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尔新材(300234)
搜索文档
开尔新材: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4-05-08 15:47
权益分派方案 - 以2023年12月31日总股本503,171,090股为基数[1] - 每10股派现金股利0.30元(含税),共15,095,132.70元(含税)[1] 扣税规则 - QFII、RQFII等每10股派0.27元[5] - 不同持股时长补缴税款不同[5] 时间安排 - 股权登记日2024年5月14日,除权除息日5月15日[5] - 业务申请期2024年5月6日至5月14日[8] 其他信息 - 分派对象为5月14日收市后在册股东[6] - 咨询地址和电话[9]
开尔新材:第五届董事会第十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2024-04-26 19:15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次(临时)会议4月23日发通知,4月26日召开[1] - 应到董事7人,实到7人[1] 议案审议 - 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全文>的议案》[2] - 审议通过《关于聘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议案》[4] 人员聘任 - 同意聘任傅建有为公司副总经理,任期至第五届董事会任期届满[4] 公告编号 - 《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告编号为2024 - 016[3] - 《关于聘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告》公告编号为2024 - 018[5] 备查文件 - 包括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次(临时)会议决议[6] - 包括公司独立董事专门会议2024年第二次会议决议[6]
开尔新材:关于聘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告
2024-04-26 19:12
人事变动 - 2024年4月26日公司审议通过聘任傅建有为副总经理[1] 人员信息 - 傅建有1966年生,2009年3月加入公司[4] - 傅建有曾任多职,持有员工持股计划120万份份额[4]
开尔新材(300234)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6 19:12
营收与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7130.4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53.70万元,下降4.73%[4][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9.7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8.55万元,增长3.60%[4][9]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7.13亿元,较上期7.48亿元有所下降[32] - 第一季度净利润1088.06万元,上期为1130.82万元[3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09.78万元,上期为1071.23万元[33] - 基本每股收益0.0221元,上期为0.0213元[34] - 稀释每股收益0.0221元,上期为0.0213元[34] 现金流量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922.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72.29万元,增长42.67%[4][2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60.3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477.06万元,下降145.18%,主要系购买理财产品净流出增加且无不动产处置款流入[2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09.2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127.78万元,增长307.08%,主要系金融机构借款增加[2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783.39,较之前的9589.01减少5805.62,降幅60.54%[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98,429,344.17元,上期为168,324,684.43元[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49,206,013.68元,上期为133,824,280.38元[3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49,223,330.49元,上期为34,500,404.05元[3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31,213,134.31元,上期为98,801,155.71元[3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63,816,993.82元,上期为26,634,481.68元[3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32,603,859.51元,上期为72,166,674.03元[3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49,058,647.51元,上期未提及具体金额[3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27,966,399.86元,上期为10,185,568.54元[3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21,092,247.65元,上期为 - 10,185,568.54元[3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37,833,873.89元,上期为95,890,131.30元[36] 资产负债情况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8134.18万元,较期初增加3052.23万元,增长60.06%,主要系理财产品投资增加[7]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1554.02万元,较期初减少760.59万元,下降32.86%,主要系商业承兑汇票减少[7]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741.45万元,较期初增加336.03万元,增长82.88%,主要系预付材料款增加[7]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7059.85万元,较期初增加2408.75万元,增长51.79%,主要系短期借款增加[7]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4009.01万元,较期初增加1019.98万元,增长34.12%,主要系预收合同款增加[7] - 2024年3月31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98060222.09元,期初余额为249651780.99元[30] - 2024年3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81341805.33元,期初余额为50819484.67元[30] - 2024年3月31日,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96286936.22元,期初余额为375887055.73元[30] - 2024年3月31日,存货期末余额为179408910.55元,期初余额为166622877.52元[30] - 2024年3月31日,合同资产期末余额为90498686.00元,期初余额为103832271.13元[30] - 流动资产合计9.92亿元,上期为10.03亿元[31] - 非流动资产合计4.44亿元,上期为4.51亿元[31] - 流动负债合计2.71亿元,上期为2.98亿元[31] - 非流动负债合计2503.67万元,上期为2742.38万元[32] - 所有者权益合计11.40亿元,上期为11.28亿元[32]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7691,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25] - 前10名股东中,邢翰学持股比例22.42%,持股数量112787412股;吴剑鸣持股比例9.89%,持股数量49763906股;邢翰科持股比例9.26%,持股数量46572225股[25] 股权交易与员工持股计划 - 义通投资已收到中创环保支付的9000万元交易对价,完成祥盛环保12.71%股权交割,仍有8700万元未支付,义通投资仍持有祥盛环保12.29%股权[28] - 公司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规模不超过820万股,截至报告披露日,专用证券账户持有820万股,其中546万股已解锁,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1.085%[29]
开尔新材: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第二次持有人会议决议公告
2024-04-24 17:22
员工持股计划会议情况 - 2024年4月23日召开二期员工持股计划第二次持有人会议,29人出席,代表2055万份份额[1] - 出席会议有效表决权份额1365万份,占不含预留部分100%[1] 议案审议与管理委员会变动 - 审议通过变更管理委员会委员议案,补选杨雪梅[2] - 议案表决同意1365万份,占出席有效表决权100%[3] - 管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选杨雪梅为主任[3]
开尔新材: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关于浙江开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4-04-23 19:47
股东大会信息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通知于2024年4月3日刊登,会议于4月23日召开[4][5] - 出席股东大会股东及代理人12人,代表股份214,077,057股,占比42.8565%[6] 议案表决情况 - 《关于<公司2023年度董事会报告>的议案》同意213,533,495股,占比99.7461%[12] - 《关于<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同意212,956,595股,占比99.4766%[22] - 《关于公司董事2024年度薪酬方案的议案》同意3,833,052股,占比77.3805%[28]
开尔新材: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4-04-23 19:47
股东大会信息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4年4月23日14:30现场召开,网络投票时间为同日9:15 - 15:00[2] - 出席股东大会股东12人,代表有表决权股份214,077,057股,占42.8565%[6] - 中小股东及代表7人,代表有表决权股份1,831,662股,占0.3667%[6] 议案表决情况 - 《关于<公司2023年度董事会报告>的议案》等多议案同意股数占比99.7461%[8][9][11][12] - 《关于<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等议案同意股数占比99.4766%[13][15] - 《关于公司董事2024年度薪酬方案的议案》同意占比77.3805%[16] - 《关于公司董事2024年度薪酬方案的议案》中小股东同意占比38.8281%[16] - 《关于公司监事2024年度薪酬方案》等多议案同意占比99.4766%[18][20][21][22][23][24][25][26] 股份相关 - 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为499,521,090股[6] 决议合法性 - 律师认为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合法有效[27]
开尔新材(300234)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03 00:00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从事新型功能性搪瓷材料的研发、设计、推广、制造与销售,主营产品包括内立面装饰搪瓷材料、珐琅板绿色建筑幕墙材料及工业保护搪瓷材料[2] - 公司主营产品包括内立面装饰搪瓷材料、珐琅板绿色建筑幕墙材料及工业保护搪瓷材料[18] - 公司主要产品及用途包括:内立面装饰搪瓷材料、工业保护搪瓷材料、珐琅板绿色建筑幕墙材料[24] - 搪瓷钢板材料特别适用于地铁、城市景观隧道、跨海桥隧等地下空间装饰[25] - 工业保护搪瓷材料主要应用于火电厂及非电行业脱硫脱硝、超低排放等节能环保设施建设[25] - 珐琅板绿色建筑幕墙材料应用于会议中心、酒店、商务楼宇等高端物业楼宇以及体育馆、展览馆、医院等公共设施外幕墙装饰[25] - 公司在火电与非电行业脱硫、脱硝、超低排放等领域深耕多年,市场地位稳固[26] - 公司是最早进入珐琅板绿色建筑幕墙领域的企业之一,作为市场引领者和行业领航者[26] -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低碳冷轧钢板、化工釉料、环氧胶水、铝蜂窝、热轧板和镀锌板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生产成本有直接影响[5] - 公司采取多项措施提升风险抵抗力和成本管控力,包括设计、配方、工艺前期优化,材料、人工、能耗、异常损失的过程控制,以及项目成本分析等[5] - 公司各类业务综合毛利率同比均有4-5个百分点的增长,整体盈利能力提升[31] - 内立面装饰搪瓷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870.42万元,毛利率同比提升4.17%[32] - 火电及非电节能环保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9,589.99万元,同比增长21.22%,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长5.04%[32] - 新型绿色建筑幕墙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01.51万元,同比下滑48.55%[32] - 2023年工业保护搪瓷材料销售收入为295,899,899.64元,同比增长21.22%[35] - 2023年珐琅板绿色建筑幕墙材料销售收入为15,015,112.64元,同比下降48.55%[35] - 2023年工业保护搪瓷材料毛利率为22.46%,同比增长5.04%[35] - 2023年珐琅板绿色建筑幕墙材料毛利率为38.40%,同比下降9.31%[35] - 2023年工业保护搪瓷材料销售量为34,990.47吨,同比增长48.00%[36] - 2023年珐琅板绿色建筑幕墙材料销售量为27,356.89平方米,同比下降25.50%[36] 公司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国家宏观经济及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特别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审批门槛较高,审批环节较多[2] - 公司应收账款规模可能持续增长,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也随之增大,主要客户为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4] - 公司致力于新型功能性搪瓷材料的前瞻性研发和市场化推广,储备了多个新应用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3] - 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导向及行业政策变化,提高市场判断及应变能力,紧跟市场需求变化[3] - 公司将积极稳妥地引导和促进搪瓷产业的转型与升级,防范和控制新产品应用拓展中的各项风险[3] - 公司积极探索创新经营模式,寻求更多盈利增长点,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3] - 公司下游客户包括大型公共设施建设项目业主单位或建设总承包单位,燃煤发电厂、锅炉厂、钢铁厂以及高端物业楼宇业主或建设承包单位[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为614,983,103.67元,同比下降12.61%[13]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385,431.60元,同比增长1.89%[13]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1,353,419.89元,同比增长639.11%[13]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3,372,507.08元,同比增长847.59%[13]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5元,与2022年持平[13] - 2023年资产总额为1,453,597,436.12元,同比下降0.78%[13]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21,349,382.07元,同比增长6.52%[13] - 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91,408,052.20元[13] - 202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076,501.31元[13] - 2023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431,956.41元[13]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211,402.38元,较2022年的85,609,264.66元大幅减少[16]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8,342,288.99元,较2022年的10,063,221.22元有所减少[16] - 2023年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80,071.75元,较2022年的-613,284.70元有所改善[16] - 2023年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1,139,438.23元,较2022年的1,201,342.42元略有减少[16] - 2023年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为5,671,516.97元,较2022年的4,000,000.00元有所增加[16]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3,032,011.71元,较2022年的82,604,354.46元大幅减少[16] - 2023年营业收入为614,983,103.67元,同比下降12.61%[35] - 2023年境内销售收入为611,582,636.09元,同比下降12.97%[35] - 2023年境外销售收入为3,400,467.58元,同比增长242.10%[35] - 2023年净利润为74,385,431.60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3,372,507.08元,存在较大差异[58] - 2023年投资收益为1,693,584.17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2.18%[60] - 2023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80,071.75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0.36%[60] - 2023年资产减值损失为-9,585,749.71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12.37%[60]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3,372,507.08元,同比增长847.59%[56] - 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921,362.84元,同比增长0.65%[56] - 2023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2,683,622.11元,同比下降281.87%[57]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4,736,395.15元,同比下降5.73%[57]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5亿元,同比下降13%[30] -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39万元,同比增长1.89%[30] - 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35万元,同比增长739%[30] - 公司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3亿元,同比增长848%[30]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为78人,较2022年减少3.70%[56]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为26,403,579.33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29%,较2022年增加0.15个百分点[56] - 公司研发投入为2,640.36万元,占公司同期营业收入的4.29%,重点推进了7个重点研发项目[33] - 公司使用光伏累计发电量为400余万度,有效降低了能耗成本及碳排放[33] - 2023年营业收入为614,983,103.67元,同比下降12.61%[35] - 2023年工业保护搪瓷材料销售收入为295,899,899.64元,同比增长21.22%[35] - 2023年珐琅板绿色建筑幕墙材料销售收入为15,015,112.64元,同比下降48.55%[35] - 2023年境内销售收入为611,582,636.09元,同比下降12.97%[35] - 2023年境外销售收入为3,400,467.58元,同比增长242.10%[35] - 2023年工业保护搪瓷材料毛利率为22.46%,同比增长5.04%[35] - 2023年珐琅板绿色建筑幕墙材料毛利率为38.40%,同比下降9.31%[35] - 2023年工业保护搪瓷材料销售量为34,990.47吨,同比增长48.00%[36] - 2023年珐琅板绿色建筑幕墙材料销售量为27,356.89平方米,同比下降25.50%[36] - 2023年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187,800,317.54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0.54%[40]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为1.47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34.21%[4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88%,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87%,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1.12%[41]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9.38%[42] - 2023年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59,916.03万元[194] - 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2023年12月31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财务状况以及2023年度的合并及母公司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193]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货币资金为249,651,780.99元,相比2023年1月1日的162,645,131.20元有所增加[200]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为50,819,484.67元,相比2023年1月1日的39,563,406.46元有所增加[200]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应收票据为23,146,121.10元,相比2023年1月1日的35,406,037.99元有所减少[200]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为375,887,055.73元,相比2023年1月1日的357,609,197.98元有所增加[200]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应收款项融资为17,016,500.00元,相比2023年1月1日的19,578,039.65元有所减少[200]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预付款项为4,054,157.95元,相比2023年1月1日的9,503,822.99元有所减少[200]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其他应收款为7,385,827.16元,相比2023年1月1日的37,810,699.74元有所减少[200] 公司治理与管理 - 公司治理的实际状况符合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要求[100]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和自主经营能力,在业务、资产、人员、机构、财务上独立于控股股东[102] - 公司建立了独立、完整、规范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和财务管理制度,拥有独立的银行账号,依法独立纳税[103] - 公司建立了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各级管理部门等机构,独立行使经营管理职权,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严格分开[103] - 公司主营业务突出,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业务体系,独立采购生产所需原材料,独立组织产品生产,独立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103] - 公司不存在因部分改制、行业特性、国家政策或收购兼并等原因导致的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问题[100] - 公司严格按照《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等规定和要求,规范地召集、召开股东大会,平等对待所有股东[100] - 公司控股股东严格按照《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公司章程》等规定和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存在超越公司股东大会直接或间接干预公司的决策和经营活动的行为[100]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董事会的人数及人员构成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要求[100]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数为212,245,395股[107] - 公司2023年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均已全额支付[114] - 2023年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73.88万元[115] - 公司董事、监事报酬由股东大会决定,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由董事会决定[114] - 独立董事及监事津贴由股东大会决定[114]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结合其经营绩效、工作能力、岗位职责等考核确定并发放[114]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全文包括第五届董事会第五次至第八次(临时)会议的决议公告[116] - 董事出席董事会及股东大会的情况显示所有董事均
开尔新材: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制度(2024年4月)
2024-04-02 18:11
会计师事务所选聘 - 选聘应经审计委员会审核、董事会审议和股东大会决定[2] - 需符合《证券法》规定,近三年未受证券期货业务相关行政处罚[3][4] - 选聘方式包括竞争性谈判、公开招标等,续聘符合要求可不公开选聘[6][7] 选聘评价要素 - 质量管理水平分值权重不低于40%,审计费用报价不高于15%[8][9] 审计人员限制 - 审计项目合伙人、签字注册会计师累计承担审计业务满5年,之后连续5年不得参与[12] 改聘情况 - 出现分包转包业务等特定情况应改聘[13] - 更换应在被审计年度第四季度结束前完成选聘[15] 审计费用 - 公司和事务所可依多种因素合理调整审计费用[17] - 费用较上一年度下降20%以上(含20%)需说明情况[17] 文件保存 - 公司和事务所应保存选聘等文件资料至少10年[19] 违规处理 - 审计委员会发现选聘违规且后果严重,报告董事会处理[19] - 董事会可对相关责任人通报批评[19] - 经股东大会决议解聘,违约经济损失由相关责任人员承担[19] - 情节严重对相关责任人员给予经济处罚或纪律处分[19] 制度生效 - 本制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由董事会负责解释[22]
开尔新材:2023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2024-04-02 18:11
注册资本与股份 - 2010年公司注册资本为6000万元,2011年增至8000万元[5] - 2011年转增4000万股,注册资本变为12000万元[6] - 2014年转增14400万股,注册资本增至26400万元[6] - 2016年实际非公开发行25534588股,注册资本为28953.4588万元[6] - 2020年转增221889498股,注册资本增至51142.4086万元[8] - 2022年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50745.1386万元,股份总数变更为507451386股[8] - 2023年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50317.1090万元,股份总数变更为503171090股[9] 内部控制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不存在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4]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或重要缺陷[15] - 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或重要缺陷[15] - 公司董事会将继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执行,强化监督检查[16] 组织架构 - 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共有董事7名,其中董事长1名,独立董事3名[20] - 公司根据业务经营需要设立13个部门[21] - 审计委员会由3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2名,至少1名独立董事为专业会计人士[26] 制度建设 - 公司建立完善财务会计制度,设置合理岗位并专人专岗[22] - 公司制定多项人力资源相关制度,涵盖招聘、培训等方面[22] - 公司制定《内部审计制度》,审计部独立开展工作[26] - 公司建立采购与付款业务相关制度,有效管理采购与存货[29] - 公司建立对外投资管理制度,控制投资风险[30] - 公司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固定资产及工程项目控制[31] - 公司对筹资业务建立授权审批制度,控制财务风险[32] - 公司制定销售内部控制制度,管理销售业务[32] 风险管理 - 公司对多种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持续有效识别和评估[23] - 公司建立严格货币资金授权审批程序,不相容岗位分离[27] - 财资中心设专岗核算、管理应收账款,采取多种措施催收[28] - 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计提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28] - 公司设立税务管理员岗位,把控税务风险[32] - 公司建立数字化费用控制系统,降低成本费用[33] - 公司定期对各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33] - 公司对控股子公司行使重大事项管理,监督经营活动[33] 未来展望 - 公司拟完善内控体系,强化应收账款管控等[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