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晶盛机电(300316)
icon
搜索文档
晶盛机电(300316) - 晶盛机电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7 22:18
公司概况与业务布局 - 晶盛机电是国内领先的专注于"先进材料、先进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围绕硅、蓝宝石、碳化硅三大主要半导体材料开发出一系列关键设备,并延伸到化合物衬底材料领域 [2] - 在硅材料领域,公司开发出了应用于光伏和集成电路领域两大产业的系列关键设备,包括全自动晶体生长设备、晶体加工设备、晶片加工设备、CVD设备、叠瓦组件设备等 [2] - 在蓝宝石领域,公司可提供满足LED照明衬底材料和窗口材料所需的蓝宝石晶锭、晶棒和晶片 [2] - 在碳化硅领域,公司的产品主要有碳化硅长晶、抛光、外延设备以及6英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片 [2] - 公司建立了以高纯石英坩埚、金刚线、半导体阀门、管件、磁流体、精密零部件为主的产品体系,以配套半导体和光伏设备所需关键零部件及产业链所需核心辅材耗材方面的需求 [2] 财务表现与订单情况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61亿元,同比增长56.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2亿元,同比增长99.46% [3] - 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52亿元,同比增长114.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2亿元 [3]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新签设备(含晶体生长设备及智能化加工设备)及其服务合同超40亿元 [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未完成设备合同总计222.37亿元,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13.43亿元 [3]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遇 - 受益于碳中和背景下国内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大尺寸硅片推动的技术升级驱动,光伏硅片厂商积极推进扩产进度 [3] - 随着全球半导体需求回归高景气,下游需求旺盛带动上游硅片产能紧缺,加速半导体硅片设备的国产化进程 [3] - 在蓝宝石领域,受益于LED和消费电子行业的需求增长,蓝宝石材料需求量持续快速增加 [3] - 光伏设备行业具备高成长和高技术迭代属性,大尺寸硅片降本增效的优势下,下游硅片企业在规模化竞争中将持续刺激先进产能扩产需求 [4] - 全球已经有130多个国家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4] 研发创新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研发投入35,357.8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93%,相较去年同期增长55.65% [5] - 2021年,公司新增获授权的专利72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 [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有有效专利512项,其中发明专利66项 [5] - 公司拥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外国专家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以及省级重点研究院等科研人才平台 [6] - 公司专业人才队伍拥有博士及博士后22人,硕士168人 [6] 客户关系与品牌影响力 - 公司与国内主要半导体硅片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包括中环股份、有研半导体、新昇、奕斯伟、金瑞泓、合晶科技、中晶科技、神工股份等业内知名的上市公司或大型企业 [4] - 公司是连续5年的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十强单位和中国电子专用设备行业十强单位 [7] - 2020年,公司获得"浙江省政府质量管理创新奖",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被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评为"浙江省第四批创新型领军企业" [7] - 2021年,公司荣获第十五届中国上市公司价值评选-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50强,浙江省第四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全自动单晶炉系列产品入选国家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榜单 [7]
晶盛机电(300316) - 晶盛机电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7 22:12
公司概况与业务布局 - 晶盛机电是国内领先的专注于"先进材料、先进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围绕硅、蓝宝石、碳化硅三大主要半导体材料开发出一系列关键设备 [2] - 在硅材料领域,公司开发出应用于光伏和集成电路领域的关键设备,包括全自动晶体生长设备、晶体加工设备等 [2] - 在蓝宝石领域,公司提供满足LED照明衬底材料和窗口材料所需的蓝宝石晶锭、晶棒和晶片 [2] - 在碳化硅领域,公司产品主要有碳化硅长晶、抛光、外延设备以及6英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片 [2] - 公司建立了以高纯石英坩埚、金刚线、半导体阀门、管件、磁流体、精密零部件为主的产品体系,配套半导体和光伏设备所需关键零部件 [2] 财务表现与订单情况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61亿元,同比增长56.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2亿元,同比增长99.46% [3] - 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52亿元,同比增长114.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2亿元 [3] - 2022年第一季度新签设备(含晶体生长设备及智能化加工设备)及其服务合同超40亿元 [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未完成设备合同总计222.37亿元,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13.43亿元 [3]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35,357.8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93%,同比增长55.65% [5] - 2021年公司新增获授权的专利72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 [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有有效专利512项,其中发明专利66项 [5] - 公司拥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工业4.0方向的浙江省省级重点研究院等多个研究平台 [4]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遇 - 受益于碳中和背景下国内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大尺寸硅片推动的技术升级驱动,光伏硅片厂商积极推进扩产进度 [3] - 随着全球半导体需求回归高景气,下游需求旺盛带动上游硅片产能紧缺,加速半导体硅片设备的国产化进程 [3] - 在蓝宝石领域,受益于LED和消费电子行业的需求增长,蓝宝石材料需求量持续快速增加 [3] - 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5] 客户与合作伙伴 - 公司与国内主要半导体硅片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包括中环股份、有研半导体、新昇、奕斯伟、金瑞泓、合晶科技、中晶科技、神工股份等 [4] - 公司与这些企业保持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彼此建立了深厚的互信合作,共同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4] 生产与交付能力 - 公司提前布局并实施"稳健批量"和"柔性快速"双模制造管理模式,持续强化精益生产和全流程质量管理 [3] - 公司关键设备相关业务主要集中在浙江杭州和绍兴,材料相关业务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宁夏银川 [3] - 目前公司的产能能够满足客户订单需求 [3]
晶盛机电(300316) - 晶盛机电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4 14:24
公司经营情况 - 晶盛机电是一家专注于“先进材料、先进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围绕硅、蓝宝石、碳化硅三大半导体材料展开业务 [2] - 在硅材料领域,公司专注于光伏和集成电路领域的关键设备和核心辅材耗材,光伏产业链装备取得技术和规模双领先地位 [2] - 在半导体8-12英寸大硅片设备领域,公司产品已实现8英寸设备全覆盖,12英寸设备也已实现批量销售,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 在蓝宝石材料领域,公司已成功生长出全球领先的700Kg级蓝宝石晶体,并实现300Kg级以上蓝宝石晶体的规模化量产 [2] - 在碳化硅材料领域,公司已成功生长出行业领先的8英寸碳化硅晶体,并建设了6英寸碳化硅晶体生长、切片、抛光环节的研发实验线 [2] 财务表现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91.02% [3] - 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 [3] - 设备及服务营业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83.78% [3] - 材料业务营业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144.00% [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未完成设备合同总计230.40亿元,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22亿元 [3] 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 - 公司开发的第五代单晶炉基于光伏产业链下游客户对差异化创新的需求,配置了基于开放架构的用户可编程软件定义工艺平台 [3] - 第五代新型单晶炉将于2023年上市,为客户提供自主创新条件,助力客户在技术上持续创新 [4] - 公司已成功生长出行业领先的8英寸碳化硅晶体,并建设了6英寸碳化硅晶体生长、切片、抛光环节的研发实验线 [2] - 公司碳化硅外延设备已实现批量销售,并取得了下游客户的一致好评 [5] 市场与行业趋势 - 2021年全球碳化硅器件市场规模约10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超过70亿美元 [5] - 国内碳化硅衬底主要依赖进口,目前国际上主要量产衬底尺寸集中在4-6英寸,先进厂商已研发出8英寸衬底产品 [5] - 公司高品质大尺寸石英坩埚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在半导体和光伏领域取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 [3] - 公司使用的高纯石英砂以海外进口为主,同时也采购部分高质量国产石英砂,并提前做了相关战略分析和市场预测 [6] 客户与订单管理 - 公司未完成设备合同总计230.40亿元,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22亿元 [3] - 公司重点发展规模大、经营实力强及财务状况良好的大型优质客户,实行严格的客户信用管理制度 [4] - 公司提前布局并实施“稳健批量”和“柔性快速”双模制造管理模式,确保产能能够满足客户订单需求 [4]
晶盛机电(300316) - 晶盛机电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4 13:03
公司经营概况 - 晶盛机电是一家专注于“先进材料、先进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围绕硅、蓝宝石、碳化硅三大半导体材料展开业务 [2] - 在硅材料领域,公司在光伏和集成电路领域取得技术和规模双领先地位,8-12英寸大硅片设备已实现全覆盖 [2] - 在蓝宝石材料领域,公司成功生长出全球领先的700Kg级蓝宝石晶体,并实现300Kg级及以上蓝宝石晶体的规模化量产 [2] - 在碳化硅材料领域,公司成功生长出行业领先的8英寸碳化硅晶体,并建设了6英寸碳化硅晶体生长、切片、抛光环节的研发实验线 [2] 财务表现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91.02% [3] - 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 [3] - 设备及服务营业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83.78% [3] - 材料业务营业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144.00% [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未完成设备合同总计230.40亿元,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22亿元 [3]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公司成功研发8英寸N型碳化硅晶体,解决了8英寸SiC晶体生长过程中的温场不均、晶体开裂、气相原料分布等难点问题 [3] - 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7,430.7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28%,同比增长85.45% [5] - 公司成功研发第四代半导体材料MPCVD法金刚石晶体生长设备,丰富了半导体晶体生长装备产品体系 [5] - 公司基本完成下一代新型单晶炉产品的研发,配置了基于开放架构的用户可编程的软件定义工艺平台 [5] 市场布局与战略 - 公司积极推动半导体设备的市场验证和推广,抢占市场份额,半导体设备订单量实现同比快速增长 [3] - 公司加速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布局,实现大尺寸碳化硅晶体制备的重大突破 [3] - 公司积极推进石英坩埚以及金刚线等辅材耗材业务,包头和银川坩埚基地陆续投产 [4] - 公司半导体关键零部件真空阀门产品隔膜阀通过客户验证,实现半导体核心精密真空阀门部件国产化 [4] 供应链管理 - 公司使用的高纯石英砂以海外进口为主,同时也采购部分高质量国产石英砂 [4] - 公司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基于供需关系提前做了相关战略分析和市场预测,调整供应链战略,与供应商协同进行战略储备 [5] 未来规划 - 公司将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和工艺积累,实现大尺寸碳化硅晶体生长和加工技术的自主可控 [2] - 公司会加速研发资源的投入,推动8英寸碳化硅衬底从实验室走向小批量、中试、量产的过程 [3] - 公司积极推进6英寸碳化硅衬底制备实验线的技术和工艺积累,加强上下游领域的技术交流和产业协同 [3]
晶盛机电(300316) - 晶盛机电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1 13:54
公司经营情况 - 晶盛机电是一家专注于“先进材料、先进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围绕硅、蓝宝石、碳化硅三大半导体材料展开业务 [2] - 在硅材料领域,公司专注于光伏和集成电路领域的关键设备和核心辅材耗材,光伏产业链装备取得技术和规模双领先地位 [2] - 在半导体8-12英寸大硅片设备领域,公司产品在晶体生长、切片、抛光、外延等环节已实现8英寸设备全覆盖,12英寸设备也已实现批量销售 [2] - 蓝宝石材料方面,公司已成功生长出全球领先的700Kg级蓝宝石晶体,并实现300Kg级以上蓝宝石晶体的规模化量产 [2] - 碳化硅材料方面,公司已成功生长出行业领先的8英寸碳化硅晶体,并建设了6英寸碳化硅晶体生长、切片、抛光环节的研发实验线 [2]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91.02%,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 [3] - 设备及服务营业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83.78%,材料业务营业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144.00% [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未完成设备合同总计230.40亿元,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22亿元 [3] 技术创新与产品 - 公司开发的第五代新型单晶炉配置了基于开放架构的用户可编程软件定义工艺平台,提供可自行构建工艺时序、控制逻辑、核心算法的自主创新条件 [4] - 第五代单晶炉即将于2023年上市,为光伏产业开辟了平台设备+专有技术的新局面 [4] - 公司高品质大尺寸石英坩埚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在半导体和光伏领域取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 [3] 市场与客户 - 公司提前布局并实施“稳健批量”和“柔性快速”双模制造管理模式,持续强化精益生产和全流程质量管理,确保产能满足客户订单需求 [3] - 公司在市场开拓过程中,重点发展规模大、经营实力强及财务状况良好的大型优质客户,实行严格的客户信用管理制度 [3] 碳化硅市场 - 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具有高禁带宽度、高电导率、高热导率等优越物理特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轨道交通等领域 [5] - 2021年全球碳化硅器件市场规模约10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超过70亿美元 [5] - 公司已成功生长出行业领先的8英寸碳化硅晶体,并建设了6英寸碳化硅晶体生长、切片、抛光环节的研发实验线 [2] 核心技术人才 - 公司拥有一批具备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深刻掌握晶体硅生长设备制造和晶体生长工艺技术的核心技术人员 [6] - 公司从2015年开始连续实行3期股权激励计划,使公司核心技术人才持有公司股权,保持人才队伍稳定性 [6]
晶盛机电(300316) - 晶盛机电调研活动信息
2022-10-27 01:06
公司基本情况 - 晶盛机电是国内领先的专注于“先进材料、先进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围绕硅、蓝宝石、碳化硅三大主要半导体材料展开业务 [2] - 在硅材料领域,公司在光伏产业链装备取得技术和规模双领先地位;在半导体 8 - 12 英寸大硅片设备领域,8 英寸设备全覆盖,12 英寸部分设备已批量销售,产品质量达国际先进水平 [2] - 蓝宝石材料方面,公司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生长工艺和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是龙头企业 [2] - 碳化硅材料方面,公司已成功生长出 8 英寸碳化硅晶体,建设了 6 英寸碳化硅晶体生长、切片、抛光环节的研发实验线,实验线产品已通过部分客户验证 [2] - 辅材耗材领域,高品质大尺寸石英坩埚规模和技术水平行业领先,在半导体和光伏领域市场份额较高;金刚线领域实现差异化技术突破 [3] 经营业绩 - 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4.63 亿元,同比增长 86.96%,归母净利润 20.09 亿元,同比增长 80.92% [3] - 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未完成晶体生长设备及智能化加工设备合同总计 237.90 亿元,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 24.6 亿元(均含增值税) [3] 产品与技术 - 第五代单晶炉基于光伏产业链下游客户对差异化创新的需求开发,计划推出自研设备和通用设备外的平台设备 + 专有技术模式,为客户提供新解决方案,配置强大硬件引擎和控制系统模式助力客户创新 [3] 市场与行业 - 受下游需求拉动及贸易政策影响,国内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公司半导体设备业务也取得快速发展 [4] - 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典型代表,在多个领域应用有不可替代优势,新能源汽车、光伏和充电基础设施是主要应用领域 [5] - 2021 年全球碳化硅器件市场规模约 10 亿美元,预计到 2027 年将超过 70 亿美元 [5] - 碳化硅材料技术含量高,目前先进技术及主要市场被国外厂商占据,国内碳化硅产业起步晚,受技术门槛、良率、成本等因素制约,产能不及市场需求,国内碳化硅衬底主要依赖进口 [5] - 国际上主要量产衬底尺寸集中在 4 - 6 英寸,先进厂商已研发出 8 英寸衬底产品,国内目前量产主要为 4 英寸,6 英寸产能尚处起步阶段,大尺寸是碳化硅衬底制备技术重要发展方向,6 英寸碳化硅晶片将成市场主流产品 [5] 业务布局与应对措施 - 材料端主要布局蓝宝石、碳化硅、石英坩埚和金刚线 4 个主要材料 [4] - 2017 年开始布局石英坩埚,在浙江、内蒙和宁夏建立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生产,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领先,在半导体和光伏领域市场份额高,供不应求,公司加速产能扩建,根据行业发展趋势调整供应链战略,与供应商协同进行战略储备,强化供应链保障 [4] 产能与订单风险 - 公司提前布局并实施“稳健批量”和“柔性快速”双模制造管理模式,强化精益生产和全流程质量管理,目前产能能够满足客户订单需求 [6] - 公司重点发展大型优质客户,实行严格客户信用管理制度,签订规范商业合同,推行稳健账期管理,降低订单履约风险 [6]
晶盛机电(300316)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5 00:0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0.93亿元,同比增长81.52%;年初至报告期末74.63亿元,同比增长86.96%[3]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2亿元,同比增长57.21%;年初至报告期末20.09亿元,同比增长80.92%[3]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55.5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98.1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3.63%[3] - 营业收入较2021年1 - 9月增长86.96%,达74.63亿元,主要系销售规模增加[6] - 研发费用较2021年1 - 9月增长106.64%,达5.10亿元,主要系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6] - 信用减值损失较2021年1 - 9月增长72.96%,为 - 8547.66万元,主要系应收账款增加计提坏账损失增加[6] - 营业总收入本期为74.63亿元,上期为39.91亿元[15] - 营业总成本本期为53.09亿元,上期为29.24亿元[15] - 净利润本期为20.98亿元,上期为11.21亿元[15]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20.99亿元,上期为11.23亿元[16]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1.56元,上期为0.86元[16] - 稀释每股收益本期为1.56元,上期为0.86元[16]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0.93亿元,同比增长81.52%;年初至报告期末74.63亿元,同比增长86.96%[22]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2亿元,同比增长57.21%;年初至报告期末20.09亿元,同比增长80.92%[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为7.64亿元,同比下降10.53%[22]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55.5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98.1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3.63%[22] - 非经常性损益本报告期金额为344.88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期末金额为9973.67万元[23] - 2022年1-9月营业收入74.63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86.96%,主要因销售规模增加[25] - 2022年营业成本44.71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81.20%,因销售规模增加,相应结转成本增加[25] - 2022年研发费用5.10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106.64%,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5] - 2022年短期借款1.20亿元,较之前增长390.32%,主要系子公司银行借款增加[25] - 2022年合同负债78.59亿元,较之前增长58.32%,因本期销售订单增加,预收货款增加[25] - 2022年资本公积26.58亿元,较之前增长113.20%,主要系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股本溢价[25] - 营业总收入从39.91亿元增至74.63亿元,增幅约86.96%[34] - 营业总成本从29.24亿元增至53.09亿元,增幅约81.55%[34] - 营业利润从12.89亿元增至23.74亿元,增幅约84.17%[34] - 净利润从11.21亿元增至20.98亿元,增幅约87.06%[34] - 综合收益总额从11.23亿元增至20.99亿元,增幅约86.91%[35] - 基本每股收益从0.86元增至1.56元,增幅约81.40%[35] 资产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货币资金较上年度末增长60.97%,达30.05亿元,主要系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账[5]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度末下降78.95%,为9600万元,主要系理财产品到期赎回[5] - 应收账款较上年度末增长51.11%,达25.17亿元,主要系本期销售增加[5] - 存货较上年度末增长88.91%,达114.31亿元,主要系原材料和发出商品增加[6]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3,005,314,745.41元,较年初1,866,952,410.40元增长约61%[12]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2,517,035,512.96元,较年初1,665,694,228.47元增长约51%[12] - 2022年9月30日存货11,430,527,023.35元,较年初6,050,838,940.64元增长约89%[12]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20,411,490,485.20元,较年初13,190,268,572.85元增长约55%[12] - 2022年9月30日固定资产2,050,939,824.17元,较年初1,508,783,960.18元增长约36%[12] - 货币资金2022年9月30日为30.0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60.97%,主要系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账[24] - 交易性金融资产2022年9月30日为9600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下降78.95%,主要系理财产品到期赎回[24] - 应收账款2022年9月30日为25.17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51.11%,主要系销售增加[24] - 其他应收款2022年9月30日为3172.40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36.24%,主要系投标保证金增加[24] - 2022年存货114.31亿元,较之前增长88.91%,主要系原材料和发出商品增加[25] - 2022年固定资产20.51亿元,较之前增长35.93%,因公司规模扩大,设备及厂房投入增加[25]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3,005,314,745.41元,较年初1,866,952,410.40元增长[31] - 2022年9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96,000,000.00元,较年初456,000,000.00元减少[31]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2,517,035,512.96元,较年初1,665,694,228.47元增长[31] - 2022年9月30日存货11,430,527,023.35元,较年初6,050,838,940.64元增长[31] - 2022年9月30日资产总计25,554,014,377.02元,较年初16,883,752,272.36元增长[31]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15,204,231,658.98元,较年初9,620,058,775.59元增长约58%[13] - 2022年9月30日负债合计15,356,245,418.89元,较年初9,767,291,721.19元增长约57%[13] - 2022年9月30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9,817,500,886.17元,较年初6,835,114,622.07元增长约44%[13] - 流动负债合计从96.20亿元增至152.04亿元,增幅约58.05%[32] - 非流动负债合计从1.47亿元增至1.52亿元,增幅约3.24%[32] - 负债合计从97.67亿元增至153.56亿元,增幅约57.22%[32]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71.16亿元增至101.98亿元,增幅约43.30%[32] 现金流量关键指标变化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69.24亿元,上期为43.89亿元[1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63.97亿元,上期为39.51亿元[17] - 收到的税费返还本期为2.54亿元,上期为2.14亿元[17]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本期为37.95亿元,上期为20.28亿元[1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63.97亿元,上期为39.51亿元[36] - 收到的税费返还本期为2.54亿元,上期为2.14亿元[3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69.24亿元,上期为43.89亿元[3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61.60亿元,上期为35.35亿元[3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7.64亿元,上期为8.53亿元[3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3.82亿元,上期为11.08亿元[3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1.85亿元,上期为14.04亿元[3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5.45亿元,上期为2.58亿元[3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4.74亿元,上期为2.07亿元[3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10.27亿元,上期为6.10亿元[37]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6,503名[7] - 绍兴上虞晶盛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7.46%,持股数量620,635,522股[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30%,持股数量69,330,198股[7] - 邱敏秀持股比例2.92%,持股数量38,172,420股,其中限售股28,629,315股[7] - 曹建伟持股比例2.72%,持股数量35,587,266股,其中限售股26,690,449股[7] -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一组合持股比例0.84%,持股数量11,012,410股[7] - 绍兴上虞晶盛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控股股东,邱敏秀和曹建伟为实际控制人和一致行动人,邱敏秀与何俊系母子关系为一致行动人[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36503名,绍兴上虞晶盛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股47.46%,为控股股东[26] 限售股信息 - 限售股份期初总数77,978,364股,本期增加21,353,383股,期末总数99,331,747股[10] - 基明征途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多家机构首发后限售股将于2023年1月29日解禁[10] - 2020年股权激励限售股自首次登记日起24/36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起解锁,数量为720,000股[10] - 邱敏秀、曹建伟、毛全林、何俊、朱亮因高管锁定股分别有28629315、26690449、7887357、6352632、3045219股限售[28] - 张俊、傅林坚、陆晓雯、石刚高管锁定股分别为2,168,473股、1,638,544股、604,125股、242,250股,任期内每年可解除限售股份数为上年末持股总数的25%[29] - 2020年股权激励限售股为720,000股,自首次登记日起24/36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起解锁[29] - 基明征途一号等多家机构首发后限售股总计21,353,383股,2023年1月29日解禁[29] 业务合同与融资信息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未完成晶体生长及智能化加工设备合同总计237.90亿元,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24.6亿元[11]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21,353,383股A股,发行价每股66.50元,募集资金1,419,999,969.50元,净额1,416,026,994.62元[1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未完成晶体生长及智能化加工设备合同总计237.90亿元,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24.6亿元[30]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21,353,383股,发行价每股66.50元,募集资金1,419,999,969.50元,净额1,416,026,994.62元,2022年7月29日上市[30] 报告审计情况 - 公司第三季度报告未经审计[19]
晶盛机电(300316)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7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为晶盛机电,股票代码为300316,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9] - 公司中文名称为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曹建伟[9]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陆晓雯,证券事务代表为季仕才,联系地址为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顺达路500号[10] - 公司注册地址、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网址、电子信箱在报告期内无变化[11] -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内无变化[12] - 公司注册情况在报告期内无变化[13] 财务表现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3.70亿元,同比增长91.0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07亿元,同比增长101.05%[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1.11亿元,同比增长103.67%[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64.53万元,同比下降109.90%[1]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94元,同比增长100.00%[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38%,同比增长5.50%[1] - 总资产为213.17亿元,同比增长26.26%[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5.93亿元,同比增长11.09%[1]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9628.79万元[1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6,998.36万元,同比增长91.02%[41] - 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694.16万元,同比增长101.05%[41] - 营业收入为43.70亿元,同比增长91.02%[49] - 营业成本为26.22亿元,同比增长80.61%[49] - 研发投入为2.74亿元,同比增长85.45%[4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64.53万元,同比下降109.90%[4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38亿元,同比下降309.64%[49] - 设备及其服务收入为35.66亿元,同比增长83.78%,毛利率为42.49%,同比增加4.07个百分点[50] - 材料收入为5.47亿元,同比增长144.00%,毛利率为27.42%,同比增加5.82个百分点[50] - 制造业收入为41.41亿元,同比增长87.42%,毛利率为40.86%,同比增加4.04个百分点[50] - 国内收入为40.99亿元,同比增长80.33%,毛利率为41.14%,同比增加4.37个百分点[50] - 存货为96.4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45.25%,同比增加9.41个百分点[51]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43.70亿元,同比增长91.02%[122]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2.41亿元,同比增长105.05%[123] - 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2.07亿元,同比增长101.05%[123] - 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94元,同比增长100%[123] - 2022年上半年流动负债合计为129.03亿元,同比增长38.34%[121] - 2022年上半年非流动负债合计为2137.75万元,同比下降4.45%[121] - 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2.74亿元,同比增长85.46%[122] - 2022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为1846.74万元,同比增长33.30%[122] - 2022年上半年管理费用为1.33亿元,同比增长62.70%[122] - 2022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3317.81元,同比下降100.06%[122]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9.87亿元,同比增长103%[124]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1.28亿元,同比增长108%[124]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64.53万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5.32亿元大幅下降[126]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4亿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2.66亿元有所改善[126] - 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4亿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2.21亿元大幅下降[126] - 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60亿元,同比增长70%[124] - 2022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4.65亿元,同比增长33%[126] - 2022年上半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4.54亿元,同比增长91%[126] - 2022年上半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5.06亿元,同比增长93%[126] - 2022年上半年支付的各项税费为7.50亿元,同比增长22%[1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30亿元有所下降[12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58亿元有所增加[12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92.79万元有所增加[12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6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71亿元有所下降[12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7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1.29亿元有所下降[12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9.1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1.16亿元有所增加[130] - 综合收益总额为12.0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2.43亿元有所下降[130] - 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8582.24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457.05万元有所下降[130] - 利润分配为-3.6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62亿元有所增加[131] - 专项储备为-470.46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16.99万元有所下降[13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251,338,621.46元[13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601,565,649.16元,其中少数股东权益增加4,967,888.77元[13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总额为15,945,318.07元,其中少数股东权益增加249,176,640.76元[13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减少173,542,870.14元[13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797,866,417.79元[13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127,945,222.31元[13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总额为-85,434,789.33元[13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利润分配减少360,000,287.92元[13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减少2,169,955.32元[13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478,206,607.53元[136]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759,518,123.18元[138] - 综合收益总额为541,133,320.25元[137] - 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17,271,858.83元[138] - 利润分配为-173,542,870.14元[138] - 期末货币资金总额为1,123,665,762.43元,期初为1,866,952,410.40元[200] - 存放在境外的款项总额期末为42,686,466.52元,期初为62,421,004.17元[200] - 受限制的货币资金总额期末为99,625,029.82元,期初为81,549,018.94元[200] - 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期末为42,369,176.59元,期初为32,595,504.37元[200] 业务发展 - 公司成功生长出全球领先的700Kg级蓝宝石晶体,并实现300Kg级及以上蓝宝石晶体的规模化量产[24] - 公司已成功生长出行业领先的8英寸碳化硅晶体,并建设了6英寸碳化硅晶体生长、切片、抛光环节的研发实验线[24] - 公司产品在半导体8-12英寸大硅片设备领域,已实现8英寸设备的全覆盖,12英寸长晶、切片、研磨、抛光等设备也已实现批量销售[24] - 公司高品质大尺寸石英坩埚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在半导体和光伏领域取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24] - 公司开发出了应用于光伏和集成电路领域的系列关键设备,包括全自动晶体生长设备、晶体加工设备、晶片加工设备、CVD设备等[26] - 公司建立了以高纯石英坩埚、金刚线、半导体阀门、管件、磁流体、精密零部件为主的产品体系,以配套半导体和光伏设备所需关键零部件及产业链所需核心辅材耗材方面的需求[28] - 公司光伏设备产品包括全自动单晶炉、环线截断机、环形金刚线开方机等,覆盖全自动单晶炉、环线截断机、环形金刚线开方机、滚圆磨面一体机、金刚线切片机、脱胶插片清洗一体机和叠瓦组件设备线等较为齐全的产品体系[34] - 公司半导体设备领域实现国产化突破,包括12英寸半导体长晶炉的量产突破[34] - 公司通过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实现集成电路12英寸半导体长晶炉的量产突破[34] - 公司通过基于云计算的设备互联互通,实现装备链的自动化和智能化[36] - 公司实施"稳健批量"和"柔性快速"双模制造管理模式,持续强化精益生产和全流程质量管理[39] - 公司积极推进石英坩埚以及金刚线等辅材耗材业务,包头和银川坩埚基地陆续投产,石英坩埚业务取得快速增长[45] - 公司积极推进控股子公司宁夏鑫晶盛项目产能提升,加强300Kg级及以上蓝宝石晶体规模化量产的生产管理[46] - 公司半导体设备订单持续增长,相关半导体设备的出货及验证加速推进[42] - 公司光伏装备业务快速增长,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43] - 公司成功研发第四代半导体材料MPCVD法金刚石晶体生长设备[42] - 公司基本完成下一代新型单晶炉产品的研发,配置了基于开放架构的用户可编程的软件定义工艺平台[42] - 公司在大尺寸SiC晶体研发上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生长出8英寸N型碳化硅晶体[47] 研发与创新 - 公司研发投入27,430.7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28%,相较去年同期增长85.45%[33] -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有有效专利560项,其中发明专利71项[33] - 公司成功生长出全球领先的700Kg级蓝宝石晶体,并实现300Kg级及以上蓝宝石晶体的规模化量产[34] - 公司成功生长出8英寸N型碳化硅晶体,解决了8英寸碳化硅晶体生长过程中的技术难题[35] - 公司建立了4个研发中心,其中1个海外研发中心,9个专业研究所,2个专业研发部和2个专业实验室[33] - 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7,430.7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28%,同比增长85.45%[42] 市场与行业 - 半导体制造设备全球总销售额预计在2022年达到1175亿美元,同比增长14.7%[21] - 2021年全球碳化硅器件市场规模约10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超过70亿美元[23] - 公司面临行业波动风险、订单履行风险、技术研发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和核心技术扩散风险[2]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布局减少单一行业波动对业绩的影响[71] - 公司未完成订单主要为晶体生长及智能化加工装备,存在订单履行风险[72] - 公司重点发展大型优质客户,实行严格的客户信用管理制度,降低订单履约风险[72] - 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公司注重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72] - 公司面临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和核心技术扩散风险[72] - 公司通过股权激励政策和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保持人才队伍稳定性[73] - 公司主要技术人员签订保密协议,降低技术扩散风险[73] 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召开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会议[78]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78] - 公司重视履行社会责任,致力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80] - 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80] - 公司真实、准确、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确保所有股东能够以平等的机会获得公司信息[80] - 公司秉持"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具有较为完善的薪酬体系,并持续实施股权激励措施[80] - 公司将诚实守信作为企业发展之基,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合作共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80] 关联交易与股东信息 - 绍兴上虞晶盛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承诺避免与晶盛机电及其控股子公司构成或可能构成竞争的业务[82] - 邱敏秀、曹建伟承诺避免与晶盛机电及其控股子公司构成或可能构成竞争的业务[82] - 晶盛投资、邱承诺按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82]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对上市公司的非经营性占用资金[85]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85]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86]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破产重整相关事项[86
晶盛机电(300316)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7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由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内容真实、准确、完整[2] - 公司负责人曹建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陆晓雯及会计机构负责人章文勇声明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2] - 公司股票简称为晶盛机电,股票代码为300316[9] - 公司中文名称为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为晶盛机电[9]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曹建伟[9] - 公司注册地址为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通江西路218号,邮政编码为312300[9] - 公司办公地址为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顺达路500号,邮政编码为311199[9] -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为http://www.jsjd.cc/[9] - 公司电子信箱为jsjd@jsjd.cc[9] 财务表现 - 2021年营业收入为59.61亿元,同比增长56.44%[14]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12亿元,同比增长99.46%[14]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32亿元,同比增长99.07%[14]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37亿元,同比增长82.00%[14]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33元,同比增长98.51%[14] - 2021年稀释每股收益为1.33元,同比增长98.51%[14]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8.47%,同比增长10.99个百分点[14] - 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168.84亿元,同比增长60.83%[14]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8.35亿元,同比增长30.45%[14]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7943.80万元[19] - 2021年营业成本构成中,直接材料成本为26.86亿元,占营业成本的81.68%,同比增长45.95%[52] - 2021年销售费用为3040.63万元,同比下降7.09%,主要系销售佣金降低[58] - 2021年管理费用为1.997亿元,同比增长46.62%,主要系职工人数增加导致的薪酬及股权激励费用增加[58] - 2021年财务费用为-1382.43万元,同比下降222.24%,主要系利息收入增加[58] - 2021年研发费用为3.536亿元,同比增长55.65%,主要系研发项目和研发人员增加导致的材料费、薪酬及股权激励费用增加[5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70.01%,主要因销售商品和税费返还增加[6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65.54%,主要因购买商品、支付职工薪酬和税费增加[6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61.29%,主要因收回投资增加[6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99.28%,主要因构建固定资产和投资支付增加[6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381.07%,主要因吸收投资增加[6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降低49.69%,主要因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减少[6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长205.85%[63] - 货币资金年末金额为1,866,952,410.40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1.06%,较年初增加2.12个百分点[64] - 存货年末金额为6,050,838,940.64元,占总资产比例为35.84%,较年初增加11.26个百分点[65] - 合同负债年末金额为4,963,706,476.71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9.40%,较年初增加10.32个百分点[6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年末金额为456,000,000.00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70%,较年初减少0.78个百分点[65] - 应收款项融资年末金额为1,943,787,375.94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1.51%,较年初减少7.72个百分点[65] - 报告期投资额为1,216,730,684.74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1.56%[6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为365,000,000.00元,期末数为456,000,000.00元[66] - 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权利受限总额为1,389,565,230.75元[68] 行业与市场 - 2021年全球硅晶圆总出货量达到142亿平方英寸,年增14%[22] - 2021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026亿美元,增长44%[22] - 2020年国产半导体设备销售额约为213亿元,自给率约为17.5%[22] - 2021年全球光伏年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70GW[22] - 2021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54.88GW,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22] - 2022-2026年碳化硅市场规模预计从16亿美元增至46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30%[24] - 2021年全球半导体销售达到5,559亿美元,同比增长26.2%[90] - 2021年中国半导体市场销售额为1,925亿美元,同比增长27.1%[90] - 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10,458.3亿元,同比增长18.2%[90] - 2021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1,026亿美元,同比增长44%[90] - 2021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296亿美元,同比增长58%[90] - 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约为170GW,同比增长30.7%[90] - 2021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54.88GW,同比增长13.9%[90] - 2021年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规模约5.41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25.62亿美元[91] 子公司与组织结构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内蒙古晶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晶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等[6]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杭州慧翔电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美晶新材料有限公司等[6] - 公司控股孙公司包括普莱美特株式会社、内蒙古盛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等[6] - 2021年合并范围新增多家子公司和孙公司,包括宁夏晶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浙江晶盛星河软件有限公司等[54] - 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并设立了战略与投资、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四个专门委员会[102]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资产、财务、机构和业务方面严格做到了“五独立”[103] - 公司未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89] 研发与技术 - 公司已成功生长出全球领先的700Kg级蓝宝石晶体,并实现300Kg级及以上蓝宝石晶体的规模化量产[26] - 公司在半导体8-12英寸大硅片设备领域,产品在晶体生长、切片、抛光、外延等环节已实现8英寸设备的全覆盖,12英寸设备已实现批量销售[26] - 公司在光伏产业链装备取得了行业认可的技术和规模双领先的地位[26] - 公司已建设6英寸碳化硅晶体生长、切片、抛光环节的研发实验线,研发产品已通过下游部分客户验证[26] - 公司研发投入35,357.8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93%,同比增长55.65%[36] - 2021年新增获授权的专利72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3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有有效专利512项,其中发明专利66项[36] - 公司成功开发了6-8英寸用晶体滚磨机、截断机、切片机、双面研磨机、边缘抛光机、单面抛光机、外延生长、LPCVD等设备并形成销售[36] - 公司基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开发了长晶设备、抛光设备及外延设备[36] - 公司专业人才队伍拥有博士及博士后22人,硕士168人[39]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2020年的751人增加到2021年的1,015人,增长35.15%[61] - 研发人员中本科和硕士学历人数分别增长50.13%和62.79%,博士学历人数增长120.00%[61] - 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为353,578,357.50元,占营业收入的5.93%,较2020年略有下降[61] 风险与挑战 - 公司存在行业波动风险、订单履行风险、技术研发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和核心技术扩散风险[3] - 公司面临行业波动风险,受下游终端产业需求和行业政策的影响较大[98] 利润分配与股本 - 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8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3] - 公司2021年度实现净利润1,539,293,718.25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53,929,371.83元,期末可供分配的利润为3,661,986,013.90元[135] - 公司拟以2021年12月31日总股本1,286,474,714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80元人民币(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360,212,919.92元[136] - 公司2021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00%[135] - 公司2021年度未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35] - 公司2021年度未进行股票回购[136] - 公司2021年度未进行员工持股计划[139] - 公司2021年度进行了股权激励计划,回购注销了125,970股限制性股票,并向120名激励对象授予60万股预留限制性股票[137]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2,977股[194]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9,457股[194] - 绍兴上虞晶盛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8.24%,持股数量为620,635,522股[194]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68%,持股数量为85,934,769股,报告期内增加57,631,185股[194] - 邱敏秀持股比例为2.97%,持股数量为38,172,420股,其中28,629,315股为有限售条件股份[194] - 曹建伟持股比例为2.77%,持股数量为35,587,266股,其中26,690,449股为有限售条件股份[194] - 浙江大晶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0.95%,持股数量为12,225,000股,报告期内减少2,975,000股[194] - 毛全林持股比例为0.83%,持股数量为10,636,476股,其中7,977,357股为有限售条件股份[194] - 何俊持股比例为0.66%,持股数量为8,470,176股,其中6,352,632股为有限售条件股份[194] - 绍兴上虞晶盛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邱敏秀和曹建伟[195] - 公司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199] - 公司控股股东或第一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股份数量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数量比例未达到80%[199] - 公司不存在其他持股在10%以上的法人股东[199] - 公司报告期内无股份回购的具体实施情况[199]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优先股[200] 业务与市场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6,135.95万元,同比增长56.44%[32] - 晶体生长设备营业收入347,465.81万元,同比增长32.47%[32] - 智能化加工设备营业收入113,949.59万元,同比增长106.61%[32] - 蓝宝石材料营业收入38,937.63万元,同比增长100.78%[32] - 设备改造服务营业收入36,248.62万元,同比增长258.20%[32] - 公司营业收入合计5,961,359,500.88元,同比增长56.44%[46] - 制造业营业收入5,585,266,056.22元,同比增长58.18%,占营业收入比重93.69%[46] - 设备及其服务营业收入4,976,640,239.69元,同比增长51.93%,占营业收入比重83.48%[46] - 国内营业收入5,933,381,554.29元,同比增长65.11%,占营业收入比重99.53%[46] - 国外营业收入27,977,946.59元,同比下降87.11%,占营业收入比重0.47%[46] - 晶体生长设备销售量2,556台,同比增长41.69%[48] - 智能化加工设备销售量735台,同比增长172.22%[48] - 公司未完成设备合同总计2008.5亿元,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106.8亿元[51] - 2021年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47.6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79.88%,其中最大客户销售额为30.69亿元,占比51.48%[55] - 2021年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22.39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28.57%,其中最大供应商采购额为11.05亿元,占比14.09%[57] - 半导体设备订单持续增长[43] - 光伏装备业务快速增长,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43] - 公司半导体设备业务取得快速发展[43] - 公司在12英寸大硅片设备领域陆续研发了减薄设备、双抛设备、最终抛设备,设备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3] - 公司建立了覆盖全自动单晶炉、滚圆磨
晶盛机电(300316)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7 00:0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9.52亿元,上年同期9.12亿元,同比增长114.0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2亿元,上年同期2.82亿元,同比增长57.1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45亿元,上年同期3755.82万元,同比下降2082.88%[3]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89.46亿元,上年度末168.84亿元,增长12.22%[3] - 营业总收入为19.52亿元,较上期9.12亿元增长114.03%[17] - 营业总成本为13.79亿元,较上期7.21亿元增长91.17%[17]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528,852,309.32元,上年同期为339,179,914.22元[18]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460,510,857.78元,上年同期为284,592,108.75元[18]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34元,上年同期为0.22元[18]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9.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4.03%[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2亿元,同比增长57.13%[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4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82.88%[2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89.4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2.22%[25] - 营业总收入为19.52亿元,较上期9.12亿元增长114.03%[39] - 营业总成本为13.79亿元,较上期7.21亿元增长91.17%[39]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4.6051085778亿元,上年同期为2.8459210875亿元[40]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34元,上年同期均为0.22元[40] 资产类关键指标变化 - 货币资金10.03亿元,较上年度末18.67亿元下降46.28%,因购买原材料及投资支付款项增加[6] - 交易性金融资产9600万元,较上年度末4.56亿元下降78.95%,因结构性存款到期赎回[6] - 存货81.25亿元,较上年度末60.51亿元增长34.27%,因原材料和发出商品增加[6] - 期末货币资金1,002,920,858.40元,年初为1,866,952,410.40元[13] - 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96,000,000.00元,年初为456,000,000.00元[13] - 期末应收账款1,889,653,244.66元,年初为1,665,694,228.47元[13] - 期末应收款项融资2,467,627,135.44元,年初为1,943,787,375.94元[13] - 存货为81.25亿元,较上期60.51亿元增长34.26%[14] - 公司资产总计达189.46亿元,较上期168.84亿元增长12.21%[14][16] - 货币资金10.03亿元,较2021年末下降46.28%,因购买原材料及投资支付款项增加[28] - 交易性金融资产9600万元,较2021年末下降78.95%,因结构性存款到期赎回[28] - 存货81.25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34.27%,因原材料和发出商品增加[28] - 期末货币资金1,002,920,858.40元,年初为1,866,952,410.40元[35] - 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96,000,000.00元,年初为456,000,000.00元[35] - 期末应收账款1,889,653,244.66元,年初为1,665,694,228.47元[35] - 期末应收款项融资2,467,627,135.44元,年初为1,943,787,375.94元[35] - 存货为81.25亿元,较上期60.51亿元增长34.26%[36] - 公司资产总计达189.46亿元,较上期168.84亿元增长12.21%[36][38] 负债类关键指标变化 - 应付账款37.98亿元,较上年度末23.96亿元增长58.49%,因应付材料款增加[6] - 应付账款为37.98亿元,较上期23.96亿元增长58.49%[15] - 合同负债为55.61亿元,较上期49.64亿元增长12.02%[15] - 应付账款为37.98亿元,较上期23.96亿元增长58.49%[37] - 合同负债为55.61亿元,较上期49.64亿元增长12.02%[37] - 负债合计为113.61亿元,较上期97.67亿元增长16.32%[37] 收益及费用类关键指标变化 - 研发费用1.07亿元,上年同期6904.53万元,同比增长54.66%,因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6] - 其他收益1124.11万元,上年同期1.18亿元,同比下降90.44%,因本期政府补助减少[6] - 研发费用为1.07亿元,较上期6904.53万元增长54.66%[17] - 信用减值损失为 - 5783.78万元,较上期 - 1110.03万元亏损扩大421.05%[17] - 投资收益为827.42万元,较上期1370.52万元下降39.63%[17] - 其他收益为1124.11万元,较上期1.18亿元下降90.44%[17] - 研发费用为1.07亿元,较上期6904.53万元增长54.66%[39] - 信用减值损失为 - 5783.78万元,较上期 - 1110.03万元亏损扩大421.05%[39]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9,457名[7] - 绍兴上虞晶盛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8.24%,持股数量620,635,522股,质押1,100,000股[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73%,持股数量73,676,506股[7] - 邱敏秀持股比例2.97%,持股数量38,172,420股,其中限售股28,629,315股[7]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39457户[29] - 绍兴上虞晶盛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8.24%,持股数量6.21亿股[29] - 曹建伟持股比例2.77%,持有35,587,266股,其中限售股26,690,449股[31][32] -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一组合持股比例0.98%,持有12,584,610股[31] - 浙江大晶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0.95%,持有12,225,000股[31] 业务合同数据 - 2022年第一季度新签设备及其服务合同超40亿元,截至3月31日未完成设备合同总计222.37亿元,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13.43亿元[12] - 2022年第一季度新签设备及其服务合同超40亿元[3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未完成设备合同总计222.37亿元,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13.43亿元[34] 现金流量数据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277,805,616.11元,上年同期为1,311,545,231.91元[20]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022,538,680.99元,上年同期为1,273,987,047.31元[20]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44,733,064.88元,上年同期为37,558,184.60元[20]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53,932,786.10元,上年同期为254,971,614.32元[20]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713,451.93元,上年同期为245,288,486.00元[21]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904,331,781.13元,上年同期为537,101,498.69元[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2.7780561611亿元,上年同期为13.1154523191亿元[4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0.2253868099亿元,上年同期为12.7398704731亿元[4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4473306488亿元,上年同期为3755.81846万元[4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6404069256亿元,上年同期为3.8516655068亿元[4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1797347866亿元,上年同期为1.3019493636亿元[4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539327861亿元,上年同期为2.5497161432亿元[4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71.345193万元,上年同期为2.45288486亿元[4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9.0433178113亿元,上年同期为5.3710149869亿元[43] 股权融资计划 - 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42,000.00万元,已获深交所审核通过,待获证监会同意注册[12]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142,000.00万元[34] 报告审计情况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