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多利(300381)

搜索文档
溢多利: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399.7万元,同比下降66.50%
新浪财经· 2025-08-27 20:4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4.48% [1] - 净利润1399.7万元,同比下降66.50% [1] 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 [1] - 不送红股 [1] -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
溢多利(300381)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20:4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4.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8%[25]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4.48%[4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8%至4.15亿元[46]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47%,从3.97亿元增至4.15亿元[1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99.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50%[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9.70万元,同比下降66.50%[40] - 净利润同比下降65.25%至1457万元[47] - 净利润同比下降65.24%,从4191.54万元降至1456.69万元[1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49.2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51%[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349.22万元,同比下降28.51%[4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85元/股,同比下降66.59%[25]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66.59%,从0.0853元降至0.0285元[14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53%,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25]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43.77%,从2533.13万元降至1424.50万元[14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90%至2.24亿元[46]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90%,从2.11亿元增至2.24亿元[146]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4.11%,从6901.52万元增至7875.39万元[146]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48%,从4867.83万元降至4747.14万元[146] - 财务费用变动36.01%主要因利息收入及汇兑收益减少[46] - 所得税费用下降121.78%主要因利润总额减少[46] - 珠海金湾生产基地投产转固后折旧费用增加[4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9.1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7.34%[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暴跌97.34%至139万元[4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下降97.3%,从5240.08万元降至139.11万元[15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160.39%至1.23亿元[4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著改善,从-2.03亿元转为正1.23亿元[15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9.2%,从1.99亿元降至156.15万元[15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12.0%,从4.52亿元降至3.98亿元[150]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669.93万元,较去年同期-2.01亿元有所改善[152]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3.50亿元,去年同期无此项支出[151]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3.4%,从7562.52万元增至7822.94万元[151]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63.1%,从1255.83万元降至463.26万元[151]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46.6%,从1.91亿元降至1.02亿元[15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37.1%,从2.99亿元增至4.10亿元[151]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增加至5.90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0.36%,较上年末增长4.52个百分点[51]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5.91亿元,较期初4.67亿元增长26.5%[138]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下降65.24%至1.155亿元,因理财产品减少[5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15亿元,较期初3.32亿元下降65.2%[138]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20亿元,较期初2.08亿元增长5.9%[138] - 存货期末余额2.04亿元,较期初1.95亿元增长4.8%[138] - 在建工程增长至3.65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2.61%,较上年末增加2.64个百分点[51]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3.66亿元,较期初2.94亿元增长24.4%[139] - 短期借款激增132.86%至8150.91万元,主要因已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51]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8150.91万元,较期初3500.42万元增长132.9%[139]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7980.29万元,较期初1.04亿元下降23.1%[139]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4.68亿元,较期初5.02亿元下降6.8%[140] - 其他应收款增长134.31%至867.90万元,主要因备用金增加[51]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6.36亿元,较期初5.93亿元增长7.2%[142]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12.17亿元,较期初11.17亿元增长9.0%[142]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下降1.17%,从26.67亿元降至26.35亿元[144] - 总资产为29.0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1.59%[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5.8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1.01%[25]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359.46万元人民币[29]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理财收益为296.12万元人民币[29]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净额为109,309.07元[30] - 其他收益占利润总额43.81%主要来自政府补助[50] - 营业外支出激增537.01%至707万元主要因固定资产报废损失[47][50] - 金融资产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676,095.89元[61] 业务线表现 - 生物酶制剂产品营业收入增长7.38%至3.48亿元[48] - 湖南鸿鹰生物科技子公司营业收入356,498,485.54元,净利润77,839,513.37元,净利润率21.8%[83] - 珠海瑞康生物科技子公司营业收入360,686,363.22元,净利润61,189,042.21元,净利润率17.0%[83] - 长沙世唯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375.17万元[82] - 内蒙古溢多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84.31万元[82] - 公司产品包括博落回提取物和博落回散等国家新兽药证书产品[41] 研发与知识产权 - 丙酸钙高产菌种产量提升30%以上[36] - 申请国内外专利6项授权2项[35] - 公司拥有183项发明专利和5项新兽药产品证书[42] - 公司主持或参与制订了21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41] - 公司获得22项亚洲、欧洲和美洲的专利使用权[41] - 公司拥有1所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5所省级研发工程中心[42] 子公司和地区表现 - 德国子公司Victory Enzymes GmbH资产规模5472.27万元,占净资产2.08%[52] - 澳洲子公司VTR Biotech PTY Limited资产规模7540.18万元,占净资产2.87%[52] - 湖南鸿鹰生物科技子公司总资产110,374,264.82元,净资产4,260,061.80元[83] - 珠海瑞康生物科技子公司总资产26,035,439.36元,净资产1,564,413.68元[83] - 长沙世唯科技年处理药材能力超过3000吨,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约500家企业[83] - 内蒙古溢多利生物科技占地200亩,销售网络覆盖全国,产品出口北美、东南亚、欧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84] - 营销网络覆盖国内各省市及海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42] 募投项目与资金使用 - 累计募集资金总额153,705.17万元,实际使用144,487.34万元,资金使用率98.55%[63] - 累计实现效益25,226.75万元,达到预计效益的17.21%[63] - 2016年非公开发行项目实现效益50,132.70万元,达到预计效益的100.78%[63] - 2018年可转债项目实现效益16,126.75万元,达到预计效益的20.02%[63] - 年产20,000吨生物酶制剂项目投资进度100%,累计投入金额4.49868亿元[71] - 年产15,000吨食品级生物酶制剂项目投资进度100.78%,累计投入金额17.86亿元[71] - 年产1,200吨甾体药物及中间体项目投资进度92.19%,累计投入金额17.33亿元[71] - 收购长沙世唯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项目投资进度100%,累计投入金额8.568亿元[7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进度100%,累计投入金额9.7316亿元[71] - 年产15,000吨食品级生物酶制剂项目实现效益6,369.79万元[71] - 年产1,200吨甾体药物及中间体项目实现效益4,456万元[71] -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总额64.42亿元[71] - 年产20,000吨生物酶制剂项目承诺投资金额20.64亿元[7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金额9.73亿元[71]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总额为579.8百万[72] - 超募资金投向总额为267.百万[72] - 年产20,000吨生物酶制剂项目终止,剩余资金变更至年产15,000吨食品级生物酶制剂项目[72] - 工业酶市场开拓未达预期,导致年产15,000吨项目效益未实现[72] - 年产1,200吨甾体药物及中间体项目已于2022年4月转让[72] - 2020年8月14日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额,涉及金额10,000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15.03%[72] - 2023年4月21日变更募集资金用途至食品级生物酶制剂项目,涉及比例4.18%[72] - 年产15,000吨食品级生物酶制剂项目暂未实现预期收益[72] - 补充流动资金收益无法量化[72] - 项目可行性未发生重大变化[72] - 公司将湖南格瑞年产20000吨生物酶制剂项目募集资金6126.75万元用途变更至湖南康捷年产15000吨食品级生物酶制剂项目[73] - 公司以募集资金14614.87万元置换截至2018年12月29日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73]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5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73]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结余743.53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73] - 医药业务相关募投项目终止后剩余募集资金255.33万元(含利息)转入基本账户补充流动资金[73] - 公司终止年产1200吨甾体药物及中间体项目并将节余募集资金2138.66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73] - 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余额40.68万元划转至自有资金账户[73] - 年产20000吨生物酶制剂项目变更后投入募集资金总额10625.43万元,期末实际投入4498.68万元,投资进度42.34%[75] - 年产1200吨甾体药物项目变更后投入募集资金总额27383.23万元,期末实际投入25244.57万元,投资进度92.19%[75] - 年产20000吨生物酶制剂项目实际投资额4498.68万元,达到计划进度的100.00%[76] - 年产15000吨食品级生物酶制剂项目实际投资额24199.85万元,超出计划进度0.73%[76] - 公司调整募集资金投入,将年产20000吨生物酶制剂项目投资额从25000万元变更为15000万元[76] - 年产1200吨甾体药物及中间体项目投资额从20000万元变更为30000万元[76] - 募集资金调整涉及金额10000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比例为15.03%[76] - 湖南格瑞6126.75万元募集资金用途变更至湖南康捷年产15000吨食品级生物酶制剂项目[76] - 湖南康捷项目募集资金调整金额占募集资金总额比例为4.18%[76] - 2014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18,958.4万元,累计使用16,639.43万元,使用比例达96.61%[62] - 2015年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配套募集资金总额为6,250万元,累计使用5,650万元[62] - 2014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16,633.56万元,发行费用2,324.84万元[65] - 2015年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配套资金净额5,650万元,发行费用600万元[66] - 2016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50,367.26万元,发行费用1,632.74万元[67] - 2018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64,461.42万元,发行费用2,035.35万元[68] - 2020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9,734.12万元,发行费用265.88万元[6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募集资金已全部使用完毕且专户已注销[70] 投资与项目建设 - 报告期投资额1.05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2.53%[56] - 内蒙古年产2万吨酶制剂项目累计投入3.288亿元,进度达90%[58] - 公司投资溢多利科创园建设项目,使用自有资金,预算金额为6,797,828.66元,工程进度为3.31%[59] - 公司与津市政府签订生物科技产业园战略合作项目,预算投资14,295.8万元,使用自有资金,工程进度为58.08%[59] - 美可达研发办公楼装修项目预算金额为9,555,349.71元,使用自有资金,工程进度为65.30%[59] - 湖南世唯植物提取物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预算投资12,287.88万元,使用自有资金,工程进度为47.26%[5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初始投资成本为332,128,893.04元,期末金额为115,457,509.53元[61] - 报告期内金融资产购入金额为350,000,000.00元,售出金额为568,347,479.40元[61] - 公司以自有资金2.3亿元投资建设溢多利科创园建设项目[121]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理财、衍生品投资及委托贷款情况[77][78][79] 行业与市场数据 - 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15850万吨同比增长7.7%[33] - 配合饲料产量14807万吨同比增长8.1%[33] - 浓缩饲料产量614万吨同比下降1.5%[33] - 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43万头同比增长0.1%[33] - 生猪存栏42447万头同比增长2.2%[33] - 上半年生猪出栏36619万头同比增长0.6%[33] - 预计2030年中国生物制造市场规模突破1.8万亿元[32] 公司治理与股权 - 公司2025年2月18日聘任陈冠丞为副总裁[91] - 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650万股,其中首次授予546万股,预留104万股,授予价格为3.73元/股[93] - 激励对象数量从97名调整为95名,首次授予数量从546万股调整为534万股[94] - 公司股份结构中有限售条件股份为1,720,687股(占比0.35%),无限售条件股份为489,340,774股(占比99.65%)[126] - 公司股份总数为491,061,000股,占总股本比例100%[127]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0,329户[128] - 控股股东珠海市金大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42,458,378股,占比29.01%,其中质押股份37,500,000股[128] - 股东邓波卿持股9,389,000股,占比1.91%[128] - 股东吴乃奇持股8,800,000股,占比1.79%,报告期内减持8,088,500股[128] - 股东李惠明持股8,600,000股,占比1.75%[128] - 股东蔡小如持股8,278,545股,占比1.69%,全部股份处于冻结状态[128] - 国泰中证畜牧养殖ETF持股5,575,800股,占比1.14%,报告期内增持842,600股[129]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股份10,887,600股[129] -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均未发生变更[132] - 子公司湖南康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5月被认定为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3] 融资与授信 - 建设银行珠海分行批复公司授信额度4900万元,其中敞口授信4900万元由关联方提供担保[114] - 中国银行珠海分行批复综合授信额度18,000万元,其中敞口授信9,000万元,由珠海市金大地投资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最高担保额9,000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内信用证余额4,300万元(占用敞口4,300万元)[115] - 东亚银行珠海分行批复综合授信额度10,000万元,其中敞口授信10,000万元,由珠海市金大地投资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最高
研判2025!中国聚乳酸纤维行业工艺流程、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及未来前景展望:聚乳酸纤维产业规模突破45亿元,未来将向高性能、多元化应用方向拓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1 09:29
聚乳酸纤维行业概述 - 聚乳酸纤维以玉米、小麦等含淀粉农产品为原料,经发酵生成乳酸后通过缩聚和熔融纺丝制成,具有可种植原料、自然降解特性,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4] - 产品分为聚乳酸长丝、短纤维及复合纤维三类,织物具备抗紫外线、低可燃性、优良加工性能,适用于时装、运动用品、卫生用品等领域[4] - 核心特点包括原料丰富(甜菜、玉米等)、可生物降解(掩埋后数月完全分解)、物理性能接近涤纶和尼龙,染色性能优于涤纶[7]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聚乳酸纤维市场规模达45.11亿元,同比增长3.9%,预计2030年将增至69.79亿元[1][20] - 下游应用驱动:纺织领域(环保服装、家纺)、医疗领域(器械、药物载体)、包装行业(可降解材料替代传统塑料)[1][20] - 上游原料支撑:中国玉米产量从2017年25907.07万吨增至2024年29491.69万吨(CAGR 1.87%),小麦产量同期从13424.13万吨增至14009.94万吨(CAGR 0.61%)[16] 产业链与工艺 - 产业链上游为玉米/小麦等原料及纺丝设备,中游为生产制造,下游覆盖服装、医疗、包装等应用[14] - 生产工艺包括淀粉提取→葡萄糖发酵→乳酸浓缩→丙交酯聚合→熔融纺丝,主流采用熔融纺丝工艺(污染小、成本低),但需严格控制树脂含水量[8][10] - 溶液纺丝因溶剂毒性高、回收难而受限,熔融纺丝分高速纺丝一步法(高产量)和两步法(优力学性能)[10] 竞争格局与重点企业 - 行业形成生物化工集团主导、专业化企业协同格局,代表企业包括丰原集团、同杰良生物、易生新材料、德福伦科技等[22][24] - 海正生材(688203)掌握全流程核心技术,2024年纤维制造营收8.35亿元(+12.53%),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25] - 易生新材料专注聚乳酸纤维/无纺布,产品包括双组分短纤维、三维卷曲短纤维等差异化品种[27] 发展趋势 - 高性能化:通过分子改性和复合技术提升耐热性、力学强度,开发抗菌/抗紫外功能,拓展医疗防护等高端应用[29] - 应用多元化:从运动服饰向职业装、家纺、包装材料延伸,开发超细旦纤维(内衣)、高强纤维(土工布)等场景化产品[30] - 绿色制造:优化发酵工艺降低粮食依赖,采用清洁能源和碳捕捉技术构建全生命周期环保体系[31]
溢多利(300381)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420.47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5 18:5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8月5日收盘价7.91元 单日下跌0.63% 换手率2.44% 成交量11.96万手 成交金额9500.26万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20.47万元 占成交额14.95%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606.62万元(占比6.39%) 大单净流出813.85万元(占比8.57%) [1] - 中单资金净流出462.02万元(占比4.86%) 小单资金净流入1882.48万元(占比19.82%)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02亿元 同比增长1.79% 归属净利润487.05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75.19% [1] - 扣非净利润862.41万元 同比下降39.31% 流动比率6.894 速动比率5.774 资产负债率7.96%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91年 位于珠海市 从事医药制造业 注册资本40675.5366万元 实缴资本20861.7856万元 [1] - 法定代表人陈少美 共对外投资13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25次 [1][2] 知识产权与资质 - 拥有商标信息85条 专利信息109条 行政许可72个 [2]
溢多利:此次开展证券投资业务将优先投向新股配售或者申购等种类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31 20:09
公司证券投资业务安排 - 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开展证券投资业务 不会影响公司及子公司主营业务的正常开展 [1] - 具体决策和执行程序详见公司《证券投资管理制度》 [1] - 公司将优先投向新股配售或者申购等种类 尽量规避操作风险 [1]
溢多利(300381) - 证券投资管理制度(2025年7月)
2025-07-28 17:45
证券投资决策 - 占净资产10%以上且超1000万元,董事会审议披露;超50%且超5000万元,股东会审议;未达标准董事长审批[7] 投资原则与资金 - 遵循合法、审慎、安全、有效原则,不影响主业,期限与资金计划匹配[5] - 用自有资金,不得用募集资金[6] 投资操作规范 - 以公司或子公司名义设账户,不得出借或用他人账户[7] - 按批准额度、范围投资,计划报董事长审批,不得擅自修改[7][8] 内控与监督 - 操作人员与资金管理人员分离,资金调拨按流程审批[13] - 内审部门审计监督并汇报,审计委员会检查审核[15][16] 信息披露 - 董事会秘书负责信息披露,相关人员保密未公开信息[15]
溢多利(300381) - 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的公告
2025-07-28 17:45
证券投资计划 - 公司拟用不超3000万元自有资金开展证券投资[1][2] - 投资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3] - 2025年7月28日董事会审议通过投资议案[4] 风险控制 - 证券投资面临市场、流动性、操作风险[5] - 制定制度、调研分析、聘请咨询、分散投资等严控风险[5][6] - 内部审计部门定期监督投资业务[6] 投资影响 - 适度投资不影响主业,可提高资金效率增加收益[7]
溢多利(300381) - 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7-28 17:45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5年7月28日召开[1] - 会议应出席董事7名,实际出席7名[1] 议案审议 - 审议通过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的议案,表决7票同意[2] - 审议通过制定《证券投资管理制度》的议案,表决7票同意[3][4] - 两议案无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2][4]
研判2025!中国烘培酶制剂行业产业链全景、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复合酶占比提升,功能性需求驱动行业创新[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0 09:18
烘焙酶制剂行业概述 - 烘焙酶制剂是通过生物技术提取的天然蛋白质催化剂,用于改善烘焙食品品质、加工性能及营养价值,通过分解面团中的淀粉、蛋白质或纤维素等成分增强延展性、提升发酵效率、延缓老化并优化质地 [1][2] - 主要分为淀粉酶、蛋白酶、木聚糖酶、脂肪酶和葡萄糖氧化酶,源自微生物或植物,具有高效、专一及绿色安全特性 [2] - 2024年中国烘焙酶制剂市场规模约21.5亿元,同比增长15%,预计2025年增长至24.8亿元,受健康化需求和技术创新驱动 [1][14] 产品分类与功能 - 淀粉类酶(α-淀粉酶、β-淀粉酶、糖化酶)分解淀粉为糖类,改善发酵效率和面包色泽 [3][5] - 蛋白类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软化面筋,增强延展性,改善饼干/披萨底口感 [3][5] - 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提高面团持水性,使面包更松软,脂肪酶增强面团稳定性并延长保质期 [3][5] - 葡萄糖氧化酶强化面筋网络增大面包体积,植酸酶提升矿物质营养效价 [5] 产业链与市场格局 - 产业链上游为微生物菌种和培养基原料,中游为酶制剂生产,下游应用于面包、蛋糕等烘焙食品 [6] - 国际巨头诺维信、杰能科主导高端市场,本土企业如溢多利、蔚蓝生物在基础酶种实现国产化并向高端突破 [18][20] - 华东地区占60%市场份额,广东、江苏等省份领先,中西部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快速崛起 [18] 下游应用与需求驱动 - 2024年中国烘焙食品零售市场规模达6110.7亿元,同比增长8.8%,预计2029年达8595.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3% [8] - 烘焙门店数量从2020年28.5万家增至2025年33.8万家,行业进入存量优化阶段,华东地区占比35% [10] - 健康化需求推动功能性酶制剂(如低糖专用酶)市场快速扩张 [6][14] 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向高效稳定、复配定制升级,如耐高温α-淀粉酶实现进口替代,功能性酶制剂占比预计从5%提升至10% [16][23] - 健康化需求驱动低敏、高纤维酶制剂增长,绿色生产技术如生物降解酶实现COD去除率95%以上 [24] - 区域市场呈现东部深耕、中西部崛起格局,乡镇市场渗透率提升20%,东南亚建厂和跨国并购加速全球化布局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