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燕医药(002788)

搜索文档
鹭燕医药:鹭燕医药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信息
2023-05-15 15:16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 别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活动参与人员 线上参与 2023 年厦门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 待日的投资者 时间 2023 年 05 月 12 日(星期五)下午 14:30-16:15 地点 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s://ir.p5w.net) 形式 网络远程交流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 姓名 董事长兼总经理:吴金祥先生 董事、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杨聪金女士 独立董事:叶少琴女士 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兼董事会秘书:叶泉青先生 交流内容及具体问 答记录 1、请问董事长,合作研发的心电仪市场推广成效如何? 预计今年的利润贡献率是多少? 答: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制定业务发展策略,推动业务增 长,谢谢。 2、请问董事长,今年对鹭燕医药的市值管理有什么新举 措? 答:公司一方面将持续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运 营效率,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业绩持续增长;另一方面, 公司将严守合规底线,规范运作,不断提高内部控制水 平,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不断提升公司价值实现公 司市值的增长。 | | 3、请 ...
鹭燕医药(002788) - 关于参加厦门辖区上市公司2023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3-05-04 17:31
活动基本信息 - 公司将参加 2023 年厦门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 [1] - 活动时间为 2023 年 5 月 12 日(周五)14:30 - 16:15 [1] - 活动采用网络远程方式,投资者可通过“全景路演”网站、全景财经微信公众号或全景路演 APP 参与 [1] 出席人员 - 出席人员包括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金祥、董事兼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杨聪金、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兼董事会秘书叶泉青 [2]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 联系人为公司证券事务部,联系电话 0592 - 8129338,电子邮箱 zqb@luyan.com.cn [2]
鹭燕医药(002788)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18 00:00
2023年第一季度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8.42亿元,同比增长4.40%[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86.17万元,同比增长11.37%[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3亿元,同比增长127.21%[5] - 基本每股收益0.21元/股,同比增长16.67%[5]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8.42亿元,上年同期46.37亿元[15]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47.29亿元,上年同期45.30亿元[15]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1.01亿元,上年同期0.95亿元[16]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7860.05万元,上年同期7133.34万元[16] - 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8.02亿元,上年同期27.21亿元[15] - 2023年第一季度少数股东权益5949.80万元,上年同期6983.62万元[15]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3亿元,上年同期 - 4.17亿元[17]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37.45万元,上年同期17.18万元[17]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33亿元,上年同期7988.24万元[17]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21元,上年同期0.18元[16]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86370091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0.7971058496亿美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60万美元,均为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投资[18] - 2023年第一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28.538026923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6.3360328492亿美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613.633411万美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8.605390264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6.3360328492亿美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28.087656831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1.2575853379亿美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6875.259594万美元,上年同期为4452.742171万美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2206.503333万美元,上年同期为1629.296137万美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8.995833124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1.8657891687亿美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04.428602万美元,上年同期为4.4702436805亿美元[18] 资产负债表项目期末余额较上年度期末变化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334.76万元,较上年度期末增长604.75%[7]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1890.21万元,较上年度期末增长58.73%[7] - 预付账款期末余额3.92亿元,较上年度期末下降37.71%[7] - 其他流动资产期末余额6661.51万元,较上年度期末增长67.05%[7] - 其他权益工资投资期末余额530万元,较上年度期末增长1666.67%[7]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4137.25万元,较上年度期末下降44.18%[7] 2023年3月31日资产负债关键数据 - 2023年3月31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478,560,387.19元,年初余额594,189,831.11元[13]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账款期末余额5,851,828,150.64元,年初余额5,837,079,391.23元[13] - 2023年3月31日存货期末余额2,384,082,334.96元,年初余额2,548,589,433.26元[13] - 2023年3月31日资产总计期末余额11,349,841,193.41元,年初余额11,783,796,364.82元[13][14]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7,693,577,607.52元,年初余额8,301,010,350.90元[14] - 2023年3月31日长期借款期末余额568,506,325.58元,年初余额471,764,351.53元[14] 成都禾创相关法律事项及款项 - 成都禾创、华融渝富已收到德昌祥破产财产分配款项分别为780.05万元、5,539.11万元[11] - 法院裁定执行成都禾创瑞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22,730.24万元[11] - 公司要求成都禾创股权转让方等承担违约责任及赔偿损失2310万元,向成都禾创赔偿损失2000万元,终审获赔违约金800万元且已收回[11] - 成都禾创另案要求赔偿3,969.73万元及利息,终审判决获赔3,162.83万元及利息并已申请强制执行[12]
鹭燕医药(002788)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18 00:00
利润分配 - 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以388,516,736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送红股0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2021年年度利润分配以总股本388,516,736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为116,555,020.80元,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100%[109] - 2022年拟提取税后利润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以总股本388,516,736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11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19,462,501,277.53元,较2021年增长10.93%[9]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5,155,498.99元,较2021年增长12.84%[9]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0,489,265.34元,较2021年增长18.34%[9]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32,186,445.57元,较2021年增长162.41%[9]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89元/股,较2021年增长12.66%[9]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01%,较2021年增长1.19%[9] - 2022年末总资产11,783,796,364.82元,较2021年末增长17.92%[9]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720,812,852.98元,较2021年末增长9.20%[9] - 2022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946,250.1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93%[21]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515.5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84%[21]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048.9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34%[21]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194.63亿元,同比增长10.93%[33] - 2022年销售费用4.33亿元,同比增长14.09%[37] - 2022年管理费用2.99亿元,同比下降7.17%[38] - 2022年财务费用2.20亿元,同比增长15.01%[38] - 2022年研发费用4146.50万元,同比增长39.51%[38]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4人,较2021年的11人增长27.27%,占比从0.21%提升至0.26% [45]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4,146,496.57元,较2021年的2,972,163.26元增长39.51%,占营业收入比例均为0.02% [45]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0,976,823,000.97元,较2021年增长14.15%;现金流出小计为20,744,636,555.40元,较2021年增长10.64% [45][46]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2,186,445.57元,较2021年的 - 372,020,787.97元增长162.41% [46]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50,256.85元,较2021年下降93.00%;现金流出小计为329,613,115.43元,较2021年增长17.81% [46]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8,683,170,921.88元,较2021年增长30.22%;现金流出小计为8,498,710,147.87元,较2021年增长37.24% [46] - 2022年末货币资金为594,189,831.11元,占总资产比例为5.04%,较年初比重增加0.88% [48] - 2022年末应收账款为5,837,079,391.23元,占总资产比例为49.53%,较年初比重减少1.13% [48] - 2022年末存货为2,548,589,433.26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1.63%,较年初比重减少1.14% [48] - 报告期投资额为637,380,215.43元,较上年同期的935,170,748.33元下降31.84% [49] - 2022年实现合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5,155,498.99元,母公司净利润288,397,016.13元[110] 各季度财务数据 - 公司2022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6.37亿元、47.04亿元、49.83亿元、51.39亿元[12] - 公司2022年各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7170.66万元、9705.84万元、8209.48万元、9429.58万元[12] - 公司2022年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4.17亿元、4.35亿元、7371.94万元、1.40亿元[12] 非经常性损益及政府补助 - 公司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9.19万元,2021年为 -212.81万元,2020年为 -192.96万元[12] - 公司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734.95万元,2021年为908.47万元,2020年为1728.75万元[12] 行业排名 - 公司2021年位列全国医药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百强排名第15位,连续十三年居福建省医药流通企业第一[17] - 公司零售模块在“2021 - 2022年度中国药店价值榜百强榜”中位列第82位[17] 行业市场规模及趋势 - 2021年我国七大类医药商品含税销售总额26064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8.5%[18] - 2021年我国药品零售市场销售额为5449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7.4%[18] - 预计到2023年底每个省份的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累计达到450种[18] - 预计到2023年底,每个省份的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累计达到450种[57] - 国家“十四五”规划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药械耗”集采扩面,“双通道”政策落地,DRG/DIP三年行动计划实施[56] - 2023年3月1日,国家医保局针对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提出涵盖六个方面的具体要求[57] - 2023年2月,国家医保局鼓励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并完善支付政策[58] -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提出深化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59] - 药品批发企业持续优化网点布局和提升服务能力,推进绿色物流建设,构建三级配送网络,加快数字化转型[56][57] - 零售药店成为大健康服务升级主力军,向数字化、专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业态创新提速[58] 社会责任 - 2022年4月,鹭燕医药智慧煎药中心累计代配、代煎及配送中药液近700万袋,覆盖近百万管控区、隔离区、重点企业人员和一线医护工作者[21] - 2022年12月,厦门燕来福制药有限公司应急加工防疫方、治疗方等共7个处方,涉及饮片品种33个、总重量近45吨,煮散成品超23万袋[21] - 布洛芬难寻时,厦门鹭燕大药房有限公司旗下35家门店免费发放10万片布洛芬给市民[21] - 2022年4月,鹭燕医药智慧煎药中心累计代配、代煎及配送中药液近700万袋,覆盖近百万人员[123] - 2022年12月,厦门燕来福制药有限公司应急加工防疫方等涉及饮片总重量近45吨,煮散成品超过23万袋[123] - 公司通过厦门鹭燕大药房有限公司旗下35家门店免费发放10万片布洛芬给市民[12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药品分销业务增长10.28%[23] - 2022年公司器械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64%[24] - 2022年公司药品零售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86%[25] - 公司医药工业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08%[27] - 2022年医药批发收入181.92亿元,占比93.47%,同比增长10.28%[33] - 2022年药品收入156.83亿元,占比80.58%,同比增长7.89%[33] - 2022年福建省收入141.45亿元,占比72.68%,同比增长9.07%[33] 业务布局及运营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福建省内有直营药店232家,其中DTP药房69家,医保药店209家[25] - 公司在四川、江西、海南三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的覆盖率超95%[3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福建省九地市拥有直营零售门店232家[30] - 公司电商2B项目云商平台上线品种达15,000个[28] - 公司产品合规率达100%[27] - 公司依托冷链设施及服务体系提供疫苗第三方冷链仓储和配送服务,市场份额居福建省第一[28] - 公司建立辐射福建全省的分销和物流配送网络,能直接配送至全省各级公立医疗机构[30] - 公司坚持跨区域横向发展和纵向扩张战略,向“横向+纵向+人工智能”三维战略升级[30] - 公司建立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的运营体系,实现资金安全、有效运转[30] - 公司秉承“自强不息,追求辉煌”企业文化,“鹭燕”和“燕来福”获厦门市、福建省著名商标荣誉[31] 客户与供应商 - 2022年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8.4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9.47%[36] - 2022年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5.19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8.33%[37]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将围绕“631”发展战略,实施“四个融合”战略举措,实现业绩持续稳定增长[62] - 2023年管理方面要完善集团管理体系、提升财务等能力、加强内控建设、强化人才团队与梯队建设[63][64][65] - 2023年药品分销业务在福建省内转型综合型供应商,提升占有率,省外快速拓展市场[65] - 2023年器械业务落实全面发展,加强增值服务和精细化管理[65] - 2023年零售业务提升专业化运作水平,探索新零售渠道建设[65] - 2023年现代中医药业务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产业园项目建设[65] - 2023年创新业务建设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推进省外第三方物流业务[66] 公司治理会议 - 报告期内召开2次股东大会、3次董事会、3次监事会[69]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9.86%,于2022年1月10日召开[78]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9.82%,于2022年5月17日召开[78] - 2022年第五届董事会召开三次会议,分别为4月22日第九次会议、8月19日第十次会议、10月21日第十一次会议[92] - 审计委员会2022年分别于1月21日、4月22日、8月19日、10月18日各召开4次会议,审议多项议案并一致通过[95][96][98][99]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2022年于1月21日和10月18日各召开2次会议,审议相关议案并一致通过[100][102] - 提名委员会2022年10月18日召开1次会议,审议聘任公司副总经理的议案并一致通过[103] - 合规委员会2022年1月21日召开1次会议,审议合规部工作报告和工作计划议案并一致通过[104] 公司人员任职及变动 - 2022年10月21日,公司因经营管理需要聘任吴迪为董事兼副总经理[81] - 吴金祥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还担任厦门麦迪肯科技等公司董事长[81] - 雷鸣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首席合规官[81] - 杨聪金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81] - 蔡梅桢现任公司行政总监、工会主席、职工监事兼监事会主席[83] - 李翠平现任公司审计总监、监事[83] - 林碧云现任公司监事兼总裁办主任助理[83] - 朱明国现任公司副总经理和厦门美而康贸易有限公司监事[85] - 张珺瑛现任公司副总经理[85] - 李卫阳现任公司副总经理[85] - 董事吴金祥、雷鸣、杨聪金、林志扬、唐炎钊、叶少琴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次数均为3次,现场出席次数均为3次,缺席次数均为0次,出席股东大会次数均为2次;董事吴迪应参加董事会次数为3次,现场出席1次,通讯参加2次,缺席0次,出席股东大会次数为2次[92] 董监高薪酬及履职情况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668.89万元,其中董事长兼总经理吴金祥202.12万元,董事、副总经理兼首席合规官雷鸣159.12万元[91] - 报告期内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93]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对公司有关建议被采纳[94] - 监事会在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对监督事项无异议[106] 员工情况 - 报告期末母公司在职员工340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4946人,在职员工合计5286人[107] - 当期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为5286人,母公司及主要子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0人[107]
鹭燕医药:关于举行2022年年度报告网上业绩说明会的通知
2023-04-17 17:22
证券代码:002788 证券简称:鹭燕医药 公告编号:2023-013 鹭燕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举行 2022 年年度报告网上业绩说明会的通知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 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鹭燕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于 2023 年 4 月 18 日在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nfo.com.cn/)上披露了《2022 年年度报告》及《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为便于广大投资者进一步了解公司 2022 年年度经营情况,公司定于 2023 年 4 月 21 日 (星期五)下午 15:00-17:00 举行 2022 年年度报告网上业绩说明会。本次业绩说明会将 采用网络远程交流的方式举行,投资者可登陆"鹭燕医药投资者关系"小程序参与互动交流。 为广泛听取投资者的意见和建议,提前向投资者征集问题,提问通道自发出公告之日起开放。 参与方式一:在微信中搜索"鹭燕医药投资者关系"小程序; 参与方式二:微信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2023 年 4 月 18 日 投资者依据提示,授权登入"鹭燕医药投资者关系"微信小程序,即可参与交流。 出席 ...
鹭燕医药(002788) - 2023年3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3-09 12:18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002788,证券简称为鹭燕医药 [1] - 2023 年 3 月 7 日 9:30 - 10:30,东方财富证券何玮、侯伟青对公司进行特定对象调研,地点在鹭燕医药会议室,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叶泉青、证券事务代表阮翠婷 [2] 业务增长预期 - 疫情短期有影响,长期对医药流通行业影响不大,公司绝对值持续增加,但增速因基数增大而减缓,2023 年希望保持以往增速 [2] 中药领域情况 - 亳州药厂基地 2022 年 2 月开工,建设周期预计 30 个月,产能一期规划 10 亿元,二期可能规划配方颗粒 [2][3] - 公司中药业务以中药饮片为主,毛利率约 30%-40%,行业增速估计 15 - 20%,医药整体产业增速估计 5%左右,中药饮片市场规模约两三千亿元,暂无龙头企业 [3] 市场份额情况 - 公司占福建市场份额超 40%,四川总市场规模达 1200 多亿,公司目前仅达 40 亿左右,江西、四川暂无绝对区域龙头,未来公司市场份额预计提升较快 [3] 零售模块情况 - 零售主要集中在福建,营业收入近 10 亿元,是公司核心业务,接下来将大力发展 [3] 医疗器械情况 - 公司医疗器械收入占比约 13% - 15%,近两年集采重点围绕高值耗材,对器械模块有挑战,但促进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 [3] 子公司及收购计划 - 公司并购在主营业务框架下进行,对被并购企业管控能力强,总体并购与整合较顺利,未来并购看时机和标的,围绕主业,重视纵向突破 [4] 毛利率差异 - 公司业务以纯销为主,毛利率较低 [4] 应收账款及能力建设 - 公司应收账款压力较大,但集采推进使账期有压缩空间,公司在医疗体制改革方面经验丰富,能协助厂家调整营销策略、提升市场份额 [4]
鹭燕医药(002788) - 2023年2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2-17 18:28
公司业务布局 - 分销业务以公立医疗机构客户为主,在福建省市场份额占比超40%,2017年向四川、江西、海南扩张,已基本实现三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覆盖 [2] - 零售业务主要集中在福建省内,直营门店数量达232家 [2] - 工业业务聚焦中药饮片生产与销售,在厦门、亳州设有中药饮片厂,生产约700多个品种,正在亳州建设现代中药生产项目 [2] - 新业态业务涉及药品第三方物流、电商、创新产品,福建开展部分第三方物流业务,后续拓展四川、江西业务;电商借力互联网扩大业务场景;在广州、福建设立智能医疗研究院,聚焦心电产品研发 [2][3] 业务增长与发展方向 - 分销业务自2016年上市至今,营业收入、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超17%,未来将稳步增长 [3] - 医药工业预计增速较快,下游用户端突破,向福建乃至全国拓展,集采加速市场规范化,公司有经验获市场份额提升 [3] 带量采购影响 - 集采降低药品价格,挑战存量业务收入;促进市场集中化,利于公司提升市场份额,药品配送和服务需求刚性,生产企业愿与规范经营、有区域网络优势的公司合作 [3] 毛利率差异 - 各地政策不同导致商业条件不一致,货款回收账期影响最大,福建医保统一结算,毛利率低、账期短;省外医保结算推进中,账期长、毛利率高 [3] 省外扩张方式与市场份额 - 在四川通过并购地医药流通企业扩张,在江西设立与并购并重 [3] - 四川省医药产品市场规模超1000亿,公司目前不到40亿,增长空间大 [3] 中药原材料与政策 - 公司对原材料采购和入库严格检测,与上游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部分品种在主要生产地合作 [4] - 新版药典使中药饮片标准更严格明确,促进市场规范;中药集采部分区域开启并全国铺开 [4] 互联网销售业务 - 公司与美团、饿了么、天猫、京东等互联网流量平台合作,探索新零售渠道,探索新媒体运营积累流量和粉丝 [4]
鹭燕医药(002788) - 2023年2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2-10 16:18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2788,证券简称鹭燕医药 [1] - 2023 年 2 月 9 日 10:00 - 11:30 进行特定对象调研,参与单位有开源证券、建信养老金,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叶泉青、证券事务代表阮翠婷 [2]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为药品、中药饮片、医疗器械等分销及医药零售连锁,主要收入源于医药批发,医药批发占比超 90%,医药零售占比约 5%,医药工业占比约 3% [2] 市场格局 - 福建省医药流通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是公司和国药控股两家,公司 2022 年位列全国药品流通行业批发企业百强榜第 15 位,连续十三年居福建省医药流通企业第一,市场占比超 40% [2] 带量采购影响 - 带量采购降低药品价格,对公司存量业务收入形成挑战,但会带来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药品生产企业更愿与公司合作 [3] 毛利率差异 - 各地毛利率差异主要因政策不同导致商业条件不一致,影响最大的是货款回收账期不同 [3] 业务扩张 - 在四川省通过并购扩张,已在 15 个地市设 19 家公司,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户率达 98%;在江西省采取设立与并购并重方式,在 9 个地市设 10 家公司,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户率达 99%;在海南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户率达 95%,未来将整合资源提升三省医药分销市场竞争力和份额 [3] 医疗器械业务 - 医疗器械是重点布局业务和未来利润重要增长点,公司将提升多方面能力,加大拓展力度提升市场份额 [3] 疫情对零售业务影响 - 2022 年 1 - 11 月疫情反复,零售客流下跌;12 月防控政策调整,四类药品及防疫相关医疗器械爆发式增长 [4] 零售业务发展 - 截至 2022 年 12 月底,福建省内直营门店数达 232 家,将推行“批零一体化”,为消费者和供应商提供服务,还探索新零售渠道和新媒体运营 [4] 分红政策 - 公司重视投资者权益保护,希望业绩增长同时持续保持分红 [4]
鹭燕医药(002788) - 2016年6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7:54
三明医改影响 - 三明医改降低药品价格,影响区域医药流通市场总量及增长,但政府回款账期缩短至30天,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1][2] 业绩增长原因 - 2013 - 2015年福建省公立医疗机构执行旧标,药品委托配送格局未变,2014年公司收缩疫苗业务致业绩增长缓慢;2016年3月新标执行,公司委托配送总品规数领先 [2] 市场份额变化 - 福建省新一期招标(九、十标)使市场集中度提升,公司作为领先企业份额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是负责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送的11家企业之一,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核心市场份额 [2][3] 零售模块规划 - 零售模块推行“批零一体化”,2015年完成鹭燕大药房在福建9个地市布局,直营门店达144家,未来完善终端布局,募投项目实施地点变更至全省以加快进度 [3][4] 省外业务拓展 - 2016年公司抓住“两票制”机遇,适度拓展省外市场,继续在四川、江西布局 [4] 器械业务发展 - 公司各地市子公司开展器械业务,2016年加强协同整合,探索新模式,发展中药饮片、器械、耗材业务 [4] 业绩增长点 - 做好新标药品全省配送,提升福建医药分销核心市场份额,2015年福建药品流通市场规模332.17亿元,有较大空间 [5] - 零售业务贯彻“横向”发展战略,加快厦门及其他地区门店布局,实现批发零售一体化 [5] - 推进现代医药仓储物流中心项目,提升物流管理和运作水平,发展第三方物流,降低成本 [5][6] - 整合分销网络资源,发展中药饮片、器械、耗材业务,拓展省外市场 [6] - 抓住产业链纵向延伸机会 [6]
鹭燕医药(002788) - 2016年5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7:54
业绩增长趋势及原因 - 2012年公司业绩快速增长,2014 - 2015年增长相对缓慢,原因是2013 - 2015年福建省公立医疗机构执行2010年和2012年的七标和八标,药品委托配送格局无重大变化,且公司2014年收缩疫苗模块业务 [1][2] 新招标影响 - 福建省新一期招标(九、十标)2014年出台政策,2016年3月进入执行期,基本药物由11家企业配送,非基本药物各地区选不超10家企业配送,此前七、八标有170多家企业负责,新招标提升市场集中度,公司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2] - 公司及省内子公司获得的委托配送总品规数在福建省领先,作为11家基本药物配送企业之一,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在福建医药分销核心市场份额 [2][3] 业务增长点 - 公司各地市子公司开展器械业务,经营耗材、中小型器械等,2016年将加强协同配合与资源整合,探索新模式,发展中药饮片、医疗器械、耗材等业务 [3] 医改影响 - 三明医改模式降低药品价格,影响区域医药流通市场总量及增长,但政府按货到医院30天回款,缩短回款时间,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3] 省外业务规划 - 2016年公司将抓住“两票制”推广机遇,适度拓展省外医药流通市场,继续在四川、江西进行扩展布局 [4] 零售模块定位与目标 - 零售模块是主营业务之一,公司在福建推行“批零一体化”,2015年完成鹭燕大药房在福建9个地市初步布局,直营门店总数达144家,未来完善终端布局,为上游供应商提供服务,将80家零售门店募投项目实施地点变更至福建全省以加快进度 [4] 第三方物流优势 - 福建省仅两家企业有第三方物流配送资质,公司是首家拿到资质的企业,在争取疫苗、药品等第三方物流业务方面有领先优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