] - 中国石化被国信证券持有2.35亿股,持仓市值13.28亿元;上海莱士被中信证券持有1.25亿股,持仓市值8.58亿元 [4] 持仓变动情况 - 二季度国联民生证券对四川成渝增持989万股,增幅达151.33%,持股数量增至1642.56万股 [6] - 宏创控股获中金公司加仓575.76万股,云天化获国投证券加仓500万股 [6] - 内蒙华电、伊之密、华达科技获券商加仓均超300万股 [7] - 皇氏集团被东方证券减持1400万股,降幅超34%;上海机电被中信证券减持929.15万股;东北证券被中信证券减持905.93万股 [8][9][11] 持仓行业偏好 - 券商自营持股集中在非银金融、电子、生物医药等行业 [1] - 自营资产配置除股票外还包括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 [1]
荀玉根,下一站定了!
券商中国· 2025-09-02 18:31
核心人事变动 - 原国泰海通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正式加入国信证券 担任首席经济学家 经济研究所所长兼博士后工作站办公室主任 [2][4] - 荀玉根拥有18年证券研究经验 是卖方策略研究领域领军人物 曾任职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研究所副所长及所长 [2][5] - 国信证券原研究所所长杨均明转任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经理 其已担任所长9年 [4] 国信证券研究所现状 - 2025年上半年分仓佣金收入1.24亿元 行业排名第15位 但收入规模同比减少43.73% [3][7] - 2024年分仓佣金收入2.53亿元 同比减少16.82% 排名第18位 较2023年第24位有所提升 [7] - 研究所团队规模达200多人 其中持牌分析师132人 较年初118人增长12% 分析师规模行业排名约第13位 [7] - 在社会服务 固定收益 汽车 银行 通信 电子 房地产 医药生物等领域研究实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7] 荀玉根专业背景与研究理念 - 持有经济学博士学位及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CIIA)资格 2007年由大学教职转入证券研究行业 [5] - 在海通证券期间构建"三研三化"研究体系 包括投研+产研+政研的综合型研究 通过链条化 国际化 立体化提升研究质量 [5] - 曾探索服务政府监管的政策研究 服务投行直投的产业研究等商业模式 并整合境内外研究团队实现一体化 [5] - 近期研报呼吁投资者理性看待股市合理回报率 提出"宁做乌龟 不做兔子"的投资理念 [6] 行业人事变动动态 - 年内多家券商研究所发生中高层人事变动 包括光大证券 长城证券 东方证券 国金证券 东北证券等 [9][10] - 光大证券原所长高瑞东离职 拟加盟光大保德信基金 研究所或由副所长王一峰接掌 [9] - 中泰证券原副所长谢鸿鹤加盟长城证券任产业金融研究院负责人 国投证券由韩晖兼任研究所总经理 [9] - 申万宏源研究所副所长王胜升任所长 国泰君安原所长黄燕铭转任东方证券所长 [9]
知名首席荀玉根,正式加盟国信证券!
中国基金报· 2025-09-02 18:24
人事任命 - 荀玉根正式担任国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经济研究所所长兼博士后工作站办公室主任 [1] - 此前曾担任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研究所所长及国泰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政策和产业研究院联席院长 [1] - 拥有18年证券研究经验 累计获评20次全国最佳分析师 新财富七连冠并获白金分析师称号 [1] 研究团队实力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拥有200多人研究服务团队 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大消费行业 [2] - 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策略 金融工程 固定收益 在社会服务 汽车 银行 通信等领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 - 研究所率先实行首席行业分析师制度 完成向标准卖方研究模式转型 [2] 研究体系创新 - 荀玉根在海通期间构建"三研三化"研究新体系 即投研+产研+政研综合型研究 [3] - 通过研究链条化 国际化 立体化提升研究质量 整合境内外团队实现研究一体化 [3] - 探索服务政府监管的政策研究 服务投行直投的产业研究等新型商业模式 [3] 战略发展 - 自2016年以来持续优化研究资源配置 深化总量研究 产业研究和海外市场研究 [2] - 致力于提升研究业务专业化 产业化 国际化水平 [2] - 业内预计将带领团队进一步做强研究业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