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成股份(300182)

搜索文档
捷成股份(300182) - 2015年8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16:31
公司总体发展战略 - 聚焦音视频生态圈做平台服务,战略目标包括广播电视技术服务、影视内容制作、影视版权运营三大板块 [2] - 广播电视技术服务传统业务包括媒体资产管理等,后增添演播室等业务,实现长期复合增长率超50%,任一年度增长不低于30% [2] - 影视内容制作通过成立广西影捷、收购中视精彩和瑞吉祥,拥有高水平剧作家和出品人,与广电行业营销网络协同效应显著 [2] - 影视版权运营收购华视网聚剩余80%股权,华视网聚提出2.5亿净利润目标,保持30%增长趋势,处于业内龙头地位 [2][3] - 技术板块持续增长,引进职业投资人,进行多起并购;内容制作板块加快整合,未来保持30%以上增长;板块运营转向全要素经营 [3] 华视网聚介绍 内容 - 影视版权内容是核心,华视网聚从出品发行商和版权所有者集成内容,面向新媒体终端发行传播,形成“云 + 端 + 场”核心架构 [4] - 建立完善运营体系,与千余家出品公司合作,积累4万多小时精品内容,包括电影、电视剧、动漫等 [4] - 拥有完善采购内容评估体系,从影片艺术价值、商业价值、发行预期三个层面评估 [5] - 成果包括汇聚近4000部版权电影、购买多部卫视黄金档新剧、拥有25万分钟动漫(其中高清动漫10万分钟),2015年独家引进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7000余分钟 [5] 发行渠道 - 全产业媒体发行集群包括PC端、TV端、无线端、户外群体四大方向,分销渠道覆盖各类媒体通路 [5] - PC端提供多元化服务类型,为视频网站提供电影和电视剧服务,打造华视影视品牌专区 [5] - 移动端采取无线内容运营方式,在三大运营商平台上线,争取最佳资源位推广 [5] - TV端覆盖数字电视、IPTV和OTT,已在20多个省市落地,拥有50多个合作关系,提供多种产品形态 [5] 用户运营和整合 - 全面覆盖各类新媒体终端,形成“智慧娱乐”和“智慧家庭”,建立综合娱乐文化运营服务体系和产业闭环生态体系 [6] - 实现中国主流视频网站100%覆盖,覆盖4亿视频互联网用户、1亿电视终端家庭用户、6亿无线用户,提供户外资源综合性服务 [6] 数字发行时代 - 新媒体数字发行是第三大发行模式,引领未来千亿产业市值,消费数字内容来源包括国内院线电影同步发行、海外影视作品引入、新媒体原创作品 [6] - 经营理念为内容结构化、渠道媒体化、媒体经营化和经营数据化,形成双向闭环产业生态 [6][7] 问答环节 - 采购计划方面,提前采购部分影片,每月有详细采购计划,采购风险可控 [8] - 控制采购票房风险通过专业评估、与院线经理沟通、购销捆绑机制 [8] - 新媒体市场规模约200亿,明年因OTT端发力增长快;华视全资并入捷成应对IP挑战,参与IP投资合作,下一步瞄准IP投资和境外优质内容投资 [8] - 媒体平台从华视采购更经济实惠,但具体成本差别因平台而异 [8] - 华视与竞争对手差异在团队理念和市场布局,全内容布局满足新媒体多元化需求,形成竞争优势 [8] - 视频网站采购非独家热播剧比例超50%,非独家电影采购比例达80%,独家剧每年10部左右 [9] - 2015年1 - 5月互联网业务增长因市场快速增长和内容结构化准备 [9] - 华视与捷成在各省市布局、系统、技术结合,“技术 + 内容 + 市场运营”一体化在广电落地,促进融合发展 [9] - 互联网端收入增长主要因市场增长,单价也有增长,今年市场同比增加一倍 [9] - 收入以固定收入、保底 + 分成为主,14年毛利50%,15年1 - 5月毛利65%,未来毛利率将保持良好 [9]
捷成股份(300182) - 2015年9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16:31
公司概况与业务板块 - 公司自2006年起为广电体系提供系统级技术服务,是音视频技术服务行业的龙头,年利润从1000万增长至2.63亿,复合增长率58% [2] - 公司目前三大业务板块:音视频技术服务(去年净利润2.6亿)、影视剧内容(预计今年净利润2.5亿)、影视版权运营(预计今年净利润2.5亿以上) [2] - 公司今年备考利润8亿元,明年预计备考净利润10亿元 [2] 华视网聚业务介绍 - 华视网聚成立于2013年,是国内领先的数字版权分销商,覆盖互联网、广电、运营商等新媒体渠道 [2] - 华视网聚拥有4万余小时精品内容,包括电影、电视剧、综艺、动漫等,与千余家出品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3] - 华视网聚未来发展战略包括海外影视发行传播和全媒体发行战略,覆盖PC端、TV端、无线端、户外等 [5] 市场与财务数据 - 华视网聚净利润从2014年4800万元增长至2015年上半年1.5亿元,主要得益于市场占比提升和版权价格上升 [7][8] - 华视网聚在电影版权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0%,电视剧独家购买占比60-70% [8] - 收入结构:PC端约60%,TV端约30%,无线端约10%以内;电影占50%,电视剧占40%,动画占10% [8] 版权市场与竞争 - 新媒体版权市场处于起步阶段,电影版权价格从500-600万/部增长至5000万/部,电视剧从120-150万/集增长至300-330万/集 [8] - 华视网聚通过提前战略布局,市场占比不断提升,未来成本提升不会对市场消化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8] - 视频网站联盟难以形成,华视网聚通过内容+渠道双引擎发展,累积了内容库和发行渠道 [9] 商业模式与现金流 - 华视网聚商业模式包括免费和收费两种,未来主要趋势是收费,广告分成和收费点播模型已开始运作 [9] - 采购和销售采用三次付款模式(首款、中款、尾款),公司有良好的现金流控制体系 [9] - 华视网聚通过错配策略(期限、时点、价值、杠杆)实现内容价值最大化 [10] 未来发展与竞争 - 广电行业是国家支持和鼓励的行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快于国民经济增速,公司未来增长将高于行业发展 [10] - 公司通过聘请专业职业经理人和加强管理团队,确保传统业务的持续增长 [10] - 市场光有钱不够,还需要对市场的了解、策略、定位、发展及人才等多方面因素 [10]
捷成股份(300182) - 2016年8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8:58
公司经营概况 - 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4.33%;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4.03亿元,同比增长273.04%;基本每股收益0.26元/股,同比增长272.94% [3] - 半年报收入构成变化大,采用技术 + 内容双轮驱动战略获收益 [3] 业务板块情况 技术领域 - 技术是公司根基和优势,加大云技术、虚拟现实、沉浸声等研发投入 [3] - 技术面向音视频解决方案,根基是广电,也拓展至教育等多行业 [3] 影视内容领域 - 2016半年报有新片单,影视投入更丰富精品,如成龙主导电影由公司主要出品 [3] 技术 + 内容双轮驱动 - 公司影视剧、综艺栏目多使用自身技术和云服务,提升制作水平、效率和降低成本,为业务拓展提供竞争优势 [3] - 全产业链参与影视作品,如《咱们穿越吧》等 [3] 问答环节要点 人员变动 - 杨晓维因工作原因、刘永春因个人原因辞职 [4] 业务增长 - 广电行业政策影响技术改造和进程,公司连续中标广电项目,音视频解决方案未来2 - 3年增长大,但2016年上半年收入确认受影响 [4] 收入占比 - 半年报里音视频业务广电客户收入占比约60% [4] 项目周期与账款 - 千万级大项目实施周期4 - 6个月 [5] - 18亿应收账款中近16亿是一年内应收,公司下半年加大收款力度 [5] 协同案例 - 《咱们穿越吧》《中国好声音》等top20真人秀栏目技术、制作系统及服务由公司提供,还参与《笑傲江湖》《挑战者联盟》等参股及新媒体发行 [5] 制作产能 - 后期制作市场大,公司设备先进,与动漫基地合作拓展产能,电视剧制作产能大,电影以投资试水为主 [5] 投资比例与决策 - 《陆垚知马俐》投资盈利 [6] - 电影投资决策机制为低成本制作和大成本大制作,结合人脉意见和华视网聚电影评估团队,判断新媒体版权收益后投资 [6] 技术进展 - AR\VR产品销售目标主要是制作端,消费市场开发神笔悠悠等;Auro3D技术与智能手机、移动音乐、汽车厂家洽谈植入 [6] 云平台服务 - 开发综合制作云平台,通过公有云提供服务,节省影视制作公司成本 [6][7] 云服务影响 - 音视频设备采购客户与云服务客户不同,云服务收入原有基数小,未来2 - 3年将几倍增长 [7] 行业前景 - 电视剧整体规模销售额120亿,电影400多亿,总体约500多亿,公司2016年完成业绩没问题,2017年重点投入网络大电影 [7] 版权分销 - 华视网聚致力于数字发行,打通各视频终端,包括点播和包月方式,输出中国节目、引进海外节目,在戛纳电影节有独家采购 [7] 竞争影响 - 华视网聚做独立第三方to b平台,虽内容非独家播出,但能助用户平台获收益,大视频网站后续需其低成本内容增强用户粘性 [8] 谈判情况 - 华视网聚与国内大视频网站有框架性协议,建立起话语权和定价权 [8] 版权评估 - 考量影视剧产量、银幕数量、观众数量、新媒体收入、会员等技术指标,以及内容本身导演、演员等指标 [8] IP资源影响 - 公司未买过IP,认为部分IP被高估,看好文化传媒行业健康持续成长 [8]
捷成股份(300182) - 2016年11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7:40
运营情况 - 截至2016年9月30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5亿元,净利润6.13亿元,认为可实现全年9 - 11亿的净利润计划 [1] - 技术端三季度中标央视私有云项目,此前中标央视综合制作云项目,AR/VR、AURO - 3D技术逐步推进 [1][2] - 内容端电视剧、电影制作参投工作正常开展,三季度进行版权梳理,未来将在数字发行发力 [2] 问答环节 利润下降原因 - 技术领域三四季度收入更多,内容端业务波动性大,三季度播出影视剧少于二季度,上星剧目不多,多做地面发行 [2] 作品参投情况 - 三季报披露的电视剧、电影参投比例不低于10%,内容端以内容制作为主,主投主控是大概率事件,电影以参投为主 [2] 高管减持问题 - 高管减持是个人资金需求,不代表公司业务不正常等情况,公司基本面无问题 [3] 文化平台相关 - 功能包括品牌建设策划、文化子公司业务协同、战略投资、行业大数据分析评估及对子公司业务指导 [3][4] - 未来发展方向是整合内容板块后与技术结合,创造更多利润,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对核心业务人员考核激励 [3][4] 应收账款问题 - 截至三季度末应收余额19亿,与中报相比增加很少,80%以上在1年以内,内部已加大管理 [4] - 相比年初增长8亿,主要是并购的华视网聚、星纪元两家的应收账款,内生业务应收账款增幅低于30% [4][5] - 三季度营收增加7亿多,应收增加不到1亿,回款情况明显改观,四季度会持续回收 [5] 业务布局完善方向 - 未来加大高新技术投入,打造国际一流技术水准,内容板块有国际战略布局 [5] 华视网聚账期情况 - 业务流水大,应收账款相对较大,正常账期3、4个月,一年内应收账款占80%,半年占50%左右 [5][6] 2017年愿景 - 以内生为主,净利润保持30%以上高速且有质有量的增长 [6] 传统音视频市场占有率 - 在一线卫视市场占有率约70%,定位高端路线 [6] 媒体云平台情况 - 与传统业务是新增关系,公司参投新奥特云视公司,在音视频云平台领域有绝对竞争优势 [6][7] 教育领域情况 - 持续三年研发投入,希望2016年有领先行业的技术平台,2017、2018年有新业务模式,目前处于研发推广阶段 [7] 常州影视基地情况 - 在上市公司体外,处于早期投入阶段,为影视拍摄服务,与影视业务有协同效应 [7] 商誉减值风险 - 收购的标的公司业务运行良好,整合文化业务板块建立平台,不担心商誉减值风险 [7] 未来发展风险 - 核心竞争力是人员,业务扩张时注重人才吸引和培养,对核心人员考核激励 [7][8]
捷成股份(300182) - 2016年3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6:5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182,证券简称捷成股份 [2] - 投资者关系活动时间为 2016 年 3 月 3 日,地点在捷成股份公司会议室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捷成股份董事韩钢、华视网聚总经理金永全、华视网聚总裁助理王 一鸣 [3] 公司整体发展战略 互联网 + 影视文化新生态 - 打造围绕影视全产业链的技术云平台与专业服务团队,建立互联网 + 影视内容创意与版权运营模式 [4] 新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 2015 - 2016 年推出新一代整套产品,如全媒体中央厨房、互动平台等解决方案和云服务,带动新闻出版和广电行业转型新媒体 [4] 影视传媒集团军 - 2016 年新推力作不断,电视剧、电影、栏目、网络全覆盖,打造爆款巨型 IP,准备播出多部电视剧,多部参投电影暑期档上映,多部网剧和网络大电影将在新媒体平台推出,多部大制作影视正在筹划 [4] - 2016 年加强影视剧内容制作,拓宽内容形式,覆盖电影、电视剧、网络及综艺节目等 [4] - 全资子公司瑞吉祥、中视精彩、星纪元是优质内容制作公司,近期有不少优秀作品,部分作品屡创地面卫视超高收视,获北京电视台奖励 [5] 牵手 Auro 3D 开拓业务 - 2 月参股 AURO TECHNOLOGIES NV,引进 Auro 3D 技术,该技术在多方面可与杜比技术媲美,但亚太市场份额少 [5] - 国内众多硬件生产商支付 Dolby 专利费用,机顶盒中 Dolby 专利费用占成本 5 - 10%,牵手 Auro 3D 添补国内真空,打开亚洲市场 [5] - Auro 3D 技术通过官方认可,在 CNTV 春晚完成国内首秀,中央电视台引进技术搭建三维声创作实验系统 [5] - 技术与传媒业务受众相同,可提高影视内容制作水平,可能与好莱坞合作,还可切入个人娱乐消费市场,在多领域有应用和突破 [5] 三大目标市场 - 文化领域,包括广电、音视频制作公司、新闻出版、新媒体 [6] - 军队,公司在音视频领域有武器装备承制资质,军队在相关平台投入巨大 [6] - 教育行业与公共服务领域,VR、全媒体和教育结合,牡丹江、宜宾使用捷成教育云平台 [6] 国际化战略 - 建设国际版权交易在线枢纽,进行华语影视作品海外输出和国际优秀影视版权引进,建设中国最大的国际版权在线交易平台 [6] 华视网聚战略规划 核心价值定位 - 内容 + 渠道,拥有海量节目版权内容,可进行内容结构化,根据数据测算下游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覆盖全媒体终端 [6] 业务优势 - 海量 IP + 渠道 + 大数据运营,大数据起核心作用 [6] 采购情况 - 2015 年采购电影超 110 部,各卫视黄金档电剧超 70 部,采购电影总票房超 183 亿,占国内总电影票房 41.59%,占国产电影票房 67.53%,国产电影票房前 10 位中采购 8 部,前三位全部采购 [6] 数字发行 - 2016 年以中小成本影片《深夜食堂》试水数字发行领域,自 2 月 6 日新媒体渠道全面上线,9 天收获 840 多万次收费观影,正在梳理片单资源,筹备后续数字发行片库 [7] 问答环节要点 产业链环节问题 - 众多 B2C 公司竞争环境下,需要海量信息资源供应商为 B 公司服务,互联网减少中间环节也不能完全替代 2B 业务 [7] 版权获取问题 - 拿到热播大型电影独家版权基于长期合作及优势市场价值 [8] - 爆款级和现象级电视剧可遇不可求,团队努力策划争取在数字发行中出现 [9] 业务运营问题 - 瑞吉祥电视剧产量增加是拍摄量和售卖单集增加两方面原因,今年投放量比去年多,能带动经营利润提升 [8] - 目前数字发行市场在培育期,与院线合作和谐 [8] - 华视网聚投资回报率高是因为做数据分析,发掘优势内容,提供新业务模式与用户紧密合作,市场是新媒体 [8] - 华视网聚发行新媒体版权与票房收入不成正比 [8] - 华视网聚与视频网站、APP 渠道合作占比均为 50% [8] - 影视制作看好视频捕捉与虚拟现实技术和 AURO 3D 技术 [8] - 数字发行渠道建设按 TV、PC、无线划分,OTT 由互联网商运营,数字发行注重内容影响力转化收益,今年面临内容选择和成本控制问题,强化运营和传播 [9] - 华视网聚数字发行先做单片,达到一定量后以专区、频道方式做,内容单点付费 [9] - 捷成的 BTB 交易平台有转码、制作等功能,其技术成为云服务基础,可提升华视网聚服务能力 [9] 合作与发展规划问题 - 公司与万达有很多方面合作,如《寻龙诀》 [10] - 选择被收购公司看战略理念是否相同,有长久计划,通过多种方式绑定优秀人员,吸引影视军团优秀人员继续在捷成平台工作 [10] - 华视网聚在电影、电视播出和签约执行方面无季节性变化 [10]
捷成股份(300182) - 2016年11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6:42
公司概况 - 证券代码 300182,证券简称捷成股份,2016 年前三季度完成 6.13 亿净利润,业务分为技术和内容 [2] - 全年目标净利润 9 - 11 亿,实现可能性大,各并购标的对赌利润完成情况良好 [3] 业务布局 技术云端布局 - 解决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重资产痛点,拿下中央电视台私有云订单,公有云投入少 [3] - 媒体云可减少电视台投入,未来推动到二三线电视台,目前业内无竞争对手 [3][4] AR/VR 技术布局 - 投资两家公司,今年有实时直播 AR 项目落地,拓展到 B 端客户 [4] 影视内容领域整合 - 成立文化集团,整合旗下内容相关子公司,节约成本、共享资源 [4] 集合力量做大事 - 集合影视子公司资源,尝试做爆款 [5] 盈利模式突破 - 华视网聚尝试线上数字发行,采取线上版权点击分成模式 [5] 技术 + 内容整合 - 发挥音视频技术 + 影视内容优势,做产业链延伸 [5] 问答环节 华视网聚相关 - 2016 年承诺净利润 3.25 亿,前三季度接近 3 亿,完成全年任务没问题 [6] - 业务模式从版权分销到版权运营,客户多元化,同一内容多轮次、多端口、多角度变现 [6] - 采购全版权,提供差异化内容进行点击分成,如《深夜食堂》盈利约三倍 [6][7] - 定位海量内容分销等,今年有内容端影视投资为拿版权,现金流健康 [7] - 版权成本摊销 52,111,前三年摊销 80%成本,业务良好且未来更赚钱 [10] - 目前版权运营偏多,点击分成和专区未来是盈利增长点 [11] - 目前广电分发少,未来会涉及传统电视台,但仍以新媒体为主 [11] 公司其他业务相关 - 传统技术领域营收因广电客户转云端或下降,总体营收保持平稳即可,中长线看好 [8][9] - 今年 8 月解禁,明年 1、3 月也有解禁,小非引进出于对公司长期看好 [9] - 技术 + 教育模式为长线铺设,连续 3 年研发投入,待有现金流注入上市公司 [9] - 视频网站投入自制和独播部分大,但华视网聚提供部分盈利 [10] - 版权期限一般 3 - 10 年,长的 20 年,最长 50 年 [10] - 技术和内容占比大概 3:7 或 2:8,具体年底结算,可调节 [11] - 希望明年保持 30%以上增长,追求稳定和高质量增长,改善现金流 [12] - 常州影视基地在上市公司体外,早期投入,与影视业务协同,有政策支持,多元化盈利 [12] - 影视制作有三支团队,以电视剧为主,每年主制 4 - 5 部,共 20 部左右,电影参投比例不低,走稳健路线 [13]
捷成股份(300182) - 2017年2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13:46
公司合作信息 - 2017年2月10日上午10:30招商证券分析师调研捷成股份,公司董事、总经理韩胜利和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游尤接待 [1][3] - 2017年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捷成股份公告与Avid全面合作,获其部分股份及大中华地区独家代理权 [4] - Avid 1987年成立,是全球第一家做数字编辑的公司,连续9届成为奥运会合作伙伴,曾与不少公司合作,在广电技术领域全球顶尖 [4][5] 公司业务进展 - 2016年各业务板块完成任务,内容储备项目进展良好,12月牡丹江教育云平台正式上线,3月开学后将深入做上线和培训工作,期望9月新生入学产生流水 [6] - 华视网聚客户多来自运营商体系内的IPTV服务商、硬件商等,新媒体发行渠道稳固,通过大数据分析在内容上建立竞争优势,净利率明显高于盛世骄阳 [9] - 公司云应用有央视、江苏电视台等客户,未来在教育、电视节目交易等领域会有进展,云应用市场空间大 [10] - 公司云平台项目包括央视云平台、贵州电视台综合制作云等,在制作云方面领先国内竞争对手,媒体云业务发展快 [10] 问答环节答复 - Avid近年业绩平稳,2015年起营业利润和净利润下降因产品升级和研发储备,如云端AvidEverywhere应用方案的研发投入,今年行业技术更新将有较大增长 [7] - 里约奥运会是Avid云技术首次大规模运用,其基于Avid云的全媒体平台反响良好 [7] - 投资Avid追寻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看重协同效应,对公司发行、运营渠道走出去有意义,合作后香港、澳门业务由公司经营,双方会有人员合作 [8] - 江苏台内容采购事件与公司无关,市场规范对大公司有好处,公司围绕媒体、音视频开展业务,抗风险能力强 [8][9] - 公司与Avid在内容引进、制作团队、新媒体发行等方面有合作洽谈 [9] - Avid云平台是媒体云系统,技术是媒体界唯一核心操作系统,与捷成结合空间大 [11] - 央视云平台、湖北电视台长江云、贵州电视台综合制作云项目处于安装调试阶段,云平台搭建后需技术支撑带来项目扩容,公司正商讨与阿里合作,优势是能提供内容版权 [11]
捷成股份(300182) - 2017年8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9:08
公司基本情况 - 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19亿元,同比增长32.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2亿元,同比增长29.4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增长超过30% [2] - 技术领域战略收缩,维持优质客户粘性;与国际音视频公司Avid战略绑定,在大中华区全面合作 [2] - 内容板块是主要发力领域,上半年实现既定战略目标 [2] - 新媒体板块从去年开始放大增量效应,要做国内新媒体版权运营及数字版权运营的全媒体发行和海外战略布局 [2] - 教育领域去年12月第一个教育产品上线,今年全面展开市场推广 [3] 华视网聚相关情况 业务增长原因 - 上半年采购大量内容,公司各板块整体联动,与广电端渠道加深合作,在无线端快速发展 [3] 商业模式与概念 - 定位为版权运营商和平台服务运营商,核心能力是综合内容供给和运营能力,与众多平台合作紧密,也向合作伙伴采购部分版权 [4] 版权采购支出 - 合同上上半年版权采购支出10亿,现金支出约7亿 [4] 商业逻辑 - 拥有大量且种类齐全的内容,能满足平台诉求,平台需向其采购,且原有片库经整合和独家收费模式推出后升值 [5] 内容存量 - 电影5000多部、电视剧30000多集、动画30万分钟、综艺5000多小时;香港电影1500部,占香港市场份额60%-80%;海外电影已600多部,预计年底达1000部左右 [5] 毛利率问题 - 更看重净利润水平、盈利能力和对赌目标完成情况,注重整体业务布局,包括海外内容引进和中国内容海外推广 [6] 下游渠道结构 - 营收结构上,PC端视频网站约占60%,TV端约35%,无线端约5%,预计无线端增长至10%,TV+无线端未来可能达50%;前五大客户集中度约60% [7] 海外发行思路 - 进行全媒体发行,包括传统市场和新媒体发行;在Youtube、Facebook等平台建专区,已汇聚16000多集国产剧海外发行权利,同步海外发行卫视剧10多部;与中移动海外事业部、华为合作运营 [9] 业务边界 - 大型视频网站购买少量独家头部内容用于引流、建立防御和版权互换,还需海量内容,华视网聚提供非独家内容运营 [10] 远期目标 - 向Netfix看齐,平台从服务B端向2C发展,利用技术分析客户需求提供差异化内容,核心是将中国内容推向海外、海外内容引入国内 [10][11] 版权摊销政策 - 达到资产确认时点当月确认版权无形资产并计提大部分摊销,后续年摊销时点间隔12个月;版权超5年摊销份额为5:2:1:1:1,短于5年如3年则为7:2:1,前三年完成70%-80%摊销,版权互换不产生流水但不影响摊销政策 [11] 经营性现金流 - 自身现金流大体平衡,收入按供片合同约定按月确认 [11] 公司其他业务情况 影视制作业务 - 普通剧集精细制作、注重成本控制,可保持30%-50%的毛利 [7] 电影相关情况 - 是《战狼2》发起人及投资方,票房破20亿;可能是今年下半年军旅电影中唯一参与最大三部(《战狼2》《红海行动》《空天猎》)出品的公司,军旅电影可能是追赶好莱坞的必经之路 [8][12] 海外片引进发行 - 今年2月WTO保护期结束,引进片数量增加,公司去年尝试联合发行,今年参与《美国制造》《风河谷》引进销售,未来业务可能增加 [12][13] 应对广电行业下行 - 投资比利时公司Auro - 3D,参与中国声音标准制定;与全球后期编辑合成包装龙头Avid合作,成立Avid事业部负责大中华区销售服务 [13] 教育业务 - 4年前针对教育领域做准备,产品在试点城市磨合2年七八个月,打造出国内顶尖云教育平台,今年推广目标20 - 30个城市;牡丹江85%以上学生注册系统,黑龙江省内六七个城市签约,另有七八个城市在布局落地;9月1日后尝试提供付费服务,今年重点是推广普及 [14] 教育云平台规划 - 向学生推送教育部要求观看的电影,学生仅接收推送内容,老师和家长可免费观看,10%左右内容收费并提供增值服务 [15]
捷成股份(300182) - 2017年8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8:58
财务表现 - 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19亿元,同比增长32.85%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2亿元,同比增长29.49%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增长超过30% [2] - 公司预计2017年实现内生30%的增长,并希望未来三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 [3] 业务板块 技术领域 - 技术领域处于战略收缩状态,维持高质量客户粘性 [3] - 与国际音视频公司Avid在大中华区实现全面合作 [3] - 技术口广电领域对内容板块和新媒体布局有助力 [5] - 技术口下半年业绩预计优于上半年 [5] 内容板块 - 内容制作板块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布局优质产品和内容 [3] - 电视剧储备约40部,消化能力在开机阶段披露 [11] - 电视剧投资比例超过30%为大份额,部分剧集主投主控 [11] - 电影方面主要参投和发行,无主力电影制作团队 [12] 新媒体板块 - 新媒体板块从去年开始出现放大增量效应 [3] - 华视网聚版权购买资本开支计划增长30%以上,全年采购额接近10亿元 [8] - 华视网聚收入70%来自年度运营合同,30%来自点击分成 [8] - 海外业务起步于2016年,目前收入占比不大但盈利能力不错 [9] 教育领域 - 第一个教育产品于2016年12月上线,2017年市场推广全面展开 [3] 投资与战略 - 公司是《战狼》系列的投资方,参与《战狼2》的出品和联合出品 [3] - 电影投资保持风险可控,主要进行参投和合作 [4] - 公司对传统音视频业务进行主动调整,资金和资源向内容板块和新媒体偏移 [5] - 公司对技术口订单进行筛选,注重盈利质量和回款要求 [7] 财务与会计 - 无形资产摊销政策:第一年50%,第二年20%,第三年及以后10% [5] - 华视网聚版权购买资本开支计划增长30%以上,全年采购额接近10亿元 [8] - 技术口应收账款催收是下半年主要工作 [7] 市场与行业 - 广电技术口市场受新媒体冲击,电视台运营不如从前 [4] - 华视网聚在视频集中度方面面临挑战,需扩大各端口营销 [9] - 明星价格持续上涨,公司对风险控制持保守态度 [13] 风险与应对 - 公司对乐视的变化保持高度关注,已调整与乐视的合作 [13] - 公司高度重视经营风险,特别是现金流风险 [14] - 技术口收入下降但毛利提升,现金流情况有所改善 [14]
捷成股份(300182) - 2018年3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8:26
公司概况与战略 - 公司计划非公开发行募集不超过 30 亿用于现有主业和未来战略方向的发展 [1] - 公司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 68% [1] - 公司从 2013 年开始在原有业务基础上谋划了内容板块的战略增量 [2] - 公司在 2016 年底正式推出教育板块,并在 2017 年持续增加了研发和市场推广投入 [2] 财务与融资 - 公司资产负债率在 30% 左右,此次非公开发行主要是为了配合现有核心业务和未来战略投入 [3] - 预计未来两三年资金成本不会低很多,如果现在所有资金都用自有资金来替换,每年能节省财务成本的支出将近 8000 万 [3] - 募集资金有一半用于购买版权,公司认为未来这一板块空间比较大,市场预期比较好 [4] 业务板块 版权业务 - 新媒体版权业务空间大,符合付费习惯比较好的年轻人未来文化消费的取向 [4] - 版权业务更新率每年达到 50%,希望在做内容分发层面上更有话语权 [4] - 2018 年版权采购的投入预算计划大概能增长 50%,预计不到 30 亿的规模 [5] 教育业务 - 2016 年年底推出了产品,2017 年在做市场推广和城市试点,2018 年是在做试点的转化,希望 2018 年 9 月份部分城市可以实现收入 [4] - 教育业务更多是平台和渠道的理念,以城市来铺设软件应用层级的平台,在平台下,以 K12 校内内容和交互空间为基础,去服务教育局、学校、老师、学生、家长 [5] 技术业务 - 2016 年开始技术业务收入下滑,2017 年公司做了技术层面的战略收缩,2018 年 Q1 技术业务营收已经平稳了 [6] - 技术业务比预期恢复的要好一点,从中长期来看,技术业务这一块营收是趋于平稳的 [6] 市场与竞争 - 新媒体业务的现状是国内只有公司在做大,细分竞争对手消失,这体现了行业聚集效应很显著 [10] - 新媒体最核心优势是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因此公司很看好新媒体的发展 [10] - 公司整体已经实现 10 亿+的净利润,今年目标是 15 或者 16 亿 [10] 未来展望 - 对未来三年的展望是 30% 以上的复合增长率,且是内生的 [11] - 公司在教育领域已经铺设五年,2016 年产品出现后加大投入,2017 年做市场开拓,在 30 多座城市做试点 [11] - 2018 年比 2017 年增长预计 5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