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莆股份(300632)
搜索文档
光莆股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6.19亿行业排22,净利润4219.73万行业排14
新浪证券· 2025-10-31 07:0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4年12月7日,于2017年4月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LED光应用领域的领先企业,拥有半导体光应用全产业链 [1]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的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以及照明器具制造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 - 光学光电子 - LED,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激光雷达、5G、PCB概念、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9亿元,在行业30家公司中排名第22位 [2] - 行业第一名三安光电营收138.17亿元,行业平均营收为24.74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半导体光应用收入2.89亿元,占比72.14%,FPC收入5670.68万元,占比14.15%,医疗美容收入5027.57万元,占比12.54% [2] - 当期净利润为4219.73万元,行业排名第14位,行业第一名利亚德净利润2.95亿元,行业平均净利润为4649.48万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2.48%,低于行业平均的46.71% [3] - 当期毛利率为25.98%,高于行业平均的20.22%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林文坤、林瑞梅 [4] - 董事长林国彪2024年薪酬为99.3万元,较2023年增加40.21万元 [4] - 总经理林文坤2024年薪酬为116.07万元,较2023年增加12.32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2.16万,较上期增加3.89% [5]
光莆股份(300632) - 关于控股股东减持股份比例触及1%整数倍暨减持完成的公告
2025-10-28 18:46
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林瑞梅2025年8 - 11月计划减持不超8,474,911股,占总股本3%[1] 减持情况 - 8月29日至10月24日减持6,887,100股,占总股本2.2567%[2] - 集中竞价减持2,820,200股,占比0.9241%,均价13.4181元[5] - 大宗交易减持5,649,900股,占比1.8513%,均价11元[5] - 合计减持8,470,100股,占比2.7754%[5] 持股比例 - 减持前持股43,355,960股,占比14.2066%[8] - 减持后持股34,905,860股,占比11.4377%[8] - 权益变动后,林瑞梅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降至37.7498%[2] 影响说明 - 减持符合法规及计划,已完成[4] - 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无重大影响[3]
光莆股份现2笔大宗交易 均为折价成交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17:58
大宗交易概况 - 10月24日大宗交易平台发生2笔成交,合计成交量564.99万股,成交金额6214.89万元 [2] - 两笔交易的成交价格均为11.00元,相对当日收盘价折价18.46% [2] - 第一笔成交量为437.14万股,成交金额4808.54万元,买方为中信证券深圳深业上城营业部,卖方为中信建投证券厦门观日路营业部 [2] - 第二笔成交量为127.85万股,成交金额1406.35万元,买方同为中信证券深圳深业上城营业部,卖方为国信证券福建分公司 [2] 二级市场表现 - 10月24日公司股票收盘价为13.49元,当日上涨2.12% [2] - 当日日换手率为3.57%,成交额为1.06亿元 [2]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49.17万元 [2] - 近5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8.35%,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入19.71万元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厦门光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2月07日 [2] - 公司注册资本为30518.162万元人民币 [2]
光莆股份10月24日现2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6214.89万元 溢价率为-18.46%
新浪财经· 2025-10-24 17:21
股价表现 - 10月24日公司收盘价为13.49元,单日上涨2.12% [1] - 公司近5个交易日股价累计上涨8.35% [1] - 当日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入131.99万元 [1] 大宗交易 - 10月24日发生2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量564.99万股,成交金额6214.89万元 [1] - 两笔交易成交价格均为11.00元,相对收盘价溢价率均为-18.46% [1] - 第一笔成交127.85万股,金额1406.35万元,买方为中信证券深圳深业上城营业部,卖方为国信证券福建分公司 [1] - 第二笔成交437.14万股,金额4808.54万元,买方为中信证券深圳深业上城营业部,卖方为中信建投证券厦门观日路营业部 [1] - 近3个月内公司累计发生2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6214.89万元 [1]
光莆股份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564.99万股,成交额6214.8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17:00
交易概况 - 2025年10月24日,光莆股份发生大宗交易,总成交量564.99万股,总成交金额6214.89万元,占该股当日总成交额的36.94% [1] - 大宗交易成交价为11元,较当日市场收盘价13.49元折价18.46% [1] 交易明细 - 第一笔交易成交量为127.85万股,成交金额1406.3万元,买方为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深业上城证券营业部,卖方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 [2] - 第二笔交易成交量为437.14万股,成交金额4808.5万元,买方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深业上城证券营业部,卖方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厦门观日路证券营业部 [2] - 两笔交易成交价均为11元 [2]
光莆股份涨2.04%,成交额5240.5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26.5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4 11:3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4日盘中股价上涨2.04%至13.48元/股,成交额5240.57万元,换手率1.77%,总市值41.1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26.50万元,其中大单资金净买入266.18万元(买入871.58万元,卖出605.40万元),特大单净卖出139.69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2.58%,近5个交易日上涨8.27%,近60日上涨4.33%,近20日微涨0.07% [1] 公司基本面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9亿元,同比减少3.32%,归母净利润4420.97万元,同比减少38.35% [2] - 截至10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00万户,较上期减少7.25%,人均流通股11041股,较上期增加7.8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2.6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57亿元 [3]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半导体光应用72.14%,FPC(柔性电路板)14.15%,医疗美容12.54%,其他(补充)1.17% [1]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的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以及照明器具制造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光学光电子-LED,概念板块包括激光雷达、植物照明、PCB概念、5G、富士康概念等 [1]
光莆股份:公司积极联动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及高端人才团队,构建开放协同、优势互补的创新生态体系
证券日报网· 2025-10-23 20:12
公司研发合作与创新生态 - 公司积极联动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及高端人才团队,构建开放协同、优势互补的创新生态体系 [1] - 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联合申报“十四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共同推进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1] - 与厦门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共建实验室、联合开展课题研究等形式搭建联合人才培养平台,为公司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 [1] 前瞻性技术布局 - 公司积极携手院士科研团队,探索“脑机接口”等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新兴技术方向 [1] - 此举旨在拓展公司在高端科技领域的布局,为未来业务增长开辟新赛道 [1]
光莆股份:针对贵金属采购公司采取“现货采购与期货采购相结合”的灵活模式
证券日报· 2025-10-23 17:42
公司贵金属采购策略 - 公司针对贵金属采购采取现货采购与期货采购相结合的灵活模式 [2] - 采购模式与公司实际产能规划、订单交付周期及市场价格波动趋势相匹配 [2] - 公司与厦门国贸有开展期货方面的合作 [2]
光莆股份:公司的激光雷达探测传感器件及TOF传感器件可高效适配无人机悬停控制等核心应用场景
证券日报· 2025-10-23 17:40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的激光雷达探测传感器件及TOF传感器件可高效适配无人机悬停控制、障碍物规避等核心应用场景 [2] - 相关产品已在国内知名品牌的无人机上应用 [2] - 公司也在向更多的客户提供样品测试 [2]
光莆股份:厦门光集成传感封测智能智造基地是公司打造的第一个标准化基地
证券日报· 2025-10-23 17:40
公司产能与基地建设 - 厦门光集成传感封测智能智造基地是公司打造的第一个标准化基地 [2] - 该基地场地规划产能为每月100KK(即1亿只/月) [2] - 目前已建成产能为每月40KK(即4千万只/月) [2] - 自今年投产以来产量约为每月20KK(即2千万只/月) [2] 公司运营与客户进展 - 基地投产后客户密集验厂导入 [2] - 产能利用率处于逐步爬坡阶段 [2] - 公司已前瞻储备人才到位 [2] 公司未来战略 - 未来公司将以厦门基地为标杆样板 [2] - 公司将根据客户需要在全球复制该基地模式 [2]