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环境(300266)

搜索文档
兴源环境(300266)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4-01-13 00:00
业绩表现 - 公司2021年度净亏损2,893.59万元,主要受收入下降、毛利率下降、信用减值损失增加等因素影响[3] - 公司存在有息负债规模持续处于高位的情况,对公司当期经营业绩产生较大不利影响[3]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3.42亿元,同比下降4.51%[13]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03.39万元,同比下降93.19%[13] - 公司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436.26万元,同比下降314.47%[13] - 公司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117.44亿元,同比增长4.83%[13] - 公司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7.66亿元,同比下降3.84%[14] 业务发展 - 公司将采取跨越式发展,通过双碳创新类业务推进业务创新转型[4] - 公司将进一步降低农业农村生态业务中的基建施工业务比重,提升农牧装备制造和安装营业额[4] - 公司将以浙江疏浚为重点,优化管理机制和激励制度,提升装备和资质水平,抢抓基建投资"稳增长"政策[4] 环保业务 - 公司环境治理布局扎实,先后获得设计咨询、河湖疏浚、医疗废水、农村污水、工业污水、生态水环境等的工程建设与运营能力[21]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确立了"智慧城乡+生态环保"的发展模式,为实现城乡美丽环境作出贡献[21] - 公司以提供养殖设备、畜禽粪污环保治理为核心,承接新希望集团及其他农牧养殖客户的相关业务[21] - 公司子公司兴源环保主要生产和销售压滤机及配件等相关环保设备[24] - 公司从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个方向推进公司数字化管理,依托"工程+数字"模式,提供智慧化解决方案[24] - 公司设计的农牧自动化设备,将生产环节置于可控状态,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作业[25] - 公司首创提出家庭、社区、工厂、城市、乡村全覆盖差异化绿色解决方案[25] - 公司生产生物转化自动养殖有机垃圾处理站及其他餐厨垃圾处理设备[25] - 公司旗下浙江疏浚主要从事江河湖库清淤疏浚、淤泥后处置、河湖综合整治及防洪设施建设等业务[26] - 公司旗下水美环保在市政污水、工业废水治理方面技术积累扎实,项目建设及运营经验丰富,综合竞争力较强[30] - 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新至碳和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对接新希望集团数字科技战略规划,实施环保工程全景管控、生态养殖智能设备制造、污水处理智慧运营等数字化环保业务[30] - 公司子公司中艺生态在园林景观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凭借生态环境建设领域丰富的项目经验、良好的业界口碑,多次获得荣誉奖项[31] - 公司积极参与迎亚运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包括迎亚运道路整治和大运河文旅融合提升项目[31] 双碳业务 - 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新至双碳科技有限公司,定位为双碳领域系统解决方案的服务商[32] - 公司参与编写了关于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双碳工作的政策建议[32] - 公司打造了污水处理厂储能节能系统示范样板[32] - 公司新设双碳创新板块,以新至双碳和新至碳和两家公司为支点,构筑双碳产业矩阵[36] - 新至双碳主要从事双碳领域的碳资产管理、新基建建设和双碳数字化业务发展[36] - 新至碳和以双碳创新领域为核心发展方向,打造软硬件兼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核心竞争力[37] 战略规划 - 公司提出"1233战略",聚焦农业农村生态、环保装备及智慧环保、环境综合治理三大赛道[38] - 公司将继续推进"1233"战略,聚焦"农牧和环保装备、环境综合治理、双碳创新"三大业务领域,提升产品、管理与服务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2,3] - 公司计划2022年实现新增森林碳汇开发服务400万亩、农牧光伏开发60兆瓦、储能新增签约400兆瓦并交付50兆瓦以上、交付节能产品100套以上[3] 研发创新 - 公司拥有530项有效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00项,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项目[39] - 兴源环保在压滤机产品升级和自动化技术方面持续创新[40] - 公司积极研发新技术,推进养殖智慧化发展和精益化管理[40] - 浙江疏浚、水美环保和中艺生态在各自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40] - 公司业绩遍布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地区,形成多个示范工程[39,40]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为9,473.1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4.05%[56] - 公司开发了单室进料空气穿流压滤机、立式紧凑型压滤机、三次拉开压滤机、高压隔膜压滤机、多板洗涤压滤机、撬装压滤机等新产品[53,54] - 公司开发了智能养殖黑水虻设备,完成了黑水虻养殖盘物料投放系统和成虫筛分的自动化设备研发和试运行[55] 财务状况 - 公司2021年非
兴源环境(300266)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4-01-13 00:00
营收与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64亿元,同比减少8.16%;年初至报告期末为6.93亿元,同比减少26.73%[5]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8952.64万元,同比减少53.77%;年初至报告期末为 -2.60亿元,同比减少76.63%[5] - 年初到报告期末营业总收入6.93亿元,较上期9.46亿元下降26.73%[22] - 年初到报告期末营业总成本9.81亿元,较上期11.09亿元下降11.43%[22] - 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 -2.7991083009亿元,上年同期为 -1.4886737715亿元[23][24] - 2023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5995503584亿元,上年同期为 -1.4717765693亿元[23][24] - 2023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 -0.1673元,上年同期为 -0.0937元[24] 现金流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为 -9950.23万元,同比增加70.13%[5] - 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9950.231596万元,上年同期为 -3.3316536655亿元[25][26] - 2023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664.504898万元,上年同期为4558.11943万元[26] - 2023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9311.714514万元,上年同期为 -7999.021044万元[26] - 2023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1.9926811071亿元,上年同期为 -3.6752410628亿元[26] - 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0.5106829355亿元,上年同期为13.1537366538亿元[25] - 2023年前三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4.928101185亿元,上年同期为12.579822亿元[26] - 2023年前三季度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6.7023320001亿元,上年同期为16.2111125749亿元[26] 资产与权益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07.33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3.5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9.69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21.08%[5] - 2023年9月30日资产总计107.33亿元,较年初111.27亿元下降3.54%[19][20][21]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31.87亿元,较年初36.03亿元下降11.54%[19][20]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75.46亿元,较年初75.23亿元增长0.30%[20] - 2023年9月30日负债合计94.45亿元,较年初95.61亿元下降1.21%[21] - 2023年9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12.88亿元,较年初15.66亿元下降17.79%[21] 资产项目变动情况 - 货币资金报告期末余额3.89亿元,较年初减少33.49%,系支付到期债务所致[10] - 预付款项报告期末余额7467.11万元,较年初增加53.11%,系采购预付的款项增加所致[10] - 2023年9月30日货币资金3.89亿元,较年初5.85亿元下降33.49%[19] - 2023年9月30日应收账款10.15亿元,较年初11.99亿元下降15.26%[19] 费用与收益变动情况 - 研发费用本期发生3300.3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1.14%,主要系收入规模下降,减少研发投入[11] - 财务费用本期发生1.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4.89%,主要系PPP项目收益摊销减少所致[11] - 其他收益本期发生343.8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0.83%,主要系本期取得的政府补助减少所致[11] - 投资收益本期为 -757.9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5.81%,主要系联营企业亏损增加所致[11] - 年初到报告期末研发费用3300.37万元,较上期4792.69万元下降31.14%[22]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7,290,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13] - 前10名股东中,新希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3.76%,持股数量369,205,729股;上海长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长富业荣六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10.17%,持股数量158,005,112股等[13] 公司业务进展 - 2023年公司推进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财丰科技拟认购466,142,194股,认购价格2.59元/股,目前因证监会立案调查,定增工作待结果出具后继续推进[16] - 公司全资子公司新至绿能与国宁睿能签订2.826亿元储能设备物资采购合同,国宁睿能暂未支付预付款,公司将在收到首付款后启动交付工作[17]
兴源环境(300266)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4-01-13 00:00
财务业绩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451.40万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55,214.13万元[6] - 2022年营业收入为13.55亿元,较2021年的23.42亿元减少42.16%[28]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52亿元,较2021年的 -0.36亿元下降1432.28%[28]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89亿元,较2021年的 -4.89亿元增长20.33%[28] - 2022年末资产总额为111.27亿元,较2021年末的117.44亿元减少5.26%[28]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28亿元,较2021年末的17.66亿元下降30.45%[28]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51亿元、4.08亿元、2.87亿元、4.08亿元[31]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0.25亿元、 -0.64亿元、 -0.58亿元、 -4.05亿元[31]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359.86万元,2021年为1.56亿元,2020年为 -1382.36万元[35]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153.13万元,2021年为794.52万元,2020年为637.14万元[35]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为48.50万元,2021年为1715.98万元,2020年为66.39万元[35]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523.87万元[36]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3.55亿元,较2021年的23.42亿元同比减少42.16%[80] - 环保装备及智慧环保业务2022年收入4.70亿元,占比34.70%,同比增长0.12%[80] - 环境综合治理及其他业务2022年收入6.98亿元,占比51.56%,同比减少43.17%[80] - 农业农村生态业务2022年收入1.86亿元,占比13.74%,同比减少71.08%[80] - 内销收入2022年为13.42亿元,占比99.10%,同比减少42.28%;外销收入1.21亿元,占比0.90%,同比减少25.06%[80] - 环保装备及智慧环保营业收入4.70亿元,毛利率20.20%,同比增0.12% [82] - 环境综合治理及其他营业收入6.98亿元,毛利率 -9.80%,同比降43.17% [82] - 农业农村生态营业收入1.86亿元,毛利率2.02%,同比降71.08% [82] - 内销营业收入13.42亿元,毛利率1.86%,同比降42.28% [82] - 外销营业收入0.12亿元,毛利率43.85%,同比降25.06% [82] - 节能环保工程类EPC新增订单金额1.32亿元,期末在手订单金额4.69亿元 [84] - 节能环保工程类PC新增订单金额3.11亿元,期末在手订单金额2.92亿元 [84] - 节能环保特许经营类BOT处于施工期订单本期完成投资138.05万元,确认收入8647.85万元 [84] - 2022年环保装备及智慧环保营业成本3.75亿元,占比28.32%,同比增2.88% [86][87] - 2022年环境综合治理及其他营业成本7.67亿元,占比57.91%,同比降32.75% [86][87]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484,870,207.70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35.80%[88]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26,159,949.54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9.30%[88][89] - 2022年销售费用27,264,663.39元,同比减少25.70%[90] - 2022年管理费用151,297,835.78元,同比增加3.55%[90] - 2022年财务费用138,909,318.56元,同比增加40.23%[90] - 2022年研发费用59,899,884.28元,同比减少36.77%[90]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5989.9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42%,较2021年的9473.18万元有所下降[92]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38922.33万元,较上年减少9933.20万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入3858.02万元,较上年减少13119.98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554.29万元,较上年增加6935.09万元[93][94] - 投资收益为 - 525.32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89%;资产减值为 - 10769.31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8.02%;资产处置收益为1627.77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72%[96] - 2022年末货币资金58485.86万元,占总资产比例5.26%,较年初下降2.44%,主要系支付项目工程款所致[98] - 2022年末应收账款119882.2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0.77%,较年初变化不大[98] - 2022年末合同资产77247.2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6.94%,较年初下降0.88%,主要系项目结算导致减少[98] - 2022年末长期股权投资6716.7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60%,较年初下降0.21%,主要系处置联营企业股权所致[99] - 2022年末短期借款128464.4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1.55%,较年初下降2.64%,主要系偿还到期借款所致[99] - 2022年末长期应收款11503.0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03%,较年初上升0.57%,主要为个别EPC项目应收账款重分类所致[99] - 2022年末其他应付款194236.9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7.46%,较年初上升8.21%,主要系从关联方取得借款增加所致[99]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数为3800万元,本期购买金额为160万元,期末数为3960万元[101] - 报告期投资额为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855万元,变动幅度为100%[103] - 浙江疏浚总资产为14.35亿元,净资产为4.97亿元,营业收入为2.60亿元,净利润为376.68万元[109] - 水美环保总资产为5.71亿元,净资产为4931.97万元,营业收入为2148.75万元,净利润为 - 5513.54万元[109] - 兴源设备总资产为20.69亿元,净资产为5.17亿元,营业收入为4.99亿元,净利润为2499.12万元[109] - 中艺生态总资产为25.58亿元,净资产为3.23亿元,营业收入为3.45亿元,净利润为 - 2.76亿元[109] - 新至碳和总资产为7.94亿元,净资产为1.17亿元,营业收入为2541.27万元,净利润为 - 1527.99万元[109] - 新至生态总资产为10.20亿元,净资产为1.63亿元,营业收入为2.04亿元,净利润为1185.07万元[109] 业绩下滑原因 - 环保工程及农业农村生态工程业务收入规模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新拓展双碳储能业务未在报告期贡献业绩[6] - 应收款项回收低于预期,账龄增加,计提较大坏账损失[6] - 部分历史工程项目验收、结算周期延长,收尾成本增加或结算金额不及预期,拖累业绩[6] - 以前年度并购形成的商誉对应经营主体业绩不及预期,计提较大商誉减值损失[6] 业务发展战略 - 公司以压滤机设备制造为基石产业,加速布局储能和双碳创新业务[7] - 加大压滤机业务产品技术研发力度,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7] - 加大储能业务科研投入,开展储能装备制造、用户侧储能投资和运营业务[7] - 完成既有储能电站订单交付,重点实现特定行业储能产品系列化和签约交付[7] - 计划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改善资本结构,降低财务费用[7] - 公司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积极设立储能与双碳板块[40] - 公司旗下子公司兴源环保报告期内持续原有业务,大力开拓新能源锂电行业[42] - 公司子公司新至农业及旗下公司围绕农业生态建设开展多业务,未来发展前景广阔[44] - 公司聚焦环保装备、储能与双碳、环境综合治理三大赛道,强化合作共创,提升核心竞争力[68] - 储能业务将与中央电网等共建新型储能联合实验室,重点实现多行业储能产品签约交付[112] 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2012 - 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年复合增长率达6.40%,县城污水处理能力年复合增长率达4.64%[40] - 到2025年全国新增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规模不少于2万吨/日,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达到95%以上[40] - 到2025年水环境敏感地区污水处理基本实现提标升级,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40] - 2020 - 2025年锂电池出货量复合增长率可达33.70%,预计2025年锂电池出货量将达611GWh[41] - 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41] - 到2025年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4.8亿吨[41] - 到2025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0%以上和80%以上,到2030年分别达到75%以上和85%以上[43] - 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20%左右,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20年降13.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降18%;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25%左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65%以上[45] - 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电化学储能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47] - 2021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7576亿元,2022年水利重点工作要加快国家水网建设,推进省级水网建设[51] - 全国平均每年约有14亿吨泥沙淤积水库、河道、湖泊和灌渠,18亿吨泥沙进入河口和海洋[51] - 到2025年全国污水收集效能显著提升,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54] - 到2025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全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以上,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55] - 到2025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8万公里,新建、改建和扩建再生水生产能力不少于1500万立方米/日[56] 子公司业务情况 - 报告期内,新至双碳旗下加入三家公司,分别从事储能装备及产品研发、工程建设、碳资产管理[50] - 新至双碳科技有限公司定位为双碳领域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曾参与起草标准和编写政策建议[50] - 新至储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系统提供投资 + 建设 + 运营系统解决方案,已初步形成创新商业模式和投资生态[50] - 公司旗下浙江疏浚主要业务为江河湖库清淤疏浚等,清淤疏浚及底泥处置是优势发展领域[53] - 公司旗下水美环保在市政污水、工业废水治理方面技术积累扎实,业务覆盖农村污水、城镇污水以及工业废水治理等领域[56] - 公司子公司中艺生态以浙江省内为据点辐射全国,近两年参与迎亚运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在生态修复领域有竞争优势[60] - 公司环保装备业务主要产品为压滤机,报告期内子公司兴源环保研发4项先进技术,开拓新能源业务并取得新能源行业最大单机订单[62] - 公司农牧装备业务报告期内控股子公司淄博新牧、新至汇德新增研发筛分系统等产品,开拓养殖粪污处理业务[63] - 公司储能与双碳创新板块以新至双碳为主要平台,新加入4家子公司聚焦双碳领域[63] - 新至双碳参与《碳管理体系标准》起草,开展多项碳资产开发和管理业务[73] - 新至碳和在水环境治理有核心技术,智慧治水等云平台多地运行[73] - 浙江疏浚完成众多疏浚项目,获多项省部级以上工程奖项[73] - 水美环保专注工业废水处理20多年,业绩覆盖多地多行业[74] - 中艺生态是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强企,多个项目获重要奖项[74] 研发情况 - 多个研发项目结项,如超高压市政污泥压滤机项目、SMART全自动压滤机项目等[90][91]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283人,较2021年减少16.52%[91]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20.67%,较2021年减少0.44%[91] - 藻泥深度脱水设备研发及技术集成项目将藻泥滤饼含水率深度脱水到50%左右[9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有效专利471项,其中发明专利114项,曾2次获国家专利奖,6次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69] - 公司承担3项国家科技项目、4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拥有四十余项完备的技术和资质体系[69] - 兴源环保主导起草行业内多个技术标准,获多项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及水污染治理甲级认证证书[70] - 报告期内,兴源环保革新高压压滤机隔膜压榨技术,全国首发2025大型滤板,自主研发全自动卸饼技术等[71] - 兴源环保在农牧领域推进养殖智慧化发展,除智能环控器外,在环控、饲喂系统新增核心智能化产品[72] - 新至储能以电池和储能管理系统研发设计为核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MMES管理系统及
兴源环境(300266) - 2018 Q4 - 年度财报
2024-01-13 00:00
公司面临的风险 - 公司面临政策变动、PPP项目建设及运营、运营资金不足、应收账款回收和经营管理等风险[6][8][10][11][12] - 2016 - 2017年公司承接较多PPP项目,该类项目前期投入大、资金占款多、回款周期长[8] - 2018年宏观经济下行,金融监管趋严,公司因承建项目资金需求大、回款慢出现资金紧张,部分项目进展缓慢[10] -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已加大账款催收力度并取得一定积极效果[11] 公司应对风险的措施 - 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做好风险防范工作[8] - 公司将借助政策支持,采取多种融资方式满足资金需求,加快资金回收[11] - 公司将优先推进手续完备、支付能力良好的优质PPP项目,降低项目建设及运营风险[10] - 公司将加强内部制度建设,扩大管理人员队伍,提升管理层业务和管理水平[12] - 公司将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加强部门和公司间沟通联络,提升运营效率[12] - 公司转变经营策略,优先推进现金流项目,把“回收资金”作为重要经营指标[52] - 公司在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人力管理、技术管理方面采取措施,降本增效,防范风险[59][60] - 健全集团集中管控组织体系,实行“集分结合、弹性授权”层级管理[126] - 做好资金规划与管控,拓宽融资渠道,缩减成本开支[126] - 拓展市场份额,优化项目结构,增加现金流项目业务收入占比[127] - 加大科技投入,发挥子公司技术优势,引进专项技术人才[127] - 强化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制度体系,降低风险水平[128] -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培养员工创新意识[130] 公司财务状况 - 2018年营业收入24.77亿元,较2017年减少10.38%[25] - 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2.95亿元,较2017年减少495.25%[25] - 2018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88亿元,较2017年增长79.20%[25] - 2018年末资产总额91.52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0.33%[25] - 2018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3.88亿元,较2017年末减少35.74%[25] - 分季度看,第二季度营业收入最高为9.85亿元,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最低为 -14.25亿元[27] - 2018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7,117,017.71元,2017年为90,607,651.39元,2016年为6,175,338.78元[31] - 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77亿元,较2017年同期减少10.38%;营业利润-12.83亿元,较2017年同期减少456.88%;净利润-12.99亿元,较2017年同期减少497.13%[51] - 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24.77亿元,同比下降10.38%,其中设备销售3.89亿元,同比降18.46%;水利和港口工程建筑业4.41亿元,同比增25.44%;环保工程及其他9.23亿元,同比增76.03%;园林工程7.25亿元,同比降48.66%[67] - 内销收入24.58亿元,占比99.26%,同比降10.48%;外销收入0.18亿元,占比0.74%,同比增4.90%[68] - 设备销售毛利率28.45%,同比增4.49%;水利和港口工程建筑业毛利率8.40%,同比降14.18%;环保工程及其他毛利率17.07%,同比降9.75%;园林工程毛利率7.20%,同比降14.99%[70] - 内销毛利率14.17%,同比降9.10%;外销毛利率48.62%,同比增1.82%[70] - 2018年设备销售金额2.78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13.12%,同比降23.28%;水利和港口工程金额4.04亿元,占比19.04%,同比增48.41%[74] - 2018年环保工程及其他金额7.65亿元,占比36.11%,同比增99.48%;园林工程金额6.73亿元,占比31.73%,同比降38.77%[75] - 2018年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6.45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6.05%[76] - 2018年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2.72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4.59%[77] - 2018年销售费用6242.77万元,同比增40.75%;管理费用1.32亿元,同比增19.07%;财务费用1.05亿元,同比增80.91%;研发费用1.12亿元,同比降18.09%[78] - 2018年研发人员326人,占比22.99%,研发投入金额1.1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53%[80] - 2018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7.62亿元,同比降3.93%;现金流出19.51亿元,同比降28.79%;现金流量净额 -1.88亿元,同比增79.20%[82] - 2018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6.98亿元,同比增11.05%;现金流出14.71亿元,同比增16.00%;现金流量净额 -7.74亿元,同比降20.86%[82] - 2018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0.97亿元,同比增长22.98%;现金流出小计21.54亿元,同比增长73.87%;现金流量净额9.44亿元,同比减少26.27%[83] - 2018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1800.11万元,同比增长93.21%[83] - 2018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79.20%,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20.86%[83] - 非主营业务中,资产减值12.46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 97.04%,主要系商誉等减值损失增加所致[86] - 2018年末应收账款14.7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6.07%,较2017年末比重增加1.15%;存货41.14亿元,占比44.95%,比重增加5.19%[90] - 2018年末短期借款13.9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5.23%,较2017年末比重增加3.80%;长期借款9.69亿元,占比10.59%,比重增加2.94%[90]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27.74万元[91] - 截至报告期末,受限资产期末账面价值合计2.95亿元,包括货币资金、投资性房地产等[91] - 2018年母公司净利润为-8187.79万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2.95亿元,可供分配利润为-6.03亿元[136] - 2018年母公司实现净利润-8187.79万元,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6.03亿元,年末资本公积余额为13.80亿元[138] - 2018年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2.95亿元,现金分红金额为0元,占比0%[139] - 2017年现金分红金额为3128.86万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率为9.55%[139] - 2016年现金分红金额为2542.80万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率为15.53%[139]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业务涵盖环保装备制造、江河湖库疏浚等多个领域,主要业绩驱动因素为环保政策支持和自身实力,但受金融环境和PPP项目管理影响业绩下滑[33][39][41] - 环保装备制造业务中,压滤机及配件规模位居浙江省首位、全国第二位,业务模式转向成套工艺设计与运营管理等[33] - 江河湖库疏浚及治理业务由持股96.13%的浙江省疏浚工程有限公司负责,通过招投标获订单产生工程收入[34] - 市政污水及工业废水治理业务由全资子公司浙江水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提供工程总承包和运营管理等服务收费[36] - 生态环境建设业务由全资子公司杭州中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业务模式包括EPC和PPP等[37] - 水质监测物联网管控平台业务由全资子公司浙江源态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按项目进度收款并通过运维服务盈利[38] - 公司形成水环境治理产业链布局,环境治理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43] - 公司拥有有效发明专利80余项,构建“四维一体”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旗下主要子公司多为高新技术企业[44] - 公司拥有三十余项环保资质,有助于锁定项目订单,保障业绩稳步增长[45] - 公司业绩遍布20多个省市及东南亚地区,累计业绩总数超500项[46][47] - 2018年兴源环保压滤机获“浙江制造”认证证书,全年压滤机模块订单金额近4亿元,76.9%的订单为环境治理行业[52] - 浙江疏浚联合体签订嘉兴市北部湖荡整治及河湖连通工程(秀洲片)PPP项目,总投资1.12736亿元,报告期内回收项目款4亿多元,但业绩下滑较大[54] - 水美环保承建多个PPP项目,工程类项目施工量大、成本高,2018年净利润减少较大[55] - 中艺生态完成2个PPP项目,签订贵州省黔西县水务一体化PPP项目,总投资7.5028亿元,2018年中标景观绿化项目20余个,但业绩受拖累[56] - 源态环保推出“智慧排水”平台模型,研发“VCP”智能硬件产品,开拓山东、河南、新疆等地业务[57] - 公司业务范围涵盖环保装备制造、流域综合治理等多个领域 [112] - 公司旗下水美环保在污水治理方面技术雄厚、经验丰富,已布局工业废水处理投资和运营业务[121] - 公司旗下中艺生态在园林景观绿化行业竞争力强,参建“杭州国际博览中心”获鲁班奖[122] - 公司旗下源态环保自主开发的物联网管控及信息处理云平台已在多地项目实施[123] - 污水治理业务主要竞争对手有北京碧水源、启迪桑德等[121] - 园林景观业务主要竞争对手有北京东方园林、深圳市铁汉生态等[122] - 公司主营业务为环境治理服务,业务覆盖20多个省市[177] 公司研发情况 - 压滤机产品研发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申报专利14项,新型电渗析压滤机投入市场[58] - 浙江疏浚获得1项部级工法、2项QC部级I类成果,“河道环保绞吸式清淤施工技术”获科技进步二等奖[58] - 水美环保取得5项实用新型专利,通过水污染防治工程总承包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58] - 中艺生态取得4项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河道沿岸湿地生态景观构建技术研究与应用”获科技奖三等奖[58] - 源态环保取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受理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成立“水污染控制浙江省工程实验室”[58] - 兴源环保研发新型防腐涂料替代传统包不锈钢工艺,成本低且防腐效果好;改制滤板装配环节工装,提高整机一次交验合格率和外观质量[61] - 兴源环保研发的电渗透压滤机可将污泥滤饼含水率压干至50%以下,滤饼体积为原含水85%滤饼的1/9[61] - 浙江疏浚开创河道淤泥一体化环保处理施工工法和河道环保绞吸式清淤施工技术[62] - 水美环保研究出造纸废水资源化利用深度处理技术,实现废水回用[62] - 中艺生态研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与特色景观营建技术、公园景观水系生态环境营建技术,均处研究阶段[62] - 源态环保研发PLC可编程控制器和视觉物联网网关(VCP监测点)[62] - 2018年公司在压滤机、污水治理、园林绿化、水质监测物联网管控平台等方面开展研发工作[79][80] 公司投资与股权变动 - 报告期内对杭州兴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增资4000万元,持股48.05%[95] - 报告期内对漳州兴源水务有限公司增资6000万元,持股100%[95] - 公司2018年在多个PPP项目进行投资,合计金额达72.0905亿元,包括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PPP业务增资8.58亿元占比95%、长兴县蓝阳城镇建设PPP业务增资8.3685亿元占比75%等[96][97] - 2016年5月设立漳州兴源水务有限公司,截止2018年12月31日净资产为946.020312万元,成立日至期末净利润为 -56.81元[103] - 2017年11月设立敖汉兴敖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截止2018年12月31日净资产为8999.9955万元,成立日至期末净利润为712.20元[103] - 报告期内对漳州兴源水务有限公司、敖汉兴敖环境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进行增资或新设,对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无显著影响[102] - 2017 - 2018年公司参与设立多家公司,如交口县城镇生态治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9682万元,公司出资9203万元占比95.0572% [104] - 截止2018年12月31日,交口县城镇生态治理有限公司净资产4744万元,成立日至期末净利润为0元 [104] - 交口县新型城市建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510万元,公司出资19485万元占比95.0024% [104] - 截止2018年12月31日,交口县新型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净资产10628.02428万元,成立日至期末净利润 - 431.97572万元 [104] - 2018年5月对参股子公司杭州兴源节能环保增资1000万元,公司增资400万元[161] - 2018年5月转让浙江裕腾百诺环保科技15%股权,转让价格2700万元[161] - 2018年拟购买绿农环境100%股权,后因资本市场变化终止重组[162] - 2019年4月17日兴源控股将369,205,729股股份(占公司总股份23.60%)转让给新希望投资集团,过户完成后新希望投资集团成第一大股东[185] 公司子公司情况 - 浙江疏浚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总资产8.9966274344亿元,净资产3.8434412835亿元,营业收入4.7697
兴源环境:关于变更财务总监的公告
2024-01-12 16:52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孙颖女士未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不存在应当履行 而未履行的承诺事项。公司董事会对孙颖女士在担任公司财务总监期间的付出和 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公司于 2024 年 1 月 12 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 于变更财务总监的议案》。根据《公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 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及《公司章程》有关规定,经公司总经 理提名,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资格审查通过,审计委员会全体成员同意,董事会同 意聘任方强先生为公司财务总监,任期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公司第五 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方强先生简历详见附件。 证券代码:300266 证券简称:兴源环境 公告编号:2024-002 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变更财务总监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财务总 监孙颖女士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孙颖女士因工作调整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财务总 监职务,原定任期届满日为第五届董事会届满之日(即 2025 年 5 月 18 日) ...
兴源环境:关于公司2024年度向金融机构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的公告
2024-01-12 16:52
证券代码:300266 证券简称:兴源环境 公告编号:2024-004 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 2024 年度向金融机构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的公告 | 序号 | 授信金融机构 | 授信额度(万元) | | --- | --- | --- | | 合计 | | 481,000 | 公司将本着审慎原则灵活高效运用相关授信额度,上述授信额度不等同于公 司实际融资金额。公司将根据经营的实际需求对特定时期不同的融资方式进行优 劣对比,动态进行优化调整,按照财务风险控制要求、成本高低等来确定具体使 用的授信金额及用途。具体综合授信额度、授信品种及其他条款以公司与各金融 机构最终签订的协议为准,各金融机构实际授信额度可在总额度范围内相互调剂。 为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办理融资业务,在不超过综合授信额度前提下,公司 董事会授权董事长代表公司与金融机构签署与授信有关的合同、协议、凭证等各 项法律文件。 特此公告。 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4 年 1 月 12 日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 ...
兴源环境: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01-12 16:52
证券代码:300266 证券简称:兴源环境 公告编号:2024-001 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 于 2024 年 1 月 12 日以通讯方式召开。本次会议的通知于 2024 年 1 月 9 日以电 子邮件方式通知了全体董事。本次会议应出席董事 9 名,实际出席董事 9 名。本 次会议的通知、召开以及参会董事人数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则及《公司章 程》的有关规定。本次会议由董事长李建雄先生主持,与会董事经过认真审议, 形成如下决议: 一、审议通过《关于变更财务总监的议案》 公司财务总监孙颖女士因工作调整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财务总监职务,为确保 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经公司总经理提名,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资格审查 通过,审计委员会全体成员同意,董事会同意聘任方强先生为公司财务总监,任 期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公司第五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具体内容详见 同日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网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变更财 ...
兴源环境:关于变更董事会秘书的公告
2024-01-12 16:52
证券代码:300266 证券简称:兴源环境 公告编号:2024-003 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变更董事会秘书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董事会 秘书方强先生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方强先生因工作调整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 会秘书职务,原定任期届满日为第五届董事会届满之日(即 2025 年 5 月 18 日)。 辞职后,方强先生将继续在公司任职。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 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方强先生的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 时生效。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方强先生未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不存在应当履行 而未履行的承诺事项。公司董事会对方强先生在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期间的付出 和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公司于 2024 年 1 月 12 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 于变更董事会秘书的议案》。根据《公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 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及《公司章程》有关规定,经公司董 事长提名,董事会提 ...
兴源环境:关于定期报告更新披露的提示性公告
2024-01-12 16:51
证券代码:300266 证券简称:兴源环境 公告编号:2024-005 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定期报告更新披露的提示性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4 年 1 月 3 日在巨潮 资讯网上披露了《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 109)。鉴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需要对公司 2016 至 2022 年度报告、2023 年半年 度报告、2023 年第三季度报告中的部分财务指标、附注等内容进行同步调整,公 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中国证 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19 号—财务 信息的更正及相关披露》等相关规定,对更新后的《2016 年年度报告》《2017 年 年度报告》《2018 年年度报告》《2019 年年度报告》《2020 年年度报告》《2021 年 年度报告》《2022 年年度报告》《2023 年半年度报告》《2023 年第三季度报告》与 本公告同步刊登在巨潮资讯网(ht ...
兴源环境:关于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
2024-01-07 15:34
证券代码:300266 证券简称:兴源环境 公告编号:2023-111 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3 年 7 月 12 日收到中 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下发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 会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 01120230028 号)。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2023 年 7 月 5 日,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 2023 年 7 月 13 日在 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网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 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70)。 2023 年 12 月 29 日,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出具的 《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浙处罚字[2023]32 号)。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 2024 年 1 月 3 日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网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收到<行政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